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6环境工程学考试大纲

合集下载

854环境学概论参考书

854环境学概论参考书

854环境学概论参考书
环境学概论是一个涉及环境科学、生态学、地理学、社会科学
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学科,因此在选择参考书时,需要考虑到这些
方面的内容。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环境学概论参考书:
1. 《环境学概论》(作者,郑度、王燕生),该书系统介绍了
环境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内容涵盖了环境科学、生态学、
环境保护、环境管理等方面的知识,适合作为入门参考书籍。

2. 《环境学概论》(作者,陈国良),该书从环境问题的产生、环境科学的发展、环境管理的基本原理等方面对环境学进行了系统
的介绍,同时也涉及了环境政策、环境法规等内容,适合作为综合
性参考书。

3. 《环境学概论》(作者,吴良骥),该书内容涵盖了环境科
学的基本概念、环境污染与治理、环境管理与规划等方面的知识,
结构清晰,适合作为入门参考书。

除了以上提到的书籍,还可以根据具体的学习需求和教学大纲
选择适合的参考书。

此外,还可以参考国外的环境学概论教材,比
如《环境学概论》(作者,Miller G.T.)等,以获取更广泛的视角和理论知识。

总之,选择环境学概论的参考书时,需要考虑到书籍的内容覆盖面、深度和适用性,以及个人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爱好。

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湖南师范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自命题考试大纲 855环境工程原理

湖南师范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自命题考试大纲  855环境工程原理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855 考试科目名称:环境工程原理第1篇环境工程原理基础1.环境工程处理概论考试要点:(1)环境净化与污染物控制体系(2)环境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原理基本要求:掌握环境净化与污染物控制体系及污染控制技术原理,掌握水、大气、固废相关的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掌握其处理对象、处理方法及主要原理。

2.质量衡算与能量衡算考试要点:(1)常用物理量(2)质量衡算(3)能量衡算基本要求:掌握常用物理量的单位换算,常用物理量及其表示方法;掌握稳态系统、非稳态系统,封闭系统与开放系统的区别及联系,掌握稳态反应系统物料衡算及能量衡算。

3.流体流动考试要点:(1)流体流动中管道内流动系统的衡算方程(2)流体流动的内摩擦力(3)边界层理论(4)流体流动的阻力损失基本要求:掌握流动中阻力损失基础、流体的运动状态、流体流动的内摩擦力、牛顿黏性定律、动力黏性系数、流体类别,理解边界层理论、边界层分离,能够分析简单物体的边界层分离现象及阻力变化。

4.热量传递考试要点:(1)热量传递的方式(2)热传导(3)对流传热(4)辐射传热(5)换热器基本要求:掌握热传导、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的基本原理,传热过程的计算,传热速率方程式、热流量、平均传热温度差、总传热系数的计算;列管式换热器的设计、选型。

5.质量传递考试要点:(1)环境工程中的传质过程(2)质量传递的基本原理(3)分子传质(4)对流传质基本要求:掌握传质机理、费克定律、分子扩散系数,对流传质系数。

第2篇分离过程原理6.沉降考试要点:(1)沉降分离的基本概念(2)重力沉降(3)离心沉降(4)其他沉降基本要求:掌握重力沉降和离心沉降的基本原理、沉降速度的定义、意义及基本计算方法。

7.过滤考试要点:(1)过滤操作的基本概念(2)表面过滤的基本理论(3)深层过滤的基本理论基本要求:掌握过滤速率、恒压过滤、恒速过滤、过滤常数的计算;掌握板框过滤机、真空过滤机的基本结构及相关计算;过滤常数的测定方法。

华南理工环境工程参考资料

华南理工环境工程参考资料

851 化工原理考试大纲一、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化工及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流体流动、传热和传质基础理论及主要单元操作的典型设备的构造、操作原理;工艺设计、设备计算、选型及实验研究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基础理论分析和解决化工单元操作中的各种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并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能巩固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强调理论与实际结合,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和内容绪论本课程的性质、任务、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本课程与其他有关课程的关系。

