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第一课测试题(最新整理)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练习

《经济生活》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练习1.在“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货币”阶段的变化“是商品的惊险的跃”。
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者。
这说明A.为购买者着想,商品生产者需要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B.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商品就失去了使用价值和价值C.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必须是观念上的货币D.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在物物交换中起决定作用2.从历史发展的过程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一切商品都能承担价值尺度职能B.只有货币能承担价值尺度职能C.凡是劳动产品都能承担价值尺度职能D.仅仅金银能承担价值尺度职能3.2011年7月23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中国经济半年报”,报告认为,今后加息预期继续,加息短期内对宏观经济速度会产生一定影响,中长期看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加息会改变货币供应状况,有利于A.减缓通货膨胀的压力 B.抑制人民币汇率上升C.促进财政收入增加 D.刺激社会总需求增长4.2002~2009年人民币对欧元的年平均汇率(人民币元/100欧元)不考虑其他因素,图中汇率变化产生的影响是①2002~2004年,中国出口到法国的纺织品更具竞争力了②2002~2004年,德国出口到中国的机械设备变得便宜了③2008~2009年,中国企业赴欧元区国家投资设厂更有利④2008~2009年,法国学生来中国留学需要的费用减少了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5.马克思说:“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这表明①金银最适宜充当一般等价物②金银不是唯一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③作为一般等价物,金银和贝壳的本质是相同的④金银是商品交换历史过程的产物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6.针对通货膨胀压力较大的宏观经济形势,我国多次动用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利器”,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对这一举措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直接冻结商业银行资金,减少货币供应量B.导致通货紧缩局面的出现C.缓解通货膨胀压力过大D.抑制银行信贷资金过快增长7.对于增加纸币发行量、物价上涨与通货膨胀三者关系的正确说法是A.只要增加纸币发行量,必然引起通货膨胀,导致物价上涨B.物价上涨总是因为增加纸币发行量引起的,其本质是通货膨胀C.纸币发行量不超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一般不会引起通货膨胀和物价普遍上涨D.物价上涨必然导致增加纸币发行量和通货膨胀8.何为血燕?金丝燕吐血而成,价值千金,营养价值极高。
经济生活第一课测试题

《神奇的货币》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目前,市场上存在的“主流”网游虚拟货币有十几种,如腾讯公司的Q币、网易的POPO 币等。
据估计,国内互联网每年有几十亿元的虚拟货币规模,并以每年15%至20%的速度增长。
这些虚拟货币()A.是货币,因为它们是交换来的B.不是货币,因为它们没有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C.是货币,因为它们是消费者用人民币购买来的D.不是货币,因为它们不是一般等价物2.“性价比”是指商品的性能与价格之间的比例关系,用来描述商品或服务的实际效用与所花的钱的关系。
人们总是希望购买到高性价比的商品,即花最少的钱买最好的商品。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A.高性价比是美好消费愿望,在市场交易中难以实现B.高性价比的商品只有在该商品处于卖方市场时可以实现C.消费者追求高性价比与商家追求优质优价是无法统一的D.生产高性价比的商品有利于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3.货币充当一般等价物与它出现以前的一般等价物的区别是()A.是否是商品B.是否由某种商品固定充当C.是否具有衡量商品价值和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作用D.是否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4.向干旱灾区捐赠的饮用矿泉水( )A.是商品因为有使用价值B.不是商品因为不是劳动产品C.是商品因为进行交换D.不是商品因为不用于交换5.在云南某些干旱灾区,一吨自来水可以卖120元,而在市场上销售的瓶装矿泉水价格约为1.5元/瓶(约500毫升),约折合3000元/吨。
人们可以感受并计算出矿泉水比自来水的价格高,但是不购买却不需要支付现金,这是因为()A.自来水的价格是偶然出现的B.货币执行价值尺度时,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C.人们购买矿泉水和自来水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D.生产矿泉水和自来水只供生产者自己享用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将于5月1日~10月31日在上海举行。
为此,中国人民银行专门发行了一套金银纪念币,该套金银纪念币共3枚。
思想政治人教版高中必修1 经济生活《经济生活》第一课自主检测题

