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重点高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11月大联考地理试题(带解析)

合集下载

湖南省百所重点名校大联考2019届高三高考冲刺文综地理试题附答案解析

湖南省百所重点名校大联考2019届高三高考冲刺文综地理试题附答案解析

湖南省百所重点名校大联考2019届高三高考冲刺文综地理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本卷共11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浙江省良渚古城遗址正式申报2019年世界文化遗产。

良渚古城遗址真实、完整地保存至今,可实证距今5000多年前我国长江流域稻作农业发展的高度成就。

良渚古城所处位置得天独厚,它的北边、西边、南边都是天目山的支脉,中间是盆地,东边开放。

良渚古城外围分布有迄今所知我国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古城东部的平原地带水网密布,适合种植水稻。

下图为良渚古城遗址及周边地形水系分布示意图。

据此完成1~3题。

1.良渚古城选址三面环山,东边开放,四周水系环绕,与之关联最小的是()A.保证安全 B.方便交通 D.气候条件 D.人口密度2.推测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的主要功能是()A.防洪 B.灌溉 C.防旱 D.发电3.良渚文化时期水稻种植业发展的主要特征是()A.单产量高 B.自给自足 C.一年三熟 D.品质较高【解析】第1题,良渚古城北边、西边、南边三面临山,四周水系环绕,有利于保证生活、生产安全;东边开放,有利于交通便利,同时也有利于排水;人口密度与是否环山和水系环绕关系不大。

第2题,良渚古城位于我国浙江地区的盆地中,地势低洼,又位于山地的迎风坡,降水量大,外围的水利系统可以起到排水作用,减少良渚古城的洪涝灾害。

第3题,良渚文化距今5000年前,为农业社会初期,水稻生产产量不会很高,以自给自足为主,当时水稻种植技术、水稻品种尚没有大的改良,水稻品质也不是很高。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11月份月考试卷(含解析)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19届高三地理上学期11月份月考试卷(含解析)

12019届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高三上学期11月份月考地理试题地理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 卷(选择题)一、单选题八达岭长城是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中非常雄伟壮观的一段,而穿行该区的京张铁路是完全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筑的第一条铁路,其“人”字型的设计更是彰显了中国人的智慧。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长城的走向特点为( )A .沿等高线B .沿山脊线C .沿山谷线D .连接聚落 2.图中能眺望到“八达岭关城”的地点是( )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3.图中“人”字型铁路线的设计目的是( )A .避开河流,节省建设桥梁的成本B .绕过山岭,减少开挖隧道的成本C .既方便停靠车站,又可降低坡度D .尽量平行等高线,缩短运输距离冰川物质平衡又称冰川物质收支,是指某时段冰川固、液态水的收支状况(正平衡说明冰川增加,负平衡说明冰川退缩)。

斯瓦尔巴地区位于北欧北大西洋暖流的最北端。

右图为该地区某气象站冰川物质平衡统计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4.该气象站冰川物质平衡( )A .冬季平衡波动较大B .总体呈负平衡趋势C .年际平衡变化较小D .年内季节变化不大5.导致该气象站冰川物质冬、夏平衡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 .夏季地处迎风坡降水量丰富 B .冬季受暖流影响,降水量较少 C .夏季气温升高,冰川消融量大 D .冬季降水少,冰川积累波动变化小下图中A 点以下河段被称为阿拉伯河,是由底格里斯和幼发拉底两河汇流而成。

2018年11月湖南省重点高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大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

2018年11月湖南省重点高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大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湖南省重点高中2019届高三年级上学期11月大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2018年11月一、选择题。

冬半年林木向阳面昼夜温差剧变使树干内外温度不同,收缩不同,导致树皮破梨的现象,称为冻裂。

为保护树木,树干上常常刷上白漆。

图示为我国东北林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图中_____坡向的树最应刷上白漆予以重点保护A. ①B. ②C. ③D. ④2. 与②处相比,④处树木长势更好,其主要原因是A. 地势低,坡度小B. 蒸发量小,土壤湿润C. 光照条件好,气温高D. 降水量大,地下水位浅【答案】1. A 2. B【解析】【1题详解】冬半年林木向阳面昼夜温差剧变使树干内外温度不同,收缩不同,树干刷上白漆以防冻裂;①②③都地向阳面,④在阴面受冻裂最轻;②地处山谷光照条件差;③在山的东侧,海拔低,①在山的西南坡海拔较高,相比①光照条件较好,最易发生冻裂,最应刷上白漆予以重点保护。