△物理量的因次、单位与单位换算:单位制与因次的概念。

几种主要单位制(SI. CGS制.MKS工程单位制)及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

单位换算的基本方式。

第一章流体流动流体的性质:连续介质的假定、密度、重度、比重、比容、牛顿粘性定律与粘度。

牛顿型与非牛顿型流体。

流体静力学:静压强及其特性;压强的单位及其换算;压强的表达方式;重力场中静止流体内压强的变化规律及其应用;离心力场中压强的变化规律。

流体流动现象:流体的流速和流量;稳定流动与不稳定流动;流体的流动型态;雷诺准数;当量直径与水力半径;滞流时流体在圆管中的速度分布;湍流时的时均速度与脉动速度;湍流时圆管中时均速度的分布;边界层的形成、发展及分离。

流体流动的基本方程:△物料衡算一一连续性方程及其应用;△能量衡算方程;柏势利方程;△能量衡算方程和柏势利方程的应用。

流体阻力:△阻力损失的物理概念;边界层对流动阻力的影响;粘性阻力与惯性阻力;湍流粘度系数;△沿程阻力的计算;滞流时圆管直管中沿程阻力计算;滞流时的摩擦系数;湍流时的摩擦系数;因次分析法:用因次分析法找出表示摩擦阻力关系中的数群;粗糙度对摩擦系数的影响;△局部阻力的计算。

管路计算:管径的选择;△简单管路、并联管路及分支管路的计算;管路布置中应注意的主要事项。

流量与速度的测量:测速管、孔板、文丘里流量计及转子流量计的构造、原理及应用;流量计的选型、安装及使用。

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专业课856环境工程学试题

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专业课856环境工程学试题

北京科技大学2014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试题编号: 856 试题名称:环境工程学(共 3 页)适用专业: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专业学位)说明: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题或草稿纸上无效。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36分)1、碱度;2、菌胶团;3、表面流人工湿地;4、硝化过程;5、曝气池水力停留时间;6、水体富营养化;7、粒状介质过滤截留悬浮物的机理;8、电解;9、总悬浮颗粒物(TSP);10、酸雨;11、化学吸附;12、吸收;13、袋式除尘器的过滤速度;14、筛分,15、城市垃圾热值;16、危险废物的水泥固化;17风力分选;18垃圾转运。

二、填空(每空1分,共30分)1、水体自净中的物理过程包括:、、、、和等过程。

2、影响活性污泥增长的因素:、、﹑和。

3、在旋风除尘器中,当分级效率为50 %时的颗粒直径称为。

4、工业用电除尘器均采用放电的形式;用于空气调节的小型电除尘器多采用放电的形式。

5、吸收是利用差异,而将混合气体分离。

6、从含污染物的气流开始通入吸附床到“穿透点”的这段时间称为。

7、可吸入颗粒物是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为的颗粒物。

8、产生烟气抬升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二是。

9、大气稳定度是指,即是否容易发生对流。

10、干空气块绝热上升或下降100 m时,温度降低或升高的值称为。

11、有机废物厌氧消化处理是通过的生物转化作用,将废物中的大部分可生物降解的有机质转化为的过程。

12、具有、、、、等一种及一种以上危害特征的固体废物危险废物。

13、城市垃圾焚烧时为使炉中达到最佳燃烧水平必须满足的三个基本条件是:、和。

三、论述与计算题(共64分)1、简述促使细菌在水体中死亡的原因(5分)2、简述废水处理中的微生物(6分)3、简述评价活性污泥的4个指标(5分)4、简述水处理中胶体脱稳的机理(5分)5、简述紫外线消毒的优缺点(5分))6、简述影响烟气抬升和扩散的主要因素。

856环境工程学考试大纲

856环境工程学考试大纲

环境工程学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与范围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环境工程学》包括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环境科学综合等部分。

《水污染控制工程》是本专业本科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着重讲述污水处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及方法,以及污水处理工艺的设计和计算。

水污染控制部分的考试目的是考察学生对污水处理的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应用基本理论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是本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重点讨论大气污染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措施。

