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伤口愈合因素
伤口愈合

闫文超 山东中医药大学
伤口分类
根据时间
1. 急性伤口:指突然形成且愈合较快的伤口,此类伤口愈合方式通常为I期
愈合,如手术切口、II度烧伤烫伤伤口、浅层皮外伤、皮肤急性放射性I度损伤、 II度压疮等创面。
2. 慢性伤口:各种原因所致的皮肤组织受伤其愈合过程大于8周,如溃疡性
伤口(III度、IV度压疮,糖尿病足溃疡,静脉性下肢溃疡,动脉性下肢溃疡,
2)伤口的湿度与温度创面在湿性环境下愈合速度比干性环境快
一倍。
3)伤口血液供应状态 血液供应不足会导致组织细胞再生时所
需的营养供给不够。从而阻碍创面愈合进程。引起局部血液供应不足的主要 原因是局部压力、摩擦力以及剪切力增加,如褥疮的形成等。
影响伤口愈合的因素
• 4)伤口异物 任何异物残留在伤口都会阻碍愈合过程。这些异物包
伤口愈合的组织学特点
表皮 真皮
表皮 真皮
炎症期
表皮 真皮
炎症晚期
增殖期
纤维素 红细胞 血小板 血管破损
凝血块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痂皮 成纤维细胞 内皮细胞 胶元 巨噬细胞
正常的伤口愈合特点
• 动态的,三期有重叠 • 多细胞参与 • 多种细胞因子 • 多种生长因子 • 多种蛋白合成
伤口愈合的类型
湿性伤口愈合理论
•.
小结
• 正常的伤口愈合分三期 • 炎症反应期、组织增生/肉芽形成期、瘢痕形
成期 • 慢性伤口的病理特点:过度、持续的炎症反应 • 影响伤口愈合的全身因素和局部因素
慢性
• 炎症持续并加重损害
• 中性粒细胞持续存在整个伤口愈合过程
• 胶元降解>合成 • 成纤维细胞不成熟,功能 • 胶元分解 • 愈合延迟
影响伤口愈合的因素有哪些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影响伤口愈合的因素有哪些
导语:有的朋友受伤后,伤口愈合起来比较快,还看不出疤痕,而有的朋友受伤后,伤口愈合起来非常慢,疤痕也很明显,这是为什么呢?影响伤口愈合的
有的朋友受伤后,伤口愈合起来比较快,还看不出疤痕,而有的朋友受伤后,伤口愈合起来非常慢,疤痕也很明显,这是为什么呢?影响伤口愈合的因素有哪些呢?接下来本文就为大家介绍影响伤口愈合的因素,想要了解相关知识的朋友可以接着往下看哦!
1、医务人员对伤情不重视,未详细了解和分析病史,忽视伤口内有异物存在的可能,清创不彻底,坏死组织或异物残留于伤口内,尤其是细小异物或透X线的异物,如木屑、碎玻璃等。
2、年龄因素会影响伤口的愈合速度。
不同年龄组织细胞的再生能力不同,一般组织再生能力随年龄的增加而减退。
另外,老年人由于血管容易出现硬化使局部血液供应减少,而且成纤维细胞的分裂增殖周期也明显延长,细胞活性广泛降低,致使伤口愈合延迟,愈合质量下降,甚至导致不愈合的发生。
3、由于伤口护理不当或是没有正确的处理,导致患者的伤口发生炎症甚至伤口感染,从而影响伤口愈合的速度。
4、伤口部位由于手术或是肥胖等原因,可能出现脂肪液化的症状,影响伤口的愈合速度。
5、某些全身性疾病会影响伤口愈合的速度。
如果患者自身伴随有糖尿病、贫血、类风湿性关节炎、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肝衰竭以及肾功能不全等全身性疾病,影响伤口愈合的速度。
6、营养状况也是影响伤口愈合的主要原因。
营养状况营养状况的好坏,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伤口的愈合。
例如蛋白质缺乏可减慢新生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伤口愈合 指标

伤口愈合指标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伤口愈合是人体自然生理过程中的一部分,当身体受伤或者外来物体侵入时,会引发伤口的产生。
伤口愈合的过程包括凝血、炎症、增生和修复等阶段,需要一系列指标来监测伤口愈合的进程和结果。
本文将介绍关于伤口愈合指标的相关知识,并讨论其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
伤口愈合的指标可以分为两大类:局部指标和全身指标。
