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旅游市场分析

合集下载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国内游客消费行为差异分析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国内游客消费行为差异分析
进 行 了统 计 分 析 。
二 、 查 结 果 调 ( ) 查 对 象 基 本 信 息 一 调
武 汉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二 0 —0中 男 女 比例 约 为 1 31 高 于 表 . :, 5 全 国 的 男 女 出 游 比 例 12 : ; 游 客 的 年 龄 上 看 , .7 1 从 中 青 年 和 中 老 年 是 武 夷 山 国 内 游 客 的 主 力 军 , 占 了 9 . l ; 8岁 以 下 与 5 35 % 1 5岁 以 上 的 老 年 人 游 客 较 少 ; 从

调 查 方 法
本 调 查 采 用 游 客 访 谈 与 问 卷 调 查 相 结 合 的方 法 。
收稿 日期 :0 0 0 — 0 2 1— 9 2
基金项 目: 福建省 自 然科学基金 资助项 目(00011; 2 1J 5 ) 5 南平市科技局资助项 目( 20Z0 2o N 09 1— 作者简介 : 郭进辉( 7 一) 1 8 , 9 福建德化人 , 博士 , , 讲师 武夷学院旅游 系, 研究方向 : 生态旅游 、 旅游景区管理研究 。
游 客 对旅 游 产 品 的购 买 决 策 和 购买 行 动 过 程 … 游 客 旅 。 游 消 费 行 为 可 以 反 映游 客 消 费 结 构 的 差 异 ,从 而 促 进 旅 游 产业 结 构 调 整 , 测 游 客消 费趋 势 , 预 为旅 游 市 场 营 销 提 供 决 策 支持 。 目前 我 国对 旅 游 消 费 的研 究 已有 较 多 的 成 果 ,主要 集 中在 旅 游 消 费供 给 与旅 游 消 费 需 求
结 构研 究 等 方 面 田 。
武 夷 山 作 为 世 界 自 然 与 文 化 遗 产 保 护 地 ,是 我 国 首批 5 级 景 区和 国家级 重点 风 景 名 胜 区。 游 业 为 武 A 旅

武夷山茶文化旅游消费者研究

武夷山茶文化旅游消费者研究
武夷山茶文化旅游消费者研究
目录
01 一、消费者特征
03 三、营销策略建议
02 二、消费者行为分析 04 参考内容
武夷山,这个位于中国福建省北部的地方,不仅是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的所 在地,更是中国著名的茶文化发源地之一。这里的武夷岩茶,以岩骨花香的独 特韵味,历来为文人雅士所钟爱。如今,随着茶文化的复兴和旅游业的繁荣, 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武夷山,寻求品味这份深厚的茶文化。本次演示旨在探讨 武夷山茶文化旅游的消费者行为,以期为相关的旅游开发和营销策略提供参考。
总之,茶文化旅游是一种新颖、富有深度的旅游体验。通过深入了解和体验茶 文化的历史、传承和技艺,游客可以获得全新的旅游感受。未来,随着科技的 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茶文化旅游的前景将更加广阔。让我们共同 茶文化旅游的发展,感受茶文化的魅力!
参考内容二
茶文化旅游研究:以雅安茶文化 旅游发展为例
3、支付方式与消费水平
消费者主要采用线上支付的方式购买旅游产品,消费水平则因个人需求和行程 安排而异。一般来说,每个消费者的平均消费在1000-2000元之间。
三、营销策略建议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提出以下针对武夷山茶文化旅游消费者的营销策略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品牌知名度。针对中老年人群和受教育程度高的消费 者,可以借助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渠道进行广泛宣传,同时也可以通过举办茶 文化节等活动吸引更多游客。
2、旅游资源整合
为了更好地发挥雅安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协同效应,应加强跨行业、跨区域的资 源整合。例如,可以与当地的农业、林业、手工艺等行业合作,共同开发茶叶 美食、茶叶保健品、茶叶工艺品等特色商品,延长茶文化旅游的产业链条。同 时,可以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共同打造茶文化旅游目的地,实现资源共享、 客源互送。

