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造景与配置

合集下载

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复习思考题

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复习思考题

<<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1.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就是运用自然界中的乔木、灌木、藤本、竹类及草本植物等,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与其它园林要素有机组合来创造景观,使之构成一幅既符合生物学特性又具有美学价值的生物立体画,供人们观赏、游憩。

2.园林:在一定的地块内,以植物、山石、水体、建筑等为素材,遵循科学原理和美学规律,创造出的可供人们游憩和赏玩的现实生活境域。

3.温度的三基点:每种植物生长发育都有最低、最适、最高温度,这就是温度的三基点。

4.秋色叶树:凡在秋季叶子有显著变化的树种,均称为“秋色叶树”。

5.常色叶树:有些树的变种或变型,其叶片常年呈异色,而不必分春秋季的来临,特称为常色叶树。

6.纯式花相:指树木在开花时,叶片尚未展开,全树只见花不见叶的表现形貌。

7.衬式花相:指树木在展叶后开花,全树花叶相衬的一类表现形貌。

8.适地适树:是指根据当地气候、土壤等各生态环境条件来选植能够健壮生长的树种。

9.花坛:是在具有几何形轮廓的植床内,种植各种不同色彩的花卉,运用花卉的群体效果来体现图案纹样,或观赏盛时绚丽景观的一种花卉应用形式,它以突出鲜艳的色彩或精美华丽的纹样来体现其装饰效果。

10.花境:是园林绿地中又一种特殊的种植形式,是以树丛、树群、绿篱、矮墙或建筑物作背景的带状自然式花卉布置,是模拟自然界中林地边缘地带多种野生花卉交错生长的状态,运用艺术手法提炼、设计成的一种花卉应用形式。

11.地被植物:指覆盖在地表面的低矮植物,它不仅包括多年生低矮草本植物,还有一些适应性较强的低矮、匍匐型的灌木和藤本植物。

12.垂直绿化:是指利用攀缘植物来美饰建筑物的一种绿化形式,由于这种绿化是向立面发展,所以叫做垂直绿化。

二.判断题:复习资料第一章P68――――1,3,4,7。

复习资料第二章P71――――4,5,7,10。

复习资料第三章P73――――2,3,4,6,7,8,9,11。

复习资料第四章P75-P76――――1,2,3,4,5,6,7,8,9,10,11,12,13,14。

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

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
三、园林植物的花及其观赏特点 园林植物的花朵,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和大小, 而且在色彩上更是千变万化,这就形成了不 同的观赏效果。
• 早春开放的白玉兰硕大洁白,有如白鸽群集 枝头;
• 初夏开放的珙桐、四照花,以其洁白硕大, 如鸽似蝶的苞片在风中飞舞;小小的桂花则 带来了秋天的甜香;
• 蜡梅和梅花的凌霜傲雪,使得人类坚定了等 待春天的信念。
10
五、主体与从属 • 也就是重点与一般的关系,一般地,乔木
是主体,灌木、草本是从属的。 • 在园林中,突出主景的方法主要有轴心或
重心位置法和对比法。 六、比例与尺度 • 所谓比例就是指园林中各景物之间的比例
关系,而尺度是指景物与人之间的比例关 系。
11
第三节 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的原则
一、“适地适树”的原则 • 适地适树 是指根据当地气候、土壤等各
生境条件来选植能够健壮生长的树种。 • 在进行植物配置与造景时,首先应满足植
物的生态要求,使植物生长正常,通常的 做法是选用“乡土树种”。
12
二、功能性要求 • 不同的园林绿地有不同的功能要求,因此,
植物的配置与造景应考虑绿地的功能。
三、景观需求 • 园林绿地不仅有实用功能,而且能形成不同
的景观,给人以视觉、听觉、嗅觉上的美感。 1、因地制宜 2、因时制宜 • 植物是有生命的园林构成要素,随着时间的
28
第五节 观赏竹类的园林应用
一、竹子的观赏特性 • 根据各种竹子的秆形、色等方面的不
同,它们在园林绿化中有不同的用途, 如用竹子造成主景(竹林、竹径、竹篱 等形式)、配景(配景树、点缀树或隐 蔽树等形式)、制作盆景或作花坛绿化 等。
29
1、观赏竹在园林造景中的配置方法 • 以形态奇特、色彩鲜艳的竹种,采用群植、

