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干燥
微波干燥原理

微波干燥原理
微波干燥是指利用微波辐射进行加热,达到快速干燥的过程。
微波是一种电磁波,其频率一般在300 MHz到300 GHz之间,波长在1mm到1m之间。
微波干燥的原理是通过微波电场和磁场的交替变化作用下,转化为导致材料内部分子的快速振动和摩擦产生的热能。
干燥物体受热后,蒸发物质的压力在短时间内猛然增高,超过了材料表面的表面张力,就有可能在材料内部产生微小孔洞,使液体在高温和高空气流速的作用下,蒸发干燥,实现快速干燥。
微波干燥的特点是干燥速度快、干燥效果好、干燥过程中不易产生污染等优点;不足之处是需要使用专门的微波设备,设备成本较高,而且对被处理物质有一定的要求,比如对材料的形状、颗粒大小和抗微波干扰等都有一定的要求,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产品色泽变化或者口感变化。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被处理物质的性质和要求来选择合适的干燥方法和设备。
微波干燥原理

微波干燥原理
微波干燥是一种利用微波辐射加热物质并蒸发内部水分的方法。
其主要原理是利用微波的电磁波能量将水分内部分子的运动引起摩擦,从而产生热量。
微波炉产生的微波辐射能穿透物质表面,并迅速传导到内部,将物质中的水分分子激发加热。
当水分分子达到饱和状态时,其从液相变成气相,形成蒸汽,从而实现了除去物质内部的水分。
微波干燥与传统的热风干燥相比具有许多优势。
首先,微波干燥过程中的加热速度较快,能够迅速使物质内部的水分蒸发,从而缩短干燥时间。
其次,由于微波辐射能量的直接加热作用,干燥过程中不会产生热传导损失,能够更高效地利用能量。
此外,微波能够在物质内部产生均匀的加热,并且可以通过调节频率、功率和时间等参数来控制干燥过程,从而实现精确的控制。
然而,微波干燥也存在一些限制和挑战。
首先,物质的表面吸水性影响着微波辐射能量的传递效果,如果物质表面易吸水,则会导致能量大量损耗在物质表面,而不是深入物质内部。
此外,因为微波能量主要加热物质中的水分分子,对于水分含量较低的物质,微波干燥的效果可能会较差。
另外,由于干燥后物质内部产生的温度梯度,可能会导致一些物理和化学变化,影响干燥品质。
综上所述,微波干燥利用微波辐射加热物质并蒸发内部水分的原理,具有快速、高效、可控的优点。
然而,需要根据不同物
质的特性进行合理调整和控制,以克服其中的限制和挑战,从而更好地应用于干燥领域。
微波干燥的工作原理及优化设计

微波干燥的工作原理及优化设计微波干燥是一种利用微波能量进行物料干燥的技术。
与传统的热风干燥相比,微波干燥具有速度快、效率高、质量好等优势。
本文将介绍微波干燥的工作原理,并探讨如何进行优化设计,以提高干燥效果和经济效益。
一、微波干燥的工作原理微波干燥是一种将微波能量直接传输到物料内部,以内部加热方式进行干燥的技术。
其工作原理可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1. 微波能量的传输和吸收当微波能量通过物料时,其传输会发生两种现象:穿透和吸收。
物料的吸收取决于物料的介电性能,即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因子。
在微波场作用下,如果物料的介电损耗因子较大,即对微波能量的吸收较强,干燥效果会更好。
2. 热传导和传质微波干燥同时包括热传导和传质两个过程。
物料在微波辐射下产生的热量会通过传导传递到物料的内部,并通过传质作用将物料内的水分蒸发出来。
传质速率取决于物料表面的水分蒸发速率和物料内部的传质速率。
通过合理控制微波功率和传质条件,可以实现快速而均匀的干燥效果。
二、微波干燥的优化设计为了提高微波干燥的效果和经济效益,需要进行优化设计。
以下几个方面是值得考虑的:1. 微波功率和频率的选择微波功率和频率是微波干燥的重要参数。
合理选择微波功率可以实现快速干燥,但过高的功率会引起物料的热过量,导致干燥不均匀。
频率的选择也应根据物料的特性进行调整,以提高微波能量的吸收效果。
2. 干燥温度和时间的控制干燥温度和时间直接影响微波干燥的效果。
过高的温度会导致物料变质,而过长的干燥时间则会增加生产成本。
