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建《电影叙事的三幕结构与主控思想》

合集下载

三种常见的电影剧作结构

三种常见的电影剧作结构

然联系,只要求安排合理,过渡自然,能让剧情连续下 去即可。有地影片仅以剧中人主观视点来穿针引线,如 《城南旧事》;有地影片则似生活地原汤
原汁,呈现出一种散点式地结构,如《似水流年》;有 地影片甚至完全看不出有什么首尾贯穿地事件,如《陈 毅市长》。这就是散文式结构“贵散”地
一面。但就是它又有“忌散”地一面,如《陈毅市长》 十个故事间虽无外部地联系物,却有着作者以其对陈老 总深沉而炽热地爱作为内聚力,把这十个
展、高潮、结局,造成单个个“小型地霹雳”(席勒 语),以促使全剧大高潮地到来。如影片《祝福》主要 由出逃、被卖、重返鲁家、捐门槛到砍门槛
等情节段落构成。就整体而言,出逃为其开端;被卖、 重返鲁家,直到捐门槛为其发展;砍门槛为其高潮,最 后地死亡为其结局。戏剧式结构地情节就
就是如此既紧张激烈又曲折有致地向高潮推进。因此, 其情节必然如戏剧那样具有其完整性。(2)段落布局 地严整性。戏剧式结构既然讲究对情节进
并不连贯地故事联成为单个艺术整体,从而产生叩人心 弦地艺术效果。《似水流年》、《城南旧事》则就是在 “淡淡地哀愁,沉沉地乡思”意境追求中
所体现出地民族感情把各种生活事件串连起来,使这两 部影片都获得了不同凡响地艺术效果。(3)叙述地顺 时性。这一点似乎和戏剧式结构相似,不
过,戏剧式结构运用顺时性叙述,完全就是为了有利于 戏剧冲突地连贯性,便于情节步步逼进,造成对观众地 吸引力;散文式结构采用顺时性叙述则就
行紧张而曲折地安排和处理,它就要求按照因果关系, 把段落与段落之间,层层递进地、合乎逻辑地连结起来, 使之构成单个相互依存地严谨地整体,
“任何部分一经挪动或删削,就会使整体松劲脱节” (亚里士多德语)如美国影片《魂断蓝桥》;要不就是 玛拉与罗依之间存在着“等级差距”,他们

歌舞片

歌舞片

类型分析之歌舞片关于歌舞片的定义,郝建老师认为:“音乐歌舞片是音乐舞蹈成为观赏的主要兴趣中心、音乐舞蹈进入叙事并成为叙事模式中的重要因素的类型电影。

”这种说法较沈国芳老师的“歌舞片是电影与音乐、舞蹈联姻的产物”更为准确。

因为,从影片类型的角度看,歌舞片的命名,不能仅以音乐舞蹈在故事情节中所占比例、出现的段落次数作为标志,它们应该与影片的故事情节糅合在一起,浑然一体,具有构思上的整体性,而不应是一种简单拼贴。

这也就是郝建老师说的音乐舞蹈进入叙事,并成为叙事模式中的重要因素。

说到歌舞片,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可能是音乐之声、雨中曲之类的片子,但其实早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已经有一批非常优秀的歌舞片像《百老汇的旋律》《绿野仙踪》还有秀兰邓波儿的一系列影片。

而五六十年代的经典歌舞片确实是数量最多的,也难怪在课后与同学交流的时候有同学对歌舞片的概念仍然停留在那个时代,而不知道现代歌舞片有哪些。

歌舞片的始祖可以追溯到1927年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歌王》,我特意看了一下这部片子,它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歌舞片,因为大部分片段都是无声,只是插入了几段对白、歌唱以及一些舞蹈片段。

但是它为电影带来了歌舞的元素,为后期歌舞片的形成提供了一种可能性。

而次年好莱坞推出的号称“百分之百对话,百分之百歌唱,百分之百舞蹈”的影片-《百老汇的旋律》,真正拉开了歌舞片的创作序幕。

这部影片获得了第二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奖,有人说它恐怕是奥斯卡最佳影片中最名不副实的,但是在当时那个声音元素对于人们还十分新鲜的年代,看到这样载歌载舞的影片确实会很令人兴奋。

