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迷最小意识状态和植物状态的定义完整版
植物人鉴定标准

植物人鉴定标准植物人是指因严重的脑部损伤而导致昏迷状态,失去意识和自主活动能力的人。
鉴定植物人的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关系到植物人本人的权益和生命安全,也对家属和医务人员的工作产生重要影响。
一、意识丧失植物人的主要特征是完全丧失意识。
意识是人类认识外界、反应和思考的能力,对于植物人来说,这种能力已经完全丧失。
通过观察患者的反应和行为,如无眼球运动、无语言表达和无自主活动等,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意识丧失的情况。
二、无自主呼吸植物人的呼吸功能也是丧失的重要标志。
正常情况下,人类通过呼吸来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维持机体正常代谢。
然而,植物人失去了自主呼吸的能力,需要通过机械通气或人工插管来维持呼吸功能。
三、无意识反应意识丧失的植物人在一定程度上还会表现出一些无意识反应,如瞳孔对光刺激的反应、眼球运动的反应等。
这些无意识反应是由大脑的低级机能控制的,与意识无关。
因此,观察患者是否存在这些反应可以进一步确认是否为植物人。
四、脑功能检查通过脑功能检查可以更加准确地判断植物人的情况。
常用的脑功能检查包括脑电图(EEG)、磁共振成像(MRI)和脑血流显像(SPECT)等。
这些检查可以观察到患者脑电活动、脑结构和脑血流情况,从而判断植物人的脑功能是否完全丧失。
五、持续时间植物人状态的持续时间也是鉴定的重要指标之一。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植物人状态需要持续超过1个月才能被确认。
因此,在鉴定植物人时,需要对患者的病程进行详细了解,判断其是否符合持续时间的标准。
六、排除其他病因在鉴定植物人时,还需要排除其他病因导致的意识丧失。
有些疾病,如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药物中毒等,也会导致类似的症状。
因此,需要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以排除其他病因的可能性。
七、多学科评估鉴定植物人需要多学科的评估和意见。
包括神经科医生、康复医生、心理学家和社会工作者等,他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患者进行评估,提供更加全面的鉴定结果。
昏迷的诊断和急救

第12页
六、昏迷判别诊疗
动作不能性缄默症(akinetic mutism)
感觉和运动通路保持完整,但对刺激无反应,无欲望,患者对本身和
环境记忆仍存在,亦被称为意志缺乏(abulia)。多见于双侧额叶 病变,第三脑室囊肿。
闭锁综合症(locked-in syndrome)
皮质脑干束和皮质脊髓束双侧受损引发患者几乎丧失全部运动功 效,仅能睁闭眼或稍稍活动眼球,但感觉和认知功效完全正常。
谵妄状态:表现为意识内容清楚度降低,伴有睡眠—觉 醒周期紊乱和精神运动性行为。除有上述精神错乱之 外。还有显著幻觉、错觉和妄想。
昏迷的诊断和急救
第4页
四、诊疗思绪
昏迷本身并不是一个疾病,而是某种致病原因或 各种致病原因所致一个危急状态,临床上,必须快速 而正确地作出诊疗,争分夺秒抢救和处理。
是否为昏迷? 昏迷程度怎样? 引发昏迷病因是什么?是颅内疾病还是全身疾病? 若是前者,是颅内局限病变还是弥漫性病变?如系不 足病变,它是位于幕上还是幕下?详细病因是什么? 若是全身性疾病,详细病因是什么?
Ⅰ颅内疾病
不足或破坏性病损
脑血管病:脑出血、脑梗死、TIA等 颅内占位性病变:原发性或转移性颅内肿瘤、脑脓肿、脑肉 芽肿、脑寄生虫等
颅脑外伤:脑挫裂伤、颅内血肿等。
弥漫性疾病
颅内感染性疾病:各种脑炎、脑膜炎、蛛网膜炎、室管膜炎、 颅内静脉窦感染等。
弥漫性颅脑损伤
SAH、脑水肿、EP连续状态,高血压脑病。 脑变性及脱髓鞘性病变
昏睡:介于嗜睡与浅昏迷之间一个意识障碍。昏睡时觉 醒水平、意识内容及随意运动均减至最低程度。
浅昏迷:即轻度昏迷。仅对剧痛刺激稍有防御性反应, 各种生理反射存在,生命体征平稳。
植物人促醒及最小意识状态康复进展

