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高考四川理综化学试题和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2007年高考理科综合试题及参考答案(四川卷)

2007年高考理科综合试题及参考答案(四川卷)

2012年九年级学生模拟考试成绩分析2012年5月30日我校在县教研室的统一安排下,认真组织了2012年九年级学生模拟考试,结合我校实际,我们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安排部署,工作进行的很顺利。

九年级模拟考试各科分值与题型均与中考完全接轨,是本届九年级学生在参加中考前的最后一次大练兵,感受中考。

本次考试的目的是为了检查我校九年级学生在中考复习备考中学的情况和教师教的情况,本着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原则,我们要求监考及阅卷老师按中考要求监考,按中考标准阅卷,统一阅卷尺度,以达到我们组织本次考试的目的。

本次考试能够比较真实的反映学生在这学期的学习掌握情况。

现将本次九年级期末考试情况汇总分析如下:一.年级前十名:刘绍江539 89.8% 冯丽君515 85.8% 褚天青506.5 84.4% 胡安琴504 84% 吕明珠503.5 83.9% 庄云497 82.8% 冯金金496 82.7% 姜林492 82% 冯潇491.5 81.9% 闫玉娇488 81.3%二.进入县前一百名:刘绍江539 11 冯丽君515 80三.成绩分析:(一)优分:九(1)班:≥80% (480分以上)6人40.0%≥85% (510分以上)2人13.3%≥90% (540分以上)0人0九(2)班:≥80% (480分以上)5人33.3%≥85% (510分以上)0人0≥90% (540分以上)0人0九年级:≥80% (480分以上)11人36.7%≥85% (510分以上)2人 6.7%≥90% (540分以上)0人0(二)合格:(≥60%)九(1)班:360分以上13人86.7%九(2)班:360分以上14人93.3%九年级:360分以上27人90.0%(三)单科成绩分析:九年级两个班的本次模拟考试成绩相对于适应性考试来说,有一定差距,而且反应的还是老问题,即优分人数和比率均与我们的预期目标相去甚远;好的方面是我们的合格人数和比率离我们的预期目标已经没有什么差距了,所以我们需要保持我们的合格人数和比率,但更要在优生培养上下功夫,而且必须坚持,不能放松。

2007年高考理科综合试题及参考答案(四川卷)

2007年高考理科综合试题及参考答案(四川卷)

两层信息素更新策略:
第1层:原有信息素的挥发 ij(t n) (1 ) ij (t ) 第2层:借鉴奖惩蚁群算法思想,在完成每次循环进行信息素挥发后,根据蚂蚁所建 立路径的长短,进行排序,只有前w只建立短路径的蚂蚁被挑选出来进行奖励,其 他 (m-w )只建立路径的蚂蚁进行惩罚。
min ij (0) max
Q ij (0) d ij 0
if i j else
本文算法改进——研究过程(2)
2:路径选择策略的改进
相关文献表明,自然蚂蚁无视觉能力,无法感知距离的远近,在节点选择 时,仅能依靠信息素浓度。为更好的模拟自然蚂蚁,本文改进算法在选择 下一个城市时不再考虑距离因素,仅考虑信息素浓度。同时为有效的提高 优化速度,降低局部最优解停滞的可能性,本文采用伪随机性选择策略,并在 搜索过程中动态地调整确定性选择的概率。即蚂蚁 在 t时刻有城市 i 到城 市 j 的转移概率由下式确定:
1.1蚁群算法概况、发展以及应用
蚁群算法(ant colony optimization, ACO),又 称蚂蚁算法,是一种用来在图中寻找优化路径的 机率型算法。它由Marco Dorigo于1992年在他的 博士论文中提出,其灵感来源于蚂蚁在寻找食物 过程中发现路径的行为。 该算法还被用于求解Job-Shop调度问题、二 次指派问题以及多维背包问题等,显示了其适用 于组合优化类问题求解的优越特征。
MATLAB仿真
MATLAB是由美国mathworks公司发布的主 要面对科学计算、可视化以及交互式程序设计的 高科技计算环境。它将数值分析、矩阵计算、科 学数据可视化以及非线性动态系统的建模和仿真 等诸多强大功能集成在一个易于使用的视窗环境 中,为科学研究、工程设计以及必须进行有效数 值计算的众多科学领域提供了一种全面的解决方 案,并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传统非交互式程序设 计语言(如C、Fortran)的编辑模式,代表了当 今国际科学计算软件的先进水平。

