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
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复习思考题

<<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1.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就是运用自然界中的乔木、灌木、藤本、竹类及草本植物等,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与其它园林要素有机组合来创造景观,使之构成一幅既符合生物学特性又具有美学价值的生物立体画,供人们观赏、游憩。
2.园林:在一定的地块内,以植物、山石、水体、建筑等为素材,遵循科学原理和美学规律,创造出的可供人们游憩和赏玩的现实生活境域。
3.温度的三基点:每种植物生长发育都有最低、最适、最高温度,这就是温度的三基点。
4.秋色叶树:凡在秋季叶子有显著变化的树种,均称为“秋色叶树”。
5.常色叶树:有些树的变种或变型,其叶片常年呈异色,而不必分春秋季的来临,特称为常色叶树。
6.纯式花相:指树木在开花时,叶片尚未展开,全树只见花不见叶的表现形貌。
7.衬式花相:指树木在展叶后开花,全树花叶相衬的一类表现形貌。
8.适地适树:是指根据当地气候、土壤等各生态环境条件来选植能够健壮生长的树种。
9.花坛:是在具有几何形轮廓的植床内,种植各种不同色彩的花卉,运用花卉的群体效果来体现图案纹样,或观赏盛时绚丽景观的一种花卉应用形式,它以突出鲜艳的色彩或精美华丽的纹样来体现其装饰效果。
10.花境:是园林绿地中又一种特殊的种植形式,是以树丛、树群、绿篱、矮墙或建筑物作背景的带状自然式花卉布置,是模拟自然界中林地边缘地带多种野生花卉交错生长的状态,运用艺术手法提炼、设计成的一种花卉应用形式。
11.地被植物:指覆盖在地表面的低矮植物,它不仅包括多年生低矮草本植物,还有一些适应性较强的低矮、匍匐型的灌木和藤本植物。
12.垂直绿化:是指利用攀缘植物来美饰建筑物的一种绿化形式,由于这种绿化是向立面发展,所以叫做垂直绿化。
二.判断题:复习资料第一章P68――――1,3,4,7。
复习资料第二章P71――――4,5,7,10。
复习资料第三章P73――――2,3,4,6,7,8,9,11。
复习资料第四章P75-P76――――1,2,3,4,5,6,7,8,9,10,11,12,13,14。
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

试论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摘要:园林对改善周围环境和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而要想充分发挥园林的这些作用,就必须做好园林的设计工作,注重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
文章探讨分析了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的作用、原则、方法,并指出了当前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希望能够引起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关注,能够对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的实际工作发挥借鉴指导作用。
关键词:园林设计植物配置植物造景因地制宜整体效果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一、引言园林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景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保意识的增强,园林的重要作用更加凸显。
而要想充分发挥园林的作用,就必须做好设计工作,尤其是做好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工作。
当前,在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相关原则和方法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与落实。
