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
林则徐的名词解释

林则徐的名词解释近代中国历史上,有一位被誉为“铁血丞相”的重要人物,他就是林则徐。
林则徐(1785年-1850年),字于凤,号观庐,祖籍福建闽县(现属福州市),出生于江苏苏州。
他是清朝官员、政治家、思想家,也是中国近代化运动的早期推动者之一。
林则徐在历史上留下了许多令人敬佩的业绩和思想,他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林则徐的早年经历及思想觉醒林则徐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
他年轻时的才华出众,被誉为“才子”和“天才”,十分早熟。
他年仅16岁就中举人,18岁考中秀才。
林则徐继承了家族的儒家传统,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他热爱民间音乐,喜欢读书写字,同时也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1789年爆发的法国大革命对林则徐的思想觉醒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他开始关注欧洲的政治变革,深入研究西方的法律和政治制度。
林则徐意识到中国社会存在着巨大的改革和进步的空间,他迫切希望推动中国向现代化的道路迈进。
2. 林则徐的重要事迹与贡献林则徐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许多令人瞩目的事迹与贡献。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他领导禁烟运动的举措。
在19世纪初期,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横行霸道地向中国输送大量鸦片。
林则徐深知鸦片对国家和民族的危害,他坚定地反对吸食鸦片的行为,并于1839年被任命为湖南提督前往湘潭等地禁止鸦片贸易。
林则徐在湘潭开展了一系列严厉的打击鸦片贸易的措施,以铁腕和毅然决然的态度带领各方力量进行斗争。
他深入民间,宣讲禁烟政策,并且下令销毁各种鸦片制品,还对参与贩卖鸦片的人进行了严厉的制裁。
这使得湘潭的鸦片贸易受到严重打击,人们对鸦片渐渐失去了兴趣。
3. 林则徐的现代化思想林则徐不仅是一位具有远见的改革者,也是一位思想家。
他提出了一系列现代化的思想,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开辟了新的道路。
首先,林则徐重视教育。
他认为,教育是国家兴盛的根本,只有将教育普及到每一个人,才能培养出有才华且有责任感的人才。
他发起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措施,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并且主张以实用为导向的教育方式,使中国的教育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化的需求。
名人故事之林 则徐

名人故事之林则徐关键信息项:1、林则徐的生平经历2、林则徐的主要成就3、林则徐的思想理念4、林则徐的影响力及历史评价11 林则徐的生平经历林则徐,字元抚,晚号俟村老人,是清朝时期的一位杰出政治家、思想家和民族英雄。
他出生于福建侯官(今福建省福州市)的一个书香门第。
自幼聪慧好学,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林则徐早年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历任多地官职。
在为官期间,他清正廉洁,关心民生,为百姓谋福祉。
111 早期仕途林则徐初入官场,就展现出了卓越的才能和强烈的责任感。
他致力于整顿吏治,打击贪污腐败,为地方的治理和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112 虎门销烟1839 年,林则徐被任命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
