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教案

合集下载

食管癌的早期诊断与综合治疗方法教案设计

食管癌的早期诊断与综合治疗方法教案设计

免疫治疗与靶向药物
探讨免疫治疗、靶向药物在食管癌治 疗中的应用前景及挑战。
提高早期诊断率和治愈率途径探讨
加强健康教育与宣传
完善诊疗流程与规范
提高公众对食管癌的认识和重视程度,鼓 励定期体检和早期筛查。
建立标准化的食管癌诊疗流程,确保患者 得到及时、规范的治疗。
强化多学科协作与团队建设
开展临床研究与新药研发
发病机制
食管癌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长期吸烟、饮酒、不良饮食习惯、慢性炎 症刺激、遗传因素等。这些因素导致食管黏膜细胞发生异常增生,最终形成恶 性肿瘤。
流行病学特点及危险因素
流行病学特点
食管癌在全球范围内发病率较高,尤其在亚洲地区。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且随 着年龄增长而增加。
危险因素
吸烟、饮酒、热饮热食、咀嚼槟榔等不良生活习惯是食管癌发病的危险因素。此 外,慢性食管炎、食管溃疡、食管白斑等食管疾病也可能增加食管癌的发病风险 。
教学方法和手段运用
教学方法
采用讲授、案例分析、讨论、模拟操作等多 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
教学手段
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视频、实物模型 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
学内容。
评估反馈机制建立
评估方式
通过课堂测试、案例分析报告、实践操作技能考核等 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04
患者管理与康复支持
营养支持与饮食调整建议
营养支持
提供个性化的营养支持方案,包括肠 内营养和肠外营养,以维持患者营养 状况,提高免疫力。
饮食调整建议
根据患者病情和饮食习惯,制定针对 性的饮食调整方案,如增加蛋白质摄 入、减少刺激性食物等。
心理干预和康复辅导策略

食管癌的早期识别与治疗教案设计

食管癌的早期识别与治疗教案设计
监测肝肾功能指标变化,及时调整化疗药物剂量和方案。 如出现严重肝肾功能损害,应停药并给予相应治疗。
骨髓抑制
定期监测血常规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白细胞减少、血小 板减少等异常情况。必要时给予升白细胞、升血小板等药 物治疗。
脱发
向患者解释脱发的原因和可逆性,鼓励患者佩戴假发或帽 子等改善形象。同时加强心理支持,减轻患者焦虑情绪。
新辅助化疗
术前化疗可缩小肿瘤,提 高手术切除率,降低术后 复发率。
常用药物
顺铂、氟尿嘧啶、紫杉醇 等。
化疗方案
根据患者病情和药物敏感 性制定。
化学药物治疗方案
辅助化疗
术后化疗可消灭残存肿瘤 细胞,减少复发和转移。
常用药物
与新辅助化疗相似,但剂 量和方案可能有所不同。
化疗时机
术后伤口愈合后开始,一 般持续4-6个周期。
。同时,向患者和家属做好随访宣教工作,强调定期随访的重要性。
感谢观看
THANKS
心理干预策略实施
心理评估
对患者进行定期心理评估,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和需求,为制定 个性化的心理干预方案提供依据。
心理疏导
针对患者出现的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 帮助患者建立积极、乐观的心态。
家庭支持
鼓励患者家属参与心理干预过程,提供情感支持和心理安慰,增 强患者的康复信心。
定期随访监测安排
内镜检查及活检技术
普通白光内镜
通过内镜直接观察食管黏膜病变,发现溃疡、隆起等异常表现,并进 行活检取样。
色素内镜
利用色素染色剂对食管黏膜进行染色处理,提高病变的检出率和诊断 准确性。
超声内镜
在内镜前端安装微型超声探头,实时显示食管壁层次结构和肿瘤浸润 深度,为手术方式选择提供依据。

