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竞赛试题精选及答案
高中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

高中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元素中,属于碱金属的是:A. 钠B. 钾C. 钙D. 镁答案:A2. 酸雨的pH值通常小于:A. 5.6B. 6.0C. 7.0D. 8.0答案:A3. 以下化合物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A. NaClB. HClC. CaOD. NaOH答案:B4. 根据元素周期表,下列元素中属于第ⅥA族的是:A. 氧(O)B. 硫(S)C. 氯(Cl)D. 氟(F)答案:B5. 金属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是:A. 一氧化碳B. 二氧化碳C. 一氧化氮D. 二氧化氮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1. 根据元素周期表,原子序数为17的元素是______。
答案:氯(Cl)2. 标准状况下,1摩尔气体的体积是______升。
答案:22.43. 金属铝的化学符号是______。
答案:Al4. 铜离子的化学式是______。
答案:Cu²⁺5. 化合物H₂O的名称是______。
答案:水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描述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特征。
答案: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特征是电子的转移。
在这类反应中,一个物质失去电子(被氧化),而另一个物质获得电子(被还原)。
2. 解释什么是同位素。
答案:同位素是指具有相同原子序数但不同质量数的原子。
它们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但物理性质可能有所不同。
3. 什么是酸碱中和反应?答案: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发生反应生成盐和水的过程。
这种反应通常伴随着能量的释放。
4. 描述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区别。
答案:离子键是由正负离子之间的静电吸引力形成的,常见于金属和非金属之间。
共价键则是由两个原子共享电子对形成的,通常存在于非金属元素之间。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计算25克硫酸铜(CuSO₄)中铜元素的质量。
答案:铜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4,硫酸铜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0。
因此,铜元素在硫酸铜中的质量分数为64/160。
高中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

高中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元素的原子序数是11?A. 碳(C)B. 钠(Na)C. 氧(O)D. 氟(F)答案:B2.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哪种量是不变的?A. 元素种类B. 物质的总质量C. 原子数目D. 所有选项答案:D3. 以下哪个化合物属于共价化合物?A. NaClB. CaOC. HClD. Fe答案:C4. 什么是酸的强度?A. 酸的浓度B. 酸的腐蚀性C. 酸的电离程度D. 酸的沸点答案:C5. 以下哪个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A. 2H2O → 2H2 + O2B. 2H2 + O2 → 2H2OC. 2CO + O2 → 2CO2D. 2H2O + 2Na → 2NaOH + H2答案:C6. 什么是化学平衡?A. 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不再变化的状态B. 反应速率最快的状态C. 反应物完全转化为生成物的状态D. 反应开始时的状态答案:A7. 什么是同位素?A. 具有相同原子序数,不同质量数的原子B. 具有相同质量数,不同原子序数的原子C. 具有相同化学性质的元素D. 具有相同物理性质的元素答案:A8. 什么是酸碱中和反应?A. 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B. 酸和金属反应C. 碱和金属氧化物反应D. 酸和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答案:A9. 什么是摩尔?A. 物质的量单位B. 物质的质量单位C. 物质的体积单位D. 物质的密度单位答案:A10. 什么是溶液的饱和度?A.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B.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C. 溶液中溶质的浓度D. 溶液中溶质达到最大溶解度的状态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电子排布遵循的三个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能量最低原理、泡利不相容原理、洪特规则12. 根据离子键的极性,可以将化合物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13. 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的影响。
高中化学竞赛初赛试题(带答案)

高中化学竞赛初赛试题(带答案)一、选择题(单选,本题包括12小题,每题3分,共36分)1.设N0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对0.2 mol/L硫酸钠溶液的正确说法是( )。
A.1 L溶液中含有0.2 NA个钠离子B.1 L溶液中含有钠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总数为0.6 NAC.3 L溶液中钠离子浓度为1.2 mol/LD.2 L溶液中含有0.6 NA个硫酸根离子2. 下列化合物中键的极性最弱的是( )。
