接口技术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微型机系统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

微型机系统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

微型机系统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一、题目理解微型机系统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是一门计算机科学课程,主要研究关于微型机系统与接口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这门课程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高级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微型机系统与接口技术,并能够独立开发和设计相关系统。

二、课程目标微型机系统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主要目标如下:1.让学生了解微型机系统与接口技术的相关知识和理论基础;2.增强学生的技术实践能力,让他们可以独立设计和开发相关系统;3.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让他们能够有效沟通和合作;4.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具备创新思维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微型机系统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微控制器原理学生首先需要掌握微控制器的基本原理,包括器件和接口特性、指令系统、存储器体系结构等。

这些基础知识对于学生后续的学习和设计非常重要。

2. 编程语言学生需要学习至少一种微型机编程语言,如C语言、汇编语言等。

这些编程语言在微型机系统的开发中得到广泛应用,掌握这些语言对于学生的就业和职业发展也非常有帮助。

3. 系统设计在微型机系统设计中,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多种设计方法和技能,包括电路设计、硬件设计、软件设计等。

通过真实项目的设计,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设计思维和能力。

4. 项目实践微型机系统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中的项目实践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学生需要在指导教师的协助下,完成一个实际的微型机系统设计项目,此过程需要学生实际操作和调试,并最终呈现完整的系统设计方案。

四、学习方法在学习微型机系统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采用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如下所示:1. 自主学习学生需要主动学习,积极阅读相关的教材、论文和文献,了解最新的技术发展和应用。

学生需要保持敏锐的思维和学习意识,自我激励,并在自学的基础上,积极和指导教师交流。

2. 合作学习在项目实践中,学生们需要分组合作,并根据自己的特长和能力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

目录一.设计目地。

2二.设计要求。

2三.设计任务及项目说明。

2四.硬件设计原理4.1最小系统原理图及PCB。

34.2扩展系统原理图及PCB。

44.3硬件工作原理。

6五.购置元器件5.1最小系统元器件。

75.2扩展元件。

8六.程序设计6.1程序设计原理。

86.2程序内容。

8七.作品功能。

29八.心得体会。

29参考文献。

30一.设计目的使大家对学习的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进一步的掌握和巩固,掌握电路板的焊接技术,会利用软件实现简单的程序设计和调试。

二.设计要求根据最小系统的原理图及PCB,购齐相关电子元件,完成实验开发板的焊接,并为扩展留下接口。

然后利用最小系统的接口,完成扩展训练,扩展项目如下,可自行选择(也可超出以下题目自拟,需包含输入和输出)。

三.设计任务及项目说明这里选择流水灯项目。

流水灯是一串按一定的规律像流水一样连续闪亮。

流水灯控制是可编程控制器的一个应用,其控制思想在工业控制技术领域也同样适用。

流水灯控制可用多种方法实现,但对现代可编程控制器而言,利用移位寄存器实现最为便利。

通常用左移寄存器实现灯的单方向移动;用双向移位寄存器实现灯的双向移动。

本案例利用价格低廉的AT89C51系列单片机控制基色LED灯泡从而实现丰富的变化。

四.硬件设计原理4.1最小系统原理图及PCB最小系统原理图8051最小系统PCB4.2扩展系统原理图及PCB扩展系统原理图扩展系统PCB4.3硬件工作原理整个系统工作由软件程序控制运行,以AT89C51单片机作为主控核心,与驱动等模块组成核心主控制模块。

