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药理分析
苯磺酸氨氯地平的临床药理作用和应用探讨

苯磺酸氨氯地平的临床药理作用和应用探讨苯磺酸氨氯地平是一种长效缓释的钙通道阻滞剂,可广泛应用于高血压、心绞痛和心力衰竭等疾病的治疗。
其临床药理作用及应用现状在以下方面进行探讨。
一、药理学作用苯磺酸氨氯地平属于第三代钙通道阻滞剂,通过抑制细胞膜内的L-型钙通道,降低心肌细胞内钙离子的进入,从而减少血管平滑肌细胞内的钙离子浓度,使血管扩张,降低血压。
它还能够改变心肌收缩力,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减轻心肌缺氧,并有利于心脏功能逐步恢复。
二、应用范围1.高血压:苯磺酸氨氯地平是治疗高血压的一线药物,它具有良好的降压效果和耐受性,能够显著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并能够防止血管内膜损伤、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
2.心绞痛:苯磺酸氨氯地平还可用于心绞痛的治疗,它可以扩张冠状动脉和削弱冠脉收缩期反应,从而减轻心脏氧耗,缓解心绞痛症状,并且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效果更佳。
3.心力衰竭:苯磺酸氨氯地平还常用于心力衰竭的治疗,它能够堵塞心肌中的钙通道,减轻心肌的负担,降低心肌的兴奋性和收缩,从而增加心脏的容量和带氧能力,减轻心力衰竭的症状。
三、用药注意事项1.适当调整剂量:苯磺酸氨氯地平是一种长效药物,服药后可以保持较长时间的药物浓度,因此在用药过程中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临床反应适当调整剂量,以保证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2.避免和其他药物相互作用:苯磺酸氨氯地平在服用时应避免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特别是与其他降压药、利尿剂、抗心律失常药等联合使用时,应注意剂量和间隔时间,以避免药物不良反应和不必要的风险。
3.定期监测血压:在用药期间要定期检查血压和心率,特别是在剂量调整或换药时,要注意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和药物副作用,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措施。
四、不良反应和禁忌症1.不良反应:苯磺酸氨氯地平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头晕、乏力、心动过缓、心律失常、胃肠道反应、皮疹等,少数患者可能出现昏迷、低血压甚至呼吸抑制,需要及时处理。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与药理分析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与药理分析【摘要】目的:研究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与药理分析。
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间接治的60例高血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像,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研究组患者则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高血压患者予以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其效果较为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
该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高血压;药理分析高血压是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1]。
该疾病较容易引发心脏、大脑、肾脏等功能性障碍疾病,并且发病率还会随着年龄的增高而增加。
该病的症状主要为头晕、头痛、疲劳、心悸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以及身心健康。
为此,本次对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与药理分析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如下文。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于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间接治的60例高血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像,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男性为19例,女性11例;年龄55至72岁,平均年龄为(63.37±5.38)岁;病程5至16年,病程平均(11.24±3.73)年。
研究组男性为17例,女性13例;年龄53至77岁,平均年龄(64.28±5.41)岁;病程3至15年,病程平均为(11.46±3.58)年。
两组患者均达到本次研究标准,并排除严重心脏、大脑、肾脏严重功能性障碍患者。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1.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北京红林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3238, 30mg)治疗,每次30mg,每日1次。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分析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分析
高血压是一种高发病,危及人类健康。
治疗高血压,需要一个缓慢的治疗过程。
苯磺
酸氨氯地平片是一种缓释剂,能够长期有效控制血压,减少药物的副作用。
本文通过临床
效果分析,探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在治疗高血压的作用。
一、研究背景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是一种Sigma制药公司研发的长效缓释钙离子通道拮抗剂,已经广
泛用于高血压的治疗。
在临床治疗中,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常常和其他降压药一起使用。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把血压稳定在一个合适的水平,是其平衡生活的基础。
二、方法
本研究收集了共100例高血压患者的数据,均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
对照组采
用ACEI治疗,通过实际用药情况和测量血压找到治疗高血压的最佳方案。