因此,需要根据物料的特性和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温度和时间参数,以实现高效的干燥效果。
3. 微波干燥设备的设计微波干燥设备的设计也是优化的重要环节。
合理设计微波辐射系统和传质系统,可以实现微波能量的均匀传递和物料内部的快速传质。
同时,设备的结构设计应方便清洁和维护,提高生产效率和设备的使用寿命。
4. 过程监控和控制通过实时监测干燥过程中的物料温度、湿度和微波功率等参数,可以及时调整微波干燥设备的工作状态,实现高效的控制。
微波干燥技术

微波干燥技术一、概述微波干燥技术是指利用微波辐射作为能量源,将物料内部分子发生振动并摩擦产生热能,从而实现干燥的一种方法。
相比传统的热风干燥技术,微波干燥具有快速、高效、节能等优点,在食品、化工、医药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二、微波干燥原理微波是指频率在300MHz至300GHz之间的电磁波,其特点是在介质中传播时会被吸收,并通过分子振动转化为热能。
在微波干燥过程中,物料置于微波场中,吸收微波后内部分子振动加剧,并摩擦产生大量热能,从而使物料快速升温和脱水。
三、微波干燥设备1. 微波发生器:是产生微波辐射的关键设备,常见的有管式和固态两种。
2. 微波传输装置:将微波辐射传输到物料处,常见的有空气传输装置和导轨式传输装置。
3. 微波反射装置:将微波辐射反射到物料表面,常见的有金属板反射器和金属网反射器。
4. 微波干燥腔体:是进行微波干燥的空间,常见的有单向进出口和双向进出口两种。
四、微波干燥优点1. 快速:微波干燥速度快,通常只需几分钟至十几分钟即可完成。
2. 高效:微波能量直接作用于物料内部,无需通过传导或对流传递热量,因此能量利用率高。
3. 节能:由于微波能量直接作用于物料内部,因此无需加热大量空气进行传导或对流传递热量,节省了大量能源。
4. 保持品质:由于微波干燥速度快,因此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干燥过程,从而避免了长时间暴露在高温下对物料造成的损伤。
五、微波干燥应用1. 食品行业:如蔬菜、水果、肉制品等。
2. 化工行业:如药材、化工原料等。
3. 医药行业:如中药材、药物等。
4. 其他行业:如木材、纸张等。
六、微波干燥注意事项1. 物料应均匀分布在微波场中,避免局部过热或过干。
2. 物料应先进行预处理,如切片、切块、薄片等,以便于微波辐射的穿透和吸收。
3. 微波干燥时应注意控制温度和湿度,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和湿度对物料造成损伤。
4. 微波干燥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清洁,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和使用寿命。
微波干燥

微波干燥法:是通过微波加热原理使物料内部水分加热蒸发得到干燥效果的一种干燥方式。
如果物料的初始含水率很高,物料内部的压力非常快地升高,则水分可能在压力梯度的作用下从物料中排除。
微波干燥过程中,温度梯度、传热和蒸汽压迁移方向均一致,从而大大改善了干燥过程中的水分迁移条件,当然要优于常规干燥。
同时由于压力迁移动力的存在,使微波干燥具有由内向外的干燥特点。
即对物料整体而言,将是物料内层首先干燥,这就克服了在常规干燥中因物料外层微波干燥原理:原理微波是一种波长极短的电磁波,波长在1mm到1m之间,其相应频率在300GHz至300MHz之间。
为了防止微波对无线电通信、广播和雷达的干扰,国际上规定用于微波加热和微波干燥的频率有四段,分别为:L段,频率为890~940MHz,中心波长330mm;S段,频率为2400~2500MHz,中心波长为122mm;C段,频率为5725~5875MHz,中心波长为52mm;K段,频率为22000~22250MHz,中心波长8mm。
家用微波炉中仅用L段和S段。
微波是在电真空器件或半导体器件上通以直流电或50Hz的交流电,利用电子在磁场中作特殊运动来获得的。
这种运动可以简单的这样来解释一下:介质从电结构看,一类分子叫无极分子电介质,另一类叫有极分子电介质。
在一般情况下,它们都呈无规则排列,如果把它们置于交变的电场之中,这些介质的极性分子取向也随着电场的极性变化而变化,这就叫做极化。