在主控模块上设有晶振电路和32个LED 显示二极管,根据需要编写若干种亮灯模式,根据各种亮灯时间的不同需要,在不同时刻输出灯亮或灯灭的控制信号。

五.购置元器件5.1最小系统元器件5.2扩展元件六.程序设计6.1程序设计原理用查表的方法控制点亮流水灯,即移位的思想:0xfe,0xfd,0xfb,0xf7,0xef,0xdf,0xbf,0x7f,0xff;//左边单个点亮0x7f,0x3f,0x1f,0x0f,0x07,0x03,0x01,0x00;//右边逐个点亮0x01,0x03,0x07,0x0f,0x1f,0x3f,0x7f,0xff;//左边逐个熄灭0x7f,0x8f,0xdf,0xef,0xf7,0xf8,0xfd,0xfe,0xff;//右边单个点亮0xfe,0xfc,0xf8,0xf0,0xe0,0xc0,0x80,0x00;//左边逐个点亮0x80,0xc0,0xe0,0xf0,0xf8,0xfc,0xfe,0xff;//右边逐个熄灭0xfc,0xf9,0xf3,0xef,0xcf,0x9f,0x3f,0xff;//左边逐两个点亮0x3f,0x9f,0xcf,0xe7,0xf3,0xf9,0xfc,0xff;//右边逐两个点亮0xf8,0xf1,0xe3,0x07,0x8f,0x1f,0xff;//左边逐三个亮0x1f,0x8f,0x07,0xe3,0xf1,0xf8,0xff;//右边逐三个亮6.2程序内容#include<reg52.h>#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uchar flag=200;///////////////////////////////////////////////////////////////////////uchar code Tab1[]={0xFE,0xFD,0xFB,0xF7,0xEF,0xDF,0xBF,0x7F,0xFF};//暗中左移向下uchar code Tab2[]={0x7F,0xBF,0xDF,0xEF,0xF7,0xFB,0xFD,0xFE,0xFF};//暗中右移向上uchar code Tab3[]={0x01,0x02,0x04,0x08,0x10,0x20,0x40,0x80,0x00};//亮中左移向下uchar code Tab4[]={0x80,0x40,0x20,0x10,0x08,0x04,0x02,0x01,0x00};//亮中右移向上uchar code Tab11[]={0xFE,0xFC,0xF8,0xF0,0xE0,0xC0,0x80,0x00,0xff};//暗中左移向下uchar code Tab22[]={0x7F,0x3F,0x1F,0x0F,0x07,0x03,0x01,0x00,0xff};////////////////////////////////////////////////////////////////////uchar code Tab33[]={0x80,0xC0,0xE0,0xF0,0xF8,0xFC,0xFE,0xFF};uchar code Tab44[]={0x01,0x03,0x07,0x0F,0x1F,0x3F,0x7F,0xFF};uchar code Tab55[]={0x08,0xc0,0xe0,0xf0,0xf8,0xfc,0xfe,0xff,0xff};uchar code Tab5[]={0x00,0x80,0xC0,0xE0,0xF0,0xF8,0xFC,0xFE,0xff};uchar code Tab6[]={0x00,0x01,0x03,0x07,0x0F,0x1F,0x3F,0x7F,0xff};uchar code Tab7[]={0x7f,0xbf,0xdf,0xef,0xf7,0xfb,0xfd,0xfe};uchar code Tab8[]={0xfe,0xfd,0xfb,0xf7,0xef,0xdf,0xbf,0x7f};////////////////////////////////////////////////////////////////void shansuo();void xl();///////////////////////////////////////////////////////////////void delay(void){unsigned char m,n;for(m=0;m<flag;m++)for(n=0;n<250;n++);}///////////////////////////////////void hy1(void) //点亮状态逆时针旋转90度(一个一个灭){unsigned char i;for(i=0;i<8;i++){P0=Tab11[i];P3=Tab22[i];P2=Tab11[i];P1=Tab22[i];delay();}for(i=0;i<8;i++){P0=Tab44[i];P3=Tab55[i];P2=Tab44[i];P1=Tab55[i];delay();}}///////////////////////////////////////////void hy2(void) //暗中逆时针转360。

本科专业认证《接口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本科专业认证《接口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接口技术》课程教学大纲(Interface Technology )编写单位: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编写时间:2021年7月《接口技术》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接口技术英文名称:Interface Technology课程类别:专业教育课程课程性质:必修课课程编号:0812000686学分/学时: 2总学时:32 其中,讲授 32学时,实验0学时,上机 0学时,实训 0学时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卓越工程师先修课程:程序设计、算法与数据结构(一),程序设计、算法与数据结构(二),程序设计、算法与数据结构(三),计算机电路基础,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汇编语言,计算机组成原理后继课程:软件项目管理、专业实习、专业方向综合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二、课程简介《接口技术》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程。

