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旅游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全域旅游视域下的沧州旅游发展路径研究

全域旅游视域下的沧州旅游发展路径研究

全域旅游视域下的沧州旅游发展路径研究沧州是河北省的一个市,位于京津冀地区的东部,是华北地区的中心城市之一。

作为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文化名城,沧州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同时还具备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和旅游资源,如南戴河海滨、黄骅古城、白洋淀等。

近年来,沧州市积极推动旅游业的发展,致力于实现“全域旅游”的目标,探索出一条“历史文化+自然景观”旅游发展之路,不断提高旅游经济的质量和效益。

一、全域旅游的概念及意义全域旅游的实施对旅游业和城市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通过全域旅游的发展,旅游消费的主导地位得以凸显,可以较好地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另一方面,推进全域旅游的发展,促进了区域间旅游资源的共享和合作,增强了城市间的互动与沟通,有利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沧州旅游的资源与发展现状沧州市地处华北平原和渤海滨海带的交汇处,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拥有众多的旅游资源。

如南戴河海滨旅游区、孔雀城文化旅游区、泊头市园林博览区、徐水古城区、临漳县吕祖庙等,都是沧州市的文化和自然景观资源的代表。

但是,沧州市的旅游业发展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旅游产品重复、同质化现象严重,目前的旅游服务体系不够完善,游客体验感受较为乏味。

旅游业发展的规划缺乏总体性和科学性,长期以来主要依赖地方政府的推动,缺乏市场化和企业化的运作模式,影响了沧州市的旅游效益。

三、沧州旅游发展路径的探索为了更好地实现全域旅游的目标,在保护和利用旅游资源的同时,打造特色旅游品牌,提高旅游服务水平,沧州市需要在以下方面进行改进和创新。

1、优化旅游产品沧州市要坚持走人文特色与自然资源相结合、遗产与创新相结合的发展路径,创新旅游产品。

沧州市要把旅游资源串连起来,形成优质的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推出高品质、多元化的旅游产品,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以此建立沧州市的独特品牌形象。

2、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和市场化运作机制沧州市在旅游行业建立科学、先进的管理体系和市场化运作机制,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加大对旅游生态的保护、治理和修复力度,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完善旅游服务质量。

全域旅游视域下的沧州旅游发展路径研究

全域旅游视域下的沧州旅游发展路径研究

全域旅游视域下的沧州旅游发展路径研究一、全域旅游视域下的沧州旅游资源现状沧州位于华北平原东部,地处渤海湾南岸,东临渤海,南望太行山,是京津冀地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沧州拥有丰富的资源,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兼具,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优势。

自然景观方面,沧州拥有渤海海岸线、狮子沟、盘山等自然景观,风光秀丽,景色迷人。

而且,沧州还有丰富的温泉资源,天然地热温泉遍布全境,受到游客的青睐。

在人文景观方面,沧州有秦皇岛、文昌阁、运河遗址等历史名胜古迹,富有历史文化底蕴。

在沧州还有典型的北方民俗文化,如唢呐、石板滑、大秧歌等民俗文化资源,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综观沧州旅游资源,其独特性和多样性为全域旅游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基础。

在全域旅游战略下,沧州旅游的定位应该是整合和创新,以提高旅游的综合品质和吸引力。

具体来说,沧州旅游应该抓住本地的独特资源和文化特色,发挥整体效应,打造核心景区,同时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和联动,实现全域旅游的一体化发展。

在市场定位上,沧州旅游应以文化旅游为主打方向,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提升旅游的吸引力和知名度。

还要充分发挥当地的自然景观和民俗风情,形成多元化的旅游产品线,满足不同游客群体的需求。

三、沧州旅游发展路径选择在全域旅游视域下,沧州旅游发展应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注重资源整合和创新。

一是加大资源整合的力度,以形成综合性的旅游产品和品牌。

具体来说,可以整合海滨海岛资源、温泉休闲资源、历史文化遗址资源、民俗民风资源等,打造集天然风光、历史遗迹、民俗文化于一体的“多彩沧州”旅游品牌,提升沧州旅游的整体形象和知名度。

二是加强与周边地区的联动合作,实现全域旅游的一体化发展。

沧州可以积极推动与邻近城市的旅游合作,共同开发旅游产品,共同宣传推广,形成区域性的旅游联动发展模式。

可以与秦皇岛合作,打造“海沧一体”旅游产品,融合渤海海岸线、温泉资源等元素,共同推动区域旅游的发展。

河北沧州旅游发展现状

河北沧州旅游发展现状

河北沧州旅游发展现状
河北沧州位于华北地区,是中国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之一。