2007年高考理科综合试题及参考答案(四川卷)

2007年高考理科综合试题及参考答案(四川卷)

初一下地理期末复习资料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自然环境1.为什么亚洲是第一大洲1)面积最大2)跨纬度最广3)东西距离最长2. 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大部分位于东西半球中的东半球,南北半球中的北半球。

分界线:1)亚洲和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为界。

2)亚洲和非洲:苏伊土运河为界。

3)亚洲和北美洲:白令海峡为界。

3. 亚洲的地理理分区:东亚西亚南亚北亚中亚东南亚4. 东亚的国家中国蒙古朝鲜韩国日本5. 七大洲按面积大小依次是: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6. 亚洲地形的特点1)中部高,四周低2)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3)地面起伏大7. 亚洲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东,北,南三面濒临大洋,西面深入到亚欧大陆内部.8. 亚洲气候的特点1)复杂多样2)季风气候显著3)大陆性气候分布广(记住P7图6.9各种气候类型的分布)9.在世界各种气候类型中,亚洲缺少的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10. 亚洲东部和南部夏季的降水与夏季风的强弱有着密切的关系.11. 非洲气候的分布特点由赤道为对称轴,呈南北对称分布,由赤道向北向南是热带雨林,热带草原,亚热带和热带沙漠,地中海气候。

12.亚洲河流的特点: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13. P5阅读材料亚洲地理集锦第二节人文环境1.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是亚洲人口稠密的地区.在全球来看,人口最多的是亚洲。

按自然增长率,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非洲、拉丁美洲、亚洲、大洋洲、北美洲、欧洲、南极洲。

2.亚洲众多的人口,对资源和环境产生了沉重的压力.3.亚洲的三个人类文明发祥地是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印度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4.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东亚,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如新加坡,韩国,马来西亚,泰国等,先后大力发展出口加工工业,推进了本国经济的发展.西亚波斯湾沿岸的国家,如沙特阿拉伯,因为大量出口石油资源,而成为比较富裕的国家.5.理解P13页图6.17亚洲不同地区的住房,服饰的差异。

2007年高考全国卷理综试题(化学部分)

2007年高考全国卷理综试题(化学部分)

2007年高考全国卷Ⅰ理综试题(化学部分)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e 20 Cu 64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小题6分。

)6.下列有关环境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A.燃煤时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减少废气中SO2的量B.臭氧的体积分数超过10–4%的空气有利于人体健康C.pH在5.6~7.0之间的降水通常称为酸雨D.含磷合成洗涤剂易于被细菌分解,故不会导致水体污染7.室温时,下列混合溶液的pH一定小于7的是A.pH=3的盐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B.pH=3的盐酸和pH=11的氢氧化钡等体积混合C.pH=3的醋酸和pH=11的氢氧化钡等体积混合D.pH=3的硫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8.以惰性电极电解CuSO4溶液。

若阳极上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0.0100 mol,则阴极上析出Cu的质量为A.0.64 g B.1.28 g C.2.56 g D.5.12 g 9.在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Ne、H2、O2三种气体,当它们的温度和密度都相同时,这三种气体的压强(p)从大到小的是A.p (Ne)>p (H2)>p (O2) B.p (O2)>p (Ne)>p (H2)C.p (H2)>p (O2)>p (Ne) D.p (H2)>p (Ne)>p (O2) 10.已知氧化还原反应:2 Cu(IO3)2+24 KI+12 H2SO4=2 CuI↓+13 I2+12 K2SO4+12 H2O其中1 mol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的电子为A.10 mol B.11 mol C.12 mol D.13 mol 11.等物质的量的下列化合物在相应条件下完全分解后得到氧气最多的是A.KClO3(加MnO2催化剂,加热)B.KMnO4(加热)C.H2O2(水溶液,加MnO2催化剂)D.HgO(加热)12.某有机化合物仅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其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50,若已知其中氧的质量分数为50%,则分子中碳原子的个数最多为A.4 B.5C.6 D.7 13.右图是恒温下某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随反应时间变化的示意图。

