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汇集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案教科版[实践]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案教科版[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763e0a98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cb.png)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案教科版[实践]教案内容:一、引言1. 课程背景2. 教学目标3. 教学方法4. 教学资源二、第一章教案:运动的描述1. 教学内容:机械运动的概念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速度的概念2. 教学目标:理解机械运动的概念学会选择参照物掌握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掌握速度的计算方法3. 教学重点:机械运动的概念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速度的计算方法4. 教学难点: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5.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讲解机械运动的概念讲解参照物的选择讲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讲解速度的计算方法课堂练习总结本节课的内容三、第二章教案:力和运动的关系1. 教学内容: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摩擦力的概念重力的概念二力平衡的条件2. 教学目标:理解力的概念掌握力的作用效果理解摩擦力的概念理解重力的概念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3. 教学重点: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摩擦力的概念重力的概念二力平衡的条件4. 教学难点:摩擦力的概念重力的概念5.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讲解力的概念讲解力的作用效果讲解摩擦力的概念讲解重力的概念讲解二力平衡的条件课堂练习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四、第三章教案:物质的组成1. 教学内容:物质的概念物质的组成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分子的性质2. 教学目标:理解物质的概念掌握物质的组成区分分子和原子理解分子的性质3. 教学重点:物质的概念物质的组成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分子的性质4. 教学难点:物质的组成分子和原子的区别5.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讲解物质的概念讲解物质的组成讲解分子和原子的区别讲解分子的性质课堂练习总结本节课的内容五、第四章教案:物质的性质和分类1. 教学内容:物质的性质物质的分类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别物质的分类方法2. 教学目标:理解物质的性质掌握物质的分类区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掌握物质的分类方法3. 教学重点:物质的性质物质的分类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别物质的分类方法4. 教学难点: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别物质的分类方法5.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讲解物质的性质讲解物质的分类讲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别讲解物质的分类方法课堂练习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案教科版[实践]六、第五章教案:能量的转化和守恒1. 教学内容:能量的概念能量的转化能量的守恒定律常见能量的类型2. 教学目标:理解能量的概念掌握能量的转化理解能量的守恒定律认识常见能量的类型3. 教学重点:能量的概念能量的转化能量的守恒定律常见能量的类型4. 教学难点:能量的转化能量的守恒定律5.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讲解能量的概念讲解能量的转化讲解能量的守恒定律讲解常见能量的类型课堂练习总结本节课的内容七、第六章教案:声音和振动1. 教学内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音调、响度和音色的概念振动的特点2. 教学目标:理解声音的产生掌握声音的传播理解音调、响度和音色的概念理解振动的特点3. 教学重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音调、响度和音色的概念振动的特点4. 教学难点:声音的产生振动的特点5.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讲解声音的产生讲解声音的传播讲解音调、响度和音色的概念讲解振动的特点课堂练习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八、第七章教案:光现象1. 教学内容:光的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色散2. 教学目标:理解光的传播掌握光的反射理解光的折射理解光的色散3. 教学重点:光的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色散4. 教学难点:光的反射光的折射5.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讲解光的传播讲解光的反射讲解光的折射讲解光的色散课堂练习总结本节课的内容九、第八章教案:电和磁1. 教学内容:电流的概念电路的组成电磁感应磁场的性质2. 教学目标:理解电流的概念掌握电路的组成理解电磁感应理解磁场的性质3. 教学重点:电流的概念电路的组成电磁感应磁场的性质4. 教学难点:电流的概念电磁感应5.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讲解电流的概念讲解电路的组成讲解电磁感应讲解磁场的性质课堂练习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十、第九章教案:现代通信技术1. 教学内容:通信技术的发展电话通信原理无线通信技术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应用2. 教学目标:了解通信技术的发展理解电话通信原理掌握无线通信技术了解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应用3. 教学重点:通信技术的发展电话通信原理无线通信技术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应用4. 教学难点:电话通信原理无线通信技术5.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讲解通信技术的发展讲解电话通信原理讲解无线通信技术讲解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应用课堂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案教科版[实践] 十一、第十章教案:生活中的物理现象1. 教学内容:重力的应用摩擦力的实例浮力的原理温度的感知2. 教学目标:理解重力的应用掌握摩擦力的实例理解浮力的原理理解温度的感知3. 教学重点:重力的应用摩擦力的实例浮力的原理温度的感知4. 教学难点:摩擦力的实例浮力的原理5.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讲解重力的应用讲解摩擦力的实例讲解浮力的原理讲解温度的感知课堂练习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十二、第十一章教案: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1. 