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交流-交流变换电路

合集下载

《电力电子技术》第五章AC-AC变换技术应用

《电力电子技术》第五章AC-AC变换技术应用
《电力电子技术》
第五章 AC-AC变换技术应用
第5章 AC-AC变换技术
概述 5.1 交流调压电路
5.1.1 单相交流调压电路 5.1.2 三相交流调压电路 5.2 其他交流电力控制电路 4.2.1 交流调功电路 4.2.2 交流电力电子开关 5.3 交交变频电路 5.3.1 单相交交变频电路 5.3.2 三相交交变频电路 5.4 矩阵式变频电路 本章小结
VT1提前通,L被过充电,放电时间延长, VT1的导 通角超过π

5.1 交流调压电路
交流调压电路的应用:
灯光控制(如调光台灯和舞台灯光控制) 异步电动机软起动 异步电动机调速 供用电系统对无功功率的连续调节 在高压小电流或低压大电流直流电源中,用于
调节变压器一次电压

5.1.1 单相交流调压电路
1.电阻负载
工作原理:
在VT1u和1的VT正2半的周开和通负角半a进周行,控分制别就对可
Io = 2IT
Z I TN = I T 2U1
IVTN
j = 90°
7650°° 45°
0.5 0.4 j = 0 0.3 0.2 0.1
0
40
80
120
160 180
a /(°)
图4-4
图4-4 单相交流调压电路a为参变量时
a IVTN和 关系曲线(显示放大图)

5.1.1 单相交流调压电路
a < j 时的工作情况

晶闸管电流有效值
IVT =
1
2
a
a
2U1 Z

s in( t


j
)

第5章 AC-AC变换

第5章 AC-AC变换

在晶闸管交流调压电路中,每相负载电流为正负对称的缺角 正弦波,它包含有较大的奇次谐波电流,3次谐波电流的相 位是相同的,中性线的电流为一相3次谐波电流的三倍,且 数值较大,这种电路的应用有一定的局限性。
湘潭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2、晶闸管与负载连成内三角形的三相交流调压电路
优点:由于晶闸管串接在三 角形内部,流过的是相电流, 在同样线电流情况下,管子 的容量可降低,另外线电流 中无3的倍数次谐波分量。 缺点:只适于负载是三个分 得开的单元的情况,因而其 应用范围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湘潭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② 控制角α=30º
以U相为例,uU过零变正 30º 后发出VT1的触发脉冲 ug1,uU过零变负30º 后发出 VT4的触发脉冲ug2 。 归纳α=30º时的导通特点 如下:每管持续导通150º ; 有的区间由两个晶闸管同时 导通构成两相流通回路,也 有的区间三个晶闸管同时导 通构成三相流通回路。
负载上获得负向电压。 如果工作期间α角不变,则输出电压为矩形波交流电 压,如图(b)所示。 改变正反组切换频率可以调节输出交流电的频率, 而改变的α大小即可调节矩形波的幅值。
湘潭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2) 正弦波型交-交变频器
主电路与方波型的主电路相同,但正弦波型交-交变频器输出 电压的平均值按正弦规律变化,克服了方波型交-交变频器输出 波形高次谐波成分大的缺点。 在正组桥整流工作时,使控制角α从 / 2 0 / 2 ,输出的 平均电压由低到高再到低的变化。 在负组桥逆变工作时,使控制角α从 / 2 / 2 ,就可以 获得平均值可变的负向逆变电压。
(2) 斩波控制:利用脉宽调制技术把交流电压波形分割 成脉冲列,改变脉冲的占空比即可达到调接平均输出 电压的目的。