2007年高考理综试题及详细答案_新课标

2007年高考理综试题及详细答案_新课标

种群 数 量 %( )准考证号________姓名_________ 绝密 启用前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要求的。

1. 人长时间运动后,产生口渴感觉的原因是 A .血浆CO 2浓度升高 B 、血浆乳酸浓度升高 C .血浆渗透压升高 D 、血糖浓度升高2. 下列有关正常动物体细胞有丝分裂间期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分裂间期发生DNA 复制 B 、分裂间期有蛋白质合成 C .分裂间期有RNA 合成 D 、分裂间期有逆转录发生3析,正确的是A .三个物种的食物资源完全相同B .物种甲与物种乙为竞争关第C .物种丙与物种甲为捕食关系D .能量流动方向由甲经乙到丙 4.下列关于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A .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B .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均分布于机体同一组织或器官C .神经中枢的兴奋可以引起感受器敏感性减弱D .任何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都位于脊髓5.在寒温带地区,一场大火使某地的森林大面积烧毁,在以后漫长时间中,在原林地上依次形成了杂草地、白桦为主的阔叶林、云杉为主的针叶林,这种现象称为 A .物种进化 B 、外来物种入侵 C .群落演替 D 、垂直结构6.某种抗癌药可以抑制DNA 的复制,从而抑制癌细胞的增殖,据此判断短期内使用这种药物对机体产生最明显的副作用是A .影响神经递质的合成,抑制神经系统的兴奋B .影响胰岛细胞合成胰岛素,造成糖代谢紊乱C .影响血细胞生成,使机体白细胞数量减少D .影响脂肪的合成,减少脂肪的贮存7.根据下表中烃的分子式排列规律,判断空格中烃的同分异构体数目是A.3 B.4 C.5 D.68.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①除去乙烷中少量的乙烯:光照条件下通入Cl2,气液分离;②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的乙酸: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涤,分液、干燥、蒸馏;③除去CO2中少量的SO2:气体通过盛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洗气瓶;④除去乙醇中少量的乙酸:加足量生石灰,蒸馏。

【化学】新课标三年(07、08、09)高考试题分类汇编:化学实验

【化学】新课标三年(07、08、09)高考试题分类汇编:化学实验

新课标三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化学实验1.(07年宁夏理综·8)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①除去乙烷中少量的乙烯:光照条件下通入Cl2,气液分离;②除去乙酸乙酯中少量的乙酸: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涤,分液、干燥、蒸馏;③除去CO2中少量的SO2:气体通过盛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洗气瓶;④除去乙醇中少量的乙酸:加足量生石灰,蒸馏。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答案:B解析:①乙烷中混有少量乙烯应用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进行洗气.若按题目叙述在光照条件下通入Cl2,不仅会引入新的杂质,而且会反应掉主要的物质乙烷。

②因乙酸能与饱和碳酸钠溶液反应而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小,因此②是正确的.因为CO2会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O2+H2O+Na2CO3=2NaHCO3,从而使主要物质CO2消耗,应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去,因此③是错误的。

若乙醇中混有少量的乙酸,加入生石灰后会反应掉在杂质乙酸和新生成的水而除去,再利用蒸馏可以得到纯净的乙醇,所以④是正确的. 2.(07年广东化学·2)下列可用于测定溶液pH且精确度最高的是A.酸碱指示剂B.pH计C.精密pH试纸D.广泛pH试纸答案:B解析:化学实验常识问题.3.(07年广东化学·8)下列符合化学实验“绿色化”的有:①在萃取操作的演示实验中,将CCl4萃取溴水改为CCl4萃取碘水②在铜和浓硝酸反应的实验中,将铜片改为可调节高度的铜丝③将实验室的废酸液和废碱液中和后再排放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答案:D解析:此题对中学化学教学有很好的导向作用,要求学生在实验中探究更合理的实验方案。

