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音乐下册 阿西里西1课件 湘教版

合集下载

最新湘艺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音乐课件:《阿西里西》课件1

最新湘艺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音乐课件:《阿西里西》课件1
② 根据自己预习时理解过的逻辑结构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讲课在多数情况下是根据教材本身的知识结构展开的,若把自己预习时所理解过的知识 逻辑结构与老师的讲解过程进行比较,便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③ 根据老师的提示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教学中经常有一些提示用语,如“请注意”、“我再重复一遍”、“这个问题的关键是····”等等,这些 用语往往体现了老师的思路。来自:学习方法网
阿西里西
了解彝族
彝族是中国西南地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 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及广西壮族 自治区北部,形成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彝族 崇尚火,是追求光明的象征,在彝族地区,最 隆重的传统节日是“火把节”,火把节多在农 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举行。
火把节
火把节彝语叫“都则”,为祭火之意 。最 初是彝族先民用火把来驱虫避邪、企盼丰收 的民间习俗。在征服和改造自然的历史进程 中,逐步演变成今天的民间文化体育节日。 火把节的传统项目有斗牛、赛马、斗羊、摔 跤、斗鸡、爬油杆、抢羊、射击、赛歌、选 美、赛衣、老鹰捉小鸡、跳“朵乐荷”舞、 耍火把、打情火等,各式各样的节目精彩纷 呈,高潮迭起。
节奏练习
2 4
X
X.X
X
X
XX
XX
X
X
X
0
表 现的 真 棒,你表 现的 真 是 思?
“阿西里西”是彝语“我们的好朋友”的意思
“丘都拉迪嗡啊”是钻篱 笆洞的游戏。
结束语:
音乐是人们了解一个民族文化的窗口。祖 国的西南是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除了彝族 外,还有苗族、傣族、壮族等少数民族,其 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或多或少的接触过 他们的民族音乐文化,如:苗族飞歌、傣族 孔雀舞、壮族的《刘三姐》等都是经典之作。
④ 紧跟老师的推导过程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课堂上讲解某一结论时,一般有一个推导过程,如数学问题的来龙去脉、物理概念的抽象归纳、语 文课的分析等。感悟和理解推导过程是一个投入思维、感悟方法的过程,这有助于理解记忆结论,也有助于提高分析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阿西里西》音乐PPT课件(4篇)

《阿西里西》音乐PPT课件(4篇)

彝族有哪些节日
❖ 彝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等省,有十几个 支系。彝族的传统节日很丰富,根据节日的性质可 分为生产性节日、社交游乐性节日、纪念性节日、 庆祝性节日和祭祀性节日等五类 。彝族崇尚火,是 追求光明的象征。在彝族地区,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是火把节,火把节多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 举行。
阿西里西
你能说出图片中的服饰是哪个民族的吗?
彝族服饰的介绍
❖ 花腰彝族妇女的服饰由头帕、 大襟裳、托肩、领挂、腰巾、 腰带、肚兜、绣花鞋等十余种 配件组成。其中以头饰与腰饰 最为丰富,头部多以巾、帽、 大股彩色的绒线或银泡为装饰, 以大玛樱花为主图,四周绣有 花边。头巾、衣袖、坎肩、背 部和裤脚等显眼的部分都用马 樱花、杜鹃花、山茶花等变形 图案,在帽檐和肩峰处,还扎 有银、铜、钢丝为柄的花缨, 走起路来左右晃动,如彩蝶飞 舞。
“我们都是朋友,大家一起做游戏,一起来跳 舞”,表达了快乐彝乡热爱生活、热爱劳动喜爱 交往、喜爱跳舞的快乐天性。该歌曲是“中国少 数民族十大民歌”、“WHI世界民间音乐遗产保护
范例”、首届“中国城市十佳形象主题歌”。
阿西里西
你能说出图片中的服饰是哪个民族的吗?
彝族服饰的介绍
❖ 花腰彝族妇女的服饰由头帕、大 襟裳、托肩、领挂、腰巾、腰带、 肚兜、绣花鞋等十余种配件组成。 其中以头饰与腰饰最为丰富,头 部多以巾、帽、大股彩色的绒线 或银泡为装饰,以大玛樱花为主 图,四周绣有花边。头巾、衣袖、 坎肩、背部和裤脚等显眼的部分 都用马樱花、杜鹃花、山茶花等 变形图案,在帽檐和肩峰处,还 扎有银、铜、钢丝为柄的花缨, 走起路来左右晃动,如彩蝶飞舞。
❖ 火把节彝语叫“都则”,为祭火之意 。最初是彝族 先民用火把来驱虫避邪、企盼丰收的民间习俗。在 征服和改造自然的历史进程中,逐步演变成今天的 民间文化体育节日。

