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水稻
有机水稻的种植技术

有机水稻的种植技术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的日益关注,有机农业逐渐兴起。
有机水稻作为有机农业中的重要作物之一,其种植技术备受关注。
本文将介绍有机水稻的种植技术,包括土壤管理、施肥技术、病虫害防治以及收割和贮存等方面。
一、土壤管理有机水稻的土壤管理是种植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首先,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田地进行种植。
其次,合理利用有机肥料和有机物质,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保水能力和保肥能力。
此外,要定期进行土壤改良,保持土壤的酸碱平衡,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二、施肥技术有机水稻的施肥技术是确保作物健康生长和高产的关键。
有机肥料是有机水稻施肥的主要来源,包括有机化肥、有机废弃物和生物有机肥。
在施肥时,要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水稻生长期的需求,合理配比有机肥料,保持适宜的养分供应。
此外,还要注意施肥的时间和方法,避免养分的损失和环境污染。
三、病虫害防治有机水稻的病虫害防治是保障作物健康生长和品质安全的重要措施。
首先,要选择抗病虫害的品种进行种植,降低病虫害发生的可能性。
其次,要采取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相结合的方法,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
此外,还要加强病虫害的监测和预警,及时采取防治措施,保护水稻的健康生长。
四、水管理有机水稻的水管理对于作物生长和品质的影响非常大。
在水稻的生长周期中,要合理控制灌溉水量和灌溉频次,保持适宜的水分状况。
同时,要注意排水和田间水的循环利用,避免水分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在稻田灌溉中,还可以利用有机肥料的汁液和沉淀物,提高水稻的养分利用效率。
五、收割和贮存有机水稻的收割和贮存是保证作物品质和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
在收割时,要选择适宜的收割时间,避免作物籽粒过早开裂或过度成熟。
同时,要注意收割的方式和工具,避免损伤作物和污染籽粒。
在贮存过程中,要选择干燥通风的仓库,保持适宜的温湿度条件,防止霉变和虫害的发生。
有机水稻的种植技术包括土壤管理、施肥技术、病虫害防治以及收割和贮存等方面。
浅析有机水稻栽培技术

害, 如合理 轮作 , 农业 防治 , 生物 治虫 , 天灌跑 马水使 田问土壤 保持湿 润 以诱 斤喷雾防治; 保护天敌等 。在有机水稻栽培 中, 基地 发杂草 , 并通过数次耕 翻来压底杂草 基 ( )5 2 7 %稻 曲纹 枯 灵 可 湿 性 粉 剂 亩 条件 、 种子 处理 、 苗床处 理 、 田管理 、 数。 秧 人工拔草 。 在移栽前夕 1~ 5天 , O1 采 本 田整地 、病虫草害防治等几个方面 , 用人工拔除诱发 的 杂草 ,特别施针对 都必须符合有机生产的要求。 双穗雀 等恶性 杂草 以及水 稻生 长期 间 选取环境 好无 污染 的地方作 为生 的高龄 杂草 , 必须进行多次人工拔除。 产基地 : 选用专 门生产单位培育 的有机 四 、 虫 害 防 治 病 稻种 ; 品种要合理布局. 轮换种植 , 防 对 1穗稻瘟 的防治 : 、 防治稻瘟病 的最 治病虫危害有很大作用 ;通过选种 、 浸 佳 时期是破 口期 , 药剂可选用 : 种消毒 和催芽 ,对种子进 行必要 的处 ( )5 1 7 %j 环 唑 可 湿 性 粉 剂 亩 用 3 0 理; 通过配制 营养土 、 苗床处理 、 田管 克 ; 秧 用4 , O克 兑水 4 5公斤 喷雾 防治 ; ( )0 3 3 %洁苗乳 油 2 O毫升兑 水 4 5 公斤喷雾 防治 。
6 粘 虫 的防 治 : 虫 是 一 种 迁 飞性 、 粘 害虫 , 主要 以幼 虫咬食 叶子 , 造成缺刻 , 甚至吃光 叶片 , 防治药剂可选用 : ( )2 %敌 杀 死 乳 油 亩 用 4 1 :5 0毫 升, 兑水喷雾防治 ;
