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的春天读书报告

合集下载

《寂静的春天》读后感

《寂静的春天》读后感

《寂静的春天》读后感《寂静的春天》读后感(通用22篇)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寂静的春天》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寂静的春天》读后感1看着寂静的春天这个题目,又看了看目录,心中满是疑惑,这本书的目录基本上和寂静的春天谈不上任何有相关的地方。

但细细品味每一章的标题非常的新颖,让我情不自禁地开始看这本书。

从“走进名著”,可以看到人们生活在各种化学添加剂的环境中,一开始还不明白。

但当看到第三章死神的灵药时,1.24259亿,6.37666亿这天文数字让我惊讶。

我们虽然杀死了虫子,但也对其他生物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而且杀虫剂也会破坏人体最为关键的生理过程。

再往后翻作者列举了DDT,狄氏剂等各种化学添加剂,上面的各种例子,人们虽然杀死了虫子。

获得了干净,但却没有想他们这样过度使用化学品会伤害无辜的动物和人类自己。

看到第八章,再无鸟儿的歌声,这篇文章写了因过度使用杀虫剂,使鸟儿、树大量死亡,让我想起了在家乡,清晨,睡眼朦胧的我每天透过换气管,都能听见鸟儿在歌唱。

走在乡间小道上也能看见很多鸟儿在枝头。

而回到城市,因没有树,少有鸟儿。

还有,在上世纪80年代,麻雀啃食农民种植的小麦水稻,让人们非常痛恨麻雀,认为它是一种害虫所以,人们大量捕杀使用化学品来杀死麻雀,麻雀的死又使其他动物开始急剧增加,麻雀的死并没有使问题解决,反而到如今人们开始怀念麻雀这种动物,开始保护它。

还有鹿和狼的故事,都说明了,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有害动物,人类只是站在自己利益的基础上来评判有害和无害,每一种动物生活在地球上都有他自己的意义,只是有时人类没有观察到。

发明杀虫剂的化学家,他获得诺贝尔奖,对于农民来说,他是应该的。

但对于动物、乐于保护环境的人来说,他发明的杀虫剂就是鸦片。

我认为生产杀虫剂的工厂不能随意卖给普通人,应该先教会使用者或在包装盒上标明怎样使用,每次使用不能超过多少等等。

《寂静的春天》读后感

《寂静的春天》读后感

《寂静的春天》读后感《寂静的春天》读后感(通用26篇)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

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寂静的春天》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寂静的春天》读后感篇1当我看到“寂静的春天”这个称号,我觉得有一个问题:为什么春天会沉默?正是这个问题,并开始阅读这本书。

这本书主要通过讲述了当时社会滥用农药的问题,以及可以使用农药对大自然的各种负面因素影响。

事实证明,人们为了防止昆虫和杂草,农场植物喷洒了各种杀虫剂。

害虫死亡,害虫天敌中毒,河流受到污染,土地受到污染,没有鸟儿歌唱,人类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

人们想要消灭的昆虫已经变得具有抵抗力,而且数量越来越多。

从农药生产的开始,“征服自然”就成了大多数人的口号,自然只是人们征服的对象,而不是和谐共存和保护的对象,没有人质疑这句话的正确性。

直到瑞秋·卡森以他的勇气和毅力致力于研究滴滴涕的危害,并写了这本书。

大多数化学公司都在试图阻止这份出版物,许多从环境污染中获利的人指责她是耸人听闻和极端的。

然而,通过她的不懈努力,滴滴涕终于被禁止了。

如今,几乎已经没有人可以使用进行化学农药了,而是需要更多的用天敌去控制害虫的数量。

但现在仍有存在许多的环境造成污染管理问题等着我们去解决,我们要养成一个保护生态环境的习惯。

爱护环境,这就是爱护我们自己。

《寂静的春天》读后感篇2“春天时候山花烂漫,犹如朵朵白云在绿色的原野上飘荡”春天是多么美妙的季节啊!这是《寂静的春天》一书开头的一个片段。

春天应是百花盛开,百鸟欢腾的景象,与书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什么会写这样的题目呢?带着这个疑问继续往下看。

