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复习
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复习思考题

<<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1.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就是运用自然界中的乔木、灌木、藤本、竹类及草本植物等,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与其它园林要素有机组合来创造景观,使之构成一幅既符合生物学特性又具有美学价值的生物立体画,供人们观赏、游憩。
2.园林:在一定的地块内,以植物、山石、水体、建筑等为素材,遵循科学原理和美学规律,创造出的可供人们游憩和赏玩的现实生活境域。
3.温度的三基点:每种植物生长发育都有最低、最适、最高温度,这就是温度的三基点。
4.秋色叶树:凡在秋季叶子有显著变化的树种,均称为“秋色叶树”。
5.常色叶树:有些树的变种或变型,其叶片常年呈异色,而不必分春秋季的来临,特称为常色叶树。
6.纯式花相:指树木在开花时,叶片尚未展开,全树只见花不见叶的表现形貌。
7.衬式花相:指树木在展叶后开花,全树花叶相衬的一类表现形貌。
8.适地适树:是指根据当地气候、土壤等各生态环境条件来选植能够健壮生长的树种。
9.花坛:是在具有几何形轮廓的植床内,种植各种不同色彩的花卉,运用花卉的群体效果来体现图案纹样,或观赏盛时绚丽景观的一种花卉应用形式,它以突出鲜艳的色彩或精美华丽的纹样来体现其装饰效果。
10.花境:是园林绿地中又一种特殊的种植形式,是以树丛、树群、绿篱、矮墙或建筑物作背景的带状自然式花卉布置,是模拟自然界中林地边缘地带多种野生花卉交错生长的状态,运用艺术手法提炼、设计成的一种花卉应用形式。
11.地被植物:指覆盖在地表面的低矮植物,它不仅包括多年生低矮草本植物,还有一些适应性较强的低矮、匍匐型的灌木和藤本植物。
12.垂直绿化:是指利用攀缘植物来美饰建筑物的一种绿化形式,由于这种绿化是向立面发展,所以叫做垂直绿化。
二.判断题:复习资料第一章P68――――1,3,4,7。
复习资料第二章P71――――4,5,7,10。
复习资料第三章P73――――2,3,4,6,7,8,9,11。
复习资料第四章P75-P76――――1,2,3,4,5,6,7,8,9,10,11,12,13,14。
3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原则

一、学习要求 • 本章主要介绍了园林植物的观赏特性、园林植物配
置与造景的美学原理和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的原则 。 • 了解: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的美学原理。 • 熟悉:植物配置与造景的原则。 • 掌握:园林植物的观赏特性。
• 识记:秋色叶树、春色叶树、双色叶树 、常色叶树、花相、纯式花相、衬式花 相、密满花相、覆被花相、适地适树。
•黄色叶植物 •银杏、无患子、栾树、槭树;金叶小檗、金 叶女贞、金叶锦熟黄杨、金叶榕等;金边、 金心黄杨、洒金柏、洒金珊瑚等;
•黄色干皮植物 金竹、黄皮刚竹、金镶玉竹、琴丝竹等。
图片
4)绿色 自然界中最普遍之色,是生命的颜色,
象征着青春、希望与和平。
绿色之中又分为: 嫩绿、浅绿、深绿、暗绿、蓝绿、灰绿 等不同的程度。图片
•紫色花植物 紫藤、三色堇、桔梗、紫丁香、紫荆、
石竹、紫茉莉等;
•紫色果实植物 紫珠、葡萄、桂花等;
• 一、园林植物的形态及其观赏性 • 二、园林植物色彩及其观赏性 • 三、园林植物的芳香及其观赏性 • 四、园林植物的质感及其观赏性
一、园林植物的形态及其观赏性 1.根脚 气生根—榕属;板根—某些热带树; 洞窟状—梅、楮等; 膝状根—水松、池杉、落羽杉等。图片
2.枝条 向上形、下垂形、水平形、匍匐形、攀援形 等多种形式。
•单叶类 针叶、披针叶、线形、心形、圆形、卵
圆形、椭圆形、匙形、马褂形、掌状、菱形 还有其他奇异形状。
•复叶类 羽状复叶:奇数羽状复叶、偶数羽状复
叶、多重羽状复叶; 掌状复叶。
• 叶色表现为深绿者有:油松、圆柏、云杉、 女贞、桂花、侧柏等;