近年来,沧州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发展,大力推动旅游业的增长,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沧州市的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包括自然景观、历史古迹、民俗风情等,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其中,天然温泉资源是沧州的独特优势之一。

沧州市境内拥有多个温泉度假区,如盐山温泉、泊头温泉等,这些温泉以其丰富的矿物质和独特的疗效备受游客青睐。

此外,沧州市还拥有许多历史文化景点,如南宫市的北魏皇城遗址、黄骅市的世界文化遗产“孔庙及孔庙大成殿”等。

这些古迹展示了沧州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了大批文化爱好者和历史迷。

为了提升旅游体验和旅游服务质量,沧州市政府积极推动旅游设施的改善和升级。

目前,沧州市已建成了一批现代化的旅游设施,如高速公路、旅游专线、酒店和民宿等,方便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此外,沧州市政府还加强了旅游宣传和推广工作,通过举办各种旅游活动和展览,不断提升沧州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同时,政府也积极开展旅游合作,与周边省市加强合作,共同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总的来说,沧州市旅游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旅游业成为了
该市的重要经济支柱。

未来,沧州市将继续加大旅游业的投入和力度,进一步挖掘和开发旅游资源,提升旅游品质,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沧州旅游,助力沧州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沧州市旅游胜地探索

沧州市旅游胜地探索

沧州市旅游胜地探索
沧州市位于河北省东部,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也是一座充满
旅游魅力的胜地。

沧州市旅游胜地探索着重于揭示沧州市独特的风景名胜和人文景观,让游客深入了解这座古老城市的魅力所在。

沧州市的自然风光以水乡风情为主,著名的黄骅渤海湾、献县大梁河、孟村水库
等景点吸引着众多游客。

在“水乡之城”的称号下,沧州市展现出独特的水上文化魅力,游客可以乘船游览河流、观赏水乡风光,感受水乡人家的生活。

古代沧州曾是京杭大运河的重要节点,留下了许多历史古迹。

游客可以前往黄骅
古城、青龙寺、鸡鸣山等景点,探寻沧州古城的历史印记。

沧州市还有许多寺庙、园
林等人文景观,如独乐寺、沧州文庙等,展示了沧州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

除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沧州市还以美食闻名。

当地特色小吃如黄骅烧饼、孟
村烧饼等吸引着众多美食爱好者前来品尝。

在探索沧州市旅游胜地的过程中,不仅可
以领略沧州独特的风土人情,还能品味当地美食的魅力,丰富旅行的味觉体验。

沧州市旅游胜地探索,让人感受到古老文化与现代生活的交融,体验到自然风光
和人文韵味的完美结合。

无论是追寻历史印记,还是享受美食文化,沧州市都能满足
游客对旅行的各种向往和期待。

沧州城市调研报告

沧州城市调研报告

沧州城市调研报告沧州市是河北省的一个地级市,地处于华北平原腹地,是京津冀地区的重要节点城市。

在沧州市的城市调研中,我对该市的经济发展、社会建设、文化教育、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和研究,以下是我的调研报告。

一、经济发展:沧州市是河北省十个经济强市之一,市区经济起步较早,经济实力较为雄厚。

在调研中我了解到,该市的主要产业有钢铁、化工、纺织等重工业,这些产业的发展对该市的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此外,沧州市还注重发展新兴产业,如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为该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二、社会建设:在社会建设方面,沧州市注重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通过调研,我了解到,该市修建了一批高速公路、铁路、机场等交通设施,较大地改善了该市居民的交通出行条件。

此外,沧州市还加大了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提供了更好的教育和医疗资源给市民,提升了社会福利水平。

三、文化教育:文化教育是一个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

在调研中,我了解到沧州市注重传承和发展本土文化。

该市修建了一批文化场馆,如博物馆、图书馆等,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和展示平台。

此外,沧州市还实施了一系列文化活动,如戏曲演出、书画展览等,提升了市民的文化素养。

四、环境保护:在环境保护方面,沧州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护和改善了环境质量。

在调研中,我了解到该市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政策,加强了对污染企业的治理和监管。

此外,沧州市加大了生态建设力度,修复了一批湿地、绿化带等自然生态系统,改善了市民的生活环境。

综上所述,沧州市在经济发展、社会建设、文化教育、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但与此同时,我也发现该市在经济结构调整、社会管理、文化创新等方面还面临一些挑战。

