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
急诊团队高级生命支持(ACLS)培训精选全文

2 掌握团队的任务与要素
1.团队的力量
我是唯一的,我更是团队的 个人的力量有限,团队的力量无限 凝聚力,发挥强大的团队力量
我们需要有效的交流
2 掌握团队的任务与要素
2.有效的复苏团队 01团队领导任务
组织团队 监督每个团队成员的表现 支持团队成员 示范最佳团队行为 培训和指导 帮助理解 着重于患者的全面治疗
面罩盖住患者口鼻部,左手中指、
腔2)口咽通气管来自无名指、小指勾住患者下颌角上提, 优点:安置容易,很少引起损伤和出血
拇指、食指分别固定面罩(CE法)
缺点:不易被清醒或不合作的病人所接受
挤压呼吸囊维持通气
方法:通气管与面部表面呈垂直的方向经一侧鼻孔置入咽腔
3 掌握核心病例处理流程
04高级气道
➢ 联合导管 ➢ 喉罩气道
室颤、室速造成的心搏骤停,可替代胺碘酮 心室功能稳定单形性室速 有疑似扭转型室速
肾上腺素 静脉注射3-5分钟1mg
心搏骤停 有症状心动过速 严重低血压 过敏反应
3 掌握核心病例处理流程
药物
阿托品
剂量
1mg iv每隔3-5分钟重复给药(如果心搏停止持 续),最多3剂(3mg) 在严重情况下,用更短的给药时间和更大的剂量
跳后P-R又趋缩短,之后又逐渐延长(文氏现象)
多在20~40次/min。三次以上
Ⅱ型: P波规则出现,P-R恒定,部分P波后无QRS波(莫氏现象) 的室性逸搏形成室性自搏性心
Ⅲ度(完全性) P波与QRS波各不相关,各有各的节律,房率>室率
律,多见于严重房室传导阻滞
3 掌握核心病例处理流程
心动过缓 心率低于60次/分 和相对心动过缓
第二章 心肺脑复苏 第六节 心血管生命支持

《急诊医学》 急诊医学》
第六节 高级心血管 生命支持
第二章
心肺脑复苏
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advanced 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 ACLS) cardiovascular life support, ACLS) 通常由专业急救人员用人工气道或机械通 气,建立静脉液体通道并给予复苏药物的进一 步支持治疗可归纳为高级A, , , 步支持治疗可归纳为高级 ,B,C,D
第二章 心肺脑复苏 :黄子通 沈 洪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A (airway) 人工气道 B (breathing ) 机械通气 C (circulation) 建立液体通道,血管加压药物 建立液体通道, 及抗心律失常药 D (differential diagnosis):寻找心脏骤停原因 :
第二章 心肺脑复苏 :黄子通 沈 洪
主要教学内容
1
人工气道及机械通气 复苏药物选择
2
第二章 心肺脑复苏 :黄子通 沈 洪
复苏药物的选择
给药途径 静脉途径 经气管途径 经骨髓途径
第二章 心肺脑复苏 :黄子通 沈 洪
复苏药物的选择
常用药物 血管加压药物 1. 肾上腺素(epinephrine) 肾上腺素( ) 2. 血管加压素(vasopressin) 血管加压素( ) 阿托品( 阿托品(atropine) ) 抗心律失常药 1. 胺碘酮(amiodarone) 胺碘酮( ) 2. 利多卡因(lidocaine) 利多卡因( ) 3. 镁剂(magnesium) 镁剂( ) 碳酸氢钠( 碳酸氢钠(sodium bicarbonate) )
最新高级生命支持与急救模拟

处理程序
将除颤仪充电。 下达电击口令,并清场,嘱咐其他人员离开。勿 接触病人身体。 电击! 电击后,立即作5组30:2的CPR后再评估!
模拟情景4
电击后,立即作 5 组 30 : 2 的 CPR ,发现心电图
仍提示VF,病人仍然没有反应,下一步,将如
何处置?
