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绿色建筑设计之比较

合集下载

各国绿色建筑标准对比

各国绿色建筑标准对比

各国绿色建筑标准对比各国的绿色建筑标准对比一、我国国内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及特点分析绿色建筑是将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入建筑领域的结果。

当今社会,我国面对能源紧缺,环境污染等重大难题,可持续性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的必经之路,而对于能源消耗巨大,环境污染严重的建筑业,走可持续性发展道路是其必然的选择。

所以,绿色建筑是未来建筑发展的主导趋势。

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绿色建筑的研究,许多国家和组织都在绿色建筑方面制定了相关政策和评价体系,有的已着手研究编制可持续建筑标准。

由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地理位置和人均资源等条件不同,对绿色建筑的研究与理解也存在差异。

我国政府从基本国情出发,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节约能源,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角度,提出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主要内容是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与环境保护,注重以人为本,强调可持续性发展。

从这个意义上讲,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与绿色建筑、可持续建筑提法不同,内涵相通,具有某种一致性,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建筑和可持续性建筑理念。

我国的ESGB是用于评价住宅建筑和办公建筑的标准。

它的评价体系包括六个指标:第一,节地与室外环境;第二,节能与能源利用;第三,节水与水资源利用;第四,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第五,室内环境质量;第六,运营管理(住宅建筑)、全生命周期综合性能(公共建筑)。

各大指标中的具体指标分为控制项、一般项和优选项三类。

其中,控制项为评为绿色建筑的必备条款,即满足控制项的指标之后才能算做绿色建筑。

按满足一般项和优选项的程度,绿色建筑划分为三个等级,优选项主要指实现难度较大、指标要求较高的项目。

对同一对象,可根据需要和可能分别提出对应于控制项、一般项和优选项的指标要求。

按满足一般项数和优选项数的程度,绿色建筑划分为三个等级,由表1和表2确定。

表1 划分绿色建筑等级的项数要求(住宅建筑)表2 划分绿色建筑等级的项数要求(公共建筑)利用以上指标,可以对住宅建筑和办公建筑进行评价。

各国绿色建筑标准对比

各国绿色建筑标准对比

各国绿色建筑标准对比1、美国的标准,LEED评价体系,美国推出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可以说是国际上商业化运作最成功的标准;美国的建筑业与钢铁工业、汽车工业长期并称为“三大支柱”,建筑业是美国比较完善的产业,LEED 评估体系主要由五大方面若干指标构成其技术框架,主要从建筑场址、水资源利用、建筑节能与大气、资源与材料、室内空气质量几个方面对建筑进行综合评估。

2、英国的标准,BREEAM评价体系,英国推出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是国际上最早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英国由于面积狭小,早期经济发展,工业快速发展,环境因素导致其绿色建筑起步早,其评估方法比较简单,就是一些评估覆盖能源使用、资源、污染物排放、场地及室内环境等各个方面的条款,英国的绿色建筑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使得BREEAM评价体系在英国市场上的占有率很高。

3、日本的标准,CASBEE评价体系,日本绿色建筑发展主要是为了满足其工业和经济的发展,其评估体系分为Q(建筑环境性能、质量)和LR(建筑环境负荷的减少),分为5级评分制,很多评估子项。

4、澳大利亚的标准,GREEN STA评价体系,目前澳大利亚有两种体系,一种是NABERS(国家建筑环境评估),一种是GSC(绿色星级认证),主要从管理、室内环境质量、能源、交通、水、材料、土地使用及生态、排放等方面进行评估。

5、德国的标准,DGNB评价体系,是当今世界第二代绿色建筑评估体系,创建于2007年,由德国可持续建筑委员会组织德国建筑行业的各专业人士共同开发,涵盖了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方面。

评价内容包括生态质量、经济质量、社会文化及功能质量、技术质量、程序质量、场址选择等。

6、加拿大的标准,GB TOOL评价体系,1998年确定此评价体系,主要是新建和改建翻新建筑进行评价,通过对多达35个项目进行研究和交流而确定的标准,主要评价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指标、室内空气质量、可维护性、环境负荷、运行管理、经济性、资源消耗等内容。

节能建筑设计标准的国际对比与经验借鉴

节能建筑设计标准的国际对比与经验借鉴

节能建筑设计标准的国际对比与经验借鉴节能建筑是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能源资源的日益紧缺,各国纷纷加强对节能建筑的研究和推广。