考试目的是考查考生对大气污染控制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和解决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问题的能力。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是本专业的另一门专业必修课,它着重讲述固体废物预处理、生物处理、热处理、填埋处置以及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及其案例分析。

考试目的是考查考生对固体废物污染控制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并针对不同固体废物的特点,设计合理可行的处理处置方案的能力。

“环境科学综合”主要依托于《环境规划与评价》等课程,它包括了环境科学领域的基础理论和方法,着重介绍水体、大气、土壤、噪声和生态环境等环境要素的污染与破坏机理、环境评价与规划的技术方法、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机制,以及不良环境影响的减缓措施与策略等。

考试目的是考查学生对环境污染基础知识的理解以及对环境评价与规划理论与方法等掌握和应用理论方法去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基本要求水污染控制工程部分要求考生掌握污水处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各种处理工艺的原理、特点及适用性,主要处理构筑物的构造及工作原理,处理工艺设计的基本方法;掌握水处理实验的基本技能,具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了解国内外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动态。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部分要求考生掌握大气污染及大气污染控制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与其相关的分析和计算。

环境工程学考试提纲

环境工程学考试提纲

环境⼯程学考试提纲环境⼯程专业⼯程硕⼠研究⽣环境⼯程学考试提纲⽔:1.⽔质指标与⽔质标准(地表⽔环境功能分类和污⽔综合排放标准的级别使⽤条件)?⽔质指标项⽬繁多,总共可有上百种。

它们可以分为物理的、化学的和⽣物学的三⼤类。

(⼀)物理性⽔质指标1、感官物理性状指标,如温度、⾊度、嗅和味、浑浊度、透明度等。

2、其它的物理性⽔质指标,如总固体、悬浮固体、溶解固体、可沉固体、电导率(电阻率)等。

(⼆)化学性⽔质指标1、⼀般的化学性⽔质指标,如:碱度、硬度、各种阳离⼦、各种阴离⼦、总含盐量、⼀般有机物质等。

2、有毒的化学性⽔质指标,如:各种重⾦属、氰化物、多环芳烃、各种农药等。

3、氧平衡指标,如:、DO、COD、BOD、TOD等(三)⽣物学⽔质指标⼀般包括细菌总数、总⼤肠菌群数、各种病原细菌、病毒等。

地表⽔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Ⅰ类主要适⽤于源头⽔、国家⾃然保护区;Ⅱ类主要适⽤于集中式⽣活饮⽤⽔地表⽔源地⼀级保护区、珍稀⽔⽣⽣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Ⅲ类主要适⽤于集中式⽣活饮⽤⽔地表⽔源地⼆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到、⽔产养殖区等渔业⽔域及游泳区;Ⅳ类主要适⽤于⼀般⼯业⽤⽔区及⼈体⾮直接接触的娱乐⽤⽔区;Ⅴ类主要适⽤于农业⽤⽔区及⼀般景观要求⽔域。

污⽔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4.1 标准分级4.1.1 排⼊GB3838Ⅲ类⽔域(划定的保护区和游泳区除外)和排⼊GB3097中⼆类海域的污⽔,执⾏⼀级标准。

4.1.2 排⼊GB 3838中Ⅳ、Ⅴ类⽔域和排⼊GB3097中三类海域的污⽔,执⾏⼆级标准。

4.1.3 排⼊设置⼆级污⽔处理⼚的城镇排⽔系统的污⽔,执⾏三级标准。

4.1.4 排⼊未设置⼆级污⽔处理⼚的城镇排⽔系统的污⽔,必须根据排⽔系统出⽔受纳⽔域的功能要求,分别执⾏4.1.1和4.1.2的规定。

4.1.5 GB3838中Ⅰ、Ⅱ类⽔域和Ⅲ类⽔域中划定的保护区,GB3097中⼀类海域,禁⽌新建排污⼝,现有排污⼝应按⽔体功能要求,实⾏污染物总量控制,以保证受纳⽔体⽔质符合规定⽤途的⽔质标准。

《环境工程原理》考试大纲【模板】

《环境工程原理》考试大纲【模板】

《环境工程原理》考试大纲一、参考教材1、《环境工程原理》,胡洪营等合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8月第3版。

