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土地报批勘测定界工作流程资料

合集下载

土地报批勘测定界工作流程

土地报批勘测定界工作流程

土地报批勘测定界工作流程土地勘测定界系指对各类建设项目实地划定土地使用范围、测定界桩位置、标定用地界线、调绘土地利用现状,计算用地面积以供审查报批建设项目用地的测绘技术工作。

市土地管理事务所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工作流程。

一、勘测定界主要工作程序委托∙组织协调工作∙提供图件∙外业调查(现场踏勘、调查确权、实地放样、界址测量等)∙内业处理(绘制勘测定界图、编制土地勘测定界报告书等)∙成果检查验收∙提交成果资料二、勘测定界过程1.委托市土地管理事务所对具体的项目采取摇号方式从备选库中随机选取1家测绘单位作为作业单位。

市土地管理事务所下达《测绘通知单》,告知作业单位项目任务指令要求,包括:项目实施地点、项目类别要求、完成期限等。

2.组织人员测绘单位接受委托后,项目负责人安排人员到市土地管理事务所进行工作对接,商定工作的具体时间、了解用地范围内的权属状况、收集相关资料等。

市土地管理事务所协调区征收局或相关单位,通知属地乡镇或相关单位配合测绘单位到现场指界。

3.提供图件市土地管理事务所提供用地范围电子版资料、用地批文的电子版勘界图和相关政策性文件等给测绘单位使用,并签订《保密协议》。

(1)用地范围电子版由用地单位提供;(2)如测绘单位没有用地批文的电子版勘界图,由市土地管理事务所发函至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提供。

4.外业调查(现场踏勘、调查确权、实地放样、界址测量等)测绘单位在约定时间到达现场后,应先咨询用地单位及村组干部,了解用地范围和村组情况,是否和用地红线图一致。

如果一致,则按双方指定的界址进行测绘;如不一致,则在双方统一意见后进行测绘,也可先测绘成图后,请双方确认。

测绘完毕后,测绘单位请到场人员在《测绘现场人员确认表》上签字。

5.内业处理(绘制勘测定界图、编制土地勘测定界报告书等)测绘单位套合历史征地范围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核实相关权属单位,根据图斑进行面积量算,再与上年度变更调查数据库作比对调整,最后出具勘测定界图、土地分类面积汇总表和土地勘测定界报告书。

土地报批勘测定界工作流程

土地报批勘测定界工作流程

土地报批勘测定界工作流程土地勘测定界系指对各类建设项目实地划定土地使用范围、测定界桩位置、标定用地界线、调绘土地利用现状,计算用地面积以供审查报批建设项目用地的测绘技术工作。

市土地管理事务所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工作流程。

一、勘测定界主要工作程序委托组织协调工作提供图件外业调查(现场踏勘、调查确权、实地放样、界址测量等)内业处理(绘制勘测定界图、编制土地勘测定界报告书等)成果资料成果检查验收提交、勘测定界过程1. 委托市土地管理事务所对具体的项目采取摇号方式从备选库中随机选取 1 家测绘单位作为作业单位。

市土地管理事务所下达《测绘通知单》,告知作业单位项目任务指令要求,包括:项目实施地点、项目类别要求、完成期限等。

2. 组织人员测绘单位接受委托后,项目负责人安排人员到市土地管理事务所进行工作对接,商定工作的具体时间、了解用地范围内的权属状况、收集相关资料等。

市土地管理事务所协调区征收局或相关单位,通知属地乡镇或相关单位配合测绘单位到现场指界。

3. 提供图件市土地管理事务所提供用地范围电子版资料、用地批文的电子版勘界图和相关政策性文件等给测绘单位使用,并签订《保密协议》。

(1 )用地范围电子版由用地单位提供;( 2 )如测绘单位没有用地批文的电子版勘界图,由市土地管理事务所发函至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提供。

4. 外业调查(现场踏勘、调查确权、实地放样、界址测量等)测绘单位在约定时间到达现场后,应先咨询用地单位及村组干部,了解用地范围和村组情况,是否和用地红线图一致。

