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象征意义的文章

有象征意义的文章

【篇一:有象征意义的文章】

具有象征意义的文章范文一:沙盘中的数字象征

申荷永老师以及张日升老师

张日升老师也说过,数字的象征意味极浓,对数的崇拜、禁忌、信

仰也是文化现象中神秘的表现,如一、二、三在众多民族中常有相

同的象征意义,“一”往往是开始、整体,也是结局,同时还有孤独

之意。“二”常与阴阳、男女、对立联系在一起,是一个象征意义非

常矛盾的数字,即象征着复合又象征着分裂之意,既容合又矛盾对立,既吸引又排斥。不论东西方都认为阴阳、雌雄结合意味着力量。数在箱庭作品中表现非常复杂,我们认为,主要通过关注其表现主

题来理解数的象征意义,当然过于细致地剖析箱庭作品中数的象征

也没有太大的必要。箱庭作品中使用玩具的数量表现来来访者内心

丰富的程度,而我们在这里探讨的数的象征意义主要指的是来访者

作品中核心物体的数量。箱庭作品中出现两个人物时常常是男女各

一个,这似乎也印证了这种古老原始的象征意义。如以人物为主题

的作品中的人物的数量,表现远行主题时铺设山路的石块的数,以

及在同一箱庭作品中多次出现的数,如三只小狗云聚在一起,还有

三个人在一起,三只其他动物聚在一起,这种偶然性或者是来访者

内心表现有必然性出现的数量可能会有更为深刻的含义。“三”在东

西方都被看为是神秘的象征,几乎不包含任何反面意义,“三位一

体”“三昧真火”等均对“三”赋予一种崇拜的意味。“三”往往是家庭的

象征:父亲、母亲、孩子,代表着完善无缺。因而在成人箱庭作品

中“三”这一数量的出现,常常可以看出年轻夫妻是否有生儿育女的

愿望,或是否已有子女。在中国,“三”是一个吉祥数字,象征着神圣、忠诚、高雅、敬重,因“三五成群”就与多联系在一起,正如

《道德经》所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一象征

意义在中国随处可见。一个青年来访者作品中频繁出现“三”的象征,可能是家庭状况的表现,是感到满意还是不满或是期盼的含义。“四”在当今中国社会似乎是不吉利的数字,因其与“死”谐音,其实在中

国古代,“四”是与稳定、全面、无所不在同义,所谓“四平八稳”“四

面八方”等等,不胜枚举。“九”是最大的数,是极点,因而也有了最高、权威、极致的意义。在中国,数字的象征主要受《易经》的影响。原文地址:沙盘中的数字象征

申荷永老师以及张日升老师

张日升老师也说过,数字的象征意味极浓,对数的崇拜、禁忌、信

仰也是文化现象中神秘的表现,如一、二、三在众多民族中常有相

同的象征意义,“一”往往是开始、整体,也是结局,同时还有孤独

之意。“二”常与阴阳、男女、对立联系在一起,是一个象征意义非

常矛盾的数字,即象征着复合又象征着分裂之意,既容合又矛盾对立,既吸引又排斥。不论东西方都认为阴阳、雌雄结合意味着力量。数在箱庭作品中表现非常复杂,我们认为,主要通过关注其表现主

题来理解数的象征意义,当然过于细致地剖析箱庭作品中数的象征

也没有太大的必要。箱庭作品中使用玩具的数量表现来来访者内心

丰富的程度,而我们在这里探讨的数的象征意义主要指的是来访者

作品中核心物体的数量。箱庭作品中出现两个人物时常常是男女各

一个,这似乎也印证了这种古老原始的象征意义。如以人物为主题

的作品中的人物的数量,表现远行主题时铺设山路的石块的数,以

及在同一箱庭作品中多次出现的数,如三只小狗云聚在一起,还有

三个人在一起,三只其他动物聚在一起,这种偶然性或者是来访者

内心表现有必然性出现的数量可能会有更为深刻的含义。“三”在东

西方都被看为是神秘的象征,几乎不包含任何反面意义,“三位一

体”“三昧真火”等均对“三”赋予一种崇拜的意味。“三”往往是家庭的

象征:父亲、母亲、孩子,代表着完善无缺。因而在成人箱庭作品

中“三”这一数量的出现,常常可以看出年轻夫妻是否有生儿育女的

愿望,或是否已有子女。在中国,“三”是一个吉祥数字,象征着神圣、忠诚、高雅、敬重,因“三五成群”就与多联系在一起,正如

《道德经》所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一象征

意义在中国随处可见。一个青年来访者作品中频繁出现“三”的象征,可能是家庭状况的表现,是感到满意还是不满或是期盼的含义。“四”在当今中国社会似乎是不吉利的数字,因其与“死”谐音,其实在中

国古代,“四”是与稳定、全面、无所不在同义,所谓“四平八稳”“四

面八方”等等,不胜枚举。“九”是最大的数,是极点,因而也有了最高、权威、极致的意义。在中国,数字的象征主要受《易经》的影响。

范文二:具有象征意义的动物

鸽子—(和平友谊)燕子—(报春使者)海鸥—(勇敢搏击)蚂蚁—(勤劳团结)黄牛—(任劳任怨)蜜蜂—(勤劳无私)松鼠—(乖巧伶俐)绵羊—(温和善良)喜鹊—(吉祥如意)骆驼—

(任重道远)鹿--(胆小温顺)猪--(肮脏贪吃)猴子-

(顽皮淘气)

狼--(凶残好杀)

乌龟-(祈求长寿)

凤凰——(吉祥珍贵)

虎-----(英勇大胆)