在这一段后面就写了鸟儿们的离奇死亡,没有一只鸟儿在唱歌,各种植物也大片枯死,后来还波及到其它动物甚至人类,连小孩也未能幸免,到处一片寂静,万万没想到的是凶手竟是人们自己!因为人们研发出了含有化学毒素的杀虫剂来杀死那些所谓的害虫。

寂静的春天读后感(通用13篇)

寂静的春天读后感(通用13篇)

寂静的春天读后感(通用13篇)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

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寂静的春天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寂静的春天读后感篇1春天怎么会是寂静的?春天的世界,不应该是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么?带着这样的疑惑,我走进了这本书里的世界。

《寂静的春天》是美国作家蕾切尔·卡森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创作的作品,她是一名海洋生物学家,一生都在与鱼类、鸟类等野生动物打交道,这让她有机会接触并深入思考环境保护问题。

作者在身患绝症、濒临瘫痪和失明的情况下,只身对抗当时企业界和政府官僚的强大压力,对只顾商业利益不顾人类安危的工业集团和曾获得过诺贝尔奖的化学药品DDT提出了挑战。

书中描写了一个由于农药滥用,导致这世界可能将再没有鸟、蜜蜂和蝴蝶,那里春天将是“寂静”的,也是可怕的。

美国前副总统阿尔伯特戈尔说“《寂静的春天》种下了新运动的种子,而后它成为了一股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力量。

”这本不寻常的书,在当时那个人类只一味向自然索取的年代里,最先试图唤起全社会的环保意识。

书中以充满活力的春天开头,沉浸在欢乐世界中的主人公,浑然不知由于人类各种破坏环境的活动,书里的世界将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一个美丽的村庄将变成一片死寂……是什么使原本美好的世界变得伤痕累累?“这施害的不是魔法,也不是什么天敌,而是人类自己”,书中这句话给了我答案,原来这一切都是人类自己的无知与傲慢造成的!时间慢慢推移,书中所提到的滥用药物的情形并没有多少改善,现在各种污染问题层出不穷,地球的环境依旧在恶化。

雾霾一次又一次笼罩蓝天,更多的北极冰盖正在消融塌落,大地上的绿色正在被土黄蚕食。

没有鱼鸟问津的池塘,没有植被生存的荒野……大自然悲伤的故事仍在继续。

但与此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人们有了更多的实际行动,开始建造水力、风力发电站,开垦荒漠、植树造林,节约用水、保护动物,低碳出行、绿色生活……保护环境是一场持久战,蕾切尔·卡森和《寂静的春天》是环境保护浪潮中一朵漂亮的大浪花,她的身前,平静的水面已经荡漾着涟漪;她的身后,大大小小的浪花汹涌而来,直到如今。

《寂静的春天》读后感(四篇)

《寂静的春天》读后感(四篇)

《寂静的春天》读后感看《寂静的春天》这本书之前,春天,在我心中都是万物复苏的代表。

我所能想象到的关于春天的场景,就只有生机勃勃。

在我初中时,有一次翻看生物课本时看到了有一节课提及到《寂静的春天》这本书。

寂静的春天?春天居然是寂静的?如此大的反差让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我想,要解开我心中的疑问,就只有读一下《寂静的春天》这本书了。

因此,这一切成为我读了《寂静的春天》的开端。

《寂静的春天》的开文就是一记重击式的描述:“过去未工业化的年代,每年的春天都有着数以百计的鸟儿于天空翱翔,或于树丛间鸣啼着悦耳的歌声。

然而现在因为大量使用DDT等杀虫剂,导致鸟儿不再飞翔、鸣唱……我们还能在春天时听到鸟儿的歌声吗?”看了之后,我被震撼了,开始有了共鸣。

“每年的春天都有着数以百计的鸟儿于天空翱翔,或于树丛间鸣啼著悦耳的歌声。

”这不正是我心目中的春天吗?可是却由于各种原因,而“导致鸟儿不再飞翔、鸣唱……”春天没有鸟了,因为没有小鸟了,因为大鸟吃了虫子了,而虫子体内有农药……试想如果我们自己生活在那样的地方,该是一件怎样的可怕事情啊!那么究竟是什么使我们的美好世界变得那样恐怖?“不是魔法,也不是敌人的活动使这个受损害的世界的生命无法复生,而是人们自己使自己受害。

