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献阅读报告之《寂静的春天》

合集下载

读书报告之寂静的春天

读书报告之寂静的春天

《寂静的春天》读书报告《寂静的春天》的作者是蕾切尔·卡逊,于2011年7月1号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寂静的春天》如同旷野了的一声呐喊,用它深切的感受、全面的研究和雄辩的论点来让人们意识到农药的危害,开始采取行动去制止这种破坏环境的行为。

这是人类首部关注环境问题的著作,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从书的名字我们就能理解到作者写这本书的目的。

春天原本到处听到小鸟的啼叫,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但是由于人们过度地使用农药,使得大量的鸟类死亡,让春天从此寂静下来。

农药的危害并非只是我们看到害虫的死亡这么简单,这本书向我们指出农药是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魔鬼,他不仅消灭了害虫,他正在从各个方面危害我们人类的生命。

首先,农药可以通过了食物链进行累计,这种累积在生物体内是难以排出体外的,通过吃与被吃,农药就这样一点点被地累积下来,而人类作为食物链的最高级别,这种累积所带来的伤害是十分巨大的。

作者以DDT(双对氯苯基三氯乙烷)作为例子,人类在农田了使用了DDT,然后通过测试这个农田最近的湖泊的生物,发现在食物链里越高级的生物,体内所积累的DDT的量越高。

这种积累方式,意味着人类所使用的农药最终还会威胁到人类本身。

当DDT开始投放使用时,人们给它设定了一个所谓的安全剂量,让人们放心地使用。

但是,最终带来的后果是用了“安全”剂量的地区大量生物死亡,当地的人类都患上各种奇怪的疾病,然后死去。

农药根本就没有所谓的安全剂量,这只是人类给自己一个使用的借口而已。

农药一旦使用了就会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因为人类的无知,才会使得大量的鸟类死亡。

我们总是以为找到一种安全的农药,对人是不会造成伤害的,只是起杀死害虫的作用。

也许这种农药单独的使用的确是对人类无害的,但是一旦和其他农药混合使用的,其他农药便会破坏人类对这种农药的抵御机制,最终的结果是人类还是会受到这种农药的危害。

多种农药的使用的危害并没有这么简单。

不同的农药随着水的流动,可能会汇聚到一些湖泊里,在湖泊当中进行化学反应,从而形成对人类危害更大的化学药品。

寂静的春天读书报告范文

寂静的春天读书报告范文

寂静的春天读书报告范文《寂静的春天》读书报告有人说如果翻阅上世纪60年代以前的报纸或书刊,是几乎找不到“环境保护”这个词的。

也就是说,环境保护在那时并不是一个存在于社会意识和科学讨论中的概念。

确实,回想一下长期流行于全世界的口号——“向大自然宣战”、“征服大自然”,在这儿,大自然仅仅是人们征服与控制的对象,而非保护并与之和谐相处的对象。

人类的这种意识大概起源于洪荒的原始年月,一直持续到20世纪。

没有人怀疑它的正确性,直到美国著名科普作家、海洋生物学家、环保运动的先驱蕾切尔·卡逊撰写的《寂静的春天》于1962年在美国出版,并在当时的美国乃至全世界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规模辩论。

也正是从此开始,“环境保护”这一概念开始深入人心。

如同哥白尼“日心说”和达尔文《物种起源》的问世遭到世俗的攻击一样,卡逊《寂静的春天》出版之初,也遭到了猛烈的抨击。

那些靠牺牲环境谋求经济利益的人首先跳出来,指责卡逊是“煽情”和“歇斯底里”,说她“危言耸听”,甚至因为她的性别质疑她的研究结果和能力。

虽然阻力重重,但《寂静的春天》就像黑暗中的“一声呐喊”,唤醒了广大民众,也得到了一切有良知的科学家和民众的支持。

1962年,《寂静的春天》问世之时,美国的公共政策中还没有“环境”这一项,但卡逊在她书中所提出的环境污染问题却惊醒了人们。

仅至1962年年底,就有40多个提案在美国各州通过立法以限制杀虫剂的使用。

非常难得的是,曾获得诺贝尔奖的DDT和其他几种剧毒杀虫剂终于从生产与使用的名单中彻底地被删除。

与此同时,《寂静的春天》还成为促使环境保护事业在美国和全世界迅速发展的导火线。

由于卡逊的努力,一些鸟类不再处于绝迹的边缘,春天不再寂静,数不清的人保住了生命。

可以说,卡逊成功地将一本论述死亡的书变成了一曲生命的颂歌。

像许多环保运动的先驱,如梭罗、玛丽·奥斯汀一样,卡逊去世之后才逐渐获得越来越多的尊敬和关注;她留下的文学作品在她生前遭到了众多的“诋毁”,更不要说进入经典的行列了。