他坚决打击鸦片贸易,收缴大量鸦片,并在虎门进行了举世瞩目的销烟行动,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民坚决抵制毒品的决心和勇气。
12 林则徐的主要成就121 禁烟运动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是中国近代史上反对外国侵略的重要事件。
他的坚决行动遏制了鸦片在中国的泛滥,保护了人民的身体健康,维护了国家的尊严和利益。
122 加强海防在抵御外国侵略的过程中,林则徐积极加强海防建设,组织训练水师,提高了中国的海防能力。
123 开眼看世界林则徐主张了解西方,组织翻译西方书籍和报纸,使中国人开始对世界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为后来的洋务运动等变革奠定了思想基础。
13 林则徐的思想理念131 爱国精神林则徐始终怀着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厚热爱,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兴衰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了国家的利益不惜挺身而出。
132 改革思想他认识到中国需要改革和进步,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和理念,以增强国家的实力。
133 民本思想林则徐关注民生,重视百姓的疾苦,努力为民众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
14 林则徐的影响力及历史评价141 对当时社会的影响林则徐的禁烟行动和抵御外侮的举措,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为后来的反侵略斗争树立了榜样。
142 对后世的启示他的爱国精神、改革思想和民本理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关于林则徐的历史故事

关于林则徐的历史故事一、引言林则徐是中国清朝时期的一位杰出官员,以其高尚的品德、卓越的能力和伟大的贡献而著称。
他出生于1785年,在福建福州出生,是嘉庆十六年的进士,并在官场上逐步攀升。
林则徐在广东、浙江、江苏等地担任过重要职务,为清朝的繁荣和稳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生平事迹1.禁烟运动19世纪初期,中国面临着鸦片泛滥成灾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林则徐积极主张禁烟运动。
1839年,林则徐被任命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主持禁烟运动。
他坚决反对鸦片贸易,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成功地遏制了鸦片的泛滥。
这一举动得到了人民的广泛支持和赞扬。
2.治理黄河1841年,林则徐被任命为两广总督,负责治理黄河洪水。
他亲自前往黄河沿岸视察,制定了一系列有效的治理方案。
通过加强堤防、疏通河道、修建水闸等措施,成功地控制了黄河的洪水,保障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3.抵御外敌入侵1842年,由于英军入侵中国,林则徐被任命为钦差大臣,前往浙江镇海协助军队抵御外敌入侵。
他积极组织防御,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战略和战术措施。
虽然最终清军未能阻止英军的进攻,但林则徐的英勇抵抗赢得了人民的尊重和赞扬。
三、历史评价林则徐是一位杰出的清朝官员,他的品德、能力和贡献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扬。
