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破设计方案(深孔爆破)
111深孔爆破设计说明书9.18

乌鲁木齐县庙尔沟矿业开发有限公司深孔爆破工程设计说明书一、工程慨况1、交通位置乌鲁木齐县庙尔沟矿业开发有限公司煤矿位于乌鲁木齐市南约52公里,行政区划归乌鲁木齐县管辖,矿区与东部的乌鲁木齐—艾维尔沟柏油公路有简易公路相通,从矿区向西经水西沟联营煤矿到后峡与216国道相连,交通便利。
2、自然地理井田位于北天山乌鲁木齐南山山脉中的一个山间谷地,地势总体山是南高北低,西高东低之地形,海拔高度1995—2211米,相对高差50—110米,属中低山丘陵地貌。
3、地址特征矿区内出露岩性为黑色、深灰黑色凝灰质砾岩,构成矿区背斜核部地层,地层产状88度—145度∠31度—67度,未见底。
含煤地层西山窑组以河流相、泥炭沼泽相合湖相沉积为主,岩性分层明显,岩相交替出现。
西三窑组含可采煤层一层(单层煤),每层编号为A1。
北部原煤区(F1断层以北)煤层煤质较好,厚度大且变化小,层位较稳定,构造简单,南部火烧区(F2断层以南)煤层煤质一般,厚度变化大,层位不稳定,构造极复杂。
A1煤层普遍具有受构造影响破碎现象,内生裂隙比较发育,每层结构比较简单。
4、井田构造井田位于北天山地向斜褶皱带伊林哈比尔尕复向斜山间凹陷内,为天山褶皱带内的小型山间构造含煤盆地之一。
F1断层以西、F2断层以北为一单斜构造,总体走向225°,向北西倾斜,东缓西陡,产状305°—320°∠15°—31°。
5、煤层井田内仅含有煤层1层,为可采煤层,编号为A1,该煤层为巨厚煤层,其全层厚度为14.12—23.61米,平均厚度17.22米,属较稳定煤层。
6、矿井水文地质条件井田位于北天山乌鲁木齐南山脉中的一个山间谷地,为天山褶皱带的小型山间构造含煤盆地之一。
矿区内出露地层有石炭系、侏罗系、第四系,地质构造较简单。
7、开采技术条件煤层顶板岩石主要为长石石英砂岩,其中仅ZK002煤层顶板岩石饱和状态下的单向抗压强度为 3.8Mpa,属极软岩石;而其他煤层的顶板岩石饱和状态下的单向抗压强度在8.7—10.1Mpa之间,属次软岩石,(5Mpa<Rb<30 Mpa)。
中深孔爆破设计方案

中深孔爆破设计方案一、项目背景和目标1.安全:确保爆破作业过程安全可靠,人员财产免受损害。
2.高效: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确保爆破效果最优,达到工程要求。
3.环保:尽量减少爆破对环境的影响,防止土壤和水体污染。
4.节约:合理利用资源,减少爆破材料的浪费。
二、工程条件和现状分析1.工程地点:详细说明爆破地的地质特征,包括岩性、结构、裂隙情况等。
2.目标:明确爆破的目标物体,如岩体、土层等。
3.约束条件:考虑爆破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如建筑物、人员安全等。
三、设计方案1.爆破参数的确定:-准备工作:对爆破现场进行测量、勘察,确定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质,选取适当的测点位置和测量方法。
-动态力学参数测定:通过实验和监测,获取岩石的爆破速度、爆破压力、爆破能量等数据。
-设计爆破参数:根据岩体的物理性质和要求,确定合适的爆破参数,包括装药量、孔深、孔径、装药方式、孔距等。
2.孔道设计:-孔道位置:选择合适的爆破孔点,通过岩体的裂缝系统和结构特征,寻找最佳的孔道位置。
-孔道布置:根据爆破参数和孔道性质,合理布置爆破孔道,包括孔距、孔径、孔深等的确定。
-孔道钻探:采用合适的钻孔设备进行钻探,保证孔道的精度和质量。
3.装药设计:-装药方式:根据爆破参数和孔道布置,选择合适的装药方式,如直排、不等间距装药等。
-装药量控制:根据爆破需求和岩体的特性,确定合适的装药量,避免过度或不足的装药现象。