除水肿)、
止痛(血管扩张可引起疼痛、药物可取代,而且作用较强,但止痛药多少有不良
缺氧血管痉挛也可引起疼痛)作用
降低颅压、眼压
药物降颅压作用较BHO强,但脱水利尿剂可导致脑
循环高渗不利于脑复苏
抗休克,治疗脑水肿,肺水 高压氧的抗休克作用有限,但无副作用,可调节全
肿
身机能
康复 促进有氧代谢,恢复机能 药物有类似作用,但不能替代高压氧,其作用途径
女,29岁,05年12月27日在当地医院进行剖腹产手术时突然呼吸和心跳骤停, 急行心肺复苏,恢复了心跳和自主呼吸,但神志不清,送入我院时:昏迷,有瞳 孔对光反射和角膜反射,掌骸反射及吸吮反射,四肢肌张力增强。当天12时进 行高压氧治疗(从心跳骤停到作高压氧的时间大约5个小时左右) 每天2次。同时 应用了脑血管扩张剂。高压氧治疗的第4天开始可根据声音转头,四肢乱动,乱 叫,第7天开始有意识,能遵照医嘱伸舌,第10天能够语言交流
脑组织 氧自由基
脑外伤继发性损 害中起重要作用
高压氧 治疗
降低
抑制氧自由基对 脑组织的损害
减轻脑 水肿
6、HBO治疗对脑缺血再灌损伤血管通透性的作用
(李金声1998)
脑缺血 、缺氧
再灌 损伤
HBO
血管通透性增加
脑水肿
HBO治疗持续性植物状态的作用机制
改善细 胞供氧
恢复有 氧代谢
增强细 胞功能
高 压
人们对高压氧有种种误解: 高压氧与常压氧的作用一样 高压氧只是补充一点氧,不可能有其它作用
高压氧与常压氧的区别
常压氧 高压氧
应用
1-增加血氧饱和度
+
2-增加物理溶解氧
-
3-增加组织中氧的储备 -
昏迷最小意识状态和植物状态的定义

昏迷最小意识状态和植物
状态的定义
Revised by Hanlin on 10 January 2021
昏迷、最小意识状态和植物状态的定义
昏迷:特征是无觉醒和意识,是一种无反应状态,患者闭眼,不能够被唤醒,对自身和周围环境不能知晓。
对刺激不能产生自发的觉醒和睁眼。
植物状态:植物状态患者可以觉醒,但对自身和周围环境不能知晓。
为了与、及其它一过性意识障碍状态相区别,昏迷必须持续至少1小时。
持续性植物状态被定义为急性或者非创伤性脑损害后1个月仍然处于植物状态。
它并不意味不可逆。
永久性植物状态是不可逆的。
英国医学会认为应符合下列临床标准:无证据显示对自我或环境有知晓;对视觉、听觉、触觉或其它刺激无表明意识目的反应;不能理解语言或做出有意义的表达;有明显的睡眠觉醒周期;下丘脑和脑干功能保留,维持呼吸和循环功能。
最小意识状态:表现为对自身和周围环境有限但清晰的知晓,在可重复性或持续性为基础,至少有下列行为中的一种:1执行简单的指令;2用手势或言语表达是/否反应(不论正确与否);3可理解的言语;4有目的的行为(包括环境刺激相关的动作或有效行为,而非反射活动所引起)。
出现最小意识状态被定义为交流或有功能地使用物体的能力。
它比持续性植物状态更可能进一步发展。
但是,也有一些患者永久性处于最小意识状态。
植物状态的昏迷促醒