2、《环境工程原理》,贺文智等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17年9月第1版二、考核要求《环境工程原理》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主要介绍环境工程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涉及知识领域广泛,要求考生能够运用环境工程原理的相关知识研究、解决工程领域的理论和实际问题,考查学生是否具备在环境工程领域继续深入学习和研究的能力。

三、考试内容、比例1.质量与能量衡算(约占5分)能理解质量衡算系统划分,对比不同系统差异,判断案例所属系统;能熟练掌握稳态系统的质量衡算;封闭系统的热量衡算方程。

2.流体流动(约占10分)掌握管道系统的质量和能量衡算方程;理解牛顿粘性定律、边界层理论和阻力损失产生的原因;掌握管道内的流体阻力损失的计算、流体流量的测量方式。

3.热量传递(约占5分)掌握傅里叶定律;理解热传递的基本方式;掌握通过平壁的稳定热传导、圆管壁的稳定热传导。

掌握间壁传热过程,计算及保温层的临界厚度;掌握目前国内的换热器的结构,换热器的工作原理。

4.质量传递(约占5分)理解环境工程中的传质过程;理解质量传递的基本原理和对流传质。

5.沉降(约占5分)理解沉降分离的概念,掌握重力沉降、离心沉降、电沉降和惯性沉降的原理与基本计算。

6.过滤(约占10分)理解过滤过程的基本原理,能够分析过滤过程,了解流体通过过滤层后的流动变化。

7.吸收(约占10分)掌握吸收过程的基本原理及基本概念,掌握填料塔吸收过程的基本计算。

8.吸附(约占10分)理解吸附分离操作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掌握概念几种吸附动力学方程的计算及应用,掌握吸附传质过程及影响因素。

10.其他分离过程(约占10分)掌握离子交换、萃取及膜分离过程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11.反应动力学的解析方法(约占20分)掌握反应动力学实验方式及数据解析方法,掌握循环反应器的物料衡算、循环比及转化率的计算。

天津大学851环境工程原理与分析监测考研大纲及考题真题资料-全程版

天津大学851环境工程原理与分析监测考研大纲及考题真题资料-全程版

天津大学851环境工程原理与分析监测考研大纲及考题真题资料天津大学851环境工程原理与分析监测考研复习都是有依据可循的,考研学子关注事项流程为:考研大纲-参考书-真题资料-复习经验-辅导-复试-导师,缺一不可。

咱们今日分享天津大学851环境工程原理与分析监测考研大纲及考题真题资料,帮助大家找到报考学校的命题规律、题型考点、分值分布、难易程度、重点章节、重要知识点等,从而使我们的复习备考更具有针对性和侧重点,提高复习备考效率。

下面是天津大学851环境工程原理与分析监测考研考试大纲一、环境分析监测部分(一)考试的总体要求1.基本掌握环境分析监测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2.一般了解环境分析监测的数据处理和定量分析的基础理论;3.熟练掌握滴定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定量计算规则和在环境分析监测中的应用;4.熟练掌握仪器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和定性、定量依据;5.基本掌握仪器分析法的主要测定条件和方法,以及在环境分析监测中的应用;6.熟练掌握环境要素监测中的水和废水污染监测、大气和废气污染监测的测定原理、测定方法及主要测定指标;7.一般了解固体废物、土壤、噪声和生物污染监测等其它环境要素污染监测的基本知识。

(二)考试的内容及比例1.环境分析监测概论(10分)主要包括内容:1)环境分析监测的特点和任务;2)环境优先污染物和优先监测;3)环境基准与环境标准。

2.环境分析监测定量分析基础知识(5分)主要包括内容:1)定量分析的误差及数据处理;2)定量分析监测中常用的计算规则;3.滴定分析法及其在环境分析监测中的应用(30分)主要包括内容1)酸碱滴定法、络合滴定法、沉淀滴定法和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基本原理;2)上述四种方法涉及的计算、滴定曲线、指示剂及变色原理、干扰和抑制方法;3)上述四种滴定方法在环境分析监测中的应用(主要污染指标的测定)。