本文将对国际上的节能建筑设计标准进行比较,并总结经验,为我国的节能建筑设计提供借鉴。

首先,我们来看看欧洲的节能建筑设计标准。

欧洲在节能建筑方面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

其中,德国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德国的节能建筑设计标准非常严格,主要体现在建筑外墙、屋顶和窗户的保温性能上。

德国的建筑外墙和屋顶通常采用双层或多层保温结构,而窗户则采用低辐射玻璃,以提高保温性能。

此外,德国还推广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和地源热泵等新能源设备,以进一步提高建筑的节能性能。

与德国相比,美国的节能建筑设计标准则更加注重建筑的整体能源效益。

美国的节能建筑设计标准主要体现在建筑的能源利用率上。

美国鼓励建筑师使用高效的供暖、通风和空调系统,以及节能灯具和节水设备等。

此外,美国还推广使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等,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美国的节能建筑设计标准注重整体能源利用效率,旨在实现建筑的全面节能。

除了德国和美国,日本也是一个重要的节能建筑设计标准制定者。

日本的节能建筑设计标准主要体现在建筑的隔热性能和采光性能上。

日本的建筑外墙和屋顶通常采用高效隔热材料,以减少能量的传递和损失。

此外,日本还注重建筑的采光设计,通过合理的窗户布局和使用透明材料,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减少对人工照明的需求。

日本的节能建筑设计标准注重建筑的隔热性能和采光性能,以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

综上所述,国际上的节能建筑设计标准各有特点,但都以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为目标。

德国注重建筑的保温性能,美国注重整体能源利用效率,而日本注重建筑的隔热性能和采光性能。

这些国家的经验对我国的节能建筑设计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我国可以进一步完善节能建筑设计标准。

首先,我们可以加强建筑外墙和屋顶的保温设计,采用高效隔热材料,减少能量的传递和损失。

国内外绿色中庭建筑实践的比较研究和启示

国内外绿色中庭建筑实践的比较研究和启示
: 色 中庭 ; 践 ; 动 式节 能 ; 示 绿 实 被 启
中圈 分 类 号 : U 0 . T 2 15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8— 7 7( 0 1 0 1 0 3 0 2 1 ) 5—0 6 0 2一O 5
2 1世 纪 是 一 个 提 倡 低 碳 生 活 和 可 持 续 发 展 的
王 洁 , 东 强 , 赵 周 洁
WAN G Je,ZHAO n qa g ,ZHOU i i Do g— in Je
( . 江 大 学建 筑 系 , 江 杭 州 3 0 5 2 浙 江 省 建 筑设 计研 究 院 , 江 杭 州 3 0 0 ) 1浙 浙 1 0 8; . 浙 10 6

响, 一栋 建筑会 因为中庭 空间 的出现而改 变其采光 、
通风等 被动式 节 能策 略 。例 如 , 中庭 以 较 小 的 外 表
些 由于 片 面 追 求 视 觉 上 的 宏 伟 效 果 , 导 致 中庭 而
空 间 设 计 过 分 奢 华 、 耗 过 高 等 问 题 。这 和 建 筑 师 能 较 钟 情 于 对 中 庭 文 化 和 美 学 方 面 的 研 究 , 忽 略 了 而
日趋 紧 张 的 今 天 , 果 不 能 以 可 持 续 的 设 计 理 念 来 如
推 动 中庭 建 筑 的 节 能 设 计 , 只 具 有 艺 术 和 精 神 特 那 质 的 中庭 空 间 的 生 命 力 将 会 是 短 暂 的 。
中庭 作 为室 内外环 境 的过 渡 空 间 , 的存 在使 它
外 界 环 境 的 变 化 首 先 作 用 于 中 庭 , 作 用 于 主 要 使 再 用 空 间 。通 过 中 庭 的 过 渡 , 以 减 缓 室 内 外 的 热 量 可

国内外绿色建筑案例分析

国内外绿色建筑案例分析

国内外绿色建筑案例分析绿色建筑是指通过设计、施工、使用、维护和拆除过程中考虑环境问题,最大限度地实现对环境友好的建筑。

绿色建筑注重节能、节水、节地、减少污染、提高室内环境质量等方面的建筑设计和实践。

下面将以国内外的两个绿色建筑案例进行分析。

首先,来看国外的绿色建筑案例。

位于美国纽约的一栋建筑物,名为“纽约北极圈绿色住宅大楼”。

这座住宅大楼是由沙恩伯格・莫斯科维茨・卡尼克・拉登联合设计事务所设计的,它采用了多种绿色建筑技术和设施,使其能够在环保和节能方面更加出色。

首先,该住宅大楼采用了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收集起来用于洗衣、冲厕等非饮用水用途,从而减少对自来水的依赖,节约了大量的水资源。