交流交流变换电路

交流交流变换电路
交流电力电子开关
1
2
t
t
t
t
u
s
i
C
u
C
VT
1
VT
2
t
t
u
VT
1
u
u
s
i
C
u
C
C
VT
1
VT
2
VT
图6-16 TSC理想投切时刻原理说明
晶闸管的投切 选择晶闸管投入时刻的原则:该时刻交流电源电压和电容器预充电电压相等,这样电容器电压不会产生跃变,就不会产生冲击电流。 理想情况下,希望电容器预充电电压为电源电压峰值,这时电源电压的变化率为零,电容投入过程不但没有冲击电流,电流也没有阶跃变化。
本章主要讲述 交流-交流变流电路 把一种形式的交流变成另一种形式交流的电路
6.1 交流调压电路
电路图
原理
两个晶闸管反并 联后串联在交流电路 中,通过对晶闸管的 控制就可控制交流电 力。
6.1 交流调压电路
应用
灯光控制(如调光台灯和舞台灯光控制)。 异步电动机软起动。 异步电动机调速。 供用电系统对无功功率的连续调节。 在高压小电流或低压大电流直流电源中, 用于调节变压器一次电压。
图6-15 TSC基本原理图 a) 基本单元单相简图 b) 分组投切单相简图
作用 对无功功率控制,可提高功率因数,稳定电网电压,改善供电质量。 性能优于机械开关投切的电容器。 结构和原理 晶闸管反并联后串入交流电路。 实际常用三相,可三角形联结,也可星形联结。
晶闸管投切电容(Thyristor Switched——Capacitor——TSC)
三相三线
6.1.2 三相交流调压电路
6.1.2 三相交流调压电路

交流-交流变换电路

交流-交流变换电路

• 过载能力强 • 效率高输出波形好 • 但输出频率低 • 使用功率器件多 • 输入无功功率大
• 高次谐波对电网影响 大
• 结构简单 • 输出频率变化范围大 • 功率因数高 • 谐波易于消除
• 可使用各种新型大功 率器件
变频器
卢先胜 2009.1.1
变频器是: • 将商用交流电源通过整流回路变换成直流, • 将变换后的直流经过逆变回路变换成电压、频率可调节的交流电, • 利用交流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速与频率成正比的特点,通过改变电源的频率和幅度以达到改变
图7-4 过零触发调节周波电压的波形
调功器的输出功率
P
nT TC
Pn
调功器输出电压有效值 U
nT TC U n
设定周期Tc内导通的周波数为n,每个周
波的周期为T
22
2、交流电力电子开关
把晶闸管反并联后串入交流电路中,代替电路中的机械开关 ,起接通和断开电路的作用。
■优点:响应速度快,没有触点,寿命长,可以频繁控制通 断。
三相交流调压电路与三相负载之间有多种联 接方式,其中以三相Y接调压方式最为普遍。
Y0型
1、负载Y形连接带中性线的三相交流调压电路
VT1 U
VT3 V
VT5 W
N
RU
VT4 iU RV
VT6 iV RW
VT2 iW iN
VT1
4
RU
U
1
VT26
RV
V
3
W
VT3
2
RW
5
N
图54-1-47
它由3个单相晶闸管交流调压器组合而成,其公 共点为三相调压器中线,每一相可以作为一个单 相调压器单独分析,其工作原理和波形与单相交 流调压相同。

第五章直流交流(DCAC)变换.

第五章直流交流(DCAC)变换.

第五章直流一交流(DC—AC变换5.1 逆变电路概述5.1.1 晶闸管逆变电路的换流问题DC—AC变换原理可用图5-1所示单相逆变电路来说明,其中晶闸管元件VT1、VT4,VT2、VT3成对导通。

