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乔木

合集下载

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复习思考题

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复习思考题

<<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1.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就是运用自然界中的乔木、灌木、藤本、竹类及草本植物等,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与其它园林要素有机组合来创造景观,使之构成一幅既符合生物学特性又具有美学价值的生物立体画,供人们观赏、游憩。

2.园林:在一定的地块内,以植物、山石、水体、建筑等为素材,遵循科学原理和美学规律,创造出的可供人们游憩和赏玩的现实生活境域。

3.温度的三基点:每种植物生长发育都有最低、最适、最高温度,这就是温度的三基点。

4.秋色叶树:凡在秋季叶子有显著变化的树种,均称为“秋色叶树”。

5.常色叶树:有些树的变种或变型,其叶片常年呈异色,而不必分春秋季的来临,特称为常色叶树。

6.纯式花相:指树木在开花时,叶片尚未展开,全树只见花不见叶的表现形貌。

7.衬式花相:指树木在展叶后开花,全树花叶相衬的一类表现形貌。

8.适地适树:是指根据当地气候、土壤等各生态环境条件来选植能够健壮生长的树种。

9.花坛:是在具有几何形轮廓的植床内,种植各种不同色彩的花卉,运用花卉的群体效果来体现图案纹样,或观赏盛时绚丽景观的一种花卉应用形式,它以突出鲜艳的色彩或精美华丽的纹样来体现其装饰效果。

10.花境:是园林绿地中又一种特殊的种植形式,是以树丛、树群、绿篱、矮墙或建筑物作背景的带状自然式花卉布置,是模拟自然界中林地边缘地带多种野生花卉交错生长的状态,运用艺术手法提炼、设计成的一种花卉应用形式。

11.地被植物:指覆盖在地表面的低矮植物,它不仅包括多年生低矮草本植物,还有一些适应性较强的低矮、匍匐型的灌木和藤本植物。

12.垂直绿化:是指利用攀缘植物来美饰建筑物的一种绿化形式,由于这种绿化是向立面发展,所以叫做垂直绿化。

二.判断题:复习资料第一章P68――――1,3,4,7。

复习资料第二章P71――――4,5,7,10。

复习资料第三章P73――――2,3,4,6,7,8,9,11。

复习资料第四章P75-P76――――1,2,3,4,5,6,7,8,9,10,11,12,13,14。

园林植物配置名词解释

园林植物配置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园林植物造景:按照园林植物的生态习性和园林艺术布局的要求,应用乔、灌、草来创造各种优美景观的过程,充分发挥植物生物学生态学以及美学功能,配置成一幅优美的画面,供人们欣赏。

2植物造景的类型园林植物造景按其类型可分为自然式、规则式、混合式。

自然式配置以模仿自然,强调变化为主,具有活泼、愉快,幽雅的自然情调;规则式配置多以轴线对称,成行成排种植,有强烈的人为感、规整感。

3美学法则:形式美的规律,是指造型元素依照整齐、对称、均衡、比例、和谐、多样统一等构成形式美的规律。

4. 植物造型:通过人工修剪、整形,或者利用特殊容器、栽植设备创造出非自然的植物艺术形式。

5植物造景的科学原则:A遵循生态学原则(适地适树、乡土树种、群落、竞争与演替):以乡土树种为主,适当引来外来数种:乡土树种是指原产于本地区或通过长期引种、栽培和繁殖已经非常适用本地区的气候和生态环境,生长良好的一类植物。

实用性强;适应性强:适应本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抗污染、抗病虫害能力强,在涵养水分、保持水土、降温增湿、吸尘杀菌、绿化欣赏等环境保护和美化中发挥了主导作用;代表性强:能够体现当地植物区特色;文化性强:历史长,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

乡土树种繁殖容易、生产快、应用范围广,安全、廉价、养护成本低,具有较高的推广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设计中比例不应小于70%。

