稠油油藏压裂新技术(何启祥)
稠油油藏开采技术ppt课件

16
中途日落油田Potter试验区(27USL井区)
23
根据辽河油田的资料,若采用φ177.8mm套 管、φ114.3mm隔热油管,则环空有水时,井筒 总传热2028W/m2℃,环空注入氮气、无水时, 井筒总传热系数为10W/m2℃,即井筒热损失将降 低12倍。
在新疆九6区J11油藏,注氮气后平均周期产 油580t,比上个周期提高218t,周期生产293d, 生产时间延长了51d。与纯蒸汽吞吐的井相比,在 相同条件下,注氮井平均周期产量达到1026t,周 期生产天数293d,油汽比0.45,回采水率104%, 而单纯注蒸汽井平均周期产油238t,周期生产天 数81d,油汽比0.11,回采水率474.%。这相当于 注氮气使蒸汽吞吐地层弹性能量增加0.66倍。
27
2、电动潜油泵举升稠油
电动潜油泵(ESPs) 耐温达149℃,泵效4470%, 免修期一般为1419个月。优点是具有处理大流量 的能力,排量一般在164100m3/d;下井深度可达 4500m。缺点是耐温问题限制了下泵深度;不适 用于低产井、高含气井、出砂井和结垢井等。
通过改进, 对于开采稠油,应选用大型马达和 泵,并可调泵级。利用修改的数据设计泵级以处理 高粘度的研究非常成功;现在在委内瑞拉Orinoco 稠油区用电潜泵每天产油400m3以上,并且设备工Hale Waihona Puke 作期平均在14个月以上。12
二、稠油开采新工艺新技术
(一)稠油热采工艺技术
压裂工艺技术及新型压裂工艺的发展

238石油资源的开采需要压裂工艺技术的支持。
近几年,我国科技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国内相关人士针对于压裂工艺技术的研究从未停止,在原有压裂工艺技术的基础上研究出了多种新型压裂工艺,不仅提高了油田的生产效率以及生产质量,还推动了油田开采及生产行业的发展,提高了油田企业的经济效益。
1 压裂工艺技术应用要点油田的生产过程存在诸多风险,为保证生产的安全性以及提高油田的生产效率,压裂工艺技术以及新型压裂工艺的应用必不可少,技术人员若想充分发挥技术及工艺作用,需要掌握一定的应用要点。
需要在应用压裂工艺技术之前做好风险分析工作,重在考察与分析相关技术人员的技术操作能力以及实战水平等[1]。
除此之外,压裂工艺技术的应用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常规情况下,油田生产环境的复杂性可能会增加裂缝中应力的抑制难度,如若生产过程中出现技术操作违规行为,则容易导致管线泄漏,引发安全事故。
2 国内压裂工艺技术发展现状2.1 普通压裂技术普通压裂技术就是通过不压井以及不放喷井口装置的方式,可以将压裂管柱及其相关配套器具下入至井内预定位置,以此完成不放喷操作。
当第一层压完时,技术人员可以将不同直径的钢球通过井口球阀或者是投球器等投入油井中,随后使用滑套将喷砂器内部的水眼堵死,便于后期的压裂操作[2]。
待最后一层替挤完成后,活动管柱并放置堵塞器,以此完成油管的起出操作。
该技术适用的地质条件:其地质剖面需要具有一定厚度的泥岩隔层,且高压下无层间窜通问题。
该技术的应用优点如下:其一,可以完整不压井或不放喷操作,能够有效避免油层污染的同时,可以提高压裂的增产效率;其二,可以在不移动管柱的情况下,实现连续压多层的目标,既有助于减少作业量,又有助于施工效率的提高,且可以有效降低压裂施工的成本投入;其三,普通压裂技术可以与其他压裂技术配套使用,且能够适应不同含水期的挖潜改造要求。
与此同时,该技术应用工艺操作简单,成功率较高的同时,经济效益也高。
2.2 多裂缝压裂技术多裂缝压裂技术就是在压裂层段内部,需要优先压开吸液能力较大的层,随后使用高强度暂堵剂将先压开层的炮眼堵住,等待泵压上升,在泵压上升后再压开第二层,随后依次是三层等,以此可以形成多个裂缝,有助于高层段导流能力的提升。
《2024年南堡油田高温深层玄武岩气藏压裂技术研究与应用》范文

《南堡油田高温深层玄武岩气藏压裂技术研究与应用》篇一一、引言南堡油田是我国重要的油气田之一,具有高温深层玄武岩气藏的特殊地质条件。