外加电场越强,极化作用也就越强,外加电场极性变化得越快,极化得也越快,分子的热运动和相邻分子之间的摩擦作用也就越剧烈。
在此过程中即完成了电磁能向热能的转换,当被加热物质放在微波场中时,其极性分子随微波频率以每秒几十亿次的高频来回摆动、摩擦,产生的热量足以使物料在很短的时间内达到热干的目的。
微波是指波长在lmm一lm,也即频率在300--300000 MHz之间的电磁波。
微波干燥利用磁场方向的高频转变,使极性分子产生运动和摩擦,从而产生热量。
微波干燥设备工作原理

微波干燥设备利用微波能量来加热和干燥物料。
微波是一种电磁波,它的频率范围通常在300 MHz到300 GHz之间,而微波干燥设备通常工作在2.45 GHz的频率上,因为这个频率在大多数国家被指定为工业、科研和医疗应用而不需要许可。
微波干燥的基本原理包括:1. 微波产生:微波是通过一个叫做磁控管的设备产生的。
磁控管通过电子在磁场和电场的共同作用下振荡来产生微波。
2. 微波辐射:产生的微波通过波导导向干燥腔体,并被均匀地辐射到待干燥的物料上。
3. 介质加热:微波的能量被物料中的水分子和其他极性分子吸收。
这些分子会因为微波场的作用而振动,并通过偶极旋转和离子传导机制产生热量。
换句话说,微波能量直接转换为物料内部的热能。
4. 内部蒸发:由于热量是在物料的整个体积中均匀产生的,水分子从内部加热并开始蒸发,这与传统的热传导方式不同,在传统方式中热量从物料外表面开始传入内部。
5. 蒸汽移除:随着水分子的蒸发,蒸汽会从物料中逸出,通常干燥腔体会有通风系统以帮助移除湿气和保持干燥效率。
微波干燥的优点包括:快速加热:由于是体积加热而非表面加热,微波干燥可以迅速将能量传递至物料内部,从而快速干燥。
节能高效:微波干燥相对于传统加热方式更加高效,因为它减少了热量在传递过程中的损失。
均匀干燥:理论上微波可以均匀加热整个物料,减少了传统干燥可能出现的过热或未干透的问题。
质量保持:由于加热过程快且温度相对较低,可以更好地保持物料的质量不被破坏。
然而,微波干燥设备也有其局限性,比如对于非极性物质或电磁波的穿透深度有限等问题,因此不是所有的干燥过程都适用微波干燥。
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待干燥物料的特性来选择合适的干燥技术。
微波干燥的原理

微波干燥的原理
微波干燥是一种常见的食品加工技术,它利用微波能量将水分从食品中蒸发出去,从而达到干燥的目的。
微波干燥的原理是通过微波与被干燥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使被干燥物质内部的水分受热蒸发,从而实现干燥的目的。
下面将详细介绍微波干燥的原理。
首先,微波是一种电磁波,其频率在300MHz至300GHz之间。
微波能够穿透
食品并迅速被吸收,这是因为水分子对微波有很强的吸收能力。
当微波通过食品时,水分子会受到微波的作用而产生热量,导致水分子内部的热运动增加,从而使水分子蒸发。
其次,微波干燥的原理是利用微波与被干燥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使被干燥物
质内部的水分受热蒸发。
在微波场的作用下,被干燥物质中的水分子会不断受热并蒸发,从而实现干燥的目的。
与传统的热风干燥相比,微波干燥具有更快的干燥速度和更高的能量利用率。
此外,微波干燥的原理还包括非均匀加热和内部加热。
微波在被干燥物质中的
传播是非均匀的,因此会导致被干燥物质内部的温度分布也是非均匀的。
这种非均匀加热会导致被干燥物质内部产生温度梯度,从而促进水分子的迁移和蒸发。
另外,由于微波能够直接作用于被干燥物质的内部,因此可以实现内部加热,从而提高干燥速度和均匀度。
综上所述,微波干燥的原理是通过微波与被干燥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使被干
燥物质内部的水分受热蒸发,从而实现干燥的目的。
微波干燥具有干燥速度快、能量利用率高、内部加热等优点,因此在食品加工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对微波干燥的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食品微波干燥的原理是

食品微波干燥的原理是微波干燥是一种用于除去水分的技术。
