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场项目防治水土流失措施

合集下载

辽西山地丘陵区风电场项目防治水土流失措施

辽西山地丘陵区风电场项目防治水土流失措施

辽西山地丘陵区风电场项目防治水土流失措施【摘要】辽西山地丘陵区风电场项目面临着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给环境和生态带来了严重影响。

本文通过对该地区水土流失现状的分析,探讨了水土流失对环境和生态的危害。

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相关的防治措施,包括植被恢复与保护措施以及地面覆盖和整治措施。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减少水土流失的情况,保护当地的自然环境。

在对本文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建议,为该地区的风电场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参考。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该地区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

【关键词】辽西山地丘陵区、风电场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植被恢复、地面覆盖、环境、生态、可持续发展。

1. 引言1.1 背景介绍辽西山地丘陵区位于中国辽宁省西部,地形多为丘陵山地,风电资源丰富。

随着风电产业的快速发展,辽西山地丘陵区的风电场项目日益增多。

由于地形复杂、土壤脆弱,这些项目往往面临水土流失的严重问题。

水土流失不仅对周边环境造成破坏,还会影响生态平衡,对当地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有效防止和治理辽西山地丘陵区风电场项目的水土流失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科学的防治措施。

通过植被的恢复与保护,可以增强土壤的抗冲性,减少水土流失的发生。

地面的覆盖和整治措施可以有效减少裸露土壤的面积,降低土壤流失的风险。

这些措施不仅可以保护当地环境和生态系统,也有助于风电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对辽西山地丘陵区风电场项目水土流失问题的研究和防治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发展意义。

通过科学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可以为辽西山地丘陵区的风电产业提供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实现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的良性循环。

1.2 问题提出辽西山地丘陵区风电场项目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这是由于地形陡峭、土壤脆弱、林木稀少等地理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所导致的。

随着风电场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水土流失问题愈发突出,给当地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辽西山地丘陵区风电场项目防治水土流失措施

辽西山地丘陵区风电场项目防治水土流失措施

辽西山地丘陵区风电场项目防治水土流失措施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能源需求的增加,风电场项目的建设成为了我国新能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风电场项目的建设,其所在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也随之而来。

尤其是在辽西山地丘陵区这样的地理条件复杂的地区,水土流失问题更加突出。

针对辽西山地丘陵区风电场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有效的防治水土流失措施,对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项目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风电场项目建设对水土流失的影响1. 土地平整和开挖风电场项目建设通常需要进行大面积的土地平整和地基开挖工作,这些工作对于原本就脆弱的地表覆盖层和植被造成了很大的破坏,使得土壤裸露、容易发生水土流失。

2. 道路建设风电场项目建设过程中,为了便于运输和施工,需要修建临时道路和施工道路。

这些道路的修筑会打断地表水和湿地,损坏植被覆盖,增加了水土流失的风险。

3. 施工过程工程施工期间会产生大量的尘土扬尘和渗漏废水,进一步加剧了水土流失现象,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二、防治水土流失的措施1. 绿化治理针对风电场项目建设导致的植被破坏问题,可以通过植树造林和抚育植被来修复和重建植被覆盖,减缓水土流失的速度。

特别是对于土地平整和道路建设带来的植被破坏,要尽快进行补救和绿化。

2. 水土保持工程在风电场项目建设过程中要加强对土壤的保护和水土流失的控制。

比如可以采取适当的坡面保护和加固工程、设置沟渠和挡土墙、种植适宜的植被等措施,减少水土流失的发生。

3. 沟道治理在风电场项目建设过程中,要合理规划和设计沟道,加强对径流的收集和有效排放,减少沟道内的泥沙冲刷和侵蚀,防止沟道成为水土流失的通道。

5. 监测和评估在风电场项目建设和运营期间,要加强对水土流失情况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和改进,保持水土流失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三、风电场项目防治水土流失措施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和建议1. 技术问题在风电场项目建设中,实施水土流失措施需要一定的技术和资金支持,这对于一些规模较小的项目来说可能会增加一定的成本和难度。