这种模式的歌舞片在此后也大量的被复制模仿。

但是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美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歌舞片确实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衰退,但是二十一世纪初几部歌舞片又重新复兴了这一类型,主要集中在《黑暗中的舞者》、《红磨坊》、《芝加哥》,这些影片带给我们一种耳目一新的视听享受。

歌舞片的出现有几个重要的推动性因素,首先是声音技术的出现,这个我们从《雨中曲》这部歌舞片就可以看出来,《雨中曲》向我们展示了这一段历史,它的时间背景就设置在电影从无声到有声变革的那个转折点,片中片从《决斗骑士》演变成后来的《歌舞骑士》,可以看到歌舞片是如何随着有声电影的诞生成为一个新的蓬勃发展的类型。

郝建:《电影叙事的三幕结构与主控思想》

郝建:《电影叙事的三幕结构与主控思想》
• P.P.2第二转折点:冲突、对抗发展至此,发生一 件事使整个情境发生重大变化,人物面临新的境 遇。人物对这新情境的反应把故事推向高潮。 高潮:人物面对新境遇所做的动作引出的结果
• 一、细读《百事可乐· 女教师篇》广告,从 中看好莱坞叙事章法 • (电影故事的三幕剧作结构、影像表意、 高潮与主控思想)
• 电影创作的两个根本问题:
• 人物要干什么? • 我(作者)要干什么?
《色戒》的叙事结构与人物动机
• 王佳芝为何要参加刺杀易先生?
• 王佳芝第二次为何要孤身去刺杀易先生?
• 王佳芝为何要放走易先生? 本片作者用这个故事说了什么?
• 再读《色戒》,思考题: 王佳芝放走易先生到黄包车被绳子 拦住这一段时间,她是什么心情? 这时她认为易先生会杀自己吗? ( 用作品文本回答这个问题)
影出版社2001年406页:
Peter Von Matt谈道德合约
我们读一个故事,听一个叙述,往往与作者有一种尽在不 言之中的默契,文学教授冯麦特(Pete von Matt)称之 为‘道德合约’。道德合约指的是一些与价值有关的默 契。每个故事或者叙述都是以一些基本的价值观为框架 的。读者一定是在接受了这些价值观的前提下,才会觉 得故事说得好,觉得受到感动,觉得心不由己地同情故 事 中 的 人 物 。 Peter Von Matt, Verkoummene Sohne,missratene Tochter: Familendendesaster in der Literatur. Munich:Deutscher Taschenbuch Verlag,1997.p.36. Quoed by Stefan Maechler, The Wilkomirski Affair,p.275. • 徐贲:《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 公司2008年,248页

《美国往事》与莫里康尼的电影音乐赏析

《美国往事》与莫里康尼的电影音乐赏析

考试题型三:问答题(2)
• 六、联系课上讨论和自己的欣赏体验和理论知识 谈谈电影中的纯形式趣味。 • 七、用本课程所学的电影音乐和电影分析方法评 析一部课上所讨论的电影作品(可从音乐使用、 叙事、主控思想、社会评价等多角度评价)。 • 八、谈谈学习本课程的体验、收获,谈谈自己选 这门课程的动机,是否达到预期。提出对本课程 设置和讲授的批评、建议。 九、用一两句话讲述《猫和老鼠》《百事可乐广告 》(或本课其它作品)的故事,说出其主控思想
高傲的黛博拉
• 面条的好友胖子的妹妹黛博拉,深知自 己从来不属于这个地方,她的傲慢和冷 漠让面条着迷。女声哼唱出影片的主题 旋律,在管弦乐的附和下,真切动人。
黛博拉为面条读诗
• 少年面条找理由接近黛博拉,在温醇弦 乐的笼罩下,优美的黛博拉却读着充满 失望感的诗句。黛博拉对于面条来说既 是优美又尖锐,暗含着伤痛,他深深地 为之着迷。 • 问题:黛博拉对面条是什么样的感情?
被送去监狱
• 面条在失去小兄弟的悲痛中杀死了巴格 西,后被送去监狱。当囚车载着他到达 监狱大门时,他看到了不远处兄弟们来 送行的身影。钢琴和弦乐以舒缓的节奏 奏出了感伤的第二主题,让人怅然若失 。之后镜头拉回到老年的面条。 • 问题:音乐主题表现了人物怎么的心境 ?
出狱后在胖子的秘密酒吧重逢黛博拉
《美国往事》结尾段落:高潮与主旨
• 两人彼此的称呼是什么?什么意思? • 马克斯为什么只能接受面条来杀自己? • 面条为什么不杀马克斯?他如果应邀枪杀马克斯 意味着两人什么关系? • 结尾这两场写了马克斯什么性格? • 结尾这一场写出了面条什么性格,与前面笔触有 什么联系?(与全片建置段落主人公心结对比) • 音乐:抒情的音乐主题变弱化,若隐若现,往事 不再,告别友谊(对背叛、杀戮、阴谋、腐败的