在油气开采过程中,压裂技术是提高采收率、降低开采成本的关键技术之一。
因此,针对南堡油田高温深层玄武岩气藏的特点,开展压裂技术研究与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南堡油田高温深层玄武岩气藏压裂技术的现状、研究进展及实际应用效果。
二、南堡油田高温深层玄武岩气藏特点南堡油田高温深层玄武岩气藏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地层温度高,给压裂作业带来挑战;二是岩性坚硬,给钻井和压裂带来难度;三是储层非均质性强,需要精确的压裂设计和施工。
这些特点要求压裂技术必须具备高温适应性、岩性适应性以及精确控制能力。
三、南堡油田压裂技术研究针对南堡油田高温深层玄武岩气藏的特点,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压裂技术研究:1. 高温适应性的压裂液研究:为适应地层高温,研究了耐高温的压裂液体系,包括稠化剂、降滤失剂等添加剂的配比和性能。
通过实验评价,确定了适合南堡油田的压裂液配方。
2. 精确压裂设计技术:根据储层非均质性的特点,采用地质工程一体化设计方法,进行精确的压裂设计。
包括裂缝延伸规律研究、裂缝参数优化、压裂施工参数设计等。
3. 岩性适应性强的压裂设备与工具:针对玄武岩的坚硬特性,研发了适应性强、耐磨损的压裂设备和工具,包括高压泵、高压管汇、喷嘴等。
4. 智能压裂监控与评估技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传感器技术,实现压裂过程的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对压裂效果进行评估和预测。
四、南堡油田压裂技术的应用经过多年的研究和试验,南堡油田的压裂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采收率:通过精确的压裂设计和施工,有效提高了油气藏的采收率,降低了开采成本。
2. 优化开采方式:根据储层特点和生产需求,采用不同的压裂技术和方法,优化了开采方式,提高了生产效益。
3. 保障安全生产:智能压裂监控与评估技术的应用,有效保障了压裂作业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减少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新型压裂技术在页岩气开发中的应用

. 4 液 化石 油气 压 裂技 术 页 岩 气储 层适 应 含量 低 , 碳 酸盐 岩含 量 高 , 且 裂缝 容 易重新 闭 2 液 化石油 气压裂技 术也 叫做 无水压裂或 丙烷/ 丁烷压 裂 , 这 合, 改 造后 长期 导流 能 力不 足 。要想 解决 这 些 问题 , 需 要探 索 种技 术采 用液化 丙烷 、 丁烷 或二者 混合液 进行储 层压裂 。这种 适 合 我 国页岩 气 开发 的技 术体 系 , 结 合 国外 的先 进压 裂技 术 ,
盘锦
1 2 4 0 1 0 )
裂 的有效 裂缝 体 积更 大 , 改造 效 果 比较 明显 , 在页 岩 气开 发的
产量上要 更高 。
2 . 3 通 道压 裂技 术
采 用水基 压 裂液 , 需要 大量 的 清水 , 对 于我 国部 分 缺水 严 重的
通 道压 裂 技术 是通 过 专业 操控 系统 和混 配设 备将 支撑 剂 地 区很 难 实施 , 如何 解 决清 水压 裂 的耗 水量 大 、 回收 处理难 等 以较 高速 率脉 冲式 泵 入井 下 , 泵 送完 成后 支撑 剂收 缩成 柱 , 保 问题 已经成 为亟待 解决 的难度 , 这 需要 引进 国外的 一些先进 的 持裂缝 开 启 , 高速渗 流通道 围绕支 撑剂单 元贯通连 接 。压裂液 新 型 压 裂技 术 , 加 快我 国压 裂技 术 的研发 工 作 , 应 用适 合我 国 中除混 入支 撑剂还 将掺 入特制 纤维材料 , 用以防止 泵注 时支撑