其次,该建筑采用了太阳能光伏板,通过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为整栋大楼提供能源,降低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减少了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再来看国内的绿色建筑案例。

位于上海世博会园区的“中国馆”是一座以绿色建筑为设计理念的建筑。

该建筑的外观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同时内部结构和设计也充分考虑了环保和节能的要求。

首先,该建筑采用了雨水收集系统和灰水回收系统,充分利用雨水和洗澡水等资源,减少了对自来水的使用,实现了节水的目的。

其次,该建筑还采用了太阳能光伏板和太阳能热水系统,通过太阳能的利用,在不增加额外能源消耗的情况下,为建筑提供能源。

此外,该建筑还使用了双层玻璃和隔热材料,提高了建筑的保温性能,降低了对空调和供暖设备的需求,实现了能源的节约。

综上所述,这两个绿色建筑案例充分展示了绿色建筑的概念和实践。

它们通过采用多种绿色建筑技术和设施,不仅减少了对自然资源的消耗,还提高了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这些绿色建筑案例还通过改善室内环境质量,提升了住户的生活质量。

通过这些案例的分析,可以看出绿色建筑是未来建筑发展的方向,也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国内外绿色建筑案例分析

国内外绿色建筑案例分析

国内外绿色建筑案例分析绿色建筑是指在设计、建造、运营和拆除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考虑环境因素,以降低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以下是几个国内外的绿色建筑案例。

1. The Edge(荷兰)The Edge是荷兰阿姆斯特丹的一栋办公楼,被认为是全球最可持续的办公楼之一、该建筑使用大量太阳能电池板和地热系统,减少了能源消耗。

建筑采用智能化的系统管理照明、供暖和通风,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能源效率。

此外,该建筑还实施了水资源循环利用系统,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自来水的需求。

2.花博园(中国)上海世博会期间,中国在上海打造了一个大规模的花博园,以展示具有环保理念的建筑。

花博园的设计旨在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并提高能源效率。

在建筑过程中,使用了大量可再生材料,如竹材和可循环利用的建筑材料。

此外,花博园还安装了太阳能电池板和雨水收集系统,以减少能源和水资源的消耗。

3. One Central Park(澳大利亚)位于澳大利亚悉尼的One Central Park是一个混合用途的建筑项目,包括公寓、商业空间和公共绿地。

该项目采用了多项环保措施,例如使用自然通风和天窗以减少对人工通风和照明的需求。

建筑外墙安装了垂直花园,提供了额外的隔热和美化环境的功能。

此外,建筑还使用了太阳能电池板和雨水收集系统,以降低能源和水资源的消耗。

4. Bullitt Center(美国)位于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的Bullitt Center是一座办公楼,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可持续的商业建筑之一、该建筑的设计考虑到了能源和水资源的最大限度利用。

建筑使用了多项环保技术,如太阳能电池板、地热系统和再生水处理系统。

此外,建筑还采用了被动式设计策略,如优化采光和通风,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机械设备的使用。

这些国内外的绿色建筑案例证明了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技术应用,可以降低建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并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这些案例也为其他建筑项目提供了良好的参考和启示。

国内外绿色中庭建筑实践的比较研究和启示

国内外绿色中庭建筑实践的比较研究和启示

国内外绿色中庭建筑实践的比较研究和启示I. 概述-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II. 国内绿色中庭建筑实践- 中庭概念及分类- 中庭绿化设计与建造实践- 中庭对建筑绿色化的促进作用III. 国外绿色中庭建筑实践- 国外绿色中庭建筑的发展历程- 国外中庭的设计策略与技术措施- 国外中庭的绿色评估体系IV. 国内外绿色中庭建筑实践比较- 中庭设计与绿色建筑配合度- 中庭对生态环境和室内舒适性的影响- 中庭建筑的经济与社会效益V. 启示- 国内绿色中庭建筑实践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国际绿色中庭建筑实践对我国的启示- 发展绿色中庭建筑的体系和措施VI. 结论-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进一步研究方向的建议第一章概述绿色建筑是近年来全球建筑领域关注的热点之一,其旨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降低能耗、减少污染、提升建筑物的环保性与舒适度。