( )0  ̄ 嗪农乳油 , 2 5 %- 亩用 5 升 O毫 理、 病虫 草害 防治等措 施 . 保有 机水 确 ( )0 24 %富 士一号乳油 亩用 10毫 兑水 4 公 斤喷雾 防治 。 5 5 升; 稻 健 康生 长 。 7 稻 飞虱的防治 : 、 稻飞虱 主要栖息 吸取植株 汁液 , 使水 稻植 培 育 壮 秧 ( ) 12 32 、%加 收 热 必 亩 用 10克 。 在 稻丛基部 , 0 1 种子处理 : 、 播种先 晒种 1 2天 , 三种药 剂任选一种 .兑水 4 公 斤喷雾 株变黄 , 响产量 , — 5 影 防治药剂可选用 : ( )5 12 %优乐得可湿性粉剂亩用 3 O 然后用 l %石灰水浸种 2 3天 , — 以预防 防治 , 防三次 , 5 7天一次 。 连 隔 — 水稻恶苗病 、干尖线虫病种传病 害 ; 再 2 纹枯病的防治 : 、 防治最佳 时期为 克 : 催芽播种 。 孕穗期 。药剂可选用 : ( )5 2 2 %速 灭 威 可 湿 性 粉 剂 亩 用 2 、适期播 种 :采用中大苗育秧方 () 1 亩用井 冈霉素 2 , 包 兑水 4 5公 10克 , 0 兑水 4 公斤喷雾 防治 ; 5 式, 秧龄掌握在 3 0天左 右 , 叶龄在 5 — 斤喷雾防治 ; ( )O 3 2 %蚜螨灵乳 油亩用 10毫升 0 7 ; 大田比例为 16 播种期掌握在 叶 秧 :。 ( )5 2 7 %稻 曲纹枯灵 可湿性粉剂 亩 兑水 4 公斤喷雾防治。 5 5月 2 _ 2 日左 右 。 o- 5 播种 量 杂交 稻 为 3 用 4 克 , 0 兑水 4 5公斤喷雾 防治; ( ) 嗪酮或 1%吡虫 啉 3 4赛 0 0克, 亩 ( )0 3 3 %洁苗 乳油 2 0毫升兑 水 4 兑水 4 公斤喷雾 。 5 5 公斤庙 ; 常规稻为 6 公斤/ 亩。 8 稻螟虫 的防治 : 、 稻螟虫为害水稻 3 施足有机肥 : 、 苗床 地可结合 整地 公斤喷雾防治。 后造成枯心或白穗 , 防治药剂可选用 : 及 时施好 商品有机肥 1 2吨厂 ~ 卣和腐 熟 3 稻曲病的防治 : 曲病 主要发 生 、 稻
有机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有机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摘要】本文通过对有机水稻的阐述,从基地选择、育秧管理、本田水肥管理、病虫草害农业生态控制等方面详细介绍了有机水稻的生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有机水稻高产栽培生态控制一、有机水稻有机食品也称生态或生物食品。
是指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的标准生产加工的,并通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一切环保安全型农副产品,有机水稻是有机食品的主要种类别,是指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等物质,也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的生产体系。
而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原理,通过秸秆还田、施用绿肥、有机肥料等措施,达到提高土壤肥力、保持土壤养分循环的作用;通过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保护天敌及养殖措施等自然方法和适当的耕作栽培措施控制病虫草害等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栽培技术而生产的水稻。
二、基地选择基地的选择是生产有机水稻的关键环节,基地应远离城区、工矿区、交通主干线、工业污染源、生活垃圾场等,土壤环境质量符合(gb15618-1995)[4]中的二级标准,有充足、洁净的农田灌溉水源,水质符合(gb5084)[2]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环境空气质量符合(gb3095)[3]中的二级标准和gb9137-1988[4]的规定。
并且边界清晰,水土保持良好,生物多样性指数较高。
有机水稻的生产必须通过专门的认证机构的认证,从按照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开始管理至获得有机认证之间的时段称为有机农产品的转换期,以使土壤中农药化肥的残留降低到有机生产标准。
有机水稻的生产要经过3年转化期,要求基地具有长期、稳定的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以使其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