• 叶色表现为淡绿者有:水杉、金钱松、七叶 树等等。叶色的变化初分可以分为至少三十 多种。
植物造景复习资料提要

植物造景》复习资料提要(红色字体为重点掌握)第一章植物造景的基本原理一、名词解释生活型;多度;频度;盖度;物候期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1、在设计时,植物的建造功能是最先考虑的,其次才是观赏特性等其他因素的考虑。
()2、利用植物材料创造一定的视线条件可增强空间感、提高视觉和空间序列质量。
()3、在园林景观构图中,主要观赏面可能更多的是树木和花草,植物是构图的关键,以植物为主的景点,起到补充和加强山水气韵的作用。
()4、群落是由一定数量的同种类植物组成,这是群落最重要的特征,是决定群落外貌及结构的基础条件。
()5、多度直接影响群落内的光照强度,关系到植物对环境物质与能量的利用程度,这对该群落的植物种类组成及相对稳定有极大的关系。
()6、在地理空间上,温度随海拔的升高、纬度的北移而升高,随海拔的降低、纬度的南移而降低。
()7、儿童活动场地设计时,由于儿童视线低,绿篱修剪高度不宜过高,微缩景观园林植株选用低矮品种,或多用修剪植物。
()8、杭州白堤上“间株垂柳间株桃”主要体现出对比与调和运用之绝妙。
()9、大多数针叶树喜欢偏酸性的土壤pH3.7-5.5,大多数阔叶树较适应微酸性土壤pH5.5-6.9。
()10、山茶花配植于白玉兰树下,则花、叶均茂,而广玉兰树下不适宜配植山茶花。
()。
三、选择题(在下列选项中选出一个或多个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选项)1、高山杜鹃引种到低海拔平地时,其存活的主导因子是()。
A、高温B、土壤湿度C、空气湿度D、低温E、弱光照2、蝴蝶兰、卡特兰在四川栽培,其存活的主导因子是()。
A、高温B、xxC、高湿D、低湿E、低温3、下列植物中,在15℃以上才生长的有()。
A、梅花B、桃花C、袖珍椰子D、花叶榕E、紫叶李4、下列植物中,在全光照条件下生长良好,不耐蔽荫的有()。
A、红豆杉B、橡皮树C、中华常春藤D、文竹E、杜鹃5、下列植物中,只能在蔽荫条件下生长,不能忍耐过强光照的有()A、肉桂B、珠兰C、木麻黄D、木棉E、银杏6、下列水生植物中,属挺水植物的有()。
(完整版)园林植物造景试题

名词解释1.花境:模拟自然界中林地边缘地带多种野生花卉交错生长的状态,运用艺术手法设计的一种长带状花卉应用形式。
2.机械关系:主要是植物相互间剧烈竞争的关系。
3.基础种植:用灌木或花卉在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基础周围进行绿化、美化栽植。
4.地被植物:指株丛紧密低矮用以覆盖园林地面,防止杂草孽生的植物。
5.室内植物造景:室内植物造景是人们将自然界的植物进一步引人居室、客厅、书房、办公室等自用建筑空间以及超级市场、宾馆、咖啡馆、室内游泳池、展览温室等公共的共享建筑空间中。
6.花坛:在具有几何形轮廓的植床内,种植各种不同色彩的花卉,运用花卉的群体效果来表现图案纹样或观盛花时绚丽景观的花卉应用形式,以突出的色彩或华丽额纹样来表现装饰效果。
7.植物配置:主要是指园林中各种植物如乔木,灌木攀缘植物水生植物花卉植物及地被植物等之间的搭配关系,或者是指这些植物与园林中的山水石建筑道路额搭配位置等。
8.岩石园:是以岩石及岩生植物为主,结合地形适当的沼泽,水生植物,展示高山草甸,牧场碎石陡坡峰峦溪流等自然景观。
9.植物景观:植物景观,主要指由于自然界的植被。
植物群落、植物个体所表现的形象,通过人们的感观传到大脑皮层,产生一种实在的美的感受和联想,植物景观一词也包括人工的即运用植物题材来创作的景观.10.攀缘植物: 通俗地说,就是能抓着东西爬的植物。
11.寄生关系::是一种对抗关系,是指一种小型生物生活在另一种较大型生物的体内,以另一种微生物为生活基质,在其中进行生长繁殖,并对后者带来或强或弱的危害作用.12.生理关系:13.绞杀植物:指一种植物以附生来开始它的生活,然后长出根送进土壤里,变成独立生活的植物,并杀死原来借以支持它的植物,是一类生活方式比较特殊的植物。
14.附生关系:常以他种植物为栖息地,但并不吸取其组织部分为食料,最多从它们死亡之部分上取得养分。