溴水有挥发性,溴蒸气有毒,利用铜丝可控制反应、同时反应速率快一些,酸液对环境有腐蚀性故应中和后排放.三组实验都有绿色化学思想.4.(07年广东化学·10)下列实验操作完全正确的是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规范性.A要吸干表面的煤油再切,B中容量瓶不能配制溶液,D中分液时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2007年高考化学真题12套(附答案)

2007年高考化学真题12套(附答案)

目录07年高考 (2)山东卷 (2)全国新课标卷 (6)全国卷Ⅰ (9)全国卷Ⅱ (12)北京卷 (16)天津卷 (21)江苏卷 (26)上海卷 (34)四川卷 (44)重庆卷 (50)广东卷 (56)海南卷 (67)07—13年全国各地高考真题收集07年高考山东卷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目前加碘食盐中主要添加的KIO3 B.日常生活中无水乙醇常用于杀菌消毒C.绿色食品是不含任何化学物质的食品D.在空气质量日报中CO2含量高于空气污染指数10.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下列既能与NaOH溶液反应、又能跟盐酸反应的溶液中,pH 最大的是A.Na2CO3溶液B.NH4HCO3溶液C.NaHCO3溶液D.NaHSO4溶液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烯的结构简式可以表示为CH2CH2 B.苯、乙醇和乙酸都能发生取代反应C.油脂都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D.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甲烷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68O2和188O2互为同位素,性质相似B.常温下,pH=1的水溶液中Na+、NO3-、HCO3-、Fe3+可以大量共存C.明矾和漂白粉常用于自来水的净化和杀菌消毒,两者的作用原理相同D.石墨△H>0,所以石墨比金刚石稳定13、下列关于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能形成共键化合物B.只有在原子中,质子数才与核外电子数相等C.目前使用的元素周期表中,最长的周期含有36种元素D.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共价化合物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只能是2或814、氯气溶于水达到平衡后,若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某一条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再通入少量氯气,c(H+)/c(ClO-)减小B.通入少量SO2,溶液漂白性增强C.加入少量固体NaOH,一定有c(Na+)=c(Cl-)+c(ClO-)D.加入少量水,水的电离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15、一定体积的KMnO4溶液恰好能氧化一定质量的KHC2O4·H2C2O4·2H2O。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理综试卷参考答案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理综试卷参考答案

L2m
m
代入数据解得 a=3.2m/s2

(2)小球 B 速度最大时合力为零,即
kQq h12
+ qE sinθ
=
mg

解得 h1 =
kQq
大于失
mg − qE sinθ

代入数据解得 h1 = 0.9m

(3)小球 B 从开始运动到速度为 v 的过程中,设重力做功为 W1,电场力做功为 W2, 库仑力做功为 W3,根据动能定理有
能不变。
系统的机械能改变为
ΔE
=
1 2
(M
+
m) vc2
+
1 2
mv32

(m
+
m
+
M
)
gh

ΔE = 88.75J
26.(18 分) (l)分液漏斗 B
(2)碱溶液(或反应物)的浓度不同,反应温度不同
M 过滤 (3) Cl2 + 2OH-=ClO- + Cl 一+H2O (4)

