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 2017年不良品统计分析与改善报告 精品

合集下载

不良品改善报告范文(3篇)

不良品改善报告范文(3篇)

不良品改善报告范文第1篇P:计划(一)制定改善计划20xx年1月P公司派训的L工程师结训回到企业后,立即深入现场进行问题调研,再结合参训前收集的现场管理问题点,然后召集改善工作筹组会议决定IE改善工作小组由工艺部工程师、生产副总、车间主管、品检工程师等8位成员共同组成,并由工艺部L 工程师担任IE改善工作小组组长,制定出每位小组成员的工作职责及IE改善小组的工作计划。

IE改善小组将IE改善工作主题聚焦于车间制程的改善及标准化。

(二)设定改善目标两周后,改善小组就改善主题对P公司的生产流程及产品的现况展开讨论,发现车间生产效率仅有61%,改善小组随即运用SMART原则来进行改善目标设定,并将改善目标设定为:1、从简化生产流程设计上入手,运用作业程序(流程)分析手法来降低产品加工成本,在现有成本基础上降低15%。

2、通过生产线工站重新部置及人员编成,运用IE手法使生产线平衡,并提高装配效率,在现有的基础提升55%。

3、改善时间为五个月(20xx年1月20xx年5月)。

改善目标确定下来,改善小组立即将主题及目标进行分解成小项目,由改善小组成员分别负责各个小项目,进行团队合作。

并定每两周召开一次改善小组会议,共同探讨实现目标的方法。

D:执行(一)执行改善对策20xx年1月下旬改善小组召开二次改善小组会议,共同探讨改善对策。

决议改善初期先设计几组新规格的模具投入生产流程中进行改善对策的尝试。

于20xx年2月上旬模具完成制作及验模后,随即将此模具投入生产流程开始进行小批量试产。

而在其试产过程中,肯定会有各式各样的问题存在,到时改善小组成员需到现场进行跟踪讨论发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C:检查(一)改善对策执行结果验证20xx年2月中旬改善小组召开第三次改善小组会议,共同对改善对策的初期执行结果进行验证。

发现生产效率提高了,人力需求降低了2/3,表示此改善对策是可行的。

但以仅运用此改善对策的情况来看,要达成改善计划所设定的目标,仍然有许多的问题要解决。

不良品改善报告范文

不良品改善报告范文

不良品改善报告范文报告人:***报告日期:****年**月**日一、报告目的:本报告旨在对公司生产中出现的不良品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整改报告,提出有效的改善措施,保证生产质量和顺利进行。

二、背景描述:本次报告的数据来源于公司年度检查过程中发现的不良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外观存在瑕疵,不符合客户的品质要求;2.部分产品出现断点或松动的情况,影响使用效果;3.产品缺陷导致的售后服务问题,增加公司运营成本。

三、分析报告:1.不良品的数量及比例根据统计数据,本年度公司生产的产品中出现的不良品数量为450件,占总生产总量的2%。

2.不良品的原因分析①生产工艺不稳定,导致生产过程中出现变化,影响了产品质量;②部分原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导致产品出现问题;③员工操作不规范或缺乏技能知识,导致生产出现差错。

3.不良品的影响和损失①不良品会给公司形象和品牌造成负面影响,影响客户信任;②不良品造成生产成本和售后成本的增加,降低公司盈利能力。

四、改善措施:在深入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公司提出了以下改善措施:1.加强生产过程管理,对生产流程管理进行优化,确保生产质量稳定。

2.建立完善的原材料检测体系,对原材料进行全面检测,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3.培训员工技能,加强质量教育,使员工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加强对员工的监督和考核。

五、总结:通过本次不良品改善报告,在分析不良品的原因和影响的基础上,针对问题提出了有效的改善措施,使产品质量得到提升,公司运营效益得到保障。

同时,该报告也凸显了公司对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的重视,树立了公司的良好形象和品牌价值。

造成不良品分析报告

造成不良品分析报告

造成不良品分析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公司生产中出现的不良品进行详细分析,并提供解决方案以减少不良品产生率,提高产品质量。

通过分析不良品的主要原因,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并控制生产过程中的问题,从而降低产品质量风险,提高客户满意度。

