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配餐》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营养配餐》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营养配餐》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营养配餐》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营养配餐》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营养配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营养配餐》1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P45-46教学目标:⑴让学生了解有关营养的知识,增强健康意识,均衡饮食。

⑵经历利用数学知识和技能,进行营养配餐和评价配餐营养成分的过程。

⑶通过活动体会数学和生活得联系和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发展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健康意识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表格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教师: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图片,看完后说说自己的想法,(学生众说纷纭)看来关于营养的知识真是丰富,今天我们主要来研究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这三种主要的营养物质。

板书课题。

2、老师这里有一份关于他们的资料。

注意看你从中能得到什么发现。

出示资料。

板书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矿物质等)。

2、探索新知:(1)分析每一百克食物中某些营养成分的含量得到结论:含有蛋白质较多的是肉、蛋、豆制品;含有脂肪较多的是豆制品、牛肉、鸡蛋;含有碳水化合物较多的是米饭、薯类、面粉。

出示“选一选”,练习从统计表中读取有价值的信息算出小明的用餐中共含有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多少克?(2)出示小明的用餐选择,学生填写各种营养素的含量出示12岁儿童所需的营养标准:像你们这个年龄的儿童,一顿午饭大约需要蛋白质30克,脂肪23克,碳水化合物120克。

并分析小明的用餐选择好不好?也就是分析小明的.营养成分是否全面而充足。

提出自己的建议。

3、应用提高实践活动出示2008年奥运会图片,体会到不同的运动员需要不同的配餐,出示举重运动员午餐所需营养,小组合作制作午餐餐谱经检测,有一举重运动员午餐所需的蛋白质为50克、脂肪为32克、碳水化合物为160克。

2024年六年级数学上册精彩教案《营养配餐》(通用

2024年六年级数学上册精彩教案《营养配餐》(通用

2024年六年级数学上册精彩教案《营养配餐》(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材第四章《数据的收集和处理》中的第三节“营养配餐”。

具体内容包括:了解营养配餐的基本原则,学会设计一日三餐的营养食谱,能够运用统计方法分析食物营养成分,培养健康饮食观念。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营养配餐的基本原则,能够设计一日三餐的营养食谱。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学会运用统计方法分析食物营养成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健康饮食观念,增强生活质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营养配餐的基本原则,设计一日三餐的营养食谱。

难点:运用统计方法分析食物营养成分,合理搭配膳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堂练习本、计算器、食物营养成分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图片,引发学生思考健康饮食的重要性,进而引出营养配餐的话题。

2. 实践情景引入:以班级聚餐为例,让学生设计一份营养均衡的菜单。

3. 例题讲解:讲解营养配餐的基本原则,如食物多样性、荤素搭配、粗细搭配等。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原则,设计一日三餐的营养食谱。

5. 知识拓展:介绍如何运用统计方法分析食物营养成分,引导学生关注食物营养成分表。

六、板书设计1. 营养配餐的基本原则食物多样性荤素搭配粗细搭配2. 设计一日三餐的营养食谱3. 运用统计方法分析食物营养成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所学原则,为自己设计一份营养均衡的一日三餐食谱。

2. 答案:见附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形式,使学生掌握了营养配餐的基本原则,但部分学生对食物营养成分分析仍存在困难。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关注食物营养成分表,了解各种食物的营养价值,提高生活品质。

同时,组织一次家校互动活动,让学生与家长共同设计家庭营养食谱,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

六年级数学上册《营养配餐》优质课教案

六年级数学上册《营养配餐》优质课教案

六年级数学上册《营养配餐》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营养配餐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提高学生对营养搭配的认识。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勇于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营养配餐的原则,学会设计营养均衡的食谱。

2.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所学的营养知识,设计出符合要求的营养食谱。

三、教学准备1.课件、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学生分组,每组一份食谱设计表。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份营养丰富的早餐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这份早餐包含了哪些食物?它们分别提供了哪些营养素?(二)自主学习1.教师发放学习资料,让学生了解营养配餐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学生阅读资料,记录关键信息,如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等。