A.FeCl3B.AlCl3C.SiCl4D.PCl53. 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Fe3+、Na+、Cl-、I-B.Cu2+、K+、NO3-、S2-C.AlO2-、K+、NO3-、OH-D.Ba2+、H+、Cl-、SO4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个碳原子的质量是12 gB.碳元素的原子量是12 gC.碳元素的近似原子量是12 gD.1 mol 12C的质量是12 g5.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亚硫酸钠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H++OH-=H2OB.用氨水溶解氯化银沉淀: Ag++2 NH3·H2O=[Ag(NH3)2]++2 H2OC.硫酸氢钠溶液中加入碳酸氢钠溶液: H++HCO3-=CO2↑+H2OD.硫化氢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2 MnO4-+5 S2-+16 H+=2 Mn2++5 S↓+8 H2O6. 下列分子或离子中,构型不为直线型的是( )。
A.I3+B.I3-C.CS2D.BeCl27. 苯可被臭氧分解,发生如下化学反应:二甲苯通过上述反应可能的产物为:若邻二甲苯进行上述反应,对其反应产物描述正确的是( )。
A.产物为a、b、c,其分子个数比为a:b:c=1:2:3B.产物为a、b、c,其分子个数比为a:b:c=1:2:1C.产物为a和c,其分子个数比为a:c=1:2D.产物为b和c,其分子个数比为b:c=2:18. 既易溶于稀氢氧化钠,又易溶于氨水的是( )。
高中化学竞赛样题及答案

高中化学竞赛样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描述,错误的是:A. 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的B. 同一周期内,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C. 同一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D. 过渡元素包括副族和第Ⅷ族元素答案:B二、填空题2. 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______与______的反应。
答案:H⁺;OH⁻三、判断题3. 燃烧是一种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对四、简答题4. 请简述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
答案: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
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H⁺)和氢氧根离子(OH⁻)的反应。
在反应过程中,酸释放出H⁺离子,碱释放出OH⁻离子,二者结合生成水,同时形成盐。
五、计算题5. 某溶液中含有KOH和NaOH,其浓度分别为0.2 mol/L和0.3 mol/L。
求该溶液的pH值。
答案:首先,我们需要计算出溶液中氢氧根离子(OH⁻)的浓度:c(OH⁻) = c(KOH) + c(NaOH) = 0.2 mol/L + 0.3 mol/L = 0.5mol/L然后,根据水的离子积(Kw = 10⁻¹⁴)计算出氢离子(H⁺)的浓度:c(H⁺) = Kw / c(OH⁻) = 10⁻¹⁴ / 0.5 mol/L = 2 × 10⁻¹⁴ mol/L最后,根据pH的定义计算出溶液的pH值:pH = -lg(c(H⁺)) = -lg(2 × 10⁻¹⁴) ≈ 13.7六、实验题6. 设计一个实验方案,用于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Cl⁻离子。
答案:实验步骤:1. 取一定量的待测溶液放入试管中。
2. 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硝酸钡溶液,过滤掉沉淀。
3. 向滤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
4. 观察是否生成白色沉淀。
实验现象及结论:若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含有Cl⁻离子;若没有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不含Cl⁻离子。
实验原理:氯离子(Cl⁻)与银离子(Ag⁺)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氯化银(AgCl)。
高二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

高二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空气B. 矿泉水C. 蒸馏水D. 石油2.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形式是()。
A. 热能B. 电能C. 光能D. 机械能3. 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第三周期的元素是()。
A. 锂B. 钠C. 镁D. 铝4. 根据化学平衡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物的浓度增加,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 反应物的浓度减少,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 温度升高,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D. 压力增大,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5. 酸雨的形成是由于大气中()含量过高。
A. 二氧化碳B. 一氧化碳C. 二氧化硫D. 氮氧化物6.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可以()。
A. 与酸反应生成氢气B. 与碱反应生成氢气C. 与水反应生成氢气D. 与氧气反应生成氢气7. 根据原子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B. 电子在原子核内运动C. 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D. 原子核外的电子层数等于质子数8. 下列化合物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A. 氯化钠B. 氢氧化钠C. 硫酸铜D. 碳酸钙9.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氧化剂被还原B. 还原剂被氧化C. 氧化剂被氧化D. 还原剂被还原10. 根据化学计量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质的量是物质的质量B. 物质的量是物质的体积C. 物质的量是物质的摩尔数D. 物质的量是物质的重量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 元素周期表中,第IA族的元素是______。
