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不锈钢的化学成分
不锈钢化学成分和性能对照

常用不锈钢种化学成分及性能对照SUS304(不銹鋼):用途最多之不銹鋼種,因含有 Ni 故比 Cr 鋼較富耐蝕性耐熱性,且具低溫強度,故機械特性非常好,加工硬化性非常大,加熱處理不硬化,非磁性,強度佳,較沒彈性,常使用厚度 0.4T ~ 1.0T之間。
故目前在Notebook常被廣泛運用在需結構強度之Bracket ,運用上必須指定級數,以期達到設計之需求.一般最好取3/4H為宜.若是須引伸抽型,若運用於LCD bracket ,一般最好取1/2H為宜. 參考價格: 98NT$/Kg --0.5T , 130NT$/Kg--0.3T ,195NT$/Kg--0.2T .SUS301(不銹鋼):Cr (鉻) 成分比 SUS304 低,耐蝕性較差,但冷間加工能得到非常高度的拉加及硬度,其特性用途廣大,因彈性佳,故目前在Notebook常被廣泛運用在防EMI上,做彈性接觸部份,但常用厚度在 0.4T ~ 0.07T 之間。
運用上必須指定級數,以期達到設計之需求(例如彈力,強度).並須注意301材料有金屬結晶性方向性,越高級數者越是硬且脆,若成型上不注意,易造成隅角及側壁裂紋. 參考價格: 142NT$/Kg --0.5T , 183NT$/Kg--0.3T , 180NT$/Kg--0.2T . 285NT$/Kg --0.1T .SUS 301 與 SUS 304 材質硬度比較SUS 301 H 材質硬度硬度硬度硬度SUS 301 H HV 480°±20° SUS 304 H HV380°±20° SUS 430 HV 200°SUS 301 3/4H HV 380°±20° SUS 304 3/4H HV300°±20°SUS 301 1/2H HV 300°±20° SUS 304 1/2H HV260°±20° SUS304 HV200°±20°材質性能SUS 301 : 適合用彈性用途,含碳量高,硬度高,不易彈性疲乏.延展性不好,不易抽伸.SUS 304 : 不適合用彈性用途,含碳量低硬度低(軟).SUS 430 : 材料含雜質較多(不純),導致硬度不穩定.備註:1.若兩著硬度接近如(SUS 301 3/4H跟SUS304 H) 雖然硬度相同,但是用在彈性的產品上SUS 304 H 較易產生彈性疲乏.2.材料厚度影響硬度公差(越厚公差越大).二. 不锈钢抗大气、酸、碱、盐等介质腐蚀作用的不锈耐酸钢总称。
不锈钢的化学成分

不锈钢的化学成分段落:由于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可防腐性,不绣勺,结构稳定性和良好的热性能,不锈钢被广泛应用于核电、化工、电力、轻工业等行业。
不锈钢的化学成分:1. 碳(C):不锈钢中碳的含量一般处于0.03%-2.2%之间,具体数值取决于合金组成以及处理工艺。
2. 硅(Si):硅是不锈钢重要考虑的组分,在不锈钢系列中,硅含量一般介于0.05%-1.0%之间,主要用于减缓局部腐蚀。
3. 锰(Mn):锰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元素,其含量介于0.4%-4.0%之间,主要用途是改变和改善不锈钢的力学性能、不绣勺和热性能等。
4. 磷(P):相对于其他元素来说,磷含量较低,一般介于0.07%-0.20%之间,用于改善不锈钢的冲击感性和热加工性能。
5. 硫(S):硫元素在不锈钢中含量一般介于0.02%-0.35%之间,虽然硫元素可能使不锈钢受腐蚀严重,但它对于较低的强度和高的塑性有一定的正面作用。
6. 氮(N):氮也是不锈钢中重要的组分,在不锈钢中的含量一般介于0.02%-2.5%之间,氮的加入增加了不锈钢的硬度和抗衰变能力。
7. 镍(Ni):镍元素是不锈钢不可分割的组分,在不锈钢中的镍含量基本上处于10%-30%之间,其主要作用是提高不锈钢的机械强度,耐腐蚀性和耐热极性。
8. 钼(Mo):钼元素是不锈钢中重要的元素,在不锈钢中的含量一般介于0.2%-5.0%之间,其主要作用是提高不锈钢的耐腐蚀性,抗氧化性和焊接性。
9. 钒(V):钒元素是不锈钢中重要的组分,在不锈钢中的含量一般介于0.04%-0.20%之间,钒元素具有改善不锈钢的抗拉强度和塑性的作用。
10. 铬(Cr):铬是不锈钢中的绝对必备元素,它的含量一般是13.0%-26.0%之间,其最重要的作用是增强不锈钢的抗腐蚀性,提高抗氧化性和抗热失效的能力。
11. 铜(Cu):铜也是不锈钢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元素,其含量一般是介于0.06%-2.0%之间,其主要作用是减小不锈钢的热膨胀系数,提高不锈钢的耐腐蚀性和热稳定性。
不锈钢材质参数