教学内容:环境问题的原因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环境保护的方法绿色能源的使用2. 教学目标:理解环境问题的原因掌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了解环境保护的方法理解绿色能源的使用3. 教学重点:环境问题的原因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环境保护的方法绿色能源的使用4. 教学难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环境保护的方法5.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讲解环境问题的原因讲解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讲解环境保护的方法讲解绿色能源的使用课堂练习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十三、第十二章教案:科学探究方法1. 教学内容: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数据分析的方法科学探究的实践应用2. 教学目标: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学会观察和实验的方法理解数据分析的方法掌握科学探究的实践应用3. 教学重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数据分析的方法科学探究的实践应用4. 教学难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数据分析的方法5.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讲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讲解观察和实验的方法讲解数据分析的方法讲解科学探究的实践应用课堂练习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十四、第十三章教案:物理实验技能1. 教学内容:基本物理实验技能实验仪器的使用实验数据的处理2. 教学目标:掌握基本物理实验技能学会实验仪器的使用理解实验数据的处理3. 教学重点:基本物理实验技能实验仪器的使用实验数据的处理4. 教学难点:实验仪器的使用实验数据的处理5.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讲解基本物理实验技能讲解实验仪器的使用讲解实验数据的处理课堂练习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十五、第十四章教案:物理学在科技中的应用1. 教学内容:物理学在交通中的应用物理学在医疗中的应用物理学在能源中的应用物理学在其他领域的应用2. 教学目标:了解物理学在交通中的应用掌握物理学在医疗中的应用理解物理学在能源中的应用了解物理学在其他领域的应用3. 教学重点:物理学在交通中的应用物理学在医疗中的应用物理学在能源中的应用物理学在其他领域的应用4. 教学难点:物理学在医疗中的应用物理学在能源中的应用5.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讲解物理学在交通中的应用讲解物理学在医疗中的应用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档为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案,涵盖十五个章节,涉及运动的描述、力和运动的关系、物质的组成、物质的性质和分类、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声音和振动、光现象、电和磁、现代通信技术、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科学探究方法、物理实验技能以及物理学在科技中的应用等内容。
初二物理上册实验教案5篇

初二物理上册实验教案5篇尽管各个学科课程都有各自的特点,教学形式和手段也不尽相同,但在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教育宗旨上是一致的,对教案的要求也是有共性的。
这里由小编给大家分享初二物理上册实验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初二物理上册实验教案篇1一.教材分析教科书采用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以学习发展水平为线索,兼顾到物理知识结构的体系。
这样编排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
教科书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学生当作第一读者,按照学习心理的规律来组织材料。
全书共5章以及新增添的物理实践活动和物理科普讲座,每章开头都有几个问题,提示这一章的主要内容并附有章节照片,照片的选取力求具有典型性、启发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学习时心中有数。
章下面分节,每节内都有些小标题,帮助学生抓住中心。
在引入课题、讲述知识、归纳总结等环节,以及实验、插图、练习中,编排了许多启发性问题,点明思路,引导思考,活跃思维。
许多节还编排了“想想议议”,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讨论的问题,促使学生多动脑、多开口。
二、学年的教学总目标和总的教学要求1、引导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初步知识及其实际应用,了解物理学在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精神,结合物理教学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品德教育。
三、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1、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处于积极状态,经过认真的观察、实践、思考,才能体会物理现象中蕴含的规律,产生探究物理世界的兴趣,理解所学的物理知识,获得相应的能力。
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鼓励他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指导他们学会适宜的学习方法,为学生终生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要注意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了解他们的知识、能力基础,从实际出发进行教育,并且根据他们的反应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安排。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案教科版[实践]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案教科版[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24aafd44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15.png)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案教科版[实践]教案章节:第一章认识物理教学目标:1. 了解物理学的定义和研究方法。
2. 学会使用观察、实验和推理等方法来研究物理现象。
3. 培养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重点:1. 物理学的定义和研究方法。
2. 观察和实验的方法。
教学难点:1. 物理学的概念和理论。
2. 实验操作技巧的掌握。
教学准备:1. 教室内的实验器材。
2. 教科书和相关参考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物理?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物理?2. 学生分享对物理的理解和学习的目的。
二、新课(20分钟)1. 介绍物理学的定义: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能量、空间和时间的科学。
