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路径

合集下载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路径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路径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路径一、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ICD-10:M17)行单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ICD-9-CM-3:81.54002)(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骨关节炎诊治指南》(2007年版),《现代人工关节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病史:多见老年病人,长期反复的膝关节疼痛或者肿胀,严重的膝关节活动受限。

2.体检:膝关节比较严重的内、外翻畸形,严重的膝关节活动受限。

3.辅助检查:膝关节负重位X线片可见明显的内侧、外侧或双侧关节间隙明显变窄或消失,髌骨轴位片提示髌股关节间隙狭窄或病变。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1.诊断明确的重度骨性关节炎,症状明显,保守治疗无效,影响正常生活和运动。

2.无手术禁忌证。

(四)标准住院日为≤1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M17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疾病编码。

2.当患有其他疾病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3-5天。

入院后进行患者宣教,预先康复训练。

1.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2)常规生化检查;(3)血沉、C反应蛋白;(4)凝血功能;(5)血型;(6)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7)胸片、心电图;(8)负重位X线片,双下肢全长片。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1)心脏彩超(2)下肢血管彩超(3)动脉血气分析、肺功能、肺部CT(4)膝关节CT或MRI,髌骨轴位片(5)心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心肌梗塞及静脉血栓的相关指标(6)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排查指标(7)脊柱的X线片、MRI检查(病史或体检提示有脊柱病变者);(8)术前备血(9)有相关疾病者及时请相关科室会诊,并采取相应的检查与治疗3.术前需要准备的其他事项3.1 必须要准备的事项(1)术前禁食水(2)请相关科室会诊(3)术前皮肤准备3.2酌情准备的事项(1)术前导尿及术前通便(2)术前镇痛及镇静(3)准备带手术中需要使用的药物,包括:止血药物,鸡尾酒镇痛药物等(4)准备带手术中需要使用的耗材,包括:绷带,引流管等(5)围手术期的营养支持(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膝痹、临床路径分析及改进方案doc

膝痹、临床路径分析及改进方案doc

膝痹、临床路径分析及改进方案doc膝痹、临床路径分析及改进方案一、疾病概述1.1 定义:膝痹是一种慢性退行性关节病变,主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僵硬和功能障碍等症状。

常见于老年人,与年龄、肥胖、关节过度使用等因素有关。

1.2 发病机制:膝痹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关节软骨损伤、关节滑膜炎和炎症介质释放等因素有关。

二、临床表现2.1 主要症状:膝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晨僵等。

2.2 体征:关节肿胀、畸形、杵状指等。

三、辅助检查3.1 影像学检查:X线、CT、MRI等。

3.2 体液检查:关节腔积液分析、血液生化指标检查等。

四、诊断与鉴别4.1 诊断标准: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4.2 鉴别诊断:与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等疾病进行鉴别。

五、治疗原则5.1 非手术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康复锻炼等。

5.2 手术治疗:关节镜手术、人工关节置换等。

六、临床路径分析6.1 临床路径制定的目的和原则。

6.2 膝痹患者入院的预评估和选优。

6.3 术前准备和术前指导。

6.4 手术治疗的规范流程和操作要点。

6.5 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6.6 出院指导和术后康复计划。

七、改进方案7.1 加强预防宣教:向患者普及相关知识,提醒注意膝关节的保护和锻炼。

7.2 完善临床路径:优化膝痹患者入院评估和手术治疗流程,减少不必要的延误和复杂性。

7.3 强化团队合作:加强医护人员的沟通与配合,确保手术治疗的顺利进行。

7.4 提升技术水平:引进先进的手术器械和技术,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附件:1.临床路径制定的参考资料。

2.膝痹患者术前评估表格。

法律名词及注释:1.责任保险:指医疗机构或医生为减轻患者治疗过程中可能造成的风险而购买的责任保险。

2.医疗纠纷:医患之间因医疗行为产生的争议或纠纷,可能导致法律诉讼。

膝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门诊临床路径

膝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门诊临床路径

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临床路径门诊一、膝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门诊临床路径标准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膝痹或骨痹(TCD编码:BNV09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ICD-10编码:M17.900X003或M17.900X004)。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1995年1月1日实施,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有关“骨痹”的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骨关节炎诊治指南(2007年版)》中的诊断标准: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

膝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常见证候:风寒湿痹证:肢体关节酸楚疼痛、痛处吲定,有如刀割或有明显重着感或患处表现肿胀感,关节活动欠灵活,畏风寒,得热则舒。