应用时 , 需要 做好相关 的检测工作 。
3结 语
虽然我 国是拥 有世界 上最 多的页岩 气 国家 , 但 由于 我 国页
水资 源 匿乏 , 交 通运输 不 便 的丘陵 国实 际应 用 条件 结合 , 以期 在把 握技 术要 点 , 选 择 适合 我 国页 岩 气大 多储藏 在 地形 复杂 , 地 区 , 开 采难 度非 常大 , 而 目前广 泛使 用 的清水 压裂 技术 很难 岩 气开发 的新型压 裂技术 。
胜利油田页岩油气藏体积压裂工艺的应用及探索—以樊页平1井的开发为例

胜利油田页岩油气藏体积压裂工艺的应用及探索 —以樊页平1井的开发为例发布时间:2021-09-13T01:49:46.667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第13期作者:刘军杰1,刘长1,王勇1,万明慧2,马琳1,田杰1 [导读] 我国页岩油气资源丰富,勘探开发潜力大,近年来胜利油田响应国家号召,将非常规页岩油气资源的勘探与开发提上议程。
刘军杰1,刘长1,王勇1,万明慧2,马琳1,田杰11.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监督中心,山东东营;2.钻井工艺研究院,山东东营摘要:我国页岩油气资源丰富,勘探开发潜力大,近年来胜利油田响应国家号召,将非常规页岩油气资源的勘探与开发提上议程。
通过借鉴美国页岩油革命和四川页岩气开发的成功经验,优选胜利油区甜点稳定连续,岩性物性、含油性强的页岩油区块开展水平井分段压裂先导试验,现场采用可溶桥塞射孔联作工艺、限流射孔理论、低成本现场混配压裂液体系和组合粒径支撑剂技术进行压裂改造。
同时针对该区块施工压力高、加砂困难的特点,不断探索改进压裂施工工艺,总结砂堵处理经验,针对性开展适合本区快的压裂改造方案。
经过体积压裂改造,樊页平1井8mm油嘴放喷制度下日产油202m3/d,日产气1.6×104m3/d,实现胜利页岩油Ⅰ、Ⅱ、Ⅲ类储层的有效突破,对胜利油田的储量接替和建设百年胜利而言具有重要意义[1-3]。
关键字:胜利油田页岩油体积压裂水平井甜点1资源与地质特征1 地质特征樊页平1井构造上位于济阳坳陷东营凹陷博兴洼陷樊119鼻状构造带北部,本区沙四上纯上亚段页岩油储层比较发育,导眼井与邻井小层对比显示,该区甜点连续稳定,中高程度演化,属于碳酸盐岩夹层型页岩油藏。
2 油气藏条件通过对测井曲线进行分析发现,该井存在灰岩含量高,孔渗条件差,泥质含量偏高的特点,脆性指数在0.35-0.45之间。
通过对不同岩相的烃源岩、含油性、储集性和脆性特征做进一步分析,将樊页平1井划分成72个油气层,其中Ⅰ类层195m/8层,Ⅱ类层722m/27层,Ⅲ类层1183m/37层。
油田压裂新技术工艺

油田压裂新技术工艺1、黑油模型:指油质较重性质的油藏类型。
黑油模型是最完善、最成熟,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模型。
是油藏数值模拟的基础,其它模型大差不多上黑油模型的扩展。
(1)黑油模型的差不多假设:〔1〕油藏中的渗流是等温渗流。
〔2〕油藏中最多只有油、气、水三相,每一相均遵守达西定律。
〔3〕油藏烃类只含有油、气两个组分。
在油藏状态下,油气两组分可能形成油气两相,油组分完全存在于油相内,气组分那么能够以自由气的方式存在于气相中,也能够以溶解气的方式存在于油相中,因此地层内油相为油组分和气组分的某种组合。
在常规油田中,一样不考虑油组分向气组分挥发的现象。
〔4〕油藏中气体的溶解和逸出是瞬时完成的,即认为油藏中油气两相瞬时达到相平稳状态。
〔5〕油水之间不互溶;天然气也假定不溶于水。
〔2〕物性:页岩最突出的特点是孔隙度和渗透率极低,典型的气页岩的基质渗透率处于微达西~纳达西范畴,因此气体在储层中的流淌要紧取决于页岩中天然裂缝的发育情形〔3〕矿物组成:粘土矿物和碳酸盐含量低、粉砂质或硅质〔石英〕含量较高比较有利。
〔4〕裂缝:裂缝发育适中。
