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肥如何正确使用
科学施肥与养分平衡管理技术

科学施肥与养分平衡管理技术一、科学施肥的重要性在农业生产中,施肥是一项至关重要的环节。
科学施肥不仅仅是简单地将肥料施用到土壤中,它关系到作物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
传统的施肥方式往往存在着盲目性,可能导致肥料的浪费和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当我们合理施肥时,能够为作物提供其生长所需的各种养分。
作物就像人类一样,需要各种各样的营养元素才能健康成长。
例如氮、磷、钾这三种大量元素,是作物生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
氮元素有助于作物叶片的生长,使叶片更加翠绿、繁茂,对于提高作物的光合作用有着关键的作用。
磷元素在作物的根系发育、开花结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意义,能够促进作物根系的健壮生长,提高作物的抗逆性。
钾元素则有助于提高作物的品质,增强作物对病虫害的抵抗力,使果实更加饱满、口感更好。
如果施肥不科学,比如施肥量过大,可能会出现“烧苗”现象。
这是因为过量的肥料会使土壤溶液的浓度过高,导致作物根系无法正常吸收水分和养分,从而影响作物的生长。
而且过量施肥还会造成肥料的流失,这些流失的肥料进入水体后,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等环境问题,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
施肥不足同样也会带来问题,作物可能会因为缺乏某些养分而生长缓慢、产量低下、品质不佳。
二、养分平衡的内涵养分平衡是科学施肥的核心概念。
它意味着土壤中各种养分的含量和比例要与作物的需求相匹配。
土壤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其中包含着多种养分元素,除了氮、磷、钾之外,还有钙、镁、硫等中量元素,以及铁、锰、锌、铜、硼、钼等微量元素。
这些养分元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
例如,过量的某种养分可能会抑制作物对其他养分的吸收。
在一些土壤中,如果磷元素含量过高,可能会影响锌元素的有效性,导致作物出现缺锌症状。
所以,在进行施肥管理时,不能只关注单一养分的补充,而要综合考虑各种养分的平衡。
要实现养分平衡,首先需要了解土壤的养分状况。
这可以通过土壤检测来完成。
土壤检测能够准确地测定土壤中各种养分的含量,从而为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提供依据。
平衡施肥原则

平衡施肥原则
平衡施肥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重施有机肥:有机肥能够提供作物生长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
并且可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
2.有机肥与化肥相结合: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能够满足作物
对养分的需求,同时避免过度依赖化肥导致土壤板结和环境污
染。
3.深施覆土:为了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应该将肥料深施并在施后
覆土,以减少养分的流失。
4.集中施用:对于一些微量元素肥料,应该采取集中施用的方式,
以提高其利用率。
5.肥水结合:施肥与灌溉相结合,能够促进作物对养分的吸收,
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6.根据土壤条件施肥:不同土壤的养分供应能力和养分含量不同,
因此需要根据土壤条件来确定施肥量和施肥方式。
7.根据作物需求施肥:不同作物的养分需求和吸收能力不同,因
此需要根据作物的需求来确定施肥量和施肥方式。