视点、空间与节奏:我国悬疑类型电影的叙事学解码

视点、空间与节奏:我国悬疑类型电影的叙事学解码

GENRE AND SUBJECT类型与题材随着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的蓬勃发展,不同类型的影片无论是在票房口碑还是艺术水准上都得到了长足进步。

悬疑电影作为类型电影的一种,也逐渐得到了观众的认可和重视。

在郝建的《类型电影教程》中,悬疑电影被定义为“强调叙事逻辑的严谨性,依靠悬念推动情节的发展,引发观众对主要人物命运的共识”[1]。

悬疑电影通常来讲对剧本的要求较高,情节之间的环环相扣和人物设置的严密是衡量一部悬疑电影是否达到艺术标准的首要原则。

和其他类型电影一样,悬疑电影发源于好莱坞,从公认的悬疑大师希区柯克所执导的一系列电影开始,好莱坞为世界影坛贡献了大量经典的悬疑电影,以至于到今天仍被影迷们津津乐道。

相比好莱坞悬疑电影,国产悬疑电影无论是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和前者存在一定的差距。

但是中国电影市场的蓬勃发展给国产悬疑电影的创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近年来,一批批悬疑电影走进电影院,取得了叫好又叫座的好成绩。

从这批电影中,我们已经能够初探到国产悬疑电影愈发类型化的创作倾向。

悬疑电影的叙事策略,以类型片的范式和套路作为参考,通常会按照“元叙事”的原则展开铺设,而“元叙事”的核心就在于悬念。

悬念之于悬疑电影,就好比发动机之于汽车,只有悬念的“动力”足够强劲,悬疑电影120分钟片长的“里程”才能够顺利跑完。

近年来,国产悬疑电影在形态和题材上呈现出了多元化和复合化的特点,围绕着不同样式的悬念,打造出了不同审美情趣的影片文本,按照基本的题材,可以划分为惊悚悬疑类,例如《催眠大师》(陈正道,2014)、《记忆大师》(陈正道,2017);犯罪悬疑类,例如《无双》(庄文强,2018)、《辑魂》(程伟豪,2021);剧情悬疑类,例如《心迷宫》(忻钰坤,2014)、《误杀》(柯汶利,2019)三个不同的类别。

这三个类别在叙事策略方面,包括叙事空间的划分、叙事视点的转换、叙事节奏的把握上分别呈现出了不同的侧重和特色,但在深层次的艺术表达和升华后的精神意蕴方面又有着诸多相似之处。

剧作理论复习资料概述

剧作理论复习资料概述

影视剧作的结构与范式一、电影剧作结构概念解析形式从属于结构,结构不从属于形式。

——贝聿铭结构就是形式。

——悉德·菲尔德电影剧本就是结构,除了结构还是结构。

——威廉·戈德曼工师之建宅…何处建厅,何开户,栋需何木,皆为结构。

——李渔电影剧作结构即电影剧作的组织方式和内、外部构造,包括对创作素材的布局和裁剪,对情节的安排等。

剧作者根据对生活的认识,按照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主题和思想内涵的需要,运用电影(剧作)思维把一系列生活材料、人物、事件、情节等,分别轻重主次,合理而匀称地加以组织和安排,通过一定的体系和连贯性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使其既符合生活规律又适应特定的艺术要求。