分析
视心律不同而依照其治疗流程而决定治疗之方
最新高级生命支持与急救模拟
急诊科
文爱珍
主要内容
一、 高级生命支持(ACLS )
二、 急救模拟
一、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
Advanced Cardiac Life Support
简称ACLS 指通过运用辅助设备和特殊技术以维持更有 效的血液循环和通气,尽最大努力恢复患者 的自主心跳与呼吸。
向 :药物/再电击一次。
如为粗大VF,可考虑再电击一次。
如为一直线或细小VF给予肾:
静脉注射:在急救时,以前臂静脉为最先考虑。注射
后再以 10-20mlNS(或者参附注射液)冲注,促进药物
进入中央循环,并将手臂高举。
药品,除颤仪及呼吸道急救设备。这时候你将 采取何种步骤?
分析
当急救小组到达时,在合作默契良好情况下,每个
人的工作角色,会清楚分明,一般由资深者担任现 场指挥,判断观看负责现场一切,并下达处置方式 ,分配工作。
一个有训练之CPR及ACLS,在急救开始时,团队工作 精神,就应明确而有效率。
分工:包括施行心脏按压,维持呼吸道,操作 除颤仪,接监护仪,开放静脉及注射药物等。 对于目前病例,应立即装上电极板(Paddle Look),观看心律。
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解读课件

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的发展始 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人们 开始认识到心肺复苏的重要性
。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的措施 也在不断完善和更新,例如 新型除颤器的研发和应用。
目前,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已 经成为急救医学中的重要组成 部分,被广泛应用于医院和急
救现场。
02
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的基本知识
机械通气和人工呼吸机的使用
总结词
机械通气和人工呼吸机是通过提供氧气 和二氧化碳的交换来维持患者的呼吸功 能。机械通气是通过气管插管或面罩等 方式将气体送入肺部,而人工呼吸机则 可以替代人工呼吸。
VS
详细描述
对于心脏骤停患者,机械通气和人工呼吸 机是维持呼吸功能的重要手段。机械通气 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将气体送入肺部,保证 氧气供应和二氧化碳的排出。人工呼吸机 则可以替代人工呼吸,减轻医护人员的工 作负担,并确保患者得到足够的氧气供应 。
02
它包括心肺复苏(CPR)、除颤 、药物治疗等方面的操作,需要 由经过专业培训的医护人员进行 。
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的重要性
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是抢救心脏骤停 患者的关键措施之一,能够显著提高 患者的生存率。
它能够迅速恢复患者的血液循环,保 证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减少脑、心 等重要器官的损伤。
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的历史与发展
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在急救医疗中的应用前景
急救网络建设
加强急救网络建设,提高急救站点覆盖率,缩短急救响应时间,为 患者提供更加及时有效的救治。
培训和教育
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在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方面 的技能和知识,确保救治质量。
跨学科合作
加强跨学科合作,整合资源,提高救治效率。例如,与急诊科、重症 医学科等学科进行合作,共同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救治服务。
2023年成人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更新要点

2023年成人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更新要点
1.开发和实施方法以提高来自不同背景参与者的代表性和提高报告研究对象人口统计学数据的准确性是重要的。
2.不建议常规使用钙治疗心脏骤停。
3.对于经标准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治疗无效的心脏骤停患者,在有设备和经过培训的医疗人员系统内实施ECPR是合理的。
