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水经过丽江》名师教案

合集下载

一滴水经过丽江》优质课教案

一滴水经过丽江》优质课教案

《一滴水经过丽江》优质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丽江的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3. 激发学生对旅游文化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介绍丽江的自然景观:玉龙雪山、泸沽湖等。

2. 介绍丽江的民族文化:纳西族、彝族等。

3. 欣赏文学作品《一滴水经过丽江》。

三、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法:展示丽江的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2. 作品欣赏法:让学生阅读《一滴水经过丽江》,感受文学的魅力。

四、教学步骤1. 展示丽江的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丽江的美丽。

2. 介绍丽江的自然景观和民族文化,让学生了解丽江的特色。

3. 让学生阅读《一滴水经过丽江》,感受文学作品中描绘的丽江风光。

4. 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丽江的游记,可以是文字或图片形式。

2. 让学生收集有关丽江的资料,进行小组分享。

第二章:丽江的自然景观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丽江的自然景观特点。

2. 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欣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介绍丽江的自然景观:玉龙雪山、泸沽湖等。

2. 分析自然景观的形成原因和特点。

三、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法:展示丽江的自然景观图片,引导学生欣赏。

2.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实地考察丽江的自然景观,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四、教学步骤1. 展示丽江的自然景观图片,让学生了解丽江的自然美景。

2. 分析自然景观的形成原因和特点,让学生了解自然景观的科学内涵。

3. 组织学生实地考察丽江的自然景观,让学生亲身体验丽江的美丽。

4. 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丽江自然景观的感受和看法。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丽江自然景观的作文,可以是赞美或描述。

2. 让学生收集有关丽江自然景观的资料,进行小组分享。

第三章:丽江的民族文化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丽江的民族文化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尊重和传承意识。

一滴水经过丽江》课教案

一滴水经过丽江》课教案

《一滴水经过丽江》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一滴水经过丽江》,让学生感受丽江的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 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运用拟人手法,以一滴水的视角来描绘丽江的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民族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丽江的热爱之情。

2. 学习作者运用拟人手法,以一滴水的视角来描绘丽江的技巧。

三、教学难点1. 领会作者通过一滴水的旅行,展现丽江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2. 学会欣赏和评价文学作品中的拟人手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

2. 运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丽江的美。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课前让学生预习课文,了解丽江的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

2. 准备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丽江的美丽景色。

3. 设计好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讨论。

【导入新课】1. 激发学生兴趣:展示丽江的美景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丽江的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

2. 提问:请大家谈谈对丽江的了解,有哪些印象深刻的景点或文化?【自主学习】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一滴水的旅行经过。

2. 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完成学习任务单上的问题。

【课堂讨论】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讨论课文中的拟人手法及其作用。

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品析欣赏】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优美语句,体会作者的语言表达技巧。

2. 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段落,感受丽江的美。

【情感体验】1. 教师引导学生从一滴水的视角,想象自己穿越丽江的美丽风光。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表达对丽江的热爱之情。

【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丽江的自然风光和民族文化特点。

2. 提醒学生要关爱大自然,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

【课后作业】2. 调查了解我国其他地区的特色风光和文化,下节课分享给大家。

《一滴水经过丽江》教案

《一滴水经过丽江》教案

《一滴水经过丽江》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丽江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掌握本文以“一滴水”的视角展开叙述的独特写作手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与品味,提高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

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观察和表达方法,提升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丽江的美,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和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一滴水”的经历,梳理文章的行文思路。

赏析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感受丽江的魅力。

2、教学难点体会作者以“一滴水”的视角来展现丽江的巧妙构思。

理解文中蕴含的对丽江的深厚情感。

三、教学方法1、朗读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文中的重点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3、点拨法在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基础上,教师进行适当的点拨和指导。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丽江的风景图片或视频,让学生谈谈对丽江的印象,从而引出课题《一滴水经过丽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思考:这滴水经历了哪些地方?(三)再读课文,梳理思路1、学生默读课文,圈画出表示时间和地点的词句。

2、小组交流讨论,完成“一滴水”的旅行路线图。

3、教师巡视指导,各小组派代表展示成果,全班共同梳理文章的行文思路。

(四)精读课文,品味语言1、找出文中你认为写得精彩的语句,读一读,品一品。

2、小组内交流,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3、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学生从修辞手法、用词等方面进行赏析。