”书中这句话给我的震撼非常大。

原来一切都是我们自己用双手造成的!农药的使用已经让我们的明天蒙上了恐怖的阴影,我们该如何摆脱这样的景象?我们要为其付出什么样的代价?一切的一切都让我陷入沉思中……有人说了,不用农药,我们如何杀灭害虫?像书中所提,可以用生物的方法,这种方法非常有用,而且不会污染环境。

当然,科学的研究还不是很成熟,但已有了极大的前途!有很多方法已可以用于实践中,我们应该去尝试。

农药已经让死神离我们太近了!我们应该警惕了!《寂静的春天》读后感(二)《寂静的春天》是法国作家弗朗西斯·德鲁瓦尔于1998年出版的小说,该作品以描写发生在法国南方小村庄的一起悲剧事件为主线,通过对主人公的心理描写,展现了社会的冷漠和个体的孤立。

《寂静的春天》读后感6篇

《寂静的春天》读后感6篇

《寂静的春天》读后感6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报告大全、培训计划、策划方案、合同协议、规章制度、应急预案、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report summaries, training plan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reflec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寂静的春天》读后感6篇通过写读后感,我能够将书中的智慧和哲理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读后感是我与他人交流对书中作者表达方式的感受和理解,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寂静的春天》读后感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寂静的春天》读后感(精选8篇)

《寂静的春天》读后感(精选8篇)

《寂静的春天》读后感(精选8篇)《寂静的春天》篇1我国经济正在高速发展着,但伴随着经济的增长,我们的坏境却面临着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就像人身体上的慢性疾病一样,慢慢地,不容易被人觉察地侵蚀我们的身体,使我们对其毫无防备,一旦有一天发现了它,它已经处于爆发期,任何办法也无济于事了。

在当今这个只注重经济增长的社会,我觉得《寂静的春天》给我们敲响了一个警钟,它的作者,蕾切尔·卡逊为了人类的幸福,环境的持续发展,拖着病重的身体,忍受着巨大的诋毁和攻击坚决写这本书,然而事实证明她所做的一切是值得的,她为人类环境保护工作作出了巨大贡献。

本来我们和大自然是和谐相处着的,世界是那么美好,但自从人们滥用化学药品的时候,这一切就发生变化了。

人们为追求经济利益,使得庄稼有好收成而在庄稼地上大量喷撒DDT、艾氏剂、氯丹、狄氏剂、安德萘的一系列杀虫剂,给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河流,大海、地下水,土壤、动物、植物都不能幸免于难。

这种污染在很大程度上是难以恢复的,它一旦存在于某个地方,它就会通过食物链传递,而且具有集聚效应,也就是说等级越高的生物,他身体上积聚的的毒物将会最多。

我们想想,这确实无可非议的,如果土地上喷撒了毒性很强的化学剂,那么我们的蔬菜就会染上,如果动物吃了,就会在动物身上积聚,而动物吃动物,而动物又最终进入我们的口里,而且我们还吃蔬菜,所以,可想而知,这种乱喷洒杀虫剂的做法其实就是我们人类自取灭亡啊。

我们习惯于找寻那些明显的,直接的影响,而不研究其他方面,除非这一影响一一种无法否认的明显形式急骤地出现,否则我们总要否认危害的存在,这就是我们人类的短见,由此我们必须为我们的断见付出代价这种代价就是对我们自身和我们的子孙后代遭受各种疾病或居无定所。

有些昆虫确实有害,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以这种借口对其他益虫大加毒害,而我们做什么似乎从不想后果,这究竟是为什么呢,难道为了最求目前的利益真的可以什么自私得都不顾吗,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清醒呢?我们从适应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慢慢地将自然占为己有,向自然索取施虐,却从来不为自然做一丝奉献。

2023年寂静的春天读后感10篇

2023年寂静的春天读后感10篇

2023年寂静的春天读后感10篇寂静的春天读后感1我国经济正在高速发展着,但伴随着经济的增长,我们的坏境却面临着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就像人身体上的慢性疾病一样,慢慢地,不容易被人觉察地侵蚀我们的身体,使我们对其毫无防备,一旦有一天发现了它,它已经处于爆发期,任何办法也无济于事了。