它是将微波能量传递到物体中,从而导致物体中分子的运动。
由于分子的运动,热量被产生,并且物品从内部开始变干。
微波是一种电磁波,其波长范围在1mm到1m之间。
微波传递时会通过食品的水分子,并导致分子不断旋转、摩擦、碰撞,因此产生了热能,这将导致内部水分的蒸发,从而使原材料变干。
微波干燥的原理是利用食品材料中存在的水分的物理性质,即当水被微波照射时会产生分子振动、旋转等运动,从而引起水分子内部的相互摩擦,生成热量,使其温度升高,水分被加热蒸发。
水分通过物质的表面蒸发,导致食品变干。
干燥过程中需要控制微波功率和时间,以避免出现过度加热的情况。
微波干燥的优缺点:优点:1. 干燥速度快:传统的干燥方法需要长时间,而微波干燥仅需数分至数十分钟即可完成,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2. 保留营养成分:传统干燥过程中,因为高温会导致食品营养成分的流失。
而微波干燥可以保留食品的营养成分,保证了食品的健康价值;3. 节能:微波干燥采用电能直接转化为热能,其效率较高,因此可以有效节省能源消耗;4. 可控性强:微波干燥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的物料进行微波功率和时间的调整,因此干燥时间和效果可控性很强。
缺点:1. 成本较高:微波干燥设备的价格相对传统干燥设备较高;2. 一次加工量小:由于微波干燥设备的体积相对较小,单次干燥量相对较少,因此需要多次运转;3. 微波加热非均匀:微波干燥过程中,由于微波在物质中传输路径受限,因此物料中的水分含量和物料厚度等参数对加热效果影响较大,同时也会导致内部与外部温度分布不均匀。
因此,虽然微波干燥存在缺点,但其高效、节能、实现可控性同时保留食物营养成分等优点已经被广泛认可,将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和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微波原理:微波是一种波长极短的电磁波,它和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一样,都属于电磁波,微波的频率范围从300MHZ到300KMHZ,即波长从1毫米到1米的范围。
微波加热干燥的原理:是利用微波在快速变化的高频电磁场中与物质分子相互作用,被吸收而产生热效应,把微波能量直接转换为介质热能,微波被物体吸收后,物体自生发热,加热从物体内部、外部同时开始,能做到里外同时加热,不同的物质吸收微波的能力不同,其加热效果也各不相同,这主要取决于物质的介质损耗。
水是吸收微波很强烈的物质,一般含有水分的物质都能用微波来进行加热,快速均匀,达到很好效果。
二、微波干燥特点:1、干燥速度快。
常规方法如:蒸汽干燥、电热干燥、热风干燥等,由10%含水量脱至1%以下需十几个小时,采用微波干燥仅需十几分钟;由5%含水量脱至1%以下常规方法需六至七小时,采用微波干燥仅需几分钟;由30%-20%含水量脱至1%以下,常规方法需二十几小时,采用微波干燥仅用二十分钟左右。
常规热力干燥往往在环境及设备上存在热损失,室内环境温度高。
而微波是直接对物料进行作用,因而没有额外的热能耗损,微波干燥处理均无以上现象。
设备能即开即用,没有常规热力干燥的热惯性,操作灵活方便,微波功率可调,传输速度从零开始连续可调,便于操作。
2、保持物料原色。
由于微波干燥不需要热传导,物料自身发热,干燥速度快,接触物料的温度大大低于常规方法,不会造成物料裂变现象。
3、流水线作业,操作环境好。
与常规方法相比,微波设备不需要锅炉、复杂的管道系统,煤场和运输车辆,只要具备水,电基本条件即可。
相比而言,一般可节电30%-50%。
改善劳动条件,节省占地面积.设备的工作环境低、噪音小,极大地改善了劳动条件,整套微波设备的操作只需2-3人。
微波干燥设备可以与上料机、出料输送机、振动筛、包装机等设备连接,组成一条流水生产线,这样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力,车间里没有粉尘飞扬状况发生,符合国家GMP生产标准。
我公司是国内专业做工业微波设备的厂家。
经过多年不断研究开发,微波干燥设备在化工医药食品添加剂、中间体等物料干燥方面取得良好效果。