2. 讲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实验和推理。
3. 示例讲解:如何使用观察和实验方法来研究物理现象。
三、实践环节(15分钟)1. 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物体的运动。
2. 学生记录实验结果并进行讨论。
四、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物理学的定义和研究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受。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新课讲解和实践环节,使学生了解了物理学的定义和研究方法,初步掌握了观察和实验的方法。
在实践环节中,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提高了观察和动手能力。
但在实验操作技巧的掌握方面,仍需要加强指导和练习。
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教案教科版[实践]教案章节:第六章声音与听觉教学目标:1. 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
2. 学会用耳朵和仪器来辨别不同音调和响度的声音。
3. 掌握声音的利用和保护听力的方法。
教学重点: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
2. 音调和响度的辨别。
教学难点:1. 声音的传播速度和介质的性质。
2. 耳朵的听觉功能和保护方法。
教学准备:1. 教室内的实验器材。
2. 教科书和相关参考资料。
教学过程:六、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声音是如何产生的?我们是如何听到声音的?2. 学生分享对声音和听觉的理解。
七、新课(20分钟)1. 讲解声音的产生原理:振动产生声音,声音需要介质传播。
初中物理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初中物理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第一章:力的认识1. 活动目的: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力的概念、作用和分类,培养学生对力的认识。
2. 活动内容:(1)讲解力的概念和作用;(2)介绍力的分类,包括重力、摩擦力、弹力等;(3)进行力的实验,如拔河比赛、抛物线实验等。
3. 活动步骤:(1)讲解力的概念和作用,引导学生思考力的存在和作用;(2)介绍力的分类,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力;(3)组织学生进行力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力的作用和效果。
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力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第二章:惯性的理解1. 活动目的: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惯性的概念和原理,培养学生对惯性的认识。
2. 活动内容:(1)讲解惯性的概念和原理;(2)介绍惯性的应用,如汽车安全带的作用等;(3)进行惯性的实验,如硬币跳跃实验、小车滑行实验等。
3. 活动步骤:(1)讲解惯性的概念和原理,引导学生思考惯性的存在和作用;(2)介绍惯性的应用,让学生了解惯性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3)组织学生进行惯性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惯性的效果。
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惯性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第三章:摩擦力的探究1. 活动目的: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摩擦力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培养学生对摩擦力的认识。
2. 活动内容:(1)讲解摩擦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介绍摩擦力的应用,如自行车刹车系统等;(3)进行摩擦力的实验,如滑轮组实验、摩擦力计实验等。
3. 活动步骤:(1)讲解摩擦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引导学生思考摩擦力的作用和计算方式;(2)介绍摩擦力的应用,让学生了解摩擦力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3)组织学生进行摩擦力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摩擦力的作用和效果。
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摩擦力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第四章:简单机械的使用1. 活动目的: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简单机械的概念、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对简单机械的认识。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教案: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综合实践活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综合实践活动》。
本章主要内容包括:1. 测量身高和步幅;2. 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3. 惯性现象;4. 动手动脑学物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测量身高和步幅的方法,以及阻力、惯性等物理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重点:测量身高和步幅的方法,阻力、惯性等物理概念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测量身高和步幅的尺子、计时器、小车等。
2. 学具:学生分组合作,准备测量身高和步幅的工具,以及记录数据的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谈谈在生活中遇到的需要测量身高和步幅的情景。
2. 讲解测量身高和步幅的方法:引导学生了解如何用尺子准确测量身高和步幅。
3. 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身高和步幅,并记录数据。
4. 数据分析:让学生分析测量数据,探讨身高和步幅之间的关系。
5. 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不同阻力下小车的运动情况。
6. 讲解惯性现象:引导学生了解惯性的概念,并通过实例解释惯性现象。
7. 动手动脑学物理: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设计一个简单的物理实验,展示自己的创新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第一章综合实践活动一、测量身高和步幅1. 方法:用尺子测量2. 数据记录:身高(cm),步幅(cm)二、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1. 实验现象:不同阻力下小车的运动情况2. 结论:阻力越大,物体运动越慢三、惯性现象1. 概念: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2. 实例:汽车刹车后,乘客向前倾倒四、动手动脑学物理1. 实验设计:结合所学知识,设计一个简单的物理实验2. 展示:分享实验成果,展示创新能力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测量身高和步幅的方法。
八年级上教案:物理知识综合应用实践教学!

