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卫生保健知识讲解

合集下载

幼儿园卫生保健小知识 幼儿园卫生保健

幼儿园卫生保健小知识 幼儿园卫生保健

幼儿园卫生保健小知识一、洗手的重要性在幼儿园中,洗手是非常重要的卫生习惯。

幼儿园是一个集体生活的地方,孩子们之间的接触频繁,容易传播细菌。

孩子们必须养成经常洗手的好习惯。

1、正确的洗手方法正确的洗手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用流水将双手弄湿,涂上适量的肥皂,揉搓双手,包括掌心、指缝、指尖、指甲缝等地方,然后用流水冲洗干净,最后用毛巾擦干双手。

2、洗手的时机孩子们在什么时候需要洗手呢?通常来讲,洗手的时机包括:饭前、饭后、厕所后、接触垃圾后、玩耍后等。

3、洗手后的重要性洗手后,孩子们的手会清洁干净,可以预防感染疾病的发生。

二、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在幼儿园,孩子们容易接触到各种传染病,因此做好传染病的预防工作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传染病的预防知识。

1、手足口病的预防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是保持环境的清洁卫生,勤洗手,避免接触患病儿童的口水和粪便。

2、流感的预防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预防流感的关键是保持个人卫生,注意室内通风,避免到人多密集的地方,打开窗户等。

3、水痘的预防水痘是一种由水痘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预防水痘的关键是加强个人卫生,避免与患病儿童密切接触,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等。

三、食品卫生在幼儿园中,食品卫生是至关重要的。

因为食品卫生不过关会导致食物中毒等问题,影响孩子们的健康。

1、食品存储食品在存储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避免生熟食品混合存放,保持食品的清洁干燥,冷藏冷冻食品要注意冷链管理等。

2、食品加工食品在加工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避免生熟食品混合加工,使用新鲜食材,加工前要洗手等。

3、餐具清洁餐具在使用前要经过清洁消毒处理,避免交叉污染。

四、室内环境卫生室内环境卫生对幼儿园的孩子们来说至关重要。

一个整洁、通风良好的环境可以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

1、环境清洁幼儿园的教室、卫生间等地方要保持干净整洁,定期进行清洁消毒。

幼儿园卫生保健知识宣传

幼儿园卫生保健知识宣传

幼儿园卫生保健知识宣传幼儿园卫生保健知识宣传幼儿园卫生保健是指幼儿园各项卫生及保健工作,包括日常清洁、疾病预防、常识宣传、环境优化等方面。

对于幼儿园来说,宣传健康知识是必不可少的一环,需要让家长和孩子了解并掌握常见疾病的预防方法,卫生习惯的养成,以及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一、常见疾病预防知识常见的疾病有手足口病、流感、腹泻等,这些疾病的预防非常重要,可以采取以下些措施进行预防:1.注意个人卫生:幼儿要养成勤洗手、勤换衣服,避免与患者共用餐具、毛巾、玩具等习惯。

在学校也需要做好日常的清洁消毒工作,保持教室和卫生间的清洁卫生。

2.加强身体锻炼:适当锻炼可以增强孩子的体质,提高抵抗力,可以选择户外活动或者室内运动,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3.预防接种:幼儿要按时接种预防疾病的疫苗,家长需提前了解预防接种的时间和方法。

二、卫生习惯的养成由于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较差,因此在幼儿园,需要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此外,家长也可以从孩子进入幼儿园开始,就要教他们要注重个人卫生,了解如何正确保护自己,包括以下几点:1.勤洗手:要养成经常洗手的好习惯,不洗手的坏习惯不仅会伤害到孩子自己的健康,还会影响到其他幼儿的健康。

2.清洁口腔:家长要教孩子刷牙的正确方法,培养孩子刷牙的习惯,还可以鼓励孩子多喝水,吃水果,增强口腔卫生。

3.发现病情及时治疗:幼儿出现任何身体不适或者症状,家长要及时带孩子去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三、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保护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幼儿更需要学习如何保护环境,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小开始养成环保意识。