本公司跟大型微波研究所合作,由微波专家根据您的物料特性、产量要求设计出专门属于您公司的设备!保证令您满意!问题1:微波是什么?答:微波与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一样都是电磁波,微波是指频率为300MHz-300KMHz 的电磁波,即波长在1米到1毫米之间的电磁波。
微波频率比一般的无线电波频率高,通常也称为“超高频电磁波”。
问题2:微波是怎样产生的?答:微波能通常由直流或50MHz交流电通过一特殊的器件来获得。
可以产生微波的器件有许多种,但主要分为两大类:半导体器件和电真空器件。
电真空器件是利用电子在真空中运动来完成能量变换的器件,或称之为电子管。
在电真空器件中能产生大功率微波能量的有磁控管,多腔速调管,微波三、四极管,行波管等。
在目前微波加热领域特别是工业应用中使用的主要是磁控管及速调管。
问题3:微波应用的频率有那些?答:因为微波应用极为广泛,特别是通信领域,为了避免相互间的干扰,国际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对频率的划分作了具体规定。
分给工业、科学和医学用的频率有433 兆赫、915兆赫、2450兆赫、5800兆赫、22125兆赫,与通信频率分开使用。
目前国内用于工业加热的常用频率为915兆赫和2450兆赫。
微波频率与功率的选择可根据被加热材料的形状、材质、含水率的不同而定。
问题4:微波加热的原理是什么?答:介质材料由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组成,在电磁场作用下,这些极性分子从原来的随机分布状态转向依照电场的极性排列取向。
而在高频电磁场作用下,这些取向按交变电磁的频率不断变化,这一过程造成分子的运动和相互摩擦从而产生热量。
此时交变电场的场能转化为介质内的热能,使介质温度不断升高,这就是对微波加热最通俗的解释。
问题5:微波杀菌的机理是什么?答:微波灭菌的机理在于,细菌、成虫与任何生物细胞一样,是由水、蛋白质、核酸、碳水化合物、脂肪和无机物等复杂化合物构成的一种凝聚态介质。
其中水是生物细胞的主要成分,含量在75~85%,因为细菌的各种生理活动都必须有水参与才能进行,而细菌的生长繁殖过程,对各种营养物的吸收是通过细胞膜质的扩散、渗透和吸附作用来完成的。
在一定强度微波场的作用下,物料中的虫类和菌体也会因分子极化驰豫,同时吸收微波能升温。
由于它们是凝聚态物质,分子间的作用力加剧了微波能向热能的能态转化。
从而使体内蛋白质同时受到无极性热运动和极性转动两方面的作用,使其空间结构变化或破坏,而使蛋白质变性。
蛋白质变性后,其溶解度、粘度、膨胀性、渗透性、稳定性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而失去生物活性。
另一方面,微波能的非热效应在灭菌中起到了常规物理灭菌所没有的特殊作用。
也是造成细菌死亡的原因之一。
问题6:微波的穿透能力如何?答:穿透能力就是电磁波穿入到介质内部的本领,电磁波从介质的表面进入并在其内部传播时,由于能量不断被吸收并转化为热能,它所携带的能量就随着深入介质表面的距离,以指数形式衰减。
透射深度被定义为:材料内部功率密度为表面能量密度的1/e 或36.8% 算起的深度D,微波的加热深度比红外加热大得多,因为微波的波长是红外波长的近千倍。
红外加热只是表面加热,微波是深入内部加热。
问题7:什么叫微波的选择性加热?答:不同性质的物料对微波的吸收损耗不同,即选择性加热的特点,这对干燥过程有利。
因为水分子对微波的吸收损耗最大,所以含水量高的部位,吸收微波功率多于含水量较低的部位,从而干燥速率趋一致。
问题8:微波加热为什么称之为内部加热方式?答:常规加热(如火焰、热风、电热、蒸汽等)都是利用热传导、对流、热辐射将热量首先传递给被加热物的表面,再通过热传导逐步使中心温度升高(即常称的外部加热)。
它要使中心部位达到所需的温度,需要一定的热传导时间,而对热传导率差的物体所需的时间就更长。
微波加热则属于内部加热方式,电磁能直接作用于介质分子转换成热,且透射性能使物料内外介质同时受热,不需要热传导,而内部缺乏散热条件,造成内部温度高于外部的温度梯度分布,形成驱动内部水分向表面渗透的蒸汽压差,加速了水份的迁移蒸发速度。
特别是对含水量在30%以下的食品,速度可数百倍的缩短,在短时间内达到均匀干燥。
问题9:各种物质对微波的吸收能力如何?答:微波加热是介质材料自身损耗电场能量而发热。