在当今这个只注重经济增长的社会,我觉得《寂静的春天》给我们敲响了一个警钟,它的作者,蕾切尔·卡逊为了人类的幸福,环境的持续发展,拖着病重的身体,忍受着巨大的诋毁和攻击坚决写这本书,然而事实证明她所做的一切是值得的,她为人类环境保护工作作出了巨大贡献。

本来我们和大自然是和谐相处着的,世界是那么美好,但自从人们滥用化学药品的时候,这一切就发生变化了。

人们为追求经济利益,使得庄稼有好收成而在庄稼地上大量喷撒DDT、艾氏剂、氯丹、狄氏剂、安德萘的一系列杀虫剂,给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河流,大海、地下水,土壤、动物、植物都不能幸免于难。

这种污染在很大程度上是难以恢复的,它一旦存在于某个地方,它就会通过食物链传递,而且具有集聚效应,也就是说等级越高的生物,他身体上积聚的的毒物将会最多。

我们想想,这确实无可非议的,如果土地上喷撒了毒性很强的化学剂,那么我们的蔬菜就会染上,如果动物吃了,就会在动物身上积聚,而动物吃动物,而动物又最终进入我们的口里,而且我们还吃蔬菜,所以,可想而知,这种乱喷洒杀虫剂的做法其实就是我们人类自取灭亡啊。

我们习惯于找寻那些明显的,直接的影响,而不研究其他方面,除非这一影响一一种无法否认的明显形式急骤地出现,否则我们总要否认危害的存在,这就是我们人类的短见,由此我们必须为我们的断见付出代价这种代价就是对我们自身和我们的子孙后代遭受各种疾病或居无定所。

有些昆虫确实有害,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以这种借口对其他益虫大加毒害,而我们做什么似乎从不想后果,这究竟是为什么呢,难道为了最求目前的利益真的可以什么自私得都不顾吗,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清醒呢?我们从适应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慢慢地将自然占为己有,向自然索取施虐,却从来不为自然做一丝奉献。

《寂静的春天》读后感精选范文五篇

《寂静的春天》读后感精选范文五篇

《寂静的春天》读后感精选范文五篇《寂静的春天》描述了:“过去未工业化的年代,每年的春天都有着数以百计的鸟儿于天空翱翔,或于树丛间鸣啼着悦耳的歌声。

然而现在因为大量使用DDT等杀虫剂,导致鸟儿不再飞翔、鸣唱。

那么寂静的春天读后感怎么去写呢,以下是我整理的寂静的春天读后感范文五篇,希望可以分享给大家提供参考和借鉴。

《寂静的春天》读后感范文一在《寂静的春天》我走进了自然,也认识到自然的重要性。

《寂静的春天》1962年在美国问世时,是一本很有争议的书。

它那惊世骇俗的关于农药危害人类环境的预言,不仅受到与之利害攸关的生产与经济部门的猛烈抨击,而且也强烈震撼了社会广大民众。

在60年代以前的报纸或书刊,几乎找不到“环境保护”这个词。

回想一下长期流行于全世界的口号——“向大自然宣战”、“征服大自然”,在这儿,大自然仅仅是人们征服与控制的对象,而非保护并与之和谐相处的对象。

我们只是一味的向大自然索取,却从未感恩过大自然所给予我们的一切美好生活。

《寂静的春天》中第一章写明天的预言,当时我就被这个预言给震惊了。

试想如果我们自己生活在那样的地方,该是一件怎样的可怕事情啊!是什么使我们的美好世界变的那样恐怖?“不是魔法,也不是敌人的活动使这个受损害的世界的生命无法复生,而是人们自己使自己受害。

”书中这句话给我的震撼非常大,原来一切都是我们自己用双手造成的!我们该如何的摆脱这样的景象,我们要为次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当汽车尾气刺激我们的肺,当紫外线伤及我们的皮肤,当森林与绿地被沙漠覆盖,当象征古代文明的雕塑被酸雨腐蚀…我们唯一的母亲,我们生命的唯一家园,已经被我们人类破坏殆尽。

