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一滴水经过丽江B卷阅读能力提升练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0一滴水经过丽江名校同步训练习题(含答案)

一滴水经过丽江一、基础演练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砚.池(yàn) 苍劲..(cāng jìng) 眺.望(tiào)bān lán(斑斓) chùlì(矗立) yì(驿)道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上课铃已经响了,但是教室里还是一片暄哗。
(暄——喧)(2)幽绿的菲翠泛着恬静的光芒,一切浮躁都融入那温润的玉色里。
(菲——翡)(3)图片上那神秘遥远的星空,让人目炫神迷。
(炫——眩)3.下面文段中第①句和第④句各有一处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①在丽江玉龙雪山脚下的玉湖村,生活着一群古老的纳西族。
②他们用天然的石头建房,村里沟渠遍布,随处可听见潺潺水声。
③蓝天与雪山下的石头村庄交相辉映,伴着纳西古乐,村民用颇具特色的舞步抒发着简单的快乐。
④相传,村里的玉湖是由土司木氏家族明代以前组织挖的人工湖,从湖中可以看到玉龙雪峰的倒影。
⑤湖畔有广袤的牧场,牛群马匹自由漫步,牧人放声歌唱,好不悠闲自在。
(1)第①句修改意见:用词不当,应把“纳西族”改为“纳西族人”。
(2)第④句修改意见:语序不当,应把“明代以前”放在“由土司木氏家族”之前。
4.下面这段文字中,画横线处填入的句子,与原文衔接紧密的一项是(B)大激店村位于古城保定偏西南二十五公里处,________。
沿途三里一墩五里一铺,又是当时通讯要镇、保定府西第一驿站。
________,在靠河湾北岸,形成了一个四面环水、风景秀丽的自然村庄。
________。
________。
后人因妲己二字不吉利(败坏朝纲),而改名大激店。
烽火台、狐狸窝、瓦渣地等旧遗址,也早都不存在了。
①相传商纣王选妃,选中蓟州侯苏获之女妲己②发源于西部山区的百草沟河流经此地③在护送妲己去朝歌途中曾在此地驿宿一夜,故而得名妲己店④古有南通九省,北贯京都的交通大道穿境而过A.②①④③ B.④②①③C.②④①③ D.②③④①5.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0一滴水经过丽江练习试题(含答案)

20.*一滴水经过丽江A组1.根据拼音写汉字。
yì( )道chù( )立苍jìng() 犹yù()fěi( )翠擦shì() shuò()大sù()愿目xuàn()神迷五彩斑lán() 灯火lán()珊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轻盈喧哗闸口亭台楼阁B.应照徘徊翡翠目眩神迷C.犹豫跳望擦拭五彩斑斓D.硕大漫溢照壁明扬世界3.下列句子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1)作为一滴水,不可能同时从三条河中________同一座古城。
(2)这些人来自远方,在那些地方,即便是寂静时分,他们的内心也很________。
(3)我还顺着人们远眺的目光看见了玉龙雪山,晶莹夺目________在蓝天下面。
A.通过热闹矗立B.穿越热闹耸立C.穿越喧哗矗立D.通过喧哗耸立4.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苍劲苍翠排排重重曲折蜿蜒我乘水车转轮缓缓升高,看到了古城,看到了狮子山上________的老柏树,看到了依山而起的________房屋,看到了顺水而去的________老街。
古城的建筑就这样依止于自然,美丽了自然。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________要我感谢什么人,________只能感谢一次,________我想把这一次感谢奉献给那些为人类创造出美妙音乐的人们,________没有音乐,我们的生活将变得多么沉闷可怕。
A.无论因为所以但是B.如果而且那么假如C.如果那么而且因为D.假如然而那么由于6.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我想停下来看看,东巴文的“水”字是怎样的写法。