如果一致,则按双方指定的界址进行测绘;如不一致,则在双方统一意见后进行测绘,也可先测绘成图后,请双方确认。

测绘完毕后,测绘单位请到场人员在《测绘现场人员确认表》上签字。

5. 内业处理(绘制勘测定界图、编制土地勘测定界报告书等)测绘单位套合历史征地范围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核实相关权属单位,根据图斑进行面积量算,再与上年度变更调查数据库作比对调整,最后出具勘测定界图、土地分类面积汇总表和土地勘测定界报告书。

土地勘测定界规程(最全版)

土地勘测定界规程(最全版)

土地勘测定界规程(最全版)前言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和人口的增加,土地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土地勘测定界也就越来越重要。

土地勘测定界是指根据法律规定,对土地进行详细的调查和测量,最终确定土地的边界和面积,以保障土地权利的合法性和稳定性。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土地勘测定界的规程和流程,以及注意事项。

规程与流程土地勘测定界的规程和流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步:资料准备在进行土地勘测定界之前,需要做好资料准备工作。

具体来说,需要收集和整理相关地籍资料、地形地貌图、矿物地质图、水土保持规划图等相关资料。

此外,还需要收集和整理申请书、批准文件、权属证明等相关文件。

第二步:测量在资料准备工作完成后,就可以开始进入测量环节。

测量过程中,需要选用合适的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进行测量,保障测量精度。

在测量时,需要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定界,同时还需要进行现场摄影和标记。

第三步:报批在完成测量工作后,需要将成果进行整理和报批。

报批时需要提交土地勘测报告和地籍调查报告等相关资料,同时还需要对测量数据进行质量控制。

第四步:审核在报批材料提交之后,需要进行审核。

审核环节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对提交的资料进行严格的审核,同时还需要进行现场核查。

第五步:颁证在审核合格之后,相关部门会颁发土地权证。

土地权证是土地所有者合法占有及使用土地的证明。

注意事项进行土地勘测定界工作时,需要遵守以下几个注意事项:1.进行勘测定界工作时,需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

2.在进行测量时,选用合适的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进行测量,保障测量精度。

3.在报批材料提交之前,需要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档和整理,做到合理完整、准确无误。

4.在审核环节中,需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审核,通过审核的材料才能颁证。

5.土地勘测定界的工作需要有专业的人员参与,确保工作的准确性和合法性。

作为土地开发利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勘测定界工作需要做好资料准备、测量、报批、审核和颁证等方面的工作,以确保土地使用权的合法性和稳定性。

勘测定界工作流程

勘测定界工作流程

勘测定界工作流程勘测定界工作流程是指在土地开发、建设项目实施前,进行地质调查、测量,确定用地界限的过程。

它是一项重要的工作,能够为后续的设计、施工和规划提供准确的数据和信息,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和高效完成。

勘测定界工作流程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步骤:资料收集、现场实地勘测、数据处理与分析、报告编制与提交。

首先,资料收集是勘测定界工作的基础。

相关部门应收集土地资料、地质地貌图、水文地质图、气象资料等,并获取用地规划和设计文件,以了解工程的基本情况和背景信息。

接下来是现场实地勘测。

勘测人员应根据设计要求,利用测量仪器进行现场测量。

他们会使用全站仪、测距仪、水准仪等设备测量地形地貌、地面控制点、地下管线等数据。

同时,还会进行随机观察、样品采集等工作,收集更多与工程相关的数据。

数据处理与分析是勘测定界的核心环节。

在此阶段,勘测人员会对收集到的测量数据进行整理和处理,准确计算用地界限的坐标、长度、面积等参数。

他们会使用专业的测绘软件进行数据校正和计算,确保测绘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最后,报告编制与提交是勘测定界工作的总结和归档。