三、结果
其中,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和ACEI的治疗效果进行了比较,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的总有效率达到92%,而ACEI的总有效率仅为85%。
此外,钙离子通道拮抗剂和ACEI治疗高血压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和83%。
四、讨论
五、结论
综上所述,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作为治疗高血压的一种药物,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较好,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的血压,减少药物的副作用。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的应用,有助于治疗
高血压的病人更好地平衡日常生活,提升其生活质量。
氨氯地平的临床药理及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VS
详细描述
氨氯地平是一种长效二氢吡啶类钙通道拮 抗剂,可作用于血管平滑肌,扩张血管, 降低外周阻力,从而降低血压。多项临床 研究证实,氨氯地平对高血压的治疗效果 显著,能够降低血压水平,保护靶器官, 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同时,其不良反应 较少,患者耐受性好。
Hale Waihona Puke 03氨氯地平在脑血管疾病的 治疗
脑梗塞的治疗
02
氨氯地平在心血管疾病的 治疗
冠心病的治疗
总结词
氨氯地平在冠心病治疗中具有显著疗效,能够有效缓解心绞痛症状,改善心肌缺血,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
详细描述
氨氯地平是一种钙通道拮抗剂,通过抑制钙离子内流,松弛血管平滑肌,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缺血区供血 ,发挥抗心绞痛作用。临床研究表明,氨氯地平能够有效降低血压,改善心肌重构,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
脑供血不足的治疗
增加脑部血流量
氨氯地平能够明显增加脑部血流量,改善因血流动力学紊乱引起的 脑供血不足。
预防血栓形成
氨氯地平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度,预防血栓形成,从 而降低脑供血不足引起的脑组织缺血、缺氧风险。
缓解症状
通过改善脑部血液循环、保护脑细胞等机制,氨氯地平可以缓解脑 供血不足引起的头痛、头晕、耳鸣、视物模糊等症状。
基因多态性研究
研究氨氯地平在不同基因 型患者中的药代动力学和 药效学差异,以提供更加 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氨氯地平的研究方向
01
02
03
04
药理机制研究
进一步深入研究氨氯地平 的药理机制,包括其对心 血管、神经血管和内分泌 代谢等方面的作用机制。
苯磺酸氨氯地平的临床药理作用和应用探讨

苯磺酸氨氯地平的临床药理作用和应用探讨苯磺酸氨氯地平是一种新型的钙通道阻滞剂,它通过抑制心脏和血管平滑肌细胞中的L型钙离子通道的活化,降低血压和心脏负荷,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
下面我们将对苯磺酸氨氯地平的临床药理作用和应用进行探讨。
1. 降低血压苯磺酸氨氯地平可降低血压,尤其是在高血压患者中应用效果更为显著。
该药物的降压作用主要是通过阻断管腔内钙通道的活化进而抑制肌细胞内的钙离子流入,使血管壁平滑肌细胞的细胞内钙浓度下降,从而使血管平滑肌松弛、舒张,降低血管阻力,最终降低血压。
此外,该药物还可增加血管内皮细胞释放一氧化氮(NO)的量和生物活性,进一步促进血管扩张和降低血压。
2. 缓解心肌缺血苯磺酸氨氯地平可通过降低心排血阻力来改善心肌缺血症状。
它的主要作用是通过阻断心肌细胞内钙离子的流入,减少心肌细胞的紧张状态,从而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缺血状况。
此外,该药物还可以提高冠状动脉血流量,促进心肌的灌注和营养,缓解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心脏病症状。
3. 保护心脏功能苯磺酸氨氯地平可通过改善心脏供血状况、降低心肌耗氧量,保护心脏功能。
此外,该药还可减轻心脏负荷,降低心脏负荷后负性作用,并增加心脏收缩力,提高心脏泵血功能,从而保护心脏并改善心脏功能。
4. 应用范围广泛苯磺酸氨氯地平适用于各种高血压病人,包括原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等;对于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的患者也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此外,苯磺酸氨氯地平还常用于肝硬化门脉高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其他疾病的治疗。
总之,苯磺酸氨氯地平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新型钙通道阻滞剂,它通过作用于心血管系统的钙离子通道,降低血压、缓解心肌缺血、保护心脏功能等作用,成为目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药物之一。
但在使用时,需要注意掌握其用药的适应症、剂量、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长期不受控制会对心脑血管系统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引发卒中、心脏病等严重并发症。
目前,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药物种类繁多,其中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就是一种常用的降压药物。
本文旨在观察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研究背景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是一种钙通道阻滞剂,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和降低外周阻力的作用,能够有效地降低血压。
现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治疗高血压和冠心病等疾病。
其主要成分为左旋氨氯地平,是氨氯地平的对映体中的左旋异构体。
二、研究目的通过对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进行观察,评价其对患者降压的效果、安全性和耐受性,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三、研究对象和方法1. 研究对象:选取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100例。