2. 背景公司一直致力于生产高质量的产品,但最近一段时间发现不良品产生率有所上升。

在此报告中,我们将重点分析不良品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一些建议和解决方案。

3. 不良品分析3.1 不良品定义我们首先需要明确不良品的定义。

在此报告中,不良品指的是生产过程中无法达到预期产品质量标准的产品。

3.2 不良品分类根据不良品的性质和原因,我们将不良品分为以下几个类别:1.外观缺陷:产品外观存在瑕疵、划痕、气泡等问题。

2.功能异常: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缺陷,无法正常工作。

3.尺寸偏差:产品尺寸与设计要求不符合。

4.材料问题:产品使用的材料存在质量问题。

3.3 不良品原因分析通过对不良品的进一步分析,我们得出以下主要原因:1.工艺不稳定:生产过程中存在工艺参数不稳定的情况,导致产品质量波动较大。

2.操作不当:操作人员在生产过程中未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导致产品质量下降。

3.设备故障:生产设备存在故障或老化现象,导致产品质量无法保证。

4.材料质量问题:供应商提供的材料存在质量问题,影响了产品的质量。

5.质检失误:质检部门未能及时发现不良品,导致不良品流入市场。

3.4 解决方案为了降低不良品产生率,我们提出以下解决方案:1.工艺优化:通过优化生产工艺参数和流程,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减少不良品的产生。

2.培训与培养操作人员: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操作技能和质量意识,确保按照规程进行操作。

3.设备维护与更新: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及时更换老化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行,降低故障率。

4.严格供应商管理:加强对材料供应商的质量管理,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5.强化质检控制:加强对质检工作的监管和管理,提高质检员的质量意识和技术水平,确保不良品能够及时发现并进行处理。

2017年药品质量不合格数据年度分析报告

2017年药品质量不合格数据年度分析报告

2017年药品质量不合格数据年度分析报告目录1. 药品质量不合格介绍2. 药品质量不合格企业Top203. 质量不合格药品品种Top204. 药品质量检测不合格项目Top105. 质量不合格药品省份分布6. 假冒药品分析7. 总结1.药品质量不合格介绍为了保障公众用药安全,各省(市)药品监管部门和检验机构根据法律法规以及药品抽验计划,对全省(市)药品生产、经营和使用单位实施了质量抽验,并公布结果报告。

药智笔者汇总分析了2017年各省(市)药品质量抽检不合格公告,形成《2017年药品质量不合格数据年度分析报告》,以供参阅。

本报告涉及的不合格药品分为中药材(药材及其饮片)、中成药、化学药、生物药、药包材、辅料及其它七种类型,共4106批次,未包括654批次假冒品。

不合格药品主要集中在中药材、中成药及化学药。

其中,药材不合格2618批次,占比64%;中成药不合格917批次,占比22%;化学药不合格493批次,占比12%。

抽检不合格药品类型以药材所占比率最高。

2. 药品质量不合格企业Top202.1.按批次计以企业为基准对不合格药品批次数量统计发现,在药品质量不合格企业Top20中中药饮片企业有9家,占比45%,尤其是榜单前10名中有6家为中药饮片企业,详情如下图所示。

由于是按批次计,会存在同一品种不同批次皆为不合格产品的情况,如四川省三星堆制药有限公司所公告出的41批次不合格产品中“炎可宁片”就有28批次。

2.2.按品种计以企业为基准对不合格药品品种数量统计发现,在药品质量不合格企业Top20中中药饮片企业有16家,占比80%。

其中,樟树市庆仁中药饮片有限公司排名榜首,相对于2016年名次上升18名。

详情如下图所示:2.3.比较按批次和按品种分析所得的图表有一定区别,因为同一品种药品可能拥有N 批次产品。

但总体来说,前20名中药饮片企业大部分都同时存在于两个图表中,且在排名中占据较大比例。

与2016年排行表比较,中药企业明显增多,且排名靠前。

2017年2季度全院不良事 件汇总分析

2017年2季度全院不良事 件汇总分析

2017年第2季度全院不良事件统计与分析一、本季度主动上报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统计(一)按类别统计表1图1由表1、图1所示:2017年第2季度全院不良事件上报例数共计175例,其中,护理不良事件上报例数最多,占到全院的50.86%;其次为诊疗、药品不良事件,分别为17.15%、12.0%;输血不良事件发生例数最少,占全院1.14%。

(二)按级别统计表2图2由表2、图2所示:2017年第2季度全院未发生Ⅰ、Ⅱ级不良事件,Ⅲ级不良事件例数最多,占总体82.29%。

(三)按科室统计表3图3由表3,图3所示:2017年第2季度发生并主动上报不良事件较多的科室为普通外科三病区10例;消化科病区、综合手术室均9例。

(四)一、二季度上报例数对比由上图所示,全院不良事件上报例数由第一季度127例上升到175例,增加37.80%。

(五)一、二季度不同类别不良事件对比由上图所示,与第一季度相比,第二季度安全设施、输血不良事件例数呈降低趋势;其他不良事件上报例数均增加。

(六)一、二季度不同级别不良事件对比由上图所示,与第一季度相比,第二季度三、四级不良事件上报例数均增加。

二、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分析及改进措施护理不良事件2017年二季度全年共上报护理不良事件89例,较2016年二季度相比增加上报47例;本季度延迟上报不良事件例数为14例,延迟上报率为15.7%,较一季度下降22.9%,本季度“0”事件上报科室儿科,具体情况详见下表。