舌质淡,苔白腻,脉紧或濡。

风湿热痹证:起病较急,病变关节红肿、灼热、疼痛,甚至痛不可触,得冷则舒为特征;可伴有全身发热,或皮肤红斑、硬结。

舌质红,苔黄,脉滑数。

痰瘀痹阻证:曾有外伤或扭伤史,或痹病反复发作,日久入络,关节刺痛,掣痛,疼痛较剧,痛有定处或痛而麻木,不得屈伸,或关节僵硬变形,关节及周围皮色暗紫,舌体暗紫或有瘀点、瘀斑,苔白而干涩,脉细涩。

肝肾两虚证:骨关节疼痛日久不愈,反复发作,时轻时重,致骨节变形,筋脉拘急,肌肉萎缩,难以屈伸,腰酸肢冷,尿少便溏,或心悸气短,或头晕耳鸣,舌质淡白,或舌红少津,脉沉细,或沉细而数。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为≥7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骨痹或骨痹(TCD编码:BNV090)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ICD-10编码:M17.900X003或M17.900X004)。

膝关节骨关节炎临床路径(县医院适用版)

膝关节骨关节炎临床路径(县医院适用版)

膝关节骨关节炎临床路径(县医院适用版)一、膝关节骨关节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膝骨关节炎(K/L III-IV级,严重疼痛伴功能障碍)(ICD -10:M17.901)行全膝关节置换术(ICD-9:81.54007)。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常规-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慢性病程,膝关节疼痛或活动受限逐渐加重;可有外伤史。

2.体格检查:患膝疼痛、活动受限,可伴有屈曲挛缩畸形或内、外翻畸形。

3.辅助检查:X线检查符合膝骨关节炎。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常规-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膝骨关节炎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及活动水平。

2.膝骨关节炎病变终末期,通常年龄60岁以上,病情严重者年龄范围可适当放宽。

3.全身状况允许手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1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M17.901膝骨关节炎疾病编码。

2.膝骨关节炎终末期,关节间隙明显狭窄甚至消失。

3.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4.病变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患者有改善患膝疼痛及活动度的要求。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2-3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1)术前完成功能量表(KSS评分);(2)血常规、血型(ABO 血型+Rh因子)、尿常规、便常规+潜血;(3)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检查、传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4)胸部X线平片、心电图;(5)手术部位X线检查:患膝负重正侧位、髌骨轴位、下肢全长片;(6)腰椎正侧位片。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血沉、CRP、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超声心动图、双下肢血管彩色超声、颈动脉超声等。

3.根据具体情况,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参照《中国骨科大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3、骨性关节炎诊疗规范及中医临床路径

3、骨性关节炎诊疗规范及中医临床路径

3、骨性关节炎诊疗规范及中医临床路径
其病理特点为膝关节软骨变性破坏、软骨下骨硬化或囊性变、关节边缘骨质增生、滑膜增生、关节囊挛缩、韧带松弛或挛缩、肌肉萎缩无力等。

膝痹病以中老年患者多见,女性多于男性。

60岁以上的人群中患病率可达50%,75岁的人群则达80%o
该病的致残率可高达53%0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依据有无局部和全身性致病因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通常所指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属于原发性这一类;继发性关节炎多有局部外伤、手术、长期慢性关节疾患等病史。

临床上骨科门诊中以膝痛就诊者50%都可诊断为骨性关节炎,而且以原发性为常见。

因此,本病引起的膝关节难受使中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极大影响,由此产生的社会经济负担对社会经济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中医药治疗该病有独特优势,目前已有大量文献报道。

随着中医药对骨性关节炎发病机制与药物作用机制探讨的深化,治疗手段也渐渐丰富。

目前的治疗方法多有:
中药内・・・。

膝痹病中医临床路径审批稿

膝痹病中医临床路径审批稿

膝痹病中医临床路径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

一、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膝痹病(TCD 编码:BNV09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ICD-10 编码:)。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参照2007 年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制定的《骨关节诊治指南》。

2.疾病分期(1)早期(2)中期(3)晚期3.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疗方案”。

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常见证候:风寒湿痹证风湿热痹证瘀血闭阻证肝肾亏虚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1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膝痹病(TCD 编码:BNV090)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ICD-10 编码:)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3.各种保守治疗无效半年以上,X 线片显示为晚期改变,有全膝置换术指征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潜血(2)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沉、凝血功能(3)C-反应蛋白(4)膝关节X 线片(5)心电图(6)胸部透视或胸部X 线片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骨代谢指标、ASO、类风湿因子、血脂、膝关节MRI、关节液检查等。

膝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路径

膝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路径

膝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路径引言:膝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退行性疾病,以膝关节软骨的破坏、关节囊的改变和骨组织的重新塑造为特征。