蝙蝠--(吉祥健康)

泥鳅——(圆滑狡猾)

蛇----残忍

驴子—愚笨迟钝

兔子—胆小怕死

大熊—粗鲁暴躁

(b)老鹰—目光锐利

夜莺—优美的声音

乌鸦—带来凶兆

麻雀—个头矮小

(c)蜗牛—行动迟缓

蝴蝶—美丽

豺--(贪婪卑鄙)狐狸—(狡猾无比)鹤--(长寿百岁)龙--(吉利成就)狮子--(庄严雄伟) 狗——(人之良友)熊——(愚

笨窝囊)鼠---卑鄙骡子—秉性顽强鲸—庞大的天鹅—姿态优美百灵—欢乐活泼孔雀—美丽,爱慕虚荣鹅—傻瓜,呆子黄蜂—脾气暴躁

范文三:1、芳草:离恨。

2、芭蕉:孤独忧愁,离愁别绪。

3、乌鸦:衰败,凄凉。

4、羌笛:凄切。

5、水:愁思,年华易逝。

6、红豆:相思。

7、采薇:隐居。

8、海浪:人生的起伏。

9、烟雾:情感朦胧,惨淡,前途的迷惘、渺茫,理想的落空、幻灭。

10、春风:旷达,欢愉,希望。

11、东风:春天,美好。

12、西风:落寞,惆怅,衰败,游子思归。

13、玉:高洁、脱俗。

14、西楼小楼:怨妇之情

15、桑梓:故乡。

轩辕:祖国。

16、英雄:追慕、自愧自叹。

17、小人:鄙夷、明志、自省、鞭挞。

18、击楫:立志报效国家,收复失地。

19、古迹:怀旧明志,昔盛今衰,衰败,萧条。

20、乡村:思归,厌俗、田园风光生活气息,淳朴美好,安逸宁静

21、草原:辽阔、人生境界,人的胸襟。

22、仙境:飘逸、美妙、洁净、忘尘厌俗。

23、白衣苍狗:世事变化无常。

24、深夜:秋思怀旧。

25、酒:欢愉得意,失意愁苦。

26、峨眉:高尚的德行。

27、怀桔:孝顺双亲。

28、破晓:初现希望。

29、冰雪:忠贞、高洁、高尚。

30、明月: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31、折柳:伤离别,惜别。

32、草木茂盛:反衬凄凉。

33、菊花:坚贞、高洁。

34、梅花:高洁、孤傲。

35、松柏:坚贞、高洁。

36、莲(芙蓉):高洁,爱情。

37、梧桐:凄凉,悲伤。

38、杜鹃(子规、杜宇、布谷):凄凉,哀伤,思乡。

39、鹧鸪:离愁别绪。

40、大雁:思乡,寂寞。

41、落叶:失意。

42、浮云:飘零。

43、落日:惆怅。

44、秋雨:忧愁。

45、大漠:苍凉。

46、秋虫:凄凉。

47、枯藤:萧瑟。

48、古琴:知音。

49、美人香草:君臣同构。

50、江湖扁舟:凄楚悲凉。

51、梦后酒醒、寒雨斜阳、红烛啼鹃:悲欢离合。

52、风雨落花、双燕孤雁、重阁玉枕:闺怨。

53、烟波:离别后的漂泊无依。

54、孤雁断鸿、孤帆、孤蓬浮萍:游子离乡,孤独无依。

55、青鸟:愁闷。

56、丁香:伤春。

57、牧童:单薄。

58、黄牛:任劳任怨老实忠厚

59、青云青紫:高位富贵。

60、吴钩:勇武豪情。

61、禾黍、荠麦、绿芜:昔盛今衰。

62、化鹤、归鹤:人生变幻,消极处世。

63、烂柯:离家日久,时光易逝,世事变迁,人物非昔。

64、封侯:报效国家、立功边疆的豪情壮志。

65、新丰客:怀才不遇,希望被明主任用。

66、楚狂、接舆:不满现实,甘于隐匿。

67、青冢:悲壮凄凉。

68、骆驼:任重道远

69、登楼:思乡,忧国,忧愁。

70、新亭泪、新亭风景:感伤、爱国忧时。

71、树的曲直:事业、人生的坎坷、顺利。

72、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

73、鱼:自由,惬意。

74、鹰:刚劲,自由,人生搏击,事业成功。

75、鸡、狗:田园生活。

76、马:奔腾,追求漂泊。

77、松冈山月:隐逸。

78、寒林残月:忧愁。

79、中秋圆月:相思。

80、空城落花:国力衰微的哀叹,爱国。

81、堤柳堆烟:抒发兴亡之感。

82、六朝旧事,南朝旧梦:往日富贵繁华生活。

83、银杏:文明古老

84、万年青:友谊长存

85、海鸥:搏击风浪

86、春蚕:奉献到死

87、喜鹊:吉祥如意

88、百合花:团结友爱

范文四:女巫:和妈妈的负性形象向关,有神奇的能力,本能被压抑,有活力的,有变化的可能,(代表父亲的阴性面?)

