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计算题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小数加法和减法-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完整版】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小数加法和减法-测试卷附参考答案【完整版】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小数加法和减法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东东有4.75元,明明有7.05元,他们的钱合起来()买一本10.52元的故事书。

A.能B.不一定能C.不能2.10.04﹣4.05的值等于()。

A.6.99B.5.99C.5.09D.6.013.一台拖拉机上午耕地3.96公顷,下午比上午少耕了0.87公顷.这台拖拉机全天一共耕地()。

A.4.83公顷B.6.05公顷C.8.79公顷D.7.05公顷4.下列算式中,()的得数最小。

A.12.35-4.81B.4.92+5.36C.10-7.245.8.703比5.1与3.6的和多()。

A.0.003B.8.7C.3.603D.3.636.算式8.8+6.56+3.44=8.8+(6.56+3.44),运用了()。

A.加法交换律B.加法结合律C.乘法结合律二.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数学门诊部。

()2.3.27+4.09的结果是4位小数。

()3.4.07米+4米7分米=8.77米。

()4.小数加、减法最主要的是把数算对,小数点无关紧要。

()5.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像计算整数加减法一样,把末尾对齐。

()6.3.56+2.43-3.56+2.43=0。

()三.填空题(共8题,共21分)1.小数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相同,是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求()的运算。

2.想一想,括号内可以填几?(1)7.509>7.5 ()(2)0.067>0.06()(3)0.6()>0.599(4)8.95>8.()43.整钱换零钱,小强有1元钱。

(1)换成5角一张的,可以换()张。

(2)换成1角一张的,可以换()张。

(3)换一张5角的,还可以换()张1角的。

(4)换一张5角的、2张1角的,还可以换()个5分的硬币。

4.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在○里填上“+”或“-”。

13.28-(5.4+7.28)=□○□○□。

5.读出横线上的小数。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比专项训练——计算题(人教版,含答案)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比专项训练——计算题(人教版,含答案)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比专项训练——计算题一、计算题1.把下列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并求出比值。

20∶16 59∶1030.75∶1815km∶34m2.把下面的比用百分比表示。

3.1∶8=49∶518= 1.3∶2=72∶4=3.求比值(直接写答案)。

3∶15= 0.15∶0.5= 1∶0.25=14∶18=27∶0.2=34∶43=4.化简比。

81:270.24:237 : 485.化简比。

360千克∶0.48吨= 7.5m2∶300dm2=6.化简比。

(1)15∶35=(2)58∶34=(3)0.8∶87=7.求比值。

48∶16= 0.4∶0.15= 0.125∶1=5 7∶59=112∶0.5=223∶0.4=8.求比值。

0.75∶1.5 25∶1623小时∶15分 0.3米∶9米9.化简下列各比,并求比值。

48:4037:4200.75:21:0.6 513:54t kg10.求比值。

1.8∶293.8∶0.511.把下面各比化简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8∶12 0.25∶0.45 625∶62512.求比值。

54∶72 0.6∶0.16 0.08∶1313.求比值。

45∶25 0.75∶132.1∶0.3514.把下面各比化简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1:0.42010cm:0.2m 15.求下列各比的比值。

0.25∶1.25 3526∶ 45108 0.4平方米∶5平方分米73105∶ 0.125∶4 5∶250.15∶3.5 16.化简下面各比,并求出比值。

30∶24 36:47720毫升∶1.8升17.求比值。

39:523时∶50分 0.25∶0.125 18.化简下面的比,并求出比值。

0.35∶16 45∶1.5 4275:19.化简下面的比。

(1)24∶16 (2)84:915(3)0.15∶0.220.求比值。

38∶12 0.75∶67 24∶38 6.4∶0.16 2.25∶5934∶51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比专项训练——计算题参考答案1.20∶16=(20÷4)∶(16÷4)=5∶4;5∶4=5÷4=54;59∶103=(59×9)∶(103×9)=5∶30=1∶6;1∶6=1÷6=16; 0.75∶18=(0.75×8)∶(18×8)=6∶1;6∶1=6÷1=6;15km ∶34m =200m ∶34m =(200×4)∶(34×4)=800∶3;800∶3=800÷3=80032.3.1∶8 =3.1÷8 =0.3875 =38.75%49∶518 =49÷518 =1.6 =160% 1.3∶2 =1.3÷2 =0.65 =65% 72∶4 =72÷4 =0.875 =87.5%3.15;0.3;4;2;107;9164.(1)()()()()81:278127:27273:1÷÷==(2)()()()()()()()()0.24:20.24100:210024:200248:20083:25⨯⨯÷÷==== (3)()()3737:8:86:74848⎛⎫⎛⎫⨯⨯ ⎪ ⎪⎝⎭⎝⎭==5.360千克∶0.48吨=360千克∶480千克=(360÷120)∶(480÷120)=3∶47.5m2∶300dm2=750 dm²∶300 dm²=750∶300=(750÷150)∶(300÷150)=5∶26.(1)3 15357÷∶=1535=;(2)53535 84846 :=÷=;(3)8887 0.8710710:=÷=。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运算律 测试卷 (含答案)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运算律 测试卷 (含答案)

四年级上册数学试题-第四单元运算律测试卷-北师大版(含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两个加数调换位置,和()。