三、旱育壮秧1.壮秧标准秧龄30~40天,叶龄3.5~4.5叶,株高13~15厘米,10株茎基宽≥3厘米,地上百株干重≥4克,根数≥10条。
其外部形态为蹲实矮壮,整齐带蘖,叶挺举,植株富有弹性。
2.品种选择有机水稻栽培用种量较大,一般亩用种3~4千克。
水稻有机实施方案

水稻有机实施方案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在全国范围内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有机农业逐渐成为一种趋势。
有机水稻种植作为有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护环境、提高农产品品质、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样的背景下,制定一套科学的水稻有机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有机水稻种植需要选择适宜的土地。
有机农业强调生态环境的保护,因此种植水稻的土地应该是未受过化肥、农药污染的土壤。
在选择土地时,要注意土壤的肥力和排水情况,避免选择盐碱地或者排水不畅的地块。
其次,有机水稻种植需要采用科学的耕作方式。
传统的深耕和灌溉方式会破坏土壤结构,影响土壤的生态系统。
因此,有机水稻种植应该采用保护性耕作和节水灌溉技术,减少对土壤和水资源的污染。
另外,有机水稻种植还需要采用有机肥料和生物农药。
有机肥料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促进水稻的生长,而生物农药可以有效防治病虫害,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在使用有机肥料和生物农药时,要注意科学施用,避免过量使用造成的浪费和污染。
此外,有机水稻种植还需要加强生态保护。
可以通过种植绿肥作物、建立生态湿地和鱼塘等方式,构建有机水稻种植的生态系统,促进土壤的生态平衡,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最后,有机水稻种植需要加强管理和监测。
要建立健全的有机水稻种植管理制度,加强对有机水稻种植过程中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综上所述,有机水稻种植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土地选择、耕作方式、施肥施药、生态保护和管理监测等多个方面进行科学规划和实施。
只有做到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才能确保有机水稻种植的顺利进行,为人们提供更加安全、健康的粮食产品。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为有机水稻种植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推动有机农业的发展,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有机水稻生产技术规程

有机水稻生产技术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有机水稻生产、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水质、大气、土壤、投入品、栽培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的基本要求。
本规程适用于认证过的有机水稻生产基地。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T 19630.1 有机产品第1部分:生产GB/T 19630.2 有机产品第2部分:加工GB/T 19630.3 有机产品第3部分:标识与销售GB/T 19630.4 有机产品第4部分:管理体系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3.1 有机农业遵照特定的农业生产原则,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的农业技术以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体系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
3.2 有机稻米指来自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按照有机稻米标准生产、加工,产品质量符合有机稻米质量要求,并经独立的认证机构认证的稻米(包括稻谷和成品米)。