15.植物造景:以自然乔、灌、藤、草本植物群落的种类、结构,层次和外貌为基础,通过艺术手法,充分发挥其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进行创作,形成山水—植物、建筑-植物、街道-植物等综合景观,让人产生一种实在的美的感受和联想。
植物造景复习资料

一、单选题(共20题,40分)1、阳性植物的特点是(2.0)A、在强光照条件下生长良好,光补偿点较高B、在弱光照条件下生长良好,光补偿点较高C、在强光照条件下生长良好,光补偿点较低D、在弱光照条件下生长良好,光补偿点较低正确答案: A2、在道路两侧对应的两个花镜叫作()(2.0)A、单面观赏花境B、对应式花境C、灌木花境D、双面观花境正确答案: B3、在十字交叉路口一共有几个“视距三角形”?(2.0)A、 1个B、 2个C、 3个D、 4个正确答案: D4、下列植物中,属于常绿植物,常用于隐蔽和纠正建筑或公用设施的缺陷的是(2.0)A、爬山虎B、法国冬青C、水杉D、紫藤正确答案: B5、下列属于二年生草本花卉的是()。
(2.0)A、一串红B、三色堇C、矮牵牛D、鸡冠花正确答案: B6、下列不属于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园林类型的是()(2.0)A、美第奇式园林B、台地园林C、巴洛克式园林D、勒诺特尔式园林正确答案: D7、下列植物中叶色随着季节发生变化,春夏秋色彩各异的是(2.0)A、香樟B、水杉C、桂花D、大叶女贞正确答案: B8、下列哪类植物对空气湿度的要求最低()(2.0)A、孔雀草B、蜘蛛兰C、白掌D、蟹爪兰正确答案: D9、植物光合作用作用的动力是什么(2.0)A、水分B、氧气C、适宜温度D、太阳光正确答案: D10、利用多年生草本花卉为主,模拟高山草甸或草原的自然景观的花境类型是()(2.0)A、岩石园花境B、草甸花境C、灌木花境D、旱溪花境正确答案: B11、自然式园林奠定基础的时期是()(2.0)A、秦汉B、魏晋南北朝C、隋唐D、两宋正确答案: B12、法国寓言长诗《玫瑰传奇》中描述了中世纪西欧园林中的()(2.0)A、寺院庭园B、宫廷庭园C、城堡庭园D、公共园林正确答案: C13、盛花花坛的主要材料是()(2.0)A、常绿小灌木B、一二年生花卉C、观花小灌木D、观叶植物正确答案: B14、请问下图中的花境属于哪一种类型()(2.0)A、单面观花境B、双面观花境C、对应式花境正确答案: A15、下列植物中,()属于阴性植物(2.0)A、荷花B、兰花C、玫瑰花D、鸡蛋花正确答案: B16、请问下图中的花境属于哪一种类型()(2.0)A、灌木花境B、宿根花卉花境C、混合花境D、观赏草花境正确答案: C17、请问下图中的花境属于哪一种类型()(2.0)A、单面观花境B、双面观花境(岛状花境)C、对应式花境正确答案: C18、土壤酸碱度影响花的()(2.0)A、形状B、颜色C、气味D、重瓣性正确答案: B19、花境依种植材料分为:灌木花境、宿根花卉花境、球根花卉花境、观赏草花境和混合花境,其中,花境植物种类多,形态质感丰富,花期此起彼伏,富于季相变化的花境是()(2.0)A、灌木花境B、宿根花卉花境C、球根花卉花境D、观赏草花境正确答案: B20、下列哪种植物开花期每摘花一次可以延迟花期10天左右()。
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

• 早春开放的白玉兰硕大洁白,有如白鸽群集 枝头;
• 初夏开放的珙桐、四照花,以其洁白硕大, 如鸽似蝶的苞片在风中飞舞;小小的桂花则 带来了秋天的甜香;
• 蜡梅和梅花的凌霜傲雪,使得人类坚定了等 待春天的信念。
10
五、主体与从属 • 也就是重点与一般的关系,一般地,乔木
是主体,灌木、草本是从属的。 • 在园林中,突出主景的方法主要有轴心或
重心位置法和对比法。 六、比例与尺度 • 所谓比例就是指园林中各景物之间的比例
关系,而尺度是指景物与人之间的比例关 系。
11
第三节 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的原则
一、“适地适树”的原则 • 适地适树 是指根据当地气候、土壤等各
生境条件来选植能够健壮生长的树种。 • 在进行植物配置与造景时,首先应满足植
物的生态要求,使植物生长正常,通常的 做法是选用“乡土树种”。
12
二、功能性要求 • 不同的园林绿地有不同的功能要求,因此,
植物的配置与造景应考虑绿地的功能。
三、景观需求 • 园林绿地不仅有实用功能,而且能形成不同