2021-4-94、压裂工艺成果压裂工艺推陈出新,分段压裂、裂缝性气藏压裂、火山岩压裂、降滤压裂、重复压裂、转向压裂、控缝高压裂等压裂技术得到了成功应用,专门是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的推广应用,在保证油气田增储上产方面发挥了庞大作用。
较好指标:水平井压裂分段数:9段深层气压裂最大支撑剂量:908.5t 〔角64-2H井〕最大注入井筒液量:4261.1m3最大酸压规模:1603 m3☐水力喷射分层加砂压裂在四川、长庆地区施工20余井次,平均单井次缩短施工周期20天以上;气井应用不动管柱分层压裂技术307井次,施工成功率99%;平均单井缩短试气周期20天以上;连续混配压裂施工405井次,累计配液88898 m3,累计缩短施工周期425天。
☐裸眼封隔器分段压裂取得突破性进展。
全年在苏里格等地区现场应用22井次,并取得良好成效。
油气田开发中后期的增产技术方法分析

油气田开发中后期的增产技术方法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油气田开发是我国能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油气田的开发程度直接影响着我国能源供给的稳定与安全。
随着油气田的开发进入后期,原有的开采技术面临着效率逐渐降低的问题,因此需要引入新的增产技术来提高油气田的产能。
在当前国际油价波动频繁的背景下,提高油气田的产能对于维持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增产技术在油气田开发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水平井技术、次生储层开发技术、CO2驱油技术以及压裂技术等新型技术的引入,极大地提升了油气田的开发效率和产量。
对油气田开发中后期的增产技术方法进行深入研究成为迫切需求。
本文将对油气田开发中后期的增产技术方法进行详细分析,探讨现有技术方法的优缺点,展望未来发展趋势,并为油气田开发提供有益的启示。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我国油气田的可持续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1.2 问题提出油气田开发中后期的增产技术方法分析在油气田开发中后期,随着油气田的逐渐进入中后期,油气产量逐渐下降,储量逐渐减少,开采难度逐渐增加,如何有效地增加油气产量,延长油气田的生产寿命,成为油气田开发工作面临的重要问题。
在这种背景下,如何运用现有的增产技术方法,或者创新开发新的增产技术方法,成为探讨的焦点。
当前,油气田开发中后期的增产技术方法主要包括水平井技术、次生储层开发技术、CO2驱油技术、压裂技术等多种手段。
通过对这些技术方法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各种技术方法的优缺点,为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本文将对油气田开发中后期的增产技术方法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实际应用情况和效果,为油气田开发提供技术支撑和指导,推动油气田的可持续发展。
1.3 研究意义油气田开发是石油工业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其产出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能源安全。
在油气田开发的后期阶段,随着油气产量的逐渐减少,如何有效地增产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研究油气田开发中后期的增产技术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吐哈油田神平212井水力喷砂压裂取得成功