因此,结合园林设计的实际工作,探讨分析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的有关问题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的作用在园林设计当中,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是其中十分重要的工作,同时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美化周围环境。
植物配置与造景充分利用了不同植物的的特点,对其进行合理的布置与安排,使这些植物呈现出各种不同的形态,创造出美感,为人们的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
植物配置和造景还能够对园林景观起到点缀作用,使园林景观的层次感更强,层次变化更多,为人们所向往和喜爱,成为城市规划中的亮点,美化了周围环境。
2、改善生态环境。
园林植物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其生态效益十分明显。
由于植物的叶子在光合作用下,吸收了二氧化碳,释放出了氧气,不仅使周围的空气得到了净化,还能够显著提高周围空气质量。
此外,一部分植物还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从而降低对人类的危害,美化环境,有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
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的艺术原理1

2、明度(亮度):指色彩的明暗程度。
无彩色中——白色明度最高,黑色明度最低。 有彩色中——黄色明度最高、紫色明度最低。
明度不同的植物
3、纯度(饱和度)——指色彩的纯净程度,也是色彩的 鲜艳度。
(1)加入灰,纯度降低。 (2)加其它色相,纯度降低。
二、园林造景的色彩构成 (二)色彩的心理感觉 (1) 色彩的冷暖感
线状(二方连续)、面状(四方连续)、环状重复
面状(四方连续)
环状重复
(3)近似
1)近似的概念——一个基本形的基础上作加、减、变形,大小色彩、肌理等变化, 形成若干近似的基本形。
2)近似的形态——设计要素各有特性,又能因近似而协调统一
枝条森林
(4)渐变
渐变的概念:指逐渐的、规律性的、循序的变动所取得的一种效果。 渐变的形态:关键特征是“变化”,并且是图形由此形到彼形缓慢变化。
◎底边水平放置的三角形,是稳定、永恒的象征; ◎倒三角形有强烈的不安定感。
平面图形----图案
(2)不规则形面——自然、流动、活泼的美感。
点、线、面的构成----重复、近似、统一
4.体形
是指由多界面围成的空间实体。自然界中不同种类的植物有不同的体形美; 同一类型的植物在不同的生长条件下也会有多种状态的体形美。
➢亮色轻,暗色重 冷色轻,暖色重
高明度、高纯度色华丽;反之朴素
(5)色彩的华丽与朴素-- 高明度、高纯度色在深色衬托下更显华丽
色彩的华丽与朴素
(三)色彩的对比与协调
1、色彩的对比 • (1)色相对比 (2)明度对比 • (3)纯度对比 (4)补色对比 • (5)冷暖对比
(1)色相对比
• ①、同类色对比——色相中最弱的对比,效果单纯、稳定,易呆板。 • ②、邻近色对比——色环中45°以内颜色的对比,效果和谐、稳定。
园林绿化植物造景及其植物配置

园林绿化植物造景及其植物配置园林绿化是指通过植物造景,将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结合,打造出美丽、舒适的园林景观。
在园林绿化中,选择适合的植物进行配置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植物以及它们的配置方法。
首先是常绿植物。
常绿植物是指在一年四季都保持翠绿色的植物。
它们适合用来围墙、绿篱或者入口处的绿化。
常见的常绿植物有银杏、山杨、杜鹃、银叶蒿等。
这些植物株型矮小,叶子翠绿,非常耐寒,所以在园林绿化中非常适合。
其次是落叶植物。
落叶植物是指在秋天叶子会逐渐变黄并脱落的植物。
这类植物适合在园林中进行季节性变化,可以营造丰富多样的景观。
比如黄连木、槭树、山楂等就是常见的落叶植物。
它们在秋天的时候叶子变红,非常美丽。
还有水生植物。
水生植物是指生长在水中的植物,它们适合用来修饰湖泊、池塘或者温室。
常见的水生植物有荷花、菖蒲、香蒲等。
它们非常喜欢水,根部会长在水下,叶子和花会浮在水面上,非常美观。
还有盆景植物。
盆景植物是指通过修剪和造型来塑造植物的形态,以达到艺术审美的效果。
常见的盆景植物有松树、柏树、桃树等。
它们的枝条修剪得非常整齐,形状各异,给人一种清雅、精致的感觉。