不锈钢材质参数引言不锈钢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金属材料,具有耐腐蚀、耐高温等优良特性。
本文将介绍不锈钢的材质参数,包括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质等方面的信息。
化学成分不锈钢的化学成分对其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通常情况下,不锈钢的主要成分为铁、铬、镍等元素。
以下是常见不锈钢的化学成分范围表示:•铁(Fe):一般占比超过50%;•铬(Cr):占比通常在10%~30%,对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起关键作用;•镍(Ni):占比通常在8%~10%,提高不锈钢的强度和韧性;•碳(C):占比通常在0.08%左右,提高不锈钢的硬度;•锰(Mn):占比通常在2%左右,提高不锈钢的抗拉强度;•硅(Si):占比通常在1%左右,提高不锈钢的耐腐蚀性;•磷(P):占比通常在0.045%左右,偏高时会降低不锈钢的耐腐蚀能力;•硫(S):占比通常在0.03%左右,偏高时易造成不锈钢的脆性。
力学性能不锈钢的力学性能指材料在受力过程中的变形和破坏行为。
以下是常见不锈钢的力学性能参数:•抗拉强度:不锈钢在拉伸力作用下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应力。
一般以兆帕(MPa)为单位表示;•屈服强度:不锈钢开始产生塑性变形的应力值。
一般以兆帕(MPa)为单位表示;•延伸率:不锈钢在拉伸过程中的延长能力。
一般以百分比(%)表示;•断面收缩率:不锈钢断裂断面相对缩小的程度。
一般以百分比(%)表示。
这些力学性能参数都是对不锈钢材料进行机械性能测试得到的。
物理性质不锈钢还具有一些重要的物理性质,这些性质对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起着决定性作用。
以下是常见不锈钢的物理性质参数:•密度:不锈钢的单位体积质量。
一般以克/立方厘米(g/cm³)表示;•熔点:不锈钢的熔化转变温度。
一般以摄氏度(°C)表示;•线膨胀系数:不锈钢在温度升高时,单位长度线膨胀的比例。
一般以1/摄氏度(1/°C)表示。
应用领域不锈钢凭借其卓越的抗腐蚀性、耐高温性、力学性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常用不锈钢材料化学成分及材料性能