中庭作为建筑设计的重要元素之一,其有着广泛的应用和巨大的发展前景。

绿色中庭建筑强调中庭—作为放置植被的生态空间的内部园林, 是城市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

绿色中庭建筑是从城市生态系统向室内空间的延伸,是为建筑物提供通风、采光和自然冷却,为住户打造宜居舒适环境、为城市居民提供健康生态空间的一种绿色建筑。

本文将以中庭建筑为CTG 示范点的绿色建筑实践为案例,剖析绿色中庭建筑在国内外的实践,总结出国内外绿色中庭建筑实践的差异和启示,为绿色中庭建筑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

第二章国内绿色中庭建筑实践这一章节主要介绍国内的绿色中庭建筑,包含中庭概念及分类、中庭绿化设计与建造实践、中庭对建筑绿色化的促进作用。

以下是详细内容:2.1 中庭概念及分类中庭起源于中国,是中国古代园林中常见的构筑物。

中庭是园林与建筑的交汇点,是一个以园林为载体与建筑相结合的开放空间,如今中庭已不再仅是园林建筑的概念,而是开始广泛应用于建筑楼盘、办公楼、商场、酒店等各类建筑中。

根据不同的面积占比,中庭可分为大中庭、小中庭、微型中庭和紧急避险中庭。

中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发展及比较

中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发展及比较

中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发展及比较摘要:随着绿色建筑的发展,许多国家制定和发展了各自的绿色建筑标准与评价体系,上个世纪80年代绿色建筑的概念进入我国,21世纪后我国也制定了自己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并不断对其进行改进。

本文从中外两个方面对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发展进行了梳理并进行了对比研究,以此为我国绿色建筑及其评价体系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中国绿标1.概述1.1国外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发展绿色建筑的概念出现后很快就成为了国际社会关注的重点,欧美、日本等地区和国家纷纷提出了绿色建筑、可持续建筑、生态建筑等概念,并相继开发了适应各自国情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1990年,英国率先制定了世界首个绿色建筑评价标准,1998年美国颁布LEED正式版。

继20世纪90年代英、美等国的第一代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之后,引发了全球对绿色建筑评价的热潮,各国相继出台了符合地域特点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如英国BREEAM、美国LEED、日本CASBEE、德国DGNB等,并且不断发展出第二代、第三代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1.2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发展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较晚,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提倡建筑节能,有关绿色建筑的系统研究还处于萌芽阶段;进入21世纪后,各种绿色建筑规范的发布,使我国绿色建筑逐渐走向成熟。

2001年,我国第一本生态住宅评价标准《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价手册》正式出版,但这一套评价手册并非国家标准。

直至2006年我国才开始实施第一部绿色建筑方面的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并不断更新,围绕该标准构建了我国的绿色建筑认证制度——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此外还分别编写了《绿色工业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办公建筑评价标准》、《既有建筑改造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等近10部更有针对性的评价标准,这些构成了我国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

2.国内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对比分析2.1各国评价体系对比本文选择BREEM、LEED、DGNB和CASBEE这四个国外典型评价体系与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简称ASGB)进行研究对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外绿色建筑设计之比较
作者:李玉萍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29期
摘要:随着国内旺盛的房地产开发建设热潮和人们对城市住宅环境要求的提高,空中花园的设计理念被更多的国人所认知。

基于此设计理念在市场上受到广泛的欢迎,因而被许多房地产开发商用来进行各种建筑的外观装饰,营造适合绿色建筑环境的空中花园的确是一条改善高层建筑人居环境的合理途径。

关键词:空中绿化;生态;环保
作者简介:李玉萍,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艺术系教师,副教授职称。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29--02
一、绿色建筑的概念
绿色建筑设计是指在建筑物上如屋顶、露台、建筑物立面、阳台等进行绿化装饰设计,也称空中花园设计。

