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学原理1
第 1 章 安全学原理绪论

3,《中国安全科学学报》的刘潜定义: 安全科学是专门研究人们在生产及其活动中的身心安 全(含健康,舒适,愉快乃至享受),已达到保护劳动 者及其活动能力,保障其活动效率的跨门类,综合性的 横断科学. 4,部分学者认为: 研究生产中人-机-环境系统,实现本质安全化及进பைடு நூலகம்随 机安全控制的技术和管理方法的工程学特指安全科学. 5,综合定义: 安全科学是研究事物的安全与危险矛盾运动规律的科 研究事物安全的本质规律, 学.研究事物安全的本质规律,揭示事物安全相对应的 客观因素及转化条件;研究预测, 客观因素及转化条件;研究预测,清除或控制事物安全 与危险影响因素和转化条件的理论与技术; 与危险影响因素和转化条件的理论与技术;研究安全的 思维方法和知识体系. 思维方法和知识体系.
第 2 节 安全基本概念及特征
安全是指人的身心免受外界危害,感到有 保障的事物存在与变化状态.
首先指外界使人的身心处于健康状态; 也指人的身心处于健康状态的客观保障条件(因 素); 将人的身心存在的安全状态及其事物保障的安 全条件有机结合就构成安全整体.
2.1 安全的基本概念
1,安全科学的概念及其认识
获取和掌握安全工程技术的理论依据 安全技术工程学 安全社会工程学 安全系统工程学 安全人体工程学 根据组成安全因素的不同属性和作用机制,各分支学科又分为 四组:
安全技术工程学 安全卫生工程学等: 根据设备因素对人的身心危害作用的方式不同; 安全社会工程学组(安全管理工程学,安全教育学,安全法 学,安全经济学等): 根据调节安全人与人,人与物及物与物联系的不同原理和 采取的不同分法; 安全系统工程学组(安全信息论,安全运筹学,安全控制 论): 根据安全系统内各因素作用或功能的不同 安全人体工程学组(安全生理学,安全心理学,安全人机工 程学): 根据外界危害因素对人的身心内在作用机制影响的不同, 人机联接方式不同而分.
《安全学原理》课程笔记

《安全学原理》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一、安全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1. 研究对象安全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 事故现象:研究事故发生的类型、频率、严重程度和分布规律。
- 事故原因:分析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和管理上的缺陷。
- 事故预防与控制:研究如何通过技术手段、管理措施和教育方法来预防事故的发生。
- 安全管理:探讨如何建立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2. 研究任务- 揭示事故发生的规律:通过统计分析、案例研究等方法,找出事故发生的内在规律,为预防事故提供科学依据。
- 研究事故预防与控制技术: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提高设备的安全性,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 构建安全管理理论体系: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规章制度,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 培养安全专业人才:通过教育和培训,培养具备安全专业知识和技术的人才,为安全生产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 推广安全文化:提高全民安全意识,营造安全文化氛围,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二、安全学的学科体系1. 基础学科- 数学:为安全学提供数据分析、概率统计等方法。
- 物理学:研究物质的基本属性和运动规律,为安全学提供物理基础。
- 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为化工安全等领域提供理论支持。
- 生物学: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为生物安全、职业健康等领域提供知识基础。
- 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为分析人的不安全行为提供理论依据。
- 社会学:研究社会结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为安全社会学提供理论基础。
2. 专业学科- 安全工程:研究事故预防、控制的技术和方法,以及安全系统的设计与评估。
- 安全技术及工程:研究各种安全技术,如防火防爆、电气安全、机械安全等。
- 安全科学:研究安全的本质、安全规律和安全理论。
- 安全防范工程:研究防范自然灾害、事故灾害的技术和措施。
3. 应用学科- 矿山安全:研究矿山安全生产的技术和管理方法。
安全学原理

防止能量意外释放的措施
限制能量 用较安全的能源取代危险性大的能源 防止能量蓄积 控制能量释放 延缓能量释放 开辟释放能量的渠道 设置屏蔽设施 在人、物与能源之间设屏障 提高防护标准 改变工艺流程 修复或急救 信息形式的屏蔽