湘艺版音乐二年级上册第1课《阿西里西-伴奏》说课稿

湘艺版音乐二年级上册第1课《阿西里西-伴奏》说课稿

湘艺版音乐二年级上册第1课《阿西里西-伴奏》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阿西里西-伴奏》是湘艺版音乐二年级上册第1课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旋律优美,节奏欢快,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歌曲分为两个乐段,第一乐段节奏明快,旋律简洁,易于学生掌握;第二乐段节奏稍复杂,旋律富有变化,需要学生仔细体会和演唱。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歌曲的演唱、伴奏的演奏和歌曲的理解与欣赏。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引导学生通过演唱和演奏,感受歌曲的韵律和情感,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他们喜欢音乐,乐于参与音乐活动。

但是,他们的音乐技能和音乐素养还有待提高,需要通过系统的教学,逐步培养他们的音乐能力和音乐兴趣。

在学情分析的基础上,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三. 说教学目标1.能正确演唱歌曲《阿西里西-伴奏》,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能用打击乐器为歌曲《阿西里西-伴奏》进行伴奏,体验音乐表演的乐趣。

3.能够理解歌曲的内容和情感,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4.能够运用音乐元素,创作简单的音乐作品,提高学生的音乐创造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歌曲《阿西里西-伴奏》的演唱和伴奏演奏。

2.教学难点:歌曲第二乐段的节奏和旋律的把握,以及打击乐器的正确使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示范法:我将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演唱和伴奏演奏示范,帮助学生学习和模仿。

2.练习法:学生将通过反复练习,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提高音乐技能。

3.游戏法:我将学生进行音乐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4.多媒体教学:我将运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视觉和听觉材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音乐。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我将通过简单的音乐游戏,引导学生进入音乐课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教学歌曲:我将为学生示范演唱歌曲《阿西里西-伴奏》,并教授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湘艺版音乐二年级上册第1课《阿西里西》教案

湘艺版音乐二年级上册第1课《阿西里西》教案

湘艺版音乐二年级上册第1课《阿西里西》教案一. 教材分析《阿西里西》是一首二年级上册的湘艺版音乐教材。

这首歌曲以欢快的节奏和简单的歌词,展现了生活在草原上的孩子们的快乐生活。

歌曲共两段,第一段描述了孩子们在草原上奔跑、嬉戏的场景,第二段则表达了孩子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整首歌曲旋律优美,富有童趣,适合二年级的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音乐具有较强的兴趣和好奇心,他们喜欢通过唱歌、跳舞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但这一年龄段的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需要教师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掌握歌曲。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阿西里西》的旋律和歌词。

2.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使他们能够感受到歌曲的欢快情绪。

3.引导学生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

4.增强学生对草原文化和生活的了解,培养他们的民族团结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熟练地演唱歌曲《阿西里西》。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一些音高和节奏,以及对学生音乐表现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手段,让学生了解草原生活和孩子们的生活场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互动教学法:教师与学生互动,共同探讨歌曲中的情感表达,提高学生的音乐理解能力。

3.游戏教学法:通过音乐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歌曲。

4.分组合作教学法:让学生分组练习,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歌曲《阿西里西》的音频、视频资料。