4.对于心脏骤停后自主循环恢复的患者,不建议采用延迟或选择性造影策略进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除非出现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休克、心电不稳定、明显心肌损伤体征或持续缺血。
5.建议所有自主循环恢复后无意识的成人(无论停搏部位和心律如何)都应接受治疗,包括体温控制策略。
6.建议在心脏骤停后体温控制期间选择并保持32℃~3
7.5℃的恒定温度。
7.对不同亚组的心脏骤停患者推荐特定的治疗体温没有足够的证据。
8.对于自主循环恢复后出现自发性低体温的患者,如果无意识,常规主动或被动复温速度不应超过0.5℃/h。
9.对于发作-发作间期连续体的脑电图模式的心脏骤停后存活的成年人中,非镇静抗癫痫药物的治疗试验可能是合理的。
10.器官捐献应被视为开发和评估医疗系统时需要考虑的一项重要结局。
指南更新推荐
1.心脏骤停期间的血管加压药
2.心脏骤停期间的非血管加压药
注:OHCA,院外心脏骤停;CPR,心肺复苏。
3.体外心肺复苏
注:ACLS,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
4.心脏骤停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5.体温控制
6.癫痫发作和其他癫痫样活动
7.心脏骤停后器官捐献
8.多样性、公平性和包容性。
成人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ACLS)

4. 控制体温以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早期进行降温,头部为主
5. 预测、治疗和防止多器官功能障碍,包括避免过度通气和 氧过多。
2020/4/9
21
亚低温和目标体温管理
• 治疗性低温(亚低温)能改善存活率和神经功能的康复;
• 院外室颤型心脏骤停ROSC(自主循环恢复)后昏迷成人患 者,推荐降温(肛温)到32℃~34℃并持续12~24小时;
成人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 (ACLS)
陈家桥医院急诊科 护士长 刘天慧
2020/4/9
1
心肺复苏急救成人生存链
2020/4/9
基础生命支持
高级气道管理 药物治疗 有效监测
高级生命支持
2
内容
• 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定义 • 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主要程序 • 气道管理的辅助措施和通气 • 心脏骤停的处理 • 心脏骤停后管理
2. 心跳骤停后先立即行心肺复苏,同时准备除颤仪,
判断如果是室颤要在3分钟内除颤。
3. 一次电除颤后,无需立马观察心律,此时应立即
恢复新一轮的心肺复苏,再判断心律,确定是否再
次除颤。(即使一次除颤成功,初期刚恢复心律仍
无法满足重要脏器血液供应)
4.除颤成功定义:1)室颤消失,变为心室静止;2)
恢复自主心律。
2020/静4/9脉。
16
给药途径:
1. 外周静脉给药:推药后再快速推20ml生理盐水利于药物
进入循环;实验证明,从外周静脉给药自然达到心脏约
10-15s)
2. 骨内给药:药物剂量与静脉给药相同,但国内难以实现
3. 中心静脉给药:熟练操作的急救人员实施
4. 气管导管内给药:如果不能建立以上通道可气管内给药,
2020/4/9
列举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控制气道的方法

列举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控制气道的方法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Advanced Cardiovascular Life Support, ACLS)是一种紧急救治技术,用于处理心脏骤停和其他严重心血管事件。
控制气道是在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本文将列举一些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中控制气道的方法。
一、口对口呼吸口对口呼吸是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中最常用的一种控制气道的方式。
施救者将自己的嘴对准患者的嘴,通过口对口的方式将空气吹入患者的肺部,以维持患者的呼吸功能。
这种方法适用于那些无法正常呼吸的患者,如心脏骤停患者。
但需要注意的是,施救者需要注意自己的呼吸道是否畅通,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以避免传染疾病。
二、气管插管气管插管是一种通过将气管导管插入患者的气管,以确保气道通畅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那些无法自主维持呼吸的患者,如严重窒息、呼吸衰竭等。