因地制宜,科学设计,适地适树:根据立地条件,结合植物材料的自身特点和对环境要求来安排,使各种植物都能生长并生长得好。

B满足城市绿地的性质和功能要求C园林绿地总体布局一致,与环境协调D植物栽植要有合理的密度E遵循艺术规律F遵循植物的功能属性的原则G尊重当地文化风俗的原则6植物的属性:植物的精神属性美:承载中国文化传统(松:长生不老;桂:祥瑞植物)植物的功能属性美:(一)改善生态环境:植物素材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它们获取太阳能,并使之能为食物链所用(二)杀菌(三)通风防风(四)净化污水(五)治理土壤污染(六)防水(七)减弱噪音(八)改善小气候(九)保持水土植物的空间属性美:利用植物创造空间和组织空间、拓展空间。

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

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
三、园林植物的花及其观赏特点 园林植物的花朵,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和大小, 而且在色彩上更是千变万化,这就形成了不 同的观赏效果。
• 早春开放的白玉兰硕大洁白,有如白鸽群集 枝头;
• 初夏开放的珙桐、四照花,以其洁白硕大, 如鸽似蝶的苞片在风中飞舞;小小的桂花则 带来了秋天的甜香;
• 蜡梅和梅花的凌霜傲雪,使得人类坚定了等 待春天的信念。
10
五、主体与从属 • 也就是重点与一般的关系,一般地,乔木
是主体,灌木、草本是从属的。 • 在园林中,突出主景的方法主要有轴心或
重心位置法和对比法。 六、比例与尺度 • 所谓比例就是指园林中各景物之间的比例
关系,而尺度是指景物与人之间的比例关 系。
11
第三节 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的原则
一、“适地适树”的原则 • 适地适树 是指根据当地气候、土壤等各
生境条件来选植能够健壮生长的树种。 • 在进行植物配置与造景时,首先应满足植
物的生态要求,使植物生长正常,通常的 做法是选用“乡土树种”。
12
二、功能性要求 • 不同的园林绿地有不同的功能要求,因此,
植物的配置与造景应考虑绿地的功能。
三、景观需求 • 园林绿地不仅有实用功能,而且能形成不同
的景观,给人以视觉、听觉、嗅觉上的美感。 1、因地制宜 2、因时制宜 • 植物是有生命的园林构成要素,随着时间的
28
第五节 观赏竹类的园林应用
一、竹子的观赏特性 • 根据各种竹子的秆形、色等方面的不
同,它们在园林绿化中有不同的用途, 如用竹子造成主景(竹林、竹径、竹篱 等形式)、配景(配景树、点缀树或隐 蔽树等形式)、制作盆景或作花坛绿化 等。
29
1、观赏竹在园林造景中的配置方法 • 以形态奇特、色彩鲜艳的竹种,采用群植、

植物分类介绍及景观配置

植物分类介绍及景观配置

植物分类介绍及景观配置植物是园林景观营造的主要素材,园林绿化能否达到实用、经济、美观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园林植物的选择和配置。

园林植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

植物的叶、花、果更是色彩丰富,绚丽多姿。

同时,园林植物作为活体材料,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呈现出鲜明的季相特色和兴盛、衰亡的自然规律。

可以说,世界上没有其它生物能像植物这样富有生机而又变化万千。

自然界的植物按各自的形态、习性分类:乔木、灌木、花卉、草坪和地被植物、藤本植物、水生植物一、乔木1、定义:乔木是指有明显单根主干,分枝点在2米以上,树高3米以上的植物.(按自然生长算)乔木是植物景观营造的骨干材料,形体高大,枝叶繁茂,绿量大,生长年限长,景观效果突出,在植物造景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乔木的主要类型及观赏特性园林景观中的树木是以观赏树木为主,以观赏特性为依据可把乔木分为常绿类、落叶类、观花类、观果类、观叶类、观枝干类、观树形类等。

3、乔木的配置方式“园林绿化,乔木当家”,乔木体量大,占据园林绿化的最大空间,因此,乔木树种的选择及其配置形式是植物景观营造首先要考虑的因素。

乔木的配置方式大体分为孤植、对植和列植、丛植、群植.(1)孤植——在某一空间只种植一株乔木孤植树在园林中通常有两种功能展示树木的个体美高大,寿命较长,特色显著;从遮荫角度来考虑孤植树应是树冠宽大,枝叶茂盛,叶大荫浓,病虫害少,无飞毛、飞絮污染环境孤植树是园林构图中的主景,因而要求栽植地点位置较高,四周空旷,便于树木向四周伸展,并有较适宜的鉴赏视距,中间不要有别的景物遮挡视线。