国内外常用的绿色建筑概念有:“立体绿化”、“垂直绿墙”、“屋顶绿化”、“攀缘绿化”等。

“立体绿化”是各类建筑物的墙体、屋顶露台、天台、檐口、阳台、门、窗及其他各类构筑物、城墙、挡土墙、围墙等进行绿化的统称。

“垂直绿墙”是指在城市建筑的墙体上,利用植物的攀缘性、垂枝性或附生性等生物特性,或者在墙体上搭建固定植物附着结构,使绿化在立体空间进行发展的一种方法。

“垂直绿墙”它除了有美化及增加绿量作用,更有为建筑降温和隔音的效果“屋顶花园(绿化)”是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城围、桥梁(立交桥)等的屋顶、露台、阳台或大型人工假山山体上进行造园,种植树木花草的统称。

“攀缘绿化”,就是利用攀缘植物,在墙面、树干、棚架、篱笆及可悬垂之处进行绿化、美化的一种绿化方式。

以上各种概念,都包涵平面绿化转向立体绿化的内容,虽在表述和实施上有很大的不同,但目前国内外都有用“空中绿化”这一广义的概念来统称。

二、国外空中绿化概况
世界各地的许多城市都十分重视空中绿化,这也是维护人类日益恶劣的生存环境、降低污染、保持低碳生活的一项举措,为了增加绿地,改善生态环境,各个国家和城市早已开始兴建空中花园。

美国加利福尼亚奥克兰市于1959年在凯泽中心一座六层楼的顶部建造了一个景色秀丽的空中花园。

被视为建筑与绿化艺术“杂交”的奇葩。

屋顶绿化自1959年在美国获得成功后,技术日渐成熟,目前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正呈方兴未艾之势。

德国特别重视屋顶绿化,德国作为最先开发屋顶绿化技术的国家,在新技术研究方面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

德国的许多楼房被设计成阶梯式或金字塔式,当屋顶花园建成后一座座楼房或楼群便变成了一面面绿色的斜坡或山包,人们可以在屋顶花园中散步、休憩、游乐。

现在,德国的屋顶绿化率达到80%左右,是整个城市绿地系统的组成部分,解决了建筑占地与绿地的矛盾,是全世界屋顶绿化做得最好国家。

英国近年来也较为重视屋顶绿化在城市绿色空间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伦敦很多新建楼房的屋顶都种有林荫道,人们步行其中,鸟语花香泉鸣,仿佛置身森林中一般。

日本政府特别鼓励建造屋顶绿化建筑,在公共建筑、工厂厂房、学校、车站、酒店、码头、地下停车场等的屋顶上,几乎都有植物绿化。

2001年东京提出了“屋顶绿化设施配备计划”,并且规定新建建筑物占地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者,屋顶必须有20%为绿色植物覆盖,否则要被予以罚款。

此外,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等国家近年来都非常重视屋顶绿化,并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这里介绍两个比较著名的建筑景观空中绿化的案例,一个是素有花园国家之称的新加坡滨海湾金沙综合娱乐城,另一个是伦敦的肯辛顿屋顶花园,二者一个是大气磅礴现代的建筑,一个是花团锦簇别具欧域风情。