8.合理确定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的适宜用量和比例:根据土壤
供肥性能、作物需肥规律和肥料效应,确定氮、磷、钾及微量
元素的适宜用量和比例。
9.用地与养地相结合,投入与产出相平衡:平衡施肥技术是综合
运用现代农业科技成果,在以有机肥料为基础的条件下,使肥
料与土壤特性、气候条件、栽培技术措施相结合,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益的目的。
水溶复合肥的正确使用方法

水溶复合肥的正确使用方法水溶复合肥是一种挺好用的肥料呢,那怎么用才对呢?咱得先选对时机。
就好像你给人送礼物得挑个合适的时候一样。
一般来说,在作物的生长关键期用它效果特别好。
比如说吧,蔬菜开始长叶子的时候,果树要开花或者挂果的时候,这些都是使用水溶复合肥的黄金时间。
别在作物都快成熟了才想起来用,那就有点晚啦。
然后是溶解这一步。
可不能随随便便把肥料往水里一丢就完事了。
你得找个干净的水桶或者容器,先倒进去一部分水,再慢慢把水溶复合肥倒进去。
就像你冲咖啡得慢慢搅拌一样,要一边倒一边搅拌,让肥料充分地溶解在水里。
如果不搅拌好,有些肥料颗粒可能就会沉在底下,那这肥就没法均匀地施到地里啦。
接着就是施肥的量。
这就跟你做饭放盐似的,放多了太咸,放少了没味道。
不同的作物需要的量不一样哦。
比如说,种小麦的话,一亩地大概用个 5 - 10 公斤左右;要是种草莓呢,可能就少点,3 - 5 公斤差不多。
你可别瞎用,不然作物要么被肥“烧”死,要么就营养不良长不好。
施肥的方式也有讲究。
可以用喷灌的方式,就像下小雨一样,把溶解好的肥料均匀地洒在作物上。
也可以用滴灌,一滴一滴地把肥料送到作物的根部。
这两种方式都能让肥料被作物很好地吸收。
要是你直接把肥料水倒在地里,那可不行,有的地方可能肥料太多,有的地方又没有,这样作物长得就不均匀啦。
我给你说个我邻居的例子哈。
他种了一大片西红柿,刚开始不知道水溶复合肥怎么用。
有一次,他在西红柿都快成熟的时候才用肥,结果那些西红柿长得奇奇怪怪的,有的特别大,有的又特别小。
后来他知道了,在西红柿刚开花的时候就用肥,而且严格按照比例溶解,用喷灌的方式施肥。
嘿,你猜怎么着,那年他的西红柿又大又红,卖了个好价钱呢。
还有啊,用完水溶复合肥之后,记得把容器清洗干净。
不然下次再用的时候,容器里残留的肥料可能会影响新肥料的效果。
就好像你吃完饭不洗碗,下次吃饭的时候碗就不干净啦。
总之呢,用对水溶复合肥,你的作物就能长得棒棒的。
平衡型水溶肥的使用方法及施肥要点

平衡型水溶肥是我们日常种植过程中使用量比较大的一种水溶肥,其氮磷钾的配比是相同的,能够满足作物生长的均衡需求,所以被称为平衡水溶肥,那么在什么时候使用平衡水溶肥效果最好呢?
平衡水溶肥是一种常见的水溶肥,其氮磷钾的配比是1:1:1,比如绿之洲平衡水溶肥的氮磷钾配比是20-20-20+TE,也就是说氮磷钾的含量分别是20%,同时还加入了中微量元素,能满足作物的均衡养分需求。
一般来说,平衡型水溶肥更适合于作物生长前期使用,在苗期使用平衡水溶肥,能起到生根壮苗、促进作物发育的效果,很多种植户喜欢在作物生长前期使用氮肥,这样做的缺点是营养不均衡,导致作物苗期旺长,反而影响了后期的生长和发育。
平衡型水溶肥还可以作为速效性肥料加入基肥当中,尤其是秋施基肥时在有机肥、微生物菌剂之外,还要加入适量的平衡水溶肥,来迅速补充果树采摘后所流失的养分,维持树势的生长,为第二年的坐果打下良好的基础。
另外,平衡型水溶肥还可以搭配其他水溶肥来使用,比如在坐果初期,如果直接施入高钾水溶肥的话,很容易造成僵果现象,这个时候就可以通过平衡水溶
肥和高钾水溶肥的配比,来均衡钾元素的含量,从而避免僵果等生理性病害,又能补充果实所需的营养元素。
绿之洲农业科技提醒您,平衡型水溶肥的使用同样要遵循水溶肥的使用原则:要根据作物生长情况定量使用,不能过量施入;要做好二次稀释,避免产生肥害;施肥时间最好选择在清晨和午后,避免正午、阴天等时间进行施肥。
昆明地区农作物平衡施肥现状及对策

名言人生一世间,忽若暮春草。
——徐干一、农作物施肥现状(一)部分地区生态保护意识薄弱一直以来,昆明地区种植农作物时更多地偏向于用多施化肥来增加作物产量,传统的盲目施肥和重化肥轻有机肥的老旧观念较为明显,尤其在玉米生产上表现突出,人们忽略了过量施用化肥对农田土壤及地下水的污染破坏,忽视了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导致农田土壤酸化板结、土壤营养成分下降日渐突出,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
