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高中化学课标试题
高中化学新课标试题及答案大全

高中化学新课标试题及答案大全一、选择题1.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 氧气B. 碳酸钙C. 空气D. 蒸馏水答案:C2. 根据化学方程式2H2 + O2 → 2H2O,若生成3mol水,则需要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为:A. 1molB. 1.5molC. 2molD. 3mol答案:B3. 根据元素周期表,下列元素中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A. NaB. MgC. AlD. Cl答案:D二、填空题1.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______不变。
答案:元素种类和质量总和2. 金属钠在空气中暴露后,表面会形成一层白色固体,该固体是______。
答案:氧化钠(Na2O)3. 根据化学键理论,水分子中的H-O键属于______键。
答案:极性共价键三、简答题1. 什么是化学平衡?并简述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答案:化学平衡是指在一个可逆反应中,正反应和逆反应同时进行,且速率相等,使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包括温度、压力、浓度和催化剂。
2. 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请举例说明。
答案: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或离子之间发生电子转移的过程。
氧化是指失去电子的过程,还原是指获得电子的过程。
例如,铁生锈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铁被氧化成铁的氧化物。
四、计算题1. 某化学反应的初始浓度为0.1mol/L,反应速率为0.05mol/(L·s)。
如果反应进行到5秒后,求该反应物的浓度。
答案:反应物的浓度 = 初始浓度 - 反应速率× 时间 = 0.1 -0.05 × 5 = 0.05mol/L2. 已知某化合物的摩尔质量为60g/mol,若要制备1mol该化合物,需要多少克该化合物?答案:所需化合物的质量 = 摩尔质量× 摩尔数= 60g/mol ×1mol = 60g结束语:通过本试题的练习,同学们可以更好地掌握高中化学的基础知识和计算方法,加深对化学原理的理解,并提高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化学高中新课标试题及答案

化学高中新课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元素的原子序数是11?A. 氢(H)B. 钠(Na)C. 氧(O)D. 氟(F)2. 根据化学键的类型,下列化合物中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A. HClB. CO2C. NaClD. H2O3. 摩尔质量的单位是:A. gB. g/molC. kgD. mol4. 根据勒沙特列原理,当温度升高时,以下哪个反应会向生成物方向进行?A. 放热反应B. 吸热反应C. 无热效应反应D. 不确定5. 以下哪个是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A. 电子的转移B. 质量守恒C. 能量的释放D. 原子的重新排列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大约等于原子的_________。
2. 化学方程式平衡的依据是_________。
3. 根据酸碱理论,酸是能够_________的物质。
4. 氧化剂在反应中容易_________电子,而还原剂容易失去电子。
5. 溶液的pH值小于7时,溶液呈_________性。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元素周期表的排列原则。
2. 什么是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哪些?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 某化学反应的初始浓度为0.1 mol/L,反应速率为0.02mol/(L·s)。
如果反应进行了10分钟,试计算反应后溶液中该物质的浓度。
2. 已知某化合物的摩尔质量为40 g/mol,计算1 mol该化合物的质量。
五、实验题(10分)1. 描述如何使用滴定法测定未知浓度的盐酸溶液。
答案一、选择题1. B2. C3. B4. B5. A二、填空题1. 质子数2. 质量守恒定律3. 接受质子4. 接受5. 酸三、简答题1. 元素周期表按照原子序数递增排列,同周期元素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同主族元素具有相同的价电子层数。
2. 化学反应速率是指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快慢。
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训练题(含答案)

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训练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元素周期律的描述,正确的是:A. 同一周期内,元素的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减小B. 同一族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减弱C. 同一周期内,元素的电负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增大D. 同一族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原子半径增大{content}2. 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B. 增加反应物浓度,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C. 加入催化剂,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D. 增加压强,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content}二、填空题1. 酸碱中和反应中,酸和碱的物质的量之比称为_______。