具有治愈意义的沙具:

海星、蝴蝶、青蛙、蛇、乌龟等,具有修复作用,疗愈意义,再生

沙漏:心灵的修炼,转化,时间、归零、炼金术、紧迫、从新开始、心灵变化,灶:火、食物、能量、滋养、能量的流动

烹煮:心灵的转化,自性化

厨房是心灵的家

宝藏:象征心灵的宝贝,出现意味着能量和治愈的可能性,对于孩

子来说我们最容易忽略他们的内在宝藏。

鸟:自性化,精神,转化

齿轮:自性相关,是曼陀罗的形状

生日蛋糕:诞生、自我的重生

人鱼:转化、过渡、半人半鱼

船:诺亚方舟,救赎,车和船都和我们的身体有关

4:人类定位的最基础的数字,是稳定的象征,是转化的转机

3:和开始有关,代表向前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大的海洋生物与负性的母亲能量有关,也有积极一面,像是回到无

意识的躲藏(母亲肚子里),修复创伤。

天空接近意识,大地接近无意识

佛祖:救赎

龟:两栖,保护,能进入无意识,也能上升到意识,孵化后不管孩

龙:两栖,男性,阳性,父亲有关,男性的自我认同

贝壳:对过去记忆的表达

五行:金木水火土

门:通过仪式,达到一定的阶段,进入新的阶段

空椅子:期待、邀请、等待

棺材:母亲的子宫

范文五:1、芳草:离恨。

2、芭蕉:孤独忧愁,离愁别绪。

3、乌鸦:衰败,凄凉。

4、羌笛:凄切。

5、水:愁思,年华易逝。

6、红豆:相思。

7、采薇:隐居。

8、海浪:人生的起伏。

9、烟雾:情感朦胧,惨淡,前途的迷惘、渺茫,理想的落空、幻灭。

10、春风:旷达,欢愉,希望。

11、东风:春天,美好。

12、西风:落寞,惆怅,衰败,游子思归。

13、玉:高洁、脱俗。

14、西楼小楼:怨妇之情

15、桑梓:故乡。

轩辕:祖国。

16、英雄:追慕、自愧自叹。

17、小人:鄙夷、明志、自省、鞭挞。

18、击楫:立志报效国家,收复失地。

19、古迹:怀旧明志,昔盛今衰,衰败,萧条。

20、乡村:思归,厌俗、田园风光生活气息,淳朴美好,安逸宁静

21、草原:辽阔、人生境界,人的胸襟。

22、仙境:飘逸、美妙、洁净、忘尘厌俗。

23、白衣苍狗:世事变化无常。

24、深夜:秋思怀旧。

25、酒:欢愉得意,失意愁苦。

26、峨眉:高尚的德行。

27、怀桔:孝顺双亲。

28、破晓:初现希望。

29、冰雪:忠贞、高洁、高尚。

30、明月: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31、折柳:伤离别,惜别。

32、草木茂盛:反衬凄凉。

33、菊花:坚贞、高洁。

34、梅花:高洁、孤傲。

35、松柏:坚贞、高洁。

36、莲(芙蓉):高洁,爱情。

37、梧桐:凄凉,悲伤。

38、杜鹃(子规、杜宇、布谷):凄凉,哀伤,思乡。

39、鹧鸪:离愁别绪。

40、大雁:思乡,寂寞。

41、落叶:失意。

42、浮云:飘零。

43、落日:惆怅。

44、秋雨:忧愁。

1

45、大漠:苍凉。

46、秋虫:凄凉。

47、枯藤:萧瑟。

48、古琴:知音。

49、美人香草:君臣同构。

50、江湖扁舟:凄楚悲凉。

51、梦后酒醒、寒雨斜阳、红烛啼鹃:悲欢离合。

52、风雨落花、双燕孤雁、重阁玉枕:闺怨。

53、烟波:离别后的漂泊无依。

54、孤雁断鸿、孤帆、孤蓬浮萍:游子离乡,孤独无依。

55、青鸟:愁闷。

56、丁香:伤春。

57、牧童:单薄。

58、黄牛:任劳任怨老实忠厚

59、青云青紫:高位富贵。

60、吴钩:勇武豪情。

61、禾黍、荠麦、绿芜:昔盛今衰。

62、化鹤、归鹤:人生变幻,消极处世。

63、烂柯:离家日久,时光易逝,世事变迁,人物非昔。

64、封侯:报效国家、立功边疆的豪情壮志。

65、新丰客:怀才不遇,希望被明主任用。

66、楚狂、接舆:不满现实,甘于隐匿。

67、青冢:悲壮凄凉。

68、骆驼:任重道远

69、登楼:思乡,忧国,忧愁。

70、新亭泪、新亭风景:感伤、爱国忧时。

71、树的曲直:事业、人生的坎坷、顺利。

72、绿叶:生命力,希望,活力。

73、鱼:自由,惬意。

74、鹰:刚劲,自由,人生搏击,事业成功。

75、鸡、狗:田园生活。

76、马:奔腾,追求漂泊。

77、松冈山月:隐逸。

78、寒林残月:忧愁。

79、中秋圆月:相思。

80、空城落花:国力衰微的哀叹,爱国。

81、堤柳堆烟:抒发兴亡之感。

82、六朝旧事,南朝旧梦:往日富贵繁华生活。

83、银杏:文明古老

84、万年青:友谊长存

85、海鸥:搏击风浪

86、春蚕:奉献到死

87、喜鹊:吉祥如意

88、百合花:团结友爱

2

范文六:摘要:1900年,斯克里亚宾进入他创作的中期转折阶段。

这一时期,他阅读了大量哲学名著,并开始接受尼采哲学、唯我意

识论以及叔本华的非理性观,作品也开始倾向于神秘主义,而作于1903年的《第四钢琴奏鸣曲》正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从整体来看,《第四钢琴奏鸣曲》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是对以前早

期作品的一个总结,“启下”则是在神秘主义观念形成后的一种创作

上的新起点,即他的神秘主义思想开始逐步渗透到他的作品当中。

本文以这些方面为基点,对这一奏鸣曲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斯克里亚宾第四钢琴奏鸣曲神秘主义