B.《做一个虔诚的教育者》一文出自《洪宗礼母语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C.转基因技术的迅猛发展,是给人类带来了福祉?还是埋下了隐患?D.“不过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他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5.20[练习-能力提升]一滴水经过丽江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5.20[练习-能力提升]一滴水经过丽江](https://img.taocdn.com/s3/m/09a7610d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a7.png)
第20课一滴水经过丽江1.下列词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徘徊.(huí)草甸.(diàn)轻盈敞开B.苍劲.(jìng)目眩.(xuàn)挺拔率领C.闸.口(zhá)驿.道(yì)矗立映照D.掠.过(lüè)模.样(mú)游览犹豫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在中国旅游和观赏名胜古迹,常常会遇到亭台楼阁....等建筑物,这些建筑物坐落在奇山秀水间,点缀出一处处富有诗情画意的美景。
B.场上陈列着有锦绣的,金银的,五光十色,目眩神迷....。
C.首先,他们得开辟草莱,支起篷帐,和遍地蜿蜒..爬行的毒蛇和蜈蚣周旋着。
D.运动会上,同学们手持五彩斑斓....的红旗,为运动员们呐喊助威。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终于爬上了山顶,我们耳边回荡着孩子们愉快的歌声和欢乐的笑容。
B.在同桌的热心帮助下,使张华改掉了乱写乱画的毛病。
C.食品厂经过技术革新,成本下降了一倍,而产值却增长了20%。
D.刘慈欣的《三体》是一本好书,它激发了人们探索自然世界和科学领域的兴趣。
4.阅读课文节选部分,回答问题。
我经过叮叮当当敲打着银器的小店。
经过挂着水一样碧绿的翡翠的玉器店。
经过一座院子,白须垂胸的老者们,在演奏古代的音乐。
经过售卖纳西族的东巴象形文字的字画店。
我想停下来看看,东巴文的“水”字是怎样的写法。
但我停不下来,没有看见。
我确实想停下来,想被掺入砚池中,被蘸到笔尖,被写成东巴象形文的“水”,挂在店中,那样,来自全世界的人都看见我了。
在又一座桥边,一个浇花人把手中的大壶没进了渠中。
我立即投身进去,让这个浇花的妇人,把我带进了纳西人三坊一照壁的院子。
院子里,兰花在盛开。
浇花时,我落在了一朵香气隐约的兰花上。
我看到了,楼下正屋,主人一家在闲话。
楼上回廊,寄居的游客端着相机在眺望远山。
楼上的客人和楼下的主人大声交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一滴水经过丽江》检测练习(含参考答案)

20*一滴水经过丽江1.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1)我已经奔流到了丽江坝放牧着牛羊的草甸.(diàn)上。
(2)我还顺着人们远眺.(tiào)的目光看见了玉龙雪山,晶莹夺目chù(矗)立在蓝天下面。
(3)我乘水车转轮缓缓升高,看到了古城,看到了狮子山上苍劲.(jìnɡ)的老柏树,看到了依山而起的重.(chónɡ)重房屋,看见了顺水而去的 wān yán(蜿蜒)老街。
(4)我确实想停下来,想被掺.(chān)入yàn(砚)池中,被zhàn(蘸)到笔尖,被写成东巴象形文的“水”,挂在店中。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A.市委书记包惠在意识形态工作会上强调,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更加主动积极的姿态抓实抓好这项工作。
B.《朗读者》是中央电视台提出的大型文化类情感节目,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
C.只有教育工作者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和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才能拨动学生心灵深处的琴弦。
D.微电影《半山云里的路》生动地展示了我市优秀基层党员的先进事迹,是我市提高党员教育工作实效的大胆探索和首次尝试。
3.(2018十堰改编)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D )A.欣赏丹江水的浩渺,便想武当山的灵秀;探寻野人谷的神秘,就思五龙河的清幽。