(二)二季度护理不良事件分类汇总表:(三)事件类型及例数(四)与2016同期不良事件上报例数比较(五)2017年二季度与2017年一季度主要不良事件发生例数对比(六)各级不良事件例数及比例(七)各级护理人员不良事件发生例数及比例(八)二季度护理不良事件柏拉图由以上图可以看出:1、本季度不良事件上报例数较2016年同期增加47例。

2、本季度主要护理不良事件类型为标本问题、跌倒/坠床、用药安全。

3、给药错误较上季度下降1例,管路脱落较上季度下降2例、技术操作并发症下降1例。

不良品改善报告范文

不良品改善报告范文

不良品改善报告怎么写啊!首先,你要明白一个道理,让你写改善报告并不是追究你的责任,而是让你这样的第一当事人想出不让这样的事再发生的办法,以杜绝同样的事或带有普遍性类似相同点的事再发生,正所谓“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只有发现不了的方法!”明白了这个道理后再写这报告就不会有什么心理负担了,写起来就简单了。

(1)写出不良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原因就写什么原因。

要写清是什么时间在哪里发生的是怎么发生的,是谁发现的发现后采取了什么临时措施就是所谓的对策。

一共发现不良品多少台,是否全数追回。

等等(2)写出你能想出的最简单、最有效的杜绝此类事件再发生的方法也就是所谓的改善。

这样的改善最好对事不对人,改善结果应适用于此类事件不再发生,不能只针对你一个人,或一小群人而是适用于每一个人,要不然,就没有意义了。

看产品不良看不到要怎么写改善报告(1)写出不良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原因就写什么原因。

要写清是什么时间在哪里发生的是怎么发生的,是谁发现的发现后采取了什么临时措施就是所谓的对策。

一共发现不良品多少台,是否全数追回。

(2)写出你能想出的最简单、最有效的杜绝此类事件再发生的方法也就是所谓的改善。

这样的改善最好对事不对人,改善结果应适用于此类事件不再发生,不能只针对你一个人,或一小群人而是适用于每一个人,要不然,就没有意义了。

让你写改善报告并不是追究你的责任,而是让你这样的第一当事人,想出不让这样的事再发生的办法。

杜绝同样的事,或带有普遍性类似相同点的事再发生。

不良品的对策怎么写?1. 不良发生后首先是快速反应,要制定内部库存、运输途中以及客户端库存的选别计划,保证不良品不能再继续流到客户端,而且不能影响客户生产。

2. 然后实事求是地展开不良原因的调查(生产部给的原因有可能是真的,有可能是在忽悠你,有可能是他们水平不够只能这样回答了),你要运用质量人员的逻辑思维去分析他给的原因(生产一般只给发生原因,不给流出原因)有没有什么漏洞。

2017年国内食品安全抽检不合格信息分析报告

2017年国内食品安全抽检不合格信息分析报告

2017年国内食品安全抽检不合格信息分析报告(图片来源于网络)食安通汇总了2017年国家和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食品及其相关产品监督抽检不合格信息共计10270条,涵盖31大类食品,食品添加剂,食用农产品,餐饮食品和食品相关产品。

其中在加工制造过程中的不合格3428批次,流通过程中5950批次,餐饮过程892批次。

一、不合格产品的种类统计分析2017年食品抽检不合格信息分析报告,汇总国内不合格食品及其相关产品信息共10257批次样品,涵盖31大类食品,食品添加剂,食用农产品,餐饮食品和食品相关产品。

其中饮料1396批次,占总不合格批次的13.59%;食用农产品1373批次,占总不合格批次的13.37%;糕点1228批次,占总不合格批次的11.96%;酒类949批次,占总不合格批次的9.24%;餐饮食品808批次,占总不合格批次的7.87%;肉制品582批次,占总不合格批次的5.67%;其他食品种类统计详见表1。

表1.不合格产品的种类统计产品种类批次比例饮料1396 13.59%食用农产品1373 13.37%糕点1228 11.96%酒类949 9.24%餐饮食品808 7.87%肉制品582 5.67%食用油及其制品450 4.38%调味品、发酵制品383 3.73%蔬菜制品382 3.72%水果制品314 3.06%炒货及坚果制品311 3.03%方便食品302 2.94%食品相关产品204 1.99%水产品加工制品181 1.76%粮食加工品137 1.33%薯类和膨化食品133 1.30%淀粉及淀粉制品133 1.30%蜂产品131 1.28%冷冻饮品128 1.25%茶叶及相关制品102 0.99%豆制品92 0.90%保健食品88 0.86%糖果72 0.70%糖63 0.61%速冻食品57 0.56%饼干49 0.48%罐头食品49 0.48%乳制品45 0.44%特殊膳食食品43 0.42%婴幼儿配方食品36 0.35%蛋制品22 0.21%其他食品20 0.19%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 3 0.03%可可及焙烤咖啡 2 0.02%食品添加剂 2 0.02%汇总10270 100.00% 通过不合格产品的种类对比图(详见图1),可以更加清晰、直观的看出:饮料、食用农产品、糕点、酒类、餐饮食品、肉制品六类食品的不合格批次明显高于其他食品,合计占总不合格批次的61.70%。