A.变小了B.不变C.变大了2.○×(△+★)=()A.△×○+△×★B.△×○+○×★C.★×△+★×○3.49×25×4=49×(25×4),这是根据()。

A.乘法交换律B.乘法分配律C.乘法结合律4.在算101×99时,小明是这样算的:101×100﹣101×1=….他是运用了()。

A.乘法交换律B.乘法结合律C.乘法分配律5.下面各算式中,()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A.48×25=6×(8×25)B.48×25=12×(4×25) C.48×25=40×25+8×25二.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69+74+31=74+69+31是运用了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a×b=c×d应用了乘法的交换律。

()3.加法结合律和乘法结合律没有区别。

()4.乘法分配律用字母表示为(a+b)×c=a×c+b×c。

()5.一个算式加上括号后,运算结果一定改变。

()三.填空题(共7题,共13分)1.102×66=100×66+2×66,这是应用了()律。

2.25×37×4=37×(25×4)这是根据()律和()律。

3.125×4×25×8=(125×8)×(4×25)这里运用了()律和()律。

4.小明把8×(2+□)错算成8×□+2,他得到的结果与正确结果相差()。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测试卷附参考答案(精练)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测试卷附参考答案(精练)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估算398与21的乘积大约是()。

A.8000B.6000C.5000D.40002.因为38×235=8930,所以0.38×2.35=()。

A.8.93B.0.893C.89.33.与19×500的计算结果不同的算式是()。

A.190×50B.1900×50C.50×1904.30×40与下面()的结果相同。

A.3×400B.3×40C.30×4005.162的12倍是()。

A.1844B.1944C.386D.4866.王凯每分钟走60米,4分钟走多少米?求的是()。

A.速度B.路程C.时间二.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在150×28中,积的末尾有2个零。

()2.63个37相加的和是100。

()3.计算524×13时,先计算524×3,再计算524×1,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4.6×400与60×40的结果相同。

()5.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数的6倍,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数的6倍,积就扩大到原来的12倍。

()6.两个因数(非0数)末尾共有几个0,积的末尾就至少有几个0。

()三.填空题(共8题,共22分)1.根据15×60=900,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5×60=()60×60=()15×30=()2.一种练习本,写10行大约有200个字,一页有20行,一页大约有()个字,写4000个字大约要写()页。

3.在○里填上“>”“<”"或“=”。

240×18○120×30150×82○90×5108×28○109×92210×4○16×40032×50○20×80201×7○210×74.52的17倍是();15个206的和是()。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测试卷及参考答案(巩固)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测试卷及参考答案(巩固)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两个数的积是69.25,如果一个因数扩大到它的10倍,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它的,积是()。

A.6.925B.69.25C.34.6252.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缩小若干倍,积()。

A.缩小若干倍B.扩大若干倍C.不变D.不扩大不缩小3.下面的算式中,与350×4的结果不同的是()。

A.35×40B.50×28C.30×454.下面算式中,与18×20的计算结果不同的是()。

A.180×2B.9×40C.108×25.两数相乘,积是64。

如果两个因数都同时除以2,积是()。

A.32B.64C.16D.2566.先估算积是几位数,再笔算:214×78=()A.5766B.12832C.18870D.16692二.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250×80的积的末尾有3个0。

()2.在243×17竖式计算时,十位上的1乘243得243。

()3.口算14×200时,可以先算14×2=28,再在28后面添上2个0。

()4.在150×80=12000中,其中一个因数乘10,另一个因数除以10,则积不变。

()5.250×80的乘积末尾有两个零。

()6.两个因数末尾都没有0,它们的积的末尾也一定没有0。

()三.填空题(共8题,共19分)1.“妈妈买三副羽毛球拍用了240元,羽毛球拍每副要多少元?题中已知的是()和(),要求的是()。

2.张叔叔1小时能检测240个零件,1天检测________个零件。

3.52的17倍是();15个206的和是()。

4.蜗牛爬行的速度是每小时7米,可写作()。

5.在乘法算式里,两个因数(均不为零)都扩大到原来的10倍,积就扩大到原来的()。

6.一个因数是176,另一个因数是44,它们的积是()。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4年级上册第4单元·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8小题,满分16分,每小题2分)1.(2分)在计算235×46的时候,2×4表示( )。

A.200×40B.200×4C.20×42.(2分)下面的计算结果最大的是( )A.106×32B.113×27C.46×107D.162×27 3.(2分)新村小学举行“献礼建党百年”汇演活动,购买了表演服,每套价格是158元,图中的竖式计算出21套表演服的费用,竖式中箭头所指的这一步结果表示( )套表演服的费用。

A.1B.2C.20D.214.(2分)下面算式中,( )的积最大。

A.412×53B.412×35C.421×535.(2分)学校买了24个蛋糕,每个蛋糕165元,一共需要多少元?竖式中箭头所指的“330”表示( )A.买4个蛋糕花了330元B.买2个蛋糕花了330元C.买20个蛋糕花了330元D.买20个蛋糕花了3300元6.(2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是( )A.两位数B.三位数C.四位数D.四位数或五位数7.(2分)和370×28得数相等的算式是( )A.37×28B.37×280C.370×280D.都不相等8.(2分)下面算式中,( )的计算结果一定不正确。