食管癌健康教育教案

食管癌健康教育教案

一、病因
• 生物化学因素 • 慢性刺激 • 遗传因素
二、病理及分型
(一)分型 1、髓质型:约占70% 2、蕈伞型(肿块型):约10% 3、缩窄型(硬化型) 4、溃疡型
(二)转移途径:主要通过淋巴转移
三、临床表现
(一)症状 1、早期无明显症状 2、中晚期:典型症状为进行性吞咽困难
diet care(饮食护理)
• 禁饮禁食:术后3~4日, 不可下咽唾液 • 持续胃肠减压 • 进食:拔胃肠减压管24hr后,3周后可进普食 • 术后不适的处理
①术后3~4日再次出现吞咽困难,考虑吻合口狭窄,行食管扩张 ②食管胃吻合术后,有胸闷,进食后呼吸困难,多可缓解 ③术后可发生胃液返流至食管,饭后2hr不平卧,睡觉时垫高枕头
(二)post-operative care
1 monitor and record vital signs(生命体征) 2 respiratory passage care(呼吸道) 3 nursing care of closed drainage of thoracic cavity
(胸腔闭式引流) 4 diet care(饮食) 5 gastrointestinal decompression care(胃肠减压) 6 gastrostomy care(胃造瘘) 7 esophagus replaced by colon care(结肠代食管) 8 complication care(并发症)
(一)局部:进食时有梗阻感或呛咳,咽部干燥紧 束感,进行性吞咽困难能等症状;
(二)全身:有消瘦、乏力、贫血、脱水、营养不 良等恶病质表现;
(三)中晚期病人可出现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肝转 移性肿块,腹水等;
(四)纤维食管镜、食管吞钡X线造影等检查结果 能明确诊断。

食管癌教案及讲稿

食管癌教案及讲稿

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学院教案及讲稿
课程名称外科学(胸
心外)
年级09七年制授课专业胸心外科
教师职称教授授课方式大课学时 2 题目章节食管癌
教材名称外科学作者吴在德主编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版次第七版
教学目的要求1.熟悉食管癌的致病诱因;临床表现;朝期食管癌的诊断方法;鉴别诊断
及治疗原则。

2.熟悉腐蚀食管灼伤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3.了解贲门痉挛的病因病理;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

教学难点
1.食管癌的病因,病理及早期食管癌的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治疗原则。

2.腐蚀性食管灼伤的治疗原则。

3.贲门痉挛的诊断要点
教学重点
1.食管癌的病因,病理及早期食管癌的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治疗原则。

2.腐蚀性食管灼伤的治疗原则。

3.贲门痉挛的诊断要点
外语
要求
汉语
教学
方法
手段
大课
参考资料1.龚建平主编外科学第七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
2. 孙衍庆主编现代胸心外科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0
3. W Richard.Charles BH.Thoracic Imaging pulmonary and
Cardiovascular Radiology.2th Edition.Wolters Kluwer 2010,69-154
教研
室意
见教学组长:教研室主任:
年月日
教案讲稿质量评价表。

《小心!别让食管癌找上你》+主题班会+教案

《小心!别让食管癌找上你》+主题班会+教案

《小心!别让食管癌找上你》主题班会教案一、设计意图:通过开展主题班会,旨在增强学生对食管癌的认识和预防意识,提供相关知识和信息,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以保护自己的健康。

二、教学目标:1.了解食管癌的定义、病因及高发因素。

2.掌握食管癌的预防方法,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3.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健康意识。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1.食管癌的预防方法和饮食习惯的养成。

2.学生对食管癌的认识和意识的培养。

四、学情分析:学生对健康问题的关注度较低,对食管癌的认知较少。

因此,需要通过生动的教学方式和实例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五、教学方法:1.情景模拟:通过情景模拟活动,让学生了解食管癌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3.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个人观点和经验。

4.视频展示:播放有关食管癌的相关视频,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5.板书呈现:将重点知识点和关键词进行板书呈现,方便学生记忆和复习。

六、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可以展示一张食管癌相关的图片或播放一个视频片段,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激发他们对这个话题的思考和讨论。

例如,可以展示一张患有食管癌的人的照片,或者播放一个关于食管癌患者的生活故事的视频片段。

2.信息获取教师向学生简要介绍食管癌的定义、病因以及与不良饮食习惯相关的高发因素。

可以使用图表、幻灯片或故事的形式来呈现相关信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同时,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自己的观点,促进他们对食管癌的进一步了解和思考。

例如,教师可以使用图表展示食管癌的发病率随着高盐饮食习惯增加而增加的趋势。

还可以讲述一个患有食管癌的人的故事,描述他们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引发学生对自己的生活方式是否健康的思考。

