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子含泥量试验

合集下载

石子含泥量标准范围

石子含泥量标准范围

石子含泥量标准范围
1. 引言:
石子含泥量是用于评估石子材料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它直接影响到石子在建筑工程中的使用效果和耐久性。

本标准旨在规定石子含泥量的标准范围,为石子材料的选择和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2. 定义:
2.1 石子:指用作建筑材料的经过破碎和筛分处理的天然矿石或人工石料。

2.2 含泥量:指石子中所含的粘土、泥土和其他较细粒颗粒的质量与总质量的比例。

3. 标准范围:
3.1 粗石子:粗石子的含泥量标准范围为0%至5%。

4. 试验方法:
4.1 采用标准筛分法进行含泥量的测试。

4.2 取一个重量已知的石子样品,进行筛分,并测得不同粒径级配的质量。

4.3 将筛分后的石子样品放入脱泥仪中,通过水流冲洗去除其中的泥土颗粒,并将剩余的石子干燥称重。

4.4 根据筛分前后石子的质量差别,计算出含泥量的百分比。

5. 质量控制:
5.1 选取合格的石子供应商,确保供应的石子符合标准范围要求。

5.2 对进货的石子进行抽样检测和检验,以确保其含泥量符合标准范围。

5.3 在现场施工过程中,对使用的石子进行抽样检测,以便及时调整或更换不符合要求的石子。

6. 结论:
石子含泥量标准范围的制定有助于保证建筑工程中石子材料的质量。

合格的石子样品应符合相应粒径级别的含泥量标准范围,并遵循质量控制措施,以确保工程质量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注意:以上标准范围仅为示例,并非真实标准,不可直接引用使用)。

施工单位用砂子石子检测报告2024

施工单位用砂子石子检测报告2024

引言概述:施工单位在进行建筑施工过程中,常常需要使用砂子和石子等材料。

为了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性,有必要对砂子和石子进行检测。

本文将详细介绍施工单位用砂子石子进行检测的报告内容,以帮助施工单位更好地控制材料质量。

正文内容:1.砂子检测1.1颗粒分析1.1.1检测颗粒大小分布1.1.2确保符合规定标准1.1.3利用粒度曲线进行分析1.2含水率测试1.2.1确定砂子中的水分含量1.2.2使用天平和烘箱进行测试1.2.3确保砂子不含过多水分1.3污染物检测1.3.1检测砂子中的有机和无机污染物1.3.2采用化学分析方法进行检测1.3.3确保砂子不含有毒有害物质2.石子检测2.1粒度和形状检测2.1.1确定石子的粒度分布和形状2.1.2通过筛分试验和形状测量确定2.2抗压强度测试2.2.1测试石子的抗压强度2.2.2采用压缩试验机进行测试2.2.3确保石子具备足够的强度2.3含泥量检测2.3.1确定石子中的泥质含量2.3.2使用洗石试验进行检测2.3.3确保石子不含过多泥质3.砂石掺合比检测3.1确定砂石的掺合比例3.1.1通过质量比例计算掺合比3.1.2确保掺合比符合设计要求3.2混凝土强度测试3.2.1测试混凝土的抗压强度3.2.2采用压缩试验机进行测试3.2.3确保混凝土具备足够的强度3.3施工性能测试3.3.1测试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可浇筑性3.3.2采用坍落度试验和留痕试验进行测试3.3.3确保混凝土具备良好的施工性能4.检测报告内容4.1报告结构和格式4.1.1按照规定格式编写报告4.1.2包含施工单位基本信息和检测日期等内容4.2检测结果详细说明4.2.1对砂子和石子的各项指标结果进行说明4.2.2比对标准要求,给出合格判定4.3检测过程和方法介绍4.3.1介绍砂子和石子检测的方法和设备4.3.2说明检测过程中的操作步骤4.4结果分析和建议4.4.1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4.4.2给出改善建议和控制措施总结:施工单位用砂子石子进行检测报告是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环节。