在园林绿化中,植物的配置也需要根据园区的特点来选择。
比如在公园或者大街上,可以选择一些高大而挺拔的乔木作为主要植物,以营造高大、宏伟的氛围。
而在小区或者庭院中,可以选择一些矮小而丰茂的灌木和草本植物,给人一种温馨、亲近的感觉。
园林绿化植物的配置不仅要考虑植物的特性和美观度,还要根据环境和功能进行适当的搭配,以创造出一个独特而舒适的园林景观。
需要合理地进行绿化设计和养护管理,以保障植物的生长和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园林绿化的最佳效果。
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的概念及意义

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的概念及意义
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就是运用自然界中的乔木、灌木、藤本、竹类及草本植物等,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与其它园林要素有机组合来创造景观,使之构成一幅既符合生物学特性又具有美学价值的生物立体画,供人们观赏、游憩。
“园
与“鱼”景。
也有不少以专类植物为主的公园,如成都望江公园,面积11.8hm2,是我国最大的竹景为主的公园,全园以乡土竹种——慈竹为主,辅以刚竹、毛竹、观音竹、苦竹、孝顺竹、佛肚竹、箬竹等,形成美丽的竹景特色。
桂林七星公园以桂花为主进行植物造景,全园遍植桂花,有金桂、银桂、四季桂及
丹桂等品种,仲秋时节满园飘香。
植物除了能创造人类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更重要的是能创造适合于人类的生态环境。
随着世界人口密度的加大,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离自然越来越远;城市中建筑林立,工业所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正在污染着环境;城市温室效应愈来。
园林植物配置及造景设计要点分析

园林植物配置及造景设计要点分析摘要:为进一步提升景观设计的质量和水平,文章就植物配置和景观设计的重点和重点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并就如何进行合理的规划和优化,以期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园林设计;植物配置;造景设计一、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和造景设计的必要性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迅速,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越来越大,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因此,改善我国生态环境已成为当务之急。
在现代社会,园林植物绿化是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
在园林植物中,高大的树木与灌木、花卉的巧妙搭配,既可以改善景观,又能满足人们对观赏、休闲娱乐、植物科普的需要。
另外,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大气中的CO2,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城市的环境。
(一)改善生态环境通过植物来改善环境,净化空气,保护环境,使人类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得到改善。
此外,在园林设计中,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各种植物进行配置,强调其生态特征和景观效果;提高园林绿化的绿色、环保性、艺术性和舒适性,达到防火、防震、防水土流失的效果。
作为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湿地公园对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具有很大的作用。
(二)满足人们观赏需求园林的设计不但可以抚慰人的心灵,而且可以使人在欣赏自然和艺术的同时,也能体会到大自然的魅力。