A.□□8×□6=□□□8B.4□×1□□=10800C.□5×□□8=□□□0D.3□×3□□=11200二、填空题(共8小题,满分24分,每小题3分)9.(3分)一个数的6倍是120,这个数是 ,它的25倍是 。

10.(3分)670×58的积是 位数。

25×800积的末尾一共有 个0。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小数加法和减法单元测试题附答案(共3套)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小数加法和减法单元测试题附答案(共3套)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4章小数加法和减法单元测试题一一.选择题(共10小题)1.甲﹣3.8=乙﹣0.8,则甲()乙.A.大于B.小于C.等于D.无法确定2.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对齐.A.末尾B.小数点C.最高位3.0.9比10少()A.0.1B.9.1C.94.小马虎计算6.3加一个数时,把加号看成了减号,得3.25,正确结果是()A.9.35B.9.55C.3.055.两个小数相加,一个加数增加1.2.另一个加数减少5.8,和()A.增加4.6B.增加7C.减少4.6D.减少76.下面各数中与“10”最接近的数是()A.10.2B.9.9C.10.02D.9.997.甲数比乙数多1.89,甲数是12.03,乙数是()A.13.92B.9.14C.10.14D.9.418.如果8.5+△=5.6+□,那么△和□的大小关系是()A.△>□B.△=□C.△<□9.小明买3本书,最贵的10.5元,最便宜的6.8元,他用的钱可能是()A.32元B.24元C.23.3元D.24.5元10.一个面包5.8元,比一个蛋糕便宜2.4元,一个蛋糕()钱.A.2.4元B.3.4元C.8.2元二.填空题(共8小题)11.甲数是56.2比乙数多4.8,甲乙两数的和是.12.我比81.6少0.7,我是.13.奇思在计算13.5+A时,把A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了一位,得出的结果是19.3,正确的结果是.14.22.2最高位上的2比最低位上的2多.15.小红在计算减法时,将减数3.8看成38,得108,那么正确的结果是.16.强强计算6.1减去一个两位小数时,把减法写成加法,得8.07.正确的结果是.17.两个数的和是8.6,如果一个加数增加7.8,另一个加数减少5.2,那么此时和变为.18.两个数相加的和是20.5,如果一个加数增加1.5,另一个加数减少2,那么这两个数的和是.三.判断题(共5小题)19.计算小数加减法,首先要把各数的末尾对齐.(判断对错)20.计算小数加减法时,一定要把小数点对齐..(判断对错)21.8元比7.55元多0.55元.(判断对错)22.比1.8少0.3的数是1.5.(判断对错)23.如果被减数增加0.3,减数增加0.3,差要增加0.6..(判断对错)四.计算题(共1小题)24.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0.17+3.64=11.6﹣8.99=45﹣39.78=☆13.73+6.56=五.应用题(共6小题)25.粗心的小红在计算一道两个小数的加法运算时,把其中一个加数4.9错看成了49,算得的结果是98.4.这道加法题正确的得数是多少?26.一棵小树原来高1.26米,一周后生长到1.72米.这棵小树一周长高了多少米?27.小明和小林做同一道减法题,小明把减数1.9看成了7.9,结果得17,而小林却把被减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了一位.小林得出的结果是多少?28.甲乙两数的和是46.5,乙丙两数的和是62.3,丙丁两数的和是51.4,求甲、丁两数之和.29.在计算小数加法时,小小把其中的一个加数2.1看成了21,结果得24.9,正确的结果应该是多少?30.爸爸去玩具店给弟弟买玩具.(1)一个玩具熊比一架玩具飞机便宜多少钱?(2)你还能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并解答吗?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解:令甲﹣3.8=乙﹣0.8=0,则令甲=3.8,乙=0.8,甲大于乙.故选:A.2.解: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小数点要对齐.故选:B.3.解:根据题意可得:10﹣0.9=9.1.答:0.9比10少9.1.故选:B.4.解:6.3﹣3.25=3.056.3+3.05=9.35答:正确的结果是9.35.故选:A.5.解:因为5.8>1.2;所以可得和会减少;5.8﹣1.2=4.6答:和会减小4.6.故选:C.6.解:10.2﹣10=0.2;10﹣9.9=0.1;10.02﹣10=0.02;10﹣9.99=0.01;因为0.01<0.02<0.1<0.2;所以与10最接近的数是9.99.故选:D.7.解:12.03﹣1.89=10.14答:乙数是10.14;故选:C.8.解:8.5+△=5.6+□,8.5>5.6,则△<□故选:C.9.解:10.5+6.8=17.3(元)17.3+10.5=27.8(元)17.3+6.8=24.1(元)所以他用的钱要大于24.1元,小于27.8元,符合条件的是24.5元.故选:D.10.解:5.8+2.4=8.2(元)答:一个蛋糕8.2元钱.故选:C.二.填空题(共8小题)11.解:56.2﹣4.8+56.2=51.4+56.2=107.6.故答案为:107.6.12.解:81.6﹣0.7=80.9答:我是80.9.故答案为:80.9.13.解:19.3﹣13.5=5.85.8向左移动一位是0.58;13.5+0.58=14.08.答:正确的结果是14.08.故答案为:14.08.14.解:最高位上的“2”表示2个十,最低位上的“2”表示2个0.1,20﹣0.2=19.8.答:22.2最高位上的2比最低位上的2多19.8.故答案为:19.8.15.解:108+38﹣3.8=146﹣3.8=142.2答:正确的结果是142.2.故答案为:142.2.16.解:8.07﹣6.1=1.976.1﹣1.97=4.13答:正确的结果是4.13.故答案为:4.13.17.解:8.6+7.8﹣5.2=16.4﹣5.2=11.2答:此时和变为11.2.故答案为:11.2.18.解:2>1.5,减少的多,2﹣1.5=0.5即和要减少0.520.5﹣0.5=20答:这两个数的和是20.故答案为:20.三.判断题(共5小题)19.