《经济生活》第一课自主检测题一、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25×2=50分)阅读漫画,据此回答.5.漫画中的1元、8角、9角等是货币执行职能()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D.贮藏手段6.端午节时,一些食品商和星级酒店推出了售价高昂的“鲍翅粽”、“鲍鱼粽”、极品粽子礼盒等应节商品,一个粽子标价500元,这500元是①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②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③不具有一般等价物的职能④现实的货币⑤观念中的货币⑥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A.①④⑥ B.①②⑤ C.②③⑤D.①③7.“商品—货币—商品”,这个公式说明()①在商品流通中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②买和卖两种行为在同一时间和空间中进行③货币具有流通手段的职能④货币具有价值尺度的职能A.①③④B. ①②③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8.关于货币的产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B.纸币是货币符号C.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D.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9.价值是指A.凝结在商品中的具体劳动 B.凝结在产品中的具体劳动C.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劳动 D.凝结在劳动产品中的无差别劳动10.作为流通手段、贮藏手段的货币A.必须是实实在在的货币 B.用观念上的货币即可C.纸币和金银都可以 D.只有纸币才可以同时执行上述两种职能11.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和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的相同点是A.都是购买商品的一种手段B.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和商品在时间上不可分C.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是货币和商品在时间上分离D.都可以称为购买手段,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即可12.在下列经济行为中,属于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是A.顾客用20元钱买了10斤苹果 B.顾客买了3斤苹果,三天后付款C.顾客用20元钱可以购买10斤苹果D.顾客向水果店以每斤2元的价格预订10斤苹果13.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
商品交换与商品流通的关系是()A.商品流通也是一种商品交换 B.商品交换的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C.商品交换也是一种商品流通 D.商品流通的公式是“商品——商品”14.2006年3月17日,欧洲央行公布数据表明,欧元正式装入欧元区12国老百姓的钱袋里后,欧元硬币共发行500多亿枚,纸币总数150亿张。
《经济生活》第一课复习训练题

高三政治选科班《经济生活》第一课复习测练题第一部分选择题(共75分)一、选择题I:本大题共24小题。
每小题2分,满分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地震。
国家有关部门迅速调集帐篷、面包、饮用水、药品等物品,紧急支援灾区。
材料中的帐篷、面包等物品A.是商品,因为它们是劳动产品B.不是商品,因为它们不是劳动产品C.是商品,因为它们用于交换D.不是商品,因为它们不用于交换2.商品交换的本质是A.物与物相交换的关系B.不同商品的交换关系C.商品生产者互相交换劳动的关系D.不同使用价值的交换关系3.目前我国农产品在国外遭遇越来越多的贸易方面的绿色技术壁垒。
要突破绿色技术壁垒的实质是要求我国农业生产建立起国际认可的农产品质量保证体系,着力提高农产品质量,从经济生活角度考虑,这主要是因为A.质量能决定商品的价格B.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C.没有质量保证的产品不能进入市场流通D.注重质量是商品生产者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4.江苏某叶片厂十分注重产品质量,日本三井集团与该厂签订长期的订货协议,仅第一个月就被订制1800片叶片,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叶片厂取得成功的事实表明A.该厂生产的叶片价值大B.该厂生产叶片的劳动生产率高C.良好的使用价值有利于价值的实现D.使用价值好经济效益就高5.“商品一货币”被马克思称为“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生产者”。
这段话表明A.所有的商品必须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B.商品生产者关心的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如果卖不出去,使用价值就白费了C.商品生产者关心的是用商品换回货币,如果商品不能成功交换,商品生产者就可能亏本甚至破产D.只有商品变为货币,才能实现商品的使用价值6.从货币的产生看,一般等价物是货币生产过程中的必然现象,这是因为A.扩大的物物交换,使商品交换越来越困难 B.它能表现其他商品的价值C.一般等价物具有固定性 D.一般等价物能充当交换的媒介7.黄金充当货币后,可以与一切商品相交换,这表明A.黄金作为货币,就不再是商品了B.黄金作为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C.黄金天然具有作为货币的社会属性D.黄金作为货币,其购买力大小是不变的8.在国际市场上,黄金具有支付手段的职能。
【VIP专享】必修1 《经济生活》 第一课 第一框题 训练题

_____单位货币。 B
A.24
B.25
C.16
D.15
6.“技客一族”,是指拿特长换生活的人,如用汽车陪驾交换电脑维修,用瑜伽招式交
换摄影技术……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技能互换中,成为“技客一族”。下列对
这一经济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C
①技能互换是商品流通现象 ②技能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 ③技能作为非劳动