-装药材料:选择合适的装药材料,如炸药、起爆药、推进药等。
4.引爆方式:-爆破网路:根据孔道布置和爆破需求,设计合理的爆破网路系统,确保爆破的同时不引发安全事故。
-引爆方式:选择合适的引爆方式,如电雷管、导线、雷管串联等。
5.安全措施:-爆破现场的警戒和封锁:设置警戒线,限制人员和车辆进入爆破区域。
确保现场的安全封锁,避免事故发生。
-爆破作业人员的防护:爆破作业人员必须佩戴防护用品,如防护服、安全帽、防爆眼镜等。
-爆破作业的时间和天气限制:避免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进行爆破作业,如大风、雷雨等。
中深孔爆破设计方案

中深孔爆破设计方案在现代建筑和矿山工程中,爆破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石头、岩石和土壤的拆除和开采过程中。
其中,中深孔爆破设计方案在提高效率和保证安全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中深孔爆破设计方案的原理、方法及其对项目的影响。
一、中深孔爆破设计方案的原理中深孔爆破设计方案相对于传统一次性爆破方案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可控性。
其原理在于通过连续进行多次小规模爆破,逐渐破碎岩石或土壤,以达到最终的挖掘或爆破目标。
这种设计方案可以减少爆破过程中的冲击力和振动,最大程度地保护周围环境和结构物的安全。
二、中深孔爆破设计方案的方法1. 爆破孔的布置在中深孔爆破设计方案中,爆破孔的布置是关键一步。
爆破孔的位置、间距和角度需要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要求进行合理的规划。
一般来说,孔的间距应根据岩石或土壤的性质和强度来决定,孔的角度应使爆破效果最大化。
2. 炸药选择和装药方式在中深孔爆破设计方案中,炸药的选择和装药方式是至关重要的。
炸药的选择应根据岩石或土壤的性质、强度和颗粒大小来确定。
装药方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直排装药、无排装药或倒排装药等不同的方式。
3. 连续爆破的设计中深孔爆破设计方案中,连续爆破的设计是保证爆破效果的关键。
连续爆破的设计应根据岩石或土壤的性质、爆破孔的布置和装药方式来确定。
通过逐渐增加药量和爆破孔数目,以及控制爆破时间和间隔,可以使爆破过程更加平稳和可控。
三、中深孔爆破设计方案对项目的影响1. 提高工程效率中深孔爆破设计方案通过控制爆破过程,提高爆破效果和工程运输效率。
相对于传统一次性爆破,中深孔爆破设计方案能够更加准确地达到工程目标,减少不必要的爆破次数和材料浪费,从而提高整体工程效率。
2. 保证安全性中深孔爆破设计方案能够有效控制爆破过程中的冲击力和振动,降低对周围环境和结构物的破坏风险。
通过合理的爆破孔布置、炸药选择和装药方式,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3. 减少环境污染中深孔爆破设计方案相对于传统一次性爆破,减少了爆破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和颗粒物,对周围环境的污染更小。
深孔爆破设计方案

灵石露天矿石方剥离爆破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一.概况灵石露天矿位于灵石县段纯镇境内。
根据该矿矿建指挥部提供的矿区地形地质图,该矿区可采煤层共三层,出露岩石多为石灰岩、砂岩和页岩,属于中等硬度岩石。
由于爆破方量巨大,拟采用多台浅孔钻机平行作业的方式进行深孔梯段爆破。
二.爆破施工方案考虑到该矿的岩石剥离深度较大,拟采用多梯段爆破法进行岩石剥离。