《接口技术》课程以微机为主线,介绍接口的有关基本概念和常用接口芯片的使用方法,其内容与工程实际紧密联系,实用性强。

本课程不仅为学生学习有关硬件类专业课程提供必要的接口理论知识,也为从事相关专业技术工作、科学研究工作及管理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要求学生学完本课程后能掌握I/O 端口地址译码技术、DMA技术、中断技术、存储器接口、并行接口、串行接口、人机交互设备接口、A/D与D/A转换器接口的原理与应用,能进行基本的接口电路设计。

三、教学目标1、课程思政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充分了解接口技术的国内外现状,重点了解计算机接口技术我国目前所处的劣势,美国对中国高科技领域的各种制裁和打压,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使命担当,树立为计算机事业奋斗以及实现中华民族百年复兴梦的人生目标,从而实现科技强国的伟大目标。

熟悉本领域国内外企业的发展现状及领先世界的技术和产品。

通过课程思政教学,培养爱国、爱党、爱人民、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度职业责任感的专业人才。

机电接口技术课程设计

机电接口技术课程设计
设计目标:提高用户体验,增强人机交互的便捷性和智能化
设计方法:采用Android SDK进行开发,使用Java语言进行编程
设计过程:需求分析、界面设计、功能实现、测试和优化
设计成果:成功开发出一款基于Android的人机交互应用,提高了用户体验,增强了人机交互的便 捷性和智能化。
机电接口技术的未 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机电接口技术的实 践应用
电机驱动:通 过控制电机的 转速、转矩等 参数,实现对 机械设备的精
确控制
控制接口:用 于连接电机和 计算机,实现 对电机的远程
控制和监测
应用领域:广 泛应用于工业 自动化、机器 人、智能家居
等领域
发展趋势:智 能化、网络化、 集成化,提高 系统的稳定性
和可靠性
传感器信号采集:通过传感器 获取物理量信息
项目设计
设计内容:包 括硬件设计、 软件设计和系
统集成
设计成果:提 交一份详细的 设计报告和演
示视频
熟悉机电接口技术的应用领 域和实际需求
掌握机电接口技术的基本原 理和关键技术
具备机电接口技术的设计、 开发和调试能力
提高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能 够与其他专业人员协同工作
设计目标明确,符合 课程要求
设计目标:实现基于FPGA的执行器驱动 与控制
设计方法:采用FPGA进行硬件设计和软 件编程
设计步骤:需求分析、硬件设计、软件 编程、测试与调试
设计成果:实现基于FPGA的执行器驱动 与控制,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设计总结:FPGA在机电接口技术中的应 用前景和挑战
案例背景:某公司开发一款基于Android的人机交互应用
机电接口技术课程设 计
汇报人:
目录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

《接口技术》大型综合(课程设计)作业【目的】(1)掌握8086cpu微机接口电路的I/O系统的设计(2)掌握8086cpu微机接口电路的初始化汇编编程和具体项目功能的软件汇编语言代码编写(3)要求学生根据接口电路的硬件要求进行计算机的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使学生的软件编程能力得到加强,对接口电路的综合应用能力有较大提高。

【要求】(1)每三个同学组成一个小组,选一位组长,负责与教师联系(2007年10月8日前选定题目及确定小组成员以电子版形式发至oucljp@);每一组选择一个题目,完成系统的软硬件部分设计。

