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体积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圆柱的体积容积》精品PPT课件

⑷ 一个圆柱的体积是180 立方分米,底面积是 30 平方分米。它的高是( 6 分)米。
3、判断正误,对的画“√”,错 误 的画“×”。
(1)圆柱体的底面积越大,它的体积越大。
(×)
(2)圆柱体的高越长,它的体积越大。
(×)
(3)圆柱体的体积与长方体的体积相等。
(×)
(4)圆柱体的底面直径和高可以相等。
杯子的容积: 50.24×10 =502.4(ml)
502.4ml>498ml
答:这个杯子能装下这袋奶.
例2 一个圆柱形水桶,从里 面量底面直径是20厘米, 高是25厘米。这个水桶的
容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例3、一根长2米的圆钢,横截面直径是6 厘米,每立方厘米钢重7.8千克。这根圆金 钢的重是多少千克?(得数保留整千克)
2、 一根方钢长50厘米,底面是边长 12厘米的正方形。如果把它锻造成底 面面积是90平方厘米的圆柱形钢材, 这根钢材长多少厘米?
长方体的体积=圆柱体的体积
12×12×50=7200(立方厘米) 7200 ÷90=80(厘米)
答:这根钢材长80厘米。
圆柱的体积
例 1 一个圆柱形钢材,底面积是 20 平方 厘米,高是 1.5 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怎样解答?
想一想、填一填:
把圆柱体切割拼成近似( ),它们
的( )相等。长方体的高就是圆柱体的
( ),长方体的底面积就是圆柱体的
(
),因为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所以圆柱体的体积=( 底面积×高)。用字母 “V”表示( ),“S”表示( ), “h”表示( ),那么,圆柱体体积用字母 表示为( )
猜想:圆柱体积的大小跟 哪些条件有关?
棒!
h甲>h乙 甲 V甲>V乙
《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6篇

《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6篇《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6篇《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1 教材简析:本节内容包括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利用公式直接计算圆柱的体积,利用公式求:圆柱形物体的容积,第十一册圆柱的体积公开课。
教材充分利用学生学过的知识作铺垫,采用迁移法,引导学生将圆柱体化成已学过的立体图形,再通过观察、比拟找两个图形之间的关系,可推导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教学目的:1、运用迁移规律,引导学生借助因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方法来推导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并理解这个过程。
2.会用圆柱的体积计算圆柱形物体的体积和容积,运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3.引导学生逐步学会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4.借助实物演示,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思维才能。
教具:圆柱的体积公式演示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1、出示圆柱形水杯。
〔1〕老师在杯子里面装满水,想一想,水杯里的水是什么形状的?〔2〕你能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计算出这些水的体积吗?〔3〕讨论后汇报:把水倒入长方体容器中,量出数据后再计算。
〔4〕说一说长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
2、创设问题情景。
〔课件显示〕假如要求压路机圆柱形前轮的体积,或是求圆柱形柱子的体积,还能用刚刚那样的方法吗?刚刚的方法不是一种普遍的方法,那么在求圆柱体积的时候,有没有像求长方体或正方体体积那样的计算公式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
〔出示课题:圆柱的体积〕〔设计意图:问题是思维的动力。
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历和旧知,积极考虑,去探究和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制造认知冲突,形成"任务驱动"的探究气氛。
〕二、新课教学:设疑揭题:我们能把一个圆采用化曲为直、化圆为方的方法推导出了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如今能否采用类似的方法将圆柱切割拼合成一个学过的立体图形来求它的体积呢?今天我们一起来讨论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圆柱的体积。
1.探究推导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圆柱的体积》(精选13篇)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圆柱的体积》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圆柱的体积》(精选13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圆柱的体积》(精选1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圆柱的体积》篇1教学目标1.理解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计算公式.2.会运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教学重点圆柱体体积的计算.教学难点理解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一)教师提问1.什么叫体积?怎样求长方体的体积?2.圆的面积公式是什么?3.圆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的?(二)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在研究圆面积公式的推导时,是把它转化成我们学过的长方形知识的来解决的.那圆柱的体积怎样计算呢?能不能也把它转化成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来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圆柱的体积)二、新授教学(一)教学圆柱体的体积公式.(演示动画圆柱体的体积1)1.教师演示把圆柱的底面分成了16个相等的扇形,再按照这些扇形沿着圆柱的高把圆柱切开,这样就得到了16块体积大小相等,底面是扇形的形体.2.学生利用学具操作.3.