局部指标主要是指伤口的外观和组织变化,包括伤口大小、颜色、渗液量、愈合速度等。
全身指标则是指全身健康情况对伤口愈合的影响,如体温、白细胞计数、炎症指标等。
对于伤口愈合的局部指标,首先要考虑的是伤口大小和深度。
通常情况下,较小的浅表伤口会比大面积深层伤口更容易愈合。
伤口颜色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正常的伤口愈合过程中会从红色逐渐变为粉红色,最终逐渐恢复成肤色。
如果伤口的颜色呈现出异常,可能是因为感染或者血液循环不良等原因。
渗液量也是一个常用的伤口愈合指标,正常情况下伤口周围会有一定量的渗液,但如果渗液量过多或者渗出物呈现出异味、颜色变化等异常情况,可能是因为感染或者其他并发症的存在。
伤口愈合速度也是一个重要的指标,正常情况下伤口会在数天到数周内依次经历凝血、炎症、增生和修复等阶段,如果伤口愈合速度过慢或者过快都需要引起警惕。
除了局部指标外,全身指标也是伤口愈合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重要指标。
体温是一个较为常用的全身指标,恢复期内患者的体温可能会略微升高,但如果体温持续超过正常范围,可能是因为感染或者其他并发症的存在。
白细胞计数也是一个重要的全身指标,正常情况下伤口愈合过程中会伴随着一定程度的炎症反应,白细胞计数会略微升高,但如果白细胞计数过高或者持续升高可能是因为感染或者其他问题。
伤口愈合指标的监测对于判断伤口愈合程度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
在临床工作中,医护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指标进行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患者本人也需要密切关注伤口愈合指标的变化,及时就医处理异常情况,以促进伤口愈合的顺利进行。
术后伤口愈合慢是什么原因

术后伤⼝愈合慢是什么原因 外科是⼿术科室,⼤部分的病⼈都是通过⼿术来治疗疾病的,术后伤⼝的恢复是疾病恢复的关键之⼀,为什么伤⼝愈合慢,以下就是店铺整理的术后伤⼝愈合慢的原因,希望对你有⽤。
术后伤⼝愈合慢的原因 1.年龄:年龄越⼤,伤⼝愈合越慢。
这和⽼年⼈全⾝综合因素有关。
2.营养:蛋⽩质、维⽣素、微量元素缺乏,不能为组织再⽣提供所需的营养,会使伤⼝愈合延缓。
与伤⼝愈合有关的微量元素有铜和锌,维⽣素类有维⽣素A、维⽣素C和维⽣素E等。
这些物质在正常⼈体内⼀般不会缺乏。
但是,伤⼝愈合的需要量⼤⼤超过平时,加之病⼈的⾷欲不佳,进⾷较少,也会造成供不应求。
术后加强营养⽀持相当重要。
尤其是可以进⾷的病⼈,应当进⾷好消化的⾼蛋⽩及⾼热量饮⾷。
3.感染:伤⼝感染时,渗出物很多,会使正在愈合的伤⼝或已缝合的伤⼝裂开,或者导致感染扩散加重损伤。
4.局部⾎液循环:局部⾎液循环⼀⽅⾯保证组织再⽣所需的氧和营养,另⼀⽅⾯对坏死物质的吸收及控制局部感染也起重要作⽤。
所以术后需要通过适量的活动来促进⾎液循环。
5.⾎糖:糖尿病患者,⾎液中含糖较多,同时伴有⾎管病变,会影响伤⼝愈合。
术前,术后控制⾎糖情况会直接影响伤⼝恢复程度。
6.吸烟:吸烟者⾎液循环中⼀氧化碳和⾎红蛋⽩的结合,降低了对氧的运输能⼒,尼古丁会使周围⾎管收缩,影响伤⼝愈合。
7.⼼理因素:⼼理压⼒影响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功能,使伤⼝愈合减慢。
8.术后并发症:⾎栓、肺炎、腹膜炎、术后肠梗阻等并发症,对伤⼝愈合都有着直接影响。
9.药物:免疫抑制剂、细胞抑制剂、激素类抗凝剂对伤⼝有直接的负⾯影响,会抑制细胞增⽣,影响组织的修复。
10.电离辐射:辐射能破坏细胞,损伤⼩⾎管,抑制组织再⽣,阻⽌瘢痕形成。
⼀些⼿术愈合事项 肛肠⼿术后正常的愈合时间 1. 痔疮 正常情况下,痔疮⼿术术后⼀般需要7到10天的时间患处才会开始长⾁,30天左右才能愈合,不同⼈体质不同亦有所差别。
伤口愈合的病理生理及影响因素

3
不同类型细胞的再生潜能
1、不稳定细胞:总在不断地增殖,以代替
衰老破坏的细胞(生理过程),如被覆 上皮,造血细胞、间皮细胞等。
2、稳定细胞:具有再生潜力,平时不表现
出来,当受损伤时,则表现出很强的再 生能力。如各种腺体、间叶细胞。