寂静的春天读书报告

寂静的春天读书报告

寂静的春天读书报告《寂静的春天》是一部由安妮·穆斯科维茨所著的小说。

故事发生在二战后的德国,讲述了一个少年号农家的故事。

小说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的美丽和人性的复杂,通过主人公的视角,反映了小人物在大时代中的命运与追求。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十二岁的少年,他生长在德国的一个小农场里。

在战争的阴影下,这个小农场显得很平静,与外面浮躁的世界形成鲜明的对比。

少年常常独自一人观察大自然,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

他喜欢观察蓝天和白云,喜欢研究石头和树叶,对生活充满了好奇和向往。

在一次意外中,少年结识了一个对自然有着独特感知力的老人,他是农场附近的一位孤僻的木匠。

老人很少与人交流,但是他对自然敏感的感觉使少年对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们共同探索了农场的角角落落,互相交流对自然的见解和感悟。

通过他们的对话,读者更能够感受到自然的美丽和神秘。

除了自然的描绘,小说也深入探讨了人性的复杂。

主人公的家庭很贫穷,父亲是一个粗鄙而暴躁的人,母亲则柔弱而无助。

父母对待主人公的态度是冷漠和漠视,他们更关心的是家庭的生计和农场的发展。

尽管如此,主人公对于小农场始终有着一种深深的眷恋和热爱,他期望着能够在这个安静的地方度过一生。

《寂静的春天》是一部充满哲学意味的小说,它通过对自然的审美和对人性的揭示,探讨了生命的意义和个体的追求。

相比于战争的破坏和混乱,小农场中的寂静和平静成为了一种意义的象征。

它提醒着我们要重新审视生活的真谛,重新思考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

总的来说,《寂静的春天》是一部充满了人文关怀和生命哲学的小说。

它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对生命的追求以及对宁静的向往。

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入的思考,它让读者更多地关注内心的世界和自然的美丽。

读完这本书后,我更加坚信自然的力量和秩序,也更加珍惜生命中的宁静与寂静。

2024年《寂静的春天》读后感范例(三篇)

2024年《寂静的春天》读后感范例(三篇)

2024年《寂静的春天》读后感范例在瑞秋·卡森的著作中,作者用血淋淋的事实,希望唤醒无知、愚昧的人们,不要再用使用蛮力,来对付也是地球一分子的昆虫、植物。

也呼吁我们,要尊重生命,谦卑为上,不要自以为是。

否则将有一天,会为人类带来无可挽救的灾难,毁灭性的灭亡。

当初,瑞秋.卡森女士,在出版这本书的时候,曾遭到利益团体,化学药品制造商们的打压和抹黑。

但瑞秋.卡森女士,以其专业的认知,和对生命的悲悯,不畏流言,说出事实的真相,提醒世人:了解化学物质,毒害地球的真实事件,和环境生态,所面临的严重危机。

作为一个学者与作家,卡逊所遭受的诋毁和攻击是空前的,但她所坚持的思想终于为人类环境意识的启蒙点燃了一盏明亮的灯。

确实,长期流行于全世界的口号——“向大自然宣战”、“征服大自然”,大自然仅仅是人们征服与控制的对象,而非保护并与之和谐相处的对象。

人类的这种意识大概起源于洪荒的原始年月,一直持续到20世纪。

没有人怀疑它的正确性,因为人类文明的许多进展是基于此意识而获得的,人类当前的许多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也是基于此意识而制定的。