一切的一切都让我陷入沉思中……如今我们都意识到自然对我们的重要性,开始感恩自然所赋予我们的一切,开始保护我们的环境,保护我们的自然为我们的自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事,爱护我们的自然了,比如,我们建起了水力、风力发电站,开始保护野生动物,保护森林,保护水源,节约用水,提倡节能减排,开始绿化、美化我们的自然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寂静的春天》读书报告摘要:美国生态文学作家雷切尔·卡逊的代表作《寂静的春天》揭露了滥用杀虫剂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并提出了保护生态环境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

卡逊在该书中以大量的事实和科学知识为依据,揭示了滥用杀虫剂等化学药物所造成的全球性环境污染和严重的生态危机,质疑现代人征服自然、控制自然的观念和狂妄的科学态度,表达了自己反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整体主义思想。

《寂静的春天》不仅使人类建立了新的生态观,而且激发了环境保护运动,并促使联邦政府成立新的机构统一处理农业中的有毒药物问题,相应的立法也应运而生;同时,在环保运动的基础上又对环境科学与环境史的形成具有推动作用。

本文对卡逊为人类环保事业做出的不懈努力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希望通过本文对卡逊的生态哲学思想的探讨,引起学术界对卡逊作品中的环境哲学思想的广泛关注,指出哲学思想对于时代发展的重要性。

挖掘卡逊的生态哲学思想有利于我们全面深刻地解读其思想的哲学内涵,也有利于我们研究其生态哲学思想对环境史、认识史的积极作用和学术贡献,更有利于我们正确处理当代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环境问题。

中国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也存在着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和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

因此,分析《寂静的春天》中的生态思想和作品所反映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中国的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字:雷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生态哲学;环保意识“一种奇怪的寂静笼罩了这个地方。

比如说,鸟儿都到哪儿去了呢?许多人谈论着它们,感到迷惑和不安。

园后鸟儿寻食的地方冷落了。

在一些地方仅能见到的几只鸟儿也气息奄奄,它们战栗得很厉害,飞不起来。

这是一个没有声息的春天。

这儿的清晨曾经荡漾着乌鸦、鸫鸟、鸽子、樫鸟、鹪鹩的合唱以及其他鸟鸣的音浪;而现在一切声音都没有了,只有一片寂静覆盖着营田野、树林和沼地。

是什么东西使得美国无以数计的城镇的春天之音沉寂下来了呢?这本书试探着给予解答。

”——《寂静的春天》。

这本书开篇就虚设这样一个在美国和世界其他地方都可以容易地找到上千个这种翻版的城镇,对齐的一景一物作细致的描写,以此来带领读者进入这本书的主题,同时也让读者如身临其境般感受到这种环境变化的迫切感。

1962年9月27日,美国哈顿·米夫林出版公司正式出版《寂静的春天》[1],这本书迅速引起轰动,同时也产生巨大的争议。

该书在扉页引用了美国散文家E·B·怀特的一段话,这段话概括了该书的核心哲学思想:“我对人类感到悲观,因为它对于自己的利益太过精明。

我们对待自然的办法是打击并使之屈服。

如果我们不是这样的多疑和专横,如果我们能调整好与这颗行星的关系,并深怀感激之心对待它,我们本可有更好的存活机会。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女科学家蕾切尔·卡逊。

雷切尔·卡逊于1907年出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一个乡间小镇斯普林德尔。

小镇周围的树林、河流等自然景观培养了卡逊对自然环境和野生动物的兴趣。

卡逊于1929年获得了宾夕法尼亚女子学院的生物学学士学位,并在此后获得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动物学硕士学位。