4.仪器分析法及其在环境分析监测中的应用(30分)主要包括内容1)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测定条件、测定方法和环境分析监测中的应用;2)原子光谱分析法的原理、特点、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3)电位分析法的原理、相关基本概念、离子选择性电极法和在环境分析监测中的应用;4)极谱分析法的原理、特点、定性定量的依据和在环境分析监测中的应用;5)色谱分析法的基本理论、气相色谱分析法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的主要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56 环境工程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与范围
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环境工程学》包括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环境科学综合等4 部分。

《水污染控制工程》是本专业本科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着重讲述污水处理的基本概念、理论及方法,以及污水处理工艺的设计和计算。

水污染控制部分的考试目的是考察学生对污水处理的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应用基本理论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是本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重点讨论大气污染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措施。

考试目的是考查考生对大气污染控制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和解决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问题的能力。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是本专业的另一门专业必修课,它着重讲述固体废物预处理、生物处理、热处理、填埋处置以及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及其案例分析。

考试目的是考查考生对固体废物污染控制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并针对不同固体废物的特点,设计合理可行的处理处置方案的能力。

“环境科学综合”主要依托于《环境规划与评价》等课程,它包括了环境科学领域的基础理论和方法,着重介绍水体、大气、土壤、噪声和生态环境等环境要素的污染与破坏机理、环境评价与规划的技术方法、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机制,以及不良环境影响的减缓措施与策略等。

考试目的是考查学生对环境污染基础知识的理解以及对环境评价与规划理论与方法等掌握和应用理论方法去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基本要求水污染控制工程部分要求考生掌握污水处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各种处理工艺的原理、特点及适用性,主要处理构筑物的构造及工作原理,处理工艺设计的基本方法;掌握水处理实验的基本技能,具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
了解国内外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动态。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部分要求考生掌握大气污染及大气污染控制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与其相关的分析和计算。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部分要求学生掌握固体废物预处理(压实、破碎、分选等)、生物处理(好氧、厌氧)、热处理(焚烧、热解)、填埋处置以及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的基本
概念;掌握固体废物特征参数的分析方法,理解热值、分选回收率、碳氮比、堆肥
理论需氧量,厌氧消化理论产气量、填埋场总有效容量等计算方法。

环境科学综
合部分要求考生掌握环境学相关概念与理论、环境评价与规划相关理论与方法应用以及环境健康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三、考试形式与分值
《环境工程学》满分150 分,考试时间180 分钟,闭卷笔试。

其中水污染控
制工程部分、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部分、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部分满分各为40 分;环境科学综合部分满分30分(环境规划与评价占25分,环境健康学占5 分)。

考生可使用不带储存功能的计算器。

题型主要为名词解释、填空题、简答题、计算题和综合论述题。

四、考试内容
《水污染控制部分》考试内容
1、基本概念及理论:水体污染、主要污染源、水体污染基本类型,进行水污染控制的原则;表征污水水质的指标及其含义;水体自净的基本规律,氧垂曲线及其理论,BOD 和溶解氧的变化规律;污水处理技术分类,一级处理二级处理三级处理的处理对象和目标。

2、污水的物理处理方法:格栅的分类、特点和作用;沉淀理论基础,沉淀池的类型及特征,自由沉淀规律与沉淀曲线,理想沉淀池沉淀过程,悬浮物质的总去除率和表面负荷;沉砂池的功能、分类及其不同的水力特征、应用范围;曝气沉砂池的去除机理。

3、污水的化学处理方法:混凝原理及其影响因素;消毒的方法与原理;臭氧氧化法、电解法等方法的原理及适用条件;其他常见的化学处理方法。

4、污水的好氧生物处理方法: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工艺流程;活性污泥的组成及其评价指标;活性污泥膨胀类型以及控制污泥膨胀的方法;活性污泥净化过程与机理;微生物的生长规律、微生物的增长与底物降解速率;曝气法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氧转移原理、影响因素、氧转移速率与供氧量计算;曝气池容积、剩余污泥量及
需氧量的计算;阶段曝气法、生物膜法、完全混合法和延时曝气法的
工艺流程;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及其原理;生物膜法的基本原理与净化过程;生物
膜工艺的分类、特征及运行方式;氧化塘及土地处理法的类型及原理;不同污水
处理工艺的适用性;国内外污水好氧生物处理的发展趋势。