在四十余年后,书中所提,滥用药物的情形,不仅没有改善,更变本加厉。

将人类带入更深、更无可救药的境地。

因为人类为了更方便的生活,而许多事实的真相,被隐瞒和蒙蔽。

许多人因为无知,陷人类于万劫不复的境地,而不知。

因此,我们必须停用这种非自然的方法,以保存最后一片天然的生存空间。

瑞。

秋。

卡森女士如此告诉我们。

透过新颖、富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方式,尝试去解决和其它生物,共享地球会产生的问题。

人类唯有更谦卑、尊重大自然,反省并改正自己的错误,停止错误的方式,才有可能挽救人类自己。

环境保护,这个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一个问题,而这在几十年前却是仅仅是一些生物学家脑子里的想象,而真正使环保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直接导致后来将环保列入政策法规中的却是一本大家似曾相识又不太熟悉的书——《寂静的春天》,而这本书也是世界上第一本将环保作为主题的书。

关于寂静的春天的读书报告

关于寂静的春天的读书报告

关于寂静的春天的读书报告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关于《寂静的春天》的读书报告尹婷如()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F1016102《寂静的春天》的作者是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莱切尔卡逊。

1958年,卡逊把全部注意力转放在危害日益增长的杀虫剂使用问题上来;她花费了四年时间遍阅美国官方和民间关于杀虫剂使用和危害情况的报告,在详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她于1962年写成了《寂静的春天》一书。

卡逊在书中详细阐诉了滥用化学杀虫剂对水体、土壤、动植物以及人类所带来的巨大灾难,这本书甚至在正式出版之前就备受打击,农业部门和杀虫剂生产商攻击卡逊是“一个歇斯底里的女人”。

但这本书迅速引起公众舆论的注意,成为美国当时的畅销书,并影响美国政府对剧毒杀虫剂的危害进行调查,成立环境保护局,各州立法规定禁止生产和使用DDT。

同时,这本书引发了公众对环境问题的注意,各种环保组织纷纷成立,从而促使联合国于1972年6月12日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大会”,并由各国签署了《人类环境宣言》,开始了环境保护事业。

本书第一章“明天的寓言”中描绘了美国一个城镇里的可怕的景象:神秘莫测的疾病袭击了成群的小鸡,牛羊病倒和死亡,到处都是死亡的幽灵。

一种奇怪的寂静笼罩了这个地方,没有鸟鸣,也没有蜜蜂嗡嗡,只有一片寂静覆盖着田野、树林和沼地。

作者严肃的说,这个城镇是虚构的,但世界上有很多这个城镇的翻版。

她同时告诫我们,一个狰狞的幽灵已向我们袭来,也许某一天这样寂静的春天会变成一个现实。

在第二章中作者痛心地指出我们促使大量的人去和这些化学药品接触,而没有征得他们的同意甚至经常使他们不知道,而被要求承担这一切可怕后果的还是民众本身。

诚如金路斯坦德所言:“忍耐的义务给我们知道的权利。

”我认为,农药生产商以及政府的有关部门有责任也有义务告知民众这些化学药品可能造成的后果(但出于各种利益的权衡,这可能极难办到),让民众有权决定是在现在的道路上继续干下去,还是寻找其他途径。

2024年《寂静的春天》读后感范文(2篇)

2024年《寂静的春天》读后感范文(2篇)

2024年《寂静的春天》读后感范文《寂静的春天》是一本令人深思的小说,它讲述了主人公拉斯的成长故事。

通过拉斯的视角,读者可以看到一个小镇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和人们的心理变化。

这本小说引发了我对社会现象和人性的思考,同时也使我对生活和自身的太多事物产生了新的观点。

首先,《寂静的春天》揭示了人性的弱点和丑恶。

小说中有各种各样的人物,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故事。

但是,拉斯身边最突出的是无论是田中还是递送员对他的态度非常冷漠无情。

这些角色的冷漠和无情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在经济上陷入困境,更重要的是他们对人们善良行为的无视和轻蔑。

这使我想到了现实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人们在利益面前往往忽视了他人的感受和尊严。

这让我深深地意识到,人性有时确实是如此的脆弱和贪婪,它总是以各种形式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其次,小说中主人公拉斯对自身价值的思考也给了我很大的启示。