碎石检验作业指导书

碎石检验作业指导书

碎石检验作业指导书本作业指导书依据 JGJ52—2006 编制,适合本公司对碎石的常检项目。

1.验收批1.1 本公司以汽车运输进厂,故以同产地、同品种、同规格和3同一进场 400m或 600t 为验收批。

不足亦按一批论。

根据我公司材料稳定按 1000t 为一批。

1.2 每批检验其颗粒级配、表观密度、含泥量、泥块含量、堆积密度、紧密密度、针片状和压碎指标。

2.取样2.1 在堆料上取样,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

取样前先将取样部位表层铲除。

然后由各部位抽取大致相等的石共16 份(在料堆的顶部、中部和底部各由均匀分布的五个不同部位取得)组成一组样品。

2.2 若检验不合格时,应重新取样。

对不合格项,进行加倍复验,若仍有一个试样不能满足标准要求,应按不合格品处理。

2.3 每一试验项目所需碎石或卵石的最少取样重量(kg)最大公称粒径( mm)试验项目1016202531.5406380筛分析815162025325064表观密度888812162424含泥量88242440408080泥块含量88242440408080堆积密度和紧密404040408080120120密度针、片状含量 1.248122040——注:压碎指标值检验按试验要求的粒级及数量取样。

2.4 每组样品应妥善包装,以避免粗集料散失及遭受污染,并应附有卡片标明、文件编号: ZD/SYS-JS-03-003主题:碎石检验作业指导书第 2版第0次修改第2页共13页样品名称、取样的时间、产地、规格、样品所代表的验收批的重量或体积数、要求检验的项目及取样方法等。

2.5 样品的缩分2.5.1 将每组样品置于平板上,在自然状态下拌混均匀,并堆成锥体,然后沿互相垂直的两条直径把锥体分成大致相等的四份,取其对角的两份重新拌匀,再堆成锥体,重复上述过程,直至缩分后的材料量略多于进行试验所必需的量为止。

2.5.2 碎石或卵石的含水率、堆积密度、紧密度检验所用的试样,不经缩分,拌匀后直接进行试验。

混凝土用骨料技术性能检测—检测石子的工程适用性

混凝土用骨料技术性能检测—检测石子的工程适用性
一、容量瓶法
1、用来测定表观密度,及吸水率 2、主要检测设备 (1)天枰 (2)容量瓶1000ml (3)标准筛,4.75㎜,2.36㎜ (4)烘箱 (5)刷子毛巾
一、容量瓶法
3、试样准备 (1)水泥混凝土用集料才用4.75㎜筛 (2)沥青混合料集料采用2.36㎜筛 按下表要求备样两份备用
公称最大粒径
一、粗集料及集料混合料的筛分试验
(2)计算各筛分计筛余量及筛底存量的总和与筛分前试 样的干燥总质量m4之差,作为筛分时的损耗,并计算损耗 率,若损耗率大于0.3%,重新试验
m5 m3 mi m0.075
填写碎石报验单
试验室名称:
委托/施工单位 工程名称
工程部位/用途 样品型号规格
试验依据 主要仪器设备及编
粗集料筛分试验存在问题 1、式样取样:分料器或四分法缩分 2、计算筛前与筛后的总量,误差不得超过0.5% 3、计算损耗率,共>0.3%,应重新进行试验 4、计算每组筛分试验的:分记筛余、累计筛余、通过百分率、 注意精确至0.1% 5、计算分记筛余时的总质量:取筛后总质量
一、粗集料及集料混合料的筛分试验
(6)称取集料的表干质量mf (7)将集料放入烘箱中烘干至恒重 (8)称取烘干质量ma
二、网篮法
4、数据计算
(1)表观相对密度,表干相对密度,毛体积相对密度按
下式计算,精确至小数点后3位
a
ma ma mw
s
mf m f mw
b
ma m f mw
a 集料的表观相对密度 s 集料的表干相对密度 b 集料的毛体积相对密度
m0 集料的烘干质量 m1 水,瓶及容量瓶塞 总质量
m2 集料试样、水、瓶 及瓶塞的总质量
m3 集料的表干质量