不合格品统计分析报告(1)

不合格品统计分析报告(1)

药品质量分析调研报告XX~XX 年,在市局的统一领导和统筹安排下,全市各市、县、分局及直属单位认真贯彻《药品管理法》和《药品质量监视抽验管理规定》 ,坚持监视检查和抽样检验相结合,加强抽样的靶向性、针对性, 严格药品抽验程序,以最小的抽验本钱,到达了最大的抽验效能。

按照省局下达的任务,对全市范围内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进展了监视抽样,保证了人民群众用药的安全有效。

为了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提高药品监视抽验的不合格率,为今后的药品抽验工作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现将我市 XX~XX 年度药品质量情况分析如下:一、药品抽验完成情况XX~XX 年总计抽验化学药、生化药、抗生素、中成药、中药材、中药饮片 2620 批。

其中不合格药品277 批,抽验不合格率 10、6%。

其中方案性抽验 2210 批,不合格药品 84 批,不合格率 3、8%。

日常监视抽验 410 批,不合格药品 193 批,不合格率 47、1%。

铁力市抽验药品 496 批,不合格药品 66 批,不合格率 13、3%。

嘉荫县抽验药品 183 批,不合格药品 24 批,不合格率 13、1%。

一分局抽验药品 172 批,不合格药品 31 批,不合格率 18、0%。

二分局抽验药品 380 批,不合格药品 26 批,不合格率 6、8%。

三分局抽验药品 182 批,不合格药品 41 批,不合格率 22、5%。

稽查队抽验药品 388 批,不合格药品 56 批,不合格率 14、4%。

药检所抽验药品 818 批,不合格药品 33 批,不合格率 4、0%。

药品抽验不合格率由高到低挨次是:三分局>一分局>稽查队>铁力市>嘉荫县>二分局>药检所(一)方案抽验三年共完成方案抽验 2210 批,不合格药品 84 批,不合格率 3、8%。

按抽验单位分类:1、从生产单位抽验 2 批,不合格率为 0、2、从经营单位抽验 1330 批,不合格药品 48 批,不合格率为3、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月份
4月份
5月份
各月份不良分布情况
6月份 3月份 4月份 5月份
装焊 元器件 其它
程序 印制板 精度 外购/自产单元
36.89 24.78 28.24 8.07% 1.73% 0.29% 0.00% 36.80 41.60 7.70% 8.80% 1.03% 3.60% 0.50%
105.00%
100.00% 95.00% 90.00% 85.00% 80.00% 75.00% FM SM LM LK
98.20% 98.90% 97.96% 97.20% 97.87% 98.39%
六月份不良分布
6月份占 3月份 120.00% 总 占总 4月份占 5月份占总 累计比率 100.00% 不良比 不良比 总不良比率 不良比率 80.00% 率 率 不良数 60.00% 36.89% 36.89% 36.80% 29.50% 43.75% 累计比率 24.78% 61.67% 41.60% 40.20% 32.50% 40.00% 28.24% 89.91% 7.70% 18.70% 13.75% 20.00% 8.07% 97.98% 8.80% 2.40% 7.50% 0.00% 元器件 其它 程序 印制板 精度 外购/自产单元 1.38% 印制板 6 装焊 1.73% 99.71% 1.03% 1.88% 精度 不良数 1 128 0.29% 100.00% 3.60% 6.90% 0.63% 86 98 28 6 1 0 外购/自产单元 0 36. 0.00% 100.00% 0.50% 0.60% 0.00% 累计比率 61. 89. 97. 99. 100 100 总计 347
140 故障类别 不良数 120 100 80 装焊 128 60 元器件 86 40 其它 98 20 程序 28 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00%
装焊
6月份 36.89
3月份 36.80
体分布
直通率分布情况
LK
NM
ATP 总计
六月份在制品总体分布
产品类 型 FM SM LM LK NM ATP HT PM TM HS CAS MED 总计 产量 2724 3872 2896 328 100 30 0 0 6320 0 49 0 16319 总计 54 45 89 40 3 1 0 0 114 0 1 0 347 六月份直通 四月份直 率 通率 五月份直通率
98.02% 98.84% 96.93% 87.80% 97.00% 96.67%
98.12% 99.09% 94.26% 99.19% 99.70% 96.67%
98.52% 98.26% 96.92% 91.39% 94.70% 84.62% 98.08% 91.43% 95.83% 97.5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