拉斯一直都有一种强烈的想法,那就是他的存在是无足轻重的,他对周围的人来说就像是空气中的微尘一样微不足道。

这种没有自信心和自尊心的想法一度让拉斯感到痛苦和迷茫。

但是,随着他与人们的交往和心灵的成长,拉斯逐渐发现了自己的价值所在。

在小说的结尾,拉斯开始觉得自己不再是一个无关紧要的人,而是一个可以真正改变他人生活的人。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在生活的某个时刻,也许我们都曾有过拉斯那样的想法。

然而,只要我们相信自己的内在价值,尽力做到最好,我们就一定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价值。

最后,小说中所存在的社会问题也给了我很大的触动。

在小说的开头,作者用一种悲伤的口吻描写了城市里的空荡荡和残缺不全。

他将这一切归结为人们对自然的破坏和内心的枯萎。

读到这里,我不禁想到了我们现实生活中的环境问题和人们对大自然的疏远。

我们的城市充斥着高楼大厦和钢筋水泥,人们和自然的联系已经被日益削弱。

我们应该像拉斯一样去欣赏大自然的美丽和恢复与自然的联系。

只有这样,我们的内心才能保持一种平静,一种对世界和自己的热爱。

总的来说,《寂静的春天》是一本引人深思的小说。

《寂静的春天》主要内容

《寂静的春天》主要内容

《寂静的春天》主要内容
《寂静的春天》是美国著名环保主义者蕾切尔·卡逊 (Rachel Carson) 于 1962 年出版的一本著作,书中描绘了农药的使用对环境和生物造成的负面影响,呼吁人们关注环境问题,保护自然环境。

主要内容:
书中主要讲述了卡逊在加利福尼亚州考察农药对自然环境的影
响的经历。

她实地观察了农药的使用对当地水生生物、鸟类和昆虫的影响,并引用了大量的数据和统计数字,证明了农药的使用对环境造成的严重污染和破坏。

同时,她还探讨了农药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威胁,以及解决这个问题的紧迫性。

在书中,卡逊强调了人类对自然的破坏,以及这种破坏对人类自身造成的威胁。

她指出,人类活动使自然环境遭到破坏,导致生态系统的失衡,进而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

她呼吁人们要重视环境保护,保护自然环境,保护地球上的生命。

拓展:
蕾切尔·卡逊的著作《寂静的春天》在环保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它不仅是一本有影响力的环保著作,也是一部开创性的环境科学文献。

它激发了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和思考,促进了环境保护运动的发展。

卡逊在书中描绘的农药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如水生生物的灭绝、鸟类和昆虫的减少等,已成为现实。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环境意识的提高,人们已经采取了许多措施来保护环境,防止环境遭到破坏。

今天,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而《寂静的春天》也成为了环保
史上的重要文献之一。

2024年《寂静的春天》读后感范文(3篇)

2024年《寂静的春天》读后感范文(3篇)

2024年《寂静的春天》读后感范文在《寂静的春天》我走进了自然,也认识到自然的重要性。

《寂静的春天》1962年在美国问世时,是一本很有争议的书。

它那惊世骇俗的关于农药危害人类环境的预言,不仅受到与之利害攸关的生产与经济部门的猛烈抨击,而且也强烈震撼了社会广大民众。

在60年代以前的报纸或书刊,几乎找不到“环境保护”这个词。

回想一下长期流行于全世界的口号——“向大自然宣战”、“征服大自然”,在这儿,大自然仅仅是人们征服与控制的对象,而非保护并与之和谐相处的对象。

我们只是一味的向大自然索取,却从未感恩过大自然所给予我们的一切美好生活。

《寂静的春天》中第一章写明天的预言,当时我就被这个预言给震惊了。

试想如果我们自己生活在那样的地方,该是一件怎样的可怕事情啊!是什么使我们的美好世界变的那样恐怖?“不是魔法,也不是敌人的活动使这个受损害的世界的生命无法复生,而是人们自己使自己受害。

”书中这句话给我的震撼非常大,原来一切都是我们自己用双手造成的!我们该如何的摆脱这样的景象,我们要为次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当汽车尾气刺激我们的肺,当紫外线伤及我们的皮肤,当森林与绿地被沙漠覆盖,当象征古代文明的雕塑被酸雨腐蚀…我们唯一的母亲,我们生命的唯一家园,已经被我们人类破坏殆尽。