作业指导书-石子试验

作业指导书-石子试验
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HHSL/SC-2009
第1版第0次修改
石子试验作业指导书
第11页共19页
6、石料有机质含量试验
6.1本实验用于检验石料被有机质污染程度,评定石料品质。
6.2仪器设备及试剂:
天平:称量2kg、感量1g和称量100g、感量0.01g各1台。
量筒:100mL、250mL、1000mL。
(准确至0.01%)
(准确至0.01%)
式中 ---表观密度,kg/m3; ---饱和面干表观密度,kg/m3;
---以干料为基准的吸水率,%; ---以饱和面干状态为基准的吸水率,%;
---烘干试样质量,g; ---试样在水中质量,g;
---饱和面干试样在空气中质量,g。
以两次测值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如两次表观密度试验测值相差大于20kg/m3或两次吸水率试验测值相差大于0.2%时,试验应重做。
如溶液的颜色深于标准色,则应配制成混凝土作进一步检验。方法为:取试样一份,用浓度3%氢氧化钠溶液洗除有机杂质,再用清水淘洗干净,至试样用比色法试验时,溶液的颜色浅于标准色。然后用洗除有机杂质的和未经清洗的试样、相同的水泥、砂配成配合比相同且坍落度基本相同的混凝土,测其28d抗压强度。如石料未经洗除有机杂质的混凝土强度与经洗除有机杂质的混凝土强度之比不低于0.95时,则此石料可以使用。
搪瓷盘、毛巾等。
3.3试验步骤:
按(2.3试验)中规定的数量,称取潮湿的石料试样两份,分别放入搪瓷盘中,用拧干的湿毛巾试验表面浮水吸干至饱和面干状态。
黑龙江省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第五分站
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HHSL/SC-2009
第1版第0次修改
石子试验作业指导书
第5页共19页

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921、质量要求:1。

1碎石或卵石的颗粒级配应符合表①的要求1。

2碎石或卵石中针、片状颗粒含量应符合表②的规定1。

3碎石或卵石中的含泥量应符合表③的规定等于及小于C10级的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其含泥量可放宽到2.5%。

1。

4碎石或卵石中的泥块含量应符合表④的规定对等于或小于C10级的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其泥块含量可放宽到1.0%2、验收购货单位应按同产地同规格分批验收.用大型工具运输的,以400m³或600t为一验收批,用小型工具运输的,以200m³或300t为一验收批。

不足上述数量者以一验收批论。

3、取样与缩分3。

1在料堆上取样时,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

取样前先将取样部位表面铲除,然后由各部位抽取大致相等的石子15份(在料堆的顶部、中部和底部各由均匀分布的五个不同部位取得)组成一组样品。

3。

2将每组样品置于平板上,在自然状态下拌混均匀,并堆成锥体,然后沿互相垂直的两条直径把锥体分成大致相等的四份。

4、检验方法:4.1碎石或卵石的筛分析试验①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碎石或卵石的颗粒级配。

②筛分析试验应采用下列仪器设备:试验筛——孔径为40.0、31。

5、25。

0、20.0、16。

0、10。

0、5。

00和2.50mm的圆孔筛,以及筛的底盘和差各一只。

筛框内径均为300mm.天平或案秤——精确至试样量的0.1%左右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③试样制备试验前,用四分法将样品缩分至略重于试样所需量,烘干或风干后备用.④筛分析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a、称取试样5公斤b、将试样按筛孔大小顺序过筛,当每只筛上筛余层的厚度大于试样的最大粒径值时,应将该只筛上的筛分成两份,再次进行筛分,直至各筛每分钟的通过量不超过试样总量的0.1%c、称取各筛筛余的重量,精确至试样总重量的0.1%.在筛上的所有百分计筛余量和筛底剩余的总和与筛分前测定的试样总量相比,其相差不得超过1%。

石子含泥量检测方法

石子含泥量检测方法

石子含泥量检测方法概述:石子含泥量是指在一定质量的石子中含有的泥土的质量百分比。

石子含泥量的检测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可以直接影响到石子的质量以及混凝土的强度和使用寿命。

因此,开发一种准确可靠的石子含泥量检测方法对于保证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常用的石子含泥量检测方法:1. 水洗法水洗法是一种常用的石子含泥量检测方法。