承上启下分析

一、创作背景及哲学思想对斯克里亚宾的影响

1.创作背景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是俄罗斯政治、经济、文化动荡变革的时期,各种政治势力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各种社会思潮开始斗争,可谓“百

家争鸣”、“百花齐放”,包括以埃亨瓦尔德为代表的直觉主义哲学、

叔本华的“非理性主义认识论”、尼采的“超人哲学”、以梅列日科夫

斯基为代表的象征主义文学等,其中以普列汉诺夫和列宁为代表的

无产阶级和马克思主义对俄罗斯乃至全世界产生的影响最为深远。

正是受多种思想体系的影响,斯克里亚宾形成了独特的世界观、艺

术观以及他晚期的神秘主义观念。

2.神秘主义思想对斯克里亚宾的影响

神秘主义来源于希腊动词“myein”,是“闭上”的意思,属于哲学范畴。众所周知,斯克里亚宾的音乐蕴含着神秘主义思想。那么,这种思

想是怎样形成的?它的内涵是什么呢?

在他的创作中期,斯克里亚宾疯狂地迷上了流行于欧洲的神秘主义

思想。这种思想理论也渗透到了俄罗斯的唯心主义哲学者中,使人

们对世界产生了另一种更加内在的、直觉的和神秘的认识,从而形

成了俄罗斯特有的神秘主义思想,代表人物就是斯克里亚宾的好友

索洛维约夫。他认为认识的本质不在感知中,也不在概念中,它是

神秘的、不可探测的。同时,他情人的哥哥施辽策尔主张闭上肉体

的眼睛,打开心灵的眼睛,在心灵的平静中追求真理和智慧。这些

思想与叔本华、尼采的哲学思想共同影响着斯克里亚宾,从而使他

形成了“自我”的神秘主义思想,并萌发了用神秘主义思想进行创作

的想法。很快,这种思想正式融入他的创作中,并形成了标有他独

特印记的“神秘和弦”。

创作于这一时期的《第四钢琴奏鸣曲》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何为“承上启下”?笔者是这样认为的:“承上”是对早期作品的一个

总结,“启下”则是在神秘主义观念形成后一个创作的新起点,即他

的神秘主义思想开始逐步渗透到他的作品当中。

二、《第四钢琴奏鸣曲》曲式结构及形象分析

《第四钢琴奏鸣曲》较之传统的奏鸣曲式有了新变化,从原来的四

个乐章减缩为两个乐章。虽然这部奏鸣曲的篇幅较短,却气势宏伟,恰似热恋中的斯克里亚宾,对生活、爱情、神学充满了向往。所以,他给这部奏鸣曲写的标题是:“我乘着快乐的翅膀向上飞啊……我拼

命飞翔是为了追求你,美妙的星体!”宇宙是广袤无垠的,充满了神

秘感,星体是宇宙的组成部分,它发出了欢乐的声音……而这一切,正是他神秘主义哲学思想的体现。

1.第一乐章:行板;#f大调;三段曲式

曲式结构分析:

尾声(50~66小节)并不是前面主题材料,即“飞翔”主题的发展,

而是一种新的材料,织体加密并由一系列的高叠七、九和弦组成,

最后通过一个属九和弦进入到下一乐章。不难看出,尾声的材料正

是第二乐章主题材料的一个具有先见性的“引子”。

2.第二乐章:最急板,如飞似的;#f大调;奏鸣曲式

曲式结构分析:

主部主题(1~16小节)是复乐段形式。1~8小节是两句类的方整

性的非重复材料的开放性终止的乐段结构,而乐曲的第一个和弦就

是第一乐章的最后一个和弦,这说明了两个乐章之间的紧密衔接性。此乐段由三种材料组成:第一种在第一、二小节,是跳进加级进上

行并级进下行的形式(见谱例③);第二种在第五小节的高音声部(见谱例④);第三种则在此小节的内声部,是上行四度的音程,

即“飞翔”主题(见谱例④),这也是第一乐章材料首次在第二乐章

出现,是斯克里亚宾“朝理想创造力而努力”的继续。直到第五小节

为止,才将整个乐章的材料呈现完毕。

连接部(17~20小节)速度放慢,材料来自主题的第二种和第三种

材料,是这两种材料的发展,由增减纯四度音程叠置而成的“神秘和弦”(见谱例⑤),再一次将神秘主义风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谱例⑤:

副部主题(21~39小节)是四句类的非重复材料的非方整形的开放

性终止的乐段结构。调性为主调#f大调的属方向调#c大调,这与传

统的奏鸣曲式调性布局相同,是传统奏鸣曲式的延续或是总结,因

为从这首奏鸣曲式之后,他的作品逐渐变得调性模糊,并向无调性

转变,所以说这首奏鸣曲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此段中第一句

和第二句(21~28小节)的材料相同,都是由主题中第三种材料变

化发展而来;第三句(29~32小节)由主题中第二种材料发展而来;第四句(33~39小节)既有主题中第二种材料,又有第三种材料,

没有出现新的材料。

结束部(40~47小节)延续了副部主题的调性,材料来自于主题中

第二种材料的简化形式,织体简化为单音进行,并终止于#c大调的

主和弦。

展开部(48~81小节)是前面材料的发展,调性多变。同传统的奏

鸣曲式相比,只有基本展开部分和属准备两个部分。基本展开部分

Ⅰ(48~55小节)的调性由a大调开始,将主题中第一种材料展开,不同的是织体形式简化,和弦式织体不复存在,而是用了高音声部

的旋律式进行,而且还出现了三连音式的伴奏织体形式,呈现出一

种似潺潺流水、朗朗星空却又虚无缥缈的意境。当四度叠置的“神秘

和弦”再次出现时(见谱例⑥),更增加了这种意境的不确定性;基

本展开部分Ⅱ(56~65小节)调性多变,布局为#f―f―f。材料来

自于主题材料的第二种形式和四连音的不停跳跃,再次展现出了夜

空中繁星点点忽隐忽现的形象;基本展开部分Ⅲ(66~73小节)调

性转至b小调,材料来自第一乐章的主题材料,是第一乐章主题材

料的第二次出现,只不过把时值拉长,而低音声部的三连音伴奏织

体再一次将第一乐章中“飞翔”主题形象地表现了出来,仿佛作曲家

想要寻找夜空中那一颗最璀璨的星体,并想要不停地向上飞、向上飞……直到抓住它。

谱例⑥:

属准备部分(74~81小节)在和声一直主调的属功能上进行发展,

高音声部仍是四连音的进行,低音声部材料是主题中第三种材料的

变化发展。

再现部(82~143小节)副部调性回归。主部主题再现(82~89小节)是动力再现,同呈示部相比,它将和弦织体简化为旋律的线条

式进行,并去掉了复乐段部分,调性回到#f大调;连接部(90~101小节)同呈示部相比,再现了部中连接部的增长,它一直用第一种

主题材料进行展开,是主部材料的延续;副部主题再现(102~125

小节)同传统的奏鸣曲式一样,副部调性回归主调,再一次体现了

作曲家对以前作品的总结。不同的是右手声部织体加密,左手则由

柱式和弦改为三连音的进行,再一次将“飞翔”主题的形象延续下去,仿佛作曲家还在继续寻找,却怎么也追不到而内心在痛苦地挣扎着……121~125小节是副部的扩展部分,最后终止于#f大调主和弦;结束部(126~143小节)同呈示部相比,结构扩大,并将材料继续

展开,似乎是把痛苦的寻找继续下去……

尾声(144~169小节)用了第一乐章中四度上行音程,即“飞翔”主

题的材料,只不过在此处声部提高,仿佛作曲家越飞越高,一直飞

翔到了顶端,而低声部的七度叠置和弦在音响力度上也达到了最高,像是在表达作者一定要抓住那颗星星的决心。最后,音乐在#f大调

主和弦上戛然而止,似乎作曲家找到了他想要的东西,抓住了那颗

星星,心情达到了狂喜若狂的状态。

如果仔细观察斯克里亚宾所有的奏鸣曲,人们可以发现,这是他最后一次在曲尾使用明确的调性,也是最后一部多乐章的奏鸣曲。随后的六部奏鸣曲全部简化为一个乐章,并且调性越来越模糊,直至不再使用调性。

三、小结

斯克里亚宾的哲学思想是他创作的主要源泉,尤其体现在他的中后期作品中。只有人们了解了他的唯心主义哲学思想、神秘主义哲学思想及他独特的哲学观念,才能更好地分析和理解他的作品。

《第四钢琴奏鸣曲》已经显现出了神秘主义的“萌芽”,“神秘和弦”多次出现,旋律发展极具片段性,音乐表达富有传奇性。这些都表现了他作品风格的转变,人们也不禁为他丰富的想象力和创作力赞叹不已!

当然,这与他所处的特殊年代是分不开的。t??列娃娅在“斯克里亚宾的宇宙”中说过:“在20世纪初,这意味着属于无限,因为宇宙是‘高不可测的星空’。神秘主义是他个性的常项,升华成类似非常高级的世界观。”

斯克里亚宾的独特创作风格和哲学理念使他成为作曲界的“独一无二”,没有模仿、没有复制,他是俄罗斯音乐文化乃至世界音乐文化的一道独特的风景,并将继续启迪、引领着我们前进。

参考文献:

[1]张忠平.斯克里亚宾的“微观宇宙”[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0.

[2]周密译.斯克里亚宾钢琴作品集[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

[3]阿兰诺夫斯基编,张洪模等译.俄罗斯作曲家与20世纪[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

[4]林逸聪.音乐圣经(下卷)[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5]彭志敏.音乐分析基础教程[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

[6]吴祖强.曲式与作品分析教程[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

[7]孙博.“神性合一”的斯克里亚宾及他的和声手法[j].沈阳音乐学院学报,1998,(4).

[8]刘旭娜.延承与突破――浅析斯克里亚宾《第四钢琴奏鸣曲》[j].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7,(3).

(作者单位:江西科技学院音乐舞蹈学院)摘要:1900年,斯克里亚宾进入他创作的中期转折阶段。这一时期,他阅读了大量哲学名著,并开始接受尼采哲学、唯我意识论以及叔本华的非理性观,作

品也开始倾向于神秘主义,而作于1903年的《第四钢琴奏鸣曲》正

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从整体来看,《第四钢琴奏鸣曲》起到了“承

上启下”的作用。“承上”是对以前早期作品的一个总结,“启下”则是

在神秘主义观念形成后的一种创作上的新起点,即他的神秘主义思

想开始逐步渗透到他的作品当中。本文以这些方面为基点,对这一

奏鸣曲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斯克里亚宾第四钢琴奏鸣曲神秘主义

承上启下分析

一、创作背景及哲学思想对斯克里亚宾的影响

1.创作背景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是俄罗斯政治、经济、文化动荡变革的时期,各种政治势力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各种社会思潮开始斗争,可谓“百

家争鸣”、“百花齐放”,包括以埃亨瓦尔德为代表的直觉主义哲学、

叔本华的“非理性主义认识论”、尼采的“超人哲学”、以梅列日科夫

斯基为代表的象征主义文学等,其中以普列汉诺夫和列宁为代表的

无产阶级和马克思主义对俄罗斯乃至全世界产生的影响最为深远。

正是受多种思想体系的影响,斯克里亚宾形成了独特的世界观、艺

术观以及他晚期的神秘主义观念。

2.神秘主义思想对斯克里亚宾的影响

神秘主义来源于希腊动词“myein”,是“闭上”的意思,属于哲学范畴。众所周知,斯克里亚宾的音乐蕴含着神秘主义思想。那么,这种思

想是怎样形成的?它的内涵是什么呢?