勘测人员会整理测绘成果和相关报告,编制成正式的勘测定界报告。

报告应包含详细的测量数据、分析结果、地形图、用地界限图等,并注明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

报告还应提交给相关部门和业主,供后续工作参考和使用。

在勘测定界工作中,还需要遵守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范。

例如,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的测绘精度标准进行测量,保证测绘数据的准确性;要遵守国家有关测绘管理的规定,确保勘测定界工作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此外,勘测定界工作还需要与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进行沟通和协调。

他们之间需要共同研究和解决工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确保勘测定界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成功完成。

总之,勘测定界工作流程是一个系统、复杂、科学的过程。

它需要勘测人员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准确的数据收集和处理。

只有通过科学的勘测定界工作,才能为土地开发和工程建设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有序进行工作,实现工程目标。

土地勘测定界规程最全版资料全

土地勘测定界规程最全版资料全

土地勘测定界规程(最全版)目次前言II引言 1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勘测定界一般工作程序 15 实地调绘 26 平面控制测量 37 界址点的放样及界标的埋设 38 界址点测量 39 面积计算和汇总 410 勘测定界图 511 成果资料的检查与验收 5附录A (资料性附录)土地勘测定界技术报告书(示例)7附录B (资料性附录)勘测定界图(样图)16附录C (资料性附录)土地勘测定界验收报告19前言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原国家土地管理局1997年批准发布的《建设项目用地勘测定界技术规程(试行)》。

本标准的附录A、B、C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国土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土资源部地籍管理司,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高延利、李万东、扈传荣、杨祝晖、张燕妮、温明炬、张炳志、张阳阳、刘天增参加人员:韩琼、詹长根、朱国雄、何瑞东、胡凯、方思勤、谢玉周本标准由国土资源部负责解释。

引言土地勘测定界(以下简称勘测定界)是根据土地征收、征用、划拨、出让、农用地转用、土地利用规划及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等工作的需要,实地界定土地使用范围、测定界址位置、调绘土地利用现状、计算用地面积,为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用地审批和地籍管理等提供科学、准确的基础资料而进行的技术服务性工作。

勘测定界工作,在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下,由有资格的勘测单位承担。

为实施项目用地审批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切实保护耕地,加强土地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有关规定,特制定本规程。

土地勘测定界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各类项目用地勘测定界的工作内容、工作方法、技术程序等。

适用于各类项目用地的勘测定界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一块宗地完整的勘测定界步骤

一块宗地完整的勘测定界步骤

一块宗地完整的勘测定界步骤宗地勘测定界是指通过实地测量和分析,确定土地范围、界限及其权属归属的过程。

这个过程包括多个步骤,下面将逐步介绍宗地勘测定界的流程。

第一步:资料调查与准备在开始勘测定界之前,首先需要进行充分的资料调查和准备工作。

这包括查阅相关地籍档案、土地权属证明、土地规划批文等文档,并与相关部门和单位进行协调,了解土地使用情况和限制。

同时,需要准备必要的测量设备和工具,如测量仪器、三脚架、测量杆等。

第二步:实地勘测实地勘测是宗地勘测定界中最重要的一步。

勘测人员需要按照事先制定的勘测方案,到达具体勘测点进行实地测量。

测量的内容包括边界线的勘测、地形地貌的勘测、属性地物的勘测等。

边界线的勘测包括测量宗地的四至线,包括东至、南至、西至和北至线。

勘测人员需要使用测量仪器,如全站仪、GPS等,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结果记录下来。

地形地貌的勘测是为了了解宗地的地势、起伏、坡度等地貌特征,以及地表水体等情况。

这些信息对于后续土地利用规划和工程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属性地物的勘测是为了确定宗地内的辅助勘测点、标志物和基本地物等。

勘测人员需要将这些地物准确勘测出来,并记录在测量资料中。

第三步:数据处理与分析在完成实地测量之后,需要对测量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这包括对测量结果进行计算、整理和转换,并绘制相关的图件和表格。

勘测人员需要使用专业的测量软件和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并生成相应的报告和图件。