{content}2. 燃烧反应是一种剧烈的、发光、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其中放出的热量称为_______。
{content}三、解答题1. 请简述分子间作用力与化学键的区别。
{content}2. 请解释勒沙特列原理,并给出一个实例。
{content}答案一、选择题1. A2. A二、填空题1. 化学计量数2. 反应热三、解答题1. 分子间作用力是分子之间的弱相互作用力,它不包括原子之间的共用电子对,而化学键是原子之间的强烈相互作用,通常涉及电子的共用或转移。
分子间作用力通常影响物质的物理性质,如沸点、熔点等,而化学键决定物质的化学性质。
2. 勒沙特列原理是指在封闭系统中,当化学平衡受到扰动时,系统会自发地调整,以减少扰动的影响。
例如,当向一个平衡态的容器中加入更多的反应物时,系统会通过反应生成更多的产物,以减少反应物的浓度,重新达到平衡。
精品】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试卷(含答案)

精品】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试卷(含答案)1.高中化学课程目标的层次共有多少个?A: 3 B: 4 C: 5 D: 62.化学新课程教学应该运用以什么为主的多样化教学方式?A: 启发式教学 B: 讲授式 C: 讨论式 D: 探究式3.只以实验类活动为主的模块是哪一个?A: 化学1 B: 化学2 C: 化学与生活 D: 化学与技术4.《课标》中对减少污染使用的是哪个词?A: 防止 B: 预防 C: 治理 D: 防治5.科学探究的核心是什么?A: 问题 B: 解释 C: 证据 D: 假设6.STS教育中,STS三个字母不包括哪一项?A: 科学 B: 技术 C: 社会 D: 生活7.化学实验设计的首要原则是什么?A: 简约性原则 B: 安全性原则 C: 科学性原则 D: 绿色化原则8.属于体验性研究目标中领悟水平的行为动词是哪一个?A: 感受 B: 关注 C: 珍惜 D: 养成9.下列行为动词中,哪一个属于认知性研究目标中掌握水平的?A: 知道 B: 辨认 C: 解释 D: 证明10.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认知性目标的水平划分?A: 了解水平 B: 理解水平 C: 应用水平 D: 反应水平11.科学领域的必修学分为20学分,其中化学科目的必修学分为多少?A: 4学分 B: 5学分 C: 6学分 D: 7学分多项选择题:1.技能性研究目标中的学会水平的行为动词是哪些?A: 模仿 B: 完成 C: 掌握 D: 迁移 E: 测量2.《课标》中的化学基础知识主要是按化学学科的哪三个核心概念来建构的?A: 物质 B: 性质 C: 结构 D: 变化 E: 用途3.《课标》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A: 前言 B: 课程目标 C: 内容标准 D: 活动探究 E: 实施建议4.侧重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课程模块是哪些?A: 实验化学 B: 化学与生活 C: 化学与技术 D: 有机化学基础 E: 化学反应原理5.高中新课程由哪三个层次构成?A: 研究领域 B: 科目 C: 单元 D: 模块 E: 章节6.一般来说,课程目标的陈述包括哪几个基本要素?A: 主体 B: 行为 C: 行为条件 D: 表现程度 E: 环境7.属于高中化学新课程设置的八个课程模块是哪些?A: 化学1 B: 化学2 C: 化学与生活 D: 实验化学 E: 化学反应速度8.任何新课程的研制,一般都要经过哪几个阶段?A: 准备 B: 研制 C: 编写 D: 实验 E: 推广9.侧重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课程模块是哪些?A: 实验化学 B: 化学与生活 C: 化学与技术 D: 有机化学基础 E: 化学反应原理10、化学课程标准将科学素养的构成要素划分为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高中化学新课标试题及答案

高中化学新课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 空气B. 蒸馏水C. 矿泉水D. 海水2.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A. 光能B. 热能C. 电能D. 机械能3.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遵循的规则是:A. 鲍林规则B. 洪特规则C. 马氏规则D. 狄拉克规则4. 下列化合物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A. NaClB. CaOC. HClD. Fe5. 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1摩尔任何物质所包含的粒子数是:A. 6.02×10^23B. 6.02×10^22C. 6.02×10^21D. 6.02×10^246. 酸和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A. 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B. 氢离子与氢离子结合C. 氢氧根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D. 氢离子与酸根离子结合7. 根据化学键的类型,下列物质中属于离子晶体的是:A. 金刚石B. 石墨C. 食盐D. 干冰8. 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特点是:A. 氧化剂被氧化,还原剂被还原B. 氧化剂被还原,还原剂被氧化C. 氧化剂被氧化,还原剂被氧化D. 氧化剂被还原,还原剂被还原9. 根据pH值,下列溶液中属于酸性溶液的是:A. pH=7B. pH<7C. pH>7D. pH=1410. 根据化学平衡原理,下列条件中能够促进正向反应的是:A. 增加反应物浓度B. 减少生成物浓度C. 增加温度D. 增加催化剂答案:1-5 B B B C A 6-10 A C C B 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化学方程式2H2 + O2 → 2H2O 表示的是________反应。