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宣传和教育:1.室内空气清新:教师要保持教室通风,家长也可以在家中保持空气清新,可以多开窗通风,植物绿化等方式。

2.垃圾分类:教育幼儿要垃圾分类,将可回收物和不可回收物分开,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3.爱护自然:多开展户外活动,让幼儿亲自感受自然之美,爱护自然,珍惜资源。

以上是关于幼儿园卫生保健知识宣传的一些方法和知识点。

卫生保健知识培训内容幼儿园

卫生保健知识培训内容幼儿园

跟踪督查
整改完成后,要进行跟踪督查,确保 整改措施得到有效落实,防止问题再 次出现。
整改措施
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立即采取措 施进行整改,如维修设备、加强清洁 消毒、补充消防设施等,确保问题得 到及时解决。
应急预案制定和演练活动组织
应急预案制定
根据幼儿园可能面临的各种安全风险,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包括应急组织、通 讯联络、现场处置、医疗救护、安全防护等方面的内容。
按照计划免疫程序,及时为幼 儿接种疫苗,提高免疫力。
意外伤害预防与处理方法
创设安全环境
对幼儿园设施进行安全检查, 消除安全隐患。
加强安全教育
教育幼儿遵守安全规则,不随 意离开集体,不接触危险物品 。
急救措施培训
对幼儿园教职工进行急救知识 培训,掌握基本急救技能。
及时送医治疗
发生意外伤害时,及时通知家 长并送医治疗,做好后续跟进
工作。
03
良好生活习惯培养及实践指导
规律作息时间安排建议
确定每日固定的起床、用餐、 午休和就寝时间,帮助幼儿建 立稳定的生物钟。
合理安排学习和游戏时间,保 证幼儿有充足的休息和娱乐。
家长和教师应以身作则,遵循 作息时间表,为幼儿树立榜样 。
健康饮食习惯培养技巧
01
鼓励幼儿多样化饮食, 摄入适量的蔬菜、水果 、全谷类和优质蛋白质 。
05
环境卫生整治与消毒操作规范
幼儿园环境卫生要求概述
保持室内外环境整洁、干燥,定期清 理垃圾和积水。
定期对幼儿园内的公共设施和玩具进 行清洗和消毒。
确保空气流通,每日定时开窗通风,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严格管理幼儿园内的宠物和动物,防 止疾病传播。
日常清洁消毒操作流程指南

幼儿园卫生保健知识宣传

幼儿园卫生保健知识宣传

幼儿园卫生保健知识宣传幼儿园卫生保健是指通过增强教师、幼儿和家长的卫生保健知识与意识,促进幼儿园环境、幼儿个人和食品卫生等方面的健康促进活动。

下面是一份幼儿园卫生保健知识宣传,帮助幼儿、教师和家长明白如何保持健康和卫生的重要性。

尊敬的家长、教师和幼儿:大家好!幼儿时期是孩子身体和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保持幼儿园的卫生和健康尤为重要。

为了确保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需要共同努力,做好幼儿园的个人卫生、环境卫生和食品卫生。

下面是一些提醒和建议:个人卫生:1.勤洗手:教导孩子在进食前后、上厕所后、接触污垢后等时候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干净的毛巾擦干。

2.常剪指甲:长指甲容易滋生细菌并引发感染,所以每周为孩子剪指甲一次。

3.穿戴整洁:教导孩子每天更换整洁的衣物,并保持头发清洁整齐。

同时,教导他们如何正确穿戴和系鞋带等。

4.口腔卫生:教导孩子每天刷牙两次,使用适合幼儿的牙刷和牙膏,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环境卫生:1.定期清洁:确保幼儿园的地面、桌椅和玩具的清洁度,以减少细菌和病毒的传播。

