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骗经历,新生必看

合集下载

受骗经历作文(通用20篇)

受骗经历作文(通用20篇)

受骗经历作文受骗经历作文(通用20篇)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

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受骗经历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受骗经历作文篇1今天下午,我和奶奶到展销会上去走一走,看一看,还想买一点好东西。

走着走着,我们看到有一家商店在抽奖。

于是我们就走过去看。

“抽奖是免费的,要是抽中8就只要付30元钱购买本公司的产品。

”这时,一位中年男子走上前去,用手抽出一张纸,他看了一看,是3号,告诉了店主。

店主就给了他100元,说是抽中3号得到奖金100元。

那个人又抽了一次,又是3号,店主又给了他100元钱。

他又一次把手伸进篮子里抽号码……那位男子抽了45次,都是3号。

拿到4500元钱。

那位男子刚走开,另一位年轻小伙子上去抽号码。

只见他一摸,中了一个20元,第二次他又中了一个100元。

随后又有几位中了不同程度的奖,只有少数几位付了30元买了他们公司的产品。

不知不觉中奶奶也走上去抽了一次号码。

等我看见时奶奶已经把纸摊开了。

我接过纸一看,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居然中了一个8号。

店主已经拿出了洗发水。

奶奶从皮包中拿出20元钱给店主,说:“这一瓶洗发水还给你们,我白送你们20元钱。

”可是,他们不肯,非要奶奶付30元钱,并拿走洗发水。

奶奶拉着我头也不回地走了。

在路上,我想:“那几个中百元大奖的人一定是店主安排的,他们一定是在纸上做了记号,只是我们看不出来吧了。

所以,顾客抽的大部分是8号。

或者还有其他一些办法,反正是让顾客受骗上当的。

请广大群众注意,切勿上当。

受骗经历作文篇2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的心情格外的棒。

一路哼着小曲,和同学一起去书店看书。

看完了书,我和同学一起向公园走去,想再去公园玩玩。

路过一个卖饰品的小摊,我停下了脚步。

瞧,上面摆着各种小巧玲珑的饰品:布娃娃。

亮粉。

水晶球……真是应有尽有。

开学第一课《新生防诈骗课堂》

开学第一课《新生防诈骗课堂》

开学第一课《新生防诈骗课堂》在互联网时代,许多人都会谈“骗”色变,听到那些诈骗事件是不是胆战心惊,接到陌生电话是不是心有余悸?小编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

开学第一课《新生防诈骗课堂》诈骗套路TOP 1网络刷单现在网络普及,更多的诈骗发生在了网上,让你猝不及防。

请听到是刷单的都不要相信,让骗子无机可乘。

电电提醒:兼职方法千万条,赚钱不规范,亲人两行泪。

警方提醒刷单就是骗局,请广大市民朋友们不要相信。

TOP 2冒充熟人诈骗骗人会在互联网上获得你熟人的个人信息,或者通过技术手段盗取你熟人的社交账号,然后向你发起因紧急情况需要借钱的要求。

电电提醒:应核实熟人身份再考虑借钱或者转账。

警方提醒遇到骗子熟人要转账,借钱等操作,打个电话进行二次确认便能拆穿骗局。

TOP 3兼职诈骗进入大学后,不少学生都选择利用课余时间做些兼职工作,在锻炼自己的同时还可以赚钱补贴生活。

然而,在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兼职的背后还隐藏着陷阱,很多学生不但没赚到钱,反而被骗走了家里给的生活费。

警方提醒在找兼职的时候,应多留一个心眼,先核实该工作单位是否正规。

如果需要先交保证金的兼职工作,那就不要去了,多半是骗人的。

TOP 4奖\助学金诈骗接到陌生来电或短信谎称教育局工作人员,告知学生有一笔助学金待领取,并要求支付手续费用等,达到使学生转账的目的,或者要求学生提供银行卡号和密码才能将其奖学金转入,以转走银行卡的钱。