当VT、VT4导通时,直流电源E通过VT1、VE向负载送出电流,形成输出电压%左(+)、右(-),如图5-1 (a)所示。

当VT2、VT3导通时,设法将VT1、VT4关断,实现负载电流从VT1、VT4向VT a、VT3的转移,即换流。

换流完成后,由VT a、VT3向负载输出电流,形成左(-)、右(+)的输出电压%,如图5-1 (b)所示。

这两对晶闸管轮流切换导通,则负载上便可得到交流电压呦,如图5-1(c)波形所示。

控制两对晶闸管的切换导通频率就可调节输出交流频率,改变直流电压E的大小就可调节输出电压幅值。

输出电流的波形、相位则决定于交流负载的性质。

f;图5-1 DC —AC变换原理要使逆变电路稳定工作,必须解决导通晶闸管的关断问题,器件,在承受正向电压条件下只要门极施加正向触发脉冲即可导通。

作用,只有使阳极电流衰减至维持电流以下才能关断。

常用的晶闸管换流方法有:(1)电网换流(2)负载谐振式换流(3)强迫换流即换流问题。

晶闸管为半控但导通后门极失去控制5.1.2 逆变电路的类型逆变器的交流负载中包含有电感、电容等无源元件,它们与外电路间必然有能量的交换,这就是无功。

由于逆变器的直流输入与交流输出间有无功功率的流动,所以必须在直流输入端设置储能元件来缓冲无功的需求。

在交一直一交变频电路中,直流环节的储能元件往往被当作滤波元件来看待,但它更有向交流负载提供无功功率的重要作用。

根据直流输入储能元件类型的不同,逆变电路可分为两种类型:1.电压源型逆变器电压源型逆变器是采用电容作储能元件,图电压源型逆变器有如下特点:1)直流输入侧并联大电容C用作无功功率缓冲环节(滤波环节),构成逆变器低阻抗的电源内阻特性(电压源特性),即输出电压确定,其波形接近矩形,电流波形与负载有关,接近正弦。

第五章 交流调压电路与斩波电路

第五章 交流调压电路与斩波电路


交流调压与斩波电路 压力检测方法及仪表
19
(2) 电感性负载的功率因数角为
arctan wL
R arctan 2.3 2.3 4
最小控制角为
min

4
故控制角的范围为 π/4≤α≤π。
最大电流发生在 αmin=φ=π/4处,负载电流为正弦波,其 有效值为
Io Uo R (wL)
交流调压与斩波电路 压力检测方法及仪表
1

基本方式:
交流电力 控制电路 只改变电压,电流 或控制电路的通 断,而不改变频率 的电路。
交流调压电路 相位控制
在每半个周波内通过对晶闸管开通相位 的控制,调节输出电压有效值的电路。
交流调功电路 通断控制
以交流电的周期为单位控制晶闸管的 通断,改变通态周期数和断态周期数的 比,调节输出功率平均值的电路。
2 1 2 2
阻抗角
9
交流调压与斩波电路 压力检测方法及仪表
因为ω t=α +θ 时,io=0。将此条件代入式
2U io [sin(wt ) sin( )e tan ] Z
可求得导通角θ 与控制角α 、负载阻抗角φ 之间的定量关系表达式为

tan
wt
sin( ) sin( )e
交流调压与斩波电路 压力检测方法及仪表
12
VT1
3) 当α <φ 时,导通角θ >π 。 电源接通后,在电源的正半周,若先触发VT1,
若采用窄脉冲触发:若触发脉冲的宽度小于a+θ -(a+π )=θ -π 时,
当VT1的电流下降为零关断时,VT2的门极脉冲已经消失,VT2无法导通。 到了下个周期,VT1又被触发导通重复上一周期的工作,

电力电子第五章 ACDC变换器(整流和有源逆变电路)

电力电子第五章 ACDC变换器(整流和有源逆变电路)
控整流电路、相控电路、PWM整流电路
5.2 不控整流电路
• 利用电力二极管的单相导电性可以十分简单 地实现交流—直流电力变换。
• 由于二极管整流电路输出的直流电压与交流 输入电压的大小有关,不能通过电路本身控 制其数值,故称为不控整流电路。
5.2.1 单相不控整流电路
u1
u2 O ud
uVDO1 O
VD4
VD2
a)
VD3
R VD4
VD1
-
ud AC + VD2
b)
VD3 R ud
VD4
c)
a)单相桥式整流电路 b)交流输入正半周单相桥式整流电路工作图 c)交流输入负半周单相桥式整流电路工作图
5.2.1 单相不控整流电路
AC +
ud
VD3
VD2
VD2
b)
图5-2 单相全波整流电路
u2
R
c)
d)
u2
共阳极连接 VD4
2 t
5.2.1 单相不控整流电路
VD1
VD1
VD3 VD1
u2 R
AC
+ -
R
-
AC +
R
t
u2
AC + -
ud
VACD1
+
ud
VD2
VD2
u2
VD2
VbD)3
u2
c)
d)
u2
R
VD2
u2 VD4
VD4
带续流二极管的单相 半波整流电路
b)
d)
u2
u2
t1
O
2
t1
t
O
2