他的禁烟运动和治理黄河的事迹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经典案例。
同时,他在抵御外敌入侵时的英勇抵抗也彰显了中国民族的自豪和尊严。
林则徐的事迹激励着后人不断进取,为人民利益和国家繁荣而奋斗。
四、结语林则徐作为一位杰出的清朝官员,他的生平事迹和贡献值得后人学习和铭记。
他的禁烟运动、治理黄河和抵御外敌入侵的事迹不仅是中国历史的经典案例,也是激励后人的榜样。
通过学习和传承林则徐的精神和事迹,我们可以更好地为中国的繁荣和稳定做出贡献。
林则徐最有名的10首诗

林则徐最有名的10首诗
林则徐是清朝末年的政治家、教育家和诗人,其诗作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以下是林则徐最有名的10首诗:
1.《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表达了出征战场时对家人的思念
和祝福。
2.《赴死谢将军纪念顾大翼》:流传甚广的悼念故人的诗作,表达了对故友的深深怀念和追思之情。
3.《海上甲午题彭城王维二诗合壁》:作为海上甲午事变的亲
历者,这首诗描述了悲愤之情和对国家复兴的期盼。
4.《自侯沙行宿小亭有怀》:描述了身处异乡时的孤独和思念
之情。
5.《临江仙》:以秋天江边的景色为背景,表达了对颓废时光
的思考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6.《夜过东风第二奉使己未秋日忆杭州谢侍御书院闾里诸所居
式部侍郎维舟太常寺卒》:回忆了友人的生平和友谊,抒发了对逝去友人的怀念之情。
7.《寄题紫藤山房》:描述了山居生活的宁静和对自然的赞美。
8.《甲第弃业》:表达了放下功名利禄,回归本心的决心和对
清廷腐败之弊的批判。
9.《劝学吟》:作为教育家,林则徐提出了崇尚学习的理念,鼓励青年努力学习。
10.《枕戈泣血辞家书》:以战时征召为背景,表达了对家人的告别和对国家的忠诚。
以上是林则徐最有名的10首诗,涵盖了他不同时期的创作和不同主题的表达。
林则徐

• 洋馆,撤退中国官员。义律无可奈何,只得命令英商缴烟。4- 5月,林则徐率领文 • 武官员,从 趸船 上收缴了英国、港脚(印度)、美国商人的鸦片237 万余斤。从 6
• 月3月到25日,在 虎门 海滩当众销毁。 虎门销烟 , 是禁烟运动的巨大胜利,也是
• 对英国侵略者的沉重打击。
林则徐虎门销烟细节
• 1839年3月18日,林则徐发布两个谕贴。 • 1839年3月19日下令禁止外国人离开广州。
• 虎门销烟1839年3月21日下令包围商馆。
• 1839年3月22日下令查拿英国鸦片贩子颠地。 • 1839年3月28日,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向林则徐呈送了《义律遵谕呈单缴烟二万零二百八十三箱禀》。 • 1839年4月10日林则徐、邓廷桢亲赴虎门检查收缴前各项准备工作。 • 1839年4月11日开始收缴,林则徐亲自监督收缴全过程。 • 1839年5月18日,实用了34天,共收缴烟土19187箱,又2119袋,总重量1188127公斤。 • 1839年6月3日,于虎门海滩,销毁收缴的鸦片,历时23天。 • 虎门销烟从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鸦片在中国的泛滥,在民间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其次,这次禁烟运动大大增 加了中国广大民众对鸦片危害性的认识,使很多人看清了英国向中国贩卖鸦片的本质,唤醒了人们的爱国 意识。
• 为了长期维护湖址,杜绝日后再被人侵占,林则徐在西湖湖边砌筑了1236丈的石驳岸。时 光流逝,虽然现存的石驳岸早已不是林公当时修建的石岸,但在它们的保护下,西湖至今 还维持着林公当年疏浚后的面积。林则徐在疏浚西湖之后,将李纲祠移建到了西湖边,并 题写了一对楹联:“进退一身关社稷;英灵千古镇湖山。”这对楹不仅反映了林则徐当时 的心境,也是林则徐一生为官的真实写照。林则徐七岁能作文。九岁那年元宵节,老师给 学生出对子:“点几盏灯为乾坤作福”,林则徐应声对曰:“打一声锣代天地行威”。又 有一次,老师带林则徐等学童游鼓山,一时兴起,出“山”、“海”两字,要求学生做一 绝对,当其他学童还在思索之时,林则徐率先吟道:“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 峰。”