在他的创作中期,斯克里亚宾疯狂地迷上了流行于欧洲的神秘主义

思想。这种思想理论也渗透到了俄罗斯的唯心主义哲学者中,使人

们对世界产生了另一种更加内在的、直觉的和神秘的认识,从而形

成了俄罗斯特有的神秘主义思想,代表人物就是斯克里亚宾的好友

索洛维约夫。他认为认识的本质不在感知中,也不在概念中,它是

神秘的、不可探测的。同时,他情人的哥哥施辽策尔主张闭上肉体

的眼睛,打开心灵的眼睛,在心灵的平静中追求真理和智慧。这些

思想与叔本华、尼采的哲学思想共同影响着斯克里亚宾,从而使他

形成了“自我”的神秘主义思想,并萌发了用神秘主义思想进行创作

的想法。很快,这种思想正式融入他的创作中,并形成了标有他独

特印记的“神秘和弦”。

创作于这一时期的《第四钢琴奏鸣曲》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何为“承上启下”?笔者是这样认为的:“承上”是对早期作品的一个

总结,“启下”则是在神秘主义观念形成后一个创作的新起点,即他

的神秘主义思想开始逐步渗透到他的作品当中。

二、《第四钢琴奏鸣曲》曲式结构及形象分析

《第四钢琴奏鸣曲》较之传统的奏鸣曲式有了新变化,从原来的四

个乐章减缩为两个乐章。虽然这部奏鸣曲的篇幅较短,却气势宏伟,恰似热恋中的斯克里亚宾,对生活、爱情、神学充满了向往。所以,他给这部奏鸣曲写的标题是:“我乘着快乐的翅膀向上飞啊……我拼

命飞翔是为了追求你,美妙的星体!”宇宙是广袤无垠的,充满了神

秘感,星体是宇宙的组成部分,它发出了欢乐的声音……而这一切,正是他神秘主义哲学思想的体现。

1.第一乐章:行板;#f大调;三段曲式

曲式结构分析:

尾声(50~66小节)并不是前面主题材料,即“飞翔”主题的发展,

而是一种新的材料,织体加密并由一系列的高叠七、九和弦组成,

最后通过一个属九和弦进入到下一乐章。不难看出,尾声的材料正

是第二乐章主题材料的一个具有先见性的“引子”。

2.第二乐章:最急板,如飞似的;#f大调;奏鸣曲式

曲式结构分析:

主部主题(1~16小节)是复乐段形式。1~8小节是两句类的方整

性的非重复材料的开放性终止的乐段结构,而乐曲的第一个和弦就

是第一乐章的最后一个和弦,这说明了两个乐章之间的紧密衔接性。此乐段由三种材料组成:第一种在第一、二小节,是跳进加级进上

行并级进下行的形式(见谱例③);第二种在第五小节的高音声部(见谱例④);第三种则在此小节的内声部,是上行四度的音程,

即“飞翔”主题(见谱例④),这也是第一乐章材料首次在第二乐章

出现,是斯克里亚宾“朝理想创造力而努力”的继续。直到第五小节

为止,才将整个乐章的材料呈现完毕。

连接部(17~20小节)速度放慢,材料来自主题的第二种和第三种

材料,是这两种材料的发展,由增减纯四度音程叠置而成的“神秘和弦”(见谱例⑤),再一次将神秘主义风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谱例⑤:

副部主题(21~39小节)是四句类的非重复材料的非方整形的开放

性终止的乐段结构。调性为主调#f大调的属方向调#c大调,这与传

统的奏鸣曲式调性布局相同,是传统奏鸣曲式的延续或是总结,因

为从这首奏鸣曲式之后,他的作品逐渐变得调性模糊,并向无调性

转变,所以说这首奏鸣曲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此段中第一句

和第二句(21~28小节)的材料相同,都是由主题中第三种材料变

化发展而来;第三句(29~32小节)由主题中第二种材料发展而来;第四句(33~39小节)既有主题中第二种材料,又有第三种材料,

没有出现新的材料。

结束部(40~47小节)延续了副部主题的调性,材料来自于主题中

第二种材料的简化形式,织体简化为单音进行,并终止于#c大调的

主和弦。

展开部(48~81小节)是前面材料的发展,调性多变。同传统的奏

鸣曲式相比,只有基本展开部分和属准备两个部分。基本展开部分

Ⅰ(48~55小节)的调性由a大调开始,将主题中第一种材料展开,不同的是织体形式简化,和弦式织体不复存在,而是用了高音声部

的旋律式进行,而且还出现了三连音式的伴奏织体形式,呈现出一

种似潺潺流水、朗朗星空却又虚无缥缈的意境。当四度叠置的“神秘

和弦”再次出现时(见谱例⑥),更增加了这种意境的不确定性;基

本展开部分Ⅱ(56~65小节)调性多变,布局为#f―f―f。材料来

自于主题材料的第二种形式和四连音的不停跳跃,再次展现出了夜

空中繁星点点忽隐忽现的形象;基本展开部分Ⅲ(66~73小节)调

性转至b小调,材料来自第一乐章的主题材料,是第一乐章主题材

料的第二次出现,只不过把时值拉长,而低音声部的三连音伴奏织

体再一次将第一乐章中“飞翔”主题形象地表现了出来,仿佛作曲家

想要寻找夜空中那一颗最璀璨的星体,并想要不停地向上飞、向上飞……直到抓住它。

谱例⑥:

属准备部分(74~81小节)在和声一直主调的属功能上进行发展,

高音声部仍是四连音的进行,低音声部材料是主题中第三种材料的

变化发展。

再现部(82~143小节)副部调性回归。主部主题再现(82~89小节)是动力再现,同呈示部相比,它将和弦织体简化为旋律的线条

式进行,并去掉了复乐段部分,调性回到#f大调;连接部(90~101小节)同呈示部相比,再现了部中连接部的增长,它一直用第一种

主题材料进行展开,是主部材料的延续;副部主题再现(102~125

小节)同传统的奏鸣曲式一样,副部调性回归主调,再一次体现了

作曲家对以前作品的总结。不同的是右手声部织体加密,左手则由

柱式和弦改为三连音的进行,再一次将“飞翔”主题的形象延续下去,

仿佛作曲家还在继续寻找,却怎么也追不到而内心在痛苦地挣扎着……121~125小节是副部的扩展部分,最后终止于#f大调主和弦;结束部(126~143小节)同呈示部相比,结构扩大,并将材料继续

展开,似乎是把痛苦的寻找继续下去……

尾声(144~169小节)用了第一乐章中四度上行音程,即“飞翔”主

题的材料,只不过在此处声部提高,仿佛作曲家越飞越高,一直飞

翔到了顶端,而低声部的七度叠置和弦在音响力度上也达到了最高,像是在表达作者一定要抓住那颗星星的决心。最后,音乐在#f大调

主和弦上戛然而止,似乎作曲家找到了他想要的东西,抓住了那颗

星星,心情达到了狂喜若狂的状态。

如果仔细观察斯克里亚宾所有的奏鸣曲,人们可以发现,这是他最

后一次在曲尾使用明确的调性,也是最后一部多乐章的奏鸣曲。随

后的六部奏鸣曲全部简化为一个乐章,并且调性越来越模糊,直至

不再使用调性。

三、小结

斯克里亚宾的哲学思想是他创作的主要源泉,尤其体现在他的中后

期作品中。只有人们了解了他的唯心主义哲学思想、神秘主义哲学

思想及他独特的哲学观念,才能更好地分析和理解他的作品。

《第四钢琴奏鸣曲》已经显现出了神秘主义的“萌芽”,“神秘和弦”

多次出现,旋律发展极具片段性,音乐表达富有传奇性。这些都表

现了他作品风格的转变,人们也不禁为他丰富的想象力和创作力赞

叹不已!

当然,这与他所处的特殊年代是分不开的。t??列娃娅在“斯克里亚

宾的宇宙”中说过:“在20世纪初,这意味着属于无限,因为宇宙是

‘高不可测的星空’。神秘主义是他个性的常项,升华成类似非常高级

的世界观。”

斯克里亚宾的独特创作风格和哲学理念使他成为作曲界的“独一无二”,没有模仿、没有复制,他是俄罗斯音乐文化乃至世界音乐文化

的一道独特的风景,并将继续启迪、引领着我们前进。

参考文献:

[1]张忠平.斯克里亚宾的“微观宇宙”[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0.

[2]周密译.斯克里亚宾钢琴作品集[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

[3]阿兰诺夫斯基编,张洪模等译.俄罗斯作曲家与20世纪[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

[4]林逸聪.音乐圣经(下卷)[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5]彭志敏.音乐分析基础教程[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

[6]吴祖强.曲式与作品分析教程[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

[7]孙博.“神性合一”的斯克里亚宾及他的和声手法[j].沈阳音乐学院学报,1998,(4).

[8]刘旭娜.延承与突破――浅析斯克里亚宾《第四钢琴奏鸣曲》[j].沈

阳音乐学院学报,2007,(3).

(作者单位:江西科技学院音乐舞蹈学院)

范文七:小资chic!:这次是什么样的契机让你开这样一个演唱会?李泉:应该说是这6、7年的生活带给自己的想法。这6、7年我基

本上脱离了歌手的职业。毕业后到现在我有出过7张唱片,但是7

年前,我把它停下来了,因为我觉得它离我的理想越来越远。我对

音乐一直有种理想化的憧憬,所以在7年前,我暂时放下音乐,转

到其他领域,比如教育领域,开了自己的音乐学校;也想做一些音

乐流通上的尝试,于是和朋友开了唱片公司,真正地到幕后管理音

乐的运作。我想通过其他的东西而不是写歌来尝试看看能不能达到

自己的理想。

小资chic!:这七年给你的最大收获是什么?

李泉:它带给我很多新的看法以及生活态度上的变化,我感觉自己

成熟了不少。当我再回到音乐上来时,我下了很多决定,这些决定

在以前是很难做到的。这次演唱会上的设计、文案等东西,都在将

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因此才有了观众看到的这些改变。

小资chic!:这本新专辑的封面是光头和雕塑的造型,你希望通过

这个造型传达什么样的情绪?

