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酒精国家标准及检测方法
GB 394-1981 酒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酒精GB394—81本标准适用于由谷物、薯类、甜菜及糖蜜所制的含水酒精。
分子式:C2H5OH分子量:46.07(按1979年国际原于量)。
一、技术要求1二、检验规则2.产品须经生产厂的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并保证出厂的酒精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每批出厂的酒精应附有一定格式的质量证明书。
3.用户有权按照本标准规定的检验规则和检验方法对收到的酒精质量进行核验。
4.取样方法:罐车装的,以每一罐车为一批,由上、中、下部取样;桶装的,以同时发运的为一批,按桶装数的10%取样,最低不得少于3桶。
5.每批取样两升,混匀,装入两个棕色玻璃细口瓶内。
一瓶供检验,另一瓶保存一个月备核。
6.检验结果,若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标准时,应重新自罐车中或两倍量的桶中取样复验。
复验结果,即使只有一项不符合标准时,则整批酒精为不合格品。
7.当供需双方对产品质量发生异议时,应在酒精出厂后一个月内提出。
由双方协商解决。
三、检验方法测定中所用的水均指蒸馏水;测定中所用的试剂应符合化学试剂国家标淮或部标准规定的质量要求,除注明者外,均为分析纯;比色均指在白色背景下,沿轴线方向,用目测法与同体积标准液进行比较。
8.外观注试样于50毫升比色管至刻度,在亮光下观察应为透明、无杂粒的液体。
9.色度(1)试剂色度标准液:10号。
取1.245克氯铂酸钾(K2PtCl6)和1.000克氯化钴(CoCl2·6H2O),溶于200毫升6N盐酸及适量水中,并稀释至1000毫升,即得500号色度标准液。
取2毫升500号色度标准液,注入100毫升量瓶中,以0.1N盐酸稀释至刻度。
密封保存,有效期为六个月。
取用量(V)按下式计算:V=n×100/500式中:V——100毫升n号的色度标准液所需500号色度标准液之用量。
毫升;n——色度标准液之号数。
(2)操作手续注试样于50毫升比色管至刻度,比色。
10.气味注适量试样于磨口量筒,用2.5~3倍于试样体积的水稀释,猛烈摇荡后嗅之。
第九章 酒的检验(食品检验与分析)

2、试验方法
(1)主要测定仪器 ①全玻璃蒸馏器:500mL。 ②超级恒温水浴锅:精度士0.1℃。 ③附温度计比重瓶:25mL。
附温度计比重瓶
(2)测定方法
1)样品的制备。
酒 样
+
+
100mL蒸馏水 玻璃珠
接冷凝管 电炉缓慢加热
原容量瓶接馏出液
500mL蒸馏烧瓶
95mL、冰浴
加蒸馏水定容、混匀、备用
3、仪器
(1)酸度计: PHS-3C型,精度0.02pH。
(2)指示电极----玻璃电极:用前应在蒸馏水中浸泡 24h以上。使用后应立即清洗干净,长期浸入蒸馏水 中。
(3)参比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使用时,电极上端小 孔的橡皮塞应拔出。电极内氯化钾溶液应保持有少量 结晶,溶液中不得有气泡。
酸氢钾(C6 H 4CO2 HCO2 K ) 10.21g,用无二
氧化碳的水溶液溶解,并定容至1000mL 。
(2)0.01mol/L四硼酸钠标准缓冲溶液pH=9.18(25℃ ) 称取四硼酸钠( Na2 B4O7 •10 H 2O )3.81g,用无二氧化 碳的水溶液溶解,并定容至1000mL。
仪器结构:PHS-3C型
1-机箱 2-键盘 3-显示屏 4-多功能电极架 5-电极
4、注意事项
(1)玻璃电极的保质期为一年,出厂一年以后,不管 是否使用,其性能都会受到影响,应及时更换。
(2)第一次使用、或长期停用的pH电极,在使用前需 浸泡在蒸馏水中24h以上。
(3)测量前,应将仪器预热10~l5min,以便在测量 时保持较好的稳定性。
啤酒泡沫发生器视频
(3)迅速将盛满泡沫的标准杯+啤酒泡沫测定仪的探 针下,按下测量仪进行测量,数值自动显示,当读数 最终恒定时,记录下来的数值即为啤酒的泡持性。
酒精检测方法

酒精检测方法
酒精检测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它涉及到交通安全、工作安全等诸多方面。