例如:“一些薄云掠过月亮时,就像丽江古城中,一个银匠,正在擦拭一只硕大的银盘。

”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薄云掠过月亮的情景比作银匠擦拭银盘,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月亮的明亮和云朵的轻柔。

(五)深入探究,体会情感1、思考:作者为什么要以“一滴水”的视角来写丽江?2、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看法。

一滴水经过丽江》课教案

一滴水经过丽江》课教案

《一滴水经过丽江》优质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了解丽江的自然风光和文化底蕴;2. 激发学生对课文《一滴水经过丽江》的阅读兴趣。

教学内容:1. 介绍丽江的地理位置和特点;2. 分享丽江的自然美景和民族文化;3. 引入课文《一滴水经过丽江》。

教学活动:1. 展示丽江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其美景;2.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丽江的了解;3. 教师简要介绍丽江的自然风光和文化底蕴;4.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一滴水经过丽江》。

第二章:阅读理解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一滴水经过丽江》的内容;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1. 课文《一滴水经过丽江》的主要内容;2. 课文中描绘的自然景观和文化特色;3. 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表达。

1. 学生自读课文《一滴水经过丽江》;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理解其中的自然景观和文化特色;3. 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4. 教师讲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表达。

第三章:写作技巧分析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掌握课文《一滴水经过丽江》的写作技巧;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1. 课文《一滴水经过丽江》的写作风格和技巧;2. 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和表达方式;3. 课文中的情感表达和寓意。

教学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一滴水经过丽江》的写作风格和技巧;2. 学生分享对课文写作技巧的理解和感受;3. 教师讲解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和表达方式;4. 学生进行写作练习,运用所学技巧。

第四章:小组讨论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2.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和思考课文《一滴水经过丽江》。

1. 课文《一滴水经过丽江》的主题和寓意;2. 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3. 小组讨论的问题和主题。

教学活动: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主题进行讨论;2. 教师提供讨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3. 各小组进行讨论,并准备分享;教学目标:2. 激发学生对丽江的兴趣和热爱。

《一滴水经过丽江》教案

《一滴水经过丽江》教案

《一滴水经过丽江》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文中的生字词,理解文章内容,了解丽江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讲解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丽江的美丽景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丽江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培养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
1.掌握文中的生字词,理解文章内容。

2.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丽江的美丽景色。

三、教学难点
1.理解课文中一些难懂的词语和句子。

2.感受作者对丽江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四、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2.讲解法:对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丽江的特点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通过介绍丽江的历史背景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知识积累:通过讲解、板书等方式,让学生掌握文中的生字词和重点句子的含义和用法。

3.文本研习:通过小组讨论、课堂展示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了解丽江的特点和
作者的创作意图。

4.思维训练: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讨论等方式,让学生理解作者的思想,评价作者的观点,认
识作品的进步意义和局限性。

5.课堂小结:对本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难点,引导学生进行复习。

一滴水经过丽江优秀教案(精选4篇)

一滴水经过丽江优秀教案(精选4篇)

一滴水经过丽江优秀教案(精选4篇)《一滴水经过丽江》优秀教案篇一教学创意:《一滴水经过丽江》作为游记单元中的一篇,它的教学紧扣第五单元的目标,即“了解游记的特点,把握作者的游踪、写景的角度和方法,并揣摩和品味语言,欣赏、积累精彩语句”,同时,还得指导学生读出游记独特的艺术魅力。

带着孩子们品读诗一般的语言,欣赏这幅立体丽江图,从宜人的风景,古朴的建筑,质朴的民风中,共同领略清新优美的艺术风格。

文贵新,文贵特。

《一滴水经过丽江》是这个游记单元中创新意识最突出的一篇。

“阅读提示”首句是“这是一篇别具一格的游记作品”,其中“别具一格”是个概括性极强的关键词。

以“别具一格”为抓手,着眼于整体带动对这篇游记的理解品读,着眼于引导学生长时间的深层次的课堂学习活动,真正意义上地牵动了对整篇文章的阅读思考。

在教学中将把握文章的写法、体会其表达效果作为重点,引导和帮助学生理解这种独特写法的妙处,体会作者的感情。

整节课,放手让学生自读,教师适当点拨,完成这篇文质兼美的游记的教学任务。

教学目标:1.学习以“物”为叙述角度、按地点的转换(游踪)安排结构的写作手法;(重难点)2.学会观察和欣赏自然,懂得去发现生活之美好;3. 欣赏文章自然洗练的语言风格。