1.新加坡空中花园——滨海湾金沙综合娱乐城
新加坡空中花园如同一个巨型的冲浪板横跨在三座酒店的顶部。

这座耗资1亿多美元建造的空中花园,占地1.24万平方米,距离地面200多米高,种植了250多棵树木和650多株植物,可同时容纳3900人参观游览。

另外,空中花园还设有可同时容纳几百人的公共观景台,宾客们在此能一览南中国海、滨海湾以及新加坡城市的壮观美景。

最让人称奇的是位于空中花园的空中游泳池,全长150米,距离地面200多米高,是全球最大的空中室外无边际游泳池。

游泳池的边缘看似无任何遮挡,就像瀑布的边际一样,与远处高楼大厦的景致融为一体,看似危险,却显浪漫。

所谓“无边际”就是其水面高于游泳池池边,水从四周像瀑布一样流下。

还有大型露天平台,露天平台足有三个足球场那么大。

其中一端延伸出去的观景台,是世界上最大的公共悬挂地。

而酒店正对面就是新加坡的中央商务区,故而此空中花园也成为鸟瞰新加坡迷人景观的一个绝佳地点。

2. 伦敦的空中花园——肯辛顿屋顶花园
在伦敦繁华喧闹的肯辛顿商业区,居然有一个隐藏在百货公司建筑顶楼的空中花园。

肯辛顿屋顶花园占地6000多平方米,是欧洲最大的屋顶花园。

在肯辛顿屋顶花园不仅能欣赏到别具匠心的园艺摆设和奇花异草,还能与活生生的火烈鸟面对面。

在肯辛顿屋顶花园里,你可以发现不止一个花园。

事实上这里是由三个主题的花园组成,分别是西班牙花园、都铎花园和英式花园。

这里清泉流水,花团锦簇,还有放养的火烈鸟漫步花园。

在繁华喧嚣的肯辛顿购物之余,可以来这里小憩一下,或者在附近的巴比伦餐厅用餐,享受着这里清新的空气和花香的甜蜜,体验着田园般的静谧生活。

这里的空中庭院面积达到6000㎡,是欧洲最大的屋顶花园,分为三个主题:“西班牙花园”仿造了西班牙格拉纳达摩尔人的阿尔罕布拉宫,摩尔风情十足;“都铎花园”的夏季花香萦绕,常青灌木围绕着玫瑰、熏衣草和紫藤,富丽而梦幻;“英格兰林地”因为这里有常驻于此的火烈鸟以及成群羽毛鲜亮的尖尾鸭而备受人们追崇,春天来临是更有成百上千株水仙、番红花、葡萄风信子和银莲花盛放,美丽异常。

在七楼的屋顶花园一边俯瞰肯辛顿街景一边享用美食,眼前还有粉红色的火烈鸟徘徊在池塘和棕榈树边,这着实是难得的体验。

作为全世界最著名的空中花园之一,肯辛顿屋顶花园不仅仅是一个花园、酒吧、餐厅,更是人们热爱自然、回归自然、保护自然的一个真实的写照。

三、国内空中绿化概况
国内在建筑上的空中绿化设计起步较晚,其形式及理念多是由国外传播过来,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国家也越来越注重对人们居住环境的生态保护,节能减排、控制污染、增加绿地覆盖率,各个城市也越来越注重兴建绿色建筑。

国内较出名的绿色建筑是近年来兴建的石家庄的空中花园,它采用大型钢结构和全封闭中空高透光率玻璃框架围合而成,既注重游人的游赏舒适性和便利性,又为植物的生长开阔了空间,使园内植物丰茂、景色天成,而各区之间动静分离,又一体相连,是人工建造自然公园的完美作品,在全国尚属首例,位居世界第三,亚洲第一。

石家庄的空中花园以多种热带、亚热带植物和假山塑石等雄奇景观以及大面积的水域点缀以造型景观和休憩、游玩、餐饮、休闲等便利型设施,通过浑然天成的造园艺术,而形成的一处特色景观,是热带南方特色的园林主题在北方的首次运用,在整体操作中具有唯一性。

热带、亚热带大量绿色植物的移植而成的空中花园以其超前的创意性,赋予了建筑设计室内空中花园一个崭新的亮点,具有很强的启示意义。

国内在屋顶绿化的形式上,主要分三种:一是“地毯式”,主要针对承载力较弱的屋面,用适合薄土生长的草种密集种植;二是“花园式”,对承载力较强的屋面种植乔灌木树种;三是“组合式”,主要在屋顶四角和承重墙边用缸栽盆栽方式布置成花园式绿化。

形式上比较单一,设计上也缺乏创新。

随着国内旺盛的房地产开发建设热潮和人们对城市住宅环境要求的提高,空中花园的设计理念被更多的国人所认知。

基于此设计理念在市场上受到广泛的欢迎,因而被许多房地产开发商用来进行各种建筑的外观装饰,营造适合绿色建筑环境的空中花园的确是一条改善高层建筑人居环境的合理途径。

四、结语
对比国内外的绿色空中花园建筑设计,我们感叹建筑与植物自然完美的结合;感叹人类在建筑设计中的聪明才智;感叹自然赋予建筑的神奇的魅力。

同时,我们也感受到一定的设计差距,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国力的不断增强,通过我们的努力,借鉴国外优秀的绿色建筑设计方案,将我国的绿色建筑设计与国际化接轨,在全球倡导绿色环保、生态平衡的大趋势下,我们将竭尽全力致力于绿色建筑设计,为我们的明天创造更加舒适、美观、适宜的家园而努力。

参考文献:
[1]王军利.屋顶绿化的简史、现状与发展对策[J].园艺园林科学.2005.12
[2]陈辉,任珺,杜忠.屋顶绿化的功能及国内外发展状况[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2
[3]尹佳蕾.屋顶绿化初探.中华设计师网.2011.2
[4]郭屹岩.德国屋顶花园建设及对我国屋顶绿化的启示[J].现代园艺.2007.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