的景观,给人以视觉、听觉、嗅觉上的美感。 1、因地制宜 2、因时制宜 • 植物是有生命的园林构成要素,随着时间的
28
第五节 观赏竹类的园林应用
一、竹子的观赏特性 • 根据各种竹子的秆形、色等方面的不
同,它们在园林绿化中有不同的用途, 如用竹子造成主景(竹林、竹径、竹篱 等形式)、配景(配景树、点缀树或隐 蔽树等形式)、制作盆景或作花坛绿化 等。
29
1、观赏竹在园林造景中的配置方法 • 以形态奇特、色彩鲜艳的竹种,采用群植、
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

试论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摘要:园林对改善周围环境和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而要想充分发挥园林的这些作用,就必须做好园林的设计工作,注重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
文章探讨分析了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的作用、原则、方法,并指出了当前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希望能够引起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关注,能够对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的实际工作发挥借鉴指导作用。
关键词:园林设计植物配置植物造景因地制宜整体效果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一、引言园林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景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保意识的增强,园林的重要作用更加凸显。
而要想充分发挥园林的作用,就必须做好设计工作,尤其是做好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工作。
当前,在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相关原则和方法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与落实。
因此,结合园林设计的实际工作,探讨分析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的有关问题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的作用在园林设计当中,植物配置与植物造景是其中十分重要的工作,同时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美化周围环境。
植物配置与造景充分利用了不同植物的的特点,对其进行合理的布置与安排,使这些植物呈现出各种不同的形态,创造出美感,为人们的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
植物配置和造景还能够对园林景观起到点缀作用,使园林景观的层次感更强,层次变化更多,为人们所向往和喜爱,成为城市规划中的亮点,美化了周围环境。
2、改善生态环境。
园林植物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其生态效益十分明显。
由于植物的叶子在光合作用下,吸收了二氧化碳,释放出了氧气,不仅使周围的空气得到了净化,还能够显著提高周围空气质量。
此外,一部分植物还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从而降低对人类的危害,美化环境,有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
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的艺术原理1

2、明度(亮度):指色彩的明暗程度。