第四步:界址确认与协商界址确认是宗地勘测定界中的重要环节,它是在完成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基础上,与相关权属单位和相关人员进行界址确认和协商。

勘测人员需要将勘测结果和分析报告提交给相关单位,并与其进行协商,澄清可能的界线争议,并达成一致意见。

第五步:界址标志设置在界址确认和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后,需要设置界址标志。

界址标志是为了准确标识宗地边界线的位置,防止以后发生争议。

常见的界址标志有方石、固定标识物等。

勘测定界作业流程

勘测定界作业流程

土地勘测定界一般工作流程土地勘测定界(以下简称勘测定界):是根据土地征收、征用、划拨、出让、农用地转用、土地利用规划及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等工作的需要,实地界定土地使用范围、测定界址位置、调绘土地利用现状、计算用地面积,为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用地审批和地籍管理等提供科学、准确的基础资料而进行的技术服务性工作。

1.接受委托:具备勘测定界资质的单位持有用地单位项目用地的政府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委托进行作业。

2.查阅有关文件:查阅由用地单位提供的城市规划区内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或选址意见书及规划用地范围图;批准的施工设计和有关资料;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在前期对项目用地的审查意见。

3.搜集勘测定界资料及图件:由用地单位搜集辖区内用地管理图、用地范围内的地籍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利用权属界线图、地形图、基本农田界线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由专业设计单位承担设计的用地范围图以及比例尺不小于1:2000的建设项目工程总平面布置图。

搜集用地范围附近原有平面控制点坐标成果及用地界址点拟定坐标(设计坐标)或与定界有关的参考资料。

4.实地调绘:实地调查核实用地范围内的行政界线、权属界线、土地利用界线,将其测绘或转绘于工作底图上,同时对现状利用类型进行实地调查核实。

5.外业调绘:准备工作底图(地籍图、地形图或标准分幅的土地利用现状图);查阅用地范围内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及土地登记资料,将用地范围内的权属界线、行政界线转绘到工作底图上,其他权属由当地国土资源行政部门组织相关人员按《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城镇地籍调查规程》的要求共同现场指界、并转绘到工作底图上。

具体操作如下:(a):工作底图的准备:工作底图是用于进行勘测定界及编绘勘测定界图的基础图件。

工作底图应是地籍图、地形图、标准分幅土地利用现状图。

工作底图的比例尺不小于1:2000,大型工程工作底图比例尺不小于1:10000。

工作底图的现状不能满足勘测定界工作要求时应对界址线附近和界址范围内的地形地物进行修测或补测。

建设工程土地勘测定界基本流程和方法

建设工程土地勘测定界基本流程和方法

建设工程土地勘测定界基本流程和方法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郊区集体土地被征收为国有土地的工程建设项目也越来越多。

本文着眼于建设工程土地勘测定界各阶段的实际情况,详细阐述了土地勘测定界基本流程和基本方法。

关键词土地勘测定界1、术语建设工程土地勘测定界建设工程土地勘测定界是指有资质的勘测单位在当地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组织下,根据土地征收、征用、土地补偿等工作的需要,实地确定土地使用范围、测定界址位置坐标、调查土地利用现状并计算土地分类面积和编制相关报表,为用地审批和地籍管理等提供科学、准确的基础资料而进行的技术工作。

2、建设工程土地勘测定界一般工作流程及方法2.1 收集资料和制定技术方案主要包括:项目选址意见书及规划用地范围图;用地范围内的交通(铁路、公路)、水系(河流、湖泊)以及行政界线资料;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在前期对项目用地的审查意见;用地范围内及周边的土地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使用权证及附图、大于1:2000的地形图以及平面控制等相关资料。

根据收集资料的情况,经踏勘后,编制技术设计书。

2.2权属调查权属调查是土地勘测定界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权属调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收集并核实已有的权属资料。