又有人出联曰:“鸭母无鞋空洗脚”,林则徐脱口而出:“鸡公有髻不梳头”。其 父高兴地说:“此儿性灵,时有发现处,不引之则其机反窒。” • 林则徐年少时有一次参加童子试,其父怕他走路累了影响考试成绩,便让他骑在自己肩上 赶路。来到考场,主考官见林则徐年少,有意考考他,即景出了一上联,让其对下联,作 为进考场应试的条件。此上联曰:“子骑父作马。”林则徐不慌不忙,一边下地,一边应 声答出下联:“父望子成龙。”主考官听了林则徐的下联,频频点头,赞不绝口,十分高 兴地放林则徐进了考场。
林则徐名词解释

林则徐名词解释
林则徐(1785-1850),字观麟,号明庵,江苏常州人。
他是
中国清代末年的政治家、思想家和经济学家,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政治改革家之一。
林则徐的名词解释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救亡图存:林则徐主张救亡图存,认为中国面临的内忧外患日益加剧,必须对国家进行改革,以恢复中国的国力和人民的生活。
2. 禁烟运动:林则徐曾任官康熙朝、乾隆朝的海关清吏,并主导了禁烟运动。
他在1820年代开始禁烟运动,以改变中国因
鸦片贸易带来的社会问题和国家财政赤字。
3. 思想启蒙:林则徐主张思想启蒙,他认为中国社会陷入了封建社会的束缚,必须通过思想的启蒙来推动社会进步。
他提出“西学为用,中学为体”的观点,主张借鉴西方文化来发展中国。
4. 洋务运动:林则徐在晚清时期,积极推动洋务运动,试图通过引进西方科学技术和制度来强化中国的国力,提高国家竞争力。
5. 外交事务:林则徐曾担任清朝的对外事务官员,他主张对外开放,推动了中国与外国的贸易往来,提倡平等互利的国际关系。
总的来说,林则徐通过禁烟运动、推动洋务运动、思想启蒙和外交事务等方面的努力,致力于振兴中国社会,改善国家命运。
林则徐生平事迹介绍

林则徐生平事迹介绍林则徐于广东禁烟时,强迫外国鸦片商人交出鸦片,并将没收鸦片于虎门销毁。
虎门销烟使中英关系陷入极度紧张状态,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入侵中国的借口。
下面是店铺跟大家分享的林则徐生平事迹,欢迎大家来阅读学习林则徐人物生平1.步入仕途中举成家嘉庆九年(1804年),林则徐参加乡试,中第二十九名举人。
就在揭晓成绩排名的那一天,他正式迎娶郑淑卿为妻,自此林则徐在郑淑卿在世时都没有纳过妾侍,终其一生情深不渝(但据林则徐长房后人林鸿汉表示,郑淑卿逝世后林则徐曾续弦再娶)。
林则徐逝世后,同治至光绪年间,英国的杜莎夫人蜡像馆特地为林则徐郑淑卿夫妇制作蜡像,成为少数可长期展出的名人蜡像,以表敬意。
年底,新婚燕尔的林则徐离开家人前往京师参加会试但名落孙山。
回乡后就在福州北库巷开设“补梅书屋”开班授徒,等待下一次的会试。
2.张师诚幕僚时期嘉庆十一年(1806年),林则徐担任厦门海防同知书记,专责处理商贩洋船来往、米粮兵饷的文书记录。
那时厦门的走私鸦片问题严重,历任厦门海防同知皆是贪官污吏,外商贿赂成风,无人打击走私。
林则徐见识到鸦片问题、烟贩伎俩,开扩视野。
其任内他得到汀漳龙道百龄和福建巡抚张师诚赏识,张师诚招他成自己的幕僚。
张师诚为何选林则徐为幕僚的说法不一,依照林氏家族后人传说,张师诚翻阅各地呈交给他的贺启,发现林则徐的贺启写得最好。
那时正值除夕,惯例都要各地官员向皇帝呈拜折。
于是将林则徐召来代草拜折,途中诸多刁难,整夜在他居所外连放爆竹,又改动拜折,要林则徐重抄一遍。
张师诚观察林则徐的修养和态度,只见他认真誊写一遍,深感欣赏他人品及才华,就请他纳入幕僚。
张师诚位极人臣,对典章大政等政治学问均有所知,他将自己公事上的知识、权术一一传授给林则徐,甚至他在嘉庆十四年八月(1809年9月),镇压海盗蔡牵时亦一同随往,令林则徐间接参与镇压。
张师诚事后称赞林则徐:“是役也,僚属睹余督剿之劳,佥谓非余先得贼踪,飞檄催战,未必能如斯神速。
民族英雄林则徐及事迹