梯段高度出于安全和效率考虑初步确定为10米以内。
根据现场煤层与岩层厚度最后确定具体的梯段高度。
对于边坡比较高的位置拟采用光面爆破的方式以保证边坡的稳定。
爆破穿孔采用瑞典阿特拉斯高风压钻机或者日本古河一体全液压钻机以及国内河北宣化生产的C M358潜孔钻机。
由于现场煤层间的岩层厚度多小于10米,钻孔直径不宜太大。
拟采用Ф140m m和Φ120m m 的穿孔设备进行主爆区的钻孔工作,Ф90m m的钻机主要用于边坡光面爆破和零星小方量部位的爆破。
装药拟采用现场混装炸药车,使用混装车主要有以下优点:1、安全、可靠混装车并不运送成品炸药,料仓内盛装炸药的原料,这些原料按一定的比例在爆破现场混制并装入孔内,再经5~10分钟发泡后才能成为炸药,所以非常安全。
2、计量准确采用先进的计量仪表,计量误差小于±2%3、占地面积小、建筑物简单根据《民用爆破器材工厂设计安全规范》地面站仅为防火级。
安全级别降低,减小了安全距离,减少了占地面积,节省投资。
4、用人少、炸药成本低一个年产10000吨的炸药加工厂需数百人。
如采用地面站和现场混装炸药车只需几十人,炸药成本大大降低。
5、爆破效果好在同一个炮孔内装填两种以上不同密度、不同能量级的炸药,炸药和炮孔偶合性好,使炮孔充分利用,可扩大孔网参数。
克服根底,减少大块,改善爆破效果。
6、装药效率高混装车每分钟可混装药200~450㎏,也就是1~2分钟可装一个炮孔,比人工装药提高工效数十倍。
7、改善了工作环境混装车采用了先进的配方,不含T N T ,减少了环境污染,保证了职工的身心健康。
采石场中深孔爆破设计

筠连县筠连镇莲花采石场开采(中深孔爆破)设计方案二〇一四年三月第一章工程概述1.1工程名称、地点及规模工程名称:筠连县筠连镇莲花采石场中深孔爆破施工方案。
工程地点:筠连县筠连镇莲花村七组。
工程内容及规模:5万吨/年矿山开采及运输。
1.2矿岩物理力学性质矿山位于筠连莲花乡鼻状背斜中段北西翼近轴部,为单斜岩层,岩层产状为:倾向300°,倾角48°,矿区地质构造简单、岩石节理裂隙发育,采矿许可区域内见两组节理,产状分别为:217°根据莲花采石场储量地质报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采石场设计范围内水文地质条件中等,工程地质条件中等,环境地质条件中等。
围岩及矿石致密坚硬,节理发育。
开采矿体硬度F=7-9,比重约为2.70吨/m3。
1.3工程范围、工作内容和工程量该矿批准开采标高为+575—+510米,根据矿层产出位置,结合地形条件,开采方式采用两级台阶由上而下开采。
矿山开采先从东侧修建一条专门的挖掘机上山通道由工业广场至矿山开采顶部,然后自顶部逐步向下剥离、爆破、采挖。
第二章、爆破方案的选择及台阶推进方式2.1爆破方案的选择根据矿山地质构造基本情况和年生产需求,矿山露天开采,采用从上向下分层分台阶潜孔钻中深孔爆破,挖掘机挖装,汽车运输的机械化施工。
2.2山坡露天平台开采由于山坡岩石较为坚硬,在修建好挖掘机专用上山道路至山顶后,先进行穿孔爆破,当爆破区域地形比较平缓,可采用控制底板标高、打不同深度的垂直孔,直接装药爆破形成正规的台阶爆破工作面。
爆破作业后再用挖掘机清理(图3-9、图3-10示)。
4图2.10 清除爆破石碴形成工作平台示意图工作平台基准面炮孔布置图2.9 爆破方法开拓工作平台钻孔布置示意图图3-9爆破方法开拓工作平台钻孔布置示意图 图3-10清除爆破石碴形成工作平台示意图2.3 台阶的推进方式掘沟为一个新台阶的开采提供了运输通道和初始作业空间,完成掘沟后即可开始台阶的侧向推进。
深孔台阶爆破方案步骤

深孔台阶爆破方案步骤一.工程概况和周围环境。
(一)工程名称:用途、范围、工程量、地貌、地形、地质概况、水文地质、气候、气象。
(二)周围环境:包括周围建筑、地下管线、地面路线、空中管线等名称及距爆点距离。
二.钻眼器具与爆破器材的选择。