选A正确。

【2题详解】②地处南坡向阳,④在北坡背阴;与②处相比,④处光照条件差蒸发量小,土壤湿润树木长势更好。

选B正确。

【点睛】树木的生长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与温度、降水、太阳辐射;坡向影响太阳辐射、水分及土壤状况;阳坡光照条件好,但蒸发旺盛,水分条件较差;阴坡,光照条件差,蒸发弱,水分条件较好。

图示意L、P两国经纬度位置。

完成下列各题。

3. 读图可知A. 甲位于乙的东北方向B. L国主要位于西半球、低纬度C. P国面积较L国大D. b点对跖点为(23°26'N,165°W)4. 图中ab、cd、a'b'、b'c'线段等长,ad、bc线段等长,则各线段比例尺大小是A. ab =cd=adB. ab=cd<a'b'C. ad=bc<b'c'D. b'c<ad<<bc【答案】3. A 4. B【解析】【3题详解】根据经纬线的特点,经线表示南北方向,纬线表示东西方向,由图示经纬度可判断,甲市位于乙市的东北方向;以东经160°和西经20°经线圈来划分东西两半球的,图示L国位于东半球,纬度0°-30°之间是低纬,L国位于低纬度;由图示经纬度跨度可以看出,P国面积较L国面积小;图示b点(23°26'N,15°E)对跖点应为(23°26'S,165°W),故A项正确。

湖南湘中名校2019高三上大联考试题-地理

湖南湘中名校2019高三上大联考试题-地理

湖南湘中名校2019高三上大联考试题-地理地理试题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值100分。

第一卷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每题2分,共60分。

左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1~3题1、图示地区有一段长城遗址,其位置最有可能位于〔〕A、A—B段B、C—D段C、E—F段D、G—H段2、人们在甲乙丙丁地最有可能看不到古长城遗址的是〔〕A、甲B、乙C、丙D、丁3、图中陡崖的最大高差〔〕A、450B、449C、200D、199读下图,回答4-5题。

4、以下对于两条河流的共同点判断正确的选项是〔〕A、都位于盆地地区B、都位于平原地区C、都位于温带草原气候区D、都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5、以下关于甲河、乙河特征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乙河入海口处形成土壤肥沃的河口三角洲B、乙河的流量比甲河的流量要小C、甲河的汛期出现在夏季,乙河的汛期出现在春季D、甲河水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乙河水流平缓,航运便利损失率是指受灾区域各类财产的损失值与灾前(正常)值之比,影响损失率的因素主要有灾害的强度、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地区抗灾能力等。

读“中国自然灾害损失率(‰)等值线局部示意图”,完成6~7题。

6、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自然灾害损失率大致由沿海向内陆逐渐增大B、因为经济发达,甲地区损失率最大C、乙地区损失率较大,其原因之一是抗灾能力差D、丙地区损失率较小,其原因是灾害种类单一,强度小7、根据“中国自然灾害损失率(‰)等值线局部示意图”,推测上海及其周边地区自然灾害损失率最接近下图中的〔〕下图为某国〔①区域不属于该国领土〕玉米主产区和玉米种植、收获的时间。

该国制造业、采矿业是其经济支柱。

读图回答8~9题。

8、该国玉米主产区7~10月为农闲时期,主要自然原因是〔〕A、降水稀少,水源条件差B、为冬春季节,气候寒冷不适合玉米生长C、气候过于炎热干燥D、降水过多,多洪涝灾害9、7月,一艘轮船把该国矿产品从甲港口经澳大利亚西岸运往上海,沿途大多〔〕A、逆风顺水B、逆风逆水C、顺风顺水D、顺风逆水右图为我国东部气温随纬度变化的曲线。