3、永久性细胞:出生后丧失再生能力。如
•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 (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s, TIMPs)
31
第三节 创伤愈合(wound healing)
一、皮肤创伤愈合
(一) 创伤愈合的基本过程 1、早期变化:
炎症反应:数小时内出现,充血、浆液渗出及白细 胞游出,局部红肿,白细胞早期以中性粒细胞为 主要,3天后以巨噬细胞为主。
(三)抑素与接触抑制
19
第二节 纤维性修复
一. 肉芽组织的形态和作用
[概念]
新生的毛细血管、成 纤维细胞构成,并伴 有炎细胞浸润
[结构]
眼观: 鲜 红,柔软湿润 颗粒状
镜观:毛细血管垂 直生长,周围有丰 富的纤维母细胞, 表面有炎性滲出物
20
[作用]
1、抗感染保护创面; 2、填补创口及其他组织缺损; 3、机化或包裹坏死、血栓、炎性渗出物等异物。
23
2. 对机体不利的一面
➢瘢痕收缩,使关节活动受限 或管腔狭窄; ➢瘢痕性粘连; ➢广泛纤维化,可使器官硬化; ➢肥大性瘢痕/瘢痕疙瘩。 ➢比原组织结构薄弱,在腹壁可形成疝, 在心壁可形成室壁瘤。
24
•瘢痕收缩使关节活动受限
25
•广泛纤维化器官硬化
肝硬化
26
(完整)影响伤口愈合因素

影响伤口愈合因素伤口的愈合类型、时间以及修复程度与创面大小、受伤原因、患者自身健康状况等多种因素有关,一般来说可以将影响伤口愈合的因素分为全身因素和局部因素两大类。
全身因素包括年龄、营养状况、血管功能不全、新陈代谢疾病、免疫力低下、神经系统障碍、凝血功能障碍、药物的使用、心理因素、吸烟等;局部因素包括伤口感染、异物、结痂、坏死组织、局部太干燥或过于肿胀、局部牵拉/压迫/摩擦、局部伤口组织缺氧、无效的纤维蛋白分解。
这两种因素相辅相成,决定伤口的愈合速度。
(一)全身因素1.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各个组织细胞自身的再生能力会逐步减弱。
高龄人群较青壮年的炎症反应减慢、新血管与胶原蛋白合成减少、真皮的附着力减低、皮脂腺功能降低致皮肤干燥、成纤维细胞的细胞周期明显延长,这些均导致伤口愈合速度的减慢。
2.营养状况蛋白质的缺乏或消耗增加使机体处于营养不良的状态,导致胶原蛋白合成受影响,伤口缺乏愈合必须的基质,影响伤口愈合;伤口愈合过程必需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B6、维生素B12、叶酸、铁、锌.其中维生素A缺乏可导致伤口炎症期正常的炎症反应不充分;锌参与伤口愈合的各时期,其缺乏则会影响愈合的每一步。
3.血管功能不全包括动脉功能不全和静脉功能不全两种形式。
动脉功能不全时,局部组织没有足够血流供应导致缺血缺氧、伤口愈合延迟、不愈合;静脉功能不全时,下肢回流受阻、静脉压力升高、水肿,纤维蛋白原渗出至局部组织,阻挡组织中氧气运输、营养交换、废物排出.4。
组织氧气灌流不足组织的氧分压须≥32mmHg,才能维持细胞的再生、胶原蛋白的合成及白细胞的活性。
5。
药物使用过量的抗炎药物抑制炎症反应期,导致中性粒细胞及巨噬细胞无法进入伤口组织,成纤维细胞和表皮细胞活动受阻;化疗药物则导致炎性细胞、血小板数量降低,相关生长因子不足;大剂量的肾上腺皮质激素能明显抑制新生毛细血管的形成、成纤维细胞的增生和胶原合成,并加速胶原纤维的分解,导致愈合不良;类固醇药物稳定溶酶体膜,阻止蛋白水解酶及其他促炎因子释放,使血液中锌含量减少,影响伤口愈合。
手术后出现伤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及处理

手术后出现伤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及处理手术对于许多疾病的治疗来说是一种重要的手段,但手术后伤口愈合不良却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
伤口愈合不良不仅会延长患者的康复时间,增加痛苦,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
了解其原因并采取恰当的处理措施至关重要。
一、手术后伤口愈合不良的原因1、感染感染是导致伤口愈合不良的最常见原因之一。