解: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故原来的说法是错误的.故答案为:×.20.解:在进行小数的加减法计算时,关键是对齐小数点,因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也就对齐,所以题干的说法是正确的.故答案为:√.21.解:8﹣7.55=0.45(元)答:8元比7.55元多0.45元.故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故答案为:×.22.解:1.8﹣0.3=1.5答:比1.8少0.3的数是1.5.所以题干的说法是正确的.故答案为:√.23.解:根据分析可设:10.6﹣5.3=5.3被减数增加0.3,减数增加0.3后:(10.6+0.3)﹣(5.3+0.3)=10.9﹣5.6=5.3所以如果被减数增加0.3,减数增加0.3,差不变,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四.计算题(共1小题)24.解:0.17+3.64=3.8111.6﹣8.99=2.6145﹣39.78=5.22☆13.73+6.56=20.29五.应用题(共6小题)25.解:98.4﹣49+4.9=49.4+4.9=54.3答:这道加法题正确的得数是54.3.26.解:1.72﹣1.26=0.46(米)答:这棵小树一周长高了0.46米.27.解:17+7.9=24.924.9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是2.492.49﹣1.9=0.59答:小林得出的结果是0.59.28.解:46.5+51.4﹣62.3=97.9﹣62.3=35.6答:甲、丁两数之和是35.6.29.解:24.9﹣21+2.1=3.9+2.1=6答:正确的结果应该是6.30.解:(1)45.5﹣29.6=15.9(元)答:一个玩具熊比一架玩具飞机便宜15.9元.(2)可提出连加问题:”三种玩具各买一个,一共需要多少钱?“45.5+18.9+29.6=64.4+29.6=94(元)答:三种玩具各买一个,一共需要94元.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4章小数加法和减法单元测试题二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下列各数中,与10最接近的是()A.9.98B.10.101C.9.99D.10.0012.两位小数加两位小数的结果不可能是()小数.A.一位B.两位C.三位3.两个数相加,一个加数增加1.2,另一个加数减少0.7,和是()A.增加0.5B.减少0.5C.增加1.9D.减少1.94.学校周边的小摊子卖的零食称为“5角零食”.其中有一种5角零食包装上标示的重是90克,但用电子秤称是0.060千克.标示的重量与实际重量相差()千克.A.0.15B.0.03C.0.845.小明用竖式计算1.68加一个一位小数时,把数的末尾对齐了,结果得到2.2.正确的结果应该是()A.0.52B.3.88C.6.88D.1.166.小马虎用竖式计算6.3加一个两位小数时,把加号看成了减号,得3.25,那么正确的结果应该是()A.9.35B.9.55C.3.05D.8.357.如果被减数增加1.5,减数也增加1.5,那么差()A.增加1.5B.增加3C.不变8.下列小数中与9最接近的是()A.9.01B.9.001C.8.99D.8.99.一根绳子长1.8米,另一根绳子长1.5米,把两根绳子接在一起后的长度是3米,接头处是()米.A.0.3B.0.4C.0.510.小红买售价4.4元的钢笔一支,根据你的生活经验,结合人民币币值的特点,下列付钱方式不合理的是()A.付出4.5元,找回0.1元B.付出4.7元,找回0.3元C.付出5.4元,找回1.0元D.付出10元,找回5.6元二.填空题(共8小题)11.小青在计算小数减法时,错把减数20.2看成了2.02,结果得到的差是32.6,正确的差是.12.3.6比多1.58;1.9比4.4少.13.0.54加上个0.01是1.14.计算小数加减法时,首先要将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的,一般要把0.15.比7.65多的数是9.54;比少3.4的数是8.6.16.两个数的差是15.4,如果减数不变.被减数减少0.9,差是.17.甲、乙两个数的和是12.84,甲数是8.9,乙数是,甲、乙两数的差是.18.比2.5多4的数是;比2多2.5.三.判断题(共5小题)19.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相同,都必须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判断对错)20.比1小的最大三位小数是0.0009.(判断对错)21.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和整数加减法一样,将末位对齐.(判断对错)22.甲数是1.45,比乙数少0.45,乙数是1.(判断对错)23.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把小数的末位对齐.(判断对错)四.计算题(共1小题)24.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0.17+3.64=11.6﹣8.99=45﹣39.78=☆13.73+6.56=五.应用题(共6小题)25.琳琳在计算一道加法题时,把一个加数2.3看成了23,算出的结果为45.6,这道题的正确结果是多少?26.淘淘从家到学校要走1.5千米.某一天上学,他从家去学校走了0.4千米后,发现忘了带文具盒,他又回家取文具盒.这样他比平时要多走多少千米?27.甲乙两数的和是46.5,乙丙两数的和是62.3,丙丁两数的和是51.4,求甲、丁两数之和.28.小红在做一道加法题时,把一个加数十分位上的8错看成了3,个位上的9错看成了6,得到的结果是11.5,正确的结果是多少?29.小红在计算3.54加一个一位小数时,由于错误地把数的末尾对齐,结果的4.63.你能帮她算出正确结果吗?30.小明在计算一道减法题时,把被减数个位上的7看成了1,把减数十分位上的6看成了9,结果计算出来是18.24,正确结果应该是多少?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解:A,10﹣9.98=0.02B,10.101﹣10=0.101C,10﹣9.99=0.01D,10.001﹣10=0.0010.001<0.01<0.02<0.101;所以,与10最接近的是10.001.故选:D.2.