3.3 常规指生产体系及其产品未按照本标准实施管理的。
3.4 转换期从按照本标准开始管理至生产单元和产品获得有机认证之间的时段。
3.5 平行生产在同一生产单元中,同时生产相同或难以区分的有机、有机转换或常规产品的情况。
3.6 缓冲带指在有机和常规地块之间有目的设置的、可明确界定的用来限制或阻挡邻近田块的禁用物质漂移的过渡区域。
3.7 投入品指在有机生产过程中采用的所有物质或材料。
3.8稻田轮作指在同一田块上按照预定的方式或顺序轮换耕作不同种类作物的农事活动。
有机水稻种植条件是什么?有机水稻种植技术

有机水稻种植条件是什么?有机水稻种植技术种植有机水稻可以减少土地侵蚀,减少农药和化肥对环境的污染,满足人们的需要,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
本文介绍有机水稻种植条件是什么,以及有机水稻种植技术要点。
一、有机水稻种植条件1、土壤管理:通过采取秸秆还田技术,田间增施有机肥、生物菌肥和深浅耕翻耕作等措施,活化土壤耕层,为有机水稻创造有利的生长环境。
2、养分管理:将有机肥和生物菌肥作为基肥,同时要注意施用种肥和进行叶面追肥,在生长的养分需求期适时补充营养。
3、植物保护:生长期有病害发生时,应该选择生物农药进行防治,同时可增施叶面菌肥提高水稻的抗性,防止病虫的进一步扩散。
稻田杂草采用人工灭草方式。
二、有机水稻种植技术要点1、地块选择有机水稻的种植过程中地块选择非常关键,所选地块的土壤环境一定要符合国家一级标准,空气条件符合国家-级质量标准,水质符合地面水环境三级标准。
有机水稻的种植地块一般选择在肥力较好、排灌便利、与其他地块有自然隔离的地块,附近有污染源地块禁止种植有机水稻。
2、品种选择有机水稻的栽培过程中,品种选择很重要.有机水稻的生产应当选择中熟、抗性强、适应性广、高产稳产的品种。
种子必须经过筛选,籽粒饱满、粒型整齐、无杂草种子、无病虫害。
3、育苗技术水稻播种前必须先进行晒种、盐水选种,然后用l%生石灰浸种,避免种子带菌。
将育苗床的床面耕翻10公分以上,保证床土平整、细碎,床宽一般是1.8-2.2m。
育苗床的基肥一般是施用优质有机肥7.5-10千克/m2培肥土壤,与苗床土混拌。
当气温为5摄氏度时开始进行播种育苗。
播种量因为播种方式的不同而不同,常规育苗的种子用量一般为l759粒/m2。
地膜打孔育苗为2509粒/m2。
营养钵育苗为709粒/盘。
4、插秧工作在水稻插秧前,一定要做好准备工作,首先提前对大田进行整地。
大田最好是提前灌水,促进杂草种子的萌发生长,然后进行机械耙地,清除已经生长的杂草。
大田整理完毕后,待气温稳定超过12摄氏度时即可插秧。
有机水稻种植操作规程

有机水稻种植操作规程1.地块选择和准备(1)选择适宜的土地,土壤肥沃、排水良好,避免选择有污染的土地。
(2)进行土壤分析,了解土壤的酸碱度、有机质含量和养分含量,根据结果进行调整,确保土壤的适宜性。
(3)进行坡地整平,开垦田地,填补坑洼,确保土壤的平整性。
2.品种选择和育苗(1)选择适应本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水稻品种,比如选择耐病虫害的品种,同时考虑其对有机农业的适应性。
(2)选用有机育苗基质,如有机肥料和有机土壤改良剂,确保苗床的有机性。
(3)进行育苗繁殖,注意保持苗床的湿润和温度适宜。
(4)在苗床上进行适当的管理,如适时浇水和松土,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3.田间管理(1)在选种前进行土壤施肥,使用有机肥料,如农家肥、堆肥等,确保土壤的养分供应。
(2)适时进行间作或轮作,使土壤得到休养和恢复。
(3)进行稻田水利措施,如修建水沟和水坑,保证稻田的灌溉和排水。
(4)进行稻田的翻耕、松土等操作,保持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性。
(5)在田间进行除草作业,可使用有机除草剂或人工除草,避免使用化学除草剂。
(6)定期进行病虫害的防治,使用有机农药,如红蜘蛛、稻飞虱等害虫的防治。
4.高水稻连作(1)选择适合连作的品种,如连作耐性强的品种。
(2)进行密植,增加光照强度,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3)适时进行追肥,增加土壤的养分供应。
(4)注意灌溉和排水,保持稻田的湿润和通风。
(5)根据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定期进行防治措施。
5.收获和后期处理(1)选择适时的收割期,进行收割,避免过晚或过早。
(2)在收获过程中,注意将杂质和病虫害的稻谷进行剔除。
(3)将收获的稻谷进行晾晒,保持一定的湿度。