启发学生思考、讨论:(1)圆柱体切开后可以拼成一个什么形体?(近似的长方体)(2)通过刚才的实验你发现了什么?①拼成的近似的长方体和圆柱体相比,体积大小没变,形状变了.②拼成的近似的长方体和圆柱体相比,底面的形状变了,由圆变成了近似的长方形,而底面的面积大小没有发生变化.③近似长方体的高就是圆柱的高,没有变化.4.学生根据圆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进行猜想.(1)如果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32份,拼成的长方体形状怎样?(2)如果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64份,拼成的长方体形状怎样?(3)如果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128份,拼成的长方体形状怎样?5.启发学生说出通过以上的观察,发现了什么?(1)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拼起来的形体越近似于长方体.(2)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份扇形的底面就越小,弧就越短,拼起来的长方体的长就越近似于一条线段,这样整个形体就越近似于长方体.6.推导圆柱的体积公式(1)学生分组讨论:圆柱体的体积怎样计算?(2)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并说明理由.因为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板书: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近似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圆柱的体积,(板书:圆柱的体积),近似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板书:底面积)近似长方体的高等于圆柱的高,(板书:高)所以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板书: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3)用字母表示圆柱的体积公式.(板书:V=Sh)(二)教学例4.1.出示例4例4.一根圆柱形钢材,底面积是50平方厘米,高是2.1米,它的体积是多少?2.1米=210厘米50210=10500(立方厘米)答:它的体积是10500立方厘米.2.反馈练习(1)一根圆柱形木料,底面积是75平方厘米,长90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2)一个圆柱形罐头盒的内底面半径是5厘米,高15厘米,它的容积是多少?(三)教学例5.1.出示例5例5.一个圆柱形水桶,从里面量底面直径是20厘米,高是25厘米,这个水桶的容积是多少立方分米?水桶的底面积:=3.14=3.14100=314(平方厘米)水桶的容积:31425=7850(立方厘米)=7.8(立方分米)答:这个水桶的容积大约是7.8立方分米.三、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1.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方法.2.公式的应用.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圆柱的体积》篇2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教学六年级《圆柱的体积》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的情境和实践活动,理解圆柱体体积的含义。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体积》说课稿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体积》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体积》这一章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并能够运用该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究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力,对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圆柱的体积计算,他们可能还存在着一些模糊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为主体,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方式,自主探究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能够运用该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探究、合作学习的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2.难点:理解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能够灵活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圆柱模型等教学辅助工具,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圆柱形物体,如圆柱形的饮料瓶、圆柱形的笔筒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物体的共同特征,从而引出圆柱的概念。
2.新课导入:讲解圆柱的体积定义,引导学生理解圆柱体积的含义。
3.自主探究:让学生分组讨论,观察圆柱模型,思考如何计算圆柱的体积。
4.讲解圆柱体积公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推导出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
5.练习巩固: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圆柱体积公式进行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圆柱的体积》圆柱和圆锥PPT(第3课时)

教学新知
例二: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单位:cm)(π取3.14)
S=2π×0.8+2π≈11.304 S=2π×0.5×3.5+2π×0.5²≈12.56
教学新知
例三:一个圆柱形油桶,底面直径是0.6米,高是1米。做这个油桶至少 需要铁皮多少平方米?(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S=2π×0.3×1+2π×0.3²≈2.45(㎡)
能想到一些什么? (2)全部浸入,水面上升9厘米,你又能想到什么?怎样
计算出这个圆钢的体积? (3)这题还可以怎样思考?
教学新知
例一:一个圆柱形水桶的容积是80立方分米,里面装了2/5的水。 已知它的底面积是10平方分米,里面水的深度是多少?