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

欣赏丽江图片,阅读有关丽江的资料,初步感知丽江之美。

2.朗读教学法。

在反复朗读中引导学生感受自然洗练的语言风格,深入品味丽江之美。

3.鉴赏模仿法。

细读文中的写景句子,对其进行赏析,并仿写,感受本文别具一格的艺术特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丽江是一座有魔力的城,它在阿来诗一般的的文字里变得温柔,变得婉约。

或许你从未亲眼去看过,但是当你读了这篇文章,只怕它要常入你的梦中了。

现在,我们一起学习此文,了解丽江。

读美文,赏美景。

让我们跟随阿来的文字,去游览丽江。

二、穿越时空觅游踪1.文章结尾说,“作为一滴水,我终于以水的方式走过了丽江”,今天我们就以水的形式开始吧。

《一滴水经过丽江》优秀教案(精选5篇)

《一滴水经过丽江》优秀教案(精选5篇)

《一滴水经过丽江》优秀教案《一滴水经过丽江》优秀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滴水经过丽江》优秀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一滴水经过丽江》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习以“物”为叙述角度、按地点的转换(游踪)安排结构的写作手法;2.把握景物描写的特点。

能力目标:欣赏文章自然洗练的语言风格;情感目标:1.学会观察和欣赏自然,懂得去发现平凡生活的美好;2.了解丽江的历史故事,热爱我们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

教学重难点:1.学习以“物”为叙述角度、按地点的转换(游踪)安排结构的写作手法;2.把握景物描写的特点;3.引导学生去发现平凡宁静生活的美。

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

课前让学生画出丽江风景地图。

假想自己是一滴水,会经过哪些地方,想象看到的风景。

2.朗读教学法。

学习散文离不开朗读,在反复朗读中引导学生感受自然洗练的语言风格。

3.品读鉴赏法。

细读文中的写景句子,对其进行赏析,并仿写。

课前准备:学生:预习“读读写写”的字词,搜集有关丽江的民俗、故事,了解丽江的各个景点和地理位置,画出丽江风景地图,写一段导游词。

教学流程:(一)情境导入——跟着导游游丽江师:这个单元我们都在名山大川游览,昨天去看了壮观雄浑的壶口瀑布,今天我们去宁静别致的世外桃源丽江。

有请我们的导游先给我们作丽江介绍。

2名同学预先准备好了导游词。

学生介绍丽江。

(二)整体感知——跟着水滴游丽江这一板块主要是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基础之上扫除生字词的障碍,让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梳理游踪,即一滴水流经了哪些地方?让学生圈点勾画表明地点的词。

学生梳理出路线图:玉龙雪山山顶——丽江坝——黑龙潭——玉河——四方街——中河——浇花人的大壶——兰花上——壶——中河——金沙江。

老师总结游记文章可以以地点变换为线安排结构。

(三)品味探究——怎样的丽江,怎样的水滴1.让学生联系文中环境描写的句子,说说最喜欢哪处的风景,为什么?在这个环节,先让学生朗读写景的句子,在谈为什么喜欢的时候,老师适当引导赏析句子。

《一滴水经过丽江》教学设计五篇

《一滴水经过丽江》教学设计五篇

《一滴水经过丽江》教学设计五篇《一滴水经过丽江》是阿来写作的散文,本文通过描写一滴水的旅行,讲述丽江的风情。

下面就是整理的《一滴水经过丽江》教学设计,希望大家喜欢。

《一滴水经过丽江》教学设计1一、教材分析《一滴水经过丽江》这篇课文是作者应当地政府之约,为中小学生写的一篇有关丽江的散文,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下五单元新选的一篇游记散文,这是一篇别具一格游记,与一般游记作品以人的游踪为线索不同,作者化身为一滴水,以水的游踪为线索,展开对古城丽江自然风光,人文风情进行描绘,构思新颖,视觉独特。

表现作者对丽江的喜爱和赞美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习以物为叙述角度,按地点转换安排结构的写作手法2.体会作者以一滴水的视角去游览丽江的新颖构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热爱祖国风光,热爱祖国灿烂文化,为把祖国建设得更美好而努力学习。