(4)进行稻谷的清理和分类,去除杂质和损坏的谷粒。
(5)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包装,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以上就是有机水稻种植的操作规程,通过正确的操作,能够保证水稻的生长和发育,养分的供应,以及病虫虫害的防治。
有机水稻的种植能够保护环境,提高土壤质量,同时为人们提供健康的食品。
有机水稻的认证标准

有机水稻的认证标准
有机水稻的认证标准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可能会有所不同,以下是一般情况下的认证标准:
1. 无化学农药和合成肥料:有机水稻必须在种植过程中不使用任何化学农药或合成肥料。
取而代之的是采用有机的肥料和自然的防治方法来维持作物健康。
2. 土壤保护和改良:有机水稻的种植需要采取措施来保护土壤的生态系统,并促进土壤的健康和有机质含量的增加。
这可以通过使用覆盖物、绿肥和轮作等方式实现。
3. 遗传改造禁止:有机水稻的生产禁止使用任何经过基因改造的种子或杂交品种。
只能使用传统的非转基因种子进行种植。
4. 农药残留限制:有机水稻的农产品必须符合特定的农药残留标准,通常要求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量要低于法定限值。
5. 生态系统保护:有机水稻的种植需要保护周围的生态系统,包括水源、野生动植物和土地资源。
种植过程中应该尽量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6. 认证和检验:有机水稻的生产需要经过第三方认证机构的审核和检验,以确保其符合有机农业标准。
这些机构会对种植和生产过程进行抽样和检测,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纯度。
请注意,具体的认证标准可能因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规和组织而有所差异。
如果您有特定需求,建议咨询当地有机农业认证机构或相关部门以获取准确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机水稻(2010-04-28 08:09:43)有机水稻是指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等物质,而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原理,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长过程。
有机水稻生产围绕以健全土壤培肥体系为基础,以推进水稻健身栽培为抓手,以实施农业综合防治为保障,实现作物稳定高产的总体策略。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普遍关注,对建立在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的农业生产体系提出了挑战。
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健康问题的广泛重视,也促使人们将农业进一步发展的方向定位在无公害、无污染的农副产品的生产上,并制定出相应的技术、质量标准。
有机食品概念下的有机农业便是这一趋势的必然反映。
选取环境好无污染的地方作为生产基地:选用专门生产单位培育的有机稻种;品种要合理布局.轮换种植,对防治病虫危害有很大作用;通过选种、浸种消毒和催芽,对种子进行必要的处理;通过配制营养土、苗床处理、秧田管理、病虫草害防治等措施.确保有机水稻健康生长。
稻谷收获时期对米质有影响,适时收获可获得较高的整精米率。
因此,在保证水稻青秆活熟时。
必须做到适时收获.才能获得优质的稻谷。
1有机水稻环境建设1.1基地的选择在进有机水稻生产规划时。
基地选择是重中之重,这是有机生产的成功开始。
席运官认为理论上能进行常规生产的田块就可进行有机生产,因为有机农业强调的是转换,要通过有机生产方法将常规系统转变为平衡的可持续发展系统,这和绿色食品首先强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不同的。
但是我国农业环境污染比较严重,因此选择有机食品基地时还是要考虑地块的周边环境问题。
研究认为有机水稻基地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六个方面圆,但根据目前国内的有机水稻生产基地的情沙己来看。
要完全做到这几点还有一定的难度,各地区有机水稻生产基地的选择都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决定的。