2. 元素周期表中,第IA族元素的特点是具有________个电子的外层。
3. 一个碳原子的原子量大约是________g/mol。
4. 根据勒沙特列原理,如果一个反应体系受到外部条件的改变,平衡会向________方向移动。
最新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解析 附其课标考试试卷(四套)

高中教师化学新课程标准解析一、高中化学课程在培养目标的变化和意义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的化学教学,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实施的较高层次的基础教育。
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方针,提高学生的素质,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公民;要以社会、学科、学生自身发展所广泛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育学生,使他们具有一定的化学科学思想和方法,发展他们的能力和个性特长,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他们今后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1知识技能在义务教育初中化学的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学习一些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化学与社会、生活、生产、科学技术等的密切联系以及重要应用。
2能力方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使他们能综合应用化学和其他科学知识、技能解释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发展他们的个性和特长。
3情感态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教育他们关心环境、能源、卫生、健康等与现代社会有关的化学问题。
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
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勤奋、坚毅、合作等优良品德。
二、化学课程的必修课和选修课的要求高中化学的教学内容由必修课、选修课组成。
可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兴趣特长的不同以及毕业后的不同去向来分类进行教学。
必修课内容为一些最基础、最重要的知识和技能,侧重于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
选修课内容是在必修课基础上的适当拓宽和加深。
本大纲分两类课程提出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化学只含有必修课内容,是全体学生必须学习的。
化学含有必修课加选修课内容,适合基础较好的学生学习。
高中一年级只安排必修课的教学。
课时安排建议必修(化学):讲授和课堂活动95课时学生实验21课时机动和复习24课时总计140课时必修加选修(化学):讲授和课堂活动170课时学生实验42课时机动和复习59课时总计271课时化学注意能比较全面、准确地反映化学学科的基本结构。
高中化学课标试题及答案

高中化学课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 纯碱B. 食醋C. 蒸馏水D. 氧气答案:B2. 根据化学变化中元素守恒的原理,下列反应中水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A. 2H2 + O2 → 2H2OB. 2H2 + O2 → H2OC. 2H2 + O2 → 2HOD. 2H2 + O2 → H2O2答案:A3. 下列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A. 蔗糖B. 酒精C. 硫酸钡D. 醋酸答案:C4. 根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下列条件中能够使反应N2(g) + 3H2(g) ⇌ 2NH3(g)正向移动的是()A. 增大压强B. 减小压强C. 升高温度D. 降低温度答案:A5. 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下列条件中能够加快反应速率的是()A. 降低温度B. 减小反应物浓度C. 使用催化剂D. 减小固体反应物的表面积答案:C6. 下列物质中,属于非金属单质的是()A. 铁B. 氧气C. 氯化钠D. 氢氧化钠答案:B7.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下列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都是同一种物质的是()A. 2H2S + 3O2 → 2SO2 + 2H2OB. 2KMnO4 + 16HCl → 2KCl + 2MnCl2 + 5Cl2↑ + 8H2OC. 2H2 + O2 → 2H2OD. 2H2O2 → 2H2O + O2↑答案:D8. 下列物质中,属于碱的是()A. 氢氧化钠B. 硫酸C. 氯化铵D. 硝酸答案:A9. 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下列物质中能够与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是()A. 碳酸钠B. 氢氧化钙C. 氯化钠D. 硫酸答案:B10. 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A. 二氧化碳B. 甲烷C. 水D. 氨气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1.