李泉:这个造型并不是为了表达我的脸。我觉得唱片封面只是一张

大头照,还挺无聊的。但是唱片公司担心封面没有脸的唱片不能在

市场上流通,当然我也认同这一点,毕竟我本身做的是这一行。我

不想让那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大头照再出现在我的唱片封面上,然后就和公司商量说能不能用一张石膏像的脸上封面,因为它的某

一部分体现了我的心态,体现了我想要从以前“好像是一个歌手”的

状态彻底蜕变成“真的是一个想做自己思想的歌手”的现状。

小资chic!:所以把自己弄成了光头石膏像。

李泉:我一直对罗马文化、希腊文化情有独钟,蛮想把石膏像的感

觉带到唱片上,它有一种审美情趣的象征意义在里面。光头不是我

的主意,当时我只是想做个具有象征意义的石膏像,后面和公司同

事讨论下来,大家一致想把这次造型做得彻底一点,和其他唱片或

者和自己以往唱片的封面相区别。

小资chic!:只有自己真正做了这一行,才会了解幕后团队在发行、宣传以及推向市场时的状态。

李泉:对,但我并没有在复制这种状态。在现在唱片业低迷的形势下,许多优秀的人才都离开了唱片业,转行了。这次能够整合到这

么多优秀的团队共同筹备演唱会,真的是一种彼此的精神安慰和感召,并不是完全的市场和功利化考量。这几年的经历带给我很多纯

粹的、善良的感悟,让我重新相信人性的闪光。

小资chic!:在这条路上有没有妥协的时候?

李泉:当然有,7年前我放弃音乐的原因也是因为我发现自己身上妥

协的影子越来越深重了,越来越被这个所谓的市场、行业行规、陈

旧的东西所束缚。对于做艺术创作的人来说,有些东西是致命的。

小资chic!:你是希望自己的内心世界越来越丰富,而不是被物质

的东西包裹得越来越严实。

李泉:有时候需要保护自己内心的纯洁性,这种纯洁性不该随着社

会的流动而游离、变化,否则,艺术会失去它的纯粹性。对于个人

和民族来说,这种纯粹性是难能可贵的。

小资chic!:有人说,音乐人都特别单纯,他的内心住着一个孩子。你认同这个说法吗?

李泉:从某个层面上来讲,如果说单纯性,我认同。可是做音乐的

人就像做其他创作的人一样,他们永远是敏感的一群,不可能永远

把眼睛闭起来,在一个孩子的状态。有些音乐人我会把他们称为“老

小孩”,他们既能感受这世界的方方面面,同时也能保持内心的纯洁。光用一个“小孩”来形容,还是有点单薄。

范文八:莲花的象征意义

摘要

沙盘游戏治疗要使用沙具创造“沙盘世界”,沙具联结着来访者和治

疗师,并把来访者的潜意识形象地呈现出来,是治愈的因素之一。

而具有莲花形象的沙具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独特的象征意义,代表着

佛教形象,有着丰富的象征内涵,本文从佛教艺术出发,发现莲花

有着高雅圣洁,化生孕育的象征意义,从民间文化出发,发现莲花

有生殖崇拜,女性,以水灭火,恩爱和合、吉祥如意的象征意义。

关键词:莲花;象征;沙盘游戏治疗;潜意识

一、佛教艺术中莲花的象征意义

莲花与佛教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不少佛教题材的石窟,佛教寺宇

内的壁画、雕塑和诸多法器等,莲花的意象比比皆是。佛教典籍中

也将莲花作为佛和佛法的不二象征,如佛国被称为“莲界”,寺庙被

称为“莲舍”,而僧侣手握的念珠如若由莲子串成,则被认为殊胜无比。

1. 莲花的佛教象征意义——高雅圣洁

莲花是佛教艺术中极为重要的象征符号。莲花在佛教中是美好理想

的化身,是超凡脱俗的象征,象征不受污染的清静世界。莲花在佛

教中被尊为“圣花”,佛教中的莲多是指白莲,一种名为芬陀利的莲花。佛教常用莲花比喻佛法。故有《妙法莲华经》,以莲花为喻象

征教义的清净、高雅、纯洁。在佛教艺术中,莲花代表着“净土”,

并寓意吉祥,象征着“自性清净”,“瑞莲生佛步,瑶树挂天衣。”这

说明了莲花在佛教中也是祥瑞的象征。佛教艺术中多是取莲花“出淤

泥而不染”之特点,以莲花代表清净的境界,使人超凡脱俗、清心寡欲、心无尘染。莲花的自然特征体现了佛教不染的特性,还有其茎

直而中空,这一特点正与佛教中万事皆空的意念相符合。

2. 莲花的佛教象征意义——化生孕育

“莲花化生”是佛教里的一个重要概念。莲花在佛教艺术中有着极其

重要的

象征意义,还因为佛教是因莲花的生育特征而重视莲花的,在百花

中只有莲花是在开花的同时就结果实,这正和佛教中的过去、现在、未来三种时间概念相契合。佛教中的莲花纹饰更多的是表现佛教中

的生死轮回的特性。莲花从淤泥中生出的过程在佛教徒看来是一种

解脱、化生的过程,也从污浊的人世到清静的佛界的一种升华,从

此岸到彼岸。

二、民间美术中莲花的象征意义

1. 民间文化中莲花的象征意义——生殖崇拜

在中国提到莲花通常先想到一尘不染的君子形象,但是在民间艺术

中莲花通常是原始生殖崇拜的象征。从植物学上讲花是植物的生殖

器官,人们自然的把花的形象理解为对人类繁盛和繁衍的美好祝愿。莲花的植物形态更是体现了花卉春华秋实的生殖特征,莲花的自然

特征被人们赋予其具有较强生殖能力,而被视作是多子多福、子孙

繁衍的象征物。莲花的自然形态和民众祈求多子的心理通过民间艺

术中的莲花达到了一种共荣,在民间艺术中多采用莲花作为装饰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