希望沧州市政府能够进一步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完善相关政策和机制,推动沧州市的可持续发展。

沧州的变化调查实践报告

沧州的变化调查实践报告

沧州的变化调查实践报告温馨提示:该文档是小主精心编写而成的,如果您对该文档有需求,可以对它进行下载,希望它能够帮助您解决您的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以对它进行修改,根据您的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即可。

另外,本小店还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比如工作总结、文案摘抄、教育随笔、日记赏析、经典美文、话题作文等等。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不同的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后续更新。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written by the small master, if you have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ocument, you can download it, I hope it can help you solve your practical problems. After downloading the document, it can be modified and adjustedaccording to your actual needs.In addition, the store also provides you with a variety of types of practical information, such as work summary, copy excerpts, education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and so on. If you want to know more about the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to the following updates.沧州,作为河北省的一个重要城市,近年来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全域旅游视域下的沧州旅游发展路径研究

全域旅游视域下的沧州旅游发展路径研究

全域旅游视域下的沧州旅游发展路径研究一、沧州的旅游资源沧州位于河北省东部,地处华北平原与渤海湾经济圈的交界处,自古以来就是北方重要的军事要塞和商贸之地,拥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城市内有着多处举世闻名的文化景点,如孔雀城、黄骅古城、玄武湖等等,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除了历史文化景点,沧州还有着优美的自然景观,如渤海湾沿岸的海滩、乡村的田园风光等等。

沧州的旅游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景点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旅游产品和服务缺乏差异化和创新等。

如何将这些分散的资源进行整合和优化,提供更为全面和多样化的旅游体验,成为了沧州旅游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1. 资源整合和开发在全域旅游理念下,沧州需要加强各类旅游资源之间的联系和整合,打破传统的景点之间的“孤岛”式发展模式,实现资源的互补和联动。

可以通过加强交通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方便游客从一个景点到另一个景点的流动,同时也可以推动相关旅游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如民宿、特色餐饮等,为游客提供更为便捷和舒适的旅游服务。

沧州还可以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打造数字化旅游平台,为游客提供个性化的旅游信息和服务,激发游客的游览兴趣和参与度。

可以通过建设智能导览系统,为游客提供全天候的导游服务,让他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沧州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

2. 产品创新和差异化针对不同种类的游客需求,沧州需要不断创新和开发各类旅游产品和服务,提高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可以通过开发主题旅游产品,如历史文化之旅、海滨度假之旅等,为游客提供更为专业和精致的游览体验。

还可以加强与周边城市和地区的合作和交流,共同开发跨地区的旅游产品和线路,实现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

可以与天津、北京等周边城市合作,开发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为游客打造更为多元化和个性化的旅游选择。

3. 宣传推广和品牌建设在全域旅游视域下,沧州还需要加强旅游宣传推广和品牌建设,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可以通过举办各类旅游节庆活动、推出优惠政策和奖励机制等方式,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沧州旅游。

2018年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沧州大运河沿线旅游资源调研

2018年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沧州大运河沿线旅游资源调研

2018年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沧州大运河沿线旅游资源调研
目录
一、调查目的 (3)
二、调查对象 (3)
三、调查方式 (3)
四、调查时间 (3)
五、调查内容 (3)
六、调查结论与建议 (3)
(一)泊头市 (4)
1.运河沿线民俗旅游景点介绍 (4)
2.运河沿线红色旅游景点介绍 (5)
3.运河沿线乡村旅游景点介绍 (5)
(二)沧县 (5)
1.沧县关于大运河旅游发展重点旅游项目 (5)
2.运河沿线已开放旅游景区景点的发展情况 (6)
3.大运河沿途名胜景观 (6)
4.大运河沿线文物分布情况 (7)
(三)南皮县 (8)
1.大运河南皮段遗址名录 (8)
2.南皮大运河河沿岸相关文物景点介绍 (8)
3.大运河南皮段历史文化遗产 (9)
4.南皮县大运河沿岸文化旅游项目规划情况 (14)
(四)青县 (15)
1.青县大运河沿线主要景区介绍 (16)
2.青县大运河文化带旅游建设情况 (19)
3.青县运河沿线景区开发情况 (20)
4.青县大运河文化遗迹遗址 (22)
(五)吴桥县 (24)
1.吴桥县大运河沿线文物景观介绍 (25)
2.吴桥县大运河景观带旅游项目介绍 (29)
3.“十三五”期间吴桥县大运河景观带重点旅游项目建设谋划 (32)
(六)新华区、运河区 (33)
1.新华区的历史文化情况介绍 (33)
2.运河区历史文化及重点项目建设情况 (34)
(七)结论与建议 (35)
1.调研结论 (35)
2.推进大运河旅游资源保护、传承、利用的意见及建议 (35)
七、调查体会 (3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业班级:营销1002班学号:**********
姓名:***
一、前言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及其在旅游地经济中作用的日益增强,如何造就高度满意的忠诚旅游者,打造特色的核心旅游品牌,保证稳定的客源,成为各旅游地关注的焦点。