孤植树木的形体特色大体应从几个方面来考虑:一是体形特别高大,能给人以雄伟浑厚的感觉,如榕树、香樟等;二是树体轮廓优美,姿态富于变化,枝叶线条突出,给人以龙飞凤舞、神采飞扬的艺术感染力,如柳树、合欢等;三是开花繁多,色彩艳丽,景观宏伟,给人绚烂缤纷的感受,如木棉、玉兰等,四是具有香味的树种,如白兰、桂花等;五是变色叶树种,如枫香、银杏等。

园林绿化植物造景及其植物配置

园林绿化植物造景及其植物配置

园林绿化植物造景及其植物配置摘要:园林植物是园林中建设的重要因素,园林植物配置的科学性、合理性自然影响园林绿化的效果。

文中先分析了园林绿化植物造景与配置中的问题,接着介绍了植物造景和配置的原则及相应方法。

关键词:园林绿化;植物造景;植物配置随着各地园林绿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植物造景作为造园的重要因素越来越受到重视。

植物可以与大自然很好地协调,再现历史文化内涵。

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选择和植物配置把握得恰当,能够在营造自然氛围、美化环境空间方面演绎绿色华美乐章。

1 园林绿化植物造景及植物配置中的问题分析1.1 植物造景和植物配置中所用植物的种类较为单一当前,在进行植物造景和植物配置时,多数工程会盲目选择树种,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于树种自身颜色与形态的选择上,所以通常为了追求奇、特、新而选用许多名贵树种和外来树种,忽略了对本土树种的选择。

同时,因设计人员对于城市内植物群落的稳定性缺乏正确认识,未充分考虑生物的习性及对环境的适应性等问题,以致许多的外来树种成活率较低。

并且,外来树种的大量栽种将会对本土树种的种植产生影响,从而使城市园林景观总体的地方特色比较缺乏。

1.2 植物造景过于重视观赏性,而忽视景观生态性在园林绿化设计过程中,未与本地实际相结合,而盲目追随国际园林景观的设计风格,希望运用如欧洲的轴线和开敞性设计等园林设计思路,从而太过注重景观视觉性。

所以,在许多区域可看到没有充分考虑场地环境等要素,而单纯采用开敞式园林绿化设计风格,以大片草地作底,以几棵高大乔木作主景,其间点缀着少量灌木,或者利用花卉和灌木构成各类精美图案,从而突出大气、华丽的气势,如此设计明显不符合我国园林绿化的现状,这样不但绿化量比例较低,并且也无法充分发挥园林绿地生态性效益。

1.3 园林绿化植物造景配置缺乏合理性与科学性园林绿化植物造景设计,不仅仅是栽种植物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在进行植物造景配置时可以体现城市文化特色。

但是在近几年的植物造景和配置设计中,往往都忽略了这点,在进行植物景观设计时,存在严重的跟风现象,什么植物种类流行便种植什么树种,完全未考虑其是否满足城市特色和文化传承。

简述乔、灌木配置的基本形式及造景要求,怎样才能设计好丛植?

简述乔、灌木配置的基本形式及造景要求,怎样才能设计好丛植?