民族英雄林则徐及事迹(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职场资料、心得体会、祝福语、读后感、观后感、签名说说、句子大全、语录大全、事迹材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place information, experience, blessings, after reading, after watching, signatures, sentences, quotations, deeds, other models, etc.want to know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民族英雄林则徐及事迹林则徐从小就养成了勤奋的习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则徐巧改对联的趣事
沈葆桢是林则徐的女婿,知道的人不少,但很少有人 知道,沈葆桢同时还是林则徐的外甥。青年沈葆桢曾写了 一副对联: 一钩已足天下明, 何必清晖满十分。 从这副对联中,看出青年沈葆桢很自负、志高气扬, 自视甚高。林则徐为了教育他,仅改动了一个字,将“何 必”的“必”字改为“况”。将原先的那种张扬的气势、 改成了内敛自谦。这副对联成了: 一钩已足天下明, 何况清晖满十分。 后来,沈葆桢果然不负林则徐的期望,做出了几件惊 世人的大亊。
林则徐星
2000年9月20日,在民族英雄林则徐诞辰 215周年之际,坐落在林则徐出生地福州市左营 司的“林则徐星”纪念碑揭幕,寓意着“林则徐 星”从这里升起。1996年6月7日,中科院北京天 文台陈建生院士发现了一颗小行星。按照国际小 天体命名委员会的规定,谁发现了小行星,谁就 拥有命名权。陈建生院士领导的施密特CCD小行 星项目组和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成员、北京天 文台朱进博士,提议将新发现的这颗小行星命名 为“林则徐星”。林则徐的禁毒和治水业绩,得 到了国际社会的公认,因此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 会批准了中科院的建议。“林则徐星”在火星与 木星之间,沿椭圆轨道以4.11年的周期绕太阳运 动。
睁眼看世界第一人
林则徐亲自主持并组织翻译班子,翻译外国书刊。把外国人 讲述中国的言论翻译成《华事夷言》,作为当时中国官吏的“参考 消息”。为了解外国的军事、政治、经济情报,将英商主办的《广 州周报》译成《澳门新闻报》。为了解西方的地理、历史、政治, 又组织翻译了英国人慕瑞的《世界地理大全》,编为《四洲志》, 还组织翻译瑞士法学家瓦特尔的《国际法》等一系列著作。通过分 析外国的政治、法律、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他认识到 只有向西方国家学习才能抵御外国的侵略。 在军事方面,他 着手加强和改善沿海一带防御力量。专门派人从外国秘购200多门 新式大炮配置在海口炮台上。为了改进军事技术,又搜集并组织了 大炮瞄准法,战船图书等资料。虽然林则徐对西方认识比较肤浅, 接触西学的目的是出于外交、军事需要,但毕竟开创了中国近代学 习和研究西方的风气,对中国近代维新思想起到启蒙作用。
二 镇压刀客
三 遭诬陷成“替罪羊”
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以虎门销烟、奋力抗 英而闻名中外,成为一代名臣、民族英雄,为后人称颂。但 也是因为禁烟和抗英,使林则徐成了朝廷的一名“罪臣”, 遭受了5年悲壮的流放生活。道光二十一年十一月初九日 到新疆。林则徐不顾年高体衰,从伊犁到新疆各地“西域 遍行三万里”,实地勘察了南疆八个城,加深了对西北边 防重要性的认识。林则徐所译资料中发现沙俄对中国的威 胁,促成了他抗英防俄的国防思想,成为近代“防塞论” 的先驱。于是他明确向伊犁将军布彦泰提出“屯田耕战”, 有备无患。他还领导群众兴修水利,推广坎儿井和纺车, 人们为纪念他的业绩,称为“林公井”“林公车”。林则 徐根据自己多年在新疆的考察,结合当时沙俄胁迫清廷开 放伊犁,指出沙俄威胁的严重性,临终时曾大声疾呼,告 诫国人:“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吾老矣,君等当 见之。” 果不其然,百余年之后,数百万领土已被蚕食 鲸吞,历史证明了林则徐是正确的!