(2)自学、查找所选择I/O接口芯片和内存芯片的相关的资料。

使用接口技术知识实现能完成相应功能的硬件系统。

(3)要求写出系统(包括各个子系统)的设计方案及论证,画出系统原理图(硬件连线图)以及系统工作流程。

(4)画出程序流程、编写系统初始化程序和功能程序清单。

【设计报告书内容要求】1.每一小组要上交一份完整的设计方案(放假前以电子版形式发至邮箱oucljp@),内容包括:(1)报告封面(设计题目、小组成员)(2)设计题目(3)小组成员分工及成果(4)设计方案以及论证(5)硬件原理图(包括芯片的选型介绍)(6)程序流程图(包括各个子系统和子过程的程序流程)(7)程序清单,要有适当的注释(8)程序运行结果分析与预测(9)系统改进(升级)建议或者方案等。

2.每一个同学需要上交一份设计报告,简单介绍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所做的工作,碰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阐述综合作业的收获等等。

【设计成绩评定】本次设计的成绩占《接口技术》课程期末总评成绩的15%,具体评定方法如下:(1)报告内容的完整性占20%的比例。

(2)硬件原理图占20%的比例。

(3)程序流程图占20%的比例。

(4)程序清单占10%的比例。

(5)程序运行结果分析与预测占20%的比例。

(6)系统改进(升级)建议或者方案占10%的比例。

【系统要求】1.交通灯控制(1)要求:十字路口1) 正常情况下,两路口轮流放行,且以一位8段数码管显示剩余时间;2) 夜间,两路口均为黄灯闪烁,均可放行。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课程设计任务书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课程设计任务书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任务及指导书(适用于0944121班)一、课程设计目的和任务:通过课程设计,主要达到以下目的:1、使学生增进对单片机的感性认识,加深对单片机理论方面的理解;2、使学生掌握单片机的内部功能模块的应用,如定时器/计数器、中断、片内外存贮器、I/O口、A/D、D/A等;3、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软硬件设计过程、方法及实现,为以后设计和实现单片机应用系统打下良好基础。

二、课程设计题目:【1】数字音乐盒设计要求:1、利用I/O口产生一定频率的方波,驱动蜂鸣器,发出不同的音响,从而演奏乐曲(最少储存三首乐曲,每首不少于三十秒);2、采用LCD显示;3、开机时有英文欢迎字符,播放时显示歌曲序号(或名称);4、可通过功能键选择乐曲,暂停,播放;扩展功能:显示乐曲播放时间或剩余时间;【2】数字温度计设计要求:1、基本范围为-50℃—110℃;2、精度误差小于0.5℃;3、LED数码管直读显示;扩展功能1、可以任意设定温度的上下限报警功能;2、实现语音报数。

【3】交通灯设计设计要求:1、设计一个十字路口交通灯控制器。

用单片机控制LED灯模拟指示。

2、系统包括人行道、左转、右转以及基本的十字路口交通灯功能;3、系统除具有基本交通灯功能外,还具有显示倒计时、时间设置、紧急情况处理功能。

扩展功能:1、分时段调整信号灯的点亮时间2、根据具体情况实现灵活手动控制功能。

【4】电子密码锁设计要求:1、系统能完成开锁、超时报警、超次锁定、管理员解密、修改用户密码基本的密码锁的功能;2、还具有调电存储、声光提示等功能。

扩展功能:通过遥控器实现锁的基本操作。

【5】电子钟的设计设计要求:1、可以实现23h59m59s的显示,用六位LED显示出来,显示格式为“时时:分分:秒秒”。

2、可以利用按键设置任意的时分秒各位,并具有按键复位功能;扩展功能:1、实现整点语音报时功能。

2、实现年月日的显示。

【6】基于单片机的彩灯控制设计要求:1、以单片机为核心,设计一个彩灯控制器,控制8个彩灯依次点亮和依次熄灭。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课程设计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课程设计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目的本次课程设计旨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内容本次课程设计主要分为两个部分:1.微机原理部分在微机原理课程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CPU原理–内存原理–总线结构–输入输出控制器–DMA原理–系统时钟2.接口技术部分在接口技术课程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并行接口–串行接口–USB接口–网络接口–图形接口–嵌入式接口三、课程设计流程1.阅读相关文献资料,了解课程设计的相关知识和理论。