【讲解】根据“水桶的容积是80立方分米”和“里 面装了 2/5的水”这两个条件,我们可以求出水桶 内水的体积,然后用水的体积除以水桶底面积得出 水桶内水的深度。 80× =32(立方分米)……水桶内水的体积 32÷10=3.2(分米)……水桶平均剖成两片,其中一片如图所示。(单位:厘米) (1)剖面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这片木料的表面积和体积各是多少?
(1)S1=20×12=240(cm²) (2)S2=πrh+πr²+S1=3.14×6×20+3.14×6²+240=792.84(cm²)
V=1/2S3h=1/2×3.14×6²×20=1130.4(cm³)
课后习题
7.把一根长2.4米的圆柱形状的木料锯成4段,表面积增加了 0.18平方米。
这根木料原来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
S=0.18÷6=0.03(m²)
V=sh=0.03×2.4=0.072(m³)
8.一个圆柱高4厘米,底面半径是2厘米。如果将它的底面平均分成若干份,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圆柱的体积》教案6篇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圆柱的体积》教案6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圆柱的体积》教案1教学目标圆柱的体积(1)圆柱的体积(教材第25页例5)。
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体会转化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难点1.掌握圆柱的体积公式,并能运用其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2.理解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工具推导圆柱体积公式的圆柱教具一套。
教学过程【复习导入】1.口头回答。
(1)什么叫体积?怎样求长方体的体积?(2)怎样求圆的面积?圆的面积公式是什么?(3)圆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的?在学生回忆的基础上,概括出“转化图形——建立联系——推导公式”的方法。
2.引入新课。
我们在推导圆的面积公式时,是把它转化成近似的长方形,找到这个长方形与圆各部分之间的联系,由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了圆的面积公式。
今天,我们能不能也用这个思路研究圆柱体积的计算问题呢?教师板书:圆柱的体积(1)。
【新课讲授】1.教学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
(1)教师演示。
把圆柱的底面分成16个相等的扇形,再按照这些扇形沿着圆柱的高把圆柱切开,这样就得到了16块体积相等,底面是扇形的立体图形。
(2)学生利用学具操作。
(3)启发学生思考、讨论:①圆柱切开后可以拼成一个什么立体图形?学生:近似的长方体。
②通过刚才的实验你发现了什么?教师:拼成的近似长方体和圆柱相比,体积大小变了没有?形状呢?学生:拼成的近似长方体和圆柱相比,底面的形状变了,由圆变成了近似长方形,而底面的面积大小没有发生变化。
近似长方体的高就是圆柱的高,没有变化。
故体积不变。
(4)学生根据圆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进行猜想:①如果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32份,拼成的形状是怎样的?②如果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64份,拼成的形状是怎样的?③如果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128份,拼成的形状是怎样的?(5)启发学生说出:通过以上的观察,发现了什么?①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拼起来的形状越接近长方体。
②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份扇形的面积就越小,弧就越短,拼起来的长方体的长就越接近一条线段,这样整个立体形状就越接近长方体。
1.3《圆柱的体积》(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下册

1.3《圆柱的体积》(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下册在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这节课,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探讨圆柱的体积的计算方法。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数学六年级下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第1.3节——圆柱的体积。
我们将通过引入实践情景,讲解例题,并设计随堂练习,让学生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圆柱体积的概念,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难点是理解圆柱体积的概念和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圆柱体积的概念,我将准备一些实际的圆柱形状的物体,如圆柱形的饮料瓶、圆柱形的笔筒等。
同时,我还会准备一些图纸,让学生们在课堂上画出圆柱的横截面和立体图。
五、教学过程2. 讲解圆柱体积的概念:我会用语言和教具相结合的方式,讲解圆柱体积的概念,让学生明白圆柱体积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3. 讲解例题:我会选择一些典型的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计算方法,让学生通过例题理解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
4.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例题后,我会设计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们自己动手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5. 板书设计:在课堂上,我会将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和步骤板书在黑板上,方便学生们理解和记忆。
六、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计算下面圆柱的体积。
一个底面半径为5cm,高为10cm的圆柱。
答案:圆柱的体积= π × r² × h= 3.14 × 5² × 10= 3.14 × 25 × 10= 785(cm³)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我会反思教学效果,看学生们是否掌握了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并对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拓展延伸,引导他们思考圆柱体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这就是我对于《圆柱的体积》这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和安排。
六年级数学下册 圆柱的体积 8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

√ ?