解:根据题意,假设这两个两位数是0.04、0.06或0.05、0.07;0.04+0.06=0.1,0.05+0.07=0.12;0.1是一位小数,0.12是两位小数;所以,两位小数加两位小数的结果可能是一位小数,也可能是两位小数,不可能是三位小数.故选:C.3.解:1.2>0.7,可得和会增加;1.2﹣0.7=0.5.答:和会增加0.5.故选:A.4.解:90克=0.09千克0.09﹣0.060=0.03(千克)故选:B.5.解:2.2﹣1.68=0.52第二个加数应是5.21.68+5.2=6.88正确的结果应该是6.88.故选:C.6.解:这个两位小数为:6.3﹣3.25=3.05;正确的结果是:6.3+3.05=9.35.答:正确结果应该是9.35.故选:A.7.解:根据差的变化规律可知:被减数增加1.5,减数也增加1.5,那么差不变.故选:C.8.解:9.01﹣9=0.019.001﹣9=0.0019﹣8.99=0.019﹣8.9=0.10.1>0.01>0.001,所以9.001最接近9.故选:B.9.解:(1.8+1.5)﹣3=3.3﹣3=0.3(米)答:接头处长0.3米.故选:A.10.解:A选项:付出4.5元,付4元的整钱,及一张5角的,找回4.5﹣4.4=0.1元,合理;B选项:付出4.7元,付4元的整钱,及一张5角的和一张2角的,付4.5元比较好找钱,因此不合理;C选项:付出5.4元,找回1.0元,便于找回整钱;D选项:付出10元,找回5.6元,付出一张10元的,找钱即可.因此B选项不合理.故选:B.二.填空题(共8小题)11.解:32.6﹣(20.2﹣2.02)=32.6﹣18.18=14.42答:正确的差是14.42.故答案为:14.42.12.解:3.6﹣1.58=2.024.4﹣1.9=2.5答:3.6比0.82多2.02,1.9比4.4少2.5.故答案为:2.02,2.5.13.解:1﹣0.54=0.460.46里面有46个0.01;故答案为:46.14.解:计算小数加减法时,首先要将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的,一般要把0去掉.故答案为:小数点,去掉.15.解:(1)9.54﹣7.65=1.89答:比7.65多1.89的数是9.54.(2)8.6+3.4=12答:比12少3.4的数是8.6.故答案为:1.89,12.16.解:15.4﹣0.9=14.5答:差是14.5.故答案为:14.5.17.解:12.84﹣8.9=3.948.9﹣3.94=4.96答:乙数是3.94,甲、乙两数的差是4.96.故答案为:3.94,4.96.18.解:2.5+4=6.52+2.5=4.5答:比2.5多4的数是6.5;4.5比2多2.5.故答案为:6.5,4.5.三.判断题(共5小题)19.解: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相同,都必须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是正确的.故答案为:√.20.解:小于1的最大的三位小数是0.999;所以,原题说法不对.故答案为:×.21.解:根据小数加减法竖式计算法则,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当小数位数不一样时,末位对齐,小数点就对不齐,所以,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和计算整数加减法不一样.故答案为:×.22.解:1.45+0.45=1.9答:乙数是1.9.故答案为:×.23.解: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把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数位对齐,所以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把小数的末位对齐是错误的.故答案为:×.四.计算题(共1小题)24.解:0.17+3.64=3.8111.6﹣8.99=2.6145﹣39.78=5.22☆13.73+6.56=20.29五.应用题(共6小题)25.解:45.6﹣23+2.3=24.9答:这道题的正确结果是24.9.26.解:0.4+0.4=0.8(千米)答:这样他比平时上学多走0.8千米.27.解:46.5+51.4﹣62.3=97.9﹣62.3=35.6答:甲、丁两数之和是35.6.28.解:由分析可知:11.5+3+0.5=15答:正确的结果是15.29.解:4.63﹣3.54=1.09那么这个一位小数就是:1.09×10=10.9正确的结果是:3.54+10.9=14.44答:正确结果是14.44.30.解:18.24+(7﹣1)+(0.9﹣0.6)=18.24+6+0.3=24.24+0.3=24.54答:正确结果应该是24.54.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4章小数加法和减法单元测试题三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两位小数加两位小数的结果不可能是()小数.A.一位B.两位C.三位2.在下面3个数中,最接近10的是()A.10.1B.10.01C.9.9993.两个数相加,一个加数增加1.2,另一个加数减少0.7,和是()A.增加0.5B.减少0.5C.增加1.9D.减少1.94.一个加数是三位小数,另一个加数是一位小数,和是()小数.A.两位B.三位C.四位5.0.56减去()个0.1是0.06.A.5B.50C.5006.下列计算结果大于1的算式是()A.0.8+0.2B.3.7﹣2.8C.0.85+0.167.减数增加1.5,要使差减少1.5,被减数应()A.增加1.5B.减少1.5C.不变D.增加38.下面各数中,()最接近12.A.12.05B.11.91C.11.98D.12.99.下面计算正确的是()A.B.C.D.10.小红买售价4.4元的钢笔一支,根据你的生活经验,结合人民币币值的特点,下列付钱方式不合理的是()A.付出4.5元,找回0.1元B.付出4.7元,找回0.3元C.付出5.4元,找回1.0元D.付出10元,找回5.6元二.填空题(共8小题)11.3.6比多1.58;1.9比4.4少.12.小青在计算小数减法时,错把减数20.2看成了2.02,结果得到的差是32.6,正确的差是.13.2.36至少加上个0.01,才能等于一个整数.14.计算小数加减法时,首先要将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的,一般要把0.15.比2.8多0.5的数是.16.两个数的差是15.4,如果减数不变.被减数减少0.9,差是.17.甲、乙两个数的和是12.84,甲数是8.9,乙数是,甲、乙两数的差是.18.