钻机、钻杆、钻头、炸药品种、雷管种类三. 爆破参数和爆破网路。
1.孔径Φ和台阶高度H孔径主要取决于钻机类型、台阶高度和岩石性质。
台阶高度一般取10~20米。
2.底盘抵抗线W为避免留根底、残埂,一般以底盘抵抗性代替最小抵抗线。
w过大爆破质量恶化,w 过小,爆破能量得不到充分利用,爆堆分散不集中,钻孔费用增加。
经验表明d=80mm~150mm时w=(0.28~0.35)H或W=kD3.孔距和排距a=mw m通常大于1,在宽孔距小抵抗线爆破中为3~4或更大,第一排孔往往由于底盘抵抗线过大,应选用较小的密集系数,以克服底盘阻力。
b=asina60=0.866a(等边三角形布孔)4.堵塞长度ll=(0.7~1.0)w或l=(20~30)d5.超深h和孔深Lh=(0.15~0.35)w 或h=(0.1~0.2)H6.单耗7.每孔装药量及总药量第一排Q=qawH第二排Q=kqabHK取1.1~1.28.装药结构(以及起爆药包数量,位置)采用偶合、连续装药结构。
用规格为∮=32mm*180*150药卷制作起爆药包,置于靠近眼底部位,即反向起爆。
9.爆破网路的设计最好采用V型起爆顺序四.爆破安全设计。
1.爆破振动安全距离。
R C=(K/V)1/a Q1/32.冲击波安全距离R k=25Q1/33.个别飞石安全距离R p=20K p n2w d五.爆破安全技术措施。
1.打眼:2.装药和填塞:3.连线4.安全防护措施5警戒:6.盲炮处理.7.需要的特需技术措施.六.附图.包括:(1)台阶三面(或两面)投影图(2)爆区平面图(3)起爆网路连线图(4)安全警戒范围图。
完整版)☆露天中深孔爆破设计

完整版)☆露天中深孔爆破设计露天中深孔爆破设计目录1.设计依据和技术要求1.1 设计依据1.2 技术要求2.工程概况2.1 矿区位置及交通条件2.2 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1.设计依据和技术要求1.1 设计依据本次设计的依据是针对露天中深孔爆破的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的。
主要考虑到爆破后的效果,如岩石的破碎度、碎石的块度、爆破震动的影响等因素。
同时,也考虑到了安全和环保的要求,保证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1.2 技术要求本次设计的技术要求主要包括爆破参数的确定、爆破方案的设计、爆破材料的选用、爆破震动的控制等方面。
其中,爆破参数的确定是关键,需要充分考虑到矿体的性质和周围环境的影响,以达到最佳的爆破效果。
2.工程概况2.1 矿区位置及交通条件本次工程位于XX矿区,交通较为便利,方便了材料和设备的运输。
同时,也需要考虑到施工期间的交通安全问题,保证人员和车辆的安全。
2.2 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该矿床主要由XX岩和XX岩组成,具有一定的脆性和坚硬性。
同时,矿体的构造复杂,需要充分考虑到不同部位的爆破参数的不同,以达到最佳的爆破效果。
2.9 爆破施工环境在进行爆破施工前,需要对施工环境进行评估和分析,以确保施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评估的内容包括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位、周围建筑物等因素。
评估结果将直接影响到爆破方案的选择和参数计算。
3.1 露天采场构成要素及凿岩穿孔露天采场是指在地表开采矿石或矿砂的采矿场地。
其构成要素包括采场边坡、采场底部、采场顶部和采场道路等。
在进行露天采矿时,需要进行凿岩穿孔,以便进行爆破作业。
3.2 爆破方案选择在选择爆破方案时,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如地质条件、爆破材料、爆破效果等。