吐哈油田神平212井水力喷砂压裂取得成功
佚名
【期刊名称】《吐哈油气》
【年(卷),期】2010(015)001
【摘要】神平212井是吐鲁番采油厂神泉油田白垩系油藏的一口调整井,采取割缝管完井,为提高油井储层渗透力、增加该井产能,采油工艺室经多方研究,并与开发部、井下公司等技术部门进行多次沟通、反复论证,决定采用采油新工艺——水力喷砂压裂对目前生产层段2213—2560m进行改造。
【总页数】1页(P29-2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355.5
【相关文献】
1.吐哈油田两口水平井一次中靶取得成功 [J],
2.水力喷砂压裂工艺在苏东16-32H1井应用 [J], 江尧
3.水力喷砂分段压裂工艺在中平6井的现场施工分析 [J], 王昱茜;赵婷;胡国强;张欣;汪泳潮;常向阳
4.水平井不动管柱多级水力喷砂分段压裂技术 [J], 殷桂琴;陈宝春;李川;白晓虎;杜现飞;李继荣
5.FNHW5005井创新疆油田连续油管带底封水力喷砂射孔压裂级数最高记录 [J], 文贤利;罗兆;王波;吕振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胶联机理
破胶机理:当VESTH-2进入地层遇水被稀释至一定浓度后,表面活性剂
的蠕虫状胶束便分散开来不再纠缠在一起,体系的粘弹性就丧失。对于油层与烃类接 触,在油层中的原油、凝析油或气体烃类会影响液体的带电环境,从而破坏蠕虫状胶 束的结构,使其又恢复到球状胶束而失去粘度(下图)。
乳化降粘机理
VESTH-2是将稠化剂、活化剂等添加剂在水中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压 裂液冻胶。稠油胶质沥青质含量高,粘度大,与水混合形成一种热力 学不稳定体系,两相之间的界面张力大,若将稠油与稠油复合降粘压 裂液按一定的油液比混合,由于表面活性剂的作用,降低了油水两相 间的界面张力,形成了以稠油为分散相,水为连续相的O/W型乳状液。
(2)对稠油有显著的降粘作用。
(3)不需添加破胶剂,遇水或遇油自动破胶。
(4)冻胶粘度不高,携砂性能相对较低。
VESTH-2具有无水不溶物、能有效降低稠油粘度,压后易 返排等特点,因此对裂缝导流能力及支撑剂渗透率伤害较 小,可使压后裂缝保持高的导流能力。
六:VESTH-2的增粘与破胶机理
VESTH-2是以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主剂,分子结构由长链的亲油基团 和亲水基团组成,当表面活性剂浓度达到临界胶束浓度CMC1时,亲 油基团伸入水相,使表面活性剂分子聚集,形成以长链亲油基团为内 核,亲水基团伸入溶剂的球形胶束,粘弹性表面活性剂的浓度继续增 大,达到CMC2时,并加入活化剂和KCl改变溶液性质时,表面活性 剂胶束占用的空间变小,合并成棒状胶束,棒状胶束会进一步合并成 为蠕虫状胶束,这些蠕虫状胶束由于疏水作用,当表面活性剂浓度达 到临界浓度时,蠕虫状胶束便纠缠在一起,形成了空间交联网状结构 (下图),形成具有一定粘度的液体。
稠油油藏压裂新技术
答辩人:何启祥 指导老师:李天太
一:题目背景
► 为解决吐玉克油田前期压裂出现的增产幅度小、有 效期短、压后存在出砂现象、水基压裂液对地层产 生伤害等问题,我们研究开发出了一系列新技术包 括:降粘压裂液、防止油井出砂的涂敷砂、提高裂 缝导流能力与防砂的高压充填等。
► 这不仅降低了压裂液对地层的伤害还很好地解决了 吐玉克油田低渗、高粘度,易出砂等地质特点的压 裂需求,取得了良好的压后效果。
对地层伤害评价
该压裂液体系中表面活性剂相对分子质量小,无水不溶物存在, 遇水或遇油均能自动破胶,破胶液无残渣,对地层伤害小。使 用VESTH-2,岩芯渗透率保持率可达到90%左右,用常规水基 压裂液,岩芯渗透率保持率源自有50%左右。现场应用效果分析