警方提醒学生要牢记一点:学生申请办理各类政府,高校,和社会提供的资助均为免费,工作人员不会向家长和学生收取任何费用。

当接到假冒教育局工作人员的来电或短信时学生要坚持一个原则:我不信TOP 5校园贷自称是校园贷代理,有内部渠道可以帮大学生贷款,并承诺贷款不成功不收钱。

而所谓的内部渠道,不过是伪造工作证或转账记录,“证明”其有还款能力,从而赚取巨额手续费,贷款成功后还有高额的利息。

校园贷诈骗还常常引发如“敲诈勒索”“寻滋挑事”“暴力催债”等社会问题。

大学生受骗案例及分析

大学生受骗案例及分析

大学生受骗案例及分析在当今社会,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个重要群体,他们接触的信息量巨大,面临的风险也随之增加。

大学生由于社会经验不足,对网络诈骗的防范意识相对较弱,因此成为了诈骗分子的主要目标之一。

本文将通过几个典型的大学生受骗案例进行分析,以期提高大学生的防骗意识和能力。

案例一:网络兼职诈骗小李是一名在校大学生,某天在社交平台上看到一则招聘兼职的广告,声称只需在家上网,每天工作几小时,就能轻松赚取几百元。

小李心动之下,按照广告上的联系方式添加了对方。

对方要求小李先交纳一定的保证金,并承诺工作后会返还。

小李在没有核实对方身份的情况下,便按照要求转账。

结果,对方收到钱后便消失无踪,小李意识到自己被骗。

分析:此类诈骗利用了大学生想要兼职赚钱的心理,通过虚假的招聘信息诱导受害者交纳所谓的保证金或培训费。

大学生在寻找兼职时,应通过正规渠道,对于要求先交费的工作要格外警惕。

案例二:虚假购物诈骗小张在网上看到一款手机价格远低于市场价,便决定购买。

在与卖家沟通后,卖家要求小张通过非官方渠道转账支付。

小张转账后,卖家却以各种理由推脱发货,最后直接失联。

小张这才意识到自己遭遇了虚假购物诈骗。

分析:虚假购物诈骗通常以低价诱惑消费者,然后通过非正规渠道要求转账。

大学生在网购时,应选择信誉良好的平台,对于价格异常低廉的商品要提高警惕,避免私下交易。

案例三:冒充熟人诈骗小王收到一条短信,称是其好友小赵,因为手机丢失,需要小王帮忙转账给一个紧急联系人。

小王没有多想,便按照短信中的指示进行了转账。

后来,小王联系到小赵,才知道小赵的手机并未丢失,自己遭遇了冒充熟人的诈骗。

分析:冒充熟人诈骗利用了受害者对熟人的信任,通过短信、电话等方式进行诈骗。

大学生在接到此类信息时,应先与熟人直接联系确认,不要轻易相信未经核实的信息。

案例四:虚假奖学金诈骗小刘接到一个电话,对方声称是学校财务处的工作人员,通知小刘获得了一笔奖学金,并要求小刘提供银行卡信息以便转账。

大学生网络诈骗案例

大学生网络诈骗案例

大学生网络诈骗案例在当今社会,网络诈骗案件层出不穷,而大学生作为网络时代的主要受众群体之一,也成为了网络诈骗的重要目标。

网络诈骗的手段层出不穷,而大学生由于缺乏足够的社会经验和法律意识,往往容易成为网络诈骗的受害者。

下面,我们就来看几个关于大学生网络诈骗的真实案例,以期提醒大家增强网络安全意识,避免上当受骗。

案例一,校园兼职诈骗。

小明是一名大学生,他在校园论坛上看到了一则招聘兼职的帖子,对方声称只要在家轻松工作,每天几个小时就能赚取可观的报酬。

小明心生兴趣,通过微信联系了对方,并按照对方指示提供了个人身份信息。

随后,对方要求小明先交纳一定的“押金”作为保证金,才能开始工作。

小明照做了,但随后对方却消失了。

原来,这是一起校园兼职诈骗案件,小明被骗了数千元。

案例二,虚假投资诈骗。

小红是一名大学生,她在社交平台上关注了一位自称是股票投资专家的“大V”,对方每天都在朋友圈里晒着自己的高额收益。

小红被对方的言辞所吸引,便通过私信向对方咨询投资事宜。

对方称只要投资一定金额,就能获得高额回报。

小红动心了,便将自己的积蓄全部投入了对方所说的投资项目中。

然而,等到该项目到期时,对方却以各种理由拒绝了小红的提款请求,最终导致小红本金付之东流。

案例三,虚假求职诈骗。

小李是一名应届大学生,他在求职网站上投递了多份简历,希望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有一天,他接到了一家公司的面试邀请电话,对方声称只要交纳一定的“培训费”,就能保证录用。