2. 化学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最小公倍数是______。
3. 根据酸碱中和反应,当酸和碱完全中和时,溶液呈______性。
4. 根据化学键理论,离子键和共价键的主要区别是______。
5. 根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当温度升高时,放热反应的平衡会向______方向移动。
化学高中奥赛试题及答案

化学高中奥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B. 电子在原子核外运动C. 原子核外的电子层数等于原子序数D. 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电子数答案:A2.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按照下列哪种方式排列?A. 按照原子量递增B. 按照原子序数递增C. 按照电子排布递增D. 按照元素的化学性质答案:B3. 以下化合物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A. NaClB. CaOC. H2OD. NaOH答案:C4. 在化学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关系是:A. 氧化剂被还原B. 还原剂被氧化C. 氧化剂和还原剂同时被氧化D. 氧化剂和还原剂同时被还原答案:A5. 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当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化学反应受到外部条件改变时,平衡会向哪个方向移动?A. 向减少改变的方向移动B. 向增加改变的方向移动C. 向不受影响的方向移动D. 无法确定答案:A6. 下列关于酸碱反应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 酸碱反应是中和反应B. 酸碱反应生成盐和水C. 酸碱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D. 酸碱反应中酸提供氢离子答案:C7. 化学键的类型包括:A. 离子键和共价键B. 金属键和离子键C. 共价键和金属键D. 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答案:D8. 以下哪种物质是强酸?A. 醋酸B. 碳酸C. 硫酸D. 氢氧化钠答案:C9. 根据化学平衡常数的定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B. 化学平衡常数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有关C. 化学平衡常数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数有关D. 化学平衡常数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质量有关答案:A10. 以下哪种物质是强碱?A. 氢氧化钠B. 氢氧化钾C. 氢氧化钙D. 氢氧化镁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1. 元素周期表中,第IA族的元素属于______元素。
答案:碱金属2. 一个水分子(H2O)中含有______个氢原子和______个氧原子。
高中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

高中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以下哪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A. 碳(C)B. 钠(Na)C. 镁(Mg)D. 铝(Al)2. 以下哪个化合物的化学式为HCl?A. 氢氧化钠B. 氯化氢C. 硫酸D. 碳酸3. 根据元素周期律,原子半径从左到右在周期表中逐渐减小。
以下哪个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大?A. 氢(H)B. 锂(Li)C. 钠(Na)D. 钾(K)4. 以下哪个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A. 2H2O → 2H2 + O2B. CaO + H2O → Ca(OH)2C. 2NaOH + H2SO4 → Na2SO4 + 2H2OD. CH4 + 2O2 → CO2 + 2H2O5. 以下哪个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A. NaClB. MgOC. H2OD. Fe3O46. 以下哪种物质是强碱?A. 氢氧化钠(NaOH)B. 碳酸氢钠(NaHCO3)C. 氢氧化铵(NH4OH)D. 硼酸(H3BO3)7. 以下哪个反应是酸碱中和反应?A. 2HCl + Zn → ZnCl2 + H2B. 2H2O + 2e- → H2 + 2OH-C. 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D. 2H2S + 3O2 → 2SO2 + 2H2O8. 以下哪种物质是酸?A. 碳酸钙(CaCO3)B. 硫酸(H2SO4)C. 氢氧化钠(NaOH)D. 硝酸铵(NH4NO3)9. 以下哪个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A. 氢气(H2)B. 氧气(O2)C. 氯化钠(NaCl)D. 二氧化碳(CO2)10. 以下哪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A. 氦(He)B. 氧(O)C. 氟(F)D. 氖(Ne)答案:1. B2. B3. D4. D5. C6. A7. C8. B9. C10. 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1. 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周期的元素被称为过渡金属元素。
答案:412. 根据化学键的类型,水(H2O)分子中的化学键是______键。