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碳酸钙:____________- 硫酸铜:____________- 硝酸银:____________答案:CaCO3、CuSO4、AgNO312. 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氯化铁与氢氧化钠反应:____________- 碳酸钙与盐酸反应:____________- 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____________答案:Fe3+ + 3OH- → Fe(OH)3↓、CaCO3 + 2H+ → Ca2+ + CO2↑ + H2O、Ba2+ + SO42- → BaSO4↓13. 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 氢气:____________- 氯气:____________- 氮气:____________答案:H:H、Cl:Cl、N≡N14. 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 NaOH:____________- H2SO4:____________- NH3:____________答案:氢氧化钠、硫酸、氨气15. 写出下列物质的俗称:- NaCl:____________- Ca(OH)2:____________ - HCl:____________答案:食盐、熟石灰、盐酸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6. 描述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两种方法,并说明其原理。
2024新课标高考化学试卷

2024新课标高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2分)1.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B. 食品添加剂只要在国家标准规定的范围内使用,是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
C. 为防止月饼等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常在包装袋中放入生石灰。
D. 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吸收水果释放的乙烯,可达到水果保鲜的目的。
2. 设N_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标准状况下,22.4LCCl_4所含的分子数为N_AB. 1molFe与足量稀HNO_3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_AC. 1mol/LNa_2SO_4溶液中含有的Na^+数目为2N_AD. 常温常压下,28gN_2中含有2N_A个氮原子。
3.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CaCO_3+2H^+=Ca^2 + +H_2O + CO_2↑B. 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Ba^2++OH^-+H^++SO_4^2 - =BaSO_4↓+H_2OC. 铁与氯化铁溶液反应:Fe + Fe^3+=2Fe^2+D. 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Cu+Ag^+=Cu^2++Ag4. 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说法正确的是()A. 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B. 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减弱。
C. 元素周期表中共有18个纵行,16个族。
D. 元素的性质随着相对原子质量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
5. 下列有机物的命名正确的是()A. 3 - 甲基-2 - 戊烯。
B. 2 - 乙基丙烷。
C. 2,2 - 二甲基-1 - 丁烯。
D. 3,3 - 二甲基-2 - 戊炔。
6. 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A. CH_4+Cl_2→(光照, )CH_3Cl+HClB. CH_2=CH_2+Br_2to CH_2BrCH_2BrC. 2C_2H_5OH + 2Nato2C_2H_5ONa+H_2↑D. C_2H_5OH + 3O_2→(点燃, )2CO_2+3H_2O7. 下列关于金属冶炼的说法正确的是()A. 金属冶炼的本质是将金属从其化合物中还原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测试题化学试卷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说明: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简称新课标,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简称老课标一、单项选择题(共15题,每小题2分,计30分。
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你确认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