(二)施用化肥时氮、磷、钾比例失衡在施用化肥时不考虑作物、品种、土壤等条件,我国农作物一般推荐N∶P 2O 5∶K 2O 施肥比例为1∶0.40~0.50∶0.25。
针对昆明地区特殊的土壤、作物品种特性、气候海拔等条件,玉米等作物N ∶P 2O 5∶K 2O 施肥比例以1∶0.42~0.46∶0.15~0.18为宜,豌豆等蔬菜作物N ∶P 2O 5∶K 2O 施肥比例以1∶0.48~0.52:0.18~0.20为宜。
昆明农村地区盲目使用化肥,未严格按氮磷钾要求配比进行施用。
(三)施肥方法不科学平衡施肥不仅指合理调控氮磷钾施用比例和施用量,同时要做好土壤使用与土壤养护相结合、无机肥施用与有机肥施用相结合、硝态氮肥与铵态氮肥相结合、作物基肥与适时追肥相结合。
目前昆明地区的农民只是施用无机化肥,忽略和浪费了农家肥,肥效不高严重降低了农田土壤质量。
(四)测土配方平衡施肥工作进展难度大昆明农村地区大多属于山区或半山区,耕地较为分散,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取样点数少、取样分散,没有代表性,对测土配方平衡施肥参考价值不高。
此外,由于化肥价格较高,经测土配方所生产的专用配方肥的价格更是不菲,多数农户难以接受,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测土配方平衡施肥的推广。
二、对策建议(一)坚持精准平衡施肥的基本原则坚持“用地与养地相结合、有机肥与无机肥昆明地区农作物平衡施肥现状及对策陈 玲,马九恒(1.嵩明县种子管理站,云南嵩明 651700;2.嵩明县杨林镇农业技术推广站,云南嵩明 651701)19龙胆草味苦,性凉、轻、柔。
平衡施肥的定义及理论依据

平衡施肥的定义及理论依据一、平衡施肥的定义平衡施肥是指根据土壤、气候等条件和不同作物生长状况,确定合理的施肥量和各种养分的配比,以达到作物优质高产、培育土壤肥力、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它是提高化肥利用率和肥效的基本途径。
二、平衡施肥的理论依据平衡施肥是综合考虑作物、土壤、肥料、气候体系的相互联系,其理论依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作物增产曲线证实了肥料报酬递减率的客观存在。
提示了任何一种作物的施肥量都有一定的限度,过量的投入不论哪种土壤、哪类地区、哪种作物都会导致肥料效应的下降以致减产的后果,这是指导施肥的基本原理之一。
对于最高经济的肥料用量的选定,是平衡施肥的核心问题。
2、作物的生长所必需的多种营养元素之间都有一定的比例,而且各营养元素是不可替代的。
施肥“定量比”只能解决作物的需肥量,但不能解决作物所需要的养分配比率和不同生育期需要量的比例。
有针对性解决限制当地产量提高的养分,协调各营养元素之间的比例关系,纠正过去单一施肥的偏向,实行氮、磷、钾和微量元素肥料的配合施用,发挥诸养分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是平衡施肥的重要依据。
3、在李比希养分归还(补偿)学说的指导下,平衡施肥体现了解决需肥与土壤供肥的矛盾。
作物的生长,不但消耗土壤养分,同时也消耗土壤有机质。
因此,正确处理好肥料(有机与无机肥料)投入与作物的产出、用地与养地的关系,是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品质的保证,也是维持和提高土壤肥力的重要措施。
4、平衡施肥又是一项综合性技术体系平衡施肥虽然以确定不同养分的施肥总量为主要内容,但为了发挥肥料的最大增产效益,施肥必须与选用良种、肥水管理、耕作制度、作物生育期需肥特性、气候变化等影响肥效的诸多因素相结合,形成一套完整的施肥技术体系。
肥料使用注意事项及正确方法

肥料使用注意事项及正确方法1. 选择合适的肥料种类在使用肥料之前,要根据植物的需求选择合适的肥料种类。
不同植物对肥料的需求不同,选择适合特定植物的肥料是极为重要的。
常见的肥料种类包括有机肥料、无机肥料和复合肥料等。