比如,在园林的规划中,植物的精心布置,可以使人在欣赏园林的同时,获得心灵的愉悦;给人以足够的视觉乐趣。
在花园中,人们可以暂时抛开烦恼,远离都市的喧闹,陶冶情操,舒缓身心。
(三)弘扬传统文化园林设计是一种既能满足特定审美要求的艺术形式,又能有效地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设计思想和文化符号,从而为人民营造出富有中国特色和中国传统韵味的园林景观。
运用现代设计方法和传统文化,对植物、树木进行艺术化的修剪,赋予其一定的文化意蕴和审美意义,既可以深化园林的文化内涵,又可以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四)陶冶身心情操在生活中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来搭配、造景,既可以让人感觉到周围的环境与植物的和谐,也可以让人忘记那些机械化、程序化的生活,给这座城市带来一种生机,让人与大自然的联系更加紧密,从而逐步改善生活品质。
园林植物配置与造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方法与程序ppt课件

(4)美学原则
➢植物的形态、色彩、质地及比例 应遵循艺术法则,既要突出植物 的个体美,又要注重群体美,从 而获得整体与局部的协调统一。
普通植物材料营造的优美景观,以直线条来统一全局
(5)以人为本原则
➢任何景观都是为人设计的, 植物造景首先要满足使用者
最根本的需要。
6.2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图纸要求
(b)植物之间重叠,整体性较强
➢种植位点满足技术要求。
绿化植物栽植间距
名称 一行行道树 双行行道树 乔木群植 乔木与灌木混植 灌木群植(大灌木) 灌木群植(中灌木) 灌木群植(小灌木)
下限(m) 4.0 3.0 2.0 0.5 1.0 0.75 0.3
上限(m) 6.0 5.0 3.0 2.0 0.5
➢立面图:正立面投影或者侧立面投影,表现植物 之间的水平距离和垂直高度。
➢用一垂直的平 面对整个植物景 观或某一局部进 行剖切,并将观 察者和这一平面 之间的部分去掉, 如果绘制剖切断 面及剩余部分的 投影则称为剖面 图;如果仅绘制 剖切断面的投影 则称为断面图。
➢表现植物景观 的相对位置、垂 直高度,以及植 物与地形等其他 构景要素的组合 情况。
➢内容要全面。标准的植物种植平面图中必须注 明图名,绘制指北针、比例尺,列出图例表,并 添加必要文字说明。另,绘制时要注意图纸表述 的精度和深度对应设计环节及甲方的具体要求。
6.3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程序
获取项目信息
现状调查与分析 现场调查与测绘
现状分析
功能分区 功能分区草图
功能分区细化
植物种植设计 初步设计
6.1.2 植物景观配置原则
➢植物材料在具有各种景观艺术特
(1) 生态原则 征的同时,具有无可替代的生态效
浅析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

随着社会 的发展 , 人们对于周 围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 这 就给 园林设计提 出了更高的要求 , 如何为人们提高优美、 舒适、 协 调 的 良性 生态 成 为 了园 林 设 计 的最 主 要 目标 。在 园林 设计 过程中,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对于 园林 的整体水平和 园林的 功能至关重要 , 也成为园林 设计 的重点和难 点。 植物配 置主要是指按植物生态习性和园林布局要求 ,合 理配置园林 中的乔木 、 灌木、 花卉 、 草皮和地被植物等各种植
至关重要 , 它将直接影响园林设计 的好坏, 文章分析 了园林设计 中植 物配置和植物造景 的作用、 原则、 存在 的问
题和相关 的策略 , 以求为我国园林设计提供一些有价值的见解。
关 键 词 : 园林 设 计 植 物配 置 植 物造 景