A.流通手段职能 B.支付手段职能 C.价值尺度职能 D.购买手段职能
5.假设 2011 年某国待售商品为 2 500 亿件,每件商品售价 20 单位货币,该年度单位货
币流 通次数为 5 次。受债务危机的影响,该国政府向市场多投放了 2 500 亿单位货币。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国原来售价 20 单位货币的商品,现在的售价应该是
一.选择题:
第一课 第一框题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训练题
1.“绿色、健康、环保”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主题。在服装市场,面料健康环保、生
产过程无污染、产品废弃以后能够回收利用的绿色服装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成为
热销的商品。绿色商品之所以热销,是因为 A
A.其使用价值能够适应消费者的需求 B.其凝结了较多的体力和脑力劳动
产品,不属于商品 ④技能互换符合等价交换的原则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7.上海至乌鲁木齐的飞机票票价为 2800 元。这里货币执行的职能与下列选项中货币执
行的职能相同.付购物款定金 300 元
B.用 500 元买羽绒服
D.一新款手机标价 3999 元
会 20 年将开发邮票、陶瓷制品、毛绒玩具等十三大类特许商品。这些亚沙会特许商
品C
A.是无形商品 B.具有较大的供应量 C.是劳动产品 D.具有较大的价值量
经济生活第一课选择题集粹

经济生活第一课选择题集粹1.某市质监部门将查处的以假乱真产品和过期食品及一些假冒伪劣产品集中运往生活垃圾填埋场,进行统一销毁。
材料中的假冒伪劣产品A.是商品,因为它是用于交换的B.是商品,因为它凝结了人类劳动,而且用于交换C.是商品,但是它的价值没有实现D.不能成为商品,因为它不具备应有的使用价值2. 在“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货币”阶段的变化“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
”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者。
这说明A.商品生产者需要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
B.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商品就是失去了使用价值和价值C.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必须是观念上的货币D.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在物物交换中起决定作用3.福州至厦门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动车)开通后,福州的张先生和李先生在“乘坐动车还是汽车前往厦门”的讨论中,张先生说,我会选择动车,虽然它的价格高一些,但速度快,用时少。
李先生说,我会选择汽车,虽然它的速度没有动车快,但价格低。
由此可见A. 商品价格的高低受供求关系影响B.商品价格的高低反映商品质量的优劣C.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商品的有用性D.人们选择商品关注的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4.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农民自己生产自己食用的粮食具有价值B.任何商品都有价值C.工厂产生的废品因消耗劳动而有价值D.原始森林中的动植物资源具有价值5.在众多的电子产品中,苹果赢得国内外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苹果产品拥有巨大的消费市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俘虏了消费者的心理,很好地满足了国内外消费者的需求。
这主要说明A.商品生产者生产目的就是最大限度满足消费者B.贸易全球化是当今经济全球化的一个重要表现C.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D.依靠科技进步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就能占领市场,获得发展空间6.与MP3相比,MP4可以存5万首歌,可以录电视、拍照、还可以玩游戏,因而受到人们的喜爱。
高一政治经济生活第一课练习题及答案

高一政治经济生活第一课练习题及答案热高一政治第一课神奇的货币课后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在下列经济行为中,属于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是()A.2.5千克苹果可以卖10元钱B.用10元钱购买了2.5千克苹果C.购买2.5千克苹果,一周后付款10元钱D.先付款10元钱,预订2.5千克苹果2.我国某企业从某国购买1000万元(人民币)的商品,这里的1000万元(人民币)是货币执行__________职能。
()A.支付手段 B.流通手段 C.世界货币 D.价值尺度3.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就是以货币为尺度来表现和衡量_______ )A.某一商品的价值 B.许多商品的价值 C.货币本身的价值 D.一切商品的价值4.在下列经济活动中,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是()A.小王到银行取回10000元存款的本息 B.1台洗衣机标价1500元C.李四在工厂里领回了当月工资和奖金800元D.小陈在商场用100元钱买了一副球拍5.货币的基本职能及其本质是()A.贮藏手段和支付手段交换价值 B.贮藏手段和支付手段价值C.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价值 D.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一般等价物6.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