简述乔、灌木配置的基本形式及造景要求,怎样才能设计好丛植?一、孤植是指乔木或灌木单株栽植或二、三株同一种的树木紧密地栽植在一起,而且具有单株栽植效果的种植类型。

造景要求:1 树种选择:孤植树主要表现植株个体的特点,突出树木的个体美。

要选择观赏价值高的树种。

即体形巨大、树冠轮廓富于变化、树姿优美、姿态奇特、花朵果实美丽、芳香浓郁、叶色具有季相变化及枝条开展,成荫效果好,寿命长等特点的树种。

如:如榕树、香樟、紫薇等。

2 位置安排:在园林中,孤植树种植的比例虽然很小,却常作构图主景。

其构图位置应该十分突出而引人注目。

最好还要有象天空、水面、草地等色彩既单纯又有丰富变化的景物环境作背景衬托,以突出孤植树在形体、姿态、色彩等方面的特色。

诱导树:起诱导作用的孤植树则多布置在自然式园路、河岸、溪流的转弯及尽端视线焦点处引导行进方向。

安排在蹬道口及园林局部的人口部分,诱导游人进入另一景区、空间。

3 观赏条件:孤植树多作局部构图的主景,因而要有比较合适的观赏视距、观赏点和适宜的欣赏位置。

一般最适距离为树高的4——10倍左右。

4 风景艺术:孤植树作为园林构图的一部分,必须与周围环境和景物相协调,统一于整个园林构图之中。

如果在开朗宽广的草坪、山岗上或大水面的旁边栽种孤植树,所选树种应巨大,以使孤植树在姿态、体形、色彩上得到突出。

5 利用古树:园林中要尽可能利用原有大树做孤植赏景树。

二、对植对植是指用两株或两丛相同或相似的树,作相互对称或均衡的种植形式。

造景要求:1对称种植:多用在规则式园林中,如:在园林的人口、建筑入口和道路两旁常运用利用同一树种、同一规格的树木依主体景物轴线作对称布置。

对称式种植中,一般采用树冠整齐的树种。

2 非对称种植:用在自然式园林中,植物虽不对称,但左右均衡。

如:在自然式园林的进口两旁、桥头、蹬道的石阶两旁、洞道的进口两边、闭锁空间的进口、建筑物的门口,都可形成自然式的栽植起到陪衬主景和诱导树的作用。

园林植物配置及造景设计要点分析

园林植物配置及造景设计要点分析

园林植物配置及造景设计要点分析摘要:为进一步提升景观设计的质量和水平,文章就植物配置和景观设计的重点和重点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并就如何进行合理的规划和优化,以期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园林设计;植物配置;造景设计一、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和造景设计的必要性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迅速,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越来越大,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因此,改善我国生态环境已成为当务之急。

在现代社会,园林植物绿化是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

在园林植物中,高大的树木与灌木、花卉的巧妙搭配,既可以改善景观,又能满足人们对观赏、休闲娱乐、植物科普的需要。

另外,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大气中的CO2,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城市的环境。

(一)改善生态环境通过植物来改善环境,净化空气,保护环境,使人类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得到改善。

此外,在园林设计中,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各种植物进行配置,强调其生态特征和景观效果;提高园林绿化的绿色、环保性、艺术性和舒适性,达到防火、防震、防水土流失的效果。

作为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湿地公园对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具有很大的作用。

(二)满足人们观赏需求园林的设计不但可以抚慰人的心灵,而且可以使人在欣赏自然和艺术的同时,也能体会到大自然的魅力。

比如,在园林的规划中,植物的精心布置,可以使人在欣赏园林的同时,获得心灵的愉悦;给人以足够的视觉乐趣。

在花园中,人们可以暂时抛开烦恼,远离都市的喧闹,陶冶情操,舒缓身心。

(三)弘扬传统文化园林设计是一种既能满足特定审美要求的艺术形式,又能有效地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设计思想和文化符号,从而为人民营造出富有中国特色和中国传统韵味的园林景观。

运用现代设计方法和传统文化,对植物、树木进行艺术化的修剪,赋予其一定的文化意蕴和审美意义,既可以深化园林的文化内涵,又可以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四)陶冶身心情操在生活中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来搭配、造景,既可以让人感觉到周围的环境与植物的和谐,也可以让人忘记那些机械化、程序化的生活,给这座城市带来一种生机,让人与大自然的联系更加紧密,从而逐步改善生活品质。

园林绿化植物造景及其植物配置

园林绿化植物造景及其植物配置

园林绿化植物造景及其植物配置园林绿化是为了提高城市居住环境而进行的一系列绿化工程。

在园林绿化过程中,植物造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植物造景的质量和好坏不仅影响到绿化的效果和美观度,还直接影响到居民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因此,合理的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设计是园林绿化工作的关键。

一、园林绿化植物造景的分类园林绿化植物造景的分类是根据不同的植物形态和用途而定。

通常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景观花卉造景景观花卉造景主要是通过不同的花卉搭配形成美观的景观。