如江苏省溧水县共和乡有机水稻生产基地开发,是以该乡的中、低产田改造项目的实施为契机的。
通过平整土地、深翻、施堆肥等农田改造措施,形成了一片未曾有任何污染的处女地;上海农场有机水稻基地设立在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江苏省大丰市境内,濒临黄海,拥有着得天独厚的良好的大气环境、水环境和土壤环境;宝应县的有机水稻生产基地选择在该县范水镇运西的一个岛状的滩地上;上海市跃进农业管理总站的有机水稻生产基地设在崇明岛西北部的由长江泥沙淤积而成,土质肥沃的滨海脱盐土的耕地上。
1.2基地的转换根据调查研究,目前的有机水稻生产基地一般都采取了3年的转换期。
有关学者认为,把有机水稻基地从化学农业生产方式转换到有机农业生产方式上来时,对化肥、农药残留过多,工厂、污水污染的土壤,可通过生物净化、工程净化、清洁灌溉及其它综合配套技术,实行净化修复,改造土质,培肥地力,综合治理,使之达到生产有机食品对土壤质地的要求。
2有机水稻生产技术2.1品种选择有机稻品种的选择,既要注重品种优质化,又要考虑栽培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情况。
曹黎明、沈国辉等人在上海市屏东有机农场通过2年试验结果表明,产量表现较高的品种有嘉花1号、9915、寒优湘晴、太湖糯等。
初步确定了嘉花1号、寒优湘晴等品种作为有机稻米生产的主要品种,银香18、紫香糯等品种作为搭配种植,这些品种不但产量较高,品质优良,而且具有香、糯、色、不同熟期等特点,有利于提高有机栽培过程中品种的防、避虫能力。
2.2土壤培肥管理作物秸秆、禽畜粪肥、豆科作物、绿肥、菜籽饼等有机生物肥料是有机水稻田块土壤肥力培肥的主要来源昀。
另外目前还有一种光合生物有机肥,该肥料集有机肥、微生物肥于一体,养分全、用途广、利用率高,是一种新型的绿色环保肥料。
赵强等人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光合生物有机肥在生产有机水稻上的应用成果,在生产有机水稻时,按HJ/T80-2001有机食品技术规范操作,667 m2可生产有机水稻538.8 kg,产量比施化肥低,但有机水稻品质好,农户经济效益可增加138.59元。
邵伟等人研究认为,在生产上有机水稻前茬种植绿肥紫云英、苕子等,当长至初花期,耕翻灌水沤制,同时提前做好堆肥和沤肥,备好有机肥源,一般需1个月时间的堆、沤,即可使用。
在水稻移栽前,施腐熟的堆肥37.5 t·hm-2,分蘖期追施沤制的牲畜粪便15.0t·hm-2,7月中下旬施生长基地自产的有机生物菌肥450 kg·hm-2作穗肥,基本可满足有机水稻的生长需要脚。
2.3病虫草害防治2.3.1 病害防治有机水稻病害防治应以农业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通过培育壮苗以达到抗病的目的。
恶苗病的防治从种子着手,晒种杀菌,进行必要的药剂浸种,使用木醋液200倍稀释液浸种可有效地防治恶苗病的发生。
对纹枯病可选用抗病品种,泡田期间打涝菌核,减轻或避免病害发生。
同时加强生长期的田间管理,使其通风透光好,降低湿度㈣。
水稻稻瘟病是水稻生产过程中的一大难关,邵伟等人研究认为首先要选择好水稻的品种,如种植籼稻而不种糯稻;第二进行科学栽培,如云南农业大学最新发明一种防.治稻瘟病简单可行的方法。
即稻田内种不同品种的水稻可有效地控制稻瘟病的发生。
在预防为主的前提下,提倡给有机水稻喷保护药,即每隔2周喷1次0.2波美度的石硫合剂,连续喷3-4次,预防水稻病害的发生与蔓延。
2.3.2 虫害防治有机水稻的生产与常规水稻的生产有所不同。
它在生产过程中禁止使用任何化学肥料、化学合成药,因此,有机水稻必须有一套特殊的“防虫体系”,它虽然不用化学农药,却同样保证产品质量。
据许多研究表明,有机稻田里的天敌群落一直比常规稻田高2倍以上,因此在害虫一般发生年份,完全可依靠天敌防治。
当然,害虫大发生情况下,需要采用多种应急防御手段。
比如,长江农场万事发实业总公司在“瀛丰五斗”有机米的生产基地67hm2稻田中。
试验使用了一枝黄花和稗草的浸出液,发现对稻飞虱高龄若虫有驱避、拒食的功能。
与其他植物源农药配合使用,对稻飞虱的综合防治达到70%~80%;再加上使用BT等生物农药,也对稻飞虱有一定的防效。
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害虫的效果比较明显。
根据范皑2003年对水稻IPM生态示范园区杀虫灯诱杀害虫情况的系统调查显示.6月15日至8月30日共76 d的单灯诱杀害虫种类和数量分别为:二化螟326头,大螟178头,飞虱、叶蝉376头,卷叶螟227头,稻蝗121头,平均每天诱杀害虫53.3头.表明诱杀效果非常明显。
2.3.3草害防治对于草害。