2.设计并搭建硬件实验环境,包括计算机系统和各类接口设备。

3.学习并掌握各类接口的标准规范、通信协议和相关驱动程序。

4.设计并实现各类接口的应用程序,测试和调试各接口设备的正常工作。

5.针对常见的应用场景设计实际应用方案,并实现应用程序的开发和调试。

6.完成课程设计报告,记录整个课程设计的思路、方案和实现过程,并撰写总结和心得体会。

四、课程设计要求1.大家需要采用C语言、C++、VB等编程语言完成具体的编码工作。

2.上机实验前,要确保安全,防止电脑硬件因过流、过压等原因受损。

3.完成上机实验后,要及时清理实验环境,保持机房整洁有序。

4.报告要求规范、结构科学、语句通顺、内容完整。

五、参考书目1.电子工业出版社,《微型计算机接口技术》,2003年。

2.电子工业出版社,《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2005年。

3.机械工业出版社,《接口技术原理与应用》,2007年。

4.清华大学出版社,《微处理器原理与接口技术》,2009年。

六、总结微机原理和接口技术是现代计算机科学技术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

在本次课程设计中,我们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具体的实验操作和相关的编程工作,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了微机原理和接口技术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了我们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平。

现代接口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现代接口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微型计算机接口技术课程设计—远程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题目:远程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设计一、设计目的学习查询方式A/D转换器接口电路及数据采集程序设计原理与方法。

通过声-光效果(报警器)设计与制作,熟悉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8255A的使用;深入了解与掌握利用RS232串口进行通信的原理与方法。

二、设计需求分析采用MFPT平台及相关芯片搭建一个数据采集电路,声-光报警电路,并编制相应的子程序进行调试,直至获得正确的结果;用RS232串口线连接PC机串口,利用系统资源编写相应的WIN32程序实现PC机之间的通信;编写的程序要求有人-机交互界面(包括一个服务器程序,两个下位机的程序);系统联调,获得一个完整的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并能正常运行。

实验完成后提交如下内容:✧一份技术文档✧实验报告✧原理图,PCB图或元件布线图;✧元器件清单✧源程序三、设计内容进行微机数据采集子系统,声报警子系统和光报警子系统电路硬件设计,画出电路原理图,PCB图或元件布线图;分别在MFPT实训平台上安装元器件并按布线图连线;进行数据采集子系统,声报警子系统,光报警子系统的控制程序设计;进行RS232通信程序的设计,利用系统资源编写相应的WIN32程序实现PC机之间的通信;分别将各个子程序与通信程序进行整合,实现数据的自动采集和自动监控;系统联调,下位机接受上位机的相关控制信息,上位机对下位机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并能对下位机做出相应的控制。

四、系统硬件设计1.系统整体设计如图4-1所示。

2.A/D转换器子模块硬件设计如图4-2所示。

3.光报警模块子模块硬件设计如图4-3所示。

4.声音报警子模块硬件设计如图4-4所示。

5.A/D转换器接口设计原理与方法的详细阐述,参考“微机接口技术及应用”教材第10.3节(P266)第10.5节(P279)。

6.声-光报警系统原理与方法的详细阐述,参考“现代微机系统与接口技术”教材第3.4节(P117),3.5节(P13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
指导书
2012-11-28
一、说明
《接口技术》是技术型专业基础课。

该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

本课程设计是继该课程之后进行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

它一方面检查学生学习本课程的情况,另外,也为后续的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做一次综合训练和准备。

课程设计后,要使学生在电路设计、电路图的绘制、软件的编程设计上有较大的提高,并结合专业能设计简单、实用的微型计算机应用系统。

二、目的及要求
1.目的: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微型计算机应用系统的硬、•软件开发方法,输入/输出(I/O)接口及存储器的扩展技术,应用程序设计技术并结合专业能设计简单、实用的微型计算机应用系统。

主要针对课堂重点讲授内容使学生加深对微型计算机硬件原理的理解及提高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开发创新能力。