3.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如何运用所学的营养知识,设计出符合要求的营养食谱?(三)合作探究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放一份食谱设计表。

2.各小组根据所学知识,共同设计一份营养均衡的食谱。

3.各小组分享设计成果,教师点评并给出建议。

(四)课堂实践1.教师出示一份营养不均衡的食谱,让学生分析原因并给出改进意见。

2.学生分组讨论,提出改进方案。

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3.教师布置作业:根据所学知识,为家人设计一份营养均衡的晚餐食谱。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讨论、合作探究,使学生掌握了营养配餐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运用所学知识。

同时,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六、教学评价1.学生对营养配餐的认识程度。

2.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食谱的能力。

3.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和合作意识。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营养配餐的原则,学会设计营养均衡的食谱。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所学的营养知识,设计出符合要求的营养食谱。

教学过程补充:(一)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份营养丰富的早餐图片。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营养配餐》(通用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营养配餐》(通用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营养配餐》(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材第六章《百分数》的第三节,详细内容为营养配餐的计算和应用。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百分数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饮食搭配问题。

二、教学目标1. 掌握营养配餐的基本概念,理解各种食物营养成分的含量及相互关系。

2. 能够运用百分数知识,进行食物营养成分的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提高他们合理搭配饮食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食物营养成分的计算和配比。

重点:营养配餐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实际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PPT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计算器、笔记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不同食物的营养成分,引导学生关注饮食健康。

2. 知识讲解(10分钟)讲解营养配餐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食物营养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3. 例题讲解(10分钟)举例讲解如何利用百分数知识进行食物营养成分的计算。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例题进行随堂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小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如何进行营养配餐,提高饮食搭配的合理性。

7. 课堂小结(5分钟)强调营养配餐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倡导健康饮食。

六、板书设计1. 营养配餐的概念、计算方法。

2. 食物营养成分的相互关系。

3. 例题及解答步骤。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为自己设计一份营养均衡的午餐。

2. 答案:(1)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高课堂互动效果。

2. 拓展延伸:(1)让学生调查家人或朋友的饮食习惯,给出合理的营养建议。

(2)了解其他国家的饮食文化,分析其优缺点,提高自己的饮食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例题讲解的详细程度3. 小组讨论的引导与实施4. 作业设计的生活实际应用5.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践性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应紧密围绕课程目标,确保学生能够掌握核心知识。

北师大版《营养配餐》教学设计(精选7篇)

北师大版《营养配餐》教学设计(精选7篇)

北师大版《营养配餐》教学设计(精选7篇)北师大版《营养配餐》篇1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实践与综合应用课《营养配餐》教材分析:本课是《数学与体育》第3节教学内容。

教材通过呈现我国运动员积极备战2008年奥运会的图片引入课题。

让学生掌握营养配餐的方法,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经历利用数学知识进行营养配餐的过程,能进行有关营养成分的简单计算;过程与方法:能运用正确的数学思想分析解决营养搭配中的问题,并进行有关营养成分的简单计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营养配餐活动,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进行有关营养成分的简单计算。

难点:能联系实际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进行营养配餐。

教学准备:多媒体,为每个学生准备2张空食物表格、计算器,学生搜集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

教学方法:抓住“营养配餐”这一主题,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将教材适当作调整。

首先创设情境,以情导航,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相互交流的基础上,掌握有关营养成分的计算方法,并从小组内分析、调整、评议小明的菜单,到学生估算、调整个人菜单,再到设计一份家庭营养菜单,发展学生数学应用意识。

在学法指导上,以合作探究与启发诱导相结合,突出“五让”,即:资料让学生搜集;书本让学生自学;问题让学生提出;结论让学生发现;评价让学生参与。

教学过程(一)激qing引入激发兴趣1、课件展示:北京奥运会前五名国家的奖牌榜。

师激qing引入。

“同学们,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我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当五星红旗在奥运赛场上徐徐升起,当嘹亮的国歌声在你耳边响起,作为一名中国人你们激动吗……” 交流:运动员为什么会取得这么好的成绩?小结:运动员在比赛中需要根据营养标准合理搭配食物,那么普通人群呢,请大家联系自己的家人、同学说说你的理解?2、课件展示:营养过剩与营养不良儿童的图片。