气管插管需要经过专业训练的医务人员进行操作,因为操作不当可能会导致气道损伤或误吸。
三、喉罩通气喉罩通气是一种通过将喉罩插入患者的口腔和喉部,以确保气道通畅的方法。
与气管插管相比,喉罩通气更容易操作,并且对患者的刺激较小。
喉罩通气适用于那些需要辅助通气的患者,如麻醉后恢复期、心脏骤停等。
然而,喉罩通气也需要经过训练的医务人员进行操作,以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四、面罩通气面罩通气是一种通过将面罩放在患者的口鼻部位,以供氧和辅助通气的方法。
面罩通气适用于那些需要辅助通气的患者,如窒息、呼吸衰竭等。
然而,面罩通气的效果受到患者合作程度和面罩与面部的贴合度等因素的影响。
施救者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并及时调整面罩的位置和通气压力。
五、正压通气正压通气是通过呼吸机等设备向患者提供正压气体,以维持患者的呼吸功能的方法。
正压通气适用于那些无法正常呼吸的患者,如呼吸衰竭、心脏骤停等。
正压通气需要经过专业训练的医务人员进行操作,以确保通气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总结起来,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中控制气道的方法有口对口呼吸、气管插管、喉罩通气、面罩通气和正压通气。
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名词解释

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名词解释
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是指在基础生命支持基础上,对心脏骤停患者进一步提供的更有效的呼吸和循环支持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使用人工气道或机械通气,建立静脉液体通道并给予复苏药物。
其目的是尽快恢复患者的自主心跳与呼吸,或维持患者的循环和呼吸功能。
这一过程通常由专业急救人员在医院内进行,并且应尽早开始,条件具备时最好与基础生命支持同步进行。
如需获取更多关于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的细节,建议查阅医学专业书籍或者咨询医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LS探查
评估
评估方法与操作
检查 轻触并呼喊“您还好么?” 1 反应 通过注视或观测胸部运动(约5--10秒),检查呼
性 吸是否停止或异常(仅喘息)。
启动
应急
2
反应 系统/
启动应急反应系统并获取AED(如果有的话)或 者派人去启动应急反应系统并获取AED或除颤器。
获取
AED
检查颈动脉搏动5--10秒。
重复确认式沟通
组 •收到应已做完成任务的口头确认后,分配另一项任务,比
长 如"现在已插入静脉,请给予1mg肾上腺素" 组 •重复确认:当任务开始己结束时,通知组长,如“已 员 插入静脉”
• 快速用力按压胸部, 至少100次/分。
• 每次按压后让胸廓 完全回弹。
• 尽量减少胸外按压 的中断(少于10 秒)。
• 每2分钟轮换一次医 务人员,以防止疲 劳。
ACLS探查
评估
气道 -气道是否开 放 -是否具有建 立高级气道 的指征? A -是否确认气 道装置ຫໍສະໝຸດ 否 正确? -是否多次确 认插管的固
恰当的操作
•通过仰头提颏法、口咽通气道或鼻咽通气道 维持无意识患者的气道开放
•必要时使用高级气道(如喉罩 、喉导管、食 管-气管联合插管、气管内插管)
医务人员必须权衡建立高级气道的益处与中断 按压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如果球囊面罩通气充 分,可推迟至患者对初始CPR和除颤无反应或 自主循环恢复后再建立高级气道。在持续胸外 按压的同时,可以建立高级气道。
定量二氧 -临床标准(胸廓隆起和发绀)
化碳波形 图和氧合
-定量二氧化碳波形图
血红蛋白 -氧饱和度
饱和度进 •避免过度通气
评估
恰当的操作
循环
-胸外按压是否
有效?
-患者心律如何? •监测CPR质量
-是否具有除颤 -定量二氧化碳波形图(如果呼气末呼出气
或心脏复律指 体中的二氧化碳<10mmHg应设法改善CPR
如果在10秒内无脉搏,则从胸外按压开始CPR
3
循环
(30:2) 如果有脉搏,每5--6秒进行一次人工呼吸(10--12
次/分)。
关键概念
尽可能减少中 断
尽量将胸外按压的中 断、
(如除颤、建立高级 气道等)
时间限制在10秒内。
避免: • 长时间的心律分析 • 频繁或不适当的检
关键概念
高质量CPR
建设性干预 6
5
知识分享
4 了解自己的不足
组长要做什么?
1、组织团队 2、判断病情 3、合理分配任务 4、清晰发号命令 5、监督效果 6、分析与评价
组员负责的内容
1、负责气道 2、负责循环 3、负责静脉建立/用药 4、负责除颤 5、负责记录
组员要做什么?