小李怀疑对方的诚信,便查找了该公司的资质信息,结果发现该公司根本就不存在。

原来,这是一起虚假求职诈骗案件,小李险些上当受骗。

以上三个案例都是真实发生的大学生网络诈骗案件,它们告诉我们,网络诈骗无处不在,而大学生作为网络时代的主要受众群体之一,更需要增强网络安全意识,提高识别和防范网络诈骗的能力。

在面对类似诈骗时,大学生要保持冷静,不要贪图一时的利益而掉以轻心,要多与家人、朋友商量,避免孤军奋战。

防骗小故事

防骗小故事

防骗小故事谨防被骗,提高警惕,少贪便宜。

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防骗小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防骗小故事篇一大一女生钱被骗8月23日,正是新生报到的时候,某高校大一新生张婷(化名)遇到3个打扮学生模样的男子,3人自称是来看同学的,分别来自香港大学等三所高校。

3人告诉她,几人住在喜来登饭店,因钱花光了,所以面临被赶出来的境地,其中一“男生”李龙(化名)说,想和叔叔联系打钱过来,希望能借用张婷的银行卡。

张婷想,遇到有困难的人理应帮助对方。

张婷于是告诉对方:“我卡里有5100多元钱,你们打在我卡里吧。

”李龙当即便与叔叔联系,在电话里,李龙把对张婷说的话说了一遍,然后说打3万块钱到卡里,并将张婷的卡号在电话里说了。

随后,李龙3人让张婷陪同一起去提款机上看钱到了没有。

但是查询了数次都发现钱没到账上。

李龙几人提出拿卡在学校对面提款机上查询。

张婷又和3人到校外提款机上查询,钱还是没到。

李龙顺手拿过卡说:“奇怪,怎么还没到账?”随后又将卡还给了张婷,之后3人借故离开了。

3人离开后,张婷觉得这几个人有点奇怪,于是拿出银行卡检查,却发现这张卡并非自己的那张,急忙到银行查询,发现这是张废卡,而自己卡上的钱早已不翼而飞。

她这才明白自己被骗了,立即向派出所报了案。

防骗小故事篇二当第一个方案不成功的话,那么抢匪就会有第二个方案,让你上车继续打电话,然后又是电话没有电了,要借你的电话打一下,如果你的手机拿给他使用的话,那么他就会在一边开车一边打电话,而同时又会将一些废纸装成得要的文件故意丢在路上,或是其他的一些不价钱的东西假装丢下车,要你下去帮他捡这些约张,如果你出自于好心下去捡的话,那么很抱歉朋友,你的手机也将跟你说Bye Bye了!因为心细的抢劫会给你留下一段路程的距离让你步行一下,才好有机会溜之大吉!如果你真的下车帮他们捡东西的话,那么你就中计了。

最好的做法是:不要理会他,管他掉了什么再值钱的东西也不要管他,由他们自己抢好了!防骗小故事篇三当前两者的方案都没有成功后,抢匪可能会实施第三种方案,那就是硬抢的,此时往往会有另外的一此人过来以看热闹的身份现现在人群当中,如果对方看到了机会成熟了,然后就地一把夺下你手中的电话,然后就溜之大吉了!防骗小故事篇四一.立即报停挂失你的手机号码,并尽最快的速度通知你的朋友及亲人,告知你的手机被人给黑了。