武夷山旅游市场前景

武夷山旅游市场前景

近年来,武夷山市依托丰富独特的旅资源和品牌优势,旅游产业取得了大的成就,我市旅游经济正进入由光型向度假型逐步转变的新阶。

武夷山市委、政府审时度势,在我第十次党代会上,提出了把武夷山设成为“国际性旅游度假城市”的伟目标。

什么是国际性旅游度假城,武夷山如何建设国际性旅游度假市?这个课题就摆到了我们面前。

文试图从文化入手提出武夷山度旅游的主题并对武夷山如何建设际性旅游度假城市提出一点粗浅看法。

一、武夷山度假旅游的主题大家知道,最为流行的度假方式过于到海滨,享受阳光、海水、沙,这是最迷人的度假旅游,但是以水为主体的风景区如何开展度假游呢?这似乎是一个很新的话题。

里不妨提出三个原则来思考这个题:一是与资源和谐的原则,即有地保护和利用资源,发挥资源优;二是与景观和谐的原则,即很好依托景观优势,把度假产品做得引入胜,令人向往,留连忘返:三是与化和谐的原则,即融入当地传统文,把休闲度假提升到物质与精神高统一的程度,让度假活动更加充满力。

长期以来生命与生存、健康与长一直是人类不断探索的课题,随着会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长寿更成为现代社会人们追求的重大目标。

于是,生活环境与健康、运动与健康,饮食与长寿、气功与长寿等得到不断研究和探索。

几千年前,武夷山开山鼻祖———彭祖就在武夷山下繁衍生息,并深得养生之道。

《列仙传》卷上“彭祖者,殷大夫也。

姓钱名铿,帝颛顼之孙,陆终氏之中子。

历夏至殷末,八百余岁。

常食桂芝,善导引行气。

”殷时,“有采女问道于彭祖,少得道,知养性,年一百七十岁,视如十五。

”彭祖养生术,内容丰富,流传久远,有些方法,今天仍有现实的意义。

在传说中,彭祖养生之道,主要是通过自我修炼以抵御疾病达到长生,这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华内容之一。

彭祖注重生命本身,讲究养生之道,故以长寿而著称于世。

所以诸子百家及史籍中,留下了其方国养生术记载,其精神内涵都是一脉相承的。

彭祖养生术中,表现了中国人原始的生命哲学。

不仅有中国古老的气功健身法,而且彭祖还是懂烹调术的高手,比如“雉羹”,其做法如下,以野雉(今多用家鸡)、稷米(今用脱皮麦仁或薏苡米)入水,文火熬煮,待雉骨脱落肉化为细丝,稷米溶化为汁,再以二十四味佐料调味,鲜美喷香可口。

武夷山旅游营销策划方案

武夷山旅游营销策划方案

武夷山旅游营销策划方案武夷山位于福建省南部,是著名的旅游景区,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历史而闻名于世。

近年来,随着人们旅游消费能力的提升和对自然风景的追求,武夷山旅游业务不断发展。

然而,与其他著名旅游景区相比,武夷山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仍有待提高。

因此,为了进一步推动武夷山旅游业的发展,本方案提出了一系列的营销策划方案。

二、目标市场分析1. 目标市场细分根据武夷山的特点和市场需求,将目标市场细分为以下几个群体:- 自然风景追求者:注重自然风景和生态环境的游客;- 健康养生者:追求身体健康和养生的游客;- 文化历史爱好者:对武夷山的历史文化和人文名胜感兴趣的游客;- 年轻游客:追求刺激和新奇体验的年轻游客。

2. 目标市场需求分析根据目标市场细分,分析他们的需求,以便制定相应的营销策划方案:- 自然风景追求者:希望能够亲身感受到武夷山独特的自然风光,享受大自然的美妙和宁静;- 健康养生者:期望在武夷山享受清新的空气和饱满的阳光,有助于身体健康的活动,如登山、徒步、森林浴等;- 文化历史爱好者:渴望了解武夷山的历史文化,参观古代建筑和名胜古迹,体验传统文化活动;- 年轻游客:寻求刺激和新奇的游玩项目,例如攀岩、滑水、品尝当地特色美食等。