浅析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

浅析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

浅析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园林设计是一个综合艺术,其中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园林设计中,植物不仅仅是为了美化环境,更是为了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来创造出更加美丽、舒适和宜人的环境。

本文将从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两个方面,对园林设计中的植物运用进行浅析。

一、植物配置在园林设计中,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可以进行植物功能配置。

公园中需要有草坪、花圃、树木林地等,而居住区的园林则更注重绿化环境和景观效果。

在进行植物配置时,需要考虑到园林的使用功能,并根据不同区域的具体情况进行植物的合理配置。

在园林设计中,对于不同的区域和场所,需要选择合适的植物品种进行配置。

在阳光充足的地方选择耐阳光的植物,而在阴凉潮湿的地方选择适合的植物品种。

同时还需要考虑植物的生长习性、根系、叶型等特点,以便在园林设计中起到更好的装饰效果。

在园林设计中,植物的布局配置也是至关重要的。

植物的数量、大小、颜色、形状等都需要进行精心的布局设计,以便在整体环境中起到更好的装饰效果。

可以通过对植物的高低错落、植物的颜色搭配等方式来进行植物的布局配置,从而营造出更加美丽的园林景观。

二、植物造景2.1、植物景观设计在园林设计中,植物的景观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植物的布局、搭配和造型都可以通过精心设计来营造出多姿多彩的植物景观。

可以通过植物的形态来设计出山水、湖泊、小岛等不同的景观,从而打造出美丽的园林风景。

植物园艺造景是园林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通过对植物的修剪、整形、造型等手法,可以将植物打造成各种艺术品,从而营造出丰富多彩的植物园艺景观。

可以通过对灌木修剪成动物形状、对树木修剪成各种艺术造型等方式来进行植物园艺造景,从而为园林景观增添几分艺术气息。

园林绿化植物造景及其植物配置

园林绿化植物造景及其植物配置

园林绿化植物造景及其植物配置园林绿化是指通过植物造景,将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结合,打造出美丽、舒适的园林景观。

在园林绿化中,选择适合的植物进行配置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植物以及它们的配置方法。

首先是常绿植物。

常绿植物是指在一年四季都保持翠绿色的植物。

它们适合用来围墙、绿篱或者入口处的绿化。

常见的常绿植物有银杏、山杨、杜鹃、银叶蒿等。

这些植物株型矮小,叶子翠绿,非常耐寒,所以在园林绿化中非常适合。

其次是落叶植物。

落叶植物是指在秋天叶子会逐渐变黄并脱落的植物。

这类植物适合在园林中进行季节性变化,可以营造丰富多样的景观。

比如黄连木、槭树、山楂等就是常见的落叶植物。

它们在秋天的时候叶子变红,非常美丽。

还有水生植物。

水生植物是指生长在水中的植物,它们适合用来修饰湖泊、池塘或者温室。

常见的水生植物有荷花、菖蒲、香蒲等。

它们非常喜欢水,根部会长在水下,叶子和花会浮在水面上,非常美观。

还有盆景植物。

盆景植物是指通过修剪和造型来塑造植物的形态,以达到艺术审美的效果。

常见的盆景植物有松树、柏树、桃树等。

它们的枝条修剪得非常整齐,形状各异,给人一种清雅、精致的感觉。

在园林绿化中,植物的配置也需要根据园区的特点来选择。

比如在公园或者大街上,可以选择一些高大而挺拔的乔木作为主要植物,以营造高大、宏伟的氛围。

而在小区或者庭院中,可以选择一些矮小而丰茂的灌木和草本植物,给人一种温馨、亲近的感觉。

园林绿化植物的配置不仅要考虑植物的特性和美观度,还要根据环境和功能进行适当的搭配,以创造出一个独特而舒适的园林景观。

需要合理地进行绿化设计和养护管理,以保障植物的生长和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园林绿化的最佳效果。