2. 研究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10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
治疗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降压治疗。
观察疗程为3个月。
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的血压变化、临床症状、心电图、血生化指标和不良反应情况。
四、结果及分析经过3个月的治疗观察,治疗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降低,且降压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治疗组患者的头痛、头晕等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心电图和血生化指标均呈现良好的改善趋势。
临床上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患者耐受性良好。
五、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具有明显的降压效果,且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
该药物在临床上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值得进一步推广和研究。
通过本次观察,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得到了进一步验证,对于广大高血压患者来说,这无疑是一项积极的利好消息。
但在临床应用中,仍需加强对药物的监测和评估,确保其安全有效地应用于高血压的治疗,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研究和临床实践,为高血压患者找到更多更好的治疗方案。
苯磺酸氨氯地平的临床药理作用和应用探讨

苯磺酸氨氯地平的临床药理作用和应用探讨
苯磺酸氨氯地平是一种钙通道阻滞剂类药物,常用于治疗高血压和心绞痛。
它通过抑
制心脏和血管壁上的钙通道,减少心肌收缩力和外周血管阻力,从而降低血压和减少心脏
负担。
本文将对苯磺酸氨氯地平的临床药理作用和应用进行探讨,以期对其更深入地了
解。
一、药理作用
1.1 钙通道阻滞作用
1.2 对心脏的影响
苯磺酸氨氯地平能减少心肌压力负荷,降低心肌氧耗量,减少心肌收缩力和心率,从
而减轻心脏的负担。
它还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改善心肌缺血情况,对缓解心
绞痛和预防心肌梗死具有重要作用。
苯磺酸氨氯地平能够扩张外周血管,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改善血液循环,增加冠脉和
外周血管血流量,降低血压。
它还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能够减少动脉壁的增生和纤
维化,有利于保护血管壁的健康。
1.4 其他作用
除了上述药理作用外,苯磺酸氨氯地平还具有保护肾脏功能、抗氧化、抗炎症等作用,对肾功能不全、动脉硬化、糖尿病等合并症具有辅助治疗作用。
二、临床应用
2.1 高血压
2.2 冠心病
苯磺酸氨氯地平对冠心病的治疗效果显著,能够缓解心绞痛发作,改善心肌供血不足
的症状。
对于稳定性心绞痛和变异性心绞痛患者均有良好的疗效。
2.3 心绞痛
苯磺酸氨氯地平能够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改善心肌供血,因此对于冠脉性
心脏病的治疗也有一定效果。
苯磺酸氨氯地平还可以用于治疗原发性肺动脉高压、高反应性蛋白血症、植物神经紊
乱等疾病,对这些疾病有较好的疗效。
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与药理作用解析

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与药理作用解析摘要:目的探讨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与药理作用。
方法选取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0例,观察患者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前后的效果情况。
结果患者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后经过3个月治疗,治疗后血压比治疗前明显下降,并恢复至正常血压水平。
药物不良反应轻,不需要停药,总治疗有效率为87.5%,效果明显。
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可有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降压效果好,总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关键词:苯磺酸氨氯地平;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药理作用原发性高血压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综合造成的,可导致心脏和血管功能与结构改变。
苯磺酸氨氯地平是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可抑制钙离子跨膜平滑肌细胞和心肌细胞,服用方便[1]。
本文为了进一研究苯磺酸氨氯地平作用于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笔者选取80例患者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1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0例,女30例。
年龄49-75岁,平均年龄(62.5±2.3)岁。
病程时间1-16年,平均病程时间(8.9±3.4)年。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对高血压的分级标准,1级高血压45例,2级高血压35例。
所有患者均确诊为高血压患者,排除继发性高血压患者,无严重脏器器官受损。
1.2治疗方法 80例患者均停用其他降压药2周以上或未使用降压药而进行初诊的患者。
在用药前一周每天检测血压及心率值,取血压和心率的平均值作为治疗前的指标。
每天早晨嘱患者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5mg(生产企业:辉瑞制药。
批号:H10950224),一天一次,治疗期间每天检查患者的血压情况。
在治疗四周后血压未降到正常范围内,可加大药物剂量,每日10mg。
治疗3个月后,最后一周每天检测血压及心率,取平均值作为治疗后血压值。
1.3观察指标1.3.1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及心率值的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药理分析