手术过程中,如果消毒不彻底,或者术后伤口护理不当,细菌就容易侵入伤口,引起感染。
感染会导致伤口红肿、疼痛、有脓液渗出,严重影响伤口的愈合。
2、营养不良身体需要足够的营养物质来支持伤口的愈合。
如果患者在术前或术后存在营养不良的情况,比如缺乏蛋白质、维生素 C、锌等营养素,伤口的愈合速度就会减慢。
蛋白质是身体修复组织的重要原料,维生素 C 有助于胶原蛋白的合成,锌则参与细胞的分裂和生长。
3、基础疾病某些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等,会影响身体的血液循环和免疫功能,从而妨碍伤口的正常愈合。
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水平长期偏高,容易导致血管病变和神经损伤,影响伤口部位的血液供应和神经调节,使伤口愈合困难。
4、伤口张力过大手术切口的位置和缝合方式不当,可能导致伤口张力过大。
当伤口周围的组织受到过度的牵拉时,会影响细胞的生长和修复,导致伤口愈合不良,甚至可能出现伤口裂开的情况。
5、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伤口部位的血液供应充足与否对愈合起着关键作用。
如果手术损伤了局部的血管,或者患者本身存在血管疾病,导致伤口处血液循环不畅,营养物质和氧气无法及时输送到伤口,代谢废物也不能及时排出,就会影响伤口的愈合。
6、异物残留手术过程中,如果有异物如纱布纤维、缝线等残留在伤口内,会引起异物反应,导致炎症和组织损伤,阻碍伤口的愈合。
7、吸烟吸烟会使血管收缩,减少伤口部位的血液供应,同时尼古丁还会影响细胞的功能,延缓伤口的愈合过程。
8、心理因素患者的心理状态也会对伤口愈合产生影响。
长期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会导致身体的应激反应,释放一些激素,影响免疫系统和代谢功能,不利于伤口的愈合。
影响伤口愈合的因素

课程内容
伤口愈合的过程 影响愈合全身因素 影响愈合局部因素
伤口愈合概念
➢ 是指由于致伤因子的作用造成组织损伤 后,局部组织通过再生、修复、重建, 进行修补的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
➢ 基础是炎症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 胞)以及修复细胞(成纤维细胞、表皮 细胞)等的一系列生物学过程。
时间 非感染渗液有自身滋养作用 自溶清创作用:有生长因子和蛋白溶解酶 运送白细胞,有利巨噬细胞的运动 尽可能保留非感染的渗液
伤口感染
过多炎症反应引起局部组织细胞的坏死,阻 碍伤口愈合的过程
伤口愈合时间延长的原因是胶原蛋白代谢紊 乱
粒细胞吞噬细菌后,释放的蛋白酶和氧自由 基可破坏组织,使胶原溶解多余沉积
致血供不足药物ຫໍສະໝຸດ 用化疗药物:抑制骨髓造血功能,生
长因子不足,抑制代谢,创面胶原积累 减少
类固醇药物:阻止蛋白水解酶及
促炎症反应物质、抑制炎症反应
抗炎药物:抑制愈合过程的炎症期
心理状态
相关研究表明,有心理应激的伤口组比无心 理应激的对照组,伤口愈合的时间有明显的 差异。
强烈的心理反应和负性心理可导致儿茶酚胺 释放。微血管收缩,伤口局部血供减少。
局部过度肿胀
伤口基底部及周围皮肤的水肿,使得伤 口及周围组织受压,血流受到阻碍
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和伤口组织细胞的 排泄废物
导致伤口扩大,使伤口愈合的速度减慢, 尤其是四肢
局部受压摩擦牵拉
术中过度牵拉 皮瓣分离不当 伤口包扎过紧 术中止血不彻底
无效的血纤维蛋白分解
血纤维蛋白是凝血过程的反应物 血纤维蛋白没有分解覆盖伤口 阻碍氧气、营养的输送 抑制细胞内皮废物的排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伤口愈合因素
伤口的愈合类型、时间以及修复程度与创面大小、受伤原因、患者自身健康状况等多种因素有关,一般来说可以将影响伤口愈合的因素分为全身因素和局部因素两大类。
全身因素包括年龄、营养状况、血管功能不全、新陈代谢疾病、免疫力低下、神经系统障碍、凝血功能障碍、药物的使用、心理因素、吸烟等;局部因素包括伤口感染、异物、结痂、坏死组织、局部太干燥或过于肿胀、局部牵拉/压迫/摩擦、局部伤口组织缺氧、无效的纤维蛋白分解。