小马虎在计算4.26加上一个一位小数的时候,由于错误地把加数的末尾对齐,结果得到4.78,这个一位小数是,这道题的正确的结果是.三.判断题(共5小题)19.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相同,都必须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判断对错)20.比1小的最大三位小数是0.0009.(判断对错)21.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和整数加减法一样,将末位对齐.(判断对错)22.甲数是1.45,比乙数少0.45,乙数是1.(判断对错)23.计算小数加法时如果得数的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判断对错)四.计算题(共1小题)24.竖式计算并验算.5.98+0.7930﹣2.93五.应用题(共6小题)25.琳琳在计算一道加法题时,把一个加数2.3看成了23,算出的结果为45.6,这道题的正确结果是多少?26.小红带了一些钱去商店买衣服,她看中了一条裙子78.8元,一件上衣124.6元,可是她的钱买这套衣服还缺25.8元,小红带了多少钱?27.妈妈买水果花了9.8元,买蔬菜花了6.6元,买鱼花的钱比买水果和蔬菜花的钱的总和还多5.2元,买鱼花了多少钱?28.甲、乙、丙三个数的和是28.49,甲、乙两数的和是17.32,甲、丙两数的和是12.49,甲数是多少?29.小红在计算3.54加一个一位小数时,由于错误地把数的末尾对齐,结果的4.63.你能帮她算出正确结果吗?30.小糊涂计算6.5+1.3时,错把1.3看成了13计算,计算结果与正确答案相差多少?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解:根据题意,假设这两个两位数是0.04、0.06或0.05、0.07;0.04+0.06=0.1,0.05+0.07=0.12;0.1是一位小数,0.12是两位小数;所以,两位小数加两位小数的结果可能是一位小数,也可能是两位小数,不可能是三位小数.故选:C.2.解:A、10.1﹣10=0.1B、10.01﹣10=0.01C、10﹣9.999=0.0010.1>0.01>0.001故选:C.3.解:1.2>0.7,可得和会增加;1.2﹣0.7=0.5.答:和会增加0.5.故选:A.4.解:一个加数是三位小数,另一个加数是一位小数,和是三位小数.故选:B.5.解:0.56﹣0.06=0.5,0.5里面有5个0.1,所以0.56减去5个0.1是0.06.故选:A.6.解:0.8+0.2=13.7﹣2.8=0.90.85+0.16=1.01所以下列计算结果大于1的算式是0.85+0.16;故选:C.7.解:根据被减数=减数+差,可以得出:若减数增加1.5,差减少1.5,则被减数不变.故选:C.8.解:12.05﹣12=0.0512﹣11.91=0.0912﹣11.98=0.0212.9﹣12=0.9其中0.02最小,故11.98最接近12.故选:C.9.解:A、,故选项错误;B、,故选项错误;C、,故选项错误.D、,故选项正确.故选:D.10.解:A选项:付出4.5元,付4元的整钱,及一张5角的,找回4.5﹣4.4=0.1元,合理;B选项:付出4.7元,付4元的整钱,及一张5角的和一张2角的,付4.5元比较好找钱,因此不合理;C选项:付出5.4元,找回1.0元,便于找回整钱;D选项:付出10元,找回5.6元,付出一张10元的,找钱即可.因此B选项不合理.故选:B.二.填空题(共8小题)11.解:3.6﹣1.58=2.024.4﹣1.9=2.5答:3.6比0.82多2.02,1.9比4.4少2.5.故答案为:2.02,2.5.12.解:32.6﹣(20.2﹣2.02)=32.6﹣18.18=14.42答:正确的差是14.42.故答案为:14.42.13.解:3﹣2.36=0.640.64÷0.01=64答:2.36至少加上64个0.01,才能等于一个整数.故答案为:64.14.解:计算小数加减法时,首先要将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的,一般要把0去掉.故答案为:小数点,去掉.15.解:2.8+0.5=3.3答:比2.8多0.5的数是3.3.故答案为:3.3.16.解:15.4﹣0.9=14.5答:差是14.5.故答案为:14.5.17.解:12.84﹣8.9=3.948.9﹣3.94=4.96答:乙数是3.94,甲、乙两数的差是4.96.故答案为:3.94,4.96.18.解:4.78﹣4.26=0.520.52×10=5.24.26+5.2=9.46答:这道题的正确结果是9.46.故答案为:5.2,9.46.三.判断题(共5小题)19.解: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相同,都必须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是正确的.故答案为:√.20.解:小于1的最大的三位小数是0.999;所以,原题说法不对.故答案为:×.21.解:根据小数加减法竖式计算法则,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当小数位数不一样时,末位对齐,小数点就对不齐,所以,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和计算整数加减法不一样.故答案为:×.22.解:1.45+0.45=1.9答:乙数是1.9.故答案为:×.23.解:根据小数的性质可知:在计算中,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的,一般要把0去掉.因此计算小数加法时如果得数的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的说法是正确的.故答案为:√.四.计算题(共1小题)24.解:5.98+0.79=6.7730﹣2.93=27.07五.应用题(共6小题)25.解:45.6﹣23+2.3=24.9答:这道题的正确结果是24.9.26.解:(78.8+124.6)﹣25.8=203.4﹣25.8=177.6(元)答:小红带了177.6元钱.27.解:9.8+6.6+5.2=16.4+5.2=21.6(元)答:买鱼花了21.6元.28.解:12.49﹣(28.49﹣17.32)=12.49﹣11.17=1.32答:甲数是1.32.29.解:4.63﹣3.54=1.09那么这个一位小数就是:1.09×10=10.9正确的结果是:3.54+10.9=14.44答:正确结果是14.44.30.解:(6.5+13)﹣(6.5+1.3)=19.5﹣7.8=11.7答:计算结果与正确答案相差11.7.。