AC-AC变换电路

AC-AC变换电路

第5章 AC-AC变换电路
1.交流调压电路和交流调功电路有什么区别?二者各运用于什么样的负载?为什么? 2.交交变频电路的最高输出频率是多少?制约输出频率提高的因素是什么?
3.在三相交交变频电路中,采用梯形波输出控制的好处是什么?为什么?
4.间接交流-交流变换电路与直接交流-交流变换电路有什么主要区别?它们各自的特点使什么?
5.为什么间接电压型交流-交流变换电路比电流型交流-交流变换电路的应用广泛?请分析原因。

6.循环变流器的输出频率的上限是多少?它受什么制约?
7.矩阵变换器的优点有哪些?
8.影响矩阵变换器应用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9.你认为在哪些场合,矩阵变换器可以首先获得应用?
10.试说明余弦交点法的基本原理。

11.交流-交流变频电路的最高输出频率是多少?制约输出频率提高的因素是什么?
12.交流-交流变频电路的有换流控制和无换流控制各有什么优缺点。

13.单相交流-交流变频电路和三相交流-交流变频电路输入电流中所含谐波有何不同?
14.三相交流-交流变频电路有哪两种接线方式?它们有什么区别?
15.和交-直-交变频器相比,交-交变频器有什么优缺点?适用于哪些场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流调压电路:在每半个周波内通过对晶 闸管进行相位控制,调节输出电压有效值。
交流调压电路广泛用于灯光控制、异步电动机的软起动、异步电动机 的调压调速、供电系统对无功功率的连续调节、在变压器一次侧调压并在 变压器二次侧用二极管整流等。
5.1 交流调压电路
交流调压电路一般有三种控制方式。
(1)通断控制
5.1 交流调压电路
5.1.1 单相交流调压电路 5.1.1.2 阻感性负载
由于电感的储能作用,负载电流io 会在电源电压u1过零后延迟一段时间再 过零,其延迟时间与负载的功率因数角 φ=arctan(ωL/R)有关。
晶闸管的关断是在电流过零时刻, 因此,晶闸管的导通角θ不仅与触发控 制角α有关,还与负载功率因数角φ有关。
几个在周交波流,电然压后过再零断时开刻几输但导个出电通周电压或波压调关,波节断通形不晶过为连闸改正续弦。管变波,导,使通负/关载断电周路波与数交的流比电值源实接现通调 压的目的。通断控制时输出电压波形为正弦。
(2)相位控制
在交流电压的正、负半周触发导通晶闸
方法简单,连续调节输
管,且保持两只晶闸管出电的压移大相小角,相但同输,出保电证 向负载输出正、负半周压波对形称非的正交弦流电压波形。
(3)斩波控制
利用脉宽调制PWM技术将正弦交流电压 波形分割成脉冲列,通过改变脉冲输波的出形占电接空压近比大正小弦调可波以。连基续本调克节服,相
节输出电压。
位控制和通断控制的缺点
5.1 交流调压电路
5.1.1 单相交流调压电路 5.1.1.1 电阻性负载
电源电压u1正、负半周的过零点即为 控制角α的起始时刻(α=0)。
5.1 交流调压电路
5.1.2 三相交流调压电路
根据联结形式的不同 三相Y形联结 三相负载Δ形联结 三相晶闸管控制Δ形联结 三相半控Y形联结
5.1 交流调压电路
5.1.2.1 Y形三相交流调压电路
Y形三相交流调压电路可分为 三相三线制(Y形) 三相四线制(YO形):相当于 三个单相交流调压电路的组合, 三相互相错开120°工作,单相 交流调压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分析 方法均适用于这种电路。
为了分析方便,把α=0的时刻仍然定在电源电 压过零的时刻,因此,单相交流调压电路带阻感性 负载时,稳态运行情况下控制角α的移相范围应为 φ≤α≤π。
输出交流电压为缺口正弦波,改变α角的大小, 即可改变输出电压的有效值,达到调压的目的。
5.1 交流调压电路
5.1.1 单相交流调压电路 5.1.1.2 阻感性负载
利用边界条件:ωt=α+θ时,io=0,可求得θ