大学生被骗的典型案例

大学生被骗的典型案例

大学生被骗的典型案例大学生因为年轻、缺乏社会经验,在社会上容易成为骗子的目标。

下面是一个典型的大学生被骗案例。

小明是一名大学二年级的学生,他上大学的费用主要依靠家庭的支持。

一天,他在校园里看到了一份兼职广告,广告上写着“高薪兼职,时间灵活,无需经验”。

小明觉得这个兼职机会很好,可以帮助自己解决生活费的问题,于是他主动联系了广告上的电话。

通过电话,对方告诉小明这个兼职是为一家新开的电商公司担任推销员,他们只需要帮助销售他们的产品,销售额达到一定数额后,可以获得相应的提成。

小明对这个机会很感兴趣,觉得既能解决自己的经济困难,又能锻炼自己的推销技巧,于是他决定去面试。

面试那天,公司的招聘负责人对小明说他们并不要求任何工作经验,只需要他有积极的态度和动力。

然后,他给了小明一份合同,要求他支付一笔入职费用,用来购买产品的样品。

拿到合同后,小明发现虽然上面没有金额,但是有一个签字处,表示自己同意支付相应的费用。

小明回到宿舍后,和室友商量这个事情。

室友看了合同后觉得有些不对劲,劝告小明不要轻易签字,并且上网搜索了一些信息,找到了类似的骗局案例。

室友把这些信息告诉了小明,提醒他谨慎对待。

小明最终相信了室友的话,决定不签合同。

他打电话告诉公司的招聘负责人自己有所顾虑,不准备参加这个兼职了。

对方十分不屑地回答,“你这机会白白错过了”,然后挂断电话。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被骗的典型特点。

首先,大学生因为缺乏社会经验和对利益的渴望,容易贪图一时的小利而忽视潜在的风险。

其次,骗子常常利用诱人的兼职机会、高薪诱惑来引诱大学生上当。

最后,要引起大学生的重视,需要他们认识到自己的经济困难也应该找一份正规的工作,切忌投机取巧。

因此,大学生需要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和警惕性,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给予的承诺,尤其是涉及到一些金钱交易的情况。

遇到有可疑的兼职,应该先进行详细的调查和核实,以免上当受骗。

同时,学校和社会应该更加重视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和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和风险防范意识。

大学骗我们的那些事,大一新生必看笑话大全段子冷笑话

大学骗我们的那些事,大一新生必看笑话大全段子冷笑话

大学骗我们的那些事,大一新生必看
0、上大学前,以为可以赚些钱了,找份兼职挣点小钱乐呵呵
的生活;后来才发现,兼职很多,给的是汗水,收获的是“经验”,至于小钱嘛,就真的是小钱了哦。

大一大二找兼职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虽说是大学生但能做的事都是一些很简单的事,没有难度。

真不知道以前选这些是为了什么。

能力离理想是那么的远,这时你就知道大学需要我们要学什么了。

1、上大学前,以为大学是60分万岁;现在的07级师兄姐出
去找工作的时候才知道,面试的第一个问题或许是你得专业排名,或你必修课成绩的平均分。

请记着无论什么时候学习总是最重要的。

2、上大学前,听学长学姐说,大学真的超级美好,又自由,又轻松;其实读下来,只能说比高中稍微轻松点,其实大学是最应该好好读书的地方,因为我们的教育体制问题,大学变成了释放这么多年来应试教育压力的地方。

”到了大学你就轻松了”这是一句彻头彻尾的谎言。

3、上大学前,听说大学都要谈恋爱,那才叫不辜负美好
时光;现在才发现,没有谈恋爱的依旧没辜负美好时光,谈了恋爱的也不见得就珍惜了这良辰美景。

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不要跟风谈恋爱。

4、上大学前,做着在图书馆抱一堆书洒落一地然后邂逅
一个人的梦;上了大学才发现,那种事情一般不会发生,就算
发生,也一般发生在某个面容娇美、身材娇好或气质绝佳的人身上。

网友见面被骗案例

网友见面被骗案例

网友见面被骗案例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友见面被骗的案例时有发生。

这些案例不仅给受害者带来经济上的损失,更让人们对网络交友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恐惧和不信任。

下面,我们将以一起网友见面被骗的案例为例,来探讨其中的原因和应对方法。

小明是一名大学生,通过网络结识了一个自称是留学生的女孩小红。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网上聊天后,小红提出见面,并称自己需要一些经济上的帮助。

小明出于好心答应了小红的请求,并在见面时将一定数额的钱交给了小红。

然而,事后小明才发现,小红并非留学生,而是一个专门利用网络交友骗取他人钱财的骗子。

这起案例引发了人们对网络交友的关注和担忧。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网友见面被骗的案例频频发生呢?首先,网络交友的虚拟性让人们很难判断对方的真实身份。