商品交换与商品流通的关系是()A.商品流通也是一种商品交换 B.商品交换的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C.商品交换也是一种商品流通 D.商品流通的公式是“商品——商品”7.黄金长期被作为国际支付手段,这说明()A.黄金在国内市场上可以自由流通 B.黄金在国际市场上重新取代了纸币C.作为货币的黄金具有世界货币的职能 D.黄金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商品8.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大豆的营养价值和其他保健功能逐步被世界各国所认识,各国都制定政策鼓励发展大豆生产。
这里所说的营养价值是指( )A.商品的使用价值 B.商品的交换价值 C商品的价值 D.劳动产品的价值9.农副产品“卖难”的问题是困扰农民的突出问题,因此需要大力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
经济生活第1、2课测试题

《经济生活》第一、二课检测题班级:姓名:学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7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台题意的。
)1、《经济日报》报道,目前山东省临沂市已有9万手机用户按包月方式订制了天气预报短信。
而由气象台开通的121气象声讯台更为火爆,最高时曾经有75000人次打进电话,每年约有600万人次拨打该声讯台,查询天气情况。
材料中的“气象信息” ()A.是商品,因为它有使用价值B.不是商品,因为它有价值没有使用价值C.是商品,因为它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D.不是商品,因为它不用于交换2、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这表明()①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已不是商品②货币可以表现其他一切商品价值③货币是财富的象征④货币可以和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建国60周年纪念金币上正面的10000元执行的是_____职能()A.价值尺度B.支付手段 C.流通手段 D.贮藏手段4.上述纪念金币()A.能收藏,但不能在市场流通 B、本质上是一般等价物C、是商品,其买卖价格是固定的 D.是法定纸币5.关于人民币的发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一定时期内发行多少人民币是由国家决定的B.人民币的面值是由国家决定的C.每种面值的人民币发行多少是由国家决定的D.每种人民币代表多大的价值是由国家决定的6、市场上在一定时期有200亿件商品待售,每件商品的平均价格是25元,同一单位的货币在一定时期内流通4次,这一时期流通中需要的货币是_____亿元,如果这一时期国家发行的人民币是2500亿元,那么一元人民币相当_____金属货币()A 2500,1B 2500 ,1/2C 1250,1/2D 1250,17、11年上半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5.4%,部分经济专家发出了通胀预警,从而引起了部分居民对通货膨胀的恐惧,这是因为通货膨胀发生时()①纸币贬值,物价上涨②人们的存款数量增加③影响人民的生活水平④存款所代表的实物数量减少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②④ 8.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电子银行、电子政务正在走进人们的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项选择题
经济生活第一课测试题
1、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下列属于商品的是()
①废品收购站收购的啤酒瓶②我国将于今年秋天发射的神舟六号飞船
③医院里的各种药品④农民卖给国家的粮食
⑤刘先生摸彩票中得宝马轿车一辆⑥居民使用的自来水
A、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⑥
C、②④⑤
D、④⑤⑥
2、货币的本质是()
A.一种商品B.纸币C.一般等价物D.流通手段
3、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是()
A、价值不变的特殊商品
B、观念上的货币
C、现实的货币
D、一种价值符号
4、下列活动中,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是()
A.一台彩电在商店里标价2800 元B、工厂财务人员向工人发放工资
C、用3999 元可以买到一台神舟笔记本电脑
D、张某在家电商场用2800 元买了一台彩电
5、在我国商品市场上,人们都是用人民币购买商品,这说明()
A、人民币的本质是货币,能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B、人民币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
C、人民币是商品,有价值
D、人民币在本质上是一般等价物
6、假定市场上待售商品1000 亿元,并且待售商品的价值都得到实现。
若发行纸币2000 亿元,纸币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流通两次。
此时1 元纸币相当于()
A、0.5 元货币的购买力
B、 1 元货币的购买力
C、0.25 元货币的购买力
D、 4 元货币的购买力
7、如下图,自1994 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走势,经济学上称之为()
A、纸币贬值
B、通货膨胀
C、社会经济总量不平衡
D、通货紧缩
1991 1994 1997 1999 2001 2004
2005 年 7 月21 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自 2005 年 7 月 21 日 19 时,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 1 美元兑 8.11 元人民币。
根据对汇率合理均衡水平的测算,人民币对美元即日升值 2%。
据此回答 8—9 题。
8、人民币升值意味着()
①100 单位的外币可以兑换的人民币有所下降
②100 单位的外币可以比以前兑换更多的人民币
③外汇汇率跌落,人民币汇率升高④外汇汇率升高,人民币汇率跌落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9、人民币升值将会()
A、有利于出口,不利于进口
B、不利于出口,有利于进口
C、扩大就业、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D、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10、下列选项中,造成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是