毕业后,她以动物学家的身份在鱼类和野生动物局任职。

这份工作使她意识到可以把自己的研究工作和自幼形成的对写作的爱好结合起来。

卡逊首先发表了作品《海风下》,并在此后发表了《我们周围的大海》和《海的边缘》等作品。

在这些作品中,卡逊表达了对人类破坏自然环境的忧虑。

在此之后,卡逊的注意力转向了一个日益严峻的问题,也就是滥用杀虫剂和除草剂等化学制品的问题。

1958年,卡逊收到了一位朋友的来信。

信中指出,一种杀虫剂在杀灭害虫的同时,也造成了鸟类的死亡。

这种杀虫剂就是我们熟知的DDT。

这封信引起了卡逊的警觉,她决定写一本书来使人们认识到滥用杀虫剂的严重后果。

卡逊在世界范围内搜集有关DDT的资料。

她了解到DDT 等杀虫剂在有效控制害虫的同时,还导致了一些益虫、鱼类和鸟类的死亡。

即使是美国的国鸟秃鹰也因为杀虫剂的广泛使用而面临着灭绝的命运。

杀虫剂还会残留在土壤和水中,对人类产生了毒害的作用。

在广泛搜集资料和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卡逊开始着手《寂静的春天》的写作[2]。

这部作品于1962年发表。

《寂静的春天》共十七章,可划分为三大部分。

首先,以寓言开头,向我们描绘了一个美丽村庄的突变。

这些突变全部来自于一个词语——杀虫剂。

第二章标题为“忍耐的义务”,人们之所以忍耐这样的突变,是因为人们并不知情。

其次,卡逊论证了杀虫剂对海洋、土壤、植物、动物甚至是人类造成的严重危害。

并指出人类由于自身的无知,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最后,卡逊指出人类必须舍弃“控制自然”的想法,与其他生物共同分享我们的地球。

《寂静的春天》融可读性、科学性、哲理性、文学性于一体,文字富有象征性和节奏感,发人深省。

书中引用的数据都是来自各学科的专家及卡逊本人的多年研究成果,资料翔实可查。

除包涵生物、化学、物理、环境等多学科知识外,该书更加富有哲理性。

结合卡逊出色的文学功底,将合成杀虫剂对生态环境及人类的破坏的描写跃然纸上,不是晦湿难懂的专业用语,而是贴近生活的优美文字[3]。

《寂静的春天》成功地完成了从死亡之书到生命之书的转变,它是开启生态时代的“圣经”。

其一面世就引起了美国及世界各国公众的共鸣,上至总统下至普通民众,都无不讨论该书渗透的生态观念和环保思想,并对国家立法、未来规划起到了重要的决策作用。

无疑,《寂静的春天》可以与《汤姆叔叔的小屋》媳美[4]。

美国前副总统戈尔为新版的《寂静的春天》做出了充满激情的前言,“它是一座丰碑,它为思想的力量比政治家的力量更强大提供了无可辩驳的证据”“用它深切的感受、全面地研究和雄辩的论点改变了历史的进程。

如果没有这本书,环境运动也许会被延误很长时间,或者现在还没有开始。

”“《寂静的春天》的出版应该恰当被看成是现代环境运动的肇始。

”“因为此书的出版,美国环境运动才会迅速发展起来。

《寂静的春天》的思想深深根植于广大人民群众中,并播下了新行动主义的种子。

她的声音永远不会寂静,因为她惊醒的不仅是美国而是整个世界。

”在《寂静的春天》一书中,卡逊以大量的事实和科学知识为依据,揭示了滥用杀虫剂和除草剂等化学药物对自然环境所造成的全球性破坏和严重的生态危机,及其对人类健康所造成的持久性的、不可逆转的危害。

为了在书中唤醒人们的生态危机意识,卡逊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和资料搜集工作[5]。

从上世纪50年代起,她就开始追踪研究使用杀虫剂对周围环境和人体健康所造成的危害,特别是DDT给环境和生命带来的恶劣影响。

她不仅收集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和调查数据,还就所有的重要问题给世界各地的相关科学权威写信请教。

结果,她所占有的资料堆起来比她本人还要高。

在严谨求实的毒理学、生态学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卡逊认定杀虫剂、除草剂等化学药品危及动植物生存和人类健康,是制造“寂静的春天”的罪魁祸首。