园林绿化植物造景及其植物配置

园林绿化植物造景及其植物配置

园林绿化植物造景及其植物配置园林绿化植物是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提高环境质量,美化城市形象,让人们更加舒适地生活。

在园林绿化中,植物的配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不同的植物可以形成不同的景观,给人们不同的感受。

植物的配置应该以环境要素为基础,如土壤、气候、人工干预等,同时也要根据景观的需要进行选择。

不同的植物在不同的环境下有不同的表现,例如喜阳的植物在充足的阳光下会更加茁壮,而喜荫的植物则需要在阴凉的环境中才能生长良好。

因此,在选择植物时要考虑它的适应性和繁殖能力。

另外,植物的形态和颜色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高大的乔木可以给人一种宏伟壮观的感觉,而低矮的灌木则可以形成丰富多样的层次感。

植物的颜色也可以起到很好的点缀作用,如黄色的花朵可以给人一种阳光灿烂的感觉,而蓝色的花朵则可以增加湖泊和河流的清新感。

下面以城市公园为例介绍园林绿化植物的配置和造景技巧。

一、公园的绿地公园中的绿地是一个开敞的空间,可以选择一些结构简单、颜色明亮的植物作为点缀,例如灌木类的红枫和白色的樱花等。

这些植物可以形成显著的视觉效果,让人赏心悦目。

二、公园的湖泊和水系公园中的湖泊和水系是一个重要的景观要素,可以选择一些水生植物和沿岸植物进行配置。

如荷花、芦苇和莲藕等水生植物,以及高大的杨树和柞树等沿岸植物。

这些植物可以形成清新自然的感觉,给人一种亲近自然的感觉。

三、公园的草坪和道路绿化公园的草坪和道路绿化是公园中最常见的绿化形式,可以利用不同高度、颜色和质地的草坪进行配置,比如矮草坪和高草坪的搭配,可以形成多层次的视觉感受。

还可以选择一些耐干旱、抗盐碱的植物进行配置,如白花鸢尾、紫羽扇花和绣球花等。

总之,在园林绿化植物的配置中,应该根据不同的景观和环境要素进行选择,使选择的植物在公园中发挥最大的作用。

植物的配置应该考虑到植物的适应性、繁殖能力、形态和颜色等多方面因素,才能真正营造出一个美丽、舒适、生态的城市公园。

园林植物配置及造景设计要点分析

园林植物配置及造景设计要点分析

园林植物配置及造景设计要点分析摘要:为进一步提升景观设计的质量和水平,文章就植物配置和景观设计的重点和重点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并就如何进行合理的规划和优化,以期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园林设计;植物配置;造景设计一、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和造景设计的必要性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迅速,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越来越大,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因此,改善我国生态环境已成为当务之急。

在现代社会,园林植物绿化是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

在园林植物中,高大的树木与灌木、花卉的巧妙搭配,既可以改善景观,又能满足人们对观赏、休闲娱乐、植物科普的需要。

另外,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大气中的CO2,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城市的环境。

(一)改善生态环境通过植物来改善环境,净化空气,保护环境,使人类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得到改善。

此外,在园林设计中,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各种植物进行配置,强调其生态特征和景观效果;提高园林绿化的绿色、环保性、艺术性和舒适性,达到防火、防震、防水土流失的效果。

作为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湿地公园对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具有很大的作用。