风电场(季节性施工水土保持及环境保护事故应急)措施方案

风电场(季节性施工水土保持及环境保护事故应急)措施方案

风电场(季节性施工/水土保持及环境保护/事故应急)措施方案一风电场季节性施工措施1技术准备雨季到来之前,组织有关人员按照方案要求进行技术交底,提出雨季施工计划,并经审核同意,为施工提供技术准备。

雨施前,整理施工现场,将由于现场施工、运输破坏的现场排水坡度重新修整好。

加高基坑周围挡水坝,严防明水浸入基础;清理施工现场的排水沟,保证排水畅通,检查场内外的排水设施,确保排水设备完好,以保证暴雨后能在较短的时间排出积水。

施工现场道路进行硬化处理;沿道路两侧做好排水沟,检查大模板堆放场地,保证其场地高于现场平面,并进行硬化处理,钢筋堆放场地进行夯实,并高于现场地面,用垫木将钢筋架起,避免因雨水浸泡而锈蚀,检查施工现场水泥库、料具库、加工棚等的防雨情况,保证现场内棚库不渗漏;检查现场各种机具、设备的防雨设施,保证机具入棚和具备防雨功能,机电设备机座均垫高,不得直接放置在地面上,避免下雨时受淹,漏点接地保护装置应灵敏有效。

雨季施工前检查线路的绝缘情况,做好记录,雨施期间定期检查。

4雨季施工技术措施夏季高温多雨,雷雨大风天气较多,所以在夏季施工中应做好:防暑降温、防汛、防雷击及防触电工作。

4.1钢筋工程钢筋堆放场地应夯实,并高于现场地面,用垫木将钢筋架起25Omnb避免因雨水浸泡而锈蚀,加工好的成品、半成品雨天应覆盖,防止锈蚀,大风、雷雨天气,施工层上钢筋工程应停止作业,防止雷电伤人。

如果本工程钢筋采用直螺纹连接,套筒和已整得的丝头严防锈蚀。

4.2模板工程大模板堆放其自稳角要符合要求(75。

〜80°),吊装、运输、装拆、存放必须稳固可靠,模板安装就位后,应设专人负责将钢模板串联,接通地线,防止漏电伤人。

脱模剂应为排油质,涂刷后严防雨水冲刷。

4.3现浇混凝土工程本工程主体结构全部采用商品混凝土,应注意收听天气预报,避免大雨天气浇筑混凝土,如发生雨天浇筑混凝土的情况,要保证现场有足够的覆盖材料,及时覆盖,在征得设计单位同意后可以预先设置施工缝,以便雨天能够及时停止浇筑,同时加强坍落度检测,保证混凝土强度。

辽西山地丘陵区风电场项目防治水土流失措施

辽西山地丘陵区风电场项目防治水土流失措施

辽西山地丘陵区风电场项目防治水土流失措施风电场项目涉及的山地丘陵区水土流失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境问题,对于保护环境、保护土地资源及生态系统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有效地防治水土流失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以下是一些建议措施:1. 构建合理的排水系统:在山地丘陵区,由于地势起伏,水土流失问题比较严重。

项目应该建立合理的排水系统,包括建设排水沟和渠道,适时进行疏浚和维护,确保水排得畅通。

2. 植被保护与恢复:植被是保护水土的第一道防线,在风电场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应该高度重视植被的保护和恢复工作。

一方面,可以在施工前进行植被调查和保护计划;可以在施工完工后进行植被恢复,选择适合当地生态环境的植被进行种植,并加强对植被的科学养护管理。

3. 合理规划道路和工地:在风电场项目施工过程中,需要规划建设道路和工地,这些活动会对水土资源造成一定的影响。

在施工前应该对道路和工地进行合理规划,考虑如何减少土地开垦,避免对当地植被和土壤的破坏。

4. 控制土地开垦程度:风电场项目需要大量的土地作为基地,为了减少对土地资源的开垦和破坏,建设者可以考虑选择丘陵地势相对平缓的地区进行风电场项目的建设,减少土地开垦程度,尽量保留原始的植被和土壤。