• 有些病人从昏迷苏醒后,意识持续进步而超过植物状态的程度,它的重 要性在于病人有可能进一步的苏醒。
• 微意识状态必须展示出虽然微弱但清楚对自我或者环境知觉的行为证据, 而非只是反射动作。
• 例如用语言或肢体表达对或错,用简单的指令动作或口语表达,表现与 外在环境刺激相关的动作或情绪反应。
促醒草案
• 指南
• 1. 这种干预手段的目的是为了延长病人保持清醒的时间 (如睁着眼)。
• 2. 这种方法可在观察到病人出现下列情形时实施: • a) 表现持续性的闭眼。 • b) 停止听从指令的时间至少是一分钟。
• 3. 当下列情形出现时,中止实施该方案 • a) 眼睛睁开或恢复听从指令。 • b) 两个促醒周期后,病人仍未苏醒。
耐受的次数。 • • (轮 椅) • c) 向一侧转动轮椅3大圈,然后再反向转动3大圈。 • d) 加速推动6~9米或可耐受距离,重复一次。 • e) 向后倾斜轮椅45~60度3~5次或可耐受次数。
JFK CRS昏迷量表
听觉
4- 对指令可重复运动 3- 对指令可作运动 2- 头/眼能转向刺激物 1-对噪音能眨眼
的位置上固定2秒以上
受惊吓眨眼
2
快速将手推向病人脸部造成视觉惊吓(必要时可以人工 睁开病人的眼睛)
随着视觉惊吓而出现眼睑颤动或 眨眼
对光眨眼 1 在病人面前60厘米闪动灯光
随灯光眼睑颤动或眨眼
0无
对以上方法无任何反应
运动测定
项 目
方法
反应
自主运动反应
5
拿一熟悉的物品或做一个熟悉的姿势(例 如梳头或挥手致意),并伴随适当的声音
最小意识状态分类

最小意识状态分类
最小意识状态(Minimally Conscious State,MCS)是指一个人在严重脑损伤后表现出有限的、但明确可辨识的意识迹象。
这种状态与植物状态(Vegetative State,VS)有所不同,因为处于最小意识状态的患者能够表现出更高水平的意识和认知功能。
为了更准确地描述和理解这种状态,医学界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分类。
在最小意识状态的分类中,通常将患者分为两个主要类别:MCS+(Minimally Conscious State Plus)和MCS-(Minimally Conscious State Minus)。
这两个分类基于患者在特定任务中展示的意识水平。
MCS+的患者在指令遵循、可理解的语言使用或物体使用等方面表现出明确而可靠的意识行为。
他们可能对外部刺激作出有目的的反应,例如按照要求移动手指或眼睛。
这些患者还能够通过非语言方式表达情感和需求,例如微笑、哭泣或示意疼痛。
相比之下,MCS-的患者在意识行为方面表现出较低的水平。
他们可能对外部刺激作出一些无目的的反应,但这些反应缺乏明确的指向性。
MCS-患者通常无法通过语言或非语言方式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图或需求。
需要注意的是,最小意识状态的分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患者的状态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一些患者可能从MCS-逐渐过渡到MCS+,甚至进一步恢复更高级别的意识功能。
因此,对患者的持续评估和监测至关重要,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康复计划。
总之,最小意识状态的分类有助于医生、康复师和家属更好地理解患者的意识水平,为他们提供适当的护理和支持。
判定植物人的标准

判定植物人的标准植物人,又称植物状态,是指由于严重的脑损伤或疾病导致的昏迷状态,患者丧失了意识、意识的表现和意识的活动。
在医学上,判定一个人是否处于植物人状态需要经过严格的评估和判断。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标准和方法,帮助我们更好地判定一个人是否为植物人。
一、意识状态评估意识状态评估是判定一个人是否为植物人的重要指标。
医生通常会使用格拉斯哥昏迷分级量表(GCS)来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
GCS评估包括眼睁开的反应、语言反应和运动反应三个方面,每个方面的得分范围是不同的。
一般来说,GCS得分低于8分可以被认定为植物人状态。
二、神经影像学检查神经影像学检查是判定植物人状态的重要依据之一。
常见的神经影像学检查包括脑电图(EEG)、磁共振成像(MRI)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等。
这些检查可以直观地显示患者脑部的结构和功能情况,对判定植物人状态有重要的帮助。
三、意识恢复的时间意识恢复的时间是判定一个人是否为植物人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
根据医学研究,一般来说,如果一个人在意识丧失后超过12个月仍然没有任何意识恢复的迹象,可以被认定为植物人状态。
四、病因评估病因评估是判定植物人状态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了解患者的病因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判断其意识状态。
植物人状态的病因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严重的颅脑损伤、缺血性或出血性卒中、脑肿瘤等。
根据病因的不同,植物人状态的预后也有所不同。
五、脑干反射评估脑干反射评估是判定植物人状态的一种辅助方法。
脑干是连接大脑和脊髓的部分,控制着呼吸、心跳等基本生理功能。
通过评估患者的脑干反射,如眼球转动、瞳孔对光反射等,可以更好地判断其意识状态。
六、心理评估心理评估是判定植物人状态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通过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其意识状态。
心理评估可以包括对患者的情绪、认知和行为等方面进行观察和评估。
七、多学科专家评估判定植物人状态需要多学科专家的共同评估。
除了神经学专家外,还需要心理学、康复医学等专家的参与。
最小意识状态(minimally consciousness state,MCS)