[精品]2019届高三地理联考试题(含解析)

[精品]2019届高三地理联考试题(含解析)

2019高三联考文综地理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本卷共35小题。

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亚洲高压是冬半年盘踞于蒙古一西伯利亚地区对流层下部的稳定而强大的冷气团气象学中一般用1025hPa等压线作为其分布范围的标注线。

下图为1951年以来亚洲高压的位置平均变动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受亚洲高压的影响,下列地区自1951年以来,冬季气候特征最稳定的是A. 日本群岛B. 中亚C. 中国D. 东西伯利亚2. 与亚洲高压1025hPa等压线变化具有明显相关性的因素是A. 海陆位置B. 洋流性质C. 海陆温差D. 地形地势差异【答案】1. B 2. C【解析】1. 1025hPa等压线的任置变动反映亚洲高压的强弱及其位五,从图中可以看出,图中显示中亚地区该线位置最稳定,说明中亚地区受亚洲高压影响的冬季气候最稳定,所以B正确。

2. 由于海陆热力生质差异导致网纬度海陆之间产生温差,海陆溫差越大,.陆地上因气温低而形成的高压越强盛.高压控制的范围就越大,所以海陆温差与亚洲高压控制范围呈正相关关系。

拉斯受丘陵位于南极大陆边缘,面积约40平方千米,是南极大陆为数不多的绿洲之。

受来自大陆冰盖的下降风影响,常年盛行东南风,8级以上大风天数达174天,极大风速为43.6米/秒,但并没有形成显著的风力地貌。

下图中a图为拉斯受丘陵的位置示意图,b图为丘陵局部地区景观图,c图为拉斯受丘陵地区各月和每小时的强风频率分布图(南极中山站数据)。

湖南省H11教育联盟·G10教育联盟高三11月联考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

湖南省H11教育联盟·G10教育联盟高三11月联考地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

湖南省H11教育联盟·G10教育联盟2019届高三11月联考地理试卷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比硫答案。

每小题2分,共50分)下图为某山地自然带及积雪分布图,读图可答下列1-3題。

1.该山地最有可能位于A.热带 B.位于南美洲 C.位于北半球 D.东南部为息风域2.图中自然森林是A.季雨林B.针叶林C.常绿硬叶林 D,常绿阔叶林3.①一④四地中积雪厚度最大的是A.① C.③B.② D.④如图为我国南方某地某日12时到18时0°C等温线位置变化的示意图。

读图完成4-5题。

4.图示季节以及甲地的天气特征主要是A.秋季一升温转晴B.春季一升温降雨C.冬季一风力减小D.冬季一气温下降5.图中甲地的地形最可能是A.山地B.丘陵C.平原D.盆地阿图什天门(39°39’N,75°31’E)位于新疆阿图什市与乌恰县交界处,这个由灰黄色的砾岩形成的天然石拱门呈“”型,宽约100米,,高457米,是地球上最高的天然石门,干燥的空气在狭窄的山脊间快速流动,侵蚀着岩壁形成了风的通道,图为某游客在五一假期拍摄的阿图什天门的日。

据此完成6-7题6.下列地貌成因与阿图什大门类似的是A.碦斯特地貌 B.丹霞地貌C.断块山 D.雅丹地貌7.拍摄者位于阿图什天门的A.东北方B.西北方C.东南方D. 正东方坡面的垂直高度和水平宽度的比叫做坡度,可以用坡角(坡面与水平面的夫角)的大小来表示。

下图为我国东南某地区等坡度(以坡角表示)线图。

据此完成8~9题8.图中河流,流速最快的河段是A.甲 B.乙 C. 丙 D.丁9.图示区域A.丁地地表最平缓B.适宜发展林果业C.河流流向为甲→乙→丙D.Q地位于背风坡,土壤水分条件较差亚洲高压是冬半年盘踞于蒙古一西伯利亚地区对流层下部的稳定而强大的冷气团.气象学中一般用1025hPa等压线作为其分布范围的标注线。