在网络上,人们可以轻易地伪装自己的身份和经历,虚假信息很容易蒙蔽他人的眼睛。

因此,当网友们在现实中见面时,往往很难确认对方的真实情况,容易成为骗子的目标。

其次,一些人在进行网络交友时缺乏警惕性和辨别能力。

他们往往轻信对方的言辞,缺乏对风险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这就给了骗子可乘之机,让他们有机可乘,轻易地蒙骗了受害者。

那么,面对网友见面被骗的案例,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首先,加强对网络交友的风险认识和防范意识。

在进行网络交友时,要保持警惕,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言辞,要学会辨别和筛选对方的信息,避免成为骗子的目标。

其次,建立健康的网络交友观念。

网络交友虽然有一定的风险,但也有很多成功的案例。

我们应该理性对待网络交友,不盲目相信或排斥,要学会通过多方面的了解和核实,慎重选择交友对象。

最后,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教育。

对于网络交友中的欺诈行为,我们应该提高法律意识,增强法律防范意识,一旦发现有人利用网络交友进行欺诈,要及时报警和寻求法律援助。

总之,网友见面被骗的案例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要加强风险认识和防范意识,建立健康的网络交友观念,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教育,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网络交友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被骗经历--新生必看
我是今年刚毕业的,现在在森纵艾德教育科技公司上班。

为了让更多学生免于被骗,写下自己的经历。

引以为戒哦。

一、淘宝刷单员
在上大四时,想做兼职挣钱,但又不想发单促销那么累。

然后就在网上找刷单这样的兼职,
我在智联招聘上看到有这样的兼职,智联页面还写着公司已验证这样的字样。

然后我就加qq了解,她先给我个链接看,我点进去是个微博的页面,介绍工作流程的,里面要求:支付宝上必须有360以上流动资金。

我看完,她让我给她看支付宝账户在360以上的截图,我发了,然后她让填写个人资料,我写完给她发过去。

发就给我发订单了,上面写的接了3单。

我就问她是完成一单就把钱返回来了吗?她说是,我就接单了,第一单上面有个包的图片,标价360元,我想到没想就下单支付了。

支付完,我就把截图发过去说完弄完了。

她让我继续弄第二单,我说我的钱和佣金还没打呢呀,我没钱了。

她说你找同学借嘛,3单完了才给返钱呢,我意识到不对啊,之前说的一单就返的。

然后就想着申请退货,结果点开订单页面上面写的是虚拟币,不能退货也不能退款。

我找qq上加的人理论,她直接把我删了,什么证据都没有。

真的被骗了。

说明一下:58同城、智联招聘、赶集网等网站上的信息有真有假,不能全信,尤其是兼职更不可信(很多兼职公司说的不收费,实际以要劳动局备案的名义收费)。

相比较而言,智联招聘有验证,找全职时可信度比较高。

二、天津电子厂打工
大二时,学校同专业有个男生跟天津一个中介公司合作,招电子厂打工的人呢。

我们总共106个人去的,去之前先交了200多说是路费和押金。

中介雇的大巴把我们从学校接到天津,到哪先给我们安排的宿舍住,我们3个人一间双人间。

晚上跟我们收钱,让交工牌费、体检费等等大概200呢吧好像。

住了一晚,第二天到中拉午了,我以为他们安排我们进厂呢,结果说工厂还没招人呢,拉我们到工业园的集体宿舍住,住了四五天都没安排活,还不给退钱。

最后说安排活,工资才1800,之前说的3000;还是男生跟女生分开的。

而且说厂子要求工作够两个月才发,他们保证干不够2个月也能把工资发了。

我们真的怕了,怕被骗就没敢去上班。

中介给退了50还是100,忘了。

很多同学都回去了。

我想着既然来了,就自己找工作吧,结果又给骗了。

后面的事真的想着都痛苦,不愿多提了。

告诫:不管做什么事,在事情还没有实现之前,千万不要把钱给交出去,交出去的钱就不是自己的了(交钱时说怎么怎么样给退钱的,千万别信,你就说你只有等事情真的已经实现了才交钱)。

而且交出去的钱,即便回来,肯定也是打过折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