她在书中指出,从20世纪40年代以来,人类对环境发动的最令人震惊的袭击是利用危险的、甚至致命的化学物质对空气、土地、河流以及大海进行污染。

这种污染在很大程度上是难以恢复的,它所带来的一系列恶果不仅进入了生物赖以生存的世界,而且也进入了生物组织内部。

卡逊的忧虑不是源自文学家的虚构和想象,而是建立在确切的科学知识和具体的调查统计资料基础上的。

卡逊在“死神的灵丹妙药”一章中,向读者详细介绍了现代人制造的杀虫剂种类、药性和负作用[6]。

从其化学构成成分来看,现代杀虫剂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DDT为代表的氯化烃类杀虫剂,另一类是以马拉硫磷和以硫磷为代表的有机磷杀虫剂。

其中,DDT是双氯苯基三氯乙烷的简称,1874年首先由一位德国化学家合成。

1939年,瑞士的保罗·穆勒发现了DDT 可以杀虫的特性。

立刻,它被人们誉为消灭传染疾病和破坏庄稼的害虫的灵丹妙药,穆勒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金。

随后,在多数人的心目中,DDT成了一种用途广泛的无害的日用品。

但是,卡逊运用确凿的科学知识和大量的事实资料向人们证明,那种认为DDT无害的观点是一种致命的误解。

由于DDT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所以,DDT的残留物也存在于很多食物中。

因为DDT本身是脂溶性的,它一旦进入人体内,就大量地贮存在富于脂肪质的器官内,像肾上腺、睾丸、甲状腺中,也有相当多的一部分寄存在肝、肾以及包裹着肠子的肥大的、保护性的肠系膜的脂肪里。

更可怕的是,这种脂性贮存充当着生物学放大器的作用,比如在进食时摄入千万分之一的量,在体内的积累就可达到约百万分之十或者十五的含量,增加了l00余倍。

在用动物做的试验中,科学家发现百万分之三的药量能抑制心肌里的一个酶,仅百万分之五就能引起肝细胞的坏死和瓦解。

卡逊所提供的这些数据,对于化学家和药物学家来说,也许没有什么稀奇之处;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我们每天都在与储存着DDT或其他的化学药物残留物的物品亲密接触,如果没有像卡逊这样的生物学家把杀虫剂的危害事实公诸于众,我们对自己的身体每天都在承受的危害事实就一无所知。

卡逊还告诉人们,DDT及其同类的药剂的最可怕的特性之一是,它们会通过食物链条上的所有环节由一机体传至另一机体。

有毒物质可以由草料进入奶牛体内,再由牛奶带入人体内,还可由母亲传到子女身上。

卡逊的调查研究表明,除了DDT以外,污染环境,危害生命健康的化学物质还有很多:狄氏剂能损害神经系统;狄氏剂的变体艾氏剂不仅损害肝脏,还会导致不孕症;除草剂会污染土壤;清洗剂会污染供水系统;等等。

现代人为了创造一个对自己有益无害的大自然,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轻率地制造出了各种各样的化学物质。

从短期的控制效果来看,这些化学物质似乎是杀死害虫、清除杂草的灵丹妙药,但是,从长远看来,它们却污染了地表水、地下水、土壤和空气,损害了生命健康,破坏了生态平衡。

因此,卡逊称这些化学药物是“死神的灵丹妙药”[7]。

卡逊在书中引用了大量的科学试验数据和危害事实,向人们证明以杀虫剂为代表的化学物质进入人体后,会抑制、破坏人体细胞的氧化作用,而剥夺细胞中的氧会导致一系列严重后果:胚胎发育过程中的组织生长和器官发育正常进程被破坏,引发先天畸形和先天性疾病;导致生殖功能衰退;引发恶性病变,癌症发病率不断上升。

卡逊指出,由于越来越频繁地暴露在化学致癌物中,人们正面临着每四个人中有一个人会得癌症的威胁。

她还引用了科学家瓦勃格的试验结果来向人们表明:第一,化学致癌物的破坏性结果一旦形成,就是不可逆转的;第二,在致癌物摄入问题上不存在一个“安全”剂量,因为一次大剂量中毒可以立即杀死细胞,小剂量却容许一些已经处于损坏状态的细胞存活下来,而这些细胞以后可以发展成为癌细胞[8]。

卡森在书中所揭示出来的这一切,令普通的现代读者感到震惊。

在《寂静的春天》一书中,卡逊不仅将化学药物的危害事实公诸于众,而且进一步质疑现代人征服自然、控制自然的观念和狂妄的科学态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