《低俗小说》人物关系结构与情节结构A.祖和文森特授命杀人—祖杀人—祖遭遇麻烦—麻烦解决—祖遭遇抢劫—祖制服劫匪。

B.文森特授命陪老大太太马亚—文森特和马亚很开心—文森特克制情欲—马亚吸毒过量,文森特失职—文森特抢劫马亚—抢救成功。

C.布基与老大马沙达成协议—布基违反协议—布基逃跑—布基础、打死文森特—布基遭遇老大—布基救了老大—两人和解—布基离开。

电影剧作结构与戏剧剧作结构相比,剧作结构的形式更加灵活,对主题、人物及情节的表现更加充分,尤其是电影剧作在蒙太奇结构的使用、时空结构的转换上。

所谓剧作结构要符合生活规律和特定的艺术要求是指剧作结构要合情合理并且符合特定的思想主题与剧作题材。

考察一部影片的剧作结构,便是考察剧作内容的组织方式,以及作者为确立这样的组织方式所进行的一系列艺术处理。

二、剧作结构的特性与功能剧作结构的依附性剧作结构的依附性主要体现在离不开剧作内容的要求和限制。

剧作结构的功能✓剧作结构对剧作主题具有能动作用。

✓剧作结构有助于人物性格的展开和塑造。

✓剧作结构有助于推动情节的发展。

✓剧作结构体现创作者的艺术风格。

三、剧作结构的类型与范式结构类型从结构要素上看,可分为意念结构、时空结构、情节结构、人物关系结构、场景结构等。

电影剧本结构解析(精品推荐)

电影剧本结构解析(精品推荐)

第一幕 第二幕 第三幕
开始 (The Beginning) 中间 (The Middle) 结尾 (The End)
从字面上来看,这三幕结构的区分实在太过基本,看起来甚至有些可笑;但不要忘记,古老 的金字塔也拥有极简单的建筑结构,却没有人会质疑它的久远性。
你可能在高中作文课程中,就已学过这种基本法则衍生而来的变异使用。文章的一个段落, 有着一句主旨句,接下来是主体,最后是结语。另外,你一定也听过一种老套的说法:“告 诉他们你将要告诉他们的,告诉他们你正在告诉他们的,告诉他们你刚刚告诉过他们的。” 老实说,戏剧和这项历史悠久的传播信息的原则,也没什么不同。
>> 叙事结构分类
轻松破解电影里的 N 种叙事结构
其实电影的叙事结构就那么 3 种,或者说一种,导演们把它 玩的很漂亮,用不同的方式组合起来,我们来分析一下。
>> 如何构筑剧本
一、构筑剧本方法
在每一幕中,你都是从一幕的开端开始向这一幕结尾的情节 点发展。这意味着,每一幕都有一个方向,一条从开端到情 节点的发展线。
3,倒叙:电影在“顺叙”的过程中,插入不同时间流程
①单线倒叙:电影线索按照单一的时间流程,空间流程反向发展的结构。 ②多线顺叙:电影线索按照单一的时间流程,多元的空间反向流程发展的结构。
注:倒叙属于心理错觉,严格说,没有倒叙这样的手段,是一种插叙和顺序交替产生错觉。
解释:
写到这里不知道各位童鞋看明白了吗?我在详细的解释一下,其实我觉得电影真的就只有一 种叙事手法就是,“顺叙”。
三、对故事结构的认识
结构意味着先讲什么?再讲什么?还是同时讲述?事件前后有无必然的联系。当代电影在结 构开始了创新。 (一)结构是什么?这是我们首先要了解的问题。 电影剧作结构是指电影剧作的组织方式和内、外部构造。电影剧作家根据对生活的认识,按 照塑造形象和表现思想内涵的需要,运用电影思维把一系列生活材料、人物事件等,分别轻 重主次合理而匀称地加以组织和安排,使其符合生活规律,达到艺术上的完整,统一,和谐。 剧作结构的优劣对一部电影剧本的成败起着很大的作用。(《电影艺术》153 页) 对结构概念的解读: A、所谓“电影作者根据他对生活的认识”意味着针对同样的素材,不同的创作者认知的深度 和广度是不一样的。而这种不同体现出的是同类题材下的不同作品。同样是讲康熙的故事, 《康熙王朝》《康熙微服私访记》《康熙秘史》《少年康熙》却各不相同。假如你认为战争 是对人性的摧残,那么就有了库布里克的《全金属外壳》,假如你认为战争是对人性的救赎, 那么就有了《辛德勒名单》,加入你认为战争能够使人长大成人,那么就有了《太阳帝国》, 假如你认为战争歪曲了人性,那么就有了《太极旗飘扬》,或许你认为战争是政治家的游戏, 那么就有了《实尾岛风云》。你对生活认知到什么层次,表达也必然在这个层次之内。你不 可能表达你看不到的东西。正如我们现在的年轻人看不到三年自然灾害中人的表现,也就无 法理解饥饿会灭绝人性美好的东西一样,因为我们现在讲的往往是到哪里撮一顿。那么饥饿 时期的人也就无法理解现在年轻人的浪费以及减肥运动。作者的经历和修养决定了他的认知 领域和认知程度。