2.准备草原图片、孩子们嬉戏的图片或视频。

3.准备音乐乐器,如手鼓、口琴等。

4.准备音乐练习册,以便学生课后巩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阿西里西》,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

然后展示草原图片和孩子们嬉戏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谈论草原生活和孩子们快乐时光。

2.呈现(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歌曲《阿西里西》,讲解歌曲的背景和歌词含义。

湘艺版音乐二年级上册第1课《阿西里西》教学设计

湘艺版音乐二年级上册第1课《阿西里西》教学设计

湘艺版音乐二年级上册第1课《阿西里西》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阿西里西》是一首二年级上册的湘艺版音乐教材。

这首歌曲以欢快的旋律和简单的歌词,让学生感受和体验音乐的快乐。

歌曲中重复的旋律和歌词,让学生容易记忆和演唱。

本节课的设计,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这首歌曲,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他们喜欢音乐,愿意参与各种音乐活动。

但是,他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还不够成熟,需要通过系统的教学,逐步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在学习《阿西里西》这首歌曲时,学生需要掌握简单的节奏和旋律,以及基本的音乐术语。

三. 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并演唱《阿西里西》这首歌曲。

2.学生能够掌握简单的节奏和旋律,以及基本的音乐术语。

3.学生能够通过学习这首歌曲,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并演唱《阿西里西》这首歌曲。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掌握简单的节奏和旋律,以及基本的音乐术语。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演唱和演奏,让学生感受和体验音乐的美妙。

2.互动法:教师与学生互动,让学生在演唱和演奏中,提高他们的音乐技能。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通过合作演唱和演奏,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阿西里西》的乐谱和教学PPT。

2.学生准备音乐课本和文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阿西里西》的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和体验音乐的美妙。

然后,教师简要介绍这首歌曲的背景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阿西里西》的乐谱,并讲解乐谱中的基本元素,如旋律、节奏、音符等。

然后,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演唱乐谱,让学生熟悉和掌握旋律和节奏。

3.操练(10分钟)教师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演唱和演奏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并给予鼓励和表扬。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几名学生进行演唱和演奏展示,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反馈。

湘艺版音乐二年级上册第1课《阿西里西》说课稿

湘艺版音乐二年级上册第1课《阿西里西》说课稿

湘艺版音乐二年级上册第1课《阿西里西》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阿西里西》是湘艺版音乐二年级上册的第一课,本节课以富有地方特色的民歌为主题,旨在让学生感受和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音乐风格。

歌曲《阿西里西》来自我国西部地区,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情,歌曲旋律欢快,节奏鲜明,歌词简单易懂,易于学生传唱。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我国的民族文化,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具有较高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

在这个年龄段,学生的好奇心强,学习能力逐渐提高,但注意力容易分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生动有趣的方式进行教学,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西部地区的民歌风格,学会演唱歌曲《阿西里西》。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模仿、合作等方法,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对音乐的欣赏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演唱歌曲《阿西里西》,了解西部地区的民歌风格。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一些特殊节奏和音准的把握,以及西部地区民歌的特点。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如故事导入、图片展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运用聆听、模仿、合作等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歌曲。

3.利用多媒体设备,如音响、投影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视觉和听觉体验。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一个有关西部地区的故事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初步聆听:让学生聆听歌曲《阿西里西》,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

3.学唱歌曲: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歌曲中的特殊节奏和音准。

4.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练习,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5.展示环节:让学生在班级展示自己小组的学习成果,互相评价、学习。

6.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了解西部地区的民族文化,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二年级音乐下册 第四单元《阿西里西》课件1 新人教版