有机肥料富含有机物质,能够改善土壤结构和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无机肥料通常含有高浓度的养分,但使用时需谨慎控制用量,以免对土壤和植物造成伤害;复合肥料则是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的混合物,既能提供养分,又能改善土壤结构。
2. 准确掌握施肥时机施肥的时机也非常关键。
一般来说,早春和秋季是植物生长的关键时期,此时施肥可以增加植物的营养供应,促进其生长;夏季则需要减少肥料的使用量,以免过多的养分引发植物疾病或生长异常。
在植物生长旺盛的时期施肥会更加有效,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和利用能力较强。
3. 控制合适的肥料用量肥料的用量要根据植物的需求和土壤条件来确定。
一般来说,过多的肥料会造成养分过剩,导致土壤和植物的负担增加,甚至引发病虫害的发生;过少的肥料则会导致植物养分不足,影响其生长发育。
在施肥时要注意控制用量,避免过度施肥或不足施肥的情况发生。
可以根据肥料包装上的使用说明,或者咨询专业人士来确定合适的施肥用量。
4. 均匀施肥在施肥过程中,要保证肥料能够均匀地分布在植物周围的土壤中。
可以通过撒播、喷洒或沟壑施肥等方法来实现均匀施肥。
均匀施肥可以确保植物的每一部分都能够得到充足的养分供应,促进整体生长。
5. 注意施肥的方式在施肥过程中,可以选择直接施肥或者溶解肥料浇水进行施肥。
直接施肥是将肥料撒在植物周围的土壤上,然后用铁锨等工具轻轻将其埋入土壤。
溶解肥料浇水施肥则是将肥料溶解在水中,然后用喷壶或灌溉设备将其均匀地浇灌在植物的根部。
不同的施肥方式适用于不同的植物和土壤条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
6. 定期监测和调整施肥方案施肥后,我们应该定期监测植物的生长情况,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如果植物出现生长异常、叶子变黄或者养分过剩的现象,可能是施肥的方式或量不当造成的。
平衡肥的配方

平衡肥的配方一、引言肥料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物质,而平衡肥作为一种高效、全面的肥料,在现代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平衡肥的配方是影响其作用效果的关键因素,本文将从平衡肥的定义、功能、配方等方面对平衡肥进行全面地介绍。
二、平衡肥的定义平衡肥是指能够提供植物所需所有营养元素,并且比例适宜、充分利用的一种复合肥料。
它包含了植物所需的主要营养元素氮、磷、钾以及微量元素等,能够满足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营养元素的需要。
三、平衡肥的功能1. 促进植物生长:平衡肥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这些元素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能够促进植物根系发达,增加叶片数量和大小,提高产量和品质。
2. 提高作物抗病性:平衡肥中含有多种微量元素,这些微量元素对于提高作物的抗病性非常重要。
比如,锌能够提高作物的免疫力,铜能够抑制病原菌的生长,硼能够促进花粉发育和果实成熟。
3. 保持土壤肥力:平衡肥中含有有机质和微生物等,这些成分能够促进土壤结构的改善,提高土壤肥力,从而为植物提供更多的营养。
四、平衡肥的配方1. 氮、磷、钾比例氮、磷、钾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三大营养元素,它们在平衡肥中的比例应该根据不同作物和不同生长阶段进行合理安排。
一般来说,在植物生长初期应该增加氮元素含量,促进根系发达;在花期和果实成熟期应该增加钾元素含量,提高产量和品质;在整个生长过程中都需要适量的磷元素来促进植物根系和花粉发育。
2. 微量元素配比微量元素对于作物生长发育非常重要,但是它们所需的数量很少。
平衡肥中微量元素的配比应该根据不同作物和不同土壤类型进行合理安排。
比如,对于酸性土壤来说,需要增加钼、锰等微量元素的含量;对于碱性土壤来说,需要增加铁、锌等微量元素的含量。