2.基本要求:重点研究单片机、A/D转换器、运算放大器、传感器、LED显示器、固态继电器、微型直流电机等元器件的特性、功能及使用方法;同时掌握主程序、子程序、中断服务程序框图的设计方法与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方法。

要求设计系统具有可靠性高、可维护、维修性好及检测精度高等优点。

设计内容可参考设计题目,也可根据自身情况自己拟定。

3.任务要求:了解控制对象、环境参数检测原理,在充分掌握单片机、A/D转换器、运算放大器、传感器、LED显示器、固态继电器、微型直流电机等元器件的特性、功能及使用方法的基础上,创造性的、独立的设计本课题的内容。

三、设计内容、步骤及材料要求
1.设计内容
画出硬件原理图一张(A4号);软件框图(包括主程序框图、主要子程序框图、中断服务程序框图等,A4号图纸1张)和系统初始化的汇编语言原程序。

提交不少于4000字的设计报告一份(A4纸)。

从整体方案的规划设计到各功能模块的设计,可实现功能及各元器件的选择,参数计算均需表述清楚。

报告的书写要清除工整,层次清晰,文字流畅。

后附5篇以上的参考文献。

2.设计步骤
设计时间为5天,前2.5进行硬件原理草图设计,指导教师审查之后用1天的时间再进行绘图;第4天进行软件框图(包括主程序框图、主要子程序框图、中断服务程序框图)的设计及系统初始化的汇编语言原程序的设计;第5天答辩。

3.设计图纸要求
(1)硬件原理图的绘制:元件图正确、型号标注要准确、连线清楚.
(2)软件框图的绘制:流程清晰。

(3)系统初始化的汇编语言原程序的设计:功能齐全、语句简练、注释明确。

四、教学手段
教师指导方案分析,小组讨论确定方案,个人绘制草图、硬件原理图、软件框图和系统初始化的汇编语言原程序。

五、应注意的问题
设计中要充分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根据平时学习情况,教师确定一些优秀生与一般程度的学生编成小组,以达到互补。

随时掌握进度。

要给优秀生多布置一些内容,以满足他们需要。

教师要做到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正确引导,避免设计中出现大的问题。

明确学习进度及要求,防止学生互相抄袭现象。

要使每个学生在硬件、软件设计上有较大的提高。

最后的答辩是不可或缺的步骤,它是检验学生水平的关键一步。

六、设计成绩的评定及参考书目
(一)设计成绩的评定
依据各位同学完成的课程设计报告材料、答辩情况,由教研室同头课教师组成评定小组,根据学生平时的工作情况,分析、表达方案的能力,图纸的质与量,独立工作能力,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出勤等情况,由评定小组评定成绩。

设计成绩分为五级: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

1、优秀:目的明确,态度端正,电子、单片机基础知识扎实,总体思路合理、元件选择正确,方案恰当,图面布局合理,格式正确,图纸数量完整,图纸设计质量高,答辩思路清晰、回答正确、表述准确。

2、良好:目的明确,态度端正,电子、单片机基础知识比较扎实,总体思路比较合理、元件选择正确,方案恰当,图面布局比较合理,格式正确,图纸数量完整,图纸设计质量较高,答辩思路比较清晰、回答基本正确、表述准确。

3、中等:目的基本明确,态度比较端正,电子、单片机基础知识比较扎实,总体思路基本合理、元件选择正确,方案基本得当,图面布局基本合理,格式基本正确,图纸数量完整,图纸设计质量一般,差错率小于10%。

答辩思路基本清晰、回答基本正确。

4、及格:目的基本明确,态度比较端正,有一定的电子、单片机基础知识,总体思路基本合理、元件选择基本正确,方案基本得当,图面布局基本合理,格式基本正确,图纸数量完整,图纸设计质量一般,差错率小于20%。

答辩思路基本清晰、经提示,回答基本正确。

5、不及格: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电子、单片机基础知识差,总体思路不够合理,方案不够得当,图纸设计质量较差,差错率大于20%。