(二)满足人们观赏需求园林的设计不但可以抚慰人的心灵,而且可以使人在欣赏自然和艺术的同时,也能体会到大自然的魅力。

比如,在园林的规划中,植物的精心布置,可以使人在欣赏园林的同时,获得心灵的愉悦;给人以足够的视觉乐趣。

在花园中,人们可以暂时抛开烦恼,远离都市的喧闹,陶冶情操,舒缓身心。

(三)弘扬传统文化园林设计是一种既能满足特定审美要求的艺术形式,又能有效地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设计思想和文化符号,从而为人民营造出富有中国特色和中国传统韵味的园林景观。

运用现代设计方法和传统文化,对植物、树木进行艺术化的修剪,赋予其一定的文化意蕴和审美意义,既可以深化园林的文化内涵,又可以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四)陶冶身心情操在生活中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来搭配、造景,既可以让人感觉到周围的环境与植物的和谐,也可以让人忘记那些机械化、程序化的生活,给这座城市带来一种生机,让人与大自然的联系更加紧密,从而逐步改善生活品质。

园林绿化植物造景及其植物配置

园林绿化植物造景及其植物配置

园林绿化植物造景及其植物配置园林绿化是为了提高城市居住环境而进行的一系列绿化工程。

在园林绿化过程中,植物造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植物造景的质量和好坏不仅影响到绿化的效果和美观度,还直接影响到居民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因此,合理的植物配置和植物造景设计是园林绿化工作的关键。

一、园林绿化植物造景的分类园林绿化植物造景的分类是根据不同的植物形态和用途而定。

通常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景观花卉造景景观花卉造景主要是通过不同的花卉搭配形成美观的景观。

可以根据花卉的生长习性、花色、花期、花香等特点来进行搭配。

2.常绿乔木造景常绿乔木造景以乔木和灌木为主要的种植对象,它们可以通过树形、叶型、枝条、颜色和树高等因素的不同,形成丰富多彩的景观。

3.水生植物造景水生植物造景主要是通过种植水草、荷花、睡莲等植物,形成水上景观。

它们的繁殖能力强,适应性好,可以在水中生长,为城市增添了水上生态景观。

园林绿化植物造景的要素包括植物品种的选择、植物的生长环境、植物的组合等因素。

只有全面考虑这些因素,才能创造出美观、生态、实用、可持续的绿化环境。

1.植物品种的选择植物品种的选择应该充分考虑环境条件和景观要求。

比如,阳光充足的地方可以选择流行的向日葵、玫瑰等花卉品种,而阴暗潮湿的地方可以选择落叶乔木、松柏等树木品种。

除此之外,植物的香气、颜色、花期、叶型等特点也应该充分考虑。

2.植物的生长环境植物的生长环境是指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所处的环境条件。

这些条件包括土壤、水分、气候、光照等。

不同的植物对这些条件的要求不同,因此在进行植物配置的时候,需要充分了解和掌握这些条件。

3.植物的组合植物的组合是指将不同形态、生长条件、颜色、花期的植物合理组合在一起的过程。

通过合理的组合,可以创造出独具特色、美观的植物景观。

园林绿化植物造景的植物配置应该充分考虑生态性、实用性和美观性。

一般来说,可以按照以下的要求进行配置。

1.重视季节感季节感是指为了达到不同季节所需要的花卉,从而创造出不同的景观效果。

浅论园林路面的植物配置与造景

浅论园林路面的植物配置与造景

浅论园林路面的植物配置与造景园林路面的植物配置与造景是园林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美化环境,增加景观效果,还能起到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作用。

本文将从植物配置和造景两个方面来浅论园林路面的设计。

一、植物配置在园林路面的植物配置中,需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1. 植物选择园林路面上常见的植物有树木、灌木、草坪等。

在选择植物时,需要考虑到其生长习性、景观效果和环境适应性。

要选择生长速度适中的树木和灌木,以及适合路面生长的草坪植物,以确保植物能够良好地适应路面环境。

2. 植物布置植物的布置要考虑到整体的景观效果和功能需求。

一般来说,植物的布置可以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线性布置,即将植物沿路面边缘或中央线的形式进行布置;另一种是点状布置,即将植物点缀在园路两侧或路面各个节点,增加景观的层次感。