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解析

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下列化合物中,均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A. CuCl2B. MgSO4C. FeCl3D. NaNO2答案:C解析:FeCl3 + 3H2O → Fe(OH)3↓ + 3HCl。
2. 下列元素中,电子亲和能最小的是:A. FB. ClC. BrD. I答案:D解析:由于碘的原子半径比氟、氯、溴大,电子排布较稀疏,电子的吸引力较弱,因此电子亲和能最小。
3. 一氧化碳是与氧气一起排放的环境污染物,它对健康的危害是由于它捆着血红蛋白,阻碍了氧气的运输。
二氧化碳的危害是:A. 吸入过多会引起中毒B. 与其他化合物反应会产生毒物C. 只对环境有害,不对人体有害D. 与水蒸气结合,使大气层温度上升答案:D解析: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之一,它能吸收长波辐射,使地球大气层对来自太空的能量保留下来,形成温室效应,导致大气温度升高。
二、填空题1. 挥发性较小的液体,蒸气压()。
答案:较低解析:挥发性较小,即分子间力较强,分子间距较小,所以蒸气压较低。
2. CH3-OH与CH3-CH2CH2-OH按沸点升序排列的结果是()。
答案:CH3-OH < CH3-CH2CH2-OH解析:分子量相同的醇类,它们之间的分子间力相差不大,但是碳原子量不同,故分子间力增大。
增大的分子间力能够增大液体的凝固点和升高液体的沸点。
因此,含有较多碳原子的醇具有更高的沸点。
所以CH3-OH的沸点较低。
3. 醋酸可以使pH值减小,这说明醋酸()。
答案:为酸性物质解析:醋酸(CH3COOH)在水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H+(酸性),故为酸性物质。
三、简答题题目:什么是pH值?pH值的变化和酸碱性有什么关系?答案:pH值是一个反映酸碱性强弱的指标。
pH值是对于物质的氢离子浓度响应的一个指标。
pH值为数值越小,表示物质越酸;数值越大则表示越碱。
并且,pH的单位为无量纲单位。
牛顿小时候玩过一个长弓射箭的游戏。
凭借这种游戏,他增强了自己的观察能力,并学习了很多有关物理科学的基本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竞赛试题精选及答案班级 姓名1. 在一定条件下将a 体积NO 2和b 体积O 2同时通入倒立于水中且盛满水的容器内充分反应后,容器内残留a 9体积的气体,该气体遇空气即变为红色,则a 与b 的比值为--------------------------------------------------------------------------------------[B]A 、1:6B 、6:1C 、8:3D 、3:8〖提示〗:残留的a 9体积的NO 气体是由剩余的39a NO 2与水反应得到有,故与O 2参加反应的NO 2的体积为a-39a =69a ,消耗O 2的体积为69a 的四分之一。
2. 某学生为测定一瓶失去标签的铁的氧化物样品的成份,称取14.00克该样品用足量的CO 在适宜的条件下使其全部还原,将生成的CO 2用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吸收生成26.25克沉淀,据此可推断出该样品是--------------------------------[A]A 、Fe 2O 3B 、Fe 3O 4C 、不纯的Fe 2O 3D 、FeO〖提示〗:CO 与之反应后均生成CO 2,其中的一个氧原子全部来自铁的氧化物,所以生成的CO 2的物质的量(0.2625摩)也就是铁氧化物中所含的氧原子的量,其中每1摩氧原子所对应的式量=1400026255333...= 3. a 在常温下为离子晶体,由X 、Y 两元素构成,在a 中X m+和Y n-的电子层结构相同。
已知下列反应:(1)a+H 2O 电解−→−−H 2+b+c (2)H 2+c →d (气) (3)b+c →a+e+H 2O 则a 、e 、f 依次是-----------------------------------------------------------------------[B] A 、NaCl NaClO HCl B 、CaCl 2 Ca(ClO)2 HClO C 、Na 2S Na 2SO 3 H 2SO 3 D 、K 2S K 2SO 3 H 2SO 4 4.将amol/L 的碳酸氢钙溶液跟bmol/L 的烧碱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中含有四种生成物,则下列a 与b 的关系正确的是----------------------------------------------[B] A 、a:b ≥1:2 B 、1:2<a:b<1:1 C 、2a=b D 、a=2b 5.①将0.1升1.0mol/L 的纯碱溶液逐滴加入到0.1升1.25mol/L 的盐酸中②将0.1升1.25mol/L 的盐酸逐滴加入到0.1升1.0mol/L 的纯碱溶液中,两种操作产生二氧化碳的体积比为------------------------------------------------------------------------[A] A 、5:2 B 、2:5 C 、2:1 D 、1:1 6.二种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原子个数比为1:3,若二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分别为a 和b ,则a 、b 的关系可能是------------------------------------------[D] ①a=b+5 ②a+b=8 ③a+b=30 ④a=b+8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7. 某离子晶体的空间构型如图所示,则该晶体中X 、Y 的离子个数比为[BD]A、XY4B、XY2C、YXD、YX28.向含有a摩AlCl3溶液中加入含有b摩KOH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可能是-------------------------------------------------------------------------------------------------[A]①a摩②b摩③a/3摩④b/3摩⑤0摩⑥(4a-b)摩A、①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⑤C、①④⑤⑥D、①④⑤9.用H2还原某+n价的金属氧化物,如有1克H2恰好还原a克氧化物时,则该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为-----------------------------------------------------[B]A、(8-a)nB、(a-8)nC、an+8nD、an+16n10.25℃时,在0.1mol/LNaX溶液中,水的电离度为α1;在0.1mol/L盐酸中,水的电离度为α2,若αα12=109,则NaX溶液的PH值为----------------------[C]A、5B、7C、10D、1111.已知[Co(NH3)6]3+呈正八面体结构:各NH3分子间距相等,Co3+位于正八面的中心。