具体操作过程是将一定质量的石子样品放入洗涤筛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经过搅拌和冲洗后,通过筛网将泥土和石子分离开来。

然后,将泥土在高温下烘干,称重后即可得到石子含泥量。

2. 筛分法筛分法是通过将石子样品通过一系列不同孔径的筛网进行筛分,以确定不同粒径的石子的含泥量。

首先,将石子样品放入筛网中,经过一定的振动和筛分过程后,根据筛网上残留的泥土质量与总样品质量之比计算出石子的含泥量。

3. 重量法重量法是一种直接测量石子含泥量的方法。

首先,将一定质量的石子样品称重,然后将其在高温下烘干使其完全干燥。

再次称重,通过两次称重的质量差值即可得到石子的含泥量。

4. 化学分析法化学分析法是一种较为精确的石子含泥量检测方法。

该方法通过将石子样品与一定浓度的酸进行反应,将泥土溶解后,通过滴定来确定泥土的质量。

然后,根据泥土的质量与石子样品质量之比计算出石子的含泥量。

5. 光学显微法光学显微法是一种非常精细的石子含泥量检测方法。

该方法通过将石子样品制备成薄片,然后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薄片中的泥土颗粒数量和分布情况,进而计算出石子的含泥量。

优缺点分析:水洗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但可能会导致泥土粒子的丢失,从而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筛分法操作简单,但只能得到石子的粒径分布情况,并不能直接得到含泥量。

重量法操作简单,但不能区分泥土和石子的质量。

化学分析法准确性较高,但操作复杂,需要使用化学试剂。

光学显微法精确度高,但操作复杂,需要高显微镜设备。

结论:综合考虑以上几种方法的优缺点,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石子含泥量检测方法。

石子进场检验标准

石子进场检验标准

供货质量保证协议
甲方:大连泰和混凝土制造有限公司
乙方:
甲乙双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及有关规定,双方本着“质量第一、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为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和不断提高,协商一致签订本协议,并共同遵守。

一、协议产品
混凝土用石
二、质量保证
1.颗粒级配:5-31.5mm连续级配或5-25mm连续级配
2.含泥量:小于1%.
3.石粉含量:小于10%.
4.压碎指标:小于20%.
4.堆积密度:大于1350kg/m3.
5.表观密度:大于2500kg/m3.
6.针片状含量:小于15%.
同时乙方供应混凝土用石也应满足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JGJ52-2006。

三、不合格产品处理
1.甲方对于乙方不合格产品,甲方有权对其做出退厂处理。

2.甲方对乙方不合格产品,应及时通知乙方,对于退厂用石乙
方应在甲方通知一日内,做出及时处理。

如在一日内,乙方
未做出及时处理,甲方有权对其做出处理,并拒绝支付不合
格产品货款。

四、原材料检验数据问题
甲方只对原材料取样产品试验数据负责。

二〇一一年三月四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子含泥量试验
一、按规定取样并将试样缩分至略大于表中规定的数量,放在烘箱中于
(105±5)℃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分为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

二、称取按规定数量试样一份,精确到1g。

将试样放入淘洗容器中,注
入清水,使水面高于试样上表面150mm,充分搅拌均均后,浸泡2h,然后用手在水中淘洗试样,使尘屑、淤泥和粘土与石子颗粒分离,把浑水缓缓倒入1.18mm及75um的套筛上,滤去小于75um的颗粒。

试验前筛子的两面应先用水润湿。

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应小心防止大于75um颗粒流失。

再向容器中注入清水,重复上述操作,直到洗清为止。

三、用水淋洗剩余在筛上的细粒,并将75um筛放在水中(使水面略高出
筛中石子颗粒的上表面)来回摇动,以充分洗掉小于75um的颗粒,然后将试样一并倒入搪瓷盘中,在105±5℃下烘至恒量,冷却后称重,精确至1g。

四、结果计算与评定:
1、含泥量按下式计算,精确至0.1%: Qa=(G1-G2)/G1×100
式中:Qa——含泥量,%
G1——试验前烘干试样的质量,g
G2——试验后烘干试样的质量,g
2、含泥量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