酒精作为一种致醉物质,会对人体的神经系统产生影响,严重时甚至会导致事故的发生。
因此,对酒精的检测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酒精检测方法。
首先,最常见的酒精检测方法之一就是呼气检测。
呼气检测是通过呼出的气体
中的酒精含量来判断一个人是否饮酒并且是否达到了酒后驾车的标准。
这种方法简单、快捷,通常用于交通警察对驾驶员进行酒精测试。
其次,血液检测也是一种常见的酒精检测方法。
通过采集被检测者的血液样本,送往实验室进行检测,可以准确地测定酒精的含量。
血液检测方法的优势在于准确性高,可以得到非常精确的酒精含量数据,因此在一些法律程序中被广泛采用。
另外,尿液检测也是一种常见的酒精检测方法。
尿液中的酒精含量可以反映一
个人体内的酒精代谢情况,因此也可以作为一种酒精检测的手段。
尿液检测方法的优势在于非侵入性强,不会对被检测者造成伤害,因此在一些特殊场合下被广泛采用。
除了上述几种常见的酒精检测方法外,还有一些新型的检测方法不断涌现,比
如基于纳米材料的光学传感器、基于人体呼出气味的电化学传感器等。
这些新型的检测方法在准确性、快速性、便捷性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优势,有望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总的来说,酒精检测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它关乎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
安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酒精检测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更准确、更便捷的酒精检测方法问世,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安全保障。
酒精测试国际标准

酒精测试国际标准一、定义和术语酒精测试是对人体血液、呼吸或尿液中酒精含量的检测,用于判断个体是否饮酒或饮酒量。
酒精测试通常分为呼气酒精测试、血液酒精测试和尿液酒精测试。
二、测试方法1.呼气酒精测试:通过让个体呼气进入测试仪器,测量其呼出气体中的酒精含量。
2.血液酒精测试:通过采集个体的血液样本,检测其血液中的酒精含量。
3.尿液酒精测试:通过采集个体的尿液样本,检测其尿液中的酒精含量。
三、测试设备1.呼气酒精测试仪:用于测量呼出气体中的酒精含量,通常包括气体传感器、数据分析和显示装置等。
2.血液酒精测试仪:用于检测血液中的酒精含量,通常包括血液采集装置、试剂瓶、数据分析和显示装置等。
3.尿液酒精测试仪:用于检测尿液中的酒精含量,通常包括尿液采集装置、试剂瓶、数据分析和显示装置等。
四、样品采集1.呼气样本采集:被测者通过呼气口呼气进入测试仪,采集的气体应具有代表性。
2.血液样本采集:使用专业采血器具采集被测者静脉血液样本。
3.尿液样本采集:被测者提供尿液样本,可采取随机尿样或晨尿样。
五、测试流程1.开机校准:测试前应对测试设备进行校准,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2.样品采集:按照上述样品采集方法进行采集。
3.测试操作:根据所使用的测试设备说明书进行操作。
4.结果读取:测试完成后,读取并记录测试结果。
5.数据记录与分析:对测试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以评估被测者的酒精含量。
六、结果解读根据所使用的测试方法和国际标准,对测试结果进行解读。
通常情况下,血液酒精浓度(BAC)的解读如下:0.00% BAC - 未饮酒;0.05% - 0.10% BAC - 轻度饮酒;0.10% - 0.25% BAC - 中度饮酒;0.25% - 0.50% BAC - 重度饮酒;0.50% BAC - 严重饮酒或酒依赖。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解读标准可能因国家和地区而异。
酒精检测标准