二年级音乐下册 第四单元《阿西里西》课件1 新人教版

你能说出图片中的服饰是哪个民族的吗?
彝族服饰的介绍
花腰彝族妇女的服饰由头帕、大襟裳、托 肩、领挂、腰巾、腰带、肚兜、绣花鞋等十 余种配件组成。其中以头饰与腰饰最为丰富, 头部多以巾、帽、大股彩色的绒线或银泡为 装饰,以大玛樱花为主图,四周绣有花边。 头巾、衣袖、坎肩、背部和裤脚等显眼的部 分都用马樱花、杜鹃花、山茶花等变形图案, 在帽檐和肩峰处,还扎有银、铜、钢丝为柄 的花缨,走起路来左右晃动,如彩蝶飞舞。
阿西里西
教学目标
• 1.引导大家喜欢我国彝族音乐,感知音乐中 的民族风格和情感,了解彝族的音乐传统, 培养大家热爱我国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
• 2.通过学习彝族民歌《阿西里西》,激发大 家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情感。
• 3.在音乐实践中,培养大家良好的行为习惯 和宽容理解、互相尊重、共同合作的意识 和集体主义精神。
彝族的音乐有什么特点呢?
• 彝族音乐细腻见长
• 彝族是我国能歌善舞的民族之一。彝族民间 有各式各样的传统曲调,诸如爬山调、进门 调、迎客调、吃酒调、娶亲调、哭丧调等。 无论男女老少,个个都会唱几首。有的曲调 有固定的词,有的没有,是临时即兴填词。 山歌又分男女声调,男声调雄浑高亢,女声 调柔和细腻。各地山歌又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如著名歌曲《马儿快快跑》、《远方的客人, 请您留下来》,就是根据彝族民间曲调提炼 出来的.
彝族的节日
• 在彝族地区,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是火把节, 火把节多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举行。
• 火把节彝语叫“都则”,为祭火之意 。最初 是彝族先民用火把来驱虫避邪、企盼丰收的 民间习俗。在征服和改造自然的历史进程中, 逐步演变成今天的民间文化体育节日。
• 火把节的传统项目有斗牛、赛马、斗羊、摔 跤、斗鸡、爬油杆、抢羊、射击、赛歌、选 美、赛衣、老鹰捉小鸡、跳“朵乐荷”舞、 耍火把、打情火等,各式各样的节目精彩纷 呈,高潮迭起。

湘教版音乐二下阿里里教学设计1

湘教版音乐二下阿里里教学设计1

学唱歌曲一、初听歌曲1、纳西族小朋友唱得好不好听?你听出了哪些歌词?2、讲解歌词撒小秧的意思。

初步感知歌曲,了解衬词。

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二、再听歌曲1、仔细听学上两句。

2、学会的唱给大家听听。

学一学,唱一唱初步学歌曲三、学唱歌曲听老师弹琴,随琴学唱。

学唱模唱法学唱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及意图为歌曲进行身势伴奏1、师示范,边唱边用身势伴奏。

2、引导学生说出哪强些,哪弱些,并自己尝试。

3、全班在教师钢琴伴奏下边唱边用身势伴奏。

体验强弱,用身势伴奏。

培养节奏设计能力。

情感处理1、引导学生说出情绪。

2、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

1、各抒己见。

2、有感情的演唱。

教师引导、点拨。

标情感目标:感受少数民族的音乐并能乐于学习。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听赏《阿细跳跃》,了解相关民俗,引导学生自由地用多种形式表现音乐。

教学难点体会节拍的强弱,能用力度变化表现歌曲。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及意图组织教学唱师生问好歌。

礼貌问候情境定向学生随音乐《阿细跳跃》即兴律动。

律动初步体验音乐参与体验一、整体聆听《阿细跳跃》1、听,听到音乐你想做什么?2、为什么?3、你听出哪个音乐重复出现的次数最多。

1、各抒己见。

2、说基本情绪。

3、听辩。

引导、启发、听辩。

二、细听音乐主题1、唱一唱老师与学生合作唱“主题音乐”游戏接龙。

2、动一动①师示范在出动起来。

②启发学生动一动。

③请学生上台展示自己设计的动作。

④全班分成四组进行合作1、唱游戏接龙。

2、律动活动。

通过听、看、仿、动、敲、等一系列活动形式,让学生充分感受《阿细跳跃》的基本情绪,也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云南人民的性格与能歌善舞的特点。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及意图表演,用不同的方式表现主题音乐。

