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礼仪文明之六:开蒙养正,培根固本
小学六年级文明礼仪教育演讲词

小学六年级文明礼仪教育演讲词一分文明一滴水,终会聚成一片海,一分和谐一盏灯,终会聚出一片光。
那么你对六年级文明礼仪说什么内容有兴趣吗?下面由向你推荐小学六年级文明礼仪教育演讲词,希望你满意。
小学六年级文明礼仪教育演讲词篇【1】各位领导、叔叔、阿姨们,您们好!纵观上下五千年,"礼仪之邦"的中华民族,不但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而且也形成了古老的民族传统美德。
文明礼仪是人类进步的标志,是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一盏明灯。
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
今天,我作为首都北京的一名小学生,要学会在学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少年。
让文明礼仪引领着我健康成长,让文明礼仪时刻激励我做一个品德高尚,有理想、有素质的新人。
老师和爸爸妈妈经常对我说,文明礼仪很重要,它是美好心灵的展现。
如果失去了它,就失去了做人的真谛。
文明礼仪的作用一是追求个人道德完善;二是维护公共利益、公共秩序。
大家知道,天安门前不能随地吐痰,就是我们社区、家庭也不行。
我们每个人都必须注意个人和环境的卫生,都要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
因为,如果我们不遵守社会文明,从小处来讲影响自身形象,从大处来讲影响国家的声誉,在首都北京更是如此。
现在已经是暑假期间,我们要和在学校一样,严格要求自己,讲究文明礼仪,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行为、仪表。
努力做到:活泼又纯真,朝气有精神,保持自然美,礼仪去待人。
文明礼仪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一定按照老师、家长和社区叔叔阿姨的教导,从点滴小事做起,加强自我修养,让文明礼仪伴我一路成长!小学六年级文明礼仪教育演讲词篇【2】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午好!我是六年级(1)班的陈睿,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文明礼仪伴我行》。
文明礼仪是什么?文明礼仪是路上相遇时的微笑;是同学有困难时的热情帮助;是不小心撞到对方时的一声"对不起";是自觉将垃圾放入垃圾箱;是看到有人随地吐痰时的一声劝阻……文明是一种品质,文明是一种修养,文明是一种受人尊敬并被大家广泛推崇的行为。
演讲稿《让文明礼仪之花开遍校园》

演讲稿:让文明礼貌之花开遍校园高楼镇明德小学六(2)赵畔尊敬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高楼镇明德小学六(2)班学生赵畔。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让文明礼貌之花开遍校园》。
阳春三月,春风和煦,万木吐绿,百花盛开,一切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文明礼仪之邦,讲文明,懂礼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在我们这个美丽的校园里,文明礼貌也无处不在,它像绵绵细雨,滋润着大地;像阵阵微风,吹进人们的心田。
同学们之间互相帮助,互相理解,团结友爱,尊敬师长,文明之花常开放在我们美丽的校园。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课间下楼活动时,我们班的同学路亚鹏一不小心从楼梯上跌落下来,只听见一阵呻吟声,我们反应过来看见他倒在了楼梯角,大家急忙走上前把他扶起来,送进了医院。
在以后的日子里同学们非常热心地帮助他。
譬如:我们班上的张宇峰、路尚武、徐冬雪等同学,因为受伤落下了许多功课,张宇峰同学就像小老师一样一有空就帮他补课,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补习,他不仅把落下的功课都补上来了,成绩比原来还提高了。
由于他的腿脚受伤了导致他行动不便,于是同学们每天都像小蜜蜂一样,起的很早就忙碌起来,就只为了轮流送路亚鹏去上学。
每天课间活动的时候,同学们都会陪他散步聊天,弥补他心灵上的创伤。
“好的环境不仅可以愉悦人,而且能改变人、塑造人。
走在校园里,可以看到同学们自觉地弯腰拣起脚边的纸屑;走在教学楼里,可以看到同学们主动地向迎面走来的老师问好;步行在大街上,我们认真遵守交通法规,坐在公共汽车上,我们真诚地为身边的老、弱、病、残、孕让座……其实文明就在我们身边,离我们很近很近,近得触手可及。
因为文明就在我们心中,会在生活中不经意地流露着。
有时,多一个手势,对别人来说,就是多一份体谅;还有时候,多一点耐心的等待,对别人来说就是一种关爱;有时,多一点点分享,对别人来说,就是多一份温暖和快乐。
当你扔出手中的垃圾时,请你多走几步,把它放入垃圾箱;当你看到地上飘着纸片时,请你弯下腰,把它捡起来;当你随地吐痰时,请你为他人想想,别人会因为我而生病的。
清华大学历史系 彭林教授 中国古代礼仪

清华大学彭林教授历史系教授中国古代礼仪文明共计19讲第一讲处事以诚,待人以敬中华礼仪,教给人礼仪,而不是作秀的。
现在社会,缺乏诚信人要诚信。