外商向林则徐呈送了《义律遵谕呈单缴烟20283箱禀》;从林则徐
3月10日到达广州,到义律3月28日被迫同意缴出全部鸦片,总共18 天。
收烟
道光十九年二月十六(1839年4月10 日),林则徐、邓廷桢及广东海关监督豫 坤乘船到达虎门,会同广东水师提督关天 培验收鸦片。烟贩在沙角缴烟,并在路易 莎号签发收据。林则徐并建议缴出一箱鸦 片,则赏茶叶五斤
我看林则徐
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最重要的,最应该具 有的情操便是爱国之情,爱国方能勤勉,才能更 好的履行共和国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对得起头 顶的国徽。林则徐便是我们需要学习的楷模,他 之所以享有崇高地位,得到使人的尊敬和普遍赞 誉,很大程度上就在于他那颗拳拳爱国之心感动 和激励了无数后来人。另一方面,在认识和处理 中国近代这两大历史主题上,林则徐走在了同时 代人的前列。今天我们纪念林则徐,就是要继承 和发扬林则徐的爱国主义精神、改革进取精神和 勤政为民的思想。
林则徐“十无益”
存心不善,风水无益。 父母不孝,奉神无益。 兄弟不和,交友无益。 行止不端,读书无益。 做事乖张,聪明无益。 心高气傲,博学无益。 为富不仁,积聚无益。 劫取人财,布施无益。 不惜元气,服药无益。 淫逸骄奢,仕途无益。
林则徐书法
林则徐是一位政治家、杰出的民族英雄, 书名被政绩所掩。实际上他的书法也有很 深的造诣。清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云 “公书具体欧阳(询),诗宗白傅(居 易)。戌伊犁后,使得肆意于书法,远近 争求,不数月缣楮空。”梁章钜云:”少 姆最工作小楷。”著有《林文忠公政书》、 《信及录》,其《清史稿》卷三百六十九 有传。
销烟
四月廿二(1839年6月3日),虎门销烟正式开始,虎 门搭起了一座礼台,前面挂著一面黄绫长幡,上书“钦差 大臣奉旨查办广东海口事务大臣节制水陆各营总督部堂 林”,广东各高级官员全部出席。由于销烟是公开参观的, 加上是端午节前后,因此人们纷纷前往虎门浅滩。另外, 不贩鸦片的外商、领事、外国记者、传教士等等,都专程 由澳门或其他地方前来参观,当中无一是英国人,以抗议 清廷对英国人财产施加压迫。 当中有带同家眷之不 贩鸦片的美商C· 金、传教士裨治文、商船船长弁逊等十 W· 人,不信林则徐有办法把所有鸦片完整销毁,于是前来实 地考证。林则徐干脆给他们进入池边,让外国观察员直接 详看销烟方法,沿途讲解。待观看全部过程、反复考察后, 皆心悦诚服,向林则徐脱帽致敬。
缴烟
美国及荷兰烟商承诺永不再贩鸦片,义律却 从中破坏,缴烟途中运走鸦片,又以各种理由拖 延缴烟时间。林则徐将计就计,也延长封锁十三 行的时间,义律无奈如数缴烟。三月十九(1839 年5月12日),民间缴烟完毕,拘捕吸毒者、烟 贩一千六百人,收缴烟膏四十六万一千五百二十 六两、烟枪四万二千七百四十一杆、烟锅二百一 十二口。四月初六(1839年5月18日),烟贩缴 烟完毕,共收一万九千一百八十七箱又二千一百 十九袋。四月十一(1839年5月23日),兰士禄· 颠地等英国商贩被驱逐出境,次日义律亦将十三 行的英国人撤到澳门。
林则徐故里
林则徐纪念场所
福州林则徐祠堂 林则徐祠堂 福州林 则徐广场 林则徐故居 澳门林则徐 纪念馆 纽约林则徐铜像 林则徐出 生地纪念馆(林则徐读书处) 虎门林 则徐纪念碑 伊犁林则徐纪念馆铜象 林则徐墓 蛇口林则徐铜像 林则徐 不辞辛苦参与抗英防务(蜡像) 普宁 洪阳文昌阁 昆明黑龙潭 福州市林 则徐小学 福州则徐中学
生平主要事迹
一 虎门销烟
(1)封锁十三行 (2)烟 (3)缴烟
(4)销烟
(5)历史意义
封锁十三行