2006年3月,稠油复合降粘压裂液首次在玉东2-5井上 进行现场实验,该井50℃地面脱气原油粘度达 30000mpa.s左右,稠油流动性差。为控制缝长延伸 过大,采用二次加砂压裂技术,且低排量注入。为提 高压裂液的携砂性能,全程混氮气注入,从而使其压 裂液泡沫化后起到增粘的作用。现场施工一次成功。
储层胶结方式以孔隙胶结为主。颗粒之间以点-线 接触为主,其次为线接触。成岩作用主要是压实 作用,压实程度中等到弱。岩心试验分析结果表 明,玉1区块水敏程度中等偏强,水敏指数0.47~ 0.71。玉东区块水敏程度强,水敏指数为0.68~ 0.98。需防止压裂液水敏伤害。
吐玉克油藏原油具有高密度、高粘度、高凝 固点、高非烃含量、中等含蜡量“四高一中” 的特点。由于原油粘度高,流动性能极差, 常规开采难度较大,自然产能在1.5t/d左右, 需进行压裂改造。
二:稠油开采技术发展
国内外稠油开采主要采用热采方式,配套蒸汽吞吐、蒸汽 驱等稠油热采配套技术。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对石 油资源的需求,稠油资源得到了有效利用,稠油压裂技术 也得到了较快发展。辽河、江苏、胜利等油田在稠油压裂 改造方面进行了研究与攻关,以形成高导流能力的裂缝为 主要目标,配套了高砂比压裂、热化学压裂,压裂复合防 砂等技术,已成为稠油开采重要的配套技术之一。目前稠 油压裂技术已向端部脱砂压裂、深层稠油压裂、压裂降粘 一体化、复合防砂压裂、降低地层冷伤害等方面发展,压 裂改造技术在稠油开采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目前稠 油压裂技术已向端部脱砂压裂、深层稠油压裂、压裂降粘 一体化、复合防砂压裂、降低地层冷伤害等方面发展,压 裂改造技术在稠油开采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三:土克玉油田的特性
吐玉克稠油油藏位于吐鲁番市境内,1995年 至今,相继发现了吐玉克、玉东、鲁克沁三 个稠油区块,含油层系为三叠系克拉玛依组, 埋深2200—3500m。石油地质储量共计 8300吨累,积探明石油地质储量5416万吨 。 油藏属层状边底水断块油藏,油藏埋藏深。 储层为中孔中渗。区块、层内物性差异较大, 温度压力变化差异大。油层厚度较大,在 18m以上,储层下隔层较差,上部隔层厚度 在10m以上,又无水层,储隔层应力差约 5MPa,可以起到控制裂缝向上延伸。下部 无明显膈层,距离含油水层厚度仅5m左右, 储隔层应力差不足2MPa,压裂时有可能发 生裂缝向下延伸将会失控,压穿含油水层, 导致地层水指进而无效。
四:目前压裂存在的问题
吐玉克稠油油藏前期压裂虽然取得了一定 的效果,但是还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增产幅度小,有效期短,压后存在出砂现象,水基压 裂液对地层产生伤害,压后存在出砂现象.
针对前期吐玉克稠油油藏压裂所出现的问题,今 年进行了一系列的新技术的研究,如为降低地层 伤害的降粘压裂液、防止油井出砂的涂敷砂、提 高裂缝导流能力与防砂的高压充填等。
粘温性能评价
粘温性能是反映压裂液质量好坏的一个关键因 素,它与施工的成败有着密切的关系。该压裂 液体系的粘温性能受到温度,稠化剂浓度、活 化剂浓度、KCl浓度、胶联比等因素的影响, 其中,受温度、稠化剂浓度的影响最明显,以 下主要评价温度、稠化剂浓度对压裂液粘温性 能的影响。
通过实验可以得出,VESTH-2适合于50℃~ 70℃的中低温地层,浓度在6%为宜。
五:降粘压裂液研究
由于常规水基压裂液与储层存在一定的不配伍性,对储层 产生一定的伤害。为降低这种伤害作用,提高裂缝导流能 力。基于这样的技术思路,我们研究开发了新型稠油复合 降粘压裂液(简称VESTH-2),该压裂液是以粘弹性表面活 性剂作为稠化剂的压裂液。其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1)复合压裂液不含固相,无残渣,无滤饼,伤害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