A.纸币贬值,物价上涨B.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的实际需要量
C.纸币贬值,物价下降D.纸币供应量与流通需要量不符
11、从“商品—商品”发展到“商品—货币—商品”,后一个公式说明()
① 在商品流通中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②买和卖时间和空间上同时进行
③货币执行了流通手段职能④货币执行了价值尺度职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2、2007 年是考验中国经济运行和宏观调控的一年,既要防止通货膨胀,又要防止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共性是
A,由供给和需求不平衡引起B.表现为物价长期低水平状态
C.表现为市场销售不振D.表现为居民购买力下降
13、据统计,2007 年一季度末我国银行卡发卡总量达 12.3 亿张.,其中信用卡近5000 万张,且以每月 100 万张的速度激增。
全国每 100 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中,有 17 元是刷卡支付,比2001 年堪长了 8 倍多。
使用信用卡的优点是
①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②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极大便利
③与现金消费相比,更加简便、实用、高效和安全
④集存款、取款、消费、查询、结算为一体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⑧④D.②③④
14、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是由以下因素决定的()
①待售商品的数量②商品的价格水平③货币的流通速度④居民货币持有量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5、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这就是说()
①在一定时期内发行多少纸币是由国家决定
②纸币的面值(如 1 元、10 元、100 元)是由国家决定的
③每种面值的纸币各发行多少是由国家决定的
④每种面值的纸币各代表多大价值是由国家决定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②③④
D.①③④
16、在下列选项中,对于增加纸币发行量、物价上涨与通货膨胀三者关系的正确说法
()
A、只要增加纸币量,必然引起通货膨胀,导致物价上涨
B、物价上涨总是因为增加纸币发行量引起的,其本质是通货膨胀
C、纸币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可能会引起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
D、物价上涨必然导致增加纸币发行量和通货膨胀
17、货币出现以后,人们把货币看得很神秘,使货币成为财富的一般代表,这是因为
()
A.货币是商品发展的产物
B.货币是商品,有价值
C.货币是由贵金属来制造的
D.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18、2009 年4 月2 日,张女士花了230 元人民币买了一件上衣,这230 元人民币在本质上是()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一般等价物
D.价值符号
19、在我国,人民币之所以能够购买各种商品,是因为()
A.人民币是一般等价物
B.人民币是一种货币
C.人民币能够衡量出商品价值的大小
D.人民币是由国家发行的代替金属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20、小张曾在网上看中了标价为 5 欧元的一件小饰品,那时的汇率为 1 欧元=10 元人民币。
一个月后,欧元升值了 5%。
此时,用人民币购买这件小饰品,小张要比一个月前
()
A.多支付人民币0.5 元
B.人民币对外汇贬值了
C.
少支付人民币2.5 元 D.多支付人民币2. 5 元
二、非选择题
21、我国“三农”问题(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问题。
因此,有人认为,国家可通过多印人民币来解决这一问题。
你认为可以吗?为什么?
22、人们用 1000 千克大米交换一两黄金,这种交换活动是不是商品流通?为什么?
23、在现实生活中,有人认为“有钱能使鬼推磨”,“有了钱便意味着拥有了一切”;有人认为“金钱是万恶之源”。
请你运用所学经济学知识,谈谈我们对待金钱应持什么态度?
经济生活第一课测试题(答题卡)
二、非选择题:
25、
26、
27、
“”
“”
At the end, Xiao Bian gives you a passage. Minand once said, "people who learn to learn are very happy people.". In every wonderful life, learning is an eternal theme. As a professional clerical and teaching position, I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continuous learning, "life is diligent, nothing can be gained", only continuous learning can achieve better self. Only by constantly learning and mastering the latest relevant knowledge, can employees from all walks of life keep up with the pace of enterpris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e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market. This document is also edited by my studio professionals, there may be errors in the document, if there are errors, please correct,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