)1. 学习新课标后对课程基本理念的以下描述有误的是A. 设罝满足学生多元发展需求的高中化学课程B. 选择能体现基础性和时代性的化学课程内容C. 重视开展“素养为本”的教学D. 倡导基于“三维”目标的教学评价与学业评价2.关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以下认识中有误的是A. 是学生通过化学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必备品格、关键能力与价值观念B. 是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C. 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D. 是针对选考化学的学生提出的素养要求3. 关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的以下描述中有误的是A. 确立课程目标的依据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对高中学生发展的具体要求B.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有五个方面C. 根据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对高中学生提出四个方面的课程目标D.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每个方面划分为四个水平层次4. 关于学业质量的以下描述错误的是A. 化学学业质量水平分为4级B. 每一级水平的描述中均包含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5个方面C. 每一级水平依据侧重的内容将其划分为5个条目D. 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本学科课程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5.有关高中化学新课程组成与性质的以下描述有误的是A. 高中化学课程由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部分组成B. 必修课程为全修全考课程C. 选择性必修课程为选修必考课程D. 选修课程为学而不考或学而备考课程6.关于高中化学课程结构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 必修课程共有5个主题B. 选择性必修课程共3个模块C. 选修课程有3个系列D.《化学与生活》和《化学与技术》属于校本化学课程7.关于必修模块变化的以下描述中有误的是A. 必修的学分没变,仍然是4分B. 由化学1、化学2中的6个主题整合为5个主题C. 每个主题的内容从“内容要求”“教学提示”“学业要求”三个方面呈现D. 对学生应完成的化学实验作出具体要求8.必修课程是以主题的形式呈现的,其中不属于必修课程的主题是A. 常见的无机物及其应用B. 物质结构基础与化学反应规律C. 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及其应用D. 化学与社会9. 对选考化学的学生来说,以下内容可以不修习的是A. 模块1:化学反应原理B. 模块2:物质结构与性质C. 模块3:有机化学基础D. 系列3:发展中的化学学科10.关于新课标学分设置的以下描述中有误的是A. 必修课程共4学分B. 选择性必修课程共6学分C. 选修课程每修习完成10学时可获得0.5学分,最高可获得4学分D. 修习完高中化学课程最多可得14学分11.对高中学生修习化学所得学分分布要求合理的是A.高中毕业不高考:0~4学分B.高中毕业高考但不选考化学:不少于4分(必修)C.高中毕业高考且选考化学:不少于10分(必修+选修)D.高中毕业高考且选考化学:不少于6分(选修性必修+选修)12.高中学生修习化学学科提出以下申请,不合理的是A. 选考政治学科的学生:只修习必修课程B. 选考化学学科的学生:修习全部高中化学课C. 选考地理学科的学生:修习必修课程和选择性必修课程D. 选考历史学科的学生:只修习选修课程13.高中学生自主选择修习化学学科在流程上提出以下申请,不合理的是A. 高中毕业不高考:只选修化学校本课程B. 高中毕业不选考化学学科:必修→选修C. 高中毕业选考化学学科: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D. 高中毕业选考生物学科: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14.关于有机化学以下内容对高中毕业生不作整体要求的是,A. 知道有机化合物存在同分异构现象,能写出丁烷和戊烷的同分异构体B. 能书写乙烯、乙醇、乙酸的主要化学性质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C. 能说明常见污染的成因和防治措施的化学原理,能结合具体的污染问题设计简单的防治方案D. 能描述和分析烃类衍生物的典型代表物的重要反应,能书写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15.以下要求与新课标要求不一致的是A. 全体学生:了解第三周期元素的递变规律B. 全体学生:准确书写钛元素电子排布式C. 选考化学的学生:能结合实例描述晶体中微粒排列的周期性规律D. 选考化学的学生:能从原子价电子数目和价电子排布的角度解释元素周期表的分区、周期和族的划分二、多项选择题(共15题,小题2分,计30分。
每小题有2~4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你确认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多选、漏选、错选均不给分。
)16. 关于高中化学课程性质、特征等的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 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转化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学科B. 特征是从微观层次认识物质,以符号形式描述物质,在不同层面创造物质C. 是与义务教育化学或科学课程相衔接的基础教育课程D. 是发展素质教育、弘扬科学精神、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17.新课程内容从“内容要求”“教学提示”“学业要求”三个方面呈现,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 “内容要求”属于输入性要求,是教学应达到的教学目标B. “学业要求”属于输出性要求,是学生学习应达到的学业质量要求C. “教学提示”是为了达到“内容要求”和“学业要求”给教师提供的参考D. “学业要求”是学业评价、考试命题的基本依据18. 关于新、老课标在课程目标设定的描述正确的是A. 老课标是以“三维”目标方式设定课程目标B. 新课标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5个方面设定课程目标C. 老课标是用行为动词来表述课程目的水平层次D. 