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 HClO 将石蕊氧化为无色物质
第Ⅱ卷Leabharlann 包括 10 小题,共 174 分。
22.(17 分)
(1) CF ;
AD 。
U 2 −U1r (2)①将 S2 切换到 b, U 2 ;
②1.43(或 10 ),1.2; 7
③较小,甲。
23.(16 分)
解:(1)设通过正方形金属框的总电流为 I,ab 边的电电流为 Iab,dc 边的电流为 Idc, 有
30.(20 分) (1)① 正在进行细胞分裂 细胞分裂 组织分化 ② 实验步骤 第二步:将叶片均分为两组,编号为 a、b。 第三步:在 a 组叶片右半叶某一部位涂抹适宜浓度的细胞分裂素溶液,在 b 组叶片的 相应部位涂抹等量的蒸馏水。 第四步:在相同条件下放置一段时间后,检测 a 组叶片涂抹细胞分裂素部位和 b 组叶 片涂抹蒸馏水水部位的放射性强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年高考四川理综化学试题和参考答案第I卷(共126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O 16 Fe 56 Cu 64 6.下列家庭验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用熟苹果催熟青香蕉B.用少量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C.用糯米、酒曲和水制甜酒酿D.用鸡蛋壳膜和蒸馏水除去淀粉胶体中的食盐7.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LCHCl3中含有氯原子数目为3N AB.7gC n H2n中含有的氢原子数目为N AC.18 g D2O中含有的质子数目为10NAD.1 L0.5mol/LNa2CO3溶液中含有的CO32-数目为0.5NA8.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浓烧减溶液中加入铝片:Al + 2OH-=AlO2-+H2↑B.以石墨作电极电解氯化铝溶液:2Cl-+2H2O 电解2OH-+H2↑+Cl2↑C.硫酸亚铁溶液与稀硫酸、双氧水混合:2Fe2++H2O2 +2H+=2Fe3++2H2OD.硫酸氢钠溶液与足量氢氧化钡溶液混合:2H++SO42-+Ba2++2OH-=BaSO4↓+2H2O 9.短周期元家W、X、Y、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与Y、X与Z 位于同一主族.W 与X 可形成共价化合物WX2.Y原子的内层电子总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2.5 倍·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WX2分子中所有原子最外层都为8 电子结构B.WX2、ZX2的化学键类型和晶体类塑都相同C.WX2是以极性键结合成的非极性分子D.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X <W<Y<Z10.足量铜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NO2、N2O4、NO 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与1.68LO2(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

若向所得硝酸铜溶液中加入5mol/LNaOH溶液至Cu2+恰好完全沉淀,则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是A.60mL B.45mL C.30mL D.15mL在式^ . B .11.在25℃时将pH=11 的NaOH 溶液与pH=3 的CH3COOH溶掖等体积混合后,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A.c (Na+)==c(CH3COO-)+c(CH3COOH)B.c(H+)==c(CH3COO-)+c(OH一)C.c (Na+) > c (CH3COO-)>c(OH-)>c(H+)D.c (CH3COO-)>c(Na+)>c(H+)>c(OH-)12.咖啡鞣酸具有较广泛的抗菌作用,其结构简式如下所示:关于咖啡鞣酸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分子式为C 16H 18O 9B .与苯环直接相连的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C .咖啡鞣酸水解时可消耗8molNaOHD .与浓溴水既能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发生加成反应13.向某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 和2molH 2O (g ),发生反应:CO+H 2O (g) CO 2 +H 2。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CO 的体积分数为x 。

若维持容器的体积和温度不变,起始物质按下列四种配比充入该容器中,达到平衡时CO 的体积分数大于x 的是 A .0.5molCO+2molH 2O(g)+1molCO 2+1molH 2 B .1molCO+1molH 2O(g)+1molCO 2+1molH 2 . C .0.5molCO+1.5molH 2O(g)+0.4molCO 2+0.4molH 2 D .0.5molCO+1.5molH 2O(g)+0.5molCO 2+0.5molH 2 参考答案:6、D7、B8、C9、D 10、A 11、D 12、C 13、B第Ⅱ卷(共174分) 26.(共17分)在实验室堕可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氯酸钾、次氯酸钠和探究氯水的性质。

图中: ① 为氯气发生装置;②的试管里盛有15mL30%KOH 溶液.并置于水浴中; ③ 的试管里盛有15mL 8 % NaOH 溶液.并置于冰水浴中; ④ 的试管里加有紫色石蕊试液; ⑤ 为尾气吸收装置。

请填写下列空白:( l )制取氯气时,在烧瓶里加人一定量的二氧化锰.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仪器名称)向烧瓶中加人适量的浓盐酸。

实验时为了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气体,可在① 与② 之间安装盛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下列编号字母)的净化装置。

A .碱石灰 B .饱和食盐水 C .浓硫酸 D .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 2 )比较制取氯酸钾和次氯酸钠的条件.二者的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完毕经冷却后,② 的试管中有大量晶体析出。