十堰风光美如画,怎能不让人见异思迁....?B.中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仍有学生用一纸空文....为自己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画上句号。
C.老师在教学中应该尊重学生,对学生回答的问题要洗耳恭听....。
D.成千上万只白鸥在夕阳里穿梭翻飞,交织成一片喧响不息的旋律,每一只白鸥的翅膀都拖带着夕阳的血红色火焰,令人为之目眩神迷。
.....4.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D )A.他相信自己有那个资格:你人气正轻,所差的是他还没有跑过,不敢一上手就拉漂亮的车。
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20 一滴水经过丽江知能演练活用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试

20 一滴水经过某某知能演练活用夯基达标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草甸.(diàn)驿.道(yì)矗.立(chù)B.苍劲.(jìn)犹豫.(yù)眺.望(tiào)C.硕.大(shuò)楼阁.(gé)目眩.(xuán)D.轻盈.(yíng)映.照(yīng)擦拭.(shì)2.根据拼音写汉字。
(1)经过挂着水一样碧绿的fěi()翠的玉器店。
(2)这时,古城五彩的灯光把渠水辉映得五彩斑lán()。
(3)黎明时分,作为一滴水,我来到了xuān()腾奔流的金沙江边,跃入江流,奔向大海。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1)我是一片雪,地落在了玉龙雪山顶上。
(2)X望的时候,我被阳光成了一滴水。
(3)眼前一黑,我就和很多水一起,到地底下去了。
A.轻盈熔化掉落B.轻快融化掉落C.轻盈融化跌落D.轻快熔化跌落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的顺序被打乱了,请你将其重新排序。
(填序号)。
我还顺着人们远眺的目光看见了玉龙雪山,晶莹夺目矗立在蓝天下面。
①咕咚一声翻上水面②我看见了潭边的亭台楼阁,看见了花与树③我是被亮光惊醒的④看见了很多不同模样的人⑤黑头发的人,黄头发的人。
黑眼睛的人,蓝眼睛的人⑥我和很多水从象山脚下的黑龙潭冒出来课内品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8题。
是的,我又化成了一滴水,和瀑布里另外的水大声喧哗着扑.向山下。
在高山上,我们沉默了那么久,终于可以敞开喉咙大声喧哗。
一路上,经过了许多高大挺拔的树,名叫松与杉。
还有更多的树开满鲜花,叫作杜鹃,叫作山茶。
经过马帮来往的驿道,经过纳西族村庄里的人们,他们都在说:某某坝,某某坝。
那真是一个山间美丽的大盆地。
从玉龙雪山脚下,一直向南,铺展开去。
视线尽头,几座小山前,人们正在建筑一座城。
村庄里的木匠与石匠,正往那里出发。
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一滴水经过丽江》阅读训练

阅读训练顺着玉河,我来到了四方街前。
进城之前,一道闸口出现在前面。
过去,把水拦在闸前,是为了在四方街上的市集散去的黄昏开闸放水,古城的五花石的街道上,水流漫溢,洗净了街道。
今天,一架大水车来把我们扬到高处,游览古城的人要把这水车和清凉的水作一个美丽的背景摄影留念。
我乘水车转轮缓缓升高,看到了古城,看到了狮子山上苍劲的老柏树,看到了依山而起的重重房屋,看见了顺水而去的蜿蜒老街。
古城的建筑就这样依止于自然,美丽了自然。
从水车上哗然一声跌落下来,回到了玉河。
在这里,我有些犹豫。
因为河流将要一分为三,流过古城。
作为一滴水,不可能同时从三条河中穿越同一座古城。
因此,所有的水,都在稍作徘徊时,被急匆匆的后来者推着前行。
来不及作出选择,我就跌进了三条河中的一条。
叫作中河的那一条。
我穿过了一道又一道小桥。
我经过叮叮当当敲打着银器的小店。
经过挂着水一样碧绿的翡翠的玉器店。
经过一座院子,白须垂胸的老者们,在演奏古代的音乐。
经过售卖用纳西族的东巴象形文字的字画店。
我想停下来看看,东巴文的“水”字是怎样的写法。
但我停不下来,没有看见。
我确实想停下来,想被掺入砚池中,被醮到笔尖,被写成东巴象形文的“水”,挂在店中,那样,来自全世界的人都看见我了。
在又一座桥边,一个浇花人把手中的大壶没进了渠中。
我立即投身进去,让这个浇花的妇人,把我带进了纳西人三坊一照壁的院子。
院子里,兰花在盛开。
浇花时,我落在了一朵香气隐约的兰花上。
我看到了,楼下正屋,主人一家在闲话。