2.通风换气:保持教室和幼儿活动区域的良好通风,减少细菌滋生的机会。

3.垃圾处理:将垃圾及时丢弃到指定的垃圾桶中,并定期清理和消毒垃圾桶。

食品卫生:1.采购安全食材:确保食品采购途径可靠,购买鲜活食材,避免使用过期食品。

2.注意食品处理:食品要经过适当的清洗、烹饪和储存处理,以杀灭细菌和防止腐败。

3.分类饮食:教导孩子应当均衡饮食,多摄入新鲜蔬菜、水果和蛋白质食物,少食用油腻和高糖食品。

以上就是幼儿园卫生保健的一些建议和提醒,希望每一位家长、教师和幼儿都能认识到保持健康和卫生的重要性。

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安全、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

谢谢!。

幼儿园保健宣传小常识

幼儿园保健宣传小常识

幼儿园保健宣传小常识幼儿园是孩子们成长的重要场所,在幼儿园内进行保健宣传,能够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健康素养。

以下是一些幼儿园保健宣传的小常识。

1.手卫生手是人体最容易接触到细菌的部位,因此保持良好的手卫生非常重要。

幼儿园应该加强手卫生宣传,告诉孩子们要经常洗手,特别是在吃饭前、上厕所后、玩耍后等情况下要洗手。

同时,还要教会孩子们正确的洗手方法,包括使用肥皂和清水,搓手至少20秒,将手指缝、指甲缝和手腕等部位也要认真清洁。

2.牙齿保健牙齿保健是幼儿园保健宣传的重要内容之一、幼儿园应该教育孩子们养成刷牙的好习惯,告诉他们每天刷牙两次,早晚各一次,每次至少刷两分钟。

此外,幼儿园还可以向孩子们宣传一些保护牙齿的小常识,例如少吃含糖食物,不随地吐痰等。

3.饮食健康饮食健康是保持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

幼儿园可以开展一些饮食健康宣传活动,例如举办健康午餐比赛,教育孩子们如何挑选健康的食物。

此外,幼儿园还应该教育孩子们远离垃圾食品,多吃蔬菜水果,适量食用肉类和谷物等。

4.运动锻炼适当的运动锻炼对于儿童的身体发育和健康非常重要。

幼儿园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例如游戏、健身操等,鼓励孩子们积极参与运动。

同时,幼儿园还可以向孩子们宣传运动的好处,告诉他们运动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5.安全常识幼儿园也应该加强安全常识的宣传,让孩子们知道一些常见的安全知识。

例如在路上要注意交通安全,不随便过马路;玩耍时要注意不要乱跑乱跳,以免发生意外;不随便接近陌生人等。

幼儿园还可以通过讲故事、看图片等方式向孩子们传授安全知识,使他们能够保护自己,预防事故的发生。

总之,幼儿园保健宣传的小常识对于孩子们健康成长非常重要。

通过这些宣传,幼儿园可以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形成正确的饮食习惯,增强体质,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从而让他们更好地健康成长。

幼儿卫生保健常规、疾病预防、营养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幼儿卫生保健常规、疾病预防、营养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幼儿卫生保健常规、疾病预防、营养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幼儿卫生保健是确保幼儿身体健康和预防疾病的重要方面。

以下是幼儿卫生保健常规、疾病预防和营养方面的基本知识:1.手卫生: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手卫生习惯,包括经常洗手、正确使用肥皂和流动水进行洗手,并在适当的时候指导他们如何彻底清洁双手。