一切的一切都让我陷入沉思中…… 如今我们都意识到自然对我们的重要性,开始感恩自然所赋予我们的一切,开始保护我们的环境,保护我们的自然为我们的自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事,爱护我们的自然了,比如,我们建起了水力、风力发电站,开始保护野生动物,保护森林,保护水源,节约用水,提倡节能减排,开始绿化、美化我们的自然了。

我感恩自然,它总在谦让我们、原谅我们、理解我们,虽然我们对它是那样的不负责任,看起来它还是那般祥和,而不是目露凶光。

我们往往追求一种意境,完美的人生的信仰,却不知道全部都是自然所赐,它明明的给予了我们如此浩瀚的神奇的文化,为何还要去破坏与它的友谊,是它宽广的胸怀包容了我们,我们又吸取了多少其中的精华,可是人们出其不意,它竟会带着一颗宽容的心来对待我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文献阅读报告
报告题目《寂静的春天》读书报告
课程名称文献阅读
姓名周宇学号2011102248
专业环境工程年级2011级
院、所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年月日2012年10月24日
研究生文献阅读报告评价标准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
《寂静的春天》读书报告
人类与大自然之间,本来应该是和谐相处的,但是由于人类不断的开采与破坏,导致我们地球母亲伤痕累累。

回首往事,像沙尘暴,使人们患上呼吸方面的疾病。

臭氧空洞,使人们患上皮肤癌。

地球母亲在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惩罚着我们。

在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方面,人们迷失了自己的方向,丧失了自己的本性。

从白色污染到乱砍滥伐,我们是在破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还是在伤害我们自己呢。

太多太多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深思了。

人们总想着靠自己的力量来征服大自然,但目前的状态来看,我们人类仿佛要被大自然所淹没。

所以说我们应该加强保护环境的意识,这样做其实就是在善待我们自己。

《寂静的春天》——这本书也是世界上第一本将环保作为主题的书。

这本书围绕着杀虫剂、除草剂和其它一些杀害人们不中意的化学药品,包括介绍了DDT、氯丹、狄氏剂、艾氏剂、安德萘、烷基和有机磷酸盐等巨毒化学药物。

通过一段段既专业又通俗的解释和一个个鲜为人知的事例来说明化学药品对杀害有害生物虽在开始阶段有一定效果,但由于那些有害动植物的天敌也被毒死了,而那些有害动植物慢慢地产生了抗药性,终归会适得其反。

而在全书中,尤其是最后一章告诉我们用“生物杀虫剂”才是消灭有害东西的最好办法。

现在虽然已经经过了许多年了,但书中所提,滥用药物的情形,不仅没有改善,更加的变本加厉。

除原有杀虫剂、除草剂外,更多的农药、清洁剂、化学药剂纷纷被发明利用。

将人类带入更深、更无可救药的境地。

因为人类为了更方便的生活,而使得许多的事实真相,也被隐瞒和蒙蔽。

生活里,清洁剂、芳香剂、洗洁精等,更是变成不可或缺的必需品。

但从来没有人告诉我们,这些物质会为我们带来怎样的后果。

如此严重的事实,却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的,其实破坏环境的真正凶手就是我们自己!除了化学剂,空气的污染,辐射的无人,垃圾塑料制品的污染,都是造成人类生病的主因,也是破坏环境以及地球的大杀手。

这本书的作者是蕾切尔卡逊(Rachel Carson)。

她是一位身体瘦弱而且身患绝症的女学者,但他以其独特的视角,对人们过度使用化肥的行,为提出了质疑,这是空前的,更是一个历史性的挑战。

就是这样的一个女子,凭着自己坚强的意志,为人们指引了前进的方向,所有的困难都让它变得更加坚强。

我们需要感谢这位伟大的女性,是她让我们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是她让我们更爱我们
的地球,更是她为我们敲了一次警钟。

通过读者本书,我作为当代一名大学生来说,身上更有一份责任感,保护环境不仅要从自身做起,还需要带动身边的家人朋友一起加入到这次的行动中,地球妈妈需要我们用行动去爱护她,而不是一度的开采,无节制的破坏。