楼上回廊,寄居的游客端着相机在眺望远山。
楼上的客人和楼下的主人大声交谈。
客人问主人当地的掌故。
主人问客人远方的情形。
太阳出来了,我怕被迅速蒸发,借一阵微风跳下花朵,正好跳回浇花壶中。
黄昏时,主人再去打水浇花时,我又回到了穿城而过的水流之中。
这时,古城五彩的灯光把渠水辉映得五彩斑斓。
游客聚集的茶楼酒吧中,传来人们的欢笑与歌唱。
这些人来自远方,在那些地方,即便是寂静时分,他们的内心也很喧哗;在这里,尽情欢歌处,夜凉如水,他们的心像一滴水一样晶莹。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一滴水经过丽江》练习题(含答案)

《一滴水经过丽江》分层练习◆基础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喧.哗(xuān)融.化(lóng)目眩.神迷(xuàn)B.驿.道(yì) 犹豫.(yù) 五彩斑斓.(lán)C.矗.立(chù) 远眺.(tiào) 徘徊.不前(huí)D.蘸.水(zhàn) 硕.大(shuò) 无病呻吟.(yǐn)2.下列句子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1)作为一滴水,不可能同时从三条河中同一座古城。
(2)这些人在自己所来的远处地方,即便是寂静时分,内心也很。
(3)我还顺着人们远眺的目光看见了玉龙雪山,晶莹夺目在蓝天下面。
A.通过热闹矗立B.穿越热闹耸立C.穿越喧哗矗立D.通过喧哗耸立3.下列句子使用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在高山上,我们沉默了那么久,终于可以敞开喉咙大声喧哗。
B.在这里,尽情欢歌处,夜凉如水,他们的心像一滴水一样晶莹。
C.因此,所有的水,都在稍作徘徊时,被急匆匆的后来者推着前行。
D.太阳出来了,我怕被迅速蒸发,借一阵微风跳下花朵,正好跳回浇花壶中。
4.填空。
阿来,族人,当代著名作家,第五届奖得主。
代表作有《》《空山》《》等。
◆能力题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B.中国的园林讲究生机勃勃....,追求形神兼备、气韵流畅,要有活泼的韵致。
C.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在一片辉煌的淡紫色中,我忍俊不禁....地笑了。
D.潭水映照雪山,真让人目眩神迷....啊。
6.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我想停下来看看,东巴文的“水”字是怎样的写法。
B.《做一个虔诚的教育者》一文出自《洪宗礼母语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C.转基因技术的迅猛发展,是给人类带来了福祉?还是埋下了隐患?D.“不过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他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
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0一滴水经过丽江作业新人教版

★ 7. 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
(1)
只是一味
的晴明浩
荡,飘
•
飘然,浑
•• •
浑然,
••
洞
贯了我们的肠腑。(赏析加点词语)
“飘飘然”“浑浑然”这两个叠词,写出
了作者内心的陶醉,从侧面表现出了晴日下的
西溪景色的美丽,令人沉醉。叠词使文章富有
(3)[拟写卷首语]学校将出一期名为《皖风徽韵》的 专刊,专刊将汇聚“皖山皖水”“徽州风情”“徽 韵故事”等栏目,请你为专刊写一段卷首语,向读 者推介专刊里的安徽。 示例:听“皖”风,品“徽”韵。 请打开《皖风徽韵》,一览秀美的皖山 皖水、多彩的徽州风情和动人的徽韵故 事,细细品味迷人的安徽风情!
章内容将下表补充完整。
文章
地点
线索
《一滴水 经过丽江》
玉龙雪山、丽江坝、四方街等
都 是 以 (3)
《西溪的
微雨里
(1)__沿__山__大__道____、芦花浅 水里、茭芦庵、弹指楼
__游__踪____ 为线索, 展现了优
晴雨》
晴日下
(2)_秋__雪__庵__的__弹__指__楼__上___ 、 弹指楼楼下河畔
(4)本语段的中心句是:__秋__天__,__那__简__直__就__是___一__支__ _灿__烂__色__彩__的__交__响__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C )
A.