用身体动作或打击乐。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

参与表现音乐老师和学生加入彝族阿细跳跃的队伍,在音乐声中共同欢庆。

老师带领全班同学律动,让全班同学手拉手围成圆圈,尽情地表现音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彝族的音乐有什么特点呢?
• 彝族音乐细腻见长 • 彝族是我国能歌善舞的民族之一。彝族民间有各 式各样的传统曲调,诸如爬山调、进门调、迎客 调、吃酒调、娶亲调、哭丧调等。无论男女老少, 个个都会唱几首。有的曲调有固定的词,有的没 有,是临时即兴填词。山歌又分男女声调,男声 调雄浑高亢,女声调柔和细腻。各地山歌又有自 己独特的风格,如著名歌曲《马儿快快跑》、 《远方的客人,请您留下来》,就是根据彝族民 间曲调提炼出来的.
你知道“阿西里西”、“丘都拉迪嗡啊” 是什么意思? • “阿西里西”是彝语“我们是好朋友” 的意思
• “丘都拉迪嗡啊”是表示欢乐情绪的衬词, 无实意。
问题
• 这歌曲在演唱时声音力度发生了哪些变化?
• 中强——中弱——渐强——中强——强
• 这些力度变化对表达歌曲的情感有什么作用?
• 歌中的力度变化颇为细致,层次感很强,这对表现歌曲的 情绪来说十分重要。也可以说,失去了这首歌的力度层次, 这首歌的音乐情趣也就失去了它应有的光彩。
阿西里西
教学目标
• 1.引导大家喜欢我国彝族音乐,感知音乐中 的民族风格和情感,了解彝族的音乐传统, 培养大家热爱我国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 • 2.通过学习彝族民歌《阿西里西》,激发大 家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情感。 • 3.在音乐实践中,培养大家良好的行为习惯 和宽容理解、互相尊重、共同合作的意识 和集体主义精神。
彝族的节日
• 在彝族地区,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是火把节,火把节 多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举行。 • 火把节彝语叫“都则”,为祭火之意 。最初是彝族 先民用火把来驱虫避邪、企盼丰收的民间习俗。在 征服和改造自然的历史进程中,逐步演变成今天的 民间文化体育节日。 • 火把节的传统项目有斗牛、赛马、斗羊、摔跤、斗 鸡、爬油杆、抢羊、射击、赛歌、选美、赛衣、老 鹰捉小鸡、跳“朵乐荷”舞、耍火把、打情火等, 各式各样的节目精彩纷呈,高潮迭起。
笛老挪
• 笛老挪,彝族边棱气鸣乐器。汉族称土洞箫 . 演奏时,双手托持土洞箫,口对吹孔边棱送 气,手指开闭音孔而发音。
月琴
• 是由阮演变而来的弹拨乐器。月琴的琴颈较短,音 箱为木制圆形,也有八角形的,口张四根丝弦,分 成两组,每组两弦的音高相同。通常是五度定弦, 演奏时左手按弦,右手持拨子弹奏。常用于戏曲、 曲艺和歌舞伴奏也用于器乐合奏,是京剧乐队三大 伴奏乐器之一.它的音量较小,音色清脆柔和。
你能说出图片中的服饰是哪个民族的吗?
彝族服饰的介绍
花腰彝族妇女的服饰由头帕、大襟裳、 托肩、领挂、腰巾、腰带、肚兜、绣花鞋等 十余种配件组成。其中以头饰与腰饰最为丰 富,头部多以巾、帽、大股彩色的绒线或银 泡为装饰,以大玛樱花为主图,四周绣有花 边。头巾、衣袖、坎肩、背部和裤脚等显眼 的部分都用马樱花、杜鹃花、山茶花等变形 图案,在帽檐和肩峰处,还扎有银、铜、钢 丝为柄的花缨,走起路来左右晃动,如彩蝶 飞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