礼是为了表达真诚的情感你来了,你请坐,虚礼人是一种感情非常丰富的动物,每天都生活在情感中。
人可以为了情感去死。
人跟人之间的交流要真诚,把握恰当。
中国人讲的天,非常敬畏,并且探索宇宙背后的精神。
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
天说什么了,没有说,可是什么都做了。
宇宙中,有诚。
日蚀,月食,花开,山高,不说,但是它存在的,是真实的。
真诚,真,一定是诚的。
相对的,是虚伪。
虚伪的,不长久,骗不了多久。
做真人,不要做假人。
你不喜欢虚伪的人,自己就不要做虚伪的人。
不要带着面具。
孔颖达做注:古者妇人孕子之礼,寝不侧,坐不边,立不跸,不食邪味,席不正不坐,目不视邪色,耳不听淫声,诵诗,道正事,如此则生子形容端,,心平正,才过人矣。
任子时必慎所感,感于善则善,感于恶则恶。
惊悉,家父不幸离世你的家父,令尊二、表达敬意的原则与方式方式:敬语,孟子去见梁君,望子不是人君清华教授吴宓自号雨僧陈教授,会十几种语言,站着侍候父亲,让学生坐,去做客,主人倒水,客人不动,有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夫贩者,穿桔黄衣服,戴帽子,扫卫生,在另外马路上,一直扫,满身汗,“我们家两个孩子都在读书呀,多做一点,孩子就好过一些,”拿极其微薄的薪水,减轻社会负担。
门卫,清扫街道,虽夫贩者,必有尊严。
遇人要恭敬,低调为人,谦卦,一卦六爻,没有一个不好的。
有了谦虚,才能把礼做好。
四、诚敬从鞠躬做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郭颂对恩师鞠躬得到王昆的鼎力辅助,尽管七十多岁了,每次见到都是九十度鞠躬。
湖南雪灾,温总理九鞠躬,胡锦涛回见香港代表,鞠躬,见教师代表,鞠躬,见老战士,鞠躬,97年,向军人鞠躬,非典,向医护人员鞠躬用谦卑的心,对待老师、同学,家长。
2012年3月第三讲童蒙养正培根固本言、行在不在道义上,这是教育成功与否的基本标准,行比言重要清华大学碑,行大于言童蒙时候,养正气,要培育,要牢固中国的古代教育,在全世界都是最先进的,最重视对儿童的教育。
文明礼仪主题演讲稿

文明礼仪主题演讲稿文明礼仪主题演讲稿 1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我的演讲题目是“文明礼仪伴我行。
”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礼仪如黄河,滔滔不绝,延古至今;文明礼仪如白鸽,白首昂天,展翅高飞;文明礼仪如鲜花,淡雅清新,芳留百世。
孔子云:“不学礼,无以立。
”这句话告诉我们,你若是不懂礼仪,便无法在社会上立足。
由此可见,几千多年前的人们,是多么重视礼仪教化呀!但是,注重礼仪的又有几个人呢?类似“爱护公物,人人有责”的口号恐怕连幼儿园小朋友都能说上几句吧。
可光会说不会做,又有什么用?明代大学者王守仁说过:“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我们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却吝于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这与从没接受过教育的人又有何区别?所以,我们要实践礼仪,知行合一,从自己的言行举止上下功夫,就能彻底改变我们吐痰、乱扔垃圾等恶习。
我们身在社会中,身份、角色都在不停地变化着,我们在这一刻讨厌别人,下一记得便成了别人讨厌的对象。
当我们身为公民时,对那些游客乱扔垃圾,在文物上刻字等恶习“深恶痛绝”当我们身为游客时,又忍不住这儿摸摸,那儿画画。
所以,“除了你的脚印,什么也别留下;除了照片与心情,什么也别带走。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有了更高的追求,更渴望别人的尊重。
可是,你若不尊重别人,别人又怎么会甘愿尊重你呢?“尊敬别人就是尊敬自己。
”这句话果然没错。
那些习惯的陋习,图的只是一时之快,丢的,却是自己的人格和尊严。
就是因为良好习惯没养成,才会有地球如今的面貌。
你可知,现在世界森林约有38。
6亿公顷,可随着人们野心越来越大,每年的森林面积都约减1130万公顷。
“1130万公顷”多么宠大的数字,为了谋取暴利,人们不惜用大自然来换取,在森林里乱砍滥伐。
根据计算,目前正有20%的耕地面积严重退化,50%河水严重污染,25%的哺乳动物濒临灭绝。
你知道吗?每年25%的人类所患的疾病与环境恶化有关,要知道,危及环境就是危及自身的安全!有句老话说:“少若成天性,习惯成自然。
国旗下讲话《文明礼仪》

谢谢大家!
6、公共场所礼仪:自觉保持校园整洁,不在教室、楼道、操场乱扔纸屑、果皮,不随地吐痰,不乱倒垃圾。不在黑板、墙壁和课桌椅上乱涂、乱画、乱刻,爱护学校公共财物、花草树木,节约用水用电。符合骑自行车年龄的学生将自行车存放在指定的地点,不乱停乱放。用餐时要爱惜粮食,不乱倒剩菜剩饭。
同学们,以上向大家介绍了校园内有关礼仪,让我们恪守敬人、自律、适度、真诚的文明礼仪原则,时时事事讲文明,做一个知书达礼的新时代好学生,为创建文明泰州、共建和谐美好校园,作出自己的贡献。
首先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八礼四仪”:(大家一起说一下是哪八礼?哪四仪?八礼是:仪表之礼、仪式之礼、言谈之礼、待人之礼、行走之礼、观赏之礼、游览之礼、餐饮之礼。四仪是:7岁入学仪式、10岁成长仪式、14岁青春仪式、18岁成人仪式)
江苏省文明委提出的这八礼,每一礼都有对应的16字注释,各班可再利用晨会、班队会复习理解,加以消化。