5、污水的厌氧生物处理方法:厌氧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厌氧处理工艺的分类;厌氧和好氧生物处理的优缺点以及适用条件;国内外污水厌氧生物处理的发展趋势。

6、污泥及其处理:污泥的来源、性质及含水率的计算;污泥浓缩、稳定和调理的目的和方法。

7、污水的深度处理和污水处理厂的规划与设计:废水深度处理方法;污水处理厂设计的基础资料与设计文件;污水处理厂选址及处理工艺流程的选择,厂区平面与高程布置,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部分
1.大气污染和大气污染物的定义、类型和来源;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和中国城市的大气污染状况;环境空气质量控制标准及综合防治措施。

2.煤燃烧基本过程和主要影响因素;煤燃烧主要污染物及其生成机理;燃烧空气量、烟气量及污染物排放量计算。

3.干绝热直减率、气温垂直递减率、逆温等概念;判断大气稳定度的方法;近地层中风随高度变化的对数规律和指数规律。

4.了解扩散模型;学会污染物浓度估算;烟气抬升高度及影响因素;厂址选择的方法。

5.斯托克斯直径、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等表示方法;颗粒算术平均直径、众径、中位径等基本定义;粒径分布函数对数正态分布;净化装置的主要技术性能参数及其计算;不同力场中颗粒沉降的基本规律。

6.各类除尘器的除尘原理、特点、主要技术指标的影响因素及主要性能参数计算方法;了解除尘技术的工业应用范围及发展现状。

7.吸收、吸附、催化转化的基本原理、有关概念及计算方法。

8.燃烧前和燃烧中脱硫、常见烟气脱硫方法的基本原理、净化工艺及设备、影响净化效率的因素、不同方法的综合比较。

9.低氮燃烧的基本原理;常见烟气脱硝方法的基本原理、净化工艺及设备、
影响净化效率的因素、不同方法的综合比较分析。

10.VOCs的基本定义,常见的VOCs污染控制技术基本原理。

11.汽油机和柴油机燃烧过程中污染物的形成原因及处理技术;汽油机与柴油机
污染物的不同及其原因。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部分
1.固体废物管理系统:固体废物的产生、分类与管理系统简介;固体废物的基本性质;固体废物的产量与减少产量的途径;城市垃圾的收集、储存与运输。

2.城市垃圾处理技术:城市垃圾压实技术;城市垃圾破碎技术;城市垃圾分选技术;固体废物的脱水与干燥;危险废物的化学处理与固化。

3.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技术:固体废物的生物处理;固体废物的热处理;固体废物的填埋处置。

4.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技术:矿业固体废物的资源化;煤系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冶金工业固体废物的资源化。

“环境科学综合”部分
1.环境与环境问题的基本概念:环境问题的产生;生态系统理论;环境承载力;可持续发展理论。

2.环境评价基础: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各要素环境质量评价的基本方法;各要素环境影响预测的基本方法。

3.环境规划与管理基础: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各要素环境规划基本方法;各要素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4.环境健康学基础: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研究方法;了解大气、饮用水、土壤与健康的关系。

五、参考书
【1】高廷耀等编:《水污染控制工程(下册)》(第4 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O15 年;
【2】郝吉明、马广大、王书肖主编,《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3 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O1O
【3】蒋展鹏、杨宏伟主编,《环境工程学(第3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O13 【4】杨慧芬张强编著:《固体废物资源化》第2版,化学工业出版社,2O13 年。

【5】李天昕主编:《环境规划与管理实务》,北京:治金工业出版社,2014年【6】何强主编:《环境学导论》(第3 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7】郭新彪主编:《环境健康学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