无彩色中——白色明度最高,黑色明度最低。 有彩色中——黄色明度最高、紫色明度最低。
明度不同的植物
3、纯度(饱和度)——指色彩的纯净程度,也是色彩的 鲜艳度。
(1)加入灰,纯度降低。 (2)加其它色相,纯度降低。
二、园林造景的色彩构成 (二)色彩的心理感觉 (1) 色彩的冷暖感
线状(二方连续)、面状(四方连续)、环状重复
面状(四方连续)
环状重复
(3)近似
1)近似的概念——一个基本形的基础上作加、减、变形,大小色彩、肌理等变化, 形成若干近似的基本形。
2)近似的形态——设计要素各有特性,又能因近似而协调统一
枝条森林
(4)渐变
渐变的概念:指逐渐的、规律性的、循序的变动所取得的一种效果。 渐变的形态:关键特征是“变化”,并且是图形由此形到彼形缓慢变化。
◎底边水平放置的三角形,是稳定、永恒的象征; ◎倒三角形有强烈的不安定感。
平面图形----图案
(2)不规则形面——自然、流动、活泼的美感。
点、线、面的构成----重复、近似、统一
4.体形
是指由多界面围成的空间实体。自然界中不同种类的植物有不同的体形美; 同一类型的植物在不同的生长条件下也会有多种状态的体形美。
➢亮色轻,暗色重 冷色轻,暖色重
高明度、高纯度色华丽;反之朴素
(5)色彩的华丽与朴素-- 高明度、高纯度色在深色衬托下更显华丽
色彩的华丽与朴素
(三)色彩的对比与协调
1、色彩的对比 • (1)色相对比 (2)明度对比 • (3)纯度对比 (4)补色对比 • (5)冷暖对比
(1)色相对比
• ①、同类色对比——色相中最弱的对比,效果单纯、稳定,易呆板。 • ②、邻近色对比——色环中45°以内颜色的对比,效果和谐、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定义:运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等为题材,通过艺术手法,充分发挥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来创作园林植物景观。
现代定义:城市园林绿地中应用的园林植物,以其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以及园林学特性为基础,依据一定的科学规律和艺术法则,组合建造各种类型的人工植物群落或景点,以实现特定的生态、美化效果与实用功能价值的技艺。
传统和现代定义比较:功能:传统观赏为主,现代观赏,生态,实用依据:传统艺术,现代是自然科学,工程技术效果:传统是突出植物本身,现代是综合组景规模:传统小,现代是大与小二、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配置的特点1、建筑为主,植物为辅2、植物种类相对单调3、植物造景私有性强4、强调观赏艺术性,生态实用性差5、强调寓意,宜静观、细赏.植物造景设计是城市园林建设的主要任务;植物造景代表了当今国内外园林发展的方向。
三现代园林植物造景发展趋势1、走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2、增强城市植物多样性3、增强园林植物配置的综合功能 4、重视园林植物配置的科技含量 5、强化园林植物配置树种的选择与应用园林植物的观赏特性一、色彩美(一)色彩的一般属性:1.色调; 2.光度; 3.纯度(二) 色彩的观赏效应1、轻重感2、冷暖感3、动静感4、空间感5、疲劳感 6、情绪感(三)叶色美:(1)基本色:绿色(2)特殊色:除绿色以外而出现的其它叶色。
(四)花色美:含花色三大主色,单色花与复色花(五)果色:红色:栒子、石榴、火棘、冬青、构骨、南天竹、日本珊瑚、观赏辣椒、冬珊瑚、无花果等;黄色:金柑、构桔、柚、银杏、木瓜、沙棘等;黑色:女贞、刺楸。
(六)枝干色:普通色:褐色。
特殊色:二、形态美:1、园林植物的株形美2、花形3、叶形4、质地三、芳香美:特点:(1)不受视线限制(2)康体保健功能(3) 丰富气氛四、风韵美。
风韵美的来源:(1)花名的谐音(2)花卉形象园林植物造景的功能一生态功能 1、维持碳氧平衡 2、吸收有毒气体 3、阻止烟尘4、削弱噪音5、生态防护二美化功能1、联系城市建筑与空间2、增加城市建筑艺术效果3、体现城市风格和特色4、装饰生活三实用功能:遮荫、避雨、遮光、安全、遮丑、食用、医疗四情感功能:植物-----人最愿意接触的伙伴五商业功能:“黄金有价,花无价”直接价值(花卉贸易、产业发展)间接价值(生态、社会价值的转化)六康体功能;七科教功能:寓乐于教,植物园、森林公园及各种展览设施等。