可以根据花卉的生长习性、花色、花期、花香等特点来进行搭配。

2.常绿乔木造景常绿乔木造景以乔木和灌木为主要的种植对象,它们可以通过树形、叶型、枝条、颜色和树高等因素的不同,形成丰富多彩的景观。

3.水生植物造景水生植物造景主要是通过种植水草、荷花、睡莲等植物,形成水上景观。

它们的繁殖能力强,适应性好,可以在水中生长,为城市增添了水上生态景观。

园林绿化植物造景的要素包括植物品种的选择、植物的生长环境、植物的组合等因素。

只有全面考虑这些因素,才能创造出美观、生态、实用、可持续的绿化环境。

1.植物品种的选择植物品种的选择应该充分考虑环境条件和景观要求。

比如,阳光充足的地方可以选择流行的向日葵、玫瑰等花卉品种,而阴暗潮湿的地方可以选择落叶乔木、松柏等树木品种。

除此之外,植物的香气、颜色、花期、叶型等特点也应该充分考虑。

2.植物的生长环境植物的生长环境是指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所处的环境条件。

这些条件包括土壤、水分、气候、光照等。

不同的植物对这些条件的要求不同,因此在进行植物配置的时候,需要充分了解和掌握这些条件。

3.植物的组合植物的组合是指将不同形态、生长条件、颜色、花期的植物合理组合在一起的过程。

通过合理的组合,可以创造出独具特色、美观的植物景观。

园林绿化植物造景的植物配置应该充分考虑生态性、实用性和美观性。

一般来说,可以按照以下的要求进行配置。

1.重视季节感季节感是指为了达到不同季节所需要的花卉,从而创造出不同的景观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④五株配合:3:2或4:1,任何三株不共线, 两种宜3:2。两株种不宜单在一边。
5.1.5聚植
(1)概念
➢又称组栽,将二 三种或一二十种 不同种类的树配 成一个景观单元 的配置方式,或 为几个丛植的组 合。
(2)特点:既能表现不同种类的个性特征,
又能使其很好地协调组合形成集团美。
5.1.6群植
③单纯树群由单一树种组成,下可用耐荫宿 根花卉。
④混交树群具多层结构,水平及垂直郁闭度 都高。
⑤群体组合符合每个植物个体的生理、生态 要求,根据环境合理选择树种,尤其是林下 耐荫植物的选择。
⑥注意群体林冠线、林缘线的优美和季相色 彩的变化。
5.1.7片植(林植)
(1)概念
➢单树种或多树种大量成片种植,前 者为纯林,后者为混交林。多用于自 然风景区或大中型公园及绿地中。
③自然式栽植中也可采用两个树丛对植,树种 要同或近似,要避免呆板的绝对对称,在变化 中寻求均衡。
(1)概念
5.1.3列植
➢对植的延伸,在线条的两侧成行带式对称 栽植。
(2)配置要点
①列植可作为景物的背景,种植密度较大者 可起到隔离的作用,从而在夹道中形成较隐 秘的空间。
②有纪念意义的景点前列植的植物种 类要选择具庄严肃穆气氛的植物。
5.1 乔木在园林中的应用
园林绿化,乔木当家
5.1.1 孤植 5.1.2 对植 5.1.3 列植 5.1.4 丛植 5.1.5 聚植 5.1.6 群植 5.1.7 片植 5.1.8 林带
5.1.1孤植
(1)概念
➢单株树木栽植成景的种植方式。
(2)孤植树在园 林中的作用
➢做主景展示个体美 ➢兼具遮荫功能
(4)基本配置形式
①两株一丛,树种相同或近似,大小、姿态、 动势要变化但又呼应,距离不大于两树成年 半径之和。
②三株一丛,最好同种,三株不宜同线,应 呈不等边三角形,三株大小不等,中间者远。 若为两种,则单株种不为最大。
③四株配合:配置成不等边三角形或四边形, 独立株偏大。若为两种则数量3:1,单株种不 孤立。
(3)孤植树树种的选择标准
①从观赏功能考虑树种的选择
➢形体特别高大, 能给人以雄伟浑 厚的感觉;
➢树体轮廓优美,姿态 富于变化,枝叶线条 突出,给人以龙飞凤 舞、神采飞扬的艺术 感染力;
➢开花繁多,色 彩艳丽,给人绚 烂缤纷的感受;
➢具有香味或变色 叶树种。
无患子
②从遮荫功能考虑树种的选择
③疏林广场
➢ 游人密度很大,以需进入活动; ➢ 林下大面积铺装,并设有座凳; ➢ 树木间距可大小不等,也可规则排列。
(3)密林
➢郁闭度0.7-1.0,树种多样,垂直结构复杂。