sin( ) sin( )etan
5.1 交流调压电路
5.1.1 单相交流调压电路 5.1.1.2 阻感性负载
以φ为参变量,可得不同负载特性下导通角θ=f(α,φ)曲线族
5.1 交流调压电路
5.1.1 单相交流调压电路 5.1.1.2 阻感性负载
5.1 交流调压电路
5.1.3 其他交流电力控制电路
5.1.3.1 交流调功电路
设控制周期为M倍电源周 期,其中晶闸管在前N个周期 导通,后M-N个周期关断。
当M=3、N=2时的电路波 形如图5-13所示。
负载电压和负载电流(电 源电流)的重复周期为M倍电 源周期。在负载为电阻性时, 负载电流波形与负载电压波形 相同。
直接 间接
第5章 交流-交流变换电路
5.1 交流调压电路 5.2 交-交变频电路 5.3 矩阵式交-交变频电路
5.1 交流调压电路
交流调压电路采用双向交流开关进行交流电压的控制,如把两只反并 联的普通晶闸管或一只双向晶闸管串联在交流电路中,实现对交流电正、 负半周的对称控制,调节输出交流电压,或实现交流电路的通、断控制。
在电源电压u1的正半周和负半周,分 别触发VT1和VT2,就可以调节输出电压, 电压过零时晶闸管关断。
在稳态情况下,应使正、负半周的α角 相等。负载电压波形是电源电压波形的一 部分,负载电流与负载电压的波形相同。
5.1 交流调压电路
5.1.1 单相交流调压电路 5.1.1.1 电阻性负载
单相交流调压电路带电阻性负载,在 触发角为α时,负载电压有效值Uo、负载电 流有效值Io、晶闸管电流有效值IVT和电路 的功率因数λ分别为
(3)从VT1到VT6,相邻的 触发脉冲相位应互差60°。
结论:Y形三相交流调压电路 控制角α的移相范围为:0 °~ 150 °
5.1 交流调压电路
5.1.3 其他交流电力控制电路 5.1.3.1 交流调功电路
电路形式:交流调功电路和交流调压电路完全相同 控制方式:
交流调压电路:在每个交流电源周期都对输出电压波形进行控制 交流调功电路:通断控制,将负载与交流电源接通几个整周波,再断 开几个整周波,通过改变接通周波数与断开周波数的比值来调节负载 所消耗的平均功率。 控制晶闸管导通的时刻为:电源电压过零的时刻
在触发角为α时,负载电压有效值Uo、晶闸管电流有效值 IVT和负载电流有效值Io分别为
Uo
1 + π
2
2U1 sin t d(t) U1
1 [sin 2 sin(2 2 )]
ππ
IVT
1 +


2U1 Z
sin
放电时间也将延长,使得VT1的导通角 大于π
ωt=π+α时刻触发VT2时,io尚未过零, VT1仍在导通,VT2不通。io过零后, VT1关断,VT2的触发宽脉冲尚未消失, VT2就会正常开通。 VT2导通角小于π 若采用窄脉冲触发,VT2的触发脉冲消 失,VT2不能导通,造成每个周期内只 有一只晶闸管导通的“单管整流”状态, 输出电流为单向缺口半波,含有很大的 直流分量,因此必须改用宽脉冲触发。
R
1 2