三、主要营销策划方案1. 建立品牌形象为了提升武夷山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需要重点打造一个有吸引力的品牌形象。

通过网站、海报、广告等宣传材料,展示武夷山的自然风光、文化历史和旅游设施,吸引目标游客的关注。

2. 开发特色旅游产品根据目标市场需求,开发一系列的特色旅游产品,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自然风景追求者:推出徒步旅游线路、自行车旅游线路和帐篷露营旅游线路,让游客可以深入感受武夷山的自然风光;- 健康养生者:推出温泉养生旅游产品,既能够享受温泉的疗效,又能够欣赏武夷山的美景;- 文化历史爱好者:开设文化之旅,参观古代建筑和名胜古迹,举办传统文化活动,让游客深入了解武夷山的历史文化;- 年轻游客:推出刺激和新奇的游玩项目,例如攀岩、滑水、品尝当地特色美食等。

武夷山茶文化旅游 SWOT 分析及发展战略

武夷山茶文化旅游 SWOT 分析及发展战略

侯 大 为 :武 夷 山 茶 文化 旅游 SWOT分 析 及 发 展 战 略
· 23 ·
“晚干侯 ”。之后 经 范仲 淹 、欧 阳修 、陆游 、苏轼 、朱 熹等 山茶 文 化底 蕴 ,茶 艺表 演者 又 缺少 武 夷 山旅游 常 识 ,
诸 多 人 的作 品宣 扬 ,赋予 了武夷 茶 深厚 的历史 文 化底 非 常不利 于推 广武 夷 山茶文 化旅游 产 品 。
劣 势 、机 遇 和 风 险 ,并 进 一 步 提 出促 进 武夷 山茶 文 化
1.地理优 势。武夷 山地处 福建 西北 部 ,毗邻 江西 ,
旅 游 发 展 的策 略 。
位 于长 江三 角洲 经济 带 和珠 江三 角洲 经 济带 之 间 ,这
一 带 区域 经 济 发 达 ,著 名 风 景 区林 立 ,武 夷 山市 交通
3.种 质 资 源优 势。武夷 山素有 “茶树 品种 王 国”之 总收入 为 2.9万亿元 ,市 场需求 庞 大 ,武 夷 山作 为 中国
称 ,蒋希 召 (公元 1884—1934年 )在 《蒋 叔南 游 记 》中记 仅 有 的 四个 双 世界 遗产 地 之一 ,无 论 是在 品牌塑 造 和
武夷山茶文化旅游的开发和发展是以优良的生态环境为基础近年来由于大红袍和红茶市场看好开发了许多新茶园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武夷山的生态环境常不利于武夷山茶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武夷山茶园面积超过10所以开发茶文化旅游新产品最好还是要以原有的已开发的资源为主开发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尤其是在开发综合性市场需求机遇产品市场机遇利用文化和自不断开发旅游新产品产业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的生态茶园时在单位面积内需要建设大量的基础设产业融合机遇利用政策优势政府提高服务意识业融合会给环境带来很大的压力所以就要在事前对施材料外观设计等方面制定周密的计划大的方向风险t应该是产品能够和环境相融合