能量观点的事故因果连锁模型
能量的两类危险源理论
第一类危险源
系统中村中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 物质
瑟利模型的启示
为了防止事故,关键在于发现和认识危险 为了防止事故,应具备及时采取避免危险 行为的能力
A.正确估计危险由潜在变为显现的可能性 B.正确估计自己避免危险显现的技能
安德森模型
北川彻三事故因果连锁理论
是指导事故预防工作的基本理论 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
技术原因、教育原因、身体原因、精神原因
事故的基本原因
管理原因、学校教育原因、社会或历史原因
理论三:能量意外释放理论
能量意外释放论 防止能量意外释放的原则与措施 能量观点的事故因果连锁模型 两类危险源理论
能量意外释放论
事故是一种不正常的或不希望的能量释放并转 移于人体 生产、生活活动中经常遇到的机械能、热能、 电能、化学能、电离及非电离辐射、声能、生 物能等,它们的意外释放都可能造成伤害或损 坏(P109能量类型与伤害)
表述的是一个复杂物质系统的动态过程或状态, 目标是使人和物将不会收到伤害或损失
也可表述为人的一种理念,即人和物将不会受到伤 害和损失 也可表述的是一种特定的技术状态,即满足一定安 全技术指标要求的物态
理论一:事故频发倾向论
事故频发倾向
指个别人容易发生事故的、稳定的、个人的内在 倾向
事故遭遇倾向
指某些人员在某些生产作业条件下容易发生事故 的理论
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理论过程包括
安全学原理ppt课件

03 安全学原理的应用
工业安全
工业安全
安全生产管理
安全学原理在工业生产领域的应用,包括 预防机械伤害、电气安全、危险化学品管 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措施。
介绍如何运用安全学原理进行安全生产管 理,如制定安全规章制度、开展安全培训 、实施安全检查等。
事故预防与控制
职业健康与环境保护
阐述如何运用安全学原理进行事故预防与 控制,包括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隐患 排查与治理等方面的技术和方法。
存在的问题。
安全文化建设
安全意识培养
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对安全重 要性的认识和安全意识。
安全行为倡导
鼓励员工遵守安全规定、积极参与安 全活动,形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
安全信息传播
通过内部通讯、宣传栏等方式,传播 安全信息、分享安全经验,促进安全 文化的建设。
安全激励机制
对在安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团 队进行表彰和奖励,激发员工的安全 积极性。
事故调查与处理
对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调查分析, 找出事故原因,明确责任,采取有 效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安全管理的信息化与智能化
信息化管理
智能化预警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物联网、大数 据、云计算等,实现安全管理的信息 化,提高安全管理效率和预警能力。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大量数据进行分 析和挖掘,实现安全风险的智能预警 和预测,为安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全风险。
安全管理体系
安全政策
组织对安全工作的总体方针和 原则,明确了组织对安全的承
诺和期望。
安全管理组织架构
负责安全工作的组织机构和人 员配置,确保安全工作的有效 实施。
安全制度与程序
制定和实施一系列规章制度和 操作程序,规范员工的行为和 操作。
安全学原理知识总结

安全学原理总结知识1 安全常指免受人员伤害、疾病、或死亡,或设备、财产破坏或损失的状态。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中指出,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
2 安全的基本特征①安全的必要性和普遍性②安全的随机性③安全的相对性④安全的局部稳定性⑤安全的经济性⑥安全的复杂性⑦安全的社会性3 安全科学安全科学是一门专门研究人们在生产及其他活动中的身心安全〔包括安全、健康、舒适、愉快乃至享受〕,已达到保护劳动者及其活动能力,保障其活动效率的跨门类、综合性的横断学科。
4 安全科学的研究对象人﹝men﹞,技术﹝technology﹞,环境﹝environment﹞5 安全科学研究内容①安全科学的哲学基础②安全科学的基础理论③安全科学的应用理论与技术④安全科学的经济规律P146 安全三要素安全人体、安全物质、安全人与物7 安全四要素安全人体、安全物质、安全社会、安全系统﹝安全人与物的时间、空间、能量的联系称为安全社会,安全人与物的信息与能量的联系称为安全系统﹞8 安全安全是指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