3.食管癌的危害与预防教师重点介绍食管癌对身体健康的危害,并向学生提供一些预防食管癌的方法。

可以引导学生讨论有关饮食、生活方式和健康习惯的话题,例如减少高脂肪和高盐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的消费,戒烟限酒等。

食管癌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教学设计

食管癌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教学设计

02
03
血常规
评估患者一般状况及有无 贫血、感染等情况。
肿瘤标志物
如CEA、SCC等,辅助诊 断食管癌及监测病情变化 。
基因检测
检测食管癌相关基因突变 ,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
新型生物标志物在早期发现中价值
microRNA
循环肿瘤细胞(CTC)检测
在食管癌组织中异常表达,可作为早期诊 断的生物标志物。
早期食管癌的临床表现 与诊断方法
食管癌的病理分型及分 期标准
食管癌的综合治疗原则 与策略
新型诊断技术发展前景预测
01
02
03
04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食管癌早期 诊断中的应用
内镜技术在食管癌筛查和早期 诊断中的进展
影像学技术在食管癌分期和疗 效评估中的价值
人工智能在食管癌诊断中的潜 在作用
个体化治疗策略优化方向探讨
评估食管癌复发和转移风险,指导个体化 治疗。
外泌体检测
甲基化检测
携带肿瘤特异性分子,有助于食管癌早期 诊断和预后评估。
食管癌相关基因甲基化水平改变,可作为早 期诊断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03
治疗策略选择依据及原则
手术切除适应证与禁忌证分析
适应证
早期食管癌,肿瘤局限于食管黏 膜或黏膜下层,无淋巴结转移; 患者身体状况良好,能够耐受手 术。
靶向治疗
针对肿瘤细胞特定的分子靶点进行治疗,如EGFR抑制剂、VEGF抑制剂等,具有更高的选择性和更低 的毒副作用。
04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部署
手术后并发症类型及危险因素分析
手术后并发症类型
包括吻合口瘘、肺部感染、乳糜胸、出血等。
危险因素分析
高龄、营养不良、吸烟、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是增加手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的 因素。

食管癌教案

食管癌教案
3.血液中缺乏某些原素……
4.免疫功能低下
5.遗传因素,26%的病人有家族性
其确切原因尚不清楚,可归为综合因素。
四、病理
(一)分型:形态、细胞
1.形态分型
溃疡型:20%,恶性中度,向外生长
缩窄型:10%,恶性中度,环形生长
蕈伞型:16%,恶性低,向内生长
髓质型:54%,恶性高,
2.细胞分型
鳞装上皮细胞癌,多是颈、上、中、下段,其分化程度为高、中、低度,占90%;腺鳞癌(又称角化癌、混合癌)。下段-贲门,分化程度由低到中度。
3.发生发展过程
原位癌→侵肌层→向各个方向生长→阻塞食管腔→局部和远处转移。
表现为:早期的梗噎感。典型期:进食困难;晚期的进食后呕吐,全身衰竭。
4.食管癌分期
是全国分期和国际分期标准,部份食管癌患者,其病变很短,但已有远处转移,故病变长度不完全作为分期标准,应以国际分期为准。
五、食管癌的临床表现
(一)早期临床表现(O-Ⅰ期)
目的与要求:
目的:了解食管癌发病原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处理
熟悉食管癌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
要求:掌握食管癌各期临床表现及特点、诊断方法、手术指征
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教学方法:
内容:1、食管癌病因及发病率5分钟
2、食管癌的各期临床表现20分钟
3、食管癌的诊断方法5分钟
4、食管癌的手术指征5分钟
5、食管癌的治疗方法5分钟
方法:多媒体教学,辅以课堂讨论和提问。
教学重点及如何突出重点、难点及如何突破难点:
教学重点:食管癌的各期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原则
教学难点:食管各期临床表现
难点突破:食管癌各期临床表现的特点
教研室审阅意见:

食管癌见习教案

食管癌见习教案
见习教学内容提要、步骤及时间分配
一、回顾课堂内容,明确本次见习目的和注意事项
进行学生点名,到齐后简单回顾上次课的内容。然后说明本次课讲述的疾病,以及次病的流行病学,引出本次见习的目的。
二、床边问诊、查体,引导2-3名学生体验阳性体征
询问患者病史,重点问诊发病过程以及既往史,并向见习医师简单讲述。简单进行体格检查,重点查阳性体征,并向见习医师讲述查体事项,与2-3名学生互动。
三、在示教室讲解食管癌PPT的理论知识,主要结合临床讲解
首先询问学生在病房看到什么学到什么,由此病人的病情及查体引出本次课内容:
(1)食管癌的流行病学
发病率、食管癌排名、不同性别发病率及发病性别比例、发病年龄
(重点讲解发病率的概念、数值及发病年龄分布,采用讨论式教学方式教学)
(2)病因和发病机制
食管癌的发病过程,参与发病的相关基因,食管癌常见的病因,癌前疾病、癌前病变
(重点讲解食管癌的化疗及放疗,采用讨论式教学方式教学)
四、总结并提问
1.食管癌的常见病因
2.食管癌的病理分型及分期
3.食管癌的临床表现
4.食管癌的治疗原则
5.回到学生提问
思考题:1.食管癌的分型
2.食管癌的治疗新进展
参考书:第七版内科学
2016NCCN食管癌临床实践指南
2011卫生部食管癌诊疗规范
5分钟
(重点讲解食管癌的病因及癌前疾病、癌前病变的概念,采用讨论式教学方式教学)
(3)病理与分型
发病部位、病程分期、食管癌镜下分类、侵袭与转移部位、TNM分期及评估方法、食管的淋巴结分布
(重点讲解食管癌的病程分期、胃镜下表现及TNM分期,T、N、M各代表的意义及分期组合方法,采用讨论式教学方式教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乡医学院教案首页食管癌Esophageal carcinoma一、流行病与病因学(一)流行病学食管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安全。

每年全世界大约有20余万人死于食管癌,其中我国有约15万人,占世界食管癌死亡率的绝大部分。

食管癌的发病有明显的地域差,发病率可相差100-200倍以上,国外以中亚一带、非洲、法国北部和中南美为高发,发病率可达150/10万以上,如伊朗的贡巴德地区为515.6/10 万,南非的特兰斯开为357.2/10万,欧洲、北美及大洋州为低发区,发病率大多在5/10万以下。

我国为食管癌高发区,其死亡率一直位居世界首位。

其发病率亦有明显的地域差,高发区分布于太行山区、四川盆地、大别山区、闽南及广东潮汕地区。

其中年死亡率在100/10万以上的县市有19个。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食管癌是我国男性第二位的恶性肿瘤,女性为第三位。

死亡率为恶性肿瘤的第二位。

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下降趋势,特别是肺癌死亡率的急剧上升,使食管癌在恶性肿瘤中死亡率的位置发生了变化,1997年的资料显示,中国食管癌世界调整死亡率为20.4/10万,居各种恶性肿瘤第四位,位于胃癌、肝癌、和肺癌之后,其中男性死亡率为27.2/10万,为第四位,女性为13.6/10万,位于胃癌之后为第二位。

另外,食管癌的分布还与年龄、性别、种族、经济发展水平、生活环境有关。

(二)病因学食管癌的病因尚未完全明了,一般认为它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亚硝胺类化合物:具有强烈的致癌性,可使食管癌上皮发生增生性改变,最后发展为癌。

2.真菌和病毒:在我国食管癌高发区,食管癌的发病与真菌性食管炎和真菌对食物的污染有关。

一些真菌能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少数真菌还能合成亚硝胺。

目前认为人乳头瘤病毒(HPV)和EB病毒(EBV)似乎也与食管癌的发病有关。

3.遗传因素:食管癌有显著的家族聚集现象,在高发区河南林县,食管癌的阳性家族史为60%。

4.营养因素及微量元素的缺乏:在动物蛋白和维生素缺乏的贫穷阶层,食管癌的发病率明显增高,提示营养不良与食管癌有关。

微量元素钼、硒、铁、锌、锰等的缺乏与食管癌有关。

特别是钼的缺乏受到更多重视,调查发现河南林县的饮用水中缺少钼。

5.饮食习惯:进食过热、过快,进粗食可导致食管上皮损伤,增加癌的易感性。

吸烟、饮酒亦与食管癌的发生有关。

6.其它因素:食管慢性炎症,贲门失弛缓症、胃食管反流等与食管癌发生有关。

二、病理(一)食管的解剖分段了解食管的解剖分段对食管癌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目前多采用1987年UICC 的分段标准。