酒精检测标准酒精检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在很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交通安全、工业生产、医疗卫生等。
酒精检测的准确性和标准化对于保障公共安全和个人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酒精检测的标准,以及相关的技术和方法。
首先,酒精检测的标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检测方法和检测结果的判定标准。
在检测方法方面,目前常用的方法包括呼气法、血液法和唾液法。
呼气法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它通过呼出的气体中的酒精含量来判断酒精浓度。
血液法则是通过采集被检测者的血液样本进行检测,这种方法的准确性较高,但操作比较繁琐。
唾液法则是通过采集被检测者的口腔唾液进行检测,这种方法的操作简单,但准确性相对较低。
其次,针对不同的场景和需求,酒精检测的结果判定标准也有所不同。
在交通安全领域,一般将酒精含量超过80mg/100ml的驾驶员视为酒后驾驶,这是各国法律法规中普遍采纳的标准。
而在工业生产领域,对于从事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和精密操作的工作人员,一般要求其酒精含量不能超过20mg/100ml,以确保工作安全。
在医疗卫生领域,酒精含量超过50mg/100ml被认为是饮酒过量,需要进行相应的治疗和干预。
酒精检测的技术和方法不断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进步,一些新型的酒精检测技术也逐渐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比如基于生物传感技术的酒精检测仪器,它能够通过检测被检测者的生理参数来判断酒精含量,具有操作简单、检测速度快、准确性高的特点。
另外,一些智能化的酒精检测系统也开始在一些特定场景得到应用,比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和企业安全管理系统。
总的来说,酒精检测标准是保障公共安全和个人健康的重要保障。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酒精检测的技术和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酒精检测技术会更加智能化、精准化,为社会和个人带来更大的安全和便利。
食用酒精(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用酒精1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食用酒精。
2术语和定义2.1.食用酒精以谷物、薯类、糖蜜或其他可食用农作物为原料,经发酵、蒸馏精制而成的,供食品工业使用的含水酒精。
3技术要求3.1.原料要求原料应符合相应的食品标准和有关规定。
3.2.感官要求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3.3.理化要求理化要求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理化要求4污染物限量污染物限量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污染物限量5其他5.1.包装5.1.1.包装材料和容器应符合食品卫生要求。
装运食用酒精应使用专用的罐、槽车和铁桶,不得使用铝桶或镀锌容器包装,不得使用易产生静电和静电不易释放的容器(如塑料桶)。
包装前,应对所用容器进行严格地安全、卫生检查。
5.1.2.灌装后的罐、槽车应加铅封。
使用单位收货时,应检查铅封是否完好。
5.1.3.包装物应体外清洁,标注内容清晰可见,标签粘贴牢固。
5.2.运输5.2.1.运输工具应清洁、卫生,不得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或有异味的物品混装混运。
5.2.2.搬运时应轻装轻卸,严禁扔摔、撞击和剧烈震荡,应远离热源和火种。
5.2.3.运输过程应防火、防爆、防静电、防雷电,严禁曝晒。