外商前期贿赂无果,林则徐限定所有烟商三日内交出全数鸦片,并 签切结书,声明以后不贩鸦片,保证:“嗣后来船永不敢夹带鸦片, 如有带来,一经查出,货尽没官,人即正法,情甘服罪。” 后又以考试名义调查鸦片货商与收受贿赂的贪官名单。 林则徐让邓廷桢下令封锁广州海岸,围困十三行。并下令十三行 内所有华人迁出,断绝通信,断水断粮。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开始,朝廷重新起 用林则徐,调任陕甘总督、陕西巡抚、云贵总督。 道光二十五年九月奉召回京候补,十一月以三品 顶戴署理陕甘总督。二十六年(1846年)四月, 授陕西巡抚,七月初九(8月30日)抵陕上任。 这时的陕西,各种社会矛盾十分尖锐:鸦片战争 时,清廷为解决军费困难,除调拨陕西征收的盐 税外,还强令陕西捐银一百多万两。鸦片战争后 给外国侵略者的赔款也摊派到陕西,仅西安府咸 宁、长安两县的赔款银,年征收就在二万两以上, 相当于上缴正银数的三分之一;加上各地接连发 生灾荒,劳苦群众生活异常艰难;渭南、富平、 三原、大荔、蒲城等地的“刀客”与当地回民联 合起来,反抗官府的斗争此起彼伏。林到任后下 令对“刀客”严加镇压,并申明对地方官中镇压 得力者将奏请朝廷予以嘉奖;同时,又采取了一 系列赈灾措施。
名言
1.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 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 其过。 2.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3.林则徐说: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有容乃大千秋几?无欲则刚百世师。比武守疆驱 虎豹,论文说理寓诗词。为官首要心身正,盖世 功勋有口碑。
4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5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
中国近代史人物介绍
中文名: 林则徐
别名: 林元抚
国籍: 中国 出生地: 福建省侯官
出生日期: 1785年8月30日
逝世日期: 1850年11月22日 职业: 湖广总督
主要成就: 虎门销烟
鸦片战争代表作品: 《试帖诗 稿》、《使滇吟草》、《拜石 山房诗草》、《黑头公集》等
人物简介 林则徐,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谥号:文忠。唐朝莆 田望族九牧林后裔,1785年生,清朝中期户籍福建侯官。林 则徐于道光七年所撰的《先考行状》中记述:“府君讳宾日, 号阳谷,系出莆田九牧林氏,先世由莆田徙居福清之杞店乡 (今海口镇岑兜村),国(清)初再徙省治(福州)。”林 则徐是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伟大的爱国主义 者。他于道光十八年(1838年12月)受命钦差大臣赴广东禁 烟。他雷厉风行,严禁鸦片,在虎门公众销毁没收的鸦片烟 237万斤,取得禁烟运动的胜利,名振中外。 民族英雄林则 徐 嘉庆三年(1798年),林则徐中秀才,就读鳌峰书院。嘉庆 九年(1804年)中举,任厦门海防同知书记,后入福建巡抚 张师诚幕府。嘉庆十六年(1811年)进士,选为庶吉士,授 编修。先后任江西乡试副考官、云南乡试正考官。嘉庆二十 五年(1820年),任江南道监察御史转浙江杭嘉湖道,任上 修海塘,兴水利,发展农业,颇有政声。鸦片战争时期主张 严禁鸦片、抵抗侵略的爱国政治家。史学界称他为近代中国 的第一人臣。 林则徐是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
历史意义
虎门销烟一方面唤醒了当时的很多爱国的有 识之士,他们开始反省,从新定位中国在世界上 的地位,不再以“天朝上国”自居。 另一方面, 也大大抑制了英国在中国的鸦片交易,沉重打击 了英国资产阶级在中国的贸易掠夺,展示了中国 人民禁烟的坚定决心和觉醒意识。 此外,这 次事件还成为世界的禁烟运动的一个范例,历史 上很多国家、地区结合自身的情况对此予以效仿, 抑制毒品泛滥。 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的胜利, 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和利益。“虎门销烟”是 中国近代史上反对帝国主义的重要史例,也是人 类历史上旷古未有的壮举。史学家认为,它展示 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决心,对中国人民 抗击外来侵略有着标志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