5. 建立水土保持设施:风电场项目建设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水土保持设施,包括植物覆盖护坡、挡土墙、水保持坝等。

这些设施可以有效地固结土壤,防止水土流失。

6. 加强监测与管理:风电场项目建设后,应该加强对水土流失问题的监测与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定期检查沟渠是否畅通,植被是否健康,土壤是否受到侵蚀等,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修复和预防。

风电场项目在辽西山地丘陵区的建设中,需要高度重视水土流失问题,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加以防治。

只有保护好山地丘陵区的水土资源,才能保护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辽西山地丘陵区风电场项目防治水土流失措施

辽西山地丘陵区风电场项目防治水土流失措施

辽西山地丘陵区风电场项目防治水土流失措施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可再生能源已成为各国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风电场作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应用。

辽西山地丘陵区作为我国风力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之一,正成为风电场建设的热门地区之一。

由于该地区地形复杂,土壤脆弱,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等问题,因此对于风电场项目的防治水土流失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一、背景介绍辽西山地丘陵区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地形起伏较大,土壤疏松,植被覆盖较差。

近年来,随着我国大力发展风电场项目,该地区成为风电场建设的热点地区。

特殊的地形地势和土壤状况使得该地区面临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极大地影响了风电场项目的建设和运营。

二、水土流失对风电场项目的影响分析1.降低土地生产力水土流失导致土地肥力下降,降低了土地的生产力,对农作物种植和牲畜饲养产生了不利影响。

2.加剧地质灾害水土流失导致土壤裸露,增加了地质灾害的风险,对风电场项目的运营和安全造成威胁。

3.污染水源水土流失还可能导致水源的污染,影响周边地区的水质和生态环境。

三、辽西山地丘陵区风电场项目防治水土流失措施1.合理规划项目布局在风电场项目规划中,应充分考虑地形地貌和土壤属性,合理配置场区和道路,减少场地平整和土地开垦对土壤的破坏。

2.植被恢复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应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植被恢复,包括人工栽植、草皮覆盖、固沙植被等,提高土地的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的发生。

3.构建防护设施在山地丘陵区风电场周边,应设置防护设施,如护坡、挡土墙、排水渠等,加强对土地的保护和治理。

4.科学施工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应采取科学的施工方法,减少土地的破坏和扰动,避免土壤侵蚀和流失。

5.加强监测和管理在项目运营阶段,应加强对土地水土流失的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处理,确保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水土流失是当前辽西山地丘陵区风电场项目建设和运营中面临的重要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对于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风电场项目水土保持及环境保护方案

风电场项目水土保持及环境保护方案

风电场项目水土保持及环境保护方案风电场项目水土保持及环境保护方案本项目是清洁能源开发利用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新疆发展规划及当地环境保护要求,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在项目设计、建设和运营过程中严格执行报告中提出的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措施,工程建设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符合国家相应环保法规要求。

因此,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讲,本风电场项目选址合理,项目可行。

1.1水土保持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工程建设期间,即风力发电机组基础开挖、临时施工场地、场区平整、场区道路等环节。

为减少因施工造成的局部区域水土流失,在施工工程中必须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1.2生态环境保护措施1)风电场设计当中,合理规划,使本期风电场对土地的占用达到最少程度。

2)尽量减少大型机械施工,基础开挖采用人工挖土,并用人工松石、人工挑运,以保护原有地貌。

3)风力发电机组组装场地,必须严格按设计规划指定位置来放置各施工机械和设备,不得随意堆放,以便能有效地控制占地面积。

4)车辆运输等必须沿规定的道路行驶,严禁随意行驶。

5)除了风电场永久建筑外,其它地方应恢复原有植被。

6)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尽量缩短施工工期,使施工阶段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施工结束后,及时对施工碾压过的土地进行人工洒水。