电影拍摄的艺术手法和艺术结构是什么

电影拍摄的艺术手法和艺术结构是什么

电影拍摄的艺术手法和艺术结构是什么手法:景物描写、细节描写、白描手法、象征手法、电影写实手法专业手段:哥特,蒙太奇,罗曼史结构:(一)剧作结构1,意念结构对影片特定的表意而言,并不只是个抽象主题的问题。

尤其是那些具有更深刻的审美内涵的影片,表意的问题常常是通过不同的层次和方面来构成,并加以复杂呈现的。

如果以为,只要能够把影片概括为某个单纯的主题,对表意的分析也基本可以完成,那就大错特错了。

因为分析影片表意的目的,恰恰不是局限于把握某个单纯的主题,而是要有利于更充分、更深入、更细致地去体会、去咀嚼其丰富的内涵。

如果分析不能对这个基本的目的有所帮助,一个干巴巴的、抽离了形象具体性的主题又能给影片的读解增加什么东西呢?实际上,那些真正优秀的影片,很少是先把剧作概括为一个抽象的主题,再来进行创作的。

2,时空结构时空规定性是影片基本的规定性,这个问题一般是在环境设计的框架里被讨论的。

对那些传统的戏剧式影片来说,也许时空问题只需要考察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和什么地点也就够了,但电影发展的历史却在表明,剧作构思的日趋复杂,也直接带来时空关系的复杂。

时空关系不仅不再是单一的、也不再是完全统一的。

从根本上说,电影结构的复杂性是从它突破了戏剧式结构的单一模式才充分显示出来的。

于是,对银幕时空的不同设计和配置就有可能产生丰富的,并因丰富而日渐复杂的电影结构。

比如,一些电影著作中出现了蒙太奇结构的概念,实际上这是把用于镜头组接的蒙太奇技巧上升为剧作结构的手段,使它成为一种组织方式。

3,情节结构情节结构仅仅是指情节的结构,是事件的因果联系所体现出来的组织方式。

不管是按照传统的"三幕剧"结构,还是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四个阶段来编排的冲突式结构,它们都已经不再能完全适用当代电影日趋复杂和新颖的情节构思。