中图分类号 :T 9 6 U 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l0 —9 3 2 1 ) 6140 0 73 7 ( 0 0 0 -0 -2 终评价园林 没计质量的标准之一 。植物是 自然景观 的标示性 元 素 , 时也 是 反 映 自然 景 观 类 型 的 代表 性 元 素 , 同 它们 在 不 同 的 时节 表 现 出 不 同 的形 态 与 色泽 ,可 以带 给 人 不 同 的美 学感 受 。每个人都有奔 向大 自然 的欲望 ,植物是大 自然 最具代表 性 的元素,园林 设计中的植物景观不仅可 以给人以各种美 的 感受 , 还会让人感受到大 自然的气息, 这对于久居城 市的人们 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精神感受和熏陶。 现代的植物景观设计是在充分认识 自然景观 中植物景观 的形成过程和演变规律, 并顺应这一规律进行植物配置的, 因 此设计出的植物景观不仅有很强 的视觉效果,还可 以营造 出 适应当地 自然条件 、 具有 自我更新能力、 体现当地 自然景观风 貌 的植物类型 , 塑造 出一个优雅舒适 的 自然环境 , 让置身其 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园林植物的果实及其观赏特性
1、果实的形状
一般果实的形状以奇、巨、丰为准。
• “奇” 指形状奇特有趣,如葫芦瓜、佛手 等。
• “巨” 指单体的果形较大,如柚。 • “丰” 是就全树而言,均需有一定的数量,
才能发挥较高的观赏效果。
2、果实的色彩 (1)果实呈红色者,山楂、冬青、枸杞、火棘、
物的生态要求,使植物生长正常,通常的 做法是选用“乡土树种”。
二、功能性要求 • 不同的园林绿地有不同的功能要求,因此,
植物的配置与造景应考虑绿地的功能。
三、景观需求 • 园林绿地不仅有实用功能,而且能形成不同
的景观,给人以视觉、听觉、嗅觉上的美感。 1、因地制宜 2、因时制宜 • 植物是有生命的园林构成要素,随着时间的
③同色调应用:这种配色不常用,适用于小 面积花坛及花坛组,起装饰作用,不作主 景。
花坛图案:
• 花坛内部图案要简洁,轮廓明显。忌在有 限的面积上设计繁琐的图案,要求有大色 块的效果。
二、花境
• 花境是园林绿地中又一种特殊的种植形 式,是以树丛、树群、绿篱、矮墙或建 筑物作背景的带状自然式花卉布置,是 模拟自然界中林地边缘地带多种野生花 卉交错生长的状态,运用艺术手法提炼、 设计成的一种花卉应用形式。
• 在园林中,突出主景的方法主要有轴心或 重心位置法和对比法。
六、比例与尺度
• 所谓比例就是指园林中各景物之间的比例 关系,而尺度是指景物与人之间的比例关 系。
第三节 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的原则
一、“适地适树”的原则 • 适地适树 是指根据当地气候、土壤等各
生境条件来选植能够健壮生长的树种。 • 在进行植物配置与造景时,首先应满足植
④ 芳香馥郁,给人以香沁肺腑的美感;
⑤ 具有彩色叶者,使游人产生霜叶照眼的 艺术感染。
对植
• 在构图轴线两侧所栽植的、互相呼应的 园林植物,称之为对植。对植可以是2 株树、3株树,或2个树丛、树群。对植 在园林艺术构图中只作配景,动势向轴 线集中。
丛植
• 由二、三株至一、二十株同种类的树种较 紧密地种植在一起,其树冠线彼此密接而 形成一整体外轮廓线的称为丛植。丛植的 目的主要是发挥集体的作用,它对环境有 较强的抗逆性,在艺术上强调了整体美。
樱桃、枸骨、金银木、珊瑚树、桔、石榴等。 (2)果实呈黄色者,银杏、梅、柚、佛手、梨、
木瓜等。 (3)果实呈蓝色者,葡萄、忍冬、桂花等。 (4)果实呈黑色者,小叶女贞、女贞、黑果忍
冬等。
第二节 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的美学原理
一、多样统一性 • 亦称变化与统一。在园林植物配置时,树
形、色彩、线条、质地及比例都要有一定 的差异和变化,但又要使它们之间保持一 定的相似性,这样,显得既生动活泼,又 和谐统一。 • 运用重复的手法最能体现植物景观的统一 感。
• 配置地被植物只能使群落层次分明,突出 主体,起衬托作用,绝不能主次不分或喧 用
一、攀缘植物的应用 1、垂直绿化 • 垂直绿化是指利用攀缘植物来美饰建筑物的一
种绿化形式,由于这种绿化是向立面发展,所 以叫做垂直绿化。 2、墙面绿化 • 利用攀缘植物装饰建筑物墙面称为墙面绿化。 这类攀缘植物基本上都属于攀附攀缘植物。
• 现将树木的不同花相分述如下:
(一)独生花相 本类较少、形较奇特,例如 苏铁类。
(二)线条花相 花排列于小枝上,形成长形 的花枝,例如梅花。
(三)星散花相 花朵或花序数量较少,且散 布于全树冠各部。如栀子等。
(四)团簇花相 花朵或花序形大而多,就全 树而言,花感较强烈。如玉兰、木兰等。
(五)密满花相 花或花序密生全树各小枝上, 使树冠形成一个整体的大花团,如火棘等。
• 配置中常用的观花树种,按花期、花色不同 大致分类如表3-1-1。
2、花相理论
• 将花或花序着生在树冠上的整体表现形貌, 特称为“花相”。园林树木的花相,从树木 开花时有无叶簇的存在而言,可分为两种形 式。
• “纯式” 指在开花时,叶片尚未展开,全 树只见花不见叶的一类,故曰纯式;