合理的爆破方案能够提高爆破效率,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3 爆破施工顺序爆破施工顺序应该根据采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安排。
一般来说,应该先进行边坡爆破,然后再进行底部和顶部的爆破。
深孔爆破施工方案

深孔爆破施工方案在工程施工中,深孔爆破是一种常见的爆破作业方式,特别适用于岩体硬度较高、爆破难度较大的情况。
深孔爆破施工方案的设计和实施需要严谨的计划和专业的技术支持,以确保作业的安全性和效率性。
本文将介绍深孔爆破的施工方案设计要点和实施步骤。
施工方案设计要点1. 岩体勘察和分类在设计深孔爆破施工方案前,首先需要进行岩体的勘察和分类工作。
通过对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和岩体裂缝的分布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确定爆破参数和方案。
2. 孔网布置根据岩体的性质和施工需求,设计合理的孔网布置方案。
孔网的密度和深度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爆破效果。
3. 装药设计根据爆破设计要求和深孔爆破的特点,合理设计荷重和装药方式。
确保装药的均匀性和稳定性,提高爆破效果。
4. 周边环境保护措施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措施,包括降尘、降噪、防震等,以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实施步骤1. 岩体准备工作在进行深孔爆破前,需要对爆破场地和岩体进行准备工作,包括清理现场、固定孔眼等。
2. 孔眼钻制按照设计要求,在岩体上钻制孔眼,注意孔眼的深度和角度,保证装药的准确性和均匀性。
3. 装药根据设计方案,将爆破药品均匀装入孔眼中,并按照规定的时间安排引爆。
4. 爆破在确认一切就绪后,按照设计要求引爆药品,进行爆破作业。
注意安全,确保周边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5. 清理爆破完成后,对爆破场地进行清理工作,清除碎石和岩屑,保持施工现场的整洁。
结语深孔爆破作为一种常见的爆破方式,在工程施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设计合理的施工方案和严格执行施工步骤是确保爆破安全和效果的关键。
通过科学的规划和管理,深孔爆破可以高效完成工程任务,同时保证施工的安全和环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黔江机场Ⅰ、Ⅲ标段深孔爆破设计方案
一、概况
1、工程简介:本次爆破范围为黔江机场Ⅰ、Ⅲ标段。
2、爆区地形地质情况:爆区岩体主要是灰岩和砾岩。
3、爆区环境:爆区周围的主要建筑物、构筑物、民房已根据工程要求
拆迁,爆破环境较好。
二、爆破方案设计
根据供料规格要求,采用深孔微差挤压爆破方式进行开采方案设计。
1、钻孔方式:主要采用潜孔钻作为穿孔设备,因垂直深孔容易操作且
装药过程中不易堵孔,故采用垂直深孔方式钻孔。
2、孔形式:从爆破能量均匀分布和提高爆破效果考虑,设计采用梅花
形孔布形式。
3、爆破参数设计
根据穿孔设备及料场岩石的地质情况进行爆破参数设计如下:(1)阶高度H:6-10m
(2)孔径φ:采用古河、阿特拉斯潜孔钻钻孔,其孔径为φ89mm。
(3)孔深L:根据爆区地形,采用8~12m孔深,其中超深1.5~2m。
(4)底盘抵抗线W:为了减少爆后根底、降低大块率,根据经验,W控制在2.5~3m。