在电影史上,戏剧式电影是伴随着摄影棚的出现,才使得电影对舞台戏剧的借鉴成为可能,并把戏剧美学的一系列观念当作电影的美学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幕剧作结构,电影必须有 • 百事可乐广告(女教师篇)
• 1.你能否用一句话把这个广告创意卖给百事可 乐的广告总监(百事可乐广告创意费用是天文 数字嗷)。 • 2.讲述这个广告的故事。 • 3.本广告的创意主旨? • 4.它的三幕剧作结构?
分析百事可乐广告
类型:爱情片——爱情的发生、处理爱情困境 • 动机——动作——结局(呈现主题) • 百事可乐带来什么变化?(第1情节点,纠葛
善恶由个人选择决定
• 亚里士多德:你不是因为是好人,才去 做好事,而是因为你一直在做好事,你 才是一个好人。
萨特:存在先于本质,选择不可逃避
“善之中心”vs.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 There are two things that fill the mind with ever new and increasing admiration and awe: "the starry sky above me and the moral law within me"
好莱坞叙事:三幕结构与共同伦理 ——武汉大学讲座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
郝建
电影的三幕剧作结构
P.P.:plot point 转折点、情节点(结构意义
上的重大情节点)
三幕剧作结构:建置、对抗、结局
• P.P.1第一转折点:人物纠葛建立,人物面临困境 (与他人、环境、自我有冲突)人物无法退回平 静。第一转折的这个事件导致建置完成。
• 第一情节点: • 纠葛的建立:小鸭子认定猫是妈妈(认 贼作父)
• 小鸭子的动机和动作是什么?
建置 (set up)的几个关键词
冲突: 人物遇到困境(某种两难选择,多可能性选择) 人物关系的纠葛
• “困境”与“危险”的区别
动机的重要性:人物动机导致动作
• 小鸭子的动机和动作: • 爱妈妈,信任妈妈 • 郝评:简单、强烈的动机很美。 • 百事可乐广告中的人物动机产生: • 喝了一杯百事可乐
《色戒》视觉处理的黑色风格
• • • • 易先生出场 雨 两人在房间的视觉处理 王佳芝被处决后易先生回家的画面处理
《色戒》的视觉风格?
《色戒》:一部黑色电影
• 叙事结构: • 建置:王佳芝为了爱人去刺杀国家的敌人 • 对抗:两次刺杀行动,动机:来自邝裕民, 由性生爱,女性的身体伦理,个体伦理与爱 国 • 转折点II:爱上易先生(动作:唱歌,放走)
影出版社2001年406页:
Peter Von Matt谈道德合约
我们读一个故事,听一个叙述,往往与作者有一种尽在不 言之中的默契,文学教授冯麦特(Pete von Matt)称之 为‘道德合约’。道德合约指的是一些与价值有关的默 契。每个故事或者叙述都是以一些基本的价值观为框架 的。读者一定是在接受了这些价值观的前提下,才会觉 得故事说得好,觉得受到感动,觉得心不由己地同情故 事 中 的 人 物 。 Peter Von Matt, Verkoummene Sohne,missratene Tochter: Familendendesaster in der Literatur. Munich:Deutscher Taschenbuch Verlag,1997.p.36. Quoed by Stefan Maechler, The Wilkomirski Affair,p.275. • 徐贲:《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 公司2008年,248页
• 三、中国大陆电影的叙事与伦理 • (以《让子弹飞》和《色戒》为例)
• 1.《让子弹飞》 • 张牧之是个英雄吗? • 作者让我们看到个什么样的张牧之?(劫富济贫 、“我要的是公平”“我在乎的是,没有你” • 英雄遇到困境时怎么办?
• 是否英雄,首先看他对待生命的态度——郝建 • 张牧之有没有权力/权利(power /right)杀掉那个 假黄四郎?
《猫和老鼠》,作者讲了什么?
铺垫:小鸭子一次次被救回来都信任妈妈 • 顿悟:原来“妈妈”是要吃人的狼外婆! • 结局:反转,食人猫成为鸭妈妈(什么促使猫变 化?)。 主控思想: 如果善行足够执着、有力,就能够改变恶人。
对形而上伦理的信念,罗伯特· 麦基:“善之中心”
善之中心:人种本能的排斥, 而对正面价值却一种强烈的趋从。……随着故事 的开始,观众会自觉地或本能地考察负载着价值 的世界和人物的全貌,力求分清善恶、是非以及 有价值的事物和无价值的事物。他们会力图寻找 “善之中心”。一旦找到了这一核心,情感便会 倾向于它。我们之所以会去寻求善之中心,是因 为我们每一个人都相信我们自己是善良的或正确 的,并想要认同这些正面价值。
何为黑色?
• 在故事中,人性恶、非理性、非法力量、邪恶力 量、违反道德的行为取得胜利,我就会将之称为 黑色元素。 • 东野圭吾《嫌疑人X的献身》中的黑色或唯美主 义元素:为了营造完美骗局,杀死流浪汉。 • 奥斯卡· 王尔德:书没有道德和不道德之分,只 有写得好坏之分,如此而已。There is no such thing as a moral or an immoral book. Books are well written, or badly written. That is all.