若已有的权属资料未发生变更,且与实地一致时,利用原有资料,不需要重新进行土地权属调查;若经核实原有权属资料存在明显错误的,即进行重新确权。

2.现场指定确权。

当已有的权属资料不能满足需要或者存在明显错漏时,进行现场重新确权。

重新确权,一般由当地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相关人员主持,用地范围内权属双方(法人代表或委托代理人)和专业调查人员必须到场,进行指界确认。

指界时,调查人员跟随指界人,采用界桩和红色油漆现场做记,并沿界线走向将界线调绘在调查底图上。

调查结束后,当场请双方的指界人进行签字确认。

当实施界址点的测绘后,及时整理成图,并请权属双方(法人代表或委托代理人)签章确认。

集体土地和没有明确使用者的国有土地(如森林、荒地、水流等)的界线,由集体土地权属主进行签章,并按照有关法规进行确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地报批勘测定界工作流程
土地勘测定界系指对各类建设项目实地划定土地使用范围、测定界桩位置、标定用地界线、调绘土地利用现状,计算用地面积以供审查报批建设项目用地的测绘技术工作。

市土地管理事务所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工作流程。

一、勘测定界主要工作程序
委托∙组织协调工作∙提供图件∙外业调查(现场踏勘、调查确权、实地放样、界址测量等)∙内业处理(绘制勘测定界图、编制土地勘测定界报告书等)∙成果检查验收∙提交成果资料
二、勘测定界过程
1.委托
市土地管理事务所对具体的项目采取摇号方式从备选库中随机选取1家测绘单位作为作业单位。

市土地管理事务所下达《测绘通知单》,告知作业单位项目任务指令要求,包括:项目实施地点、项目类别要求、完成期限等。

2.组织人员
测绘单位接受委托后,项目负责人安排人员到市土地管理事务所进行工作对接,商定工作的具体时间、了解用地范
围内的权属状况、收集相关资料等。

市土地管理事务所协调区征收局或相关单位,通知属地乡镇或相关单位配合测绘单位到现场指界。

3.提供图件
市土地管理事务所提供用地范围电子版资料、用地批文的电子版勘界图和相关政策性文件等给测绘单位使用,并签订《保密协议》。

(1)用地范围电子版由用地单位提供;
(2)如测绘单位没有用地批文的电子版勘界图,由市土地管理事务所发函至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提供。

4.外业调查(现场踏勘、调查确权、实地放样、界址测量等)
测绘单位在约定时间到达现场后,应先咨询用地单位及村组干部,了解用地范围和村组情况,是否和用地红线图一致。

如果一致,则按双方指定的界址进行测绘;如不一致,则在双方统一意见后进行测绘,也可先测绘成图后,请双方确认。

测绘完毕后,测绘单位请到场人员在《测绘现场人员确认表》上签字。

5.内业处理(绘制勘测定界图、编制土地勘测定界报告书等)
测绘单位套合历史征地范围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核实相关权属单位,根据图斑进行面积量算,再与上年度变更调查数据库作比对调整,最后出具勘测定界图、土地分类面积汇总表和土地勘测定界报告书。

6.成果检查验收
土地勘测定界资料由测绘单位自检,检查合格后市土地管理事务所受理测绘单位成果资料。

符合有关规定要求、资料齐全的,通过验收,并双方在《测绘成果移交表》上签字。

不符合要求的,说明原因,测绘单位返工修改完善后,再进行验收。

检查验收内容:
(1)对土地勘测定界内业成果资料的检查验收,包括土地勘测定界基础资料和勘测定界成果资料;
(2)对土地勘测定界外业成果资料的检查验收,包括界址点放样是否符合规程的要求;地籍要素测量的方法,测量要素齐全、准确,对有关地物的取舍是否符合规程要求;
勘测定界图的规格尺寸、技术要求、表述内容是否符合要求等。

7.提交成果资料与运用
市土地管理事务所根据成果资料,进入组卷报征下一环节;或与使用单位签字《测绘成果运用表》,并签订《保密协议》后,方可使用成果资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