9 危害危害是指可能带来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或作业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10 事故事故是指人们在实现其目的的活动过程中,突然发生的、违反人的意志的、迫使活动暂时或永久停止的一种意外事件。
11 风险(risk) 特定危险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结合就称为风险。
12 职业病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13 风险评价评价风险程度并确定其是否在可承受范围的全过程,即称为风险评价,也称为危险度评价或者安全评价。
14 危害辨识识别危害的存在并确定其性质的过程,称为危险辨识。
15 危险因素、有害因素和事故隐患危险因素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各种与人的安全和健康息息相关的因素,其中,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坏的因素;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坏的因素,称为有害因素。
01《安全学原理》

三是工伤事故是职工在执行工作职责中发生的事故。其时间和场
合只限于企业职工在工作中因工致伤致死的范围,其他时间和场合发生 的事故,不在工伤事故范围之中。因此,凡是职工在工作时间、工作场 合因工作原因所遭受的人身损害,就是工伤事故。
22
第一章 安全总论
第一节 事故(Accident) 生产安全事故分级界定:
23
第一章 安全总论
五、事故的发生频率及严重程度 事故发生频率= 事故发生次数 / 活动进行时间
严重伤害、轻微伤害和无伤害的事故
24
第一章 安全总论
海因里希(W. H. Heinrich)法则示意图:
严重伤害事故 轻微伤害事故 没有伤害事故
1
29
300 7000…000 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
12
第一章 安全总论
起重伤害事故
13
第一章 安全总论
起重伤害事故
14
第一章 安全总论
I put the photo here in hopes it may keep someone else from repeating what I did. What I did is commonly referred to as "Cowboying" in the construction trades. Yes, I'll be the first to admit, it was a dumb thing to do. Thank God I lived to tell about it. The accident happened on October 6, 1988 on the shoreline of Lake Ray Hubbard near Dallas, Texas. I had about thirty-five years of operating experience. I just got too confident. I thought I could go racing down a slopped embankment without rolling the machine. I had always thought that if a machine ever started to roll that I could hang on to something and not be thrown off of the machine. Boy, was I ever wrong. It happened so fast, I was on the ground before I knew what was happening. Prior to falling off of the machine, I grabbed at everything I could and couldn't find a thing to hold on to.
安全学原理资料整理

安全法学资料整理第一章绪论安全指标:在一定的条件下,一个生产(或生活)系统,在完成其功能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事故损失的可接受水平。
重大危险源:长期的或临时的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的一种或一类特定危险物质单元(或设施)。
固有危险度:固有危险度固有危险度固有危险度:指一个生产系统,由于自身的功能需要,必须具备某些设备及物料,其设备及物料失控时可能造成灾害的严重程度安全评价:对一个生产(或生活)系统存在的危险性进行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出系统发生危险性的可能性及其后果严重程度的评价。
在安全评价过程中可以有:系统安全评价,随机安全评价等。
本质安全化 指设备设施或技术工艺具有不易发生事故含有内在能够从根本上防止事故的功能且能承受人为操作失误部件失效的影响 在事故发生后具有在我操作保护能力。