武夷山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及对策建议

武夷山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及对策建议

“ 浪漫武夷 、 风雅茶韵” 茶旅营销活动 , 树大红袍送藏 国家 母 博物馆 , 成为国家博物馆收藏的首家现代茶叶。成功举办全 国主流电视媒体联合采风 大赛 、 奥运选手举重选拔赛 、 全国
定 向运动锦标赛 、 首届武夷山国际禅茶文化节 、 中国武 夷山 老年文化旅游节等大型活动 ; 组织参加云南昆明困际旅游交 易会 、 二角旅游交易会 、 长 三 大连 东亚 国际旅 游博览会等 十多
20 年第 1 期 09 3 总第 5 期 l
经济研究导刊
EC 0MI S AR 0N C RE E CH GUI DE
No 1 2 0 .3。 0 9
S r l .1 ei 5 a No
武夷山 游业发 旅 展的S T分 WO 析及对 议 策建
徐 淑 云
( 福建师范大学 经济学院 , 福州 30 0 ) 5 0 7
关键词 : 武夷山; 旅游业;WO S T分析 ; 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 :5 0 F9. 8 文献标 志码 : A 文章编号:6 3 2 1 (0 9 1— 17 0 17 — 9 X 20 )3 0 4 — 2


武夷 山旅游 业的发展 现状
机场 , 已经开通北京 、 上海 、 、 广州 厦门 、 福州及香港等 2 6条航
线。 横南铁路的开通, 为武夷山通往上海 、 南京、 合肥 、 无锡 、 厦
近年来 , 随着国家旅游业蓬勃发展 , 武夷山旅游业以势如 破竹之势得到迅猛发展 , 取得很大成就。 20 到 0 7年, 武夷山共 接待游 客 5 21 4. 4万人次 , 20 比 06年增长 2 . 实现旅游收 24 %, 入 2 .7 3 亿元 , 2 同比增 2 . 3 %。武夷 山旅游业发展不仅体现在 9 量的增加上 , 而且在质上也有了较大提高。 回首 2 0 , 0 8年 武夷 山旅游业的发展可谓硕果累累。 5 1” “ ・3旅游节 、 第二届海峡茶

【旅游规划学】武夷山旅游经济概况

【旅游规划学】武夷山旅游经济概况

武夷山旅游经济概况一、客源市场【摘要】:旅游客源市场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而海外客源市场则是客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积极开拓海外客源市场已经成为武夷山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分析了武夷山海外客源市场的时间和空间分布规律,计算武夷山旅游地理集中指数,结果表明武夷山具备应对国际环境变化的能力,将武夷山海外客源市场分为四类市场进行开发,提出了拓展海外客源市场的建议。

(一)本地市场:南平市周遭的公司或个人,以当地人有打折实惠又比较近,适合短程、短时游。

(二)国内市场:客源市场国内偏重于长三角、珠三角,市场开发北方、华中等地潜力巨大。

(三)国外市场:境外以港澳台和以新加坡、日本为主的东南亚仍然是最重要的客源市场。

而欧美、大洋州等地的国际旅游客源地市场的开发速度缓慢。

二、目的地系统(一)吸引物:1)自然遗产景观武夷风景区以“丹霞地貌”为其主要特征,其精华在于溪河与山峰之结合,主要有所谓“三三六六”之胜。

即所谓“三三秀水清如玉,六六奇峰翠插天”。

三三得九,三三秀水指的是萦绕于山中的九曲溪。

六六三十六,六六奇峰指的是夹岸森列的三十六峰。

另外还有仙洞七十二,名岩九十九。

那弯曲碧绿的溪水,缠绕着众多赤色的峰岩,碧水丹山,别具一格。

多少年来,人们给这里的峰、岩、溪、涧取了许多动人的名字,赋予它们优美的神话传说,牵动了无数游人的联想和遐思。

游武夷,既可九曲泛舟观光,又可徒步登山探胜。

后者可分为两条路线:一是顺溪而行,摘取镶嵌在溪旁的“珍珠”;二是以天心岩为中心,猎取北山岩壑之奇。

触景生情,纵横浮想,游人到此将沉醉在奇美的武夷山水之中。

①九曲溪景区(白岩洞、上下水龟、并莲峰、仙掌峰、玉柱峰、大藏峰、仙钓台、玉女峰)②天游——小桃源景区(天游峰、云窝、茶洞、隐屏峰、响声岩、小桃园)③溪南景区(灵岩一线天、楼阁岩、虎啸岩)④武夷宫景区(武夷宫、大王峰、幔亭峰、换骨岩)⑤北山景区(水帘洞、鹰嘴岩、流香涧、大红袍、马头岩、三仰峰)2)文化遗产景观①摩崖石刻②朱子理学文化③架壑船棺④闽越王城⑤下梅古民居3)主题公园(无)4)活动组织(无)(二)服务:服务人员充分,服务素质跟大的旅游城市相比有待提高。