重点:学习以物为叙述角度,按地点转换安排结构的写作手法难点:会作者化身为一滴水经过丽江,介绍丽江的新颖构思和独特视角把握景物描写的特点过程与方法: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发挥想象,假如自己是一滴水,经过哪些地方,看到哪些风景朗读教学法,学习散文离不开朗读,在反复朗读中引导感受自然凝练的语言风格拼读鉴赏法,细读文中的写景句子,对其进行鉴赏,跟随作者以一滴水的身份去游览丽江,领略丽江古城的魅力。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PPT课件、学生课前预习四、教学过程及方法(一)导入新课——跟着图片游丽江(PPT展示)1.导入语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 学生:喜欢。

老师也喜欢旅游,今天上课之前呢,老师想邀请大家跟着图片先来一段小小的旅游。

图片中的风景美吗?(美)它向我们介绍的是什么地方呢? (云南丽江) 同学们有去过丽江吗?(等待学生回答,有学生去,就请学生回答去过哪些地方,用一个词描述那里的景色。

) 同学们都没去过,老师也没去过,今天,我们就跟随阿来笔下的“一滴水”去畅游丽江。

板题《一滴水经过丽江》。

过渡语:明确的学习目标是我们的指路明灯,请大家齐读学习目标一遍,大家有没有信心完成?让我们扬帆起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滴水经过丽江》名师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学习以“物”为叙述角度、按地点的转换(游踪)安排结构的写作手法;
2.把握景物描写的特点。

能力目标:欣赏文章自然洗练的语言风格;
情感目标:
1.学会观察和欣赏自然,懂得去发现平凡生活的美好;
2.了解丽江的历史故事,热爱我们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

教学重难点:
1.学习以“物”为叙述角度、按地点的转换(游踪)安排结构的写作手法;
2.把握景物描写的特点;
3.引导学生去发现平凡宁静生活的美。

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

课前让学生画出丽江风景地图。

假想自己是一滴水,会经过哪些地方,想象看到的风景。

2.朗读教学法。

学习散文离不开朗读,在反复朗读中引导学生感受自然洗练的语言风格。

3.品读鉴赏法。

细读文中的写景句子,对其进行赏析,并仿写。

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读读写写”的字词,搜集有关丽江的民俗、故事,了解丽江的各个景点和地理位置,画出丽江风景地图,写一段导游词。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跟着导游游丽江
师:这个单元我们都在名山大川游览,昨天去看了壮观雄浑的壶口瀑布,今天我们去宁静别致的世外桃源丽江。

有请我们的导游先给我们作丽江介绍。

2名同学预先准备好了导游词。

学生介绍丽江。

(二)整体感知——跟着水滴游丽江
这一板块主要是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基础之上扫除生字词的障碍,让学生整
体感知文章的内容,梳理游踪,即一滴水流经了哪些地方?让学生圈点勾画表明地点的词。

学生梳理出路线图:玉龙雪山山顶——丽江坝——黑龙潭——玉河——四方街——中河——浇花人的大壶——兰花上——壶——中河——金沙江。

老师总结游记文章可以以地点变换为线安排结构。

(三)品味探究——怎样的丽江,怎样的水滴
1.让学生联系文中环境描写的句子,说说最喜欢哪处的风景,为什么?
在这个环节,先让学生朗读写景的句子,在谈为什么喜欢的时候,老师适当引导赏析句子。

2.根据对课文的品读对语言的品味,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

这是_________的丽江。

(美丽、祥和、宁静、美好、人们安居乐业、充满文化氛围……)
3.品读“水”的形象。

这是_________的一滴水。

学生找文中描写水的句子,说说“水”的形象。

参考:憧憬和向往美好、执着追求、善于发现美好、敬仰传统文化、对未知充满好奇和热情、积极快乐……
4.探究主旨
这滴水为什么一定要流过四方街?
结尾作者写道:“作为一滴水,我终于以水的方式走过了丽江”,如何理解这句话?
示例:因为丽江古城(四方街)的美好,这滴水憧憬和向往美好,它从玉龙雪山山顶奔流而下,就为了去往这美好的地方。

作者其实是借“一滴水”来讲述自己的心愿,“终于”一词表现出作者对丽江的赞美和喜爱,对宁静淳朴最接近自然的生活的歌颂。

(四)拓展延伸——假如你是一滴水
1.学生小组交流:如果你变成一滴水,你想去往什么地方,会有怎样的经历?(启发学生想象,锻炼想象和联想能力)
(五)体验反思——一滴水的视角
请学生仿照此文写一篇以物为叙述角度的作文,以一株花、一只猫、一堵
墙……的角度来写作。

附:板书
这是_________的丽江丽江游记
这是_________的一滴水叙述角度(物)如果我是一滴水(一株花、一堵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