这两种因素相辅相成,决定伤口的愈合速度。
(一)全身因素
1.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各个组织细胞自身的再生能力会逐步减弱。
高龄人群较青
壮年的炎症反应减慢、新血管与胶原蛋白合成减少、真皮的附着力减低、皮脂腺功能降低致皮肤干燥、成纤维细胞的细胞周期明显延长,这些均导致伤口愈合速度的减慢。
2.营养状况蛋白质的缺乏或消耗增加使机体处于营养不良的状态,导致胶原蛋白合成受
影响,伤口缺乏愈合必须的基质,影响伤口愈合;伤口愈合过程必需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B6、维生素B12、叶酸、铁、锌。
其中维生素A缺乏可导致伤口炎症期正常的炎症反应不充分;锌参与伤口愈合的各时期,其缺乏则会影响愈合的每一步。
3.血管功能不全包括动脉功能不全和静脉功能不全两种形式。
动脉功能不全时,局部组
织没有足够血流供应导致缺血缺氧、伤口愈合延迟、不愈合;静脉功能不全时,下肢回流受阻、静脉压力升高、水肿,纤维蛋白原渗出至局部组织,阻挡组织中氧气运输、营养交换、废物排出。
4. 组织氧气灌流不足组织的氧分压须≥32mmHg,才能维持细胞的再生、胶原蛋白的合成及白细胞的活性。
5. 药物使用过量的抗炎药物抑制炎症反应期,导致中性粒细胞及巨噬细胞无法进入伤口组织,成纤维细胞和表皮细胞活动受阻;化疗药物则导致炎性细胞、血小板数量降低,相关生长因子不足;大剂量的肾上腺皮质激素能明显抑制新生毛细血管的形成、成纤维细胞的增生和胶原合成,并加速胶原纤维的分解,导致愈合不良;类固醇药物稳定溶酶体膜,阻止蛋白水解酶及其他促炎因子释放,使血液中锌含量减少,影响伤口愈合。
6. 免疫力低下白细胞数减少,无法引导正常的炎性反应,影响伤口愈合的正常进程。
7. 神经系统障碍感觉系统受损患者无法保护伤口导致再损伤;活动受损导致血流缓慢;大小便失禁导致伤口污染,影响愈合。
8.心理因素焦虑、忧郁均可导致免疫力下降,影响伤口愈合。
9.凝血功能障碍伤口出血时间延长,导致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等不能正常发挥作用,影响伤口愈合。
10. 新陈代谢疾病糖尿病引起的动脉硬化导致血液循环受损,同时周围神经病变导致感觉缺失,而血糖过高可导致初期炎症反应受损,感染机会增加。
肾功能衰竭致全身血液废物排出、血压调节、水和电解质失衡、凝血功能障碍,伤口感染机会增加。
11.吸烟吸烟者血液循环中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降低了对氧的运输能力。
尼古丁会使周围血管收缩,影响伤口愈合。
12.其它因素:肥胖患者脂肪丰厚,手术后切口处易发生脂肪液化,影响伤口愈合。
放射线的照射:放射线会损伤小血管,造成闭塞性动脉内膜炎,并直接损伤各类细胞,致使愈合
延迟。
(二)局部因素
1. 伤口感染所有伤口都会存在被微生物污染的可能,少量的细菌活动于创面,伤口自身可直接清洁、去除,往往并不会影响伤口的愈合,但是当菌落数超过105个/cm2,白细胞不能抑制大量细菌活动,中性粒细胞细菌后,释放蛋白酶和氧自由基破坏组织,导致胶原溶解大于沉积,渗出增加,局部张力增加,伤口裂开等不良预后。
2. 伤口过分肿胀伤口缝线或周围组织受压,血流受阻,营养物质及氧气不能输送到伤口组织,废物不能排出。
3. 局部摩擦、牵拉、压迫造成表皮和深部肌肉、骨骼受损,邻近关节的伤口过早活动加重炎性渗出反应。
4. 伤口过于干燥表皮移行困难,同时缺乏促进血管及表皮生长的生长因子及蛋白溶解酶。
5. 局部伤口组织缺氧伤口组织的氧分压足够大时,机体才能维持白细胞杀死细菌的能力和维持成纤维细胞的增生及胶原蛋白的合成。
需说明的是,只有全身给氧组织才能利用。
6. 无效的血纤维蛋白分解如果血纤维蛋白没有被分解而覆盖在伤口上,会阻碍伤口氧气、营养物质的输送和废物的排出。
7. 异物、结痂、坏死组织痂皮影响伤口收缩过程。
坏死组织是细菌培养的温床,其将细菌包裹,不利于抗菌敷料起作用。
8. 局部药物的使用伤口床使用消毒剂会伤害肉芽组织,减低白细胞的活性。
不建议局部使用抗生素,以免造成耐药性,影响伤口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