5、集会礼仪:集会是学校经常举行的活动,大多是正规场合,因此要格外注意集会中的礼仪。比如升旗仪式:无论中小学还是大学,都要定期举行升国旗的仪式。升旗时,全体师生应列队整齐排列,面向国旗,要脱帽,肃立,少先队员行队礼,其他师生行注目礼,可同时高唱《国歌》,直至升旗完毕。升旗是严肃、庄重的活动,一定要保持安静,神态要庄重,不可交头接耳,嘻嘻哈哈或东张西望。
此外,还有校园六个好:领导班子建设好,教师队伍好,思想道德教育好,活动阵地好,校园文化好,校园环境好。
文明修身,礼仪养德演讲稿

文明修身,礼仪养德现今,人们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地对自己的品行重视起来,有的人从自己的外表上做起,比如美容美发,穿衣打扮,浓妆淡抹等;还有的人从内心和气质上做起,比如练练瑜伽,打打太极,读读经文等。
的确现代人对于行为、举止、谈吐和气质上是越加重视,这也成为了当今的一种风靡的时尚。
那么,什么是文明礼仪呢?于国家而言,它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社会公德水平、社会实力的体现,是凝聚国民精神的重要法宝;于社会而言,它是维系社会正常运转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于个人而言,它是约束自我、尊敬他人的个人气质与素养的化身。
总之,它是展示形象的一面明镜,是改善人际的化雨春风,是创造和谐的三月暖阳,是完善自我的进步阶梯,是立身处世的坚实根基。
作为当今社会的中学生,我们不能忘记传统,应该争做一个讲文明、懂礼仪的好学生。
西方近代教育学奠基人夸美纽斯说:“德行的实现是由行为构成的,而不是由文字。
”的确,讲文明,懂礼仪不应只停留在喊口号、表决心的文字层面,更应该踏踏实实付出实际行动。
一声“你好”带给我们一天的好心情,一句“谢谢”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一声“对不起”能化解我们剑拔弩张的冲突,一句“不要紧”给我们送来阵阵温润的春风。
俯身捡拾垃圾,净化了环境,更净化了心灵;抬手整理衣冠,端正了容颜,也端正了风气。
手下留情花似锦,脚下留情草如茵,细节之处的文明,最动人,也最暖人。
这就是我们身边的文明,文明就是有修养、懂礼貌、能自律,因为有修养能让别人感到舒服,懂礼貌能让别人得到尊重,能自律就是能用别人的眼光衡量自己的行为,总之文明就是让别人感到高尚,感到美好,感到向上。
正如古圣先贤所云“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尚礼则身修,心尚礼则心泰。
”同学们,青春是美好的,也请让我们的青春多一份文明与优雅,就像培根所说的:“把美的形象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只有这样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梁启超曾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蒙以养正育德为先

蒙以养正育德为先《周易》中的人生智慧第六讲:蒙以养正育德为先——《周易·蒙卦》在启蒙教育中的意义教育的成败,直接关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兴衰,更关乎一个家庭的命运。
可以说,在当代社会我们每个人都十分重视对子女的教育,努力让子女接受最好的教育是每个家长的希望。
然而,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什么呢?恐怕我们没有几个人能说清楚。
《大学》中开篇即言道:“大学之大,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可以说,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让人“止于至善”。
中国当代教育的急功近利,已经完全背离了教育的这一终极目标,导致今天我们往往对如何教育孩子很迷茫,不知所措。
那么,《周易》作为中国古代治国安邦的经典书目,对如何教育孩子又有着怎样独特的看法呢?《周易·蒙卦》中的育人之法究竟和当代教育有着怎样的异同呢?《周易》蒙卦位于屯卦之后,屯卦说的是物之始生,而蒙卦则言“始之开蒙”。
可见《周易》作者极为重视卦象之间的逻辑关系,故而《周易·蒙卦》的《序卦》中说:“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
蒙者物之稚也”。
《序卦》简明扼要的几个字已经说明“蒙卦”的核心思想是“受之以蒙”,即“开蒙”之意。
如何“开蒙童稚”,蒙卦的卦辞中确立了两个基本原则:一为尊师重道,一为蒙以养正。
“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最为重要的传统美德之一,历来被人们高度重视。
唐代韩愈在《师说》中说:“师者,所以传道,解惑也”,老师的身份在古代一直被认为是“道”的象征,不可以亵渎。
《周易·蒙卦》告诉我们,“礼有来学,无往教,故修道艺于其室”,“而童蒙者,求之为弟子,非己手求之也”。
孩童开蒙应该虔诚的求助于老师,而“非我求童蒙”。
这是对师道的尊严的一种肯定,也是开蒙的态度。
古代的孩子一般在六岁左右开蒙,由家长带到私塾先生那里征得同意之后,方可入学。
在入学时,先向至圣先师孔子磕头,再向私塾先生磕头,以表示对师者的尊重。
古代尊师重教的故事非常多,“程门立雪”的故事对于大多中国人来说耳熟能详,被传为佳话。
“六个文明”是指“入校文明、班级文明、课间文明、寝室文明、就餐文明、离校文明”。1、入校文明

“六个⽂明”是指“⼊校⽂明、班级⽂明、课间⽂明、寝室⽂明、就餐⽂明、离校⽂明”。