而由于旅游产品和其他服务产品一样,具有无形性和不可转移性的特点,它的生产和消费过程同时发生的,因此,旅游业更多的是在营销“经历”。

若旅游地希望旅欧这位自己作良好的口头宣传,就必须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旅游经历,让旅游者在各方面都得到满足!
二、概况
沧州东拥渤海,西挽“华北明珠”白洋淀,北环京津,南接齐鲁,一条纵贯沧州中部穿经沧州市区的京杭大运河,给沧州带来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沧州,是取“沧海”之意设置的州治,始于北魏熙平2年(公元517年),距今已有1493年的历史。

当时州治设置在饶安这个地方,也就是当今盐山县的千童镇,在秦朝时称“千童城”,乃秦始皇遣徐福求长生不老仙药,征募、训练数千童男童女及百工巧匠,并由此成功东渡的始发之地,有中国历史第一侨乡之誉。

大家知道沧州还被冠以“狮城”,这是由于有国家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铸于后周广顺三年(公元953年)重达40吨的沧州铁狮子。

沧州地处华北平原东部的黑龙港流域,为滨海平原,地势平坦多洼淀,20多条河流汇聚9处入海,多处湿地及硕大的苇海,保持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250多种候鸟的迁徙停留地。

沧州沿海滩涂广阔,
浅海水质肥沃,是渤海、黄海两大水域的水产资源繁殖场。

40万亩滩涂,更利于晒盐和鱼虾的养殖。

沿海岸线的古贝壳堤,是为世界现存的三大古贝壳堤之一。

临海的海兴县小山,虽海拔36米,区域面积20平方公里,却是距今2、3万年前火山喷发所形成的火山熔岩地貌。

总面积366平方公里的白洋淀,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泊,东部千里堤景区在任丘市,水域面积64.8平方公里。

白洋淀是一个以水体为主的北方水乡旅游休闲胜地,被誉为“华北明珠”。

在沧州这块热土上,历朝历代在此建州立县颇多,目前的800多处文化遗存中就留下多处古城址、古墓葬、古桥梁及出土文物。

史前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地之一就源于青县盘古镇。

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南北穿行沧州蜿蜒214公里,蕴育了沧州独特的民俗民风,留下了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成就了名闻遐迩的武术之乡、杂技之乡、铸造之乡。

沧州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特点,日照充足,适合多种作物的生长,形成了远近驰名的鸭梨之乡、金丝小枣之乡、冬枣之乡。

沧州自古多出文官武将、豪侠志士,还涌现出众多的文人学士、科学家、发明家、艺术家等,如战国神医扁鹊、唐代地理学家贾耽、元曲四大家之一马致远、清代《四库全书》总纂纪晓岚、两广总督张之洞、武术大师霍元甲、民族英雄马本斋、京剧四大名旦之一荀慧生等等,
沧州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沧州铁狮子、献县汉墓群、泊头清真寺、献县单桥、黄骅古贡枣园、沧县纪晓岚墓、黄骅海丰镇遗址、大运河)等8处,省保文物45处。

一、“80后”、“90后”青年是旅游业新的增长点
传统观念一般认为旅游是“有钱有闲”群体的专利,因而倾向于把目标客户锁定在事业有成的中年群体和退休赋闲的老年群体,这类群体具有较好的经济基础和宽裕的时间。

但是近年来,青年旅游占据了旅游市场相当的份额,而且表现出旺盛的增长势头。

特别是“80后”、“90后”青年旅游市场具有很大的发掘潜力。

调查显示,“80后”、“90后”青年的出游意愿分别为86%和92%,这一数据远远高过他们的长辈,而且他们具有更强的行动力。

接受调查的“8 0后”、“90后”青年89%有过出外旅游的经历,75%在未来一年内有旅游的计划,66%的人能够接受的旅游支出为2000元以内,56%的人月均生活费为1000元以内,21%的人月均生活费为1000-2000元。