八年级上教案:物理知识综合应用实践教学!!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物理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学科,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
因此,物理知识的综合应用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一种基本能力。
在八年级上学期物理课程中,开展物理知识综合应用实践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掌握能力,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物理知识综合应用实践教学,目的是:1、加强对物理知识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掌握能力,将所学知识进行综合运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和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3、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加强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解读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批判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次物理知识综合应用实践教学,要求学生结合已学习的知识,进行以下实践活动:1、电池分析研究。
学生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自行搜寻电池中所包含的化学物质以及他们的作用,从而对电池进行分析研究,了解电池的工作原理、特点和适用范围。
2、电磁感应实验。
学生可以根据已学知识,设计一组电磁感应实验并进行实践。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深入理解电磁感应的原理及应用,增强课堂知识与实际应用的联系。
3、机械能守恒实验。
在课堂中,通过探究小车从高处滑落,小车能量的转化,学生可以理解物理守恒定律的内涵,加深对机械能守恒原理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教师应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物理知识综合应用实践教学,以达到教学目标。
主要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指通过真实或虚拟的情境,对学生进行生动形象的教学。
在物理知识综合应用实践教学中,情境教学法能使学生深入感受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与意义。
2、探究性学习法。
探究性学习法是一种以实践为基础,以探究为主题,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发现、分析问题的学习方法。
在物理知识综合应用实践教学中,通过探究性学习法,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实验过程中加强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解读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

综合实践活动-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课程背景在物理课程教学中,单纯的理论知识不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需要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来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物理原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本教案将介绍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的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和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1.理解科学探究方法,能够解决物理实验中的难点问题;2.掌握物理化学实验基本工具、基本操作;3.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4.通过实验和实践了解物理实验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实验内容实验一:压力与面积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压力与面积的关系,并掌握简单物理实验的操作和分析方法。
实验装置:压力计、定压器、凸轮机、相应试样。
实验步骤: 1. 首先,让学生通过观察、测量、记录等方式了解实验装置; 2.将试样放在压力计中央,并将压力计表盘调零; 3. 转动凸轮机,实验完成后记录测试数据。
实验二:弹簧形变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掌握弹簧的形变规律。
实验装置:弹簧、定标重物。
实验步骤: 1. 首先,让学生通过观察、测量、记录等方式了解实验装置; 2. 在弹簧下面依此挂置重物,每挂置一个重物就记录下弹簧的形变量; 3. 计算弹簧对不同重物的形变量。
实验分析实验分析主要包括实验数据处理、实验结果分析和结论总结等内容。
学生在实验中应该学会如何量化实验数据、如何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得出规律和结论。
教学方法本教案主要采用“案例式教学”和“探究式教学”方法。
具体来说,教师会先介绍实验的目的、原理和实验步骤等内容,然后让学生根据实验要求进行实验操作,最后由教师和学生一起深入分析实验数据和结果,得出总结和结论。