(二)参考书目
1. 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数字部分)[M].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出版社,1998
2. 童诗白.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M].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 阎石.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M].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集成电路速查手册》
5. 胡汉才.单片机原理及其接口技术[M].第二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6. 余永权. ATMEL89系列单片机应用技术[M].第二版.北京: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出版社,2002
期刊:
1.电子技术应用
2.微型机与应用
上网查资料
设计地点:自定
附件一:课程设计任务书 (参考题目)
1、抢答器系统设计
设计一个5人的抢答器,无人抢答时,5只灯循环跑亮,先按下的那个灯亮,同时喇叭响。

2、投票系统设计
设由系统6个专家对参赛者投票,每个人通过开关操作,置开关ON为投赞成票,置开关OFF 为投反对票,总控制台通过另一个开关控制票数的读入时间,当有N个人投赞成票时,数码管显示N,不读票时数码管呈现霓虹灯状态。

3、音乐播放系统设计
主要方法和要求:利用单片机的定时器产生乐谱的各种频率方波,信号经过放大后由喇叭发出声音。

选取某段音乐令单片机连续播放。

设计一个音盒,用按键控制演奏不同的乐曲。

设计一简易电子琴,按不同的按键可进行乐曲演奏。

乐谱和频率可查相关资料
4、交通灯系统设计
主要方法和要求:利用单片机的定时器定时,令十字路口的红绿灯交替点亮和熄灭,并且用LED数码管显示时间。

5、计时器系统设计
主要方法和要求:利用单片机的定时器/计数器定时和计数,用LED数码管显示计时的时间;某键按下去计时,再按一下停止计时;另一键按下去时间清0。

6、出租车计价器系统设计
主要方法和要求:原理是,价格=速度*时间*单价,总价等于其和;利用单片机的定时器/计数器定时和计数,用LED数码管显示总价和时间。

7、频率计系统设计
利用单片机的定时器/计数器定时和计数,计算出频率,用LED数码管显示出来。

8、电子钟系统设计
利用单片机的定时器/计数器定时,用LED数码管显示出年、月、日来。

并具有声音提醒功能。

a.具有交替显示年、月、日和显示时、分、秒的功能;b.具备校正功能;c.具备设定闹钟和定时闹钟响功能;d.具备准点报时和生日提醒功能(功能a必备,功能b-d择其一进行系统设计)
9、温度测量系统设计
主要方法和要求:利用热敏电阻和电桥电路测量温度变化信号,经过放大后送到ADC0809转换成数字信号,计算后在LED数码管显示其温度值。

10、电机脉宽调速设计
主要方法和要求:设计测速系统,检测电机的转速。

以AT89C系列单片机为核心,根据给定转速使单片机产生调速脉冲信号实现直流电机的脉宽调速。

可以通过网站查询或自己感兴趣的方向自拟课程设计题目。

主要参考网站:(可查寻器件资料)
(可查寻器件资料)
图书馆链接(可查寻单片机系统方面公开发表的科技论文)
附件二:课程设计报告写作要求
一、封面(统一提供)
二、正文
1、概述所作题目的意义及系统的主要功能;
2、硬件电路设计原理图及各部分电路功能描述;
3、软件设计框图(含主程序及典型子程序或中断服务程序)及描述;
4、部分源程序代码(要有注释)。

三、课程设计体会
四、参考文献
附件三:参考文献(录入格式)
必须是公开发表的,正文中应按顺序在引用参考文献处的右上角用“[]”标明,“[]”中的序号与参考文献中的序号一致。

文献作者前3名全部列出,超过3人时加“等”字。

具体格式如下:
①期刊类
序号作者1,作者2,作者3,等.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②图书
序号作者.书名[M].版次(第一版不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③学位论文
序号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限
④论文集
序号作者.题名[A].主编者.论文集名[C].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附件四:时间安排表
1、由于课时的限制,要求同学们在课外的时间来完成相关的任务。

2、上交时间:第15或16周上实验课的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