经粗略计算,旅游消费支出能占到年均总消费的十分之一,比2007一项同类调查增长了将近一倍。

“80后”青年群体大多处于事业起步阶段或成长阶段,虽然面临着一定的工作生活压力,但仍然具有较为旺盛的活力和好奇心,而且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基础。

“90后”青年群体的主体是大学生和中学生,对于他们来说,旅游是学习新知识、追求新事物、探索未知世界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他们享受集体生活或者体现自我意识的有效方式。

二、个性化和时代化是“80后”、“90后”青年旅游的突出特点
“80后”、“90后”青年成长于我国改革开放的宏观背景下,他们具有更强的独立意识和更加开阔的视野,因而这一青年群体旅游的特点也反映着他们成长的时代烙印,表现出更强的个性化和时代化。

在信息获取上,网络已替代传统方式成为主要渠道。

“80后”、“90后”青年可以说是互联网的一代,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传统生活方式可以在网络上进行。

调查显示,67%的人是从互联网上获知旅游的各种信息,通过旅游公司广告、亲友推荐、报纸杂志等传统方式获取信息的只有33%。

在出游方式上,自助游比跟团游更受青睐。

随着各类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和旅游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各地的旅游服务行业日渐成熟,为不同群体提供多样的个性化服务成为可能。

“80后”、“90后”青年想在旅途中拥有更多的自主性,更加充分的享受旅游带来的自由和惊喜。

调查中,46%的人愿意选择自助游的形式,31%的人愿意选择跟团游,还有23%的人愿意选择其他方式。

在出游时间上,假日游潜力堪比节日游。

随着我国传统节日休假的增加,人们有了更多的法定假日可供支配。

但旅游黄金周期间,往往各地游客集中出行,导致著名景点人满为患,降低了旅游的质量。

对于“80后”、“90后”青年,相当一部分更愿意错开法定假
日,利用年休、寒暑假甚至周末安排出行。

调查中,41%的人愿意在节日期间出游,38%的人愿意在其他假日期间出游。

在出游范围上,短途游比远途游更具可行性。

旅游并非走得越远越好。

对于“80后”、“90后”青年,虽然对远途游的兴趣明显高于短途游,但因为工作和学习时间的限制,实际上短途游比远途游更容易成行。

据调查,22%的人希望短途游,47%的人希望长途游,3 1%的人希望出境游。

但另一项调查统计显示,今年以来,实际进行短途游的人占32%,实际进行长途游的仅为12%,实际进行出境游的不足3%。

三、文化内涵是“80后”、“90后”青年旅游的首要需求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都是增加对生命的体验和对世界的认知的有效途径。

对于“80后”、“90后”青年来说,也不例外。

旅游除了休闲娱乐的功能外,更多时候是为了开阔眼界、增长阅历。

因而,旅游的文化内涵就变得十分关键。

关于“旅游动机”的调查显示,64%的人是为了开阔眼界。

关于“旅游内容”的调查显示,85%的人希望在旅游过程中有人文因素,一位受访者说“没有文化的山水是比较乏味的”,这句话形象地反映了文化内涵的对于旅游的重要性。

四、加大对青年旅游市场的开发
调查反映出,青年群体特征趋向决定了其旅游市场的巨大潜力,也说明了我市在充分利用市内旅游资源,开发青年旅游市场,特别是“80后”、“90后”青年旅游市场方面有着广阔的前景。

一是要在细分旅游资源的基础上进行整合。

当前,我市已经具备了较为清晰的几大旅游脉络,比如以古贝壳堤为代表的滩涂旅游,以白洋淀为代表的生态休闲旅游,以纪晓岚墓为代表的古典文化旅游,以多样地理地貌为基础的自然景观旅游,等等。

面对我市特色鲜明、种类多样的旅游资源,首先要对各类旅游资源进行细分和规范,在此基础上形成统一的旅游文化品牌,加大宣传推介力度。

二是要在细分客户群体的基础上提供多样的旅游产品。

对于“8 0后”、“90后”青年等新兴客户群体,要加大产品开发力度,进一步细分青年群体,为客户提供更多更具个性和特色的旅游产品。

三是要加强旅游基础服务建设。

完善的旅游基础服务是旅游业成熟的重要表现,也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之一。

关键词:青年,旅游,调查报告,80后,90后
参考文献: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