5.3.贮存5.3.1.产品不得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或有异味的物品混合存放。
5.3.2.产品应贮存于阴凉、干燥、通风的环境中,应有防高温、火种、静电、雷电的设施。
并要求在贮存区域有醒目的“严禁火种”的警示牌。
附录A食用酒精中醛的测定A.1碘量法A.1.1原理亚硫酸氢钠与醛发生加成反应,反应式为:用碘氧化过量的亚硫酸氢钠,反应式为:加过量的NaHCO3,使加成物分解,醛重新游离出来,反应式为:用碘标准溶液滴定分解释放出来的亚硫酸氢钠。
A.1.2试剂和溶液A.1.2.1盐酸溶液[c(HCl)=0.1mol/L]:按GB/T 601配制。
A.1.2.2亚硫酸氢钠溶液(12g/L)。
A.1.2.3碳酸氢钠溶液[c(NaHCO3)=1mol/L]。
A.1.2.4碘标准溶液[c(1/2 I2)=0.1 mol/L]:按GB/T 601配制与标定。
酒精含量法定检测方法

酒精含量法定检测方法1.呼气酒精测试:这是最常见的一种酒精含量检测方法,也被称为呼气测试或呼气酒精仪。
它通过测量被测者的呼出气体中的酒精含量来确定酒精浓度。
这种测试方法使用了呼气气体中的乙醇含量与被测者的体重、呼气速度和时间的关系来计算酒精含量。
2.血液酒精测试:这种测试方法通过从被测者的静脉或指尖提取血液样本进行分析来测量酒精浓度。
一般使用气相色谱法(GC)或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等技术来进行血液样本中酒精含量的测量。
血液酒精测试方法通常比呼气测试更准确,因为它可以直接测量酒精在血液中的浓度。
3.唾液酒精测试:这种测试方法通过测量被测者的唾液中的酒精含量来确定酒精浓度。
唾液酒精测试器通常使用电化学传感器或荧光免疫分析法来检测酒精。
这种方法通常比血液测试更方便和无创,但准确性相对较低。
4.尿液酒精测试:这种测试方法通过测量被测者尿液中的酒精含量来确定酒精浓度。
尿液酒精测试通常使用荧光免疫分析法或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酒精浓度的测量。
尿液测试比血液测试和呼气测试的准确性稍低。
这些酒精含量法定检测方法可以根据各国法律的要求和标准进行检测。
在一些国家中,呼气测试通常被用作初步筛查方法,而血液或尿液测试被用作确认测试方法。
这些测试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测试设备的质量、操作员的训练水平和被测者的生理状况等。
总的来说,酒精含量法定检测方法对于维护交通安全和确保公众健康至关重要。
不同的测试方法有各自的优缺点,法律和执法机关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来确定最合适的检测方法。
食用酒精质量标准与检验规程

精品文档
1.目的:建立标准的食用酒精质量标准与检验规程。
2.范围:对食用酒精的检验。
3.责任人:QA、QC。
4.内容:
4.1.外观气味
4.1.1.质量指标:无色透明液体,有乙醇香味,无臭味。
4.1.2.试验方法:用 50ml比色管直接取试样50ml,在亮光下观察,嗅味。
4.2.不挥发物
4.2.1. 质量指标:≤25mg/L。
4.2.2.试验方法:取试样100m L,注入恒重的蒸发皿中,置沸水浴上蒸干,然后放入电热干操箱中,于110~120℃下烘至恒重,计算即得。
4.3.含量
4.2.1. 质量指标:≥95%(v/v)
4.2.2.试验方法:将试样注入洁净、干燥的量筒中,在室温下静置几分钟,放入洗净、擦干的酒精计,同时插入温度计,平衡5 min,水平观测酒精计,读取酒精计与液体弯月面相切处的刻度示值,同时记录温度。
根据测得的酒精计示值和温度,查附录校正成20℃时的乙醉浓度(酒精度)。
4.4.检验周期
外观气味、不挥发物、含量每批均检。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64年国家酒精质量标准GB 394— 64、GB 395-64公布,这是精馏酒精 部颁标准(食酒0301—56)经几年生 产实践的升级。 1976年原轻工业部决定修订GB 394— 64、GB 395—64和食酒0302— 56(正式下发文件责成哈尔滨酒精一厂 和山东酒精总厂共同负责修订)。
格。
四、乙醇浓度(酒精度)
1 定义 乙醇 ( 酒 精)体积浓度,是指在20℃时, 酒精水溶液中所含乙醇的体积与在同温 度下该溶液总体积之百分比以%(V/V) 表示。 2 原理 根据 乙 醇 浓度与密度呈一定反比关系, 利用酒精计(表)进行测定。