学以致用:
有一根圆柱形钢材,底面积是50平方 厘米,长是2.1米,你能求出它的体积吗? 2.1米=210厘米 V=sh =50×210 =10500(平方厘米)
生活中的数学
一饮料生产商生产一种饮料,采用圆 柱形易拉罐包装,从易拉罐的外面量,底 面直径是6厘米,高是12厘米,易拉罐侧面 印有“净含量340毫升”字样。请大家讨论: 生产商是否欺骗了消费者?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
圆柱
教学目标
1.通过用切割拼合的方法借助长方体的体 积公式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能够运用 公式正确地计算圆柱的体积和容积。 2.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解 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渗透转化思想,培养同学们的自主探索 意识。
生活中的圆柱
孔庙
生活中的圆柱
美国白宫
达标测评
一、填表
底面积S(平方米) 高h(米) 圆柱的体积V(立方米)
15 6.4
3 4
45
25.6
二、一个圆柱形容器,底面半径是25厘米,高 是8分米。它的容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25厘米=2.5分米
3.14×2.5² ×8
=3.14×6.25×8 =157(立方分米)
课外延伸
回家后量一个圆柱形杯子的高 和底面直径(底面周长),算出这 个杯子大约可以装 水多少克? (1立方厘米水重1克)
生活中的圆柱
瓷器
生活中的圆柱
冶炼设备
你能说出下列立体图形的体积公式吗?
正方体体积=底面积×高 长方体体积=底面积×高
猜一猜:
你能猜出我的体积 公式吗?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V=Sh
?
想一想: 学习计算圆的面积时,是怎样 把圆变成已学过的图形再计算面积 的? 能不能把圆柱转化成我们学过 的立体图形,来计算它的体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学以致用:
有一根圆柱形钢材,底面积是50平方 厘米,长是2.1米,你能求出它的体积吗? 2.1米=210厘米 V=sh =50×210 =10500(平方厘米)
生活中的数学
一饮料生产商生产一种饮料,采用圆 柱形易拉罐包装,从易拉罐的外面量,底 面直径是6厘米,高是12厘米,易拉罐侧面 印有“净含量340毫升”字样。请大家讨论: 生产商是否欺骗了消费者?
达标测评
一、填表
底面积S(平方米) 高h(米) 圆柱的体积V(立方米)
15 6.4
3 4
45
25.6
二、一个圆柱形容器,底面半径是25厘米,高 是8分米。它的容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25厘米=2.5分米
3.14×2.5² ×8
=3.14×6.25×8 =157(立方分米)
课外延伸
回家后量一个圆柱形杯子的高 和底面直径(底面周长),算出这 个杯子大约可以装水多少克?(1 立方厘米水重1克)
圆柱
生活中的圆柱
孔庙
生活中的圆柱
美国白宫
生活中的圆柱
瓷器
生活中的圆柱
冶炼设备
你能说出下列立体图形的体积公式吗?
正方体体积=底面积×高 长方体体积=底面积×高
Hale Waihona Puke 一猜:你能猜出我的体积 公式吗?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V=Sh
?
想一想: 学习计算圆的面积时,是怎样 把圆变成已学过的图形再计算面积 的? 能不能把圆柱转化成我们学过 的立体图形,来计算它的体积?
把圆柱等分成16份
圆柱
拼成的图形是近似的 长方体
分组观察讨论:
1、圆柱拼成近似的长方体后,体积发生变化了吗? 2、圆柱拼成近似的长方体后,底面积与高发生变化 了吗?
高 底面
= =
高 底面
因为 长方体的体积=底×高
所以 圆柱体的体积=底×高
猜一猜:
你能猜出我的体积 公式吗?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V=Sh
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