2.疫苗接种:确保幼儿按照国家或地区的疫苗接种计划接种所需的疫苗,以预防常见传染病。

3.疾病预防:定期检查幼儿的身体健康状况,观察并及时发现可能的疾病症状。

教育幼儿和家长如何预防常见疾病,如感冒、腹泻和皮肤感染等。

4.环境卫生:保持幼儿园的环境清洁和卫生。

定期清洁和消毒教室、活动区域、玩具和床上用品等,以防止细菌和病毒的传播。

5.营养均衡: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确保幼儿获得足够的营养物质。

鼓励幼儿摄入多种水果、蔬菜、全谷物、蛋白质和健康脂肪,并限制高糖和高盐食品的摄入。

6.健康检查:定期进行幼儿的健康检查,包括身体测量、听力和视力测试等。

及时发现和处理任何潜在的健康问题。

7.安全保护:确保幼儿园的环境安全,包括防止意外伤害和事故发生。

提供安全的玩具、设备和游戏区域,并制定安全规则和指导,教育幼儿如何避免危险。

8.睡眠质量:确保幼儿获得充足和良质的睡眠。

为幼儿提供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保持规律的睡眠时间。

9.应急准备:制定应急计划,并确保教职员工了解如何应对常见的急救情况。

定期进行紧急演习,并保持急救设备和联系方式的可靠性。

这些基本知识和措施可以帮助幼儿园确保幼儿的健康和安全,并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同时,与家长密切合作,共同关注幼儿的身体健康和发展。

幼儿园卫生保健小知识

幼儿园卫生保健小知识

幼儿园卫生保健小知识一、卫生保健的重要性幼儿园卫生保健是保障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它对幼儿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交能力的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卫生保健能够有效预防幼儿园传染病的发生,提高幼儿的免疫力,降低幼儿的生病率。

同时,卫生保健还能加强幼儿的卫生习惯养成,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使幼儿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生活。

二、饮食卫生1.注意膳食搭配:幼儿园提供的膳食应保证营养均衡,包含适当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卫生园食堂应定期进行食品安全检查,确保食品新鲜、卫生。

2.水质安全:幼儿园应确保提供给幼儿的饮用水来源安全、卫生。

定期进行水质检测,保证水质符合国家水质标准。

3.手洗卫生: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教育幼儿正确洗手的方法和时间。

幼儿园应提供洗手设施,并定期进行消毒。

三、环境卫生1.教室清洁:保持幼儿园教室的通风、干爽,及时清理垃圾。

定期对教室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保证幼儿学习环境的卫生。

2.厕所卫生:幼儿园的厕所要保持清洁,经常进行定期消毒,并及时修复故障。

还应教育幼儿正确使用厕所,并养成洗手的好习惯。

3.安全出口:幼儿园应设立明显的安全出口,并保持安全通道畅通,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及时疏散幼儿。

四、疾病预防与控制1.疫苗接种:按照国家卫生部门的规定,及时对幼儿进行疫苗接种,提高幼儿的免疫能力,预防常见传染病的发生。

2.疾病监测:幼儿园应定期检查幼儿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并隔离传染病患儿,减少传染风险。

3.环境消毒:幼儿园应定期进行教室、厕所、餐厅等公共区域的消毒,减少病菌传播。

4.合理用药:幼儿园应建立健全的用药管理制度,合理使用药物,避免滥用抗生素等。

五、个人卫生习惯培养1.洗手:教育幼儿正确洗手的方法和时间,鼓励幼儿养成经常洗手的好习惯。

2.鼻咽卫生:教育幼儿正确的口鼻捂咳、鼻擤及泡鼻,养成良好的鼻咽卫生习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3.口腔卫生:引导幼儿养成刷牙的习惯,教育正确的刷牙方式,并提供合适的牙刷和牙膏。

幼儿园家长会卫生保健常识

幼儿园家长会卫生保健常识

幼儿园家长会卫生保健常识
一、饮食卫生
1.确保幼儿的食物清洁卫生,避免食用过期变质的食品。

2.培养幼儿养成定时定量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

3.引导幼儿了解食物的营养成分,鼓励他们多吃蔬菜水果。

二、预防传染病
1.定期为幼儿接种疫苗,预防常见传染病。

2.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拥挤,降低传染病传播的风险。

3.教育幼儿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不随地吐痰。

三、个人卫生习惯
1.教导幼儿养成每天刷牙、洗脸、洗手的习惯。

2.定期为幼儿剪指甲,保持皮肤清洁。

3.培养幼儿良好的睡眠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四、健康检查
1.定期带幼儿进行体检,了解他们的生长发育情况。