常用不锈钢材料化学成分及材料性能不锈钢是一种铁合金,通过在其化学成分中添加铬、镍、锰等元素,使其具有防锈、耐蚀和耐高温性能。
常用的不锈钢材料主要包括奥氏体不锈钢、铁素体不锈钢和马氏体不锈钢。
下面将介绍不锈钢的常用化学成分及材料性能。
1.奥氏体不锈钢:奥氏体不锈钢的主要成分是铬(Cr),通常含量在10%以上,含有少量的镍(Ni),有时还加入其他元素如锰(Mn)、氮(N)等。
奥氏体不锈钢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耐蚀性和可塑性,广泛应用于制造工业设备、建筑结构、厨房用具等领域。
2.铁素体不锈钢:铁素体不锈钢的主要成分是铬(Cr),含量在10-30%之间,不含或仅含少量的镍(Ni)。
铁素体不锈钢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和高温强度,适用于制造化工、石油、医疗等行业的设备和容器。
3.马氏体不锈钢:马氏体不锈钢的主要成分是铬(Cr),含量在11-17%之间,同时含有适量的镍(Ni)和钼(Mo)。
马氏体不锈钢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耐磨性,适用于制造刀具、汽车零部件等高强度和耐磨损的产品。
不锈钢材料具有以下优良性能:1.耐腐蚀性:不锈钢中铬的存在可以形成致密的氧化膜,防止氧、水和其他化学物质对钢材的侵蚀,因此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
2.耐高温性:不锈钢中添加的合金元素可以提高材料的抗氧化性能和高温强度,使其在高温环境下保持结构稳定性和力学性能。
3.良好的可塑性:不锈钢具有良好的可冷加工性和可热加工性,可以通过冷镦、冷轧、拉伸等方式加工成各种形状和尺寸的产品。
4.美观性:不锈钢表面光滑、易清洁,具有银白色的光泽,使其在建筑装饰和家电产品等领域中经常被使用。
5.环保性:不锈钢材料可回收再利用,与环境无污染,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总的来说,不锈钢具有防锈、耐蚀、耐高温、可塑性好、美观性好等优点,适用于各种领域的制造和应用。
不同成分和工艺处理方式制成的不锈钢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能和用途,具体选择应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和环境条件进行。
各种不锈钢材质参数分析

各种不锈钢材质参数分析不锈钢是一种具有优良耐腐蚀性能的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不锈钢材质参数的分析对于选取适合的不锈钢材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文将从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和耐蚀性能三个方面对不锈钢材质参数进行详细分析。
一、化学成分不锈钢的化学成分是决定其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常见的不锈钢化学成分主要包括铬、镍、钼等元素。
其中,铬是不锈钢最主要的合金元素,能够使钢材产生致密的氧化膜,提高抗氧化和耐腐蚀性能。
镍能够提高不锈钢的强度和塑性,并改善其冷加工性。
钼是提高不锈钢抗腐蚀性能的重要合金元素,特别是在腐蚀介质中具有抗点蚀、抗晶间腐蚀和抗应力腐蚀等性能。
二、力学性能不锈钢的力学性能是评价其材质参数的重要指标之一、主要包括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和硬度等性能。
屈服强度是材料在一定温度下开始产生塑性变形的阈值,是判断不锈钢材质强度的重要依据。
抗拉强度是材料发生破坏前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判断不锈钢材质抗拉能力的指标。
伸长率是材料在破坏前可以承受的最大形变程度,是判断不锈钢材质韧性和延展性的指标。
硬度是材料抵抗划痕的能力,是判断不锈钢材质硬度和耐磨性的重要参数。
三、耐腐蚀性能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是其最主要的特性,也是应用于腐蚀环境中的关键因素。
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主要由材料的化学成分,特别是铬、镍等元素的含量以及材质表面的氧化膜等因素决定。
一般来说,铬元素的含量越高,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就越好。
此外,不锈钢材质表面的氧化膜也是增加耐腐蚀性能的重要因素,可以通过提高材质表面的光洁度和进行表面处理来改善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
综上所述,不锈钢材质参数的分析应该包括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三个方面。
通过分析这些参数,可以选择适合具体应用场景的不锈钢材质,提高其使用寿命和性能。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要求进行选择,综合考虑各种参数的影响。
不锈钢和耐热钢_牌号及化学成分