混凝土结构-第4章计算题及答案

混凝土结构-第4章计算题及答案

第四章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题参考答案1. 已知梁的截面尺寸为b ×h=200mm ×500mm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f c =mm 2,2/27.1mm N f t =, 钢筋采用HRB335,2/300mm N f y =截面弯矩设计值M=。

环境类别为一类。

求:受拉钢筋截面面积解:采用单排布筋 mm h 465355000=-= 将已知数值代入公式 s y c A f bx f =1α 及 )2/(01x h bx f M c -=α得⨯⨯⨯⨯s A 165⨯106=⨯⨯⨯⨯ 两式联立得:x=186mm A s =验算x=186mm<=0h b ξ⨯=2min 200500200%2.06.1475mm bh A s =⨯⨯=>=ρ所以选用3Φ25 A s =1473mm 22.已知一单跨简支板,计算跨度l =,承受均布荷载q k =3KN/m 2(不包括板的自重),如图所示;混凝土等级C30,2/3.14mm N f c =;钢筋等级采用HPB235钢筋,即Ⅰ级钢筋,2/210mm N f y =。

可变荷载分项系数γQ =,永久荷载分项系数γG =,环境类别为一级,钢筋混凝土重度为25KN/m 3。

求:板厚及受拉钢筋截面面积A s解:取板宽b=1000mm 的板条作为计算单元;设板厚为80mm ,则板自重g k =25×=m 2, 跨中处最大弯矩设计值:图1()()m KN lq g M k q k G .52.434.234.122.1818122=⨯⨯+⨯⨯=+=γγ 由表知,环境类别为一级,混凝土强度C30时,板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为15mm ,故设a =20mm ,故h 0=80-20=60mm ,f c =,f t =, f y =210,b ξ=查表知,图20878.06010003.1411052.426201=⨯⨯⨯⨯==bh f Mc s αα 092.0211=--=s a ξ()26037660954.02101052.4954.02115.0mmh f MA a s y s s s =⨯⨯⨯===-+=γγ 选用φ8@140,As=359mm 2(实际配筋与计算配筋相差小于5%),排列见图,垂直于受力钢筋放置φ6@250的分布钢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计算题参考答案
1.机器设备1台,3年前购置,据了解,该设备尚无替代产品。

该设备的账面原值为10万元,其中买价为8万元,运输费为0.4万元,安装费用(包括材料)为1
万元,调试费用为0.6万元。

经调查,该设备的现行价格为9.5万元,运输费、安装费、调试费分别比3年前上涨了40%、30%、20%。

求该设备的重置成本。

(保留两位小数)
解:重置成本=9.5+0.4×(1+40%)+1×(1+30%)+0.6×(1+20%)=12.08(万元)
2.1995年1月评估设备一台,该设备于1991年12月购建,账面原值为20万元,1993年进行一次技术改造,改造费用(包括增加设备)为2万元。