新课标是以行为动词与内容相结合的方式表述课程目标的水平层次19.关于学业质量与考试评价的以下描述错误的是A. 学业质量水平2是高中毕业生在应达到的合格要求B. 学业质量水平4是选考化学的学生应达到的学业要求C. 学业质量水平4是化学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的命题依据D. 学业水平2是化学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的命题依据20. 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A. 以核心素养为测试宗旨B. 以真实情境为测试载体C. 以实际问题为测试任务D. 以化学知识为解决问题的工具21.理解新课标关于学生在高中阶段修习的学分要求有误的是A. 高中毕业:不少于4学分B. 高中毕业不选考化学:不少于6学分C. 高中毕业选考物理:不少于8学分D. 高中毕业选考化学:不少于10学分22.关于科学探究的以下认识正确的是A. 科学探究是进行科学解释和发现、创造和应用的科学实践活动B. 科学探究过程包括提出问题和假设、设计方案、实施实验、获取证据、分析解释或建构模型、形成结论及交流评价等核心要素C. 科学探究的重要性在于从问题和假设出发确定研究目的、依据研究目的设计方案、基于证据进行分析和推理D. 化学实验是探究和学习物质及其变化的基本方法,是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途径23.按新课标内容要求,以下内容属于必修课程修习的是A. 了解化学反应体系能量改变与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有关B. 认识物质具有能量,认识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C. 能辨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形式,能解释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本质D. 了解盖斯定律及其简单运用24. 关于电化学的以下内容对选考物理的学生不作要求的是A.能辨识简单原电池的构成要素,能分析简单原电池的工作原理B. 能利用相关信息分析新型电池的工作原理C.能利用电化学原理解释金属腐蚀现象,选择并设计防腐措施D. 能设计简单的原电池和电解池,书写相应的电极反应式25.关于化学反应的以下内容在必修模块不作要求的是,A. 能从电子转移角度分析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B. 常见的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C. 能举例说明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D. 一定条件下陌生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26.关于化学平衡的以下内容在必修模块不作要求的是,A. 能从正、逆反应速率变化描述化学平衡状态B. 判断化学反应是否达到平衡C. 化学平衡移动方向的判断D. 依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和化学动力学原理选择化工生产的适适宜条件27.以下内容是修习必修课程的基本要求A. 初步学会物质的检验、分离、提纯和溶液配制等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B. 能认识常见的化学仪器属C. 能运用实验基本操作实施实验方案,具有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D. 能观察并如实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进行分析和推理,得出合理的结论28.以下实验是选考物理的学生必做的实验是A.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B. 探究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C.用化学沉淀法去除粗盐中的杂质离子D. 氯气的性质实验29. 以下关于化学计算的内容对不选考化学的学生不作要求的是A. 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简单计算B. 关于化学反应速率、反应焓变、平衡常数、转化率的简单计算C. 关于溶液pH的简单计算D. 常见酸碱盐中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30. 与化学键相关的以下内容是修习必修课程应达到的学业要求的是A. 能判断简单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中的化学键类型B. 能基于化学键解释某些化学反应的热效应C. 能利用电负性判断共价键的极性D. 能用化学键解释离子化合物、配合物、金属等物质的某些典型性质三、简答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15分)31.高中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有哪五个方面?请具体说明其中一方面的内涵。
32.新课标比老课标相比较有哪些变化?33.举例说明如何培养学生化学实验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说明:实例主要从熟悉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常见废弃物的处理方法、实验室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等方面选取,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
四、教学案例(25分)以“氧化还原反应”(必修)第1课时为例写一篇“素养为本”的教学设计案(提示:①要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教育,要注意依据内容特征确立“素养为本”的教学设计;②教学设计案从内容分析、教学与评价目标、教学与评价思路、教学流程和案例说明五个方面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