施工临时占地和电缆占地必须采取播撒原地带性植被的方式进行恢复,以减少风沙化面积。

7)场内道路两侧应进行绿化,宜栽种矮灌木,不宜栽种高大乔木。

8)升压站内可绿化部位均应进行绿化,可采取花灌木与草坪相结合的绿化方式,不宜栽种高大乔木。

1.3大气污染物的防治措施1)施工期应对开挖的土方回填后将剩余的土石方及时清运,尽快恢复植被,减少风蚀强度。

2)施工期洒水作业,运输中砂、水泥等粉状材料的车辆应覆盖蓬布,以减少撒落和飞灰;并限制运输车辆的行驶速度,场地内的行车速度不超过15km/h。

3)尽量避免在大风天施工作业,尤其是引起地面扰动的作业。

辽西山地丘陵区风电场项目防治水土流失措施

辽西山地丘陵区风电场项目防治水土流失措施

辽西山地丘陵区风电场项目防治水土流失措施辽西山地丘陵区的风电场项目在建设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防治水土流失。

这个地区的地势较陡峭,地表覆盖较薄,土壤质量较差,雨水流失性较强,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将会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

施工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地质勘测与土壤测试。

通过了解该地区的地质情况和土壤性质,可判断出是否存在开挖和铺设基础设施后易发生土壤松动和滑坡等问题的地段。

对于这些地段,要采取加固措施,如使用木质桩、石块等进行良好的巩固。

要合理规划风电场的布局和施工方案。

避免在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地段集中建设风机,尽可能将风机分散布置,减少土地的开发程度。

在施工过程中,避免过度开挖或过度填土,减少土壤的移动和不稳定性。

采取合理的施工工艺和措施来保护地表植被。

在开挖、铺设道路和安装风机的过程中,要尽量保留原有的植被,减少对地表的破坏。

在必要的地方进行绿化,种植草坪和树木,增强土壤的保持能力,减少水土流失的发生。

要建立科学的排水系统。

通过合理的排水系统,将雨水及时排除,防止积水和水流过大对土壤稳定性的影响。

可以采用排水沟、排水管道等措施,确保雨水及时、有效地排除。

还要注重监测与检查工作,及时发现和修复可能引发水土流失的隐患。

对于可能出现滑坡和塌方的地段,要进行定期的巡查和监测,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修复。

辽西山地丘陵区风电场项目在防治水土流失方面需要采取综合的措施,从规划阶段到施工过程,都要注重保护地表植被,加固易发生问题地点,并建立科学的排水系统。

这样才能确保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并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风电场水土保持方案

风电场水土保持方案

风电场水土保持方案1. 引言随着清洁能源的快速发展,风力发电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然而,风电场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常常面临水土保持等环境问题。

为了确保风电场的可持续发展,制定高效的水土保持方案至关重要。

2. 水土保持目标和原则在制定风电场水土保持方案之前,需要明确水土保持的目标和原则。

目标是确保水土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避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原则包括科学规划、防止水土流失、保护植被覆盖等。

3. 风电场水土保持措施3.1 规划设计阶段•选择合适的土地:选用坡度适中、土质较好且不易发生滑坡等地形条件较好的土地建设风电场,减少水土流失风险。

•合理布局风机:合理设置风机的间距和排列方式,避免对土壤和植被的破坏。

•树立生态补偿机制:在规划设计阶段就设立相应的生态补偿机制,通过对周边环境进行恢复和保护,补偿风电场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3.2 施工阶段•路面硬化:在施工现场和主要交通道路上进行路面硬化,减少土壤流失。

•施工排水系统:建立合理的排水系统,及时排除积水,减少土壤侵蚀。

•实施临时围护措施:对暴露的土壤进行固定和保护,避免水土流失。

3.3 运营阶段•定期检查维护:定期巡视检查风机周边环境,确保设备完好,并及时修复破损的配套设施,避免设施对土壤和植被的损害。

•植被覆盖保护:加强对风电场周边植被的保护和修复,通过植树造林等措施增加土壤保持能力。

•建立监测系统:建立风电场的环境监测系统,及时掌握环境变化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4. 水土保持效益评估为了评估风电场水土保持方案的效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 - 土壤侵蚀预测与评估 - 水资源保护效果评估 - 植被恢复与保护效果评估 -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5. 结论风电场水土保持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风电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科学规划、严格监督和有效措施的执行,可以保护水土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最大程度地降低风电场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良好的双赢局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电场项目防治水土流失措施
发表时间:2019-12-12T10:17:22.053Z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15期作者:陈志海
[导读] 为了实现绿色发展,可以合理应用风能资源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进步和发展,对于资源的需求逐渐扩大,为了实现绿色发展,可以合理应用风能资源。