2.注意观察幼儿的精神状态和行为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3.鼓励幼儿多参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

五、运动保健
1.鼓励幼儿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2.根据幼儿的年龄和体质,选择适合的运动项目和强度。

3.教育幼儿在运动中注意安全,避免受伤。

六、急救知识
1.学习基本的急救知识,如心肺复苏、止血等。

2.了解常见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如烫伤、摔伤等。

3.在家中设置急救箱,备齐常用的急救药品和物品。

七、视力保护
1.控制幼儿看电视、玩手机等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

2.引导幼儿保持正确的阅读姿势,避免用眼疲劳。

3.定期带幼儿进行检查,了解视力状况,及时纠正不良的用眼习惯。

八、口腔保健
1.培养幼儿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习惯。

2.控制幼儿吃糖的频率和数量,预防蛀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卫生消毒的几个概念:
• 清洁:是清除人、物表面的一切污物。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大量使用,如 清洁家具、清洗衣物、洗手等。
• 消毒:是指杀死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杀死细菌芽孢的方法。通常用化 学的方法来达到消毒的作用。用于消毒的化学药物叫做消毒剂。
• 灭菌:是指把物体上所有的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在内)全部杀死的方法,通 常用物理方法来达到灭菌的目的。
• 2.餐桌就餐前采用清消清消毒(1遍清水、1遍消毒液、1遍清水),最后用生活饮 用水去残留。
• 3.擦试时准备2只小塑料桶,直径15~20厘米,一只装清水,一只装消毒液,椅子 每天用清水抹一遍,每周用消毒液擦一遍。
• (二)餐具、茶杯、炊具卫生消毒
• 1.餐具、炊具先去残渣,用洗涤剂去油污,清水冲洗干净。
和隐匿。幼儿被褥单独叠放,不得混杂堆叠在一起。室内经常保持空气流通, 定期进行消毒,传染病流行期间,每日消毒至少一次。
• 3、幼儿园里应设有保健室及隔离观察室,应有专人负责,做好观察护理及 消毒工作,记录完整。体温表、压舌板等每次用完之后清洗消毒;当有隔 离患儿时,进入隔离观察室的工作人员必须换上隔离衣,出室后必须脱下 隔离衣,并做好手的清洁消毒。当患儿离室后须进行终末消毒。隔离观察 室内的污物和污水必须经严格消毒后方可处理。室内必须配有空气消毒设 备,定期进行空气消毒。
• 10、工作人员应身体健康,每年健康体检一次,取得健康证方可上 岗。保教人员上岗前应接受卫生防病消毒知识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掌握消毒药械的使用方法。
三、卫生消毒实施方法
• 卫生与消毒: 1. 环境卫生 2.个人卫生 3.预防性消毒
• 托幼机构应当建立室内外环境卫生清扫和检查制度,每周全面检查1次并记录,为 儿童提供整洁、安全、舒适的环境。有防蚊、蝇、鼠、虫及防暑和防寒设备,并 放置在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集中消毒应在儿童离园(所)后进行.
• 6、卫生间采用水冲式便池,便器每日消毒;突发肠道疾病患者,便 器专人专用,及时消毒。
• 7、游泳嬉水池在使用期间应保持清洁无异味,每日消毒,符合 GB9667-1996有关要求。
• 8、儿童接触的用具、玩具应定期清洗消毒,传染病流行季节每日一 次。