右图中符合该 晶体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编号字母);从②催化剂高温的试管中分离出该晶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实验操作名称)(3)本实验中制取次氯酸钠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l )分液漏斗 B( 2 )碱溶液(或反应物)的浓度不同,反应温度不同M 过滤( 3 ) Cl2 + 2OH-=ClO-+ Cl一+H2O27.( 15 分)下图是无机物A~M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及反应条件未列出)。

其中,I是由第三周期元素组成的单质中熔点最高的金属,K是一种红棕色气体。

请填写下列空白:(1)在周期表中,组成单质G的元素位于第__________周期_________族。

(2)在反应⑦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反应②、③、⑥、⑨中,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_ (填写序号)。

(4)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将化合物D 与KNO3、KOH 共融,可制得一种“绿色”环保高效净水剂K2FeO4(高铁酸钾).同时还生成KNO2和H2O 。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l )四(或4 ) VIII( 2 ) l :2( 3 )③( 4 ) 3Fe2+ + NO3-+ 4H+ + =3Fe3+ + NO↑+2H2O( 5 ) Fe2O3+3KNO3+4KOH高温2K2FeO4+3KNO2+2H2O28.( 12 分)有机化合物A的分子式是C13 H20O8(相对分子质量为304), 1molA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得到4 molCH3COOH 和1molB。

B 分子结构中每一个连有经基的碳原子上还连有两个氢原子。

请回答下列问题:(l ) A与B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B 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B 不能发生的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序号)①氧化反应②取代反应③消去反应④加聚反应(4)己知:以两种一元醛(其物质的量之比为1:4)和必要的无机试剂为原料合成B,写出合成B 的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参考答案:( l ) 168(2)C(CH2OH)4( 3)③④( 4 ) CH 3CHO+3HCHO(CH2OH )3CCHO(CH2OH )3CCHO+ HCHO + NaOH(浓)C(CH2OH)429.( 15 分)二甲醚(CH3OCH3)被称为21世纪的新型燃料,它清洁、高效、具有优良的环保性能。

四川是利用天然气生产二甲醚的重要基地之一。

请填写下列空白:(l)与二甲醚相对分子质量相等且元素种类相同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二甲醚可由合成气(CO+H2)在一定条件下制得。

用合成气制二甲醚时,还产生了一种可参与大气循环的无机化合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二甲醚、空气、氢氧化钾溶液为原料,石墨为电极可构成然料电池。

该电池中负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制备二甲醚的合成气可由甲烷与水燕气或二氧化碳经高温催化反应制得。

合成气除制二甲醚外,还可用于冶炼金属,用它冶炼铁的生产过程可示意如下:①在催化反应室中进行的反应均为可逆反应.增大体系的压强对甲烷转化率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②在上述炼铁过程的某时间段内,若有x m3(标准状况)的甲烷进入燃烧室中充分燃烧,还原反应室有5 y kg(y/11.2×103mol)铁生成,假设燃烧室与还原反应室产生的高温尾气全部进人催化反应室,则这些高温尾气在理论上可产生合成气_______________m3(标准状况)。

参考答案:(1)CH3CH2OH、HCOOH(2)3CO+3H2=CH3OCH3或2CO+4H2=CH3OCH3+H2O(3)CH3OCH3+16OH—-12e-=2CO32-+11H2O(4)①减小②12(x + y)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试题答案26.( 18 分)( l )分液漏斗 B( 2 )碱溶液(或反应物)的浓度不同,反应温度不同M 过滤( 3 ) Cl2 + 2OH-=ClO-+ Cl一+H2O28 . ( l2 分)( l ) 168(2)C(CH2OH)4( 3 )③④( 4 ) CH 3CHO+3HCHO(CH2OH )3CCHO(CH2OH )3CCHO+ HCHO + NaOH(浓)C(CH2OH)429.(15分)(1)CH3CH2OH、HCOOH(2)3CO+3H2=CH3OCH3 或2CO+4H2=CH3OCH3+H2O(3)CH3OCH3+16OH—-12e-=2CO32-+11H2O(4)①减小②12(x + 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