危险物质:一种物质或若干物质的混合物,由于他们的化学,物理或毒性特性,使其具有导致火灾,爆炸或中毒的危险物质。
安全四要素:安全人体,安全物质,安全社会,安全系统1何谓安全?人们对安全的认识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安全表述的可以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动态过程或状态,过程的趋势或状态是人和事物受到的伤害(包括身体的、精神的)或遭受的损失在当时人们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安全表述的还可以是一种特定的技术状态,即满足一定安全技术指标要求的物态;安全所表述的还可以是人们的一种理念,即人和物不会受到伤害和损失的理想状态。
人类对安全的认识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工业革命前无知的安全认识阶段,第二个阶段是工业革命后局部的安全认识阶段,第三阶段是由于形成了军事工业、航空工业等进入了系统的安全认识阶段,第四阶段是当今的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进入动态的安全认识阶段。
3.安全的基本特征,了解安全的基本特征有何作用1)安全的必要性和普遍性:安全是人类生存的必要前提,安全作为人是身心状态及其保障条件是绝对必要的,而人和物遭遇到人为的或天然的危害或损坏极为常见,因此,不安全因素是客观存在的,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首先是安全,如果生命安全都不能保障,生存就不能维持,繁衍也无法进行2)安全的随机性:安全取决于人,物和人与物的关系协调,如果失调就会出现危害或损害。
安全学原理(第一章)

§绪论1-1 安全的基本概念及其特征
二、安全工程的几个基本概念
• 安全指标:事故损失的可承受水平; 如:《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到2010年, 中国亿元GDP事故死亡率比2005年下降35%以上;工矿 商贸就业人员十万人事故死亡率下降25%以上;一次死 亡十人以上特大事故起数下降20%以上。
§绪论1-0 概 述
(四)、航空航天工业灾害
2003年2月,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7 名宇航员全部遇难
§绪论1-0 概 述
(五)、交通运输事故 • 自1885年1月德国人本茨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辆汽车,带 来了数不尽的生活便利、经济效益。然而,它又引发出 接连不断的人为灾害,使人们蒙受了难以计数的损失
1957年10月,大火烧毁了英国温斯克尔核综合设施的一座生产钚的 反应堆芯,向大气中放出放射性云雾。这次辐射泄漏导致数十人患 癌症死亡 1986年4月,世界上最严重的核事故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的 堆芯爆炸,使辐射泄漏到欧洲很大一部分地区。爆炸的直接后果是 28人死亡,数十万人从这个地区撤离 2001年8月,轰动世界的俄国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沉没事故
大气除受到有毒气体污染外,还受到大量工厂排出的粉尘污染。据 统计,地球上每年的降尘量达到1-3.7亿吨,许多工业城市每年每平 方千米平均降尘量为500t,个别城市高达1000t
§绪论1-0 概 述
(二)、核灾害 • 核的可怕之处在于其放射性物质的辐射物,可以杀伤动 植物的细胞分子,破坏人体DNA分子并诱发癌症:
§绪论1-1 安全的基本概念及其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77年3月,泛美航空公司和荷兰航空公司两架波音 747在西班牙机场相撞,机上582名乘客全部遇难;(11: 45) 1980年8月19日,沙特阿拉伯一架飞机在首都机场紧急 着陆时失事,死亡265人; 1982年4月26日,从广州飞往桂林的266号飞机在桂林 上空失事,112人全部死亡; 2005年4月21日,国航班机在重庆上空与鸽子相撞,靠单 台引擎着陆,当时,该航班上有旅客116名,另有9名机组 人员和空勤人员。在空中盘旋50多分钟,CA4541航班最后 在空中消耗了3吨多燃油。
1、我国安全生产与职业卫生立法现状及发展 (1) 安全生产立法是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 (2) 现行的安全生产与职业卫生法规中,安全 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发布的行政规章 2 、职业安全卫生法律、法规体系 (1)综合法律、法规 (2)部委、地方有关的法律法规
航空工程学院
3、 我国职业安全健康的监督管理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航空工程学院
安全定义: 人类活动系统的运行状态对人类的 生命、财 产、环境可能产生的危害在人类自身所能 允许的限度以下。 事故的定义:人们在实现其目的的行动过程中, 突然发生的、迫使其有目的的行动暂时或永远终止的 一种意外事件。