• 9、使用的消毒药械必须具有卫生许可批件,有专人保管,存放安全, 标志醒目,并在有效期内正确使用。
• 抑菌:对病原微生物抑制其活性和毒性。
• 预防性消毒:无明确传染源存在,对可能受到病原体污染的环境、物品进 消毒。
• 疫源地消毒:对明确的传染源存在或感染过的环境物品进行消毒。
• 随时消毒:疫源地仍然有传染源存在所进行的随时消毒。
• 终末消毒:传染源隔绝后的彻底消毒。
(二)常用消毒方法
• 1、物理消毒法:简便易行,无毒无害。如利用水的机械作用清洗, 利用高温热力消毒,空气消毒等。煮沸、蒸汽消毒,空气消毒,紫外 线杀菌灯,空气消毒机。
• 2、化学消毒法:利用化学消毒粉剂、液体、片剂,对各物体及物体 表面进行消毒。有一定的腐蚀性和刺激性,过量造成环境污。含氯消 毒剂,过氧乙酸,皮肤黏膜消毒如碘伏、酒精。
二、工作要求
• (一)建立各项卫生消毒制度:室外环境卫生消毒制度、班级卫生消毒制度、 食堂卫生消毒制度、保健室卫生消毒制度、污物垃圾处进消毒制度等。
• 2.餐具、茶杯、炊具每次使用前煮沸或蒸汽消毒15-20分钟上,消毒后保持清洁, 防止二次污染
• 3.餐饮具消毒时要沥干水,餐具之间留缝隙以免影响消毒效果。
• 4、食堂必须取得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发放的卫生许可证闭废弃物 的设施。备餐间不得装有自来水和下水道。
• 5、餐具、饮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前必须洗净、消毒,严格 执行一洗二清三消毒四保洁制度。托幼儿做到一人一巾一杯一水,一用一 消毒。
• (二)制定各级人员工作职责:园长(分管园长)工作职责、保健人员工作 职责、保教、炊事人员工作职责等。
• (三) 托幼机构卫生消毒的基本要求: • 1、托幼机构内环境整洁,并有绿化、防尘措施,有一定面积的绿化场地和
室外活动场所,应做到无积水、无垃圾、无蚊蝇孳生地、无鼠害。 • 2、活动室、教室和寝室应有纱窗和纱门,防止苍蝇、蚊子等有害生物侵入
•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阳光充足。采取湿式清扫方式清洁地面。厕所做到清洁通风、 无异味,每日定时打扫,保持地面干燥。便器每次用后及时清洗干各班专用专放 并有标记。抹布用后及时清洗干净,晾晒、干燥后存放;拖布清洗后应当晾晒或 控干后存放。枕席、凉席每日用温水擦拭,被褥每月曝晒1~2次,床上用品每月 清洗1~2次。保持玩具、图书表面的清洁卫生,每周至少进行1次玩具清洗,每2 周图书翻晒1次。日常生活用品:儿童日常生活用品专人专用,保持清洁。要求每人 每日1巾1杯专用,每人1床位1被 卫生习惯 :饭前便后应当用肥皂、流动水洗手, 早晚洗脸、刷牙,饭后漱口,做到勤洗头洗澡换衣、勤剪指(趾)甲,保持服装 整洁。
幼儿园卫生保健
托儿所、幼儿园(简称托幼机构)是学龄前儿童生活与受 教育的场所,而儿童是社会成员中最脆弱的群体,儿童在集体 生活条件下相互密切接触,如果疏于管理则易引起疾病的传播 和流行。卫生与消毒工作是托幼机构减少疾病发生和防止传染 病的有效措施。
卫生与消毒
• 一、基本知识:概念、常用消毒方法 • 二、工作要求:制度建立、工作职责、清洁卫生要求 • 三、工作实施:环境卫生、个人卫生、预防性消毒 • 四、卫生消毒要求与具体操作方法 • 五、消毒液配置 • 六、紫外线灯的使用 • 七、各类物品消毒方法一览表 • 八、污染与消毒质量监测
• 工作人员应当保持仪表整洁,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和护理儿童前应用肥皂、 流动水洗手;上班时不戴戒指,不涂指甲油,不留长指甲;不在园(所)内吸烟
四、卫生消毒要求与具体操作方法
• (一)物体表面卫生消毒 1.常用物体表面消毒为地面、桌面、墙面、家具表面、楼梯扶手、玩教具、毛巾架、 茶杯箱、保温桶等,每日清水擦拭2遍。传染病流行季节清水1遍消毒液1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