但是随着建设规模的扩大,在施工中对环境会造成一定破坏,导致出现水土流失问题,基于此,本文论述了南方风电场如何做好水土流失的治理工作。

关键词;风电场;水土流失;措施
引言
目前,在我国的电力系统建设过程中,风电场工程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在现代化建设不断加快的现状下,风电场工程愈发的困难,由于风电场工程的开展,我国电力资源的紧缺状况得到了有效缓解,与此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了诸多问题,在水土保持监测中尤其要注意送变电所造成的水土流失。

1、风电场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的特点分析
1.1、风电场建设项目占地面积较大
一般情况下,风电场项目的建设,其所扰动的土地面积非常大,并且其占用的土地类型也相对较多,包括:园林、草地以及耕地等,同时,针对植被以及土地等被利用的类型,其在地形以及地貌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多元化特点。

在具体的风电场建设项目进行阶段,风机等永久占地面积虽然不多,但是,在具体的风机运输以及安装中,其需要摆放的临时场地,就对道路的宽度等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故而,这种背景下,对于地表面积的扰动也非常大,进而导致水土出现流失的情况。

1.2、侵蚀类型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以及多样性
在风电场建设项目进行阶段,针对水土流失情况,其具有线状侵蚀以及点状侵蚀特点。

一般情况下,点状侵蚀主要包括:升压站以及箱变等基础开挖、回填,料场的开挖以及弃料堆存,如果在建设期间,没有进行合理的处理,那么这些点状区域就非常容易成为水蚀的水土流失策源地。

对于线状侵蚀,其主要包括:场内道路等的基础开挖、回填,如果在建设期间,场内道路距离比较长,并且地形的起伏也非常大,那么在实际的道路修建过程中,一般都会采用挖高垫底的手段,而这也对原本的植被造成了非常严重的破坏,让土壤的抗侵蚀能力变得越来越薄弱,不仅影响了建设项目的顺利开展,也加剧了水土流失情况。

1.3、风电场建设项目的周期较短
与公路以及水利等建设项目不同,风电场建设的项目周期是非常短的。

通常情况下,风电场项目的建设周期一般只有一年,土建工程的周期一般为半年左右。

土建施工阶段,其是挖土以及填土非常集中的一个阶段,同时也是对地表植被,改变比表形态最大的阶段,在这一时期的工程建设中,水体流失的程度非常严重。

所以,在今后的风电场项目建设阶段,一定要加大对土建时期的水土流失的防治,以保证可以为后续建设工作进行奠定基础。

1.4、植被无法在短时间内恢复
在实际的风电场建设工作开展过程中,植被破坏的面积非常广泛,因为集电线路、交通道路等,都会对原地貌以及土壤结构造成不同程度的改变,而这种情况下,也使得土地肥力逐渐退化,裸地面积在不断提升,进而形成较大的填方边坡,在施工作业结束以后,周围的植物也很难在短时间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2、风电场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2.1、场区道路水土流失防治措施
挖填边坡是山地风电场发生水土流失的重点部位,也是水土流失防护措施设计的重点部位。