• “衬式”在展叶后开花,全树花叶相衬,故 曰衬式。
推移,其形态不断发生变化。
3、因材制宜
• 根据功能需求,可以利用植物的姿态、色 彩、芳香、声响等观赏特性。
• 四、经济要求 • 也就是“园林结合生产”,果园,苗圃园
等。
第四章 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的形式
第一节 花卉的配置与应用
一、花坛 • 花坛的最初含义是在具有几何形轮廓的植
床内,种植各种不同色彩的花卉,运用花 卉的群体效果来体现图案纹样,或观赏盛 花时绚丽景观的一种花卉应用形式,它以 突出鲜艳的色彩或精美华丽的纹样来体现 其装饰效果。
4、棚架绿化
• 攀缘植物在棚架所决定的空间范围内生 长称为棚架绿化。棚架绿化能充分利用 空间,如路面、水面、车棚、杂物堆场 上面的棚架。建在建筑物门窗向阳处的 棚架能遮挡烈日代替荫棚。公园、街道 绿地和庭院中的棚架往往都是整体组成 中的重要景观,又是休憩的场所。
第五节 观赏竹类的园林应用
一、竹子的观赏特性
三、韵律与节奏
• 一种树等距离排列称为“简单韵律作规则性 的逐级增减变化还会形成“渐变韵律”。
四、均衡与稳定
• 这是植物配植时的一种布局方法。在平面上 表示位置关系适当就是均衡,在立面上表示 轻重关系适宜就是稳定。
五、主体与从属
• 也就是重点与一般的关系,一般地,乔木 是主体,灌木、草本是从属的。
7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
• 树木的花,以其色、香、形的多样性,为植 物配置与造景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如同一花 期的数种树木配置在一起,可构成繁花似锦 的景观;用多种观花树种,按不同花期配置 或同一观花树种、不同花期的观花品种配置 成丛,则能获得从春到冬开花不断的景色, 实现当今人们“四季常青、四时花开”的希 冀。
散点植
• 以单株在一定面积上进行有韵律、节奏的 散点种植,有时可以双株或三株的丛植作 为一个点来进行疏密有致的扩展。对每个 点不是如独赏树的给以强调,而是着重点 与点之间有呼应的动态联系。散点植的配 植方式既能表现个体的特性又处于无形的 联系之中。
第三节 地被植物的配置应 用
• 地被植物,指覆盖在地表面的低矮植物, 它不仅包括多年生低矮草本植物,还有一 些适应性较强的低矮、匍匐型的灌木和藤 本植物。
二、对比与调和
• 对比与调和是艺术构图的重要手段之一。园 林景观更需要有对比。
1、形象的对比与调和 如乔木的高大和灌木的 矮宽、尖塔形树冠与卵形树冠。
2、色彩的对比与调和 红色和绿色为互补色, 黄色与紫色为互补色,蓝色和橙色为互补色。
• 此外,还有明暗的对比与调和,虚实的对比 与调和,开闭的对比与调和,高低的对比与 调和等。
• 根据各种竹子的秆形、色彩等方面的不 同,它们在园林绿化中有不同的用途, 如用竹子造成主景(竹林、竹径、竹篱 等形式)、配景(配景树、点缀树或隐 蔽树等形式)、制作盆景或作花坛绿化 等。
1、观赏竹在园林造景中的配置方法
• 以形态奇特、色彩鲜艳的竹种,采用群植、 片植形式,栽于重要位置,构成独立的竹 景,如秆形、色泽互相匹配的竹种,造成 一种清静、幽雅的气氛。身置竹径,会产 生一种深邃、雅静、优美的意境。
第二节 园林树木的配置与应用
一、园林树木配置的方式 孤植 • 孤植树又称为独赏树、标本树、赏形树
或独植树。主要表现树木的形体美,可 以独立成为景物供观赏用。
1、树木个体美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 体形巨大,树冠伸展,给人以雄伟、浑 厚的艺术感染;
② 姿态优美、奇特;
③ 开花繁茂,果实累累,花色艳丽,给人 以绚烂纷呈的艺术感染;
图9 园林桥头配植 1、配植前 2、配植后
图10 树丛配植 图11 街道配植
图12 门窗框架棚
BACK
谢谢
图1 花坛轮廓形状
图2 种植箱框架示意图 (a.阶梯式 b.种植槽式)
图3 花坛设计
图4 墙园景观
图5 组合式活动花坛造型 设计
a.立面效果图 b.平面 图
图6 树丛位置 1.2.3 三株树的配置 4.5. 四株树的配置
6.7. 五株树的配置
图7 北京玉渊潭留春园草平树丛的配置
图8 建筑物基础种植
• 盛花花坛:也叫花丛式花坛,主要由观花 草本植物组成,表现盛花时群体的色彩美 或绚丽的图案景观。
• 模纹花坛:主要由低矮的观叶植物或花、 叶兼美的植物组成,表现群体组成的精美 图案或装饰纹样,主要有毛毡式花坛,浮 雕花坛和彩结花坛等。
花坛配色:
①对比色应用:这种配色较活泼而明快。
②暖色调应用:类似色或暖色调花卉搭配, 色彩不鲜明时可加白色以调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