(5)孔距a:根据经验一般取a=3.5~4.0m。
(6)排距b:根据经验一般取b=2.5~3.0m。
(7)单位炸药消耗量q:根据岩性及岩石结构情况,取q=0.55~0.6kg/ m3。
(8)单孔装药量:
1)前排孔装药量Q:Q=qaHw。
2)第二排起每孔装药量Q′:Q′=kqabH 式中:k为岩阻系数取k=1.1。
(10)堵塞长度L2:根据经验L2=(20~40)d,设计取L2≥2m。
4、起爆方式:最大段药量根据爆区环境对爆破震动的要求来控制。
为了尽可能的降低大块率,孔内外采用微差复式网路起爆,微差间隔时间50~100ms。
正常情况下采用电雷管起爆网络。
5、工作平台宽度的确定
平台宽度必须同时满足穿孔及装运设备安全作业的要求,根据料场将使用的潜孔钻、挖掘机、自卸汽车的运作情况,设计取工作平台宽度为30~35m。
6、深孔爆破施工
(1)钻孔
钻孔时,必须按设计要求布孔,保证孔的深度和方向符合设计。
钻孔前须清除孔周围的碎石及杂物,对钻好的孔用编织袋等将孔口封堵,以防杂物掉进孔内。
(2)钻孔检查验收
装药前必须检查验收孔位、孔深及方向是否符要求,钻孔是否畅通,如不符合要求必须补打或透孔。
全部孔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装药。
(3)装药
①装药方法采用人工装药,装药形式采用连续装药形式,见下图:
②起爆体使用2#岩石炸药或乳化炸药制作,采用电雷管复式网路起爆,
每孔必须用2发同段电雷管做起爆体。
起爆体置于距孔底2m处的炸
药中。
③当钻孔内有水时,可用少量乳化炸药爆破方式或人工将孔内水处理后
再装药。
若无法处理时,底部可用乳化炸药,或可将炸药装入长条形
塑料袋密封后装入孔内防水。
④装药时应保护好电雷管联接线,以防损坏。
⑤装药过程中必须用长炮棍(一般是长竹杆)为导向,使炸药能连续密
实装入孔内。
(4)堵塞
装药完成后,炮孔必须及时堵塞,堵塞长度应控制在2.0~2.5m,堵塞物料最好是粉状的钻孔岩粉。
堵塞时应保护电雷管连接线以防损坏。
堵塞过程中应用炮棍边堵边压,防止堵塞料悬空。
(5)爆破网路敷设与起爆
①本设计中采用复式电雷管爆破网路,如遇雷雨时应停止装药爆破。
若
确因进度要求可采用非电起爆法起爆。
网路中,每个孔的2发同段雷
管(装药前经爆破电桥检测合格的)的脚线并联后再与同排前后的相
邻孔串联,形成并----串联网路(见下图)然后再用主线与网路相联,并引入安全地点(起爆站)。
在敷设网路时,要用爆破电桥检测各孔
的电雷管是否导通。
如断路必须处理后方可接入网路。
同时也要经常
检测网路的导通情况,确保整个网路导通
②为了确保网路中的每个雷管能起爆,必须对网路的电阻、电流进行计
算。
用起爆器引爆时,通过每个电雷管的最小电流:i≥2.5A。
其计算
公式为:
总电阻:R=R1+m(r/n+R2)
式中:m—串联的孔数目,本设计中取m=30~45
n----并联成一组中的电雷管数,本设计中,n=2
R1---主线电阻(欧姆)
R2---端线、联接线、区域线电阻(欧姆)
r-----每个电雷管的电阻(欧姆)
通过电爆网路的总电流I=E/R
式中:E----起爆器瞬时输出电压,起爆器GM----2000的E=2000伏。
则通过每个电雷管的电流为i=I/n。
③起爆网路敷设完成后,经检查确认网路畅通,警戒到位,具备安全爆
破条件时,由指挥长下令起爆。
④警戒范围确定:为了确保安全,规定警戒半径距爆破中心不小于
300m。
7、大块破碎
根据供料块度的要求,必须对深孔爆破中的超径大块岩石进行二次甚至多次破碎。
破碎方式主要采用人工手持风钻钻孔爆破作业。
三、施工组织设计
1、爆破组织机构设置
为了确保爆破工作能够安全、有序的实施,故设置如下管理机构:
项目负责人:负责工地爆破的全面工作,是安全第一责任人;
工程师:负责爆破设计及爆破技术管理,并指导现场爆破作业;
技术组:负责爆破工作面的安排、钻孔布置、钻孔的测量验收、钻孔装药量及装药结构的控制等;