结合案例思考武夷山景区市场营销战略的独特之处。

结合案例思考武夷山景区市场营销战略的独特之处。

结合案例思考武夷山景区市场营销战略的独特之处。

武夷山景区作为国内著名的旅游胜地,其市场营销战略具有独特的特点:
1. 把乡村旅游和文化体验作为核心卖点。

武夷山景区的市场营销战略重点突出了本地原始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文化遗产,推出了丰富的乡村旅游和文化体验产品,吸引了大量文化和生态爱好者前来观光、度假、学习和探索。

2. 倡导绿色旅游。

武夷山景区注重绿色旅游的理念,积极开展环保和文化保护工作,推动了旅游管理和服务的革新,为游客提供了高品质、高效率和高安全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和品牌。

3. 区别化营销策略。

武夷山景区在市场推广和渠道经营方面采用了区别化的策略,重视线上线下渠道的整合和营销创新,拓展了多元化的客户群体,不断拓展了市场份额和优化了业务结构。

例如,武夷山景区通过把“武夷茶”作为特色产品,强化了品牌形象,利用微信营销平台和旅游电商推广渠道,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前来购买和品尝。

综上所述,武夷山景区的市场营销战略体现了以人为本,注重可持续发展,注重创新和差异化营销策略,促进了旅游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和地方经济的繁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夷山旅游市场分析武夷山的生态旅游开发与保护【摘要】:从武夷山资源保护和森林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开展生态旅游与实现资源保护的关系,保护与开发利用既有促进作用又有相互矛盾,并进一步探讨自然保护区如何在实现资源保护的前提下开展生态旅游。

武夷山生态旅游发展之路已经走了将近30年,近年来,武夷山生态旅游发展的“步伐”更加成熟、稳健。

【关键词】:武夷山生态旅游资源保护【引言】:随着旅游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生态旅游在20世纪80年代应运而生。

因其强调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倡导人们认识自然、保护自然和享受自然,一出现便受到人们的欢迎。

近年来,生态旅游逐渐在我国各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等特定场所展开,发展势头较快,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旅游消费的新需求. 但是,生态旅游资源的盲目开发、旅游活动粗放式管理等均给生态旅游资源带来了严重的破坏,制约了生态旅游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1] 。

近年来,武夷山依托国有林场,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开发生态旅游,已成为旅游业的生力军,伴随着旅游业向纵深不断发展,武夷山已初步形成了以国家森林公园为龙头,武夷源、玉龙谷、青龙、龙川、大安源等生态旅游区为骨干的森林生态旅游体系,生态游给武夷山旅游业带来效益的同时,也给武夷山旅游贴上了“绿色”标签,成为世界遗产地的一张亮丽名片。

【正文】:1、武夷山总体概况武夷山市是中国重点风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自然保护区,拥有国家一类航空口岸、全国第4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城村古闽越王城遗址,以及省级旅游经济开发区、华侨经济开发区等。

境内山水秀丽、风光奇特、人文荟萃、古迹甚多,1999年12月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为世界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地。

地处东经117°37'22"~118°19'44"、北纬27°27'31"~28°04'49"。

位于福建省西北部、闽赣两省交界处。

全境东西宽70公里,南北长72.5公里。

东连浦城县,南接建阳市,西临光泽县,北与江西省铅山县毗邻。

总面积2798平方公里。

前身为崇安县,建置于北宋淳化五年(公元994年),1989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是一个以名山命名的新兴旅游城市。