3. 有机质含量平衡肥中应该包含一定比例的有机质,这些有机质能够促进土壤结构的改善,提高土壤肥力。
一般来说,有机质含量在20%左右是比较合适的。
4. pH值平衡肥中pH值的控制非常重要。
pH值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利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民种植如何做到平衡施肥
针对近年来由于随意施肥,造成的肥料施用过量、养分施用不足、养分比例失调等现象,记者采访了省农科院资环所相关农业专家,他们认为实施平衡施肥才是破解之道。
实施平衡施肥一方面可以减少在肥料方面的投入,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实现节本增效;另一方面可以防止土壤板结、减少耕地污染,实现绿色环保。
1、果实口感差,可能是施肥不当
“氮肥施用过量,梨子吃起来口感不细腻、味道发酸……”省农科院资环所黄绍敏研究员以梨子为例,介绍了合理施肥的重要性,她认为,“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失调,将直接影响果实甜度、水分、脆度、固形物的含量等品质物质,进而影响果实的口感、色泽以及外形美观度。
”
果实品质往往与商品价格、农民收益息息相关。
黄绍敏强调,在瓜果生长过程中,会优先确保产量物质的形成,然后才是决定品质物质的合成和转化。
因此,要辨证看待产量与品质的关系,尽量做到优质丰产,而不是单纯追求高产。
黄绍敏介绍,“好梨”一生要施五次肥,每次肥料养分配比不同、所起作用不同。
第一次在果实收获后,用以恢复地力;第二次在春节前后,用以促进根部生长、形成花芽;第三次在坐果后,用以保障果实的数量;第四次是膨大期,用以保障单果重量;第五次是在成熟前期(通常在套袋结束后),用以保障口感、色泽、外形等品质更好形成,这样才能实现梨的“大小年平均、色味形俱全”。
黄绍敏认为,梨树
选肥要以有机肥、高氮缓效肥和钾肥为主。
“以鸡粪、牛粪等养殖废弃物为原料的有机肥,经动物过腹已将大分子物质转化为利于植物吸收的小分子物质,在腐熟后施用可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结构。
”
2、算好供需账,平衡施肥效果好
实现平衡施肥,黄绍敏认为要综合考量四个方面因素,一是作物对营养物质的需求,二是土壤中各种养分的供给,三是所购肥料的养分配比,四是所购肥料的品牌与配比。
算好供需账,平衡施肥效果好。
黄绍敏介绍,在作物养分需求方面,我省普遍种植的小麦、玉米、大豆、花生等作物,对养分的需求有着明显的差异。
中强筋小麦、大豆对氮的需求量大,但大豆拥有能合成含氮化合物根瘤,而花生则对磷的需求量较大。
在土壤供肥能力方面,我省大部分耕地属石灰性土壤,除部分地区土壤缺乏锌、硼外,土壤中的钙硫镁等元素含量充足,加之我省常年实施秸秆还田,土壤钾素含量相对丰富。
在肥料养分配比方面,像氮磷钾配比为“15-15-15”、“16-16-16”这样的等养分复合肥,虽然广谱性较强,但易造成氮不足、磷过剩的情况。
氮不足,可以通过追肥进行调节,磷过剩则引起磷矿资源的浪费、产生土壤和水体的生态安全隐患。
针对部分地区出现连茬障碍的地块,黄绍敏提出,土壤本身具有自我修复能力,最好通过深翻、曝晒这种自然的方式,让土壤进行自我修复,也可以采用轮作、休耕等方式,缓解连茬障碍。
3、肥料自己配,节本增收又环保
“有条件的规模种植户,可以自己根据土壤类别、作物需求、品质需要对肥料进行科学配比,真正做到一块田一配方,缺啥补啥、缺多少补多少。
”黄绍敏介绍,相比传统的“大配方”复合肥,通过对土壤检测进行的科学配肥,既可以满足土壤和作物所需,又能够减少资源浪费,实现节本增收与绿色环保一举两得。
“为帮助种植户实现科学配肥、平衡施肥,减少资源浪费、降低生产成本,省农科院近日推广实施了‘百县千乡平衡施肥科技试点工程’。
”省农科院资环所刘纯敏研究员介绍,“试点工程依托省农科院科技平台、科研成果和人才优势,以积累了33年生产、运营经验的省农科院土肥所复肥实验厂为样板,在全省1000个乡(镇)建设平衡施肥推广站,并为配肥站提供政策咨询、信息服务、建站运营、营销策划、原料供应和技术指导,以期形成生产—经营—科研—示范‘四位一体’的服务模式,”是真正实现平衡施肥的一条可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