3. 植物间距植物的间距是园林路面植物配置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植物之间的间距不宜过大,以免形成空旷的感觉;也不宜过小,以免造成植物生长受阻。

一般来说,树木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树木的尺寸和生长速度来确定,灌木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灌木的型态和生长特点来确定。

二、造景设计园林路面的造景设计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1. 建筑景墙在园林路面的设计中,可以设置一些建筑景墙来增加景观的高度感和空间层次感。

景墙可以用砖石、木材等材料建造,也可以使用绿化墙等形式来实现。

在景墙上可以种植一些攀援植物,如常春藤、爬山虎等,以增加景墙的绿化效果。

2. 水景设置水景是园林路面上常见的一种造景方式。

可以设置喷泉、水池、水帘等水景元素,以增加路面的景观效果和凉爽感。

水景的设计还可以结合照明设施,形成夜景效果,增加夜间的景观效果。

3. 艺术雕塑在园林路面上可以设置一些艺术雕塑来增加景观的艺术性和独特性。

雕塑的材质和形式可以根据具体的设计需求来确定,可以使用石材、金属等材料进行制作,也可以使用抽象或具象的形式来表达设计的主题。

园林路面的植物配置与造景设计是园林设计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它能够为人们创造美丽、舒适、宜人的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用文档
第二章 植物造景理论
植物分类学、形态学
形态生活基础理论 生物学、生理学
遗传学、栽培学
园林造景理论 生态学理论:普通、干旱、植物、动物、城市生态学 美学理论: 美学基础、园林美学、景观美学及有关艺术原理 经济学理论:与社会自然经济有关的经济理论
实用文档
一、生物学理论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的科学。研究生命现象的本质,探讨 生命的结构,功能和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实用文档
植物可以重组城市的能量物质交换系统。 形成具有自我调节功能的,良性循环的城市生 态系统。近十多年来,城市环境建设目标,根 据各城市具体条件不同,提出:
森林城市、园林城市、风景城市、花园城 市、生态城市。其共同点是建立在以园林植物 为主体的基础上。
实用文档
二、园林植物形式美的内容最为丰富
种类多(原产中国木本植物8千余种,乔木 2500余种)。我国应用情况,大城市200— 400种乔灌木,小城市100种。植物个体形态 各异,各器官都有不同的观赏价值。
园林植物具有重要的“负反馈调节功能”。即当系统 发生偏差时,它可自动调节,使其恢复正常运行功能。
实用文档
三、美学理论
美学已渗透到各个学科中,并成有机整体的一部分,马 克思在其论著中论述(1844年):
实用文档
四、园林植物的美是天赋的
它最真实、最自然,是完美的,因为植物 的形式特征是亿万年的适应与选择而形成的, 是符合规律的。
实用文档
五、植物生态效益不可取代
植物是优良物质环境的创造者和不良环境的治理者。可以修复和 再造适于人类生存的环境。 一个人每天需吸收0.75㎏氧气,防出0.95㎏的二氧化碳。正常空气 中二氧化碳浓度为0.03%,达0.05%时不适,2%时呼吸困难。 植物生活中每吸收44g二氧化碳,放出32g氧气,每公顷草地每天可 吸收二氧化碳800㎏,放出氧气600㎏,。森林吸收1000㎏二氧化碳, 放出氧气750㎏。每亩草地约可供30人的需氧量。城市中每人有3— 5株乔木,就可满足需氧和消耗二氧化碳的量。
园林植物造景与配置
新疆农业大学林学与园艺学院 风景园林系 2015年10月07日
实用文档
第一章 植物造景在园林中的地位
园林是一个景观优美,环境舒适宜人的理想的工 作和生活环境,是现代追求的最佳生存环境。
园林众多要素中,园林植物是主体。因为植物在创 造优美的环境质量和优美的景观效果中贡献最大。实用Fra bibliotek档实用文档