➢密林混交 林设计既要 模仿自然, 又要较自然 界更有艺术 性。应注意 以下几个问 题:
➢垂直结构有变化,适当留空使人视线深入; ➢水平郁闭度不能均匀分布,适当留林窗;
③列植用得最多的是 道路绿化,注意车行 道和园路在植物种类 选择上的差别。
(1)概念
5.1.4丛植
➢将两三株或一二十株同种类或相似的树种紧 密地种植在一起,其树冠线彼此密接形成一整 体的外轮廓线。
(2)特点
➢有较强的整体 感,少量丛植 也有独赏树的 效果,抗逆性 强。
(3)配置要点
①丛植的树种要相同或 相似,树形多变。
②作主景时四周要空 旷,由较为开阔的观 赏空间和通透的视线, 或位置较高,使树丛 主景突出。
②作主景时四 周要空旷,由 较为开阔的观 赏空间和通透 的视线,或位 置较高,使树 丛主景突出。
③树丛可在水 边或小岛上配 置,成为水景 的焦点。
④公园入口内侧可用树丛障景。树丛还可做假 山、雕塑、建筑等的配景,也可以作背景,前 面配置观花小乔木或花境。作背景时要用常绿 树。
➢分枝点高, 树冠开展;
➢叶大荫浓, 无飞毛飞絮;
➢少病虫害, 无毒性成分。
(4)孤植树配置要点
①最适合配置在开 阔的草坪上,但一 般不宜配置在草坪 的正中心,而应稍 偏向一边;
②大型广场、道路转 角处、开朗的水边都 可应用孤植树,以丰 富构图;
③较小空间内,树种要小巧玲珑、外形优美,色 彩艳丽,最好是观花或观叶树种。
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
Arrangement and Landscaping Of the Landscape Plants
第5章 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方式
5.1 乔木在园林中的应用 5.2 灌木在园林中的应用 5.3 草本花卉在园林中的应用 5.4 藤本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 5.5 竹类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 5.6 草坪地被在园林中的应用 5.7 水生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
5.1.2对植
(1)概念
➢数量大致相等的树木以相互呼应之势种植 在构图中轴线的两侧,有对称和非对称之分。
(2)配置要点
①对植多应用于大门两边、建筑物入口、广场 两侧或桥头两旁,以及有纪念意义的建筑或景 点两边。
②均衡对应种植的两株或具有两株整体效果 的两组树木景观动势要向构图中心,不可背 向中轴线。
(疏林
➢郁闭度0.4-0.6,多为纯乔林,舒适明朗, 适于活动。
➢按承载游人密度不同分为三类:草地疏林、 花地疏林、疏林广场。
①草地疏林
➢ 游人密度不大,草坪不会被踩死; ➢ 株距10-20米,不小于成年树冠径; ➢ 可设林中空地,伞形冠落叶树较理想。
②花地疏林
➢ 游人密度较大,不进入活动; ➢ 乔木间距较大,林下植各种花卉; ➢ 林内设自然式园路; ➢ 沿园路设置座椅、小亭、花架等。
(1)概念
➢二三十株以上至一百多株左右的乔灌木成群 配置。树种可单一,也可多种组合。
(2)与丛植、聚植的区别
➢数量多、种类多;以群体美为重点,对个体 要求不很严格,树种选择范围广。
(3)配置要点
①树群要配置在有足够面积的开阔场地上, 最佳观赏视距为树高的4倍,树群宽的1.5倍 以上。
②树群常作主景或空间隔离,内不设园路。
➢路旁可配置自然式花灌木带,水平郁闭度或大, 垂直郁闭度要小,2/3以上路段不栽植高于人视线 的灌木;
➢密林混交可以是点状或块状, 混交林中可出现小块观花纯林。
5.1.8林带
(1)概念
➢高大乔木近距离密集种植。
(2)配置要点
➢在园林绿地中,林带多应用于周边环境、 路边、河滨等地。一般选用1-2种树木, 多为高大乔木,树冠枝叶繁茂,具有较好 的遮阳、降噪、防风、阻隔等作用。 ➢多采用规则式种植,也可采用自然式种 植。株距视树种特性而定,一般1-6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