若定基物价指数1991年1.05,1993年为1.20,1995年为1.32,求该设备的重置成本。

解:重置成本=20×1.32/1.05+2×1.32/1.20=27.34(万元)
3.评估资产为一台年产量为8万件甲产品的生产线。

经调查,市场上现有的类似生产线成本为24万元,年产量为12万件。

如果规模经济规模指数为0.8,求该资产的重置全价。

解:重置全价=24×(8/12)0.8=17.35(万元)
4.被评估机组购建于1999年3月,主要由主机、辅助装置和工艺管道组成,账面原值60万元人民币,其中主机占70%,辅助装置占20%,工艺管道占10%。

至评估基准日,机组主机价格下降2%,辅助装置价格上升1%,工艺管道价格上升了5%。

求该机组评估基准日的重置成本。

解:重置成本=60×70%×(1-2%)+60×20%×(1+1%)+60×10%×(1+5%) =59.58(万元)
5.某评估机构采用统计分析法对某企业的100台某类设备进行评估,其账面原值共计1000万元,评估人员经抽样选择了10台具有的代表性的设备进行评估,其账面原值共计150万元,经估算其重置成本之各为180万元,则该企业被评估设备的重置成本是多少?
解:重置成本=1000×180/150=1200(万元)
6.现有一台与评估资产A设备生产能力相同的新设备B,采用B比A每年可节约材料、能源消耗和劳动力等40万元。

A设备尚可使用5年,假定年折现率为8%,该企业的所得税税率为33%,求A设备的超额运营成本。

解:年净超额运营成本=40×(1-33%)=26.8(万元)
A设备的超额运营成本=26.8×(P/A,8%,5)=107(万元)
7.被评估设备为1989年从德国引进的设备,进口合同中的FOB价是20万马克。

1994年评估时德国生产厂家已不再生产这种设备了,其替代产品的FOB报价为35万马克,而国内其他企业1994年从德国进口设备的CIF价格为30万马克。

按照通常情况,设备的实际成交价应为报价的70%~90%,境外运杂费约占FOB价格的5%,保险费约占FOB价格的0.5%,被评估设备所在企业,以及与之发生交易的企业均属于进口关税、增值税免税单位,银行手续费按CIF价格的0.8%计,国内运杂费按CIF价格加银行手续费之和的3%计算,安装调试费含在设备价格中不再另行计算,被评估设备尚可使用5年,评估时马克与美元的汇率为1.5﹕1,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为8﹕1。

根据上述数据估测该进口设备的续用价值。

解:根据题意有:
(1)被评估设备的CIF价格取其他企业从德国进口更新换代型设备的CIF价格最为合理,即被评估设备的CIF价格为30万马克,或20万美元。

(2)被评估设备的重置成本为:
(设备的CIF价格+银行手续费)×(1+国内运杂费率)
银行手续费=20×8×0.8%=1.28(万元人民币)
国内运杂费=(160+1.28)×3%=4.84(万元人民币)
进口设备重置成本=160+1.28+4.84=166(万元人民币)
(3)设备的成新率=5÷(5+5)×100%=50%
(4)进口设备的评估值为:166×50%=83(万元人民币)
8.被评估生产线年设计生产能力为10000吨,评估时,由于受政策调整因素影响,产品销售市场不景气,如不降价销售产品,企业必须减产至年产7000吨,或每吨降价100元保持设备设计生产能力的正常发挥。

政策调整预计会持续3年,该企业正常投资报酬率为10%,生产线的规模经济指数X为0.6,试根据所给的条件估算经济性贬值率和经济性贬值额。

解:根据题意计算如下:
(1)经济性贬值率=[1-(7000/10000)0.6] ×100%=19%
(2)经济性贬值额=[100×10000×(1-33%)] ×(P/A,10%,3)
=670000×2.4869=1666223(元)
9.被评估机组为3年前购置,帐面价值为20万元人民币,评估时该类型机组已不再生产,被新型机组所取代。

经调查和咨询了解到,在评估时点,其他企业购置新型机组的取得价格为30万元人民币,专家认定被评估机组因功能落后其贬值额约占新型机组取得价格的20%,被评估机组尚可使用7年,预计每年超额运营成本为1
万元,假定其他费用可以忽略不计,试根据所给条件估测该生产线的续用价值。

解:(1)被评估机组的现时全新价格最有可能为:30×(1-20%)=24(万元)(2)设备的成新率为:[7÷(3+7)] ×100%=70%
(3)设备的评估值为:24×70%=16.8(万元)
10.被评估设备购建于1985年,帐面价值30000元,1990年和1993年进行两次技术改造,主要是添置了一些自动控制装置,当年投资分别为3000元和2000元,1995年该设备进行评估,假设从1985年至1995年每年价格上升率为10%,该设备的尚可使用年限为8年,试根据所给条件估测被评估设备的成新率。

解:据题意计算如下:
(1)评估时设备的现行成本,亦称更新成本为:Σ(帐面原值×价格变动率)
所以,30000×2.6+3000×1.61+2000×1.21=85250(元)
(2)评估时设备的加权更新成本为:更新成本×已使用年限
所以,30000×2.6×10+3000×1.61×5+2000×1.21×2=808990(元)
(3)设备的加权投资年限=Σ(加权更新成本)÷Σ(更新成本)
=808990÷85250=9.5(年)
(4)设备的成新率=[8÷(9.5+8)] ×100%=45.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