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3个方面,即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实验报告、实验数据处理和小组讨论等方式来综合评价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总结综合实践活动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很大的作用,尤其是在物理课程教学中,通过实验和实践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物理原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第三章综合实践活动(探究树荫下的光斑)教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探究树荫下的光斑”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树荫下的光斑视频,能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尝试对现象进行分类,充分猜想,提出有价值、可探究的问题。
2.能在控制变量意识下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并收集证据,论证自己的猜想,得出结论。
3.能应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观察到的现象,进一步从理论上论证猜想的正确性。
4.将实验过程和结论与他人交流分享;并在实验或交流过程中提出新的探究问题。
5.运用课堂学习的探究方法,课后进一步深入探究。
【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根据现象提出物理问题;并由浅入深地探究出光斑形状的影响因素。
难点:制作符合要求的卡片;探究活动的组织。
【教具准备】(每小组一套):强光手电筒、白纸1张、卡片(已开一个梯形长孔)、宽双面胶、小剪刀、米尺、带三个大孔的卡片。
【教学过程】学完第三章光的知识后,老师经常在生活中观察,生活中哪些光现象我们已经可以进行解释?哪些现象我们又可以利用所学知识方法进行进一步的探究?当然,我们进行科学探究最重要的是能提出问题。
比如,老师经过学校门口的大树时,墙上留下树的阴影(PPT展示图1),老师会想到:树荫是怎么形成的?你们知道吗?(生答: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会在物体后方留下阴影)同时,老师还发现树荫下还留下了光斑(PPT展示图2),根据老师提供的问题链,你能提出科学的问题吗?【问题链1】你能提出科学的问题吗?问题1 你能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吗?(学生讨论汇报)树荫下的光斑有些较暗,有些较亮,较暗的光斑接近圆形,较亮的光斑成不规则形状。
问题2 你能根据现象提出一个问题吗?(学生讨论汇报)光斑是怎样形成的?光斑的形状及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问题3 如果我们来探究光斑形状与哪些因素有关,你能提出哪些猜想?(学生讨论汇报)光斑的形状可能与孔的形状、孔的大小、光源的形状有关。
当学生猜想遇到困难时模拟真实情境,用投影仪打出强光源,用夹子夹好一片大树叶(八角金盘树叶),通过手机自拍杆放在距投影仪屏幕约1m的位置,观察现象;再将两片树叶交错成一个约0.3cm的小间隙,再将夹好的树叶放在距屏幕2米的位置,观察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汇集
科学之旅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学生认识物理是有趣的、有用的。
对物理研究及物理应用有初步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步了解学好物理应注意的事情。
二、能力目标:1.过观察和实验,学习初步的探究问题的方法。
2.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
三、德育目标:1.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发现科学实验带来的乐趣。
2.共同完成的观察及实验中,学会和同伴的协作和配合。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讨论、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难点:能从看到的现象中提出问题。
●教学方法:讨论法、实验法、观察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师自我介绍
二、引入
[师]从这个学期开始我们学习一门新课——物理。
请同学们观看漂亮的章首图,然后听一位同学带感情地朗读配文。
三、进行新课
[师]科学之旅的第一站,先请同学们观看几个有趣的实验。
[演示]课本图0.1-1实验[演示]课本图0.1-2实验。
教师边演示,边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
教师再演示书本的几个[想想做做]
1.放大镜看自己的手指纹:是放大的;再用放大镜看窗外的物体:是缩小的。
2.乓球会落下吗?
[师]以上的这些实验有趣吗?
[板书]物理是有趣的
[板书]物理学的研究范围:声、光、热、电、力等现象
[师]这些现象不仅有趣且都包含一定的科学道理,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会逐渐弄清楚其中的奥秘。
物理学不仅有趣,而且非常有用:
[板书]怎样学习物理。
[板书](1)勤于观察、勤于动手
[板书](2)勤于思考、重在理解
[板书](3)联系实际,联系社会
四、小结
物理学是有趣的,有用的。
学习物理要用自己的眼睛仔细观察周围的生活,从中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大胆猜想、善于动手、勇于实践,才能最终发现事物的发展规律,才能在“真理的大海”中勇往直前。
五、布置作业(略)
六、板书设计
1篇
从问题开始
我是这样长大的
牙齿与健康
在蔬菜的王国里
我们和动物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