我已经奔流到了丽江坝放牧着牛羊的草甸上,我也要去四
•
么多种的黄,都被灿烂的阳光照亮。高原上特别容 易产生大大小小的空气对流,就有了大大小小的风。 风和光联合起来,吹动那些色彩不同的树——椴、 枫、桦、杨、楸……让人目眩神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卷阅读能力提升练-《一滴水经过丽江》
一、现代文阅读(共4题,共8分)
1.
(一)阅读文章,回答下面问题
丽江秋韵
①两汉和李唐帝国浩大的商队,沿河西走廊出嘉峪关,经喀什西向藩邦展示东方大国风情的时候,在西南的苍茫群山中也跋涉着一支马队,出蜀中,云南,穿高原雪山,远涉印度。
一路烟雨风霜,一路凄迷坎坷,茶马古道在赶马汉子的苍凉歌声中蜿蜒延伸。
②丽江——一个清秀的地名,却承载了厚重的历史,目睹了马帮汉子的别离辛酸。
走近丽江,只为聆听一曲幽幽的古歌……
③在丽江古镇五花石铺就的街道上,秋风中似乎混杂着嚼嚼的蹄音、辘辘的车轮声、马帮汉子晦涩的俚语,商户的叫卖声依然热闹,车轮印就的石板依旧平坦,老字号的商铺牌匾悬挂故然,村头的水车似在等侯,依门的胖金花似在守望——一切的一切静候着远去马队归来的音讯。
让脚步再轻些,再轻些,我们怎忍心踏碎古老的梦境,又怎忍心风中的韵律远去无寻?
④丽江,古老茶马古道上的一个驿站,曾经我以为(A)沧桑是它的面颊,风尘是它的气息,幽怨是它的魂魄,凄怆是它的气韵。
有谁能想到秋日的丽江如纳西少女,眉清目秀,灵毓脱俗,亦歌亦舞,亦诗亦画。
⑤“高原姑苏”,街面是美丽的五花石,有街多有河,有河自多桥。
户户杨柳依依,家家小桥流水。
不同的是桥和河更小巧玲珑,河中也少了泊船。
灰瓦白墙,木柱画廊,家家店铺摆放着琳琅满目的风味浓郁的民族手工艺品和服饰。
茶馆内偶尔有胡琴声从柳丝间飞出,铮铮成韵。
⑥丽江的故事缠绵中也有风趣。
因为旧时的首领姓木,于是便从不建城墙,以避木被口围而成“困”。
当地人多姓“和”,相传纳西族戴帽背筐,于是就在首领的“木”上也加帽(一撇)加筐(一口)而成姓。
纳西族传统为男主内女主外,一些工艺画和布偶区别性别的是帽子,戴帽的是女性,因为她们要在太阳下劳作,男人们却在家琴棋书画,当然远行经商也要男人去远涉异国他乡。
他们的琴声便也飘荡在行道上,流淌在亲人的睡梦中。
⑦和其他驿路客栈一样,丽江从来就没少了酒。
(B)当一串串大红灯笼染红河水的时候,丽江像烛光里的新娘。
在纳西姑娘和小伙儿的对歌声中,酒香也开始在古城中弥漫开来,烈性的白酒,香醇的红酒,还有啤酒,咖啡。
杯光交错中,亲情,友情,爱情,在古城中演绎着悲欢离合的故事。
纳
西族也喜欢用歌声述说心中的志向。
⑧丽江城内的河水来自雪山,晴朗的日子,站在古城的高处放眼望去,玉龙雪山就在眼前,于是古镇口便建起了“嵌雪楼”。
坐在“嵌雪楼”的茶室中,注目墙上的牛头,抚摸手边的木栏,听着窗外飞檐铃铛的清音,难道这就是丽江秋韵吗?
(1)
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说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
(2)
谈谈第③段中加线的“古老的梦境”在文中的含义。
(3)
请从文中画线的(A)(B)两句中任选一句作简要赏析。
我选______ 赏析______
(4)
说说你对第⑧段中的“难道这就是丽江秋韵吗”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