1.颈段:食管入口至胸骨柄上缘平面。

距上门齿18cm。

2.胸段食管有分为三段:(1)上段:胸骨柄上缘平面至气管分叉平面,距上门齿约24cm。

(2) 中段:气管分叉平面至食管胃交接部全长的上半,下界距上门齿约32cm。

(3) 下段:气管分叉平面至食管胃交接部全长的下半,下界距门齿40cm,包括腹段食管。

食管癌50%发生于中段,30%发生于下段,上段食管癌少见,颈段食管癌更少。

(二)组织学类型1.鳞状细胞癌:90%2.腺癌:1~7%(国外报道达30%)3.未分化癌:常见4.癌肉瘤:少见(三)大体病理食管癌一经发现多为中晚期,此述为中晚期食管癌的大体病理。

1.髓质型:60%,向腔内外发展,管壁增厚,易累及邻近器官,常浸润食管全周。

对放疗敏感性差,切除率低,预后不良。

2.蕈伞型:15%,为一椭圆形肿块,向腔内生长,其边缘与正常粘膜分界较清,表面长形成溃疡,外侵少,切除率高。

预后较好。

3.溃疡型:15%表现为塌陷而边缘清楚的溃疡。

常累及周围组织,梗阻症状轻。

预后不佳。

4.缩窄型:10%,有明显的纤维组织增生,形成环形狭窄,长度3-5cm,上段食管易出现扩张,梗阻症状重,预后差。

(四)扩散与转移有三种途径:1.直接浸润:随病情进展,浸犯于食管外。

浸犯喉、气管、支气管、胸主动脉、喉返神经等。

2.淋巴道转移:食管的淋巴引流主要的纵行方向引流,纵行淋巴管是横行淋巴管的6 倍,所以食管癌的转移主要是区域性和上下双向性转移首先转移主要是食管旁淋巴转移。

颈段癌主要→颈深淋巴转移和锁骨上淋巴转移上段癌主要沿食管旁转移→颈部淋巴转移中段既向上→气管旁淋巴转移、颈深淋巴转移,也向下→贲门旁淋巴转移、胃左动脉旁淋巴转移下段癌亦上下方向转移,以下行转移多见。

3.血行转移:为晚期表现,常见于肝、肺、骨。

(五)分期UICC TNM分期(1987年)期别T N M0 Tis N0 M0I T1 N0 M0ⅡT2 N0 M0T3 N0 M0ⅡB T1 N1 M0T2 Nl M0III T3 N1 M0T4 任何N M0IV 任何T 任何N M1注:Tis—原位癌;T1-浸及粘摸下层;T2—浸及肌层;T3—浸及食管外;T4-浸及邻近器官。

N0-无区域淋巴结转移;N1-有区域淋巴结转移。

M0-无远处转移;M1—有远处转移:三、临床表现(一)早期症状90%有症状,10%无症状。

1.进粗硬食时有哽噎感:2.吞咽时食管内疼痛:3.吞咽时胸骨后闷胀、隐痛;4.食管内异物感(二)中晚期症状1.进行性吞咽困难:最典型及最突出的症状,与病理类型有一定的关系。

缩窄型一最重;髓质型和蕈伞型→重;溃疡型→轻2.呕吐:常见症状3.持续性背痛:常是肿瘤外侵的表现。

(提示手术切除困难)4.浸犯及转移症状:喉返神经→声嘶;颈交感神经节→Homer综合症;气管及支气管→气管食管瘘;膈神经受累→膈肌麻痹→呼吸困难及膈肌反常运动肝转移→黄疸、腹水锁骨上神经转移→锁骨上肿块四、诊断中晚期病例症状多典型,症状无困难。