临床路径是对某一特定疾病按照一定的规范和要求所设计的标准化诊疗过程。

为了提高对膝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诊治效果,建立一套科学且系统的临床路径显得尤为重要。

一、概述膝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导致膝关节功能受损的主要原因之一,患病率逐年上升。

其主要症状包括疼痛、僵硬、垂直支撑能力下降以及行动困难等。

膝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和发展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年龄、性别、生活方式、遗传等。

二、临床表现膝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膝关节疼痛、关节肿胀、活动受限等。

通常来说,开始时只有轻微的不适感,但随着病情的进展,疼痛会逐渐加重。

三、诊断膝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和体征,并结合影像学检查,如X线、MRI等。

在临床路径中,常规的诊断工具包括膝关节X线片、关节液检查、骨扫描等。

四、治疗针对膝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大类。

保守治疗包括非药物疗法和药物疗法。

非药物疗法主要包括物理疗法、体重控制、使用辅助器具等。

药物疗法主要包括镇痛药、非甾体消炎药、软骨修复剂等。

如果保守治疗无效,手术治疗可以考虑,如关节镜手术、关节置换术等。

五、康复与护理膝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进行康复与护理。

康复包括肌肉锻炼、关节活动度恢复、功能训练等。

护理方面,护理人员应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和教育,帮助患者恢复并提高生活质量。

六、临床路径设计建立膝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路径需要考虑到多个方面,包括病人的特点、病情的严重程度、治疗方法等。

通过建立明确的路径和流程,可以提高各个环节的协调性和连贯性,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确保患者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最优质的医疗服务。

结论:膝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膝关节骨关节炎临床路径

膝关节骨关节炎临床路径

膝关节骨关节炎临床路径〔 2021 年县医院适用版〕一、膝关节骨关节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膝骨关节炎〔 K/L III-IV 级,严重疼痛伴功能障碍〕〔ICD-10 :M17.901 〕行全膝关节置换术〔ICD-9 : 81.54007 〕。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常规 - 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病史:慢性病程,膝关节疼痛或活动受限逐渐加重;可有外伤史。

2.体格检查:患膝疼痛、活动受限,可伴有屈曲挛缩畸形或内、外翻畸形。

3.辅助检查: X线检查符合膝骨关节炎。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常规- 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膝骨关节炎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及活动水平。

2.膝骨关节炎病变终末期,通常年龄60 岁以上,病情严重者年龄范围可适当放宽。

3.全身状况允许手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18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 :M17.901 膝骨关节炎疾病编码。

2.膝骨关节炎终末期,关节间隙明显狭窄甚至消失。

3.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4.病变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患者有改善患膝疼痛及活动度的要求。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2-3 天。

1.必需的检查工程:(1〕术前完成功能量表〔 KSS评分〕;(2〕血常规、血型〔 ABO 血型 +Rh 因子〕、尿常规、便常规 + 潜血;(3〕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功能检查、传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4〕胸部 X线平片、心电图;(5〕手术部位 X线检查:患膝负重正侧位、髌骨轴位、下肢全长片;(6〕腰椎正侧位片。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工程:血沉、CRP、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超声心动图、双下肢血管彩色超声、颈动脉超声等。

3.根据具体情况,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参照?中国骨科大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膝痹(膝骨性关节炎)临床路径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中医诊断:膝痹病(TCD编码:BNV264;
西医诊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ICD-10编码:M17.961)
患者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性别:________ 年龄:________ 住院号:____________ 住院日期:年月曰出院日期:年月日
1、制定该临床路径的依据为康复科的膝痹的诊疗常规。

故应根据该患者的实际临床诊断进行相应项目的
填写。

当临床诊疗过程与医院相关文件规定发生冲突时,应以医院发布的相关文件规定为指导原则。

2、检查项目:按医保政策,为避免滥用生化六大项的检查,此项目应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及病况选择。

3、中药及中成药项的选择原则:以诊疗常规为依据,根据实际情况,静滴药物每次只能选1〜2种,根据合
理用药的规定,静滴与口服药物原则上不能同时使用疗效类似的品种,如静滴红花针时,不能同时
选用丹七胶囊等同样具有活血作用的口服药。

4、医生护士签名:指该患者的主管医师及主管护士。

5、变异项指:患者因各种原因未按常规开展和完成诊疗,中途办理岀院、转院或转科等特殊情况的。

6、“□其他”:指表格中未能具体列岀的内容。

7、由医生填写的项目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住院及岀院日期、住院天数、主要诊疗工作、重点医嘱、病
情改善情况及变异记录。

8、由护理负责填写的项目包括:主要护理工作。

康复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