交流:看了图片,你想说些什么?(学生可能会说出缺乏锻炼、营养过剩、营养不良、疾病缠身……)板书:营养配餐【设计意图】以奥运健儿需要营养配餐迁移到普通人群需要合理饮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为开展本课学习奠定基础。

营养配餐大学教案

营养配餐大学教案

课时:2课时年级:大学一年级教材:《营养学》教学目标:1. 了解营养配餐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营养配餐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学会制定合理的营养配餐方案。

教学重点:1. 营养配餐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营养配餐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教学难点:1. 营养配餐方案的制定。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营养配餐吗?为什么营养配餐如此重要?2. 引导学生思考:营养配餐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关系到我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质量。

二、讲授新课1. 营养配餐的基本概念- 解释营养配餐的定义:根据个体生理需求和健康状况,合理搭配食物,满足人体所需营养素的一种膳食方式。

- 介绍营养配餐的重要性:保持身体健康,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2. 营养配餐的基本原则- 个体化原则:根据个人年龄、性别、体重、身高、劳动强度等因素制定膳食计划。

- 平衡原则:食物种类丰富,营养素比例合理,满足人体所需。

- 适量原则:食物摄入量适中,不过量,不过少。

- 时令原则:根据季节变化选择适宜的食物。

3. 营养配餐的方法- 食物种类多样化:确保膳食中包含五大类食物,即谷薯类、蔬菜类、水果类、畜禽肉类、鱼虾类。

- 营养素比例合理:确保膳食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的比例适宜。

- 合理搭配膳食:根据个体需求,合理搭配膳食,如早餐要富含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晚餐要清淡易消化。

三、课堂练习1. 分组讨论:结合所学知识,制定一份适合大学生的营养配餐方案。

2. 学生展示:每组选派代表分享制定的营养配餐方案。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一节课所学的营养配餐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

二、讲授新课1. 营养配餐方案制定实例- 分析实例:结合实际案例,讲解如何根据个体需求制定营养配餐方案。

-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根据自身情况调整营养配餐方案。

2. 营养配餐方案的评估与调整- 评估方法:观察膳食是否满足个体需求,如体重、身高、劳动强度等。

016《营养配餐》教学设计

016《营养配餐》教学设计

016《营养配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有关营养的知识,增强健康意识,均衡饮食。

⑵会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选择营养配餐和评价配餐营养成分的均衡性。

⑶学会从统计表中找出相应的数学信息。

2、让学生了解并解决一些与健康有关的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创新意识。

3、通过设置丰富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探索、交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学习的欲望。

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健康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提出问题:教师:你们今天吃得什么饭菜呀?(学生众说纷纭)教师:那你们知道这些饭菜中主要有哪些营养吗?学生1:主要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等。

教师:你还真是博学多才呀,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1:我预习过书。

教师:非常好,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其他同学可要加把劲哟,不然就落后了。

(2)点题:教师:饭菜中的营养非常丰富,主要营养素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矿物质等。

我们今天着重研究一下前三种。

像你们这个年龄的儿童,一顿午饭大约需要蛋白质30克,脂肪23克,碳水化合物120克。

二、探索新知:(1)学生预习: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熟悉新知,教师则引导学生主动地阅读情境中的图、表、文字与数字,即读图、读表、读字。

从图、表、文字与数字的关系中看懂情境中直接给出的数学信息。

在学生预习中,教师应随时了解学生预习、探究的情况,随时建构调节教学环节。

(2)指导学习教师:好了,你们表现的时候到了,谁能告诉大家小明这顿午饭的营养符合营养师的建议吗?学生2:蛋白质含量符合,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含量不符合。

教师:完全正确,你是如何得到的?学生2:根据100克食物中各成分的含量表,青菜和宫保鸡丁各成分含量已知,而米饭只有50克,是100克的1/2,所以米饭中各成分的含量是100克米饭中各成分含量的1/2,从而求得这顿午饭中蛋白质含量为27.45克, 脂肪含量为3.25克,碳水化合物含量为41.65克,其中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含量与营养师的建议出入较大。