主要采取人工防除。
另外采取稻田养殖、养草灭草等方法也有不错的效果,尤其是采取移栽后水层控草的措施,对稗草防效为60%~70%,千金子95%以上,莎草科杂草40%左右。
孙国良等人研究表明,稻糠经加工成颗粒后每亩66㎏在秧苗返青后均匀撒施,对未萌发及低龄杂草防效显著。
稻糠在水中发生强还原反应,消耗了水中大量的氧气,释放出二氧化碳,从而阻碍了杂草根系发育和种子的萌发;产生的低级有机酸可抑制杂草发根发芽及损害杂草心叶;稻糠分解后使田水透明度降低,阻碍杂草光合作用。
试验表明,稻糠对稗草、鸭舌草、莎草、雨久花等杂草均有较好防效,在90%以上;对水绵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2.3.4稻田病虫草害一体防治一些农业措施对有机稻田病虫草害有综合防治效果。
稻鸭共育是一项安全高效实用的新技术,王成豹,马成武等人通过3种试验方式,即:有机稻、稻鸭共作有机稻和常规对照,据对水稻纹枯病的调查显示:稻鸭共作有机稻的株发病率为17.6%,有机稻的株发病率为24.0%,常规对照的株发病率为20.3%。
这说明稻鸭共作有机稻抗病力强。
有机稻田块的白背飞虱、稻纵卷叶螟比常规对照要多。
稻鸭共作技术可明显降低虫量,有效控制虫害。
但是稻鸭共作的益虫宽银蝽和蜘蛛数量比对照和有机稻要少,鸭既吃害虫同时也吃益虫,如何有效保护和增加水稻益虫,目前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与探索。
水稻套养蟹综合高产技术的引进与开发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兴水产养殖方式,研究表明稻田养蟹可以为水稻清除杂草和害虫。
我国的水稻害虫及其他有害动物多达695种,在华北稻作带,主要害虫有二化螟、稻飞虱、稻蓟马、稻叶蝉、稻水蝇、稻摇蚊等。
防治不当时,稻田害虫和杂草可引起水稻15%~25%的产量损失,而大多数害虫和杂草却是河蟹的天然饵料。
稻鱼蛙共养能够有效地防治虫害、草害,大幅度提高稻田综合效益。
据调查,从2002年开始宜宾市沙坪镇建立了稻鱼蛙示范基地,在稻田内放养蛙类和鱼类,2003年发展到35hm2。
在水稻前中期的4~6月,利用放养的鱼类和本地青蛙消灭害虫;水稻后期,7月份陆续投放美蛙于稻田,这时鱼类、美蛙、青蛙共同消灭稻田有害生物。
据调查测算,1只250g左右的美蛙,每天平均消灭害虫100头以上。
示范区调查了12块放养鱼、蛙的稻田与未养鱼、蛙的稻田比较,枯心苗减少62.9%~83.3%,白穗率减少58.3%~84.8%,稻飞虱减少38.9%.杂草减少41.7%。
3有机水稻生态经济评价3.1经济效益分析许多研究结果表明,有机栽培条件下产量比常规栽培减少约10%~15%,主要是因为后期结实率偏低,千粒重下降。
张三元、张俊国等人的试验结果显示:两种栽培方式在结实率和千粒重等产量构成的主要因素上差异较明显。
有机栽培由于后期体内含氮量较高,不同熟期品种的结实率在79%~89%之间变化,而常规栽培不同品种结实率在85%~93%之间变化,两者相差约4~6个百分点。
从千粒重变化分析,有机栽培不同品种的千粒重低于常规栽培。
有机栽培与常规栽培之间收获指数差异不明显,但总的趋势有机栽培低于常规栽培。
研究结果表明,在有机栽培环境下稻米品质中蛋白质含量有增加趋势,有关蛋白质含量高低对食味影响的很多研究认为,蛋白质含量越高,食味下降。
但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试验结果表明,有机栽培条件下蛋白质含量提高?不但对米饭食味和粘性没有影响,反而米饭粘性提高、食味值上升。
对直链淀粉含量影响分析,有机栽培条件下略有下降趋势(这也许是食味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
精米中的钾与镁含量高低是衡量米饭口感好坏的标志,从测试结果看出,有机栽培与常规栽培差别不大。
根据包宗顺等人对溧水县共和乡案例分析的结果表明,从收入方面来看,与常规水稻相比,转换后的有机水稻平均单产减少了100kg,下降20%。
但有机稻的销售价格增加了1.84元1㎏,131.43%。
由于售价上升的幅度大大高于单产下降的幅度,从而使有机水稻亩销售收入比常规水稻增加了增长85.14%。
从支出方面来看.有机水稻的生产总成本也大幅度上升,平均有机水稻生产的总成本比常规水稻增加434.1元1667m2,增幅为113.97%。
再从固定成本来看,有机水稻的固定成本上升了144%。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经济指标是净收入。
对比资料显示,每亩有机水稻生产的净收入比常规水稻多161.9元1667m2,高出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