1、负责的内容出色完成 2、清楚大声重复命令 3、及时大声汇报负责任务完成情况 4、负责的内容有阻碍时及时寻求帮助 5、对组长发出的命令有疑问是提出建设 性看法
组长角色
监测组员的个人表现
支援组员
组织团队
组长
培训与辅导 增进了解
树立出色团队行为榜样
关注综合性患者护理
组员角色
明确角色分配
做好履行职 责的准备
了解流程
组
受过良好的复 苏技能训练
员
致力于成功
复苏团队有效调动的要素 重复确认式沟通
相互尊重
1
8
再评估和总结
7
2 明确的信息传达 3 明确的角色和责任
参与ACLS的医务人员应具备的基
本知识与技能:
1、BLS技能
2、对核心ACLS心律进行解读
窦性心律 房颤 房扑 心动过 速
心动过缓 房室传导阻滞 心搏停 止
无脉电活动 室速
室颤
3、有关气道管理和辅助装置知识
2 BLS和ACLS探查
系统化方法:BLS和ACLS探查
为提供最佳诊疗护理,医务人员可 采用系统化方法来评估和治疗心脏骤停 患者以及急性疾病或受伤患者。复苏团 队对呼吸或心脏骤停患者进行干预的目 标是建立和恢复氧合、通气以及循环功 能,同时确保神经功能的完整性。复苏 的中期目标是恢复自助循环(ROSC)。
ACLS是在BLS的基础上继续BLS的同 时,应用辅助设备和特殊技术(如心电
监护、除颤器、人工呼吸器和药物等) 建立与维持更有效的通气和血液循环。
ACLS包括
1、BLS 2、用附属器械和特殊技术建立和维持 有效的通气
和循环 3、心电监护 4、建立和维持静脉通路 5、尽快明确心脏和呼吸停止患者的致 病原因并行
如使用高级气道装置:
•确认CPR和通气的正确配合。 •通过以下方法确认高级气道装置的正确位置
-体格检查
评估
恰当的操作
呼吸
-通气和 •根据指征给氧
氧合是否 -对于心脏骤停患者,给予100%氧气 充分? -对于其他患者,可根据脉搏血氧饱和度调整
吸氧浓度,使氧饱和度≥94%
B -是否对 •通过下述方式监测通气和氧合的充分度:
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
急诊 岳保华
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
01 概述 02 B L S 和 A C L S 探 查 03 复苏团队有效调动 04 心脏骤停后即刻治疗 05 药物治疗
1 概述
ACLS为心肺复苏的第二阶段,有经
验的医护人员参与此时的抢救工作,并 且常有明确的分工,协调处理呼吸、胸 外心脏按压、辅助药物应用、输液、监 护及必要的记录
T 张力性气胸(Tension pneumothorax)
心包填塞(Tamponade(cardiac))
毒素(Toxins)
肺栓塞(Thrombosis(pulmonary))
冠状动脉血栓形成 (Thrombosis(coronary))
3 复苏团队有效调动
复苏团队有效调动
了解团队角色
在复苏过程中,不论是组长还是组员,都 应该了解自己以及其他组员在团队中的角 色。这种意识有助于预测 • 下一步将进行什么操作 • 作为组员或组长应如何沟通和工作
征?
质量)
-是否已建立静 -动脉内压(如果舒张期血压<20mmHg, 脉/骨内通路? 应设法改善CPR质量)
C -是否存在ROCS?•连接监护仪/除颤器,以监测或处理心律
-患者是否虽有 脉搏但血流动
失常或停搏性心律(如VF、无脉性VT、心 搏停止和PEA)
力学不稳定? •实施除颤/电复律
-是否需要用药 •建立IV/IO通路
评估
恰当的操作
鉴别诊断
-为何该患者 会出现这些症 探查、发现并治疗可逆性病因 D 状或停搏?
-是否存在可 治疗的可逆性 病因?
可逆性病因
H
低血容量(Hypovolemia)
缺氧(Hypoxia)
氢离子(酸中毒) (Hydrogen ion) 高/低钾血症(Hyper/hypokalemia)
体温过低(Hypotherm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