幼儿园学前_营养配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幼儿园学前_营养配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大班健康活动《营养配餐》教学设计【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合理的饮食结构,培养不挑食、不偏食的好习惯。

2.尝试搭配营养餐,懂得营养搭配利于身体健康。

3.乐意向同伴介绍自己的营养餐。

【活动重难点】活动重点:了解合理的饮食结构,培养不挑食、不偏食的好习惯。

活动难点:搭配营养餐,懂得营养搭配利于身体健康,并愿意向同伴介绍自己的营养餐。

【活动准备】PPT,音乐,幼儿操作盘,面包,西红柿,黄瓜,火腿肠等。

【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引起兴趣。

引导幼儿说一说,自己喜欢吃的食物。

二、了解偏食、挑食的危害。

1.出示PPT图片,播放图片录音,引导幼儿分析图片幼儿太胖或者太瘦的原因。

2.通过观看图片、听录音,总结饮食的注意事项。

小结:吃饭不挑食,身体才最棒。

启发幼儿说出专吃肉类,不吃蔬菜,容易发胖;只吃蔬菜,不吃肉类长得瘦;不挑食,样样吃最好。

三、了解合理的饮食结构。

1.初步了解饮食金字塔。

请幼儿观察饮食金字塔,引导幼儿说一说三角形的食物结构中包括哪些食物。

小结:饮食金字塔告诉我们,身体需要各种各样的食物,有的需要得多,有的需要得少。

粮食蔬菜和水果,每天要吃不能少;鸡肉鱼和豆奶,不多不少要正好;油、糖、盐,每天少吃要记牢。

2.了解食物中的黄色营养、红色营养和绿色营养对身体的作用。

请幼儿观看PPT图片,知道黄色营养、红色营养和绿色营养分别包含的食物以及它们对身体的作用。

小结:米饭、面包等黄色营养会让我们有活力;鸡蛋、奶、肉等红色营养让我们变得强壮;蔬菜、水果等绿色营养可以增强我们的抵抗力。

我们小朋友要不偏食不挑食各种营养都要吃。

四、制作营养餐。

1.根据教师准备的食材,制作营养餐。

营养金字塔已经告诉我们每天应该怎样营养搭配饮食。

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食物,有西红柿、黄瓜、火腿肠、面包等。

请大家为自己搭配一顿营养餐。

轻轻的走到桌旁,开始配餐吧。

2.向同伴介绍自己的营养餐。

小结:小朋友们认识了饮食金字塔,知道了哪些食物应该多吃,哪些食物应该少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板书的午餐)评价一下老师的这份午餐,你会给我一些什么建议呢?
生:
交流。
师:
能尝试调整一下食谱,使各项营养都达标吗?
生:
交流自己的想法。
师:
在表格中完成合理的营养搭配方案。
小结,看来啊,营养既不能缺乏也不能过剩,而是要达到身体成长的需要。而且,人的身体状况不同,对营养的需要也有差异。比如,尤其运动员对营养的要求就要严格遵守标准。
(课件出示12岁孩子的营养标准)。
那么,大家刚才的配餐是否达到标准了呢?请同学们参照食物营养表算一算每种营养成分的含量。
生:
独立计算。(师计算自己为同学们配的午餐的营养含量)师:
你的午餐达到营养标准了吗?你给自己的建议是什么?
生:
交流自己所配的午餐食谱及营养情况,并说明自己的建议。
师:
出示两张样表,引导大家集体交流。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营养配餐”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营养配餐。(20分)
1、食物中的营养素。(3分)
师:
你知道食物中有哪些营养物质吗?
生:
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
课件出示: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非常丰富,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膳
教学过程:
一.喜好配餐。(5分)
1.出示菜谱:
搭配一份你喜欢的午餐。
师:
同学们平时最喜欢吃什么饭菜啊?
生:
鸡腿、红烧肉、扯面„„
课件出示菜谱:
菜品:
红烧牛肉(100克)炒青菜(100克)麻婆豆腐(100克)炒鸡丁(100克)清蒸鲈鱼(100克)煎鸡蛋(50克)主食:
米饭(100克)面条(100克)馒头(50克)红薯(100克)师:
师:
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主要提供我们身体活动所需的热量;矿物质、维生素和膳食纤维是维系我们身体平衡健康的;而水是我们的生命之源。今天,我们主要研究这三种营养成分(在表格中板书“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