在施工期要求施工过程要求尽可能保持边坡的自然稳定,但是,受征占地面积及费用的约束,通过削坡、分台、坡比控制减少滑移、崩塌发生的的措施受到限制。

有很多山地风电场在施工阶段这些边坡没有得到及时治理,那么在运行期对这些易发生水土流失的部位进行防治就尤为重要。

经过对多数山地风电场调查,认为运行期采取工程措施对场区道路进行防护比较合理可行。

具体布局是: 在道路开挖边坡坡角处设挡土墙,抬高坡面侵蚀基底高程,阻止垮塌滑落物向道路边沟移动,减小侵蚀坡面坡度,从而防止水土流失进一步扩大。

疏通道路排水,在场区内通向各机位的支线道路下埋设涵管,防止水流无组织漫散冲刷道路及边坡。

在涵洞上下游及道路坡度较陡及陡平衔接段设置浆砌石排水沟,防止流水冲刷。

挡墙砌筑、涵管上边坡截水沟
上边坡喷薄种草下边坡浆砌石排水沟
2.2、水土保持设施管护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实施完成后,建设单位要尽快成立水土保持设施管护机构,落实管护人员和资金,制度管护制度,定期对水土保持设施进行管理和维护,让水土保持设施能长期有效运行,最大限度降低水土流失。

2.3、水土保持设施验收
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制度是水土保持法规定的防治生产建设活动水土流失的基本制度,是检验建设单位是否全面落实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及后续设计的重要环节。

通过验收,对水土流失防治工作进行经验总结,对今后项目建设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提供借鉴,从而更有效地控制因工程建设造成的新增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设施经建设单位自验合格后,要及时将验收结论向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并向社会公示,接受社会的监督。

通过社会的监督、全民的参与督促建设单位落实水土流失防治工作,使水土流失防治工作事前有预防,事中有治理,事后管护的防治体系,从而更好地控制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

2.4、水土流失预防主体
设计阶段,要依法编报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全面落实水土保持法“三同时”制度。

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确定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防治责任范围、防治目标等是风电场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的依据。

风电场建设时,由于建设规模、建设内容、建设地点等发生变化时,为了便于指导水土保持施工,更科学、合理治理水土流失,建设单位要依法、依规做好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的后续设计工作。

水土保持方案经批
准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生产建设单位应当补充或者修改水土保持方案,报原审批单位审批 :需要重新办理立项手续的;生产建设项目地点、规模发生重大变化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增加 30% 以上的或项目总占地面积增加30%以上的;开挖填筑土石方总量增加30%以上的;线型项目增加里程超出原设计线路长度 20% 的;线型工程(输变电项目除外)线路横向位移超出 300 米以上的长度累计达到原设计线路长度 20% 以上的。

水土保持方案实施过程中,水土保持措施发生下列重大变更之一的,生产建设单位或个人应当补充或者修改水土保持方案报原审批单位依法审批 : 表土剥离量减少 30% 以上的;植物措施总面积减少 30% 以上的;水土保持重要单位工程措施体系发生变化,可能导致水土保持功能显著降低或丧失的。

在水土保持方案确定的弃渣场外新设弃渣场,堆渣量超过 10 万立方米或占地面积超过 1 公顷的;需要提高弃渣场堆渣量达到20% 以上的,生产建设单位应当在弃渣前编制弃渣场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报原审批单位依法审批。

新设取料场取料量超出10 万立方米的,取料前应当编制料场的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报原审批单位依法审批。

生产建设项目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生产建设单位应当在项目变更前向项目所在地的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报送变更材料备案,作为该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依据。

3、结语
在我国的实际发展过程中,针对风电场工程建设项目,其仍然处于重点发展的阶段,因此,在工程水土保持的防治措施方面,仍然需要进一步的强化。

所以,为了可以进一步提升风电场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和开展,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应该依照具体的建设特点以及现状等,对水土保持方案进行合理的编制,特别是有依据的进行水土保持监测以及验收等工作,以便可以有效促进风电场建设项目的有序进行和开展提升建设水平和质量的同时,也可以最大程度的规避水土流失问题,做到环境友好型发展,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参考文献
[1]丛日亮,杨敏军.风电场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措施综述[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7,40(02):5-6.
[2]陈俊松,文毅.山地风电场水土流失特点及防治对策[J].亚热带水土保持,2016,28(04):51-53.
[3]陈俊松,文毅.浅谈山地风电场水土保持监测布点[J].林业建设,2016(06):27-30.
[4]梁改革,郝连安,徐洪霞,赵心畅,张元星,韩浩.山地风电场工程水土保持与生态景观设计初探[J].中国水土保持,2016(12):37-39.
[5]李淑荣.北票山湾风电场工程水土保持影响分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6,44(09):33-3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