五、硫酸试验
1 原理 浓硫 酸 为 强氧化剂,具有强烈的吸水 及氧化性,与分子结构稳定性较差的有 机化物混合,在加热情况下,会使其氧 化、分解、炭化、缩合,产生颜色。可 与黑曾单位铂-钴色标溶液比较,确定 试样硫酸试验的色度,判定是否合格。
七、杂醇油(正丙醇、异戊醇、 异丁醇)、甲醇、醛、乙酸乙酯
试样被气 化后,随同载气同时进入色 谱柱,利用被测定的各组分与固定相之 间进行的气液两相间的溶解、解析等物 化性质的差异,在柱内形成组分迁移速 度的差异而得到分离。分离后的组分先 后流出色谱柱,进入检测器,根据色谱 图上各组分的保留值与标样对照定性; 利用峰面积,以内标法定量。
H2PtCl6计)的铂-钴溶液的色度。
2 原理
以黑 曾 单 位(号)铂-钴色标溶液为准, 用目视法观测比较试样的颜色,找出与 系列色标中相近的色标号,即为样品的
色度。
三、气味
用磨 口 量 筒取试样10m L,加水15m L,盖塞,混匀。倒入50m L小烧杯中,
用鼻子嗅闻,记录其气味,判定是否合
2001年4月2日,国家质检总局专门制 定的《变性燃料乙醇》GB 18350200l和《车用乙醇汽油》两项产品国 家标准批准发布,并于2001年4月15 日起颁布实施。 2002年9月1日食用酒精国家标准 GB10343—2002颁布实施。
2008-12-29GB 10343-2008食用酒 精国家标准颁布,并于2009-10-01实 施,替代GB 10343-2002 。
第九章 酒精国家标准
及检测方法
第一节 我国酒精质量国家标准一我国酒精质量国家标准发展简介
1954年哈尔滨和天津的酒精生产厂应军工厂需要, 试制精馏酒精成功,这是参照原苏联酒精标准进行 的。 1956年原食品工业部公布了精馏酒精部颁标准 (食酒0301—56)和医药酒精部颁标准(食酒0302— 56)。这是我国酒精产业第一个全国统一的部级质量 标准,该标准的制定主要参考了原苏联标准和中华 药典。
六、氧化试验
1、原理 高锰 酸 钾 为强氧化剂。在一定条件下试样 中可以还原高锰酸钾的物质,与高锰酸钾反 应使溶液中的高锰酸钾颜色消褪当加入一定 浓度和体积的高锰酸钾标准溶液,在15士 0.1℃下反应,与标准比较确定样品颜色达到 色标时为其终点(记录分秒),即为氧化时间。 氧化时间的长短,可衡量酒精中含还原性物 质的多少。
1990年无水乙醇国家标准GB 678— 90颁布执行。
1993年制定工业用酒精国家标准GB 394—93。 1994年12月1日工业酒精国家标准GB /T 394.1—94颁布执行。
1994年12月1日酒精通用实验方法国 家标准GB/T 394.2—94颁布执行。 本标准确定了用气相色谱法检测甲醇和 杂醇油的标准方法。同时指定了气相色 谱法为检测甲醇和杂醇油的仲裁检测法。
本标准与GGB 10343-2002相比主要 变化如下: ———修改了适用范围的描述;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 ———提高了优级产品中醛、正丙醇和 不挥发物的要求; ———对检验规则作了适当的修改。
2009-06-0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 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 理委员会颁布GB/T 394.1-2008 工业 酒精,替代GB/T 394.1-1994。
二、我国酒精国家标准
食用酒精国家标准GB10343-2008
第二节 酒精国家标准中几个重要检测 指标的意义及标准检测要点
一、外观
用 50 m l比色管直接取试样50.0 mL, 在亮光下观察,应透明,无肉眼可见杂 质。
二、色度
1 定义
色度 单 位 为黑曾。1黑曾单位(号)是 指每升含有2m g六水氯化钻 (COCl2· 6H2O)和1m g铂(以氯铂酸
1981年国家酒精标准GB 394—81颁布, 1981年12月1日开始执行。 1987年3月18日国家标难局以国标准发 [1987] 151号文件批准1987年5月1日 起规定GB 394—81中二级以上(含二级) 酒精方可作为食用酒精,这是我国食用酒 精质量标推的法规依据。 1989年原国家轻工业部2月22日批准 食用酒精国家标准GBl0343—89,同年9 月1日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