1、⼊校⽂明“六个⽂明”是指“⼊校⽂明、班级⽂明、课间⽂明、寝室⽂明、就餐⽂明、离校⽂明”。
1、⼊校⽂明。
保持学校门⼝及校路卫⽣整洁,创建美丽校园环境;着装规范,⾃觉排队⾛⼊校门,⾛路时要规范并有良好的精神⾯貌;尊敬师长,主动和门卫及值班⽼师打招呼;来校送学⽣的车辆安全有序,不⽤挤,互相礼让;学⽣能主动遏制不良⾏为,⾃觉维护学校形象,视校为家。
2、课间⽂明。
进出教室要有序,排队不挤、互相礼让;要做积极有益的游戏,团结同学,增进友谊;⽂明休息,爱护公物,能⾃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尊敬师长,见到⽼师主动问好;积极为班级做好事,维护班级形象,为班级荣誉⽽努⼒。
3、班级⽂明。
保持班级卫⽣整洁,创建⽂明学习环境。
上课学习⽓氛浓厚,活⽽不乱;尊敬师长,主动向⽼师问好;都能⾃觉地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诚实谦虚,⾃觉为班级做好事;班级每⼀个成员都能为班级荣誉努⼒;在参加集体活动时,有较强的⾃控能⼒,维护班级形象;班⼲部对⼯作认真负责,有强⼤的团队精神。
4、寝室⽂明。
寝室是学⽣的温馨港湾,寝室的精神⾯貌与学⽣的⼈格培养息息相关。
建⽴《寝室⽂明公约》,每天打扫寝室卫⽣,认真整理床铺,整齐摆放好室内物品。
⾃觉遵守作息时间,维护寝室环境整洁,相互团结,彼此理解,彼此包容,共同融⼊寝室⽣活家庭,建⽴和谐⼈际关系。
学校以创建⽂明寝室活动为突破⼝,推动寝室⽂明的形成。
5、就餐⽂明。
节约体现⼀个⼈的道德素养,是⼀个⼈的内在体验。
学⽣下课站成⼀队去餐厅,⾃觉排队打饭,保持良好就餐秩序。
保持良好个⼈卫⽣习惯,不乱扔杂物和⾷物残渣。
⾃觉回收餐具,吃完饭后随⼿将餐具放到回收处。
不在餐厅内⼤声喧哗,保持安静的就餐环境。
养成节俭⽤餐、安全⽤餐、卫⽣⽤餐的⽣活习惯,将俭以养德、俭以养性、俭以养⾝的理念变成就餐⽂明的动⼒。
6、离校⽂明。
⾃觉保持学校门⼝及校路卫⽣整洁,共创美丽校园;着装规范,⾃觉排队⾛出校门,⾛路时要规范并有良好的精神⾯貌;尊敬师长,主动和门卫及值班⽼师打招呼;来校接学⽣的车辆安全有序,不⽤挤,互相礼让;学⽣能主动阻⽌不良⾏为,⾃觉维护学校形象,视校为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谨而信
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 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
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 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
谨而信
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 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
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谨而信
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 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谨而信 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 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
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 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
谨而信 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 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
6礼仪文明之六:开蒙养正,培根固本
总叙
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悌,次谨信。泛爱 众,而亲仁,有余力, 则学文。
学有本末、力行为先
孝弟、谨信、爱众、亲仁、学文等德 目不是平行关系,而是本末关系。前四者 属于做人的本分,是为学的第一要义。然 后是约束身心,谨言慎行,为人诚信。再 进一步,要博爱大众,亲近仁者。以上属 于“本”,必须力行。若还有余力闲暇, 就去学习“文”,即《礼》《乐》《诗》 《书》,属于“末”。
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 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
泛爱众而亲仁 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 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
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 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
泛爱众而亲仁 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 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
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 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
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 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
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 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
余力学文
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 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
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
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
入则孝,出则弟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入则孝,出则弟 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 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泛爱众而亲仁 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 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
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 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
余力学文
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 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
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 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
余力学文
入则孝,出则弟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入则孝,出则弟 事虽小,勿擅为。茍擅为,子道亏。 物虽小,勿私藏。茍私藏,亲心伤。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入则孝,出则弟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 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
入则孝,出则弟 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餘。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
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近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
谨而信
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 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
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 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
泛爱众而亲仁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
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 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
泛爱众而亲仁 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 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
谨而信
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 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
事非宜,勿轻诺。茍轻诺,进退错。 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
彼说长,此说短齐。纵去远,以渐跻。 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
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 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