发表时间:2018-07-11T16:27:38.36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2月第4期作者:宋静波
[导读] 分析对高血压患者行以苯磺酸氨氮地平片治疗的效果,并探究其药理作用
宋静波
黑龙江省伊春市第三人民医院 153100
【摘要】目的:分析对高血压患者行以苯磺酸氨氮地平片治疗的效果,并探究其药理作用。
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3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对照组患者行以硝苯地平片治疗,研究组患者行以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分析和比较,并探究苯磺酸氨氮地平片的药理作用。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高血压患者行以笨磺酸氨氮地平片治疗可以有效控制血压,且具备稳定药效,不良反应发生概率相对较低,具有显著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关键词】氨氯地平;高血压;药理分析
氨氯地平的有效治疗为疾病的研究带来了很大希望,具有重大意义。
在药物动力学方面,氨氯地平虽然与硝苯地平的分子结构相似,但也有不同,该药吸收缓慢却可以安全吸收[1]。
在药效学方面,氨氯地平是拮抗类药物,长期服用可以使血管和血管平滑肌放松,促使儿茶酚胺下降,进一步保护了小动脉,防止其发生病变。
由于该药的独特药效,可以有效减少降血压类药物的副作用发生,例如失眠、头痛、恶心、呕吐,严重者还会出现四肢无力、浑身酸痛、皮疹等严重情况。
本文将在氨氯地平的药理学、临床应用及其对高血压和药效重点进行说明。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从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36例,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诊断》[2]标准,均无糖尿病、冠心病、心力衰竭、精神病、严重肝肾损害和呼吸系统疾病。
年龄42-78岁,平均56.2岁。
所有患者按照性别、年龄、临床症状等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
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治疗方法
在治疗前1周两组患者均停用其他降压药。
对照组患者行以硝苯地平片(天津飞鹰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为H12020727)治疗。
口服,起始剂量:2片(10mg)/次,3次/d,常用剂量2~4片(10-20mg)3次/d,注意每日最大用药剂量不宜量不宜>120mg。
研究组患者行以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国药集团容生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为H20113236)治疗。
口服,起始剂量:5mg/次,1次/d,每日最多≤10mg。
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
1.3观察标准
当患者处于静息状态下,对其右上臂坐位血压进行测定。
舒张压、收缩压均下降至标准数值,或舒张压下降不少于10mmHg、收缩压下降不少于20mmHg为显效;舒张压和收缩压均降低,其中舒张压降低介于5~9mmHg,收缩压降低介于10-19mmHg为有效;舒张压、收缩压均无显著变化,舒张压降低不超过5mmHg,收缩压降低不超过l0mmHg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患者总数。
对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
1.4统计数据处理
相关数据的处理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x+S)为计量资料,2组对比采取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取百分率(%)加以表示,2组对比采取χ²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药理分析与讨论
高血压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或舒张压增(≥140/90mmHg)的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全身疾病,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高血压具备发病慢、并发症多、病程长等特点,严重威胁着人们各脏器和心脑血管的健康。
目前临床常用的降压药物有许多种类,无论选用何种药物,均应将血压尽量控制在理想范围,并预防或减轻靶器官损害。
硝苯地平是第一代钙拮抗剂,可通过防止钙超负荷直接保护心肌细胞,选择性抑制心肌细胞膜的钙内流,阻断血管膜上α肾上腺能受体和心肌细胞
兴奋一收缩偶联,扩张全身血管和冠状动脉,激活Na+-K+-ATP酶和钙泵,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弱心肌收缩力减少已肌能量及氧的消耗。
该药起效快,峰/谷比值高,但药效时间短,血压波动大,而目有负性肌力和负性传导作用,副反应较高,冠心病以及有严重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不宜使用[3],限制了其使用范围。
氨氯地平为硝苯地平类钙拮抗药,但抑制钙诱导的主动脉收缩作用更强,约为硝苯地平的2倍,而且对血管平滑肌的选择性作用也大于硝苯地平。
其药效特点为可增加心输出量及冠脉流量,改善心肌供氧及减低耗氧,同时还可激活LDL受体,减少脂肪在动脉壁累积及抑制胶原合成,因而具有抗动脉硬化作用。
该药口服吸收缓慢,消除半衰期长,与受体结合和解离速度较漫,药物作用出现迟而维持时间长,因此比硝苯地平更缓漫持久平稳降压,可以较好地避免血压大幅度波动,有更广的临床适用范围。
从临床统计来看,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9%,副反应率为2.94%,相比于对照组,显示了更好的临床效果,综上所述,对高血压患者行以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可以有效控制血压,且具备稳定药效,不良反应发生概率相对较低,具有显著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并高血脂的疗效[J].实用医学杂志,2010,19(2):3617-3615.
[2]林胜利,陈燕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疗效与药理作用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06(21):72—73.
[3]杨爱香.轻中度高血压采用硝苯地平缓释剂治疗的疗效和药理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21):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