三、园林植物的美,是充满生命活力的美
在生命的不同阶段和时刻,给人以不同的审 美感受。它既是静态的美,也是动态的美,并且 蕴藏着丰富的,深邃的内涵。内涵美的产生是为 植物的生命过程和人的一生有某些共性。在欣赏 过程中,很易“人化”和“移情”,通过联想和 想象与人的情感产生“共鸣”与“共振”,从而 获得更深层次的审美感受。
十一、树木全冠移植“热” 十二、植物高密栽植“热” 十三、园林树木造型修建“热” 十四、荒山绿化承包“热” 十五、滨河绿地景观建设“热” 十六、园林苗圃“热” 十七、园林树木反季节移植“热” 十八、外来植物引种“热” 十九、北方室内景园建设“热” 二十、生态林建设“热”
应用不好会:⒈破坏了景观统一协调美;⒉往往景物形象本身不美;⒊ 造成资金和空间的浪费。
是研究自然的或人工的群落中植物组成结构, 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植物与外界生态环境的 关系,以及生态地理分布规律。
表现为种间关系,关系复杂,较难调节,要保 持种间协调存在,不同种植物在生态习性上有不同 要求,如速生和慢生、喜光和耐荫、深根和浅根等。
实用文档
4、植物生态系统
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其中一个成分 变化会引起其他成分的连锁变化。
八十年代后,现代园林热潮接踵而来,部分已经降 温,但仍有部分高烧持续,还有一些热潮正在掀起。
一、假山水池“热”
二、亭台楼阁“热”
三、雕塑小品“热”
四、欧式园林“热”
五、城市广场“热” “热”
六、广场建设喷泉
七、园林绿地置石“热” 八、仿生雕塑“热”
九、草坪“热”
十、大树移植“热”
实用文档
是研究植物种群分布区和单位面积内种群的密度及其变 动的原因。
种群是占据某一个特定空间的同种植物集合体。 种群生态学表现了种内关系,(同种植物个体间的关 系),较易调节,有些树大树抑制小树生长。如:大桃树分 泌一种生物碱,抑制小桃树生长、发育。银杏雄株多于雌株, 造成自繁困难等。
实用文档
3、群落生态学
生态系统三要素: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城市中植物生态系统的构成与层次:植物个体生态、 种群生态、群落生态、植物生态系统。
实用文档
1、个体生态学
是研究一个种个体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环 境主要是指温度、水分、光照、土壤性质的适应界 限。并且探讨环境对个体形态、生理方面的作用。
实用文档
2、种群生态学
1.必须认识植物 2.个体和群体的生物学知识 3.个体和个体的生物学知识 4.群体和群体的生物学知识
实用文档
二、生态学理论
地球生物圈是一个大的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 草原生态系统 陆地生态系统 荒漠生态系统 农业生态系统 绿洲生态系统
实用文档
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是一个多变量、多功能、 多属性、大容量、高效率、快运转的一个开放大系 统。
构成:绿色植物是生产者,动物是消耗者,微生物是分 解者。
城市内部有一定自净、自我调节能力,但超过“城市生 态伐值”后,就无法调节。
城市自我调节途径:
①城市大气、水体、土壤等因素的物理稀释、扩散、 生物化学中和、分解、降解;
②城市绿地系统是重要的一个途径,物理作用、生理 生化作用,植物还可以隔离和吸收噪音,尤其是林木。
实用文档
植物造景
——就是在满足园林植物生长发育要求的基础上,
按照园林美学原理和环境特点,选择植物,合理配
置,创造出景观优美和充分发挥园林植物其他功能
的植物景观。
实用文档
植物造景的意义
一、植物在造园中具有任何要素不可取代 的“造景”与“生态”双重功能。从而确 定了它在现代园林中的首要地位。
我国正处于城市化高速发展的阶段。[城市化:农 村人口转变城市人口的过程。(城镇化)]就给城市环 境质量带来许多问题,其改善的主要手段,是园林植 物来实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