航空工程学院
二、基本概念
1、安全指标:事故损失的可承受水平。 2、本质安全化: 往往是指在设计阶段消除不 安全的因素。 3、危险物质: 4、重大事故:
航空工程学院
由原劳动部颁布,于1995.10.01实施的《重大事 故隐患管理规定》第四条:重大事故隐患根据作业场 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 理上的缺陷,可能导致事故损失的程度分为两级: 特别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可能造成死亡50人以上, 或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的事故隐患。 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可能造成死亡10人以上,或 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的事故隐患。
1、安全的必要性和普遍性 安全的必要性,在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都涉及到 安全问题。 2、安全的随机性 主要是说事故的突发性,取决于人、机、环的关系 协调。
航空工程学院
3、安全的相对性
保障安全的条件是相对的,限定在某个时空内, 条件变了,安全状态也会发生变化。对某一产品而言, 也无绝对的安全。
4、安全的局部稳定性
航空工程学院
2004年11月30 印尼客机空难(死亡31人) 2004年11月21日 东航客机包头坠毁(死亡55人) 2003年12月25日 贝宁空难(死亡141人) 2003年02月24日 巴基斯坦空难(死亡8人) 2003年1月9日 土耳其空难(死亡75人) 2002年5月7日 北方航空客机大连坠毁(死亡112人) 2002年4月15日 釜山空难(死亡122人) 2002年2月12日 伊朗空难(死亡117人)
航空工程学院
(1)飞行事故分为 a.特别重大飞行事故; b.重大飞行事故; c.一般飞行事故。 (2)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为特别重大飞行事故: a.人员死亡,死亡人数在40人及其以上者; b.航空器失踪,机上人员在40人及其以上者。
航空工程学院
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为重大飞行事故: a.人员死亡,死亡人数在39人及其以下者; b.航空器严重损坏或迫降在无法运出的地方者(最 大起飞重量5.7吨及其以下的航空器除外); c.航空器失踪,机上人员在39 人及其以下者。
航空工程学院
④安全是通过人们的教育、训练、培养,使人们 安全是通过人们的教育、训练、培养, 懂得安全知识、掌握安全技能,树立安全意识、 懂得安全知识、掌握安全技能,树立安全意识、养成 安全思维习惯,塑造新时代的安全人; 安全思维习惯,塑造新时代的安全人; 人们要充分利用安全信息的交流和反馈, ⑤人们要充分利用安全信息的交流和反馈,建立 合理可靠的预警系统,完善安全系统工程, 合理可靠的预警系统,完善安全系统工程,保障人的 身心安全与健康; 身心安全与健康; 安全是全人类的最崇高目标, ⑥安全是全人类的最崇高目标,是人类的共同利 益所在。 益所在。
航空工程学院
三、国外安全科学的发展
1、 国外安全科学的发展 (1)局部安全技术理论 (2)专门的安全研究机构 (3)大规模研究机构的形成期 2、 国内安全科学的发展现状 (1)初步建立阶段 (2)迅猛发展阶段 (3)新的发展阶段 (4)安全科学的发展趋势
航空工程学院
四、职业安全卫生法规及监督管理体系
航空工程学院
6、安全的复杂性
安全与否取决于人、机、环及其相互关系的协调, 实际上形成了人机系统。实践与研究均表明,系统中 的人是安全的主体,包括了人的思维、行为、心理和 生理等因素,使得安全问题具有极大的复杂性。
航空工程学院
7、安全的社会性
安全与社会的稳定直接相关,主要体现于安全的 社会效应。
8、安全的潜隐性
航空工程学院
8 系统安全 是指在系统使用期限内,应用安全科学的原理和 方法,分析并排除系统要素的缺陷及可能导致灾害的 潜在危险,使系统在整个寿命周期内保持最佳安全状 态。 9 安全目标管理 就是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根据企业经 营管理的总目标,从上到下地确定安全工作目标,并 为达到这一目标制定一系列对策措施,开展一系列的 组织、协调、指导、激励和控制活动。
航空工程学院
第一章 绪论
一、安全问题
1. 吉林市中百商厦“2-15”特大火灾 2. 衡阳 “11·3”特大火灾 3. 京沪高速公路淮安段液氯泄漏事故 4. 2003年12月23日,重庆市开县特大井喷事故
航空工程学院
二、环境安全问题 三、核安全
航空工程学院
四、航空航天事故灾害
1. 一组巨型民航飞机惊险镜头 2. 2001年7月4日,俄一架图-154客机在西伯利亚城市伊 尔库茨克附近坠毁 3. 乌克兰航空展,发生意外坠机事故 4. 釜山4.15空难
航空工程学院