“因此,我们必须停用这种非自然的方法,以保存最后一片天然的生存空间。

”“透过新颖、富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方式,尝试去解决和其它生物,共享地球会产生的问题。

”她在文章中说,“人类对环境的最可怕的破坏是用危险甚至致命的物质对空气、土地、河流和海洋的污染。

这种污染多数是无法救治的,由它所引发的恶性循环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逆转的,它不仅存在于生物赖以生存的世界,而且也存在于生物组织中。

在当今对环境的普通污染中,化学药品是辐射线的凶恶但却被人忽视的同谋,它们共同改变着世界生物的根本性质。

”“单是在美国,每年就有约500种新的化学药品需要人和动物的身体以某种方式去与之适应,它们完全超出了生物学经验的范围。

”“这些喷雾液、药粉、烟雾剂现在几乎在农场、花园、森林和家庭中使用。

——这些化学药品能够不加选择地杀死任何昆虫,不论其是‘好’是‘坏’;能够使鸟儿不再歌唱,鱼儿不再跳跃于水中;能够以一层剧毒物质覆盖在叶片表面或长期滞留在土壤中。

而从们使用所有这些药品消灭的目标或许仅仅是屈指可数的几种杂草或昆虫。

”在这里作者给我们描述出了一副多么可怕的情景啊!
许多血淋淋的教训摆在我们的面前,例如:1930年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业区由于二氧化硫和粉尘污染,一周内有近60人死亡,数千人患呼吸系统疾病。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1943年美国洛杉矶市汽车排放的大量尾气在紫外线照射下产生化学烟雾,使大量居民出现眼睛红肿、流泪、喉痛等,死亡率大大增加。

1948年美国“多谎拉烟雾事件”,因炼锌厂、钢铁厂、硫酸厂排放的二氧化硫及氧化物和粉尘造成大气严重污染,使5900多居民患病,事件发生的第三天有17人死亡。

1952年英国伦敦烟雾事件,由于冬季燃煤排放的烟尘和二氧化硫在浓雾中积聚不散,头两个星期死亡4000人,以后的两个月内又有8000多人死亡。

1955年,日本四日市哮喘病事件,由于石油化工和工业燃烧重油排放的废气严重污染大气,引起居民呼吸道疾病骤增,尤其是哮喘病的发病率大大提高,50岁以上的老人发病率约为8%,死亡10余人。

1968年日本爱知米糠油事件等等,
哪一件不是震惊世界的环境污染事件?一场海湾战争,将碧波万里的地中海几乎变成了死亡之海。

原油覆盖着人类生命的摇篮,扼断了海鸟们的生存之路。

一次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泄漏给人类留下难以医治的后遗症,震惊世界的日本“水俣病”正是由于人们喝了大量含汞的河水。

中国的本溪市曾为浓烟所笼罩,被世人称为“从卫星上观察不到的城市”。

这样的教训举不胜举。

环境污染以每周一种的速度在灭绝着生物!
我们适应自然,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慢慢地将自然界掠为己有,甚至以战胜自然相标榜,向自然界贪婪地索取,将自然环境肆意破坏。

但与此同时,人类也在进一步走入深渊:地下水面临枯竭,森林面积逐渐减少,南极洲的冰层有溶化的趋势,大气层中的臭氧洞渐渐扩大,甚至太空也难逃厄运,“太空垃圾”四处游荡。

环境保护可以说是一个看似普通却十分严重的问题,而保护环境也是一个看似简单却十分难彻底做到的问题。

有许多人因为钱而忽视甚至放弃了环保,还有许多人表面上口口声声地要进行环保,却很难落实到生活当中;但环境保护做起来其实也十分简单:不乱扔垃圾;不滥砍滥伐树木,滥杀野生动物;做事谈话时不要发出噪音等等,这样看似平凡的事却的确是在保护环境。

假如想让我们及我们的子孙后代也能看见我们今天可以看见的蓝天白云、花草树木和清澈的河流的话,我们就不应贪图眼前利益,因为这往往会引起许多的环境问题。

毕竟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失去了就不会再拥有,就算你有再多的金钱,有再大的势力,也无法买到另外一个地球。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保护我们我们唯一的家园——地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