若其中二个NH3分子被Cl-取代,所形成的[Co(NH3)4Cl2]+的同分异构体的种数有-------------------------------------------------------------------------------------[A]A、2种B、3种C、4种D、5种12.A、B都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B>A,它们可以形成化合物AB2,由此可得出的正确判断是--------------------------------------------------------------------------[D]A、A、B可能在同一周期B、A肯定是金属元素C、A、B的单质都不可能是原子晶体D、A可能在第二周期的IIA或IV A13.某温度下,将2摩A和3摩B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A(气)+B(气)C(气)+D(气)5分钟后达到平衡。
已知各物质的平衡浓度的关系为[A]a[B]=[C][D],若在温度不变情况下将容器的体积扩大为原来的10倍,其A的转化率不发生变化,则B的转化率为--------------------------------------------------------------------------------[D]A、60%B、24%C、4%D、40%14.化学工作者把烷烃、烯烃、环烷烃、炔烃的通式转化成键数的通式,给研究有机物分子中键能大小的规律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设键数为I,则烷烃中碳原子跟键数关系的通式为CnH3n+I,烯烃(视双键为两条单键)及环烷烃中碳原子跟键数关系的通式均为CnH3n,则苯的同系物中碳原子跟键数关系的通式为[C]A、CnH3n-1B、CnH3n-2C、CnH3n-3D、CnH3n-415.将1.12克铁粉加入到25毫升2mol/L的氯化铁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其结果是[BC]A、铁有剩余B、往溶液滴入KSCN溶液显红色C、溶液中的Fe2+和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6:1D、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量之比为2:516.常温下取金属钠、铝、铁各n克,加入1mol/L的硫酸V毫升,要使铝、铁反应后放出等量的氢气,且比钠反应生成的氢气少,V和n的数值关系是-----[A]A、V≤100056nB、V≤n23C、V<n56D、V≥100018n17.向200毫升0.10mol/L的Fe(NO3)2溶液中加入适量NaOH溶液,使Fe2+完全转化成沉淀,过滤、洗涤,将所得的沉淀灼烧至质量不再变化,其质量为[B]A、1.44克B、1.60克C、4.36克D、4.84克〖提示〗:最后得到的沉淀是氧化铁。
18. 某物质由A、B、C三种元素组成,其晶体中微粒的排列方式如图所示:该晶体的化学式是-------------------------------------------------------------------[B]A、AB3C3B、AB3CC、A2B3CD、A2B2C19.现有PH=a和PH=b的两种NaOH溶液,已知b=a+2,将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和后,所得溶液的PH值接近于-------------------------------------------------[B]A、a-lg2B、b-lg2C、a+lg2D、b+lg220.某有机物CxHmOn完全燃烧时需要氧气的物质的量是该有机物的x倍,则其化学式中x、m、n的关系不可能是----------------------------------------[C]A、x:m:n=1:2:1B、m:n=2:1C、m≥2x+2D、m<2x+221.A、B、C、D、E是同周期的五种元素,A和B的最高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呈碱性,且碱性B>A;C和D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呈酸性,且酸性C>D;五种元素所形成的简单离子中,E的离子半径最小,则它们的原子序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A、CDEABB、ECDABC、BAEDCD、BADCE22.在一定温度下,将PH=3的H2SO4与PH=9的氨水等体积混和,恰好完全反应,则在该温度下,氨水的电离度为------------------------------------------[B]A、10%B、1%C、0.5%D、0.01%23.将0.03摩尔Cl2缓缓通入含0.02摩尔H2SO3和0.02摩尔HBr的混和溶液中,在此过程中,溶液中的[H+]与Cl2用量的关系示意图是(溶液的体积不变)[A]24.将等体积的0.4mol/LCH3COONa和0.2mol/LHNO3溶液混和,则混和液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D]A、[Na+]>[CH3COO-]>[NO3-]>[H+]>[OH-]B、[Na+]>[CH3COO-]> H+]>[NO3-]>[ [OH-]C 、将混和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中,[][]H CH COO +-3的比值变小 D 、将混和溶液稀释1010倍以后,溶液的PH 值接近7,[NO 3-]=10-11mol/L〖提示〗:对C 项可这样理解:当稀释到一定程度时,[H +]将不再发生变化,其值为10-7mol/L ,但在继续加水的情况下,[CH 3COO -]将继续降低,所以,[][]H CH COO +-3的值应随着水的加入而不断变大。
25. 14克铜、银合金与足量的某浓度的硝酸反应,将放出气体与1.12升(标况)氧气混合,通入水中恰好全部吸收,则合金中铜的质量是----------------[C]A 、9.6克B 、6.4克C 、3.2克D 、1.6克〖提示〗:硝酸浓度不必考虑,因为硝酸得到的电子数将在氮的氧化物与氧气反应中全部由氧气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