最小意识状态(minimally consciousness state,MCS)是一种严重的意识障碍,却又有别于植物状态,主要表现为患者存在最小、但是清晰的认知自我和周围环境的能力。
神经行为学和影像学的研究显示,MCS和植物状态在临床表现和神经病理上存在明显的差异,但是由于意识障碍患者觉醒的波动性,视觉、听觉、运动和语言功能受损,限制了患者与检查者进行沟通,因此在临床上存在很高的误诊率。
另外,MCS在预后方面较植物状态的患者具有更大的神经康复潜能,因此将两者进行准确的鉴别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MCS定义的提出20世纪50年代至今,神经危重症监护技术的发展使得很多严重脑损伤患者得以存活。
尽管这些患者能够睁闭眼,却不具有交流的能力。
1972年,Jennet和Plum把这种重症监护人为制造的“产品”称为“植物状态”。
近些年,一些医师应用更具中性的词汇“无反应清醒综合征(unresponsive wakefulness syndrome,UWS)”来替代“植物状态”这一名称。
然而,一些学者认为,UWS缺乏机制的解释,并且可能在一些植物状态患者重新出现明确认知功能的情况下,很难再把他们定义为植物状态或昏迷。
1995年,美国康复协会提出“最小反应状态(minimally response state,MRS)”来描述这种间断出现明确意识的行为,新诊断分类重点强调的是患者存在明确且有意义的认知行为。
鉴于植物状态和昏迷患者同样也可以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反射性行为,所以Aspen工作组建议应用MCS 替代MRS,通过保留的意识来强调与植物状态和昏迷的区别。
2002年美国康复、神经和神经外科等相关领域专家一致通过了MCS的诊断标准。
Aspen工作组的最初目标就是通过建立可操作的MCS定义标准,更好地区别MCS与植物状态。
诊断标准要确立MCS的诊断,至少必须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和行为上的证据,在检查中至少重复出现一次。
由于MCS患者行为上的波动性,因此在做出诊断前需要一系列的检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昏迷最小意识状态和植物状态的定义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昏迷、最小意识状态和植物状态的定义
昏迷:特征是无觉醒和意识,是一种无反应状态,患者闭眼,不能够被唤醒,对自身和周围环境不能知晓。
对刺激不能产生自发的觉醒和睁眼。
植物状态:植物状态患者可以觉醒,但对自身和周围环境不能知晓。
为了与、及其它一过性意识障碍状态相区别,昏迷必须持续至少1小时。
持续性植物状态被定义为急性或者非创伤性脑损害后1个月仍然处于植物状态。
它并不意味不可逆。
永久性植物状态是不可逆的。
英国医学会认为应符合下列临床标准:无证据显示对自我或环境有知晓;对视觉、听觉、触觉或其它刺激无表明意识目的反应;不能理解语言或做出有意义的表达;有明显的睡眠觉醒周期;下丘脑和脑干功能保留,维持呼吸和循环功能。
最小意识状态:表现为对自身和周围环境有限但清晰的知晓,在可重复性或持续性为基础,至少有下列行为中的一种:1执行简单的指令;2用手势或言语表达是/否反应(不论正确与否);3可理解的言语;4有目的的行为(包括环境刺激相关的动作或有效行为,而非反射活动所引起)。
出现最小意识状态被定义为交流或有功能地使用物体的能力。
它比持续性植物状态更可能进一步发展。
但是,也有一些患者永久性处于最小意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