不锈钢和耐热钢_牌号及化学成分
不锈钢是一种合金钢,添加了铬等元素,能够在大气或化学介质中形成致密的氧化膜,具有耐腐蚀性,并能够抗氧化、耐磨、耐高温等特性。
常见的不锈钢牌号和化学成分如下:
1. 304不锈钢(UNS S30400):含18-20%铬,8-10.5%镍,少
量的碳、锰和氮。
2. 316不锈钢(UNS S31600):含16-18%铬,10-14%镍,2-3%钼,少量的碳、锰和氮。
3. 430不锈钢(UNS S43000):含16-18%铬,少量的碳和铁。
4. 201不锈钢(UNS S20100):含16-18%铬,3.5-
5.5%镍,
少量的碳和锰。
耐热钢是一种能够在高温环境中保持良好力学性能和抗氧化性能的钢材。
常见的耐热钢牌号和化学成分如下:
1. 310耐热钢(UNS S31000):含25-28%铬,19-22%镍,少
量的碳、锰和硅。
2. 304H耐热钢(UNS S30409):含18-20%铬,8-10.5%镍,
少量的碳、锰和氮。
3. 321耐热钢(UNS S32100):含17-19%铬,9-12%镍,少
量的碳和钛。
4. 601耐热钢(UNS N06601):含22-25%铬,61-63%镍,少量的铝、铁和硅。
以上仅为常见的不锈钢和耐热钢牌号和化学成分,具体的成分比例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和应用需求进行调整。
不锈钢化学成分标准

不锈钢化学成分标准
不锈钢是一种具有优良耐腐蚀性能的合金材料,其主要成分包
括铁、铬、镍、锰等元素。
不同类型的不锈钢具有不同的化学成分
标准,下面将对常见的不锈钢化学成分标准进行介绍。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常见的奥氏体不锈钢的化学成分标准。
奥
氏体不锈钢的主要成分是铬和镍,其中铬的含量一般在16%至26%之间,镍的含量一般在6%至22%之间。
此外,还含有少量的碳、锰等
元素。
奥氏体不锈钢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常用于制作化工设备、建筑材料等。
其次,我们来介绍马氏体不锈钢的化学成分标准。
马氏体不锈
钢的主要成分是铬、镍和钼,其中铬的含量一般在10%至20%之间,
镍的含量一般在8%至14%之间,钼的含量一般在2%至3%之间。
此外,还含有少量的碳、锰等元素。
马氏体不锈钢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常用于制作刀具、轴承等。
最后,我们来介绍双相不锈钢的化学成分标准。
双相不锈钢是
一种含有奥氏体和马氏体组织的不锈钢,其主要成分是铬、镍和氮,其中铬的含量一般在18%至28%之间,镍的含量一般在4%至8%之间,
氮的含量一般在0.1%至0.3%之间。
此外,还含有少量的钼、铜等元素。
双相不锈钢具有良好的强度和耐腐蚀性能,常用于制作化工设备、海洋设备等。
总的来说,不锈钢的化学成分标准因材料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都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能和机械性能。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使用环境和要求选择合适的不锈钢材料,以确保其性能和使用寿命。
希望本文对不锈钢化学成分标准有所帮助。
不锈钢的主要化学成分

不锈钢的主要化学成分
不锈钢是一种常用于制造各种产品的合金材料,具有抗腐蚀和耐高温等特性。
它主要由铁、铬、镍和其他少量元素组成。
主要成分
•铁(Fe):是不锈钢的主要基本元素。
•铬(Cr):提供不锈钢的抗腐蚀能力。
一般不锈钢中的铬含量在10%以上。
•镍(Ni):增加不锈钢的韧性和冷加工性能,同时提高抗腐蚀性。
•碳(C):可提供不锈钢的硬度和强度。
•其他元素:还有一些其他元素如钼(Mo)、锰(Mn)和氮(N)等,它们的加入可以进一步改善不锈钢的性能。
应用领域
不锈钢由于其良好的抗腐蚀性和耐高温性能,被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
1.建筑和结构:如不锈钢管道、不锈钢柱和梁等。
2.食品加工和餐饮行业:如不锈钢厨具、食品储存罐等。
3.化工和石油工业:如不锈钢储罐、管道和阀门等。
4.医疗设备:如不锈钢手术器械和医用设备等。
5.航空航天和汽车工业:如不锈钢零部件、发动机部件等。
以上仅为不锈钢的一些主要化学成分和应用领域的简单介绍,不锈钢的性能和用途还有很多更复杂的方面需要进一步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