一、植物群落:在特定环境或空间下,由一定的植物种类有规律的有机组合,并与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外貌与营养结构和特定功能的植物群体单元。
二、植物种群:一定条件下,环境或群落中某个种的全部个体群的总和(总称)。
种群是物种在自然界存在的基本单位。
园林植物群落类型:一、根据群落形成原因划分(一)自然植物群落。
在长期的历史发育过程中,在不同的生态条件下,自然形成的植物群落,如原始森林。
自然植物群落为自然重要组成部分,受人为因素干扰少。
(二)人工植物群落。
按人为意愿,将同种或不同种植物组合在一起形成的植物群落。
如城市园林中的树丛、绿篱、花坛等。
人工植物群落的形成过程、发展方向与最终结果均受人为因素所控制。
二、根据植物种类组成划分(一)单纯植物群落。
完全由一种植物组成的植物群落。
(二)混交植物群落。
由2种或2种以上的植物组成的植物群落。
三、根据景观外貌划分(一)稳定植物群落。
完全由常绿树种组成的植物群落。
(二)不稳定植物群落。
完全由落叶树种组成的植物群落。
(三)半稳定植物群落。
由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共同组成的植物群落。
四、根据生态环境类型划分(一)热带植物群落1.雨林景观植物群落2.季雨林景观—3.稀树草原景观群落(二)亚热带植物群落(三)温带植物群落1.落叶阔叶林景观群落2.针叶林景观群落3.温带草原景观群落(四)草甸景观群落(五)沼泽景观群落(六)水生植物群落(七)干荒漠景观群落植物群落的空间分布:一.水平分布二、垂直分布:植物群落随着海拔高度变化而出现的空间更替现象。
影响的主导因素--热量园林植物造景的美学原理:一)色彩美原理(二)形式美原理1、对比与调和2、节奏与韵律3、统一与变化4、比例与尺度5、均衡与稳定6、主与从园林树木的配置一、孤植(一)主题:个体美(二)功能:主景、背景、遮荫(三)条件:体量巨大,色彩艳丽,轮廓线富于变化,生长快,姿态优美,寿命长,开花配果茂盛,阳性树种二、对植:凡是乔灌木以相互呼应的形式布置在构图轴线两侧的配置。
(一)作用:配景(夹景)、遮荫、美化装饰;(二)对植形式A.两株对植1.对称种植:庄严、严肃2.非对称种植:生动、活泼B.多株对植-----列植三、丛植:由2---15株园林树木紧密成丛的一种配置形式,形成一个独立的观赏单元。
作用:主景、背景、遮荫与防护等。
四、群植:由多种乔灌木混合栽植成群的一种配置方式。
(一)规模:株数20---70株,面积以1亩内;(二)表现内容:群体美,即层次、外形轮廓、色彩与季相变化等;(三)搭配方式:1.平面搭配:林缘线---树丛、树群、树林边缘上树冠在水平上投影的连线。
林缘线曲折变化--组织空间和风景透视线,增加景深,丰富水平面层次 2.立面搭配:林冠线--树丛、树群或树林空间立面构图的轮廓线,可增强空间的韵律与节奏感。
通常分为:乔木层、亚乔木层、灌木层和地被植物层四层。
加强林冠线起伏的途径:●乔木层:位于群落的中央,常用阳性常绿乔木树种起背景烘托作用。
●亚乔木层:一般选花、叶观赏价值较好的种类。
●灌木层:配置在树群边缘,接近游人的地方,常为观花的花灌木。
●地被层:选耐荫的,自播能力强的一、二年生花卉或宿根花卉。
六、林植:由一种或多种园林树木在较大范围内栽植成林的一种配置方式。
一般株数在100株,面积1亩以上。
类型:按树种组成分:单纯树林与混交树林;按郁闭度大小分:1.疏林(郁闭度在0.6以下)a 草地疏林b 花地疏林c 疏林广场 2.密林(郁闭度在0.7~1.0)园林草花的配置一、花坛概念:在具有一定几何形轮廓的植床内种植各种观赏植物,以构成一幅精美图案或华丽色彩的花卉布置应用方式。
(一)表现主题:图案与色彩(二)类型:1.独立花坛:在园林中,以一个独立整体单元存在,长轴:短轴小于3:1,用于公园、小游园、林荫道、广场中央、交叉路口等处,形状多样,游人不能入内。
根据表现主题与材料,独立花坛分为:(1)花丛花坛:又叫盛花花坛,包括各种立体活动花坛。
表现主题:花卉本身华丽的色彩美(2)模纹花坛:又叫镶嵌花坛、毛毯花坛、毛毡花坛、图案花坛。
表现主题:美丽的图案纹样,幽雅、文静。
(3)混合花坛:是花丛花坛与模纹花坛的混合,兼有华丽的色彩与精美的图案,又较集栽花坛,也包括以孤植树木为主的花坛。