2.课件出示“100克食物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含量表”:
(7分)师:
这是科学家测量出的每100克食物中各种营养成分的含量。请同学们看一看、比一比,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生:
肉类食物中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较高;主食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高;蔬菜中这三种营养成分都比较低„„
师:
如果我想补充蛋白质,我应该多吃哪类食物呢?
生:
肉类。
师:
想补充碳水化合物呢?
生:
多吃米饭、面条等主食。
师:
刚才同学们说到豆类食物的营养非常丰富,你能用百分数的形式说明豆类食物中三种营养成分的含量吗?
生:
请你为自己搭配一份喜欢的午餐,把你搭配的食物名称及重量分别写在表格里。不能浪费哦。
生:
在表格中记录搭配的食物名称及重量。
(老师也为学生搭配一份午餐:
“炒青菜100克,红烧牛肉100克,米饭50克”,写在黑板的表格上。)
2、讨论:
师:
配餐时,你会考虑些什么?
生:
好不好吃;有没有营养„„
师:
那么,如何做到既好吃又有营养呢?我们平时的用餐是否能满足我们身体的需要呢?
三.设计有营养的配餐。(10分)
1、课件:
运动员图片;介绍跑步运动员午餐的营养标准。
师:
我们熟知的刘翔在亚运会上终于上演了“飞人归来”的传奇,荣获了金牌。如果你是他的营养师,你会如何为他搭配有一份有营养的午餐呢?请同学们试一试。
课件出示活动提示:
四个人为一小组;每人计算一种营养物质;不合标准的话及时调整。
教学重点:
经历用数学知识进行营养配餐的过程,能进行有关营养成分的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
尝试根据营养标准进行营养配餐。
教法:
分析、比较、归纳。
教学准备:
课件出示:
菜谱;2.营养成分介绍;3.食物中的营养素含量表;
5、板书计算表格;
6、食物xx。
学生准备:
1.调查:
食物中的“营养素”有哪些?
2.计算午餐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含量表格。
蛋白质的含量是百分之四十四点八,脂肪的含量是百分之二十一点八,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是百分之十二点七。
师:
豆类食品中大约百分之八十都能给我们提供热量。
3.学生独立活动:
计算自己配餐中营养成分的含量。(10分)
师:
你知道像你们这样12岁左右的小朋友每顿午餐需要多少克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吗?一起看看营养学家给出的建议:
《营养配餐》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第46至47页。
教学目标:
情感与态度:
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学习数学的信心。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经历用数学知识进行营养配餐的过程,能进行有关营养成分的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分析、比较、整理、归纳数据的过程,从而学会应用数据解决问题。
生:
同桌合作搭配午餐并记录在表格二里。
师:
分别出示案例:
你认为他们设计的怎么样?为什么?
小结:
不仅营养素要达到标准,而且要荤素搭配、粗细搭配、主食和其他搭配。
四.科学配餐。(5分)
师:
有些同学可能会说,这样计算每顿饭的营养含量,也太麻烦了吧。营养学家根据食物中的营养含量,为我们设计了一个饮食方案,根据这个方案进餐,可以达到营养均衡。
课件出示:
营养xx。
师:
营养金字塔是营养学界的代表作。最早由美国人1992年提出。后来,被大家广为流传并不断改善提高。
谁来说说自己对这个“金字塔”的理解?并反思一下自己平时的饮食结构是否合理。
生:
交流自己的想法。
师:
反思自己的饮食结构,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课后同学们可以继续探究其他营养物质在食物中的含量及更多的有关营养配餐的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