1 2π
sin
2

π-
π

5.1 交流调压电路
5.1.1 单相交流调压电路 5.1.1.1 电阻性负载
输出电压与 α 的关系 移相范围为0 ≤ α ≤ π α = 0。 时,输出电压为最大。U0 = U1, 随着α 的增大,U0降低 α = π时,U0 = 0
功率因数λ 与 α 的关系: α = 0时,功率因数λ = 1 α 增大,λ降低
若以一定的频率控制正、反两组变流 器交替工作,则负载上交流电压的频率 fo就等于两组变流器的切换频率。
5.2 交-交变频电路
晶闸管交交变频电路也称周波变流器(Cycloconvertor)
将电网频率的交流电直接交换成可调频率交流电的变流电路,因为没有中 间环节,因此属于直接变频电路
交-交变频电路比交-直-交间接变频电路
提高变换效率
由于整个变频电路直接与电网相连接,各晶闸管元件上承受的是交流
电压,提高了换流能力。
α=φ时,输出电压、电流波形为连续正弦, θ=π。调压电路不起调压作用,处于“失控” 状态。此时θ=f(α,φ)关系如图5-5中 θ=180°的各点。
纯电阻负载
纯电感负载
5.1 交流调压电路
5.1.1 单相交流调压电路 5.1.1.2 阻感性负载
当阻感负载 α<φ时电路工作情况 VT1提前开通,负载L被过充电,其
Uo
1π π
2
2U1 sin t d(t) U1
1 sin 2 π-

π
Io

Uo R
P UoIo Uo
S U1Io U1
1 sin 2 π-

π
2
IVT
1 π 2π
2U1 sin R
t

d(t) U1
5.1.1 单相交流调压电路 5.1.1.4 斩控式交流调压电路
采用全控型器件作为开关元件 输入是正弦交流电压 交流电源电压u1的正半周,用V1进行 斩波控制,用V3给负载电流提供续流通 路 在u1的负半周,用V2进行斩波控制, 用V4给负载电流提供续流通路。 斩控式交流调压电路带电阻性负载时, 电路的功率因数接近1。
5.1 交流调压电路
5.1.1 单相交流调压电路 5.1.1.2 阻感性负载
衰减过程中,VT1的导通时间 逐渐缩短,VT2的导通时间逐渐 延长。最后,VT1和VT2的导通 时间都趋近到π,其稳态的工作 情况和α=φ时完全相同。
晶闸管在ωt=φ处才开始导通, 电流连续,uo=u1,无电压调节 功能,所以也处于“失控”状 态。
5.1 交流调压电路
5.1.2 三相交流调压电路
5.1.2.1 Y形三相交流调压电路
最典型、最常用的三相交流 调压电路,它正常工作时必须满 足:
(1) 三相中至少有两相导 通才能构成通路,且其中一相为 正向晶闸管导通,另一相为反向 晶闸管导通;
(2)为保证任何情况下的 两只晶闸管同时导通,应采用宽 度大于60°的宽脉冲(列)或双 窄脉冲触发;
三相输入-单相输出交-交变频电路是由两组反并联的晶闸 管变流电路和单相负载组成的,与直流电动机反并联可逆调 速系统的结构完全相同。
5.2 交-交变频电路
5.2.1 三相输入-单相输出交-交变频电路 5.2.1.1 电路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
变流器正组 P和反组N都 是相控变流 电路
a在正、反两组变流器的输入侧接有足够大的输入滤波电感,使输入电流近似为矩形波, 称为电流型电路;
5.1 交流调压电路
5.1.1 单相交流调压电路 5.1.1.2 阻感性负载
设负载的阻抗角为φ=arctan(ωL/R)。如果用 导线把晶闸管完全短接,稳态时负载电流io应该是 正弦波,其相位滞后于电源电压u1的角度为φ。
显然,在用晶闸管控制时只能进行滞后控制, 使负载电流更为滞后,而无法使其超前。
5.1 交流调压电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