2.花坛群:由许多个独立花坛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构图整体。
特点:(1)整体外形轮廓为对称的,有明显中轴线,通常长:宽小于3:1;(2)构图中心:独立花坛、水池、喷泉、山石、雕塑、小品、建筑等;(3)内部设施有铺装道路、座椅、花架等;花坛设计建造注意事项1.花坛布置应从属于环境空间:在自然式布局中不宜使用花坛。
2.花坛的大小、造型与色彩等应与环境(地形、地势、建筑)协调,平面应简洁,边缘装饰要朴实;3.应根据花坛类型与表现主题合理选用植物;4.花坛内色彩与图案需精心设计:注意有主有次,色彩的调和,形状的协调。
5.施工要点(1)花坛砌边(2)土壤(3)放线(4)栽种(5)管理二、花境:以多年生花卉,包括多年生球根、宿根花卉和灌木为主构成的带状观赏地段。
一)表现主题:植物群落自然的群体美(二)类型:单面观赏花镜与双面观赏花镜三、花台:在一高的(40~100厘米)空心台座中填土,然后栽种观赏植物的一种花卉应用形式。
主题:形体、花色、芳香、花台造型特点:排水好视距缩近四、花池:种植床与地面高度接近,乱石砌边,内植花草、山石,古典园林常见。
五、花丛:不砌边,自然式布置,多用宿根花卉以及自播力强的一、二年生草花,置于草地、路边、树林旁等,大小、疏密、断续变化。
道路和广场的植物造景:城市道路的植物造景。
园林道路的植物造景。
城市广场的植物造景城市道路的植物造景概念:指街道两侧、中心环岛和立交桥四周、人行道、分车带、街头绿地等形式的植物种植设计,以创造出优美的街道景观,同时为城市居民提供日常休息的场地,在夏季为街道提供遮荫。
一、城市道路植物造景的原则(一)保障行车、行人安全(二)妥善处理植物景观与道路设施的关系(三)行道树的选择与应用原则:视距三角形:当纵横两条道路呈平面交叉时,两个方向的停车视距构成一个三角形;进行植物景观设计时,视距三角形内的植物高度也应低于0.7 m,以保证视线通透。
二、城市道路分类与绿地类型1、城市道路分类:城市道路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以及支路4类;2.道路绿地组成。
城市道路绿地指红线之间的绿化用地,包括人行道绿带、分车绿带、交通岛绿地等。
道路绿地断面布置形式:一块板、两块板、三块板式等,相应道路绿地断面也出现了一板二带、二板三带、三板四带以及四板五带式。
行道树种植方式:在一个城市中,行道树的种植代表着城市的整体形象,不同的地区与环境中树种的选择与种植方式不同。
但一般而言,行道树的种植主要有树池式与树带式两种。
二、园林道路的植物造景设计:1、园林主路2、园林支路和小路(1)山径(2)林径(3)竹径(4)花径(5)草径三、城市广场的植物造景1、广场的植物造景(1)规则式种植(2)集团式种植(3)自然式种植(4)广场草坪(5)广场花坛、花池居住区绿地的植物造景(一)居住区绿地植物造景的原则:1、生态性原则2、美观性原则3、功能性原则4、文化性原则5、人性化原则二、居住区绿地的类型和各类绿地的布置(一)居住区绿地的类型:公共绿地(居住区公园/小游园/组团绿地),宅旁绿地,配套公用建筑所属绿地,道路绿地。
建筑的植物配置一、植物与建筑的景观关系•建筑是人类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完美的建筑景观离不开周围自然环境的相协调,尤其是植物;•园林植物与建筑的关系是自然美与人工美的结合,配置得当能产生丰富的景观,二者相得益彰。
(一)、植物对建筑的影响 1.强调建筑主题 2.协调建筑与周围的环境 3、丰富建筑立面构图 4、赋予建筑时空感 5、完善建筑功能(二)、建筑对植物的作用•1、为植物生长创造小气候•由于建筑的朝向、围合程度,从而产生局部的光照、温度及通风等的自然因子的变化而形成不同的建筑小环境。
?2、为植物景观提供一定的背景建筑物的立面本身具有一定的色彩、体量、质感等硬质景观要素,这与植物的软质曲线特点差别较大,通常建筑的颜色以淡色居多,为植物提供了良好的背景,从而可以衬托出各种乔灌木的花色、叶色、枝干色等。
三屋顶花园设计屋顶花园:可以广泛地理解为在各类建筑物、构筑物、桥梁(立交桥)等的屋顶、露台、天台、阳台上进行的绿化装饰及造园活动的统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