• [美]罗伯特· 麦基著 周铁东译:《故事——材质、结构和银幕剧作
善之中心 the Center of Good
• 另一方面,关心是对生活中正面价值 —— 正义、力量、 生存、爱、真理、勇气 —— 的一种情感需要。人性对 它所认知的负面价值有一种本能的排斥,而对正面价 值却有一种强烈的趋从。
• 随着故事的开始,观众会自觉地或本能地考察负载着 价值的世界和人物的全貌,力求分清善恶、是非以及 有价值的事物和无价值的事物。他们会力图寻找‘善 之中心’。一旦找到了这一核心,情感便会倾向于它。 • [美]罗伯特· 麦基著 周铁东译:《故事——材质、结构和银幕剧作的原理》,中国电
《色戒》细读
• 肯定个体伦理——对抗国家伦理
• 从爱情片类型发展看: • 性爱进入叙事,影响主人公关系(女性主义之后 ,女性的身体伦理)情色电影对女性的认识《红 鞋日记》 • 视觉语言:情色电影的影响,萨曼· 金的《红鞋 日记》
类型片的模仿破格与对话 案例二《色戒》
• “情色”“性”何时进入爱情片? • 从《色戒》看情色片、成人电影对爱情片的影 响(对话关系): • 1.性感镜语、做爱场景 • 2.对女性的认识(女性主义理论背景,自己做 主) • 3.对个体、身体的崇拜,反宏大叙事 • 《烈火情人》《龙纹身的女孩》《红鞋日记》
• 各自指向什么“善之中心”?
《盗梦空间》主线设置
• 叙事线:
• 科布为什么要接受这个不可能的任务? • 科布为什么能接受这个不可能的任务? 完成这个任务中遇到的最大挫折是什么? 遇到最大挫折后他怎么办?
主控思想:
• 阿布心中最大的纠结是什么? • 导演是怎么把这个纠结讲述出来的?
• 第二转折点(P.P.II)到高潮: • 遇到最大挫折后他怎么办?——与费切和阿丽 雅德妮一起堕入灵菩界!打死妻子莫尔(其实 是克服自己潜意识中的内疚)终于回到雪山城 堡,完成任务。高潮:与家人相聚。 • 全剧主控思想:一个人为了亲情,能够不畏艰 险,克服困难做任何事情。(肯定什么样的伦 理情感?是否指向善之中心?与主旋律电影比 较?)
• P.P.2第二转折点:冲突、对抗发展至此,发生一 件事使整个情境发生重大变化,人物面临新的境 遇。人物对这新情境的反应把故事推向高潮。 高潮:人物面对新境遇所做的动作引出的结果
• 一、细读《百事可乐· 女教师篇》广告,从 中看好莱坞叙事章法 • (电影故事的三幕剧作结构、影像表意、 高潮与主控思想)
《色戒》的一句话故事(logline)
• 一个女子为了爱人去刺杀国家的敌人,但是她 发现自己爱上了这个敌人,她会怎么办?
《色戒》主题的新意在哪?
• 因性生爱,爱上那个男人(敌人)的故事:
• 个体伦理——对抗国家伦理
• 女性的身体伦理,身体的觉醒 • 性爱进入叙事,影响主人公关系(女性主义之后 ,女性的身体伦理)
• 电影创作的两个根本问题:
• 人物要干什么? • 我(作者)要干什么?
《色戒》的叙事结构与人物动机
• 王佳芝为何要参加刺杀易先生?
• 王佳芝第二次为何要孤身去刺杀易先生?
• 王佳芝为何要放走易先生? 本片作者用这个故事说了什么?
• 再读《色戒》,思考题: 王佳芝放走易先生到黄包车被绳子 拦住这一段时间,她是什么心情? 这时她认为易先生会杀自己吗? (用作品文本回答这个问题)
建立,主人公产生幻想,与外部环境产生冲 突,遇到困境,面临鸿沟) • 欲望(动机)产生动作 • 动作线上升,产生新困境,主人公把幻想当真 (第2情节点) 人物面对新困境的选择——走向高潮(主题呈现
• 高潮与结局动作对主题的重要性:梦想照进现 实,心有灵犀一点通。(催化剂是什么?) • 《百事可乐· 女教师篇》的主控思想: 喝了百事可乐,没有性幻想的会产生性幻想, 产生了性幻想后会实现性幻想。
从《色戒》看“虚假动机”
剧作主题词之:
• 虚假动机 (dummy goal)
虚假动机与不自觉欲望
• 故事脊椎
• 自觉欲望、不自觉欲望 • 虚假动机(dummy goal)与不自觉欲望(命运的力量、知善恶的良知、 做恶的本能诱惑与动物冲动) • 自觉欲望与不自觉欲望的转换(看《漂亮的女人》《色戒》《公寓》)
• “如果主人公有不自觉的欲望,那么他的自觉目标便成为故事的脊 椎。” ——《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罗伯特 • 麦基 周铁东译 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年,228页
• “ If the protagonist has no unconscious desire, then his conscious objective becomes the Spine.” Robert Mckee Story ----substance, structure, style and the principles of screenwriting P.19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