按照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破坏程度,分为特别重大 事故、特大事故、重大事故、严重事故和一般事故。 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死亡30人(含30人)以上, 特别重大事故 或者受伤(包括急性中毒,下同)100人(含100人)以 上,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含1000万元)以上的 设备事故。 特大事故,是指造成死亡10—29人,或者受伤50— 特大事故 99人,或者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含500万元)以上 1000万元以下的设备事故。
航空工程学院
2005年全球重大空难事件回顾 年全球重大空难事件回顾
2005年12月11日 尼日利亚空难(死亡107人) 2005年12月6日 伊朗空难(死亡128人) 2005年10月22日 尼日利亚空难(死亡117人) 2005年9月5日 印尼空难(死亡150人) 2005年08月24日 秘鲁空难(死亡60人) 2005年8月6日 突尼斯空难(死亡19人) 2005年08月16日 哥伦比亚空难(死亡160人) 2005年8月14日 塞浦路斯空难(死亡121人)
航空工程学院
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为一般飞行事故: a.人员重伤,重伤人数在10人及其以上者; b.最大起飞重量5.7吨(含)以下的航空器严重损 坏,或迫降在无法运出的地方; c.最大起飞重量5.7吨—50吨(含)的航空器一般 损坏,其修复费用超过事故当时同型或同类可比新航 空器价格的10%(含)者; d.最大起飞重量50吨以上的航空器一般损坏,其修 复费用超过事故当时同型或同类可比新航空器价格的 5%(含)者。
安全学原理
陈勇刚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安全工程教研室
TEL:5183621(O)
课程介绍
1、课程的特点(无实验)、学习课程的目的、意义; 2、课程在本专业的地位、作用以及与毕业设计的联 系; 3、课程的学习方法; 4、课程的讲解方式; 5、课程的结业方式;
航空工程学院
6、参考资料 《安全原理》(第二版),陈宝智,冶金工业出版社, 2002.9 《安全科学与工程导论》,徐德蜀,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4 《安全学原理》,高等院校安全工程专业教材,煤炭 工业出版社 部分期刊:中国安全科学学报、工业安全与环保、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中国 民航学院、航空安全等期刊; 安全信息网址:安全第一网、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 理总局网站、安全天地网和各地安全监察局网站、中国 民航总局航空安全技术中心、等
航空工程学院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0 “三同时”原则 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 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 用。 11 “四不放过”原则 “四不放过”,原因不明确不放过,当时人和群 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不落实不放过,责任 人未受到法律追究不放过
航空工程学院
三、安全的基本特征 安全的基本特征
航空工程学院
重大事故,是指造成死亡3—9人,或者受伤20— 重大事故 49人,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含100万元)以上 500万元以下的设备事故。 严重事故,是指造成死亡1—2人,或者受伤19人 严重事故 (含19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含50万 元)以上100万元以下,以及无人员伤亡的设备爆炸 事故。 一般事故,是指无人员伤亡,设备损坏不能正常 一般事故 运行,且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下的设备事故。
对各类事物的安全本质和运动变化的规律的把握 程度,总是受人的意识能力和科技水平的局限。
航空工程学院
第二节
安全科学的发展
一、安全科学的历史发展过程
(1)第一阶段 (2)第二阶段(安全技术) (3)第三阶段,系统的认识阶段 (4)第四阶段,动态的安全认识阶段
航空工程学院
二、安全科学的定义
(1)德国学者库尔曼 (2)比利时学者J.格森 (3)刘潜 (4)现行定义:认识和揭示人的身心免受外界 (不利)因素影响的安全状态及保障条件与其转化规 律的学问。即,安全科学是专门研究安全的本质及其 转化规律和保障条件的科学。
航空工程学院
5、重大事故 根据GB641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按事故严重程度分类,可分为: 轻伤事故: 轻伤事故:指只有轻伤的事故。 重伤事故: 重伤事故:指有重伤无死亡的事故。 死亡事故: 死亡事故 : a.重大伤亡事故,指一次事故死亡1~ 2人的事故。 b.特大伤亡事故,指一次事故死亡3人以 上的事故(含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