辖5镇、5乡、6个国有农茶场、115个行政村。

总人口21.68万人,人口分布极不平衡。

属中亚热带地区,处于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

境内东、西、北部群山环抱,峰峦叠嶂,中南部较平坦,为山地丘陵区。

市区海拔210米。

地貌层次分明,呈梯状分布。

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最高处黄岗山海拔2158米,在我国大陆称为“华东屋脊”,最低处兴田镇,海拔165米(河床标高海拔160米)。

最高与最低点高差1993米,地势高低相差之大,为全省之最。

闻名中外的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及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主要部分位于境内,使武夷山市自然条件具备诸多特异性。

2.资源保护与生态旅游的关系2.1自然资源保护与生态旅游矛盾的协调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成立20年来,在自然资源保护、环境保护、科学研究等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了长期系统的工作。

但是我国目前对自然保护事业资金投入有限的情况下,进一步开展资源保护、环境质量监测等一系列工作将面临困难,而生态旅游不光需要生态与环境保护的投入,也必须以科学技术为依托。

生态旅游强调把旅游带给资源和环境的负面影响控制在可承受的限度内,旅游设施要与自然景观相协调,同时倡导在能量消耗和转化过程中采取消耗最小的原则。

因而,在保护和发展的矛盾中,自然保护区既不能片面强调保护,更不能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应该在实现资源保护的基础上,利用一部分现有的自然资源开展生态旅游活动,争取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获取一定数量的环境保护资金,这是永续利用绿色资源,实现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2]。

2.2生态旅游对资源保护具有的重要意义武夷山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业,是在保护区成立20年来资源保护取得成效,资源本底资料系统完整的基础上,设计出自然资源和环境所能承受的范围内开展生态旅游并取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这是保护区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也为保护区进一步开展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提供资金来源。

生态旅游的实质是以生态原理和可持续发展原则为指导,以保护资源,特别是保护生态的多样性,维持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促进环境保护与宣传教育,提高资源环境的管理水平为基本特征,要求旅游业发展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的和谐统一[3]。

生态旅游的意义还在于使人们观赏领略自然风光的同时,从大自然中了解生态体系结构,功能和人类不可分的关系,从而增强人们保护自然环境的责任感[4]。

另外,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业,能够引导社区群众积极参与,引导他们创办小规模的餐饮业、文化娱乐设施、交通运输业、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开发等,逐步提高他们对森林资源的依赖性,以旅游业替代他们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消耗,对实现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必将产生重要的意义。

3、武夷山生态旅游开发生态旅游开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在科学的定义和开发原则基础上,研究生态旅游开发的目标和市场潜力,经过综合分析,进行详细严格的规划,确定实施计划并加以落实。

一个地区生态旅游的开发,也不只是单个项目的开发,而是需要在整体策划的基础上,分批逐步实施,在整体上注重可持续发展,这样才能使区域的生态旅游得到永续、健康的发展。

3.1武夷山生态旅游开发的目的生态旅游开发的总体目标是区域可持续发展,其开发对象是一切具有生态美的自然和文化客体。

广义的生态旅游应当具有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两方面属性。

对一个旅游区来说,不仅要拥有良好的生态旅游资源,而且要做到“科学规划,合理开发,严格保护,永续利用”,简单来说,发展生态旅游,就是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既要充分发挥生态资源的优势科学发展生态旅游,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又要强调保护生态资源不受破坏和损害,能够永续利用,还有就是生态旅游发展要处理好发展经济与改善当地居民生活的关系。

3.2武夷山生态旅游开发的原则肩负着保护世界双重遗产的重任,武夷山市一直都把保护管理好景区作为头等大事,严格遵守以下原则,在景区内积极开展畅通工程,在立法、监测、环境整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3.2.1科学规划原则科学规划是生态旅游健康发展的基础。

盲目的、无系统的开发只能导致生态旅游资源的破坏,短期的经济利益代替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片面的保护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冲突。

生态旅游的科学规划就是通过对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分析与评价,并根据生态旅游市场的需求特点,提出生态旅游规划的总体思想、基本原则及具体目标。

3.2.2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目前已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趋势。