钻孔组:负责按设计的炮孔孔距、排距、倾向、长度进行钻爆。
装药组:负责按设计的装药结构、装药量、堵塞长度进行炸药的装填堵塞,确保堵塞质量;
起爆网络组:负责起爆体的制作、炸药装填过程中起爆体的安装、起爆网络的铺设、联接、检查;
材料供应组:负责钻爆器具及材料、火工品的管理和供应;
安全保卫组:负责爆区范围内爆破作业时的安全保卫工作及爆破警戒工作;
后勤服务组:负责作业人员的后勤生活等。
爆破安全管理机构设置如下:
安全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聂明书
副组长:胡振军
成员:叶南平、杨家保
安全警戒小组:
组长:聂明书
副组长:杨家保
成员:叶南平、陈志余、张应祥、田盛明、田云前、张思全
火工品现场管理员:严平忠
2、产能力规划:根据施工进度要求,需对施工场地,机械设备及劳动力
进行合理组织安排。
a)设备能力
1) 潜孔钻:古河、阿特拉斯潜孔钻,2~3台。
2) 空压机:3~6m3空压机4~6台,用于大块二次破碎用。
3) 手持风钻:10台,用于大块二次破碎。
4) 车辆:客货车1辆,用于后勤供应。
b)劳动力组织
1) 钻工:6~10人,主要是操作潜孔钻及手持风钻。
2) 爆破工:15~20人,(包括爆破员及爆破技术人员)。
3) 辅助工:8~10人,主要是配合钻孔、装药、堵孔、联线、
警戒等工作。
c)工作面布置
从钻爆、装运的工作安排,至少要布置2~4个钻孔工作面,2~3个爆破工作面,3~5个装运工作面。
四、爆破安全设计
1、技术安全
(1)爆破振动:根据萨道夫斯基公式:
V=k(Q1/3/R)a
式中:V—地面质点的安全震动速度cm/s。
k----与地震波动传播地段介质特性等有关的系数,中硬以上岩石,取长k=160。
a----地震衰减指数:中硬以上岩石取a=1.6。
R---建筑物到爆破中心距离m,本爆区R=300m。
Q---最大段药量,Q≤3000kg。
一般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地面质点的安全震动速度在爆破安全规程中有明确规定。
对于一般民用建筑物的安全许用震速为2----3cm/s。
d)破飞石安全距离
按经验公式R f=(15~16)d计算。
2、安全组织机构
(1)成立爆破生产指挥部,统一指挥调度钻孔、装药、堵塞工作中的技术、施工和后勤等方面工作。
(2)成立生产安全检查组,全面安排和检查生产工作中的安全工作。
3、安全保证措施
(1)必须严格遵守《爆破安全规程》和《大爆破安全规程》中的一切规定。
(2)参加本次爆破的技术人员需持有相应的资格证书,工人需经有亲部门专门培训,持证上岗。
(3)装药时,严禁明火和吸烟。
(4)爆破器材在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使用毫秒雷管必须由专人发放,专人联网。
(5)保证堵塞质量,堵塞中必须保护好起爆网路。
(6)做好警戒防护工作,警戒点设立明显标志。
(7)起爆信号采用视觉和听觉两种。
第一次信号----预告信号:爆前20分钟发出,警戒区内所有与爆破无关人员撤离到危险区外的安全地点,警戒人员进入警戒点。
第二次信号----起爆信号:起爆前5分钟发出,在确认警戒区内所有人员、机械撤离、测试人员准备完毕后发出,该信号发出后准许起爆。
本次倒计时口令采用10、9、8、……0、起爆。
第三次信号----解除警报信号:起爆后15分钟,在确信完全起爆后方可发出。
(8)爆破前将起爆时间、地点、规模、危险范围、人员撤离时间和地点以及起爆信号等以书面形式通知有关部门、村庄、做到家喻户晓。
(9)对大块岩石进行二次甚至多次破碎时,严格控制装药量,同时做好警戒工作。
(10)其它未尽事宜,均按《大爆破安全规程》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