而不同介质材料的介质常数εr和介质损耗角正切值tgδ是不同的,故微波电磁场作用下的热效应也不一样。
由极性分子所组成的物质,能较好地吸收微波能。
水分子呈极强的极性,是吸收微波的最好介质,所以凡含水分子的物质必定吸收微波。
另一类由非极性分子组成,它们基本上不吸收或很少吸收微波,这类物质有聚四氟乙烯、聚丙烯、聚乙烯、聚砜等、塑料制品和玻璃、陶瓷等,它们能透过微波,而不吸收微波。
这类材料可作为微波加热用的容器或支承物,或做密封材料。
在微波场电中,介质吸收微波功率的大小P正比于频率f、电场强度E的平方、介电常数εr 和介质损耗正切值tgδ。
即: P = 2πf?E2?εr?V?tgδ问题10:微波的脱水效率如何?答:理论上每千瓦小时微波电能可使1.39公斤的水汽化,由于线路损耗及腔体效率等因素,实际效果为0.8--1.1公斤/千瓦小时。
用户可根据待处理材料初始与最终含水量之差及产量的要求来估算所需的微波功率。
微波干燥杀菌机理微波是指频率300兆赫至300千兆赫的电磁波。
在微波电磁场作用下,介质中的极性分子从原来的热运动状态转为跟随微波电磁场的交变而排列取向。
例如,采用的微波频率为2450兆赫,就会出现每秒24.5亿次交变,产生激烈的磨擦而生热。
在这一微观过程中,微波能量转化为介质内热能,使介质温度呈现为宏观上的升高。
物料即能从外部到内部同时均匀发热而干燥脱水,消毒杀毒。
微波具有热效应和非热效应双重杀菌作用。
微波热效应杀菌的机理,由水、蛋白质、核酸、碳水化合物、脂肪和无机物等复杂化合物构成的生物细胞是一种凝结构发生变化或破坏蛋白质变性,影响其溶解度、黏度、膨胀性、稳定性,从而失去生物活性。
微波非热效应杀菌机理:微波作用能改变生物性排列聚合状态及其运动规律,而且微波场感应的离子流,会影响细胞膜附近的电荷分布,导致膜的屏障作用受到损伤,影响Na-K泵的功能,产生膜功能障碍,从而干扰或破坏细胞的正常新陈代谢功能,导致细菌生长抑制,停止或死亡。
另外,细胞中的核糖核酸(RNA)和脱氧核糖核酸(DNA)在微波场力作用下可导致氢键有松弛、断裂或重组,诱发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畸变,从而影响其生物活性的改变、延缓或中断细胞的稳定遗传和增殖。
简单地说,微波杀菌、保鲜是微波热效应共同作用结果。
微波的热效应主要起快速升温杀菌作用;而非热效应则使微生物体蛋白质和生亘活性物质变异,从而丧失活力或死亡。
因此微波杀菌温度低于常规方法,一般情况下,常规方法杀菌温度要求在100摄氏度以上,时间十几分钟至几十分钟,而微波杀菌温度仅70-90摄氏度,时间为几分钟。
微波杀菌保鲜的特点1、时间短、速度快常规热力杀菌是通过热传导,对流或辐射等方式将热量从食品表面传至内部,要达到杀菌温度,往往需要较长时间。
微波杀菌是微波能与食品及其细菌等微生物直接相互作用,热效应与非热效应共同作用,过到快速升温杀菌目的,处理时间大大缩短,各种物料的杀菌作用一般在3-5分钟。
2、低温杀菌保持营养成分和传统风味微波杀菌是通过特殊热和非热的效应杀菌,与常规热力杀菌比较,能在比较低的温度和较短的时间获得所需的消毒杀菌效果。
一般杀菌温度在75-80摄氏度,就能达到效果,此外微波处理食品能保留更多的营养成分和色、香、味、形等风味,具有膨化效果。
如常规热力处理的蔬菜保留的维生素C是46%-50%,而微波处理是60%-90%;常规加热猪肝维生素A保持率为58%,而微波加热为84%。
3、节约能源常规热力杀菌往往在环境及设备上存在热损失,而微波是直接对食品进行作用,因而没有额外的热能耗损。
相比而言,一般可节电30%-50%。
4、均匀彻底常规热力杀菌是从物料表面开始,然而通过热传导至内部,存在内外温差。
为了保持食品风味,缩短处理时间。
往往食品内部没有达到足够温度而影响杀菌效果。
由于微波肯有穿透作用,对食品进行整体处理时,表面和内部同时受到作用,所以消毒杀菌均匀彻底。
5、便于控制微波干操杀菌处理,设备能即开即用,没有常规热力杀菌的热惯性,操作灵活方便,微波功率可调,传输速度从零开始连续可调,便于操作。
6、设备简单,工艺先进与常规方法相比,微波设备不需要锅炉、复杂的管道系统,煤场和运输车辆,只要具备水,电基本条件即可。
7、善劳动条件,节省占地面积设备的工作环境低、噪音小,极大地改善了劳动条件,整套微波设备的操作只需2-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