生态旅游的开发,不仅要满足旅游者获得在武夷山享受的需要,而且也要满足武夷山群众获得经济发展的需要;不仅要合理利用当地的生态旅游资源,更要为当地的生态旅游资源的维持和发展创造条件。

生态旅游的开发是双向的,是旅游者、投资主体和当地社会之间的平衡和互动。

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要求旅游与自然、文化、经济和人类生态环境成为一个整体。

生态旅游开发是改善武夷山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系统工程的一个入口,通过生态旅游的开发促进区域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从更大的层面上来看,需要全社会积极有序的参与。

3.2.3最大限度的社区参与与防“泄露”原则鼓励最大限度的社区参与,让武夷山群总加入到生态旅游业的开发,这也是武夷山生态旅游开发成功的原则之一。

3.2.4与专家的伙伴关系原则生态旅游的开发不是一项孤立的活动,成功的生态旅游开发来自于各方面专家的支持和参与。

生态旅游时涉及许多部门的综合型产业,专家的合作尤为重要。

2009年8月16日到19日,由北京师范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中国社科院、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中央民族大学、光明日报社、中央党校等国内大学院校和研究机构专家、教授、学者16人组成的考察团在南平市旅游局局长温秀梅的带领下考察武夷山养生旅游。

专家们对武夷山发展养生产业给予高度肯定,认为武夷山具有发展养生休闲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具有广阔的前景,武夷山是当之无愧的养生旅游的胜地。

3.2.5区域整体发展原则武夷山生态旅游开发,立足全市,以武夷山风景区和自然保护区为主体,近年来相继开发科考旅游、生态文化游、商贸旅游、会展旅游、体育旅游等新项目,其可供挖掘的旅游容量是巨大的。

3.2.6旅游产品多样性原则旅游产品的多样性是由生态旅游类型的多样性决定的。

武夷山生态旅游具有较大的包容性,在为少数层次较高的生态旅游者服务的同时,也可以为更大的消费群体服务,这也就是生态旅游的大众化。

3.2.7环境与文化的优先保护原则生态旅游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武夷山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的保护被置于优先地位。

在智能化管理系统的基础上,武夷山还实行景区封闭式管理,以最大限度的保护景区环境与文化。

3.3武夷山生态旅游开发概况武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建立30余年,生态旅游发展之路也走了近30年,成为当今世界上同纬度地带现存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所存的珍稀动植物物种为全国乃至世界所罕见,保护区森林覆盖率达到96.3%,绿色率达98%,森林净增2.6万亩,林木蓄积量增长22.8%。

已知植物种类3728种,几乎囊括了中国中亚热带所有的植被类型。

已知动物种类5110种,是珍稀、特有野生动物的基因库。

被中外生物学家称为"研究亚洲两栖和爬行动物的钥匙"、"鸟的天堂"、"蛇的王国"、"昆虫的世界"、"世界生物之窗"。

1987年武夷山自然保护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与生物圈”世界自然保护网成员,1992年又被联合国列为全球生物多样性A级自然保护区。

从文化的角度来说,武夷山具有丰富发文化遗存,有受到严格保护的汉代古城遗址、有充分利用有效发展的茶文化,又有不断提升的环保意识和热情纯朴的民风,这些可以说都是武夷山良好的人文生态环境。

得天独厚的自然状况,使保护区大气质量优于国家一级标准,空气负氧离子的含量高达每立方厘米11.2万粒,超出国家标准8倍之多,成为名符其实的“天然大氧吧”,许多海内外游客幕名前来这里,吸一口森林空气,喝一口天然矿泉水。

据统计,这几年,武夷山生态游接待游客每年都在200万人次以上,各项旅游收入10亿多元。

生态游的兴起,带动了周边地区乡村旅游住宿、餐饮、购物及配套服务,推动了农副产品销售,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大安、曹墩、桐木、五夫等偏远山村农民过去因穷而搬出大山,如今,发展生态游,火了乡村经济,他们又纷纷迁回故里,办起农家宴,农家旅馆、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