早期病例症状轻,给诊断造成困难。

主要检查手段为影象学检查。

内窥镜及脱落细胞学检查。

1.X线检查:早期表现为:①食管粘摸皱襞增粗,中断、紊乱。

②小的充盈缺损。

③食管壁僵硬,蠕动差。

④小龛影。

中晚期表现为:明显的充盈缺损,粘摸破坏,管腔狭窄,大小不一的龛影,上端食管的扩张,软组织阴影。

2.内镜:可了解肿瘤的部位、形态、大小,并能做出组织学的诊断。

加用染色法可提高早期癌的诊断率。

3.脱落细胞学检查:1971年河南医科大学沈琼教授发明了食管拉网脱落细胞学检查法,诊断阳性率达90%以上,对早期癌的诊断亦达80%以上,简单方便,痛苦小,适合于大规模人群普查。

4.CT、超声内镜(EUS):了解肿瘤浸润深度,相邻器官受浸的情况,纵隔及腹内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对估计手术切除的可能性有帮助。

五、鉴别诊断需要鉴别的疾病有食管良性肿瘤。

贲门失弛缓症、食管良性狭窄、食管炎、食管憩室六、治疗(一)手术治疗我国食管外科起始于1940年,当时吴英恺教授首次于国内行食管胸内切除胃食管弓上吻合术,至今已有60多年的历史。

目前我国食管癌手术切除率已达59~92%,手术死亡率仅2~3%,术后5年生存率为8~30%,I期食管癌更高达90%以上,我国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外科手术是食管癌首选治疗方法,疗效最为确切。

只要全身状况良好,无重要脏器器质性病变、无远处转移,都应考虑手术。

至于病变长度,一般来说颈段<3cm,胸上段长度<4cm,胸下段长度<5cm切除率高,>7cm切除率降低,但这都是相对的,在无远处转移及外浸的情况下,10cm的肿瘤也能切除。

1.手术禁忌症:①全身情况查,有重要脏器器质性病变,恶液质;不能耐手术。

②病变范围大,已有明显外侵,及穿孔征象。

③已有远处转移者。

2.手术方式:①开胸术:A.左侧开胸术:适合于下段食管癌及大部分中段癌,为主要术式。

B.右侧开胸术:适合于上段食管癌及部分中段癌。

②非开胸术:最常用的是食管内翻拔脱术,适用于心肺功能差及早期食管癌病人。

缺点:非直视一食管床大出血;无纵隔淋巴清扫,故应严格掌握适应症。

无论哪种术式,都要求食管切除有足够的长度,一般要求上下距离5—8em,并做相应的淋巴结清扫术。

胸腔镜切除食管:1992年Peracchia最早用于临床创伤小,可清扫淋巴结但手术时间长,淋巴结清扫需丰富经验关于消化道的重建:多以胃代食管,这更符合生理:对行胃大部分切除的病人,可用结肠代食管,不能切除肿瘤行旁路手术时也可用结肠代。

目前对重建部位(即吻合口部位)多主张在颈部进行,部分下段癌也可在胸内行食管吻合。

③姑息性手术:对不能手术切除的病人,梗阻症状又重,为解决进食问题,提高生活质量,可选用以下姑息手术:A.胃造瘘术:B.食管腔内置管术;C.食管分流术:即在肿瘤上行胃食管吻合分流或食管结肠吻合分流。

④术后并发症A.吻合口瘘:最严重并发症,发生率5%,死亡率50%左右,多于术后一周左右发生。

B.吻合口狭窄C.肺部并发症:常见并发症,包括肺炎、肺不张、肺水肿等。

术后应鼓励病人咳嗽、咳痰,加强呼吸到管理,乳糜胸或其他(二)放射治疗:1.单纯性放疗:对颈段及上段癌,手术难度大及有手术禁忌的病人,可考虑行放射治但有下列情况不能放疗:①恶液质;②完全梗阻;③有穿孔可能或形成瘘管;④远处转移2.作为综合治疗的一部分(1)术前放疗:主要用于有外浸的Ⅲ期病人①使肿瘤缩小,提高切除率②降低淋巴神经的转移率;③提高生存率。

(2)术后放疗:对术后有“高危”复发转移的病人:对切徐不彻底有癌残留的病人。

(三)化疗:适应症:①不宜手术或放疗的病人。

抗癌药物治疗可使晚期病人症状缓解②手术或放疗前后的辅助治疗。

③手术或放疗后复发、转移的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