下图为1951年以来亚洲高压的位置平均变动示意图。

读图完成10-11题。

湖南省重点高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11月大联考地理答案(PDF版)

湖南省重点高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11月大联考地理答案(PDF版)

高三地理参考答案题12345678910111213号答A B A B A C C A C D C A C 案题141516171819202122232425号答D B B A A B D C A A D C案26.(1)临近黄河,水渠密布,有充足稳定的灌溉水源;位于河流冲积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夏季热量条件好,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气候条件适宜;地广人稀。

(8分)(2)对乌梁素海产生补给作用,增加其水量;大量农业污水流入,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农药、化肥等残留随流水进入,改变原有湖水性质,进而影响水生生物生存,影响生物多样性。

(6分)(3)该地大量引水灌溉,但缺少排水设施,大水漫灌使得地下水位升高,土壤水分含量增加;该地气候干旱,蒸发旺盛。

(4分)27.(1)西部高原山地、东部平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4分)(2)上游径流量大,下游小。

(2分)成因:南部(下游)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降水稀少;加之森林遭到破坏,地面缺乏植被保护,气候干旱。

北部(上游)受西南季风影响,夏季降水较多(山地迎风坡多降水),山地海拔高,气温低,有冰川融水的补给。

(4分)(3)蒸发量增加,干旱、荒漠化加剧;加剧水资源的不稳定性与供需矛盾;导致季风变异,增加洪水风险;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淹没等。

(6分)28.(1)降水由西北向东南递减(2分)西北部冬季有来自大西洋的湿润气流,受山地阻挡形成地形雨;东南部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控制,且处在冬季西风背风坡,气流下沉,降水较少。

(4分)(2)西部海岸线漫长,海域广阔;沿岸盛行上升补偿流,鱼类资源丰富。

(4分)(3)主要分布于西北沿海地区(2分)西北沿海地区为地中海气候,气候温和宜人;西北沿海平原,地形平坦。

(4分)。

湖南省重点高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11月大联考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湖南省重点高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11月大联考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湖南省重点高中2019届高三11月大联考地理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

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宇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具区和科类填写到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千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第II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冬半年林木向阳面昼夜温差剧变使树干内外温度不同,收缩不同,导致树皮破梨的现象,称为冻裂。

为保护树木,树干上常常刷上白漆。

图示为我国东北林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

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_____坡向的树最应刷上白漆予以重点保护A.①B.②C.③D.④2.与②处相比,①处树木长势更好,其主要原因是A.地势低,坡度小B.蒸发量小,土壤湿润C.光照条件好,气温高D.降水量大,地下水位浅图示意L、P两国经纬度位置。

完成3~4题。

3,读图可知A.甲位于乙的东北方向B.L国主要位于西半球、低纬度C.P国面积较L国大D.b点对跖点为(23°26'N,165°W)4.图中ab、cd、a'b'、b'c'线段等长,ad、bc线段等长,则各线段比例尺大小是A.ab =cd=ad B.ab=cd<a'b'C.ad=bc<b'c'D.b'c<ad<<bc湖陆风包括湖风(出湖风)和陆风(进湖风),是在较大湖治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省重点高中2019届高三11月大联考地理一、选择题。

冬半年林木向阳面昼夜温差剧变使树干内外温度不同,收缩不同,导致树皮破梨的现象,称为冻裂。

为保护树木,树干上常常刷上白漆。

图示为我国东北林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图中_____坡向的树最应刷上白漆予以重点保护A. ①B. ②C. ③D. ④2. 与②处相比,④处树木长势更好,其主要原因是A. 地势低,坡度小B. 蒸发量小,土壤湿润C. 光照条件好,气温高D. 降水量大,地下水位浅【答案】1. A 2. B【解析】【1题详解】冬半年林木向阳面昼夜温差剧变使树干内外温度不同,收缩不同,树干刷上白漆以防冻裂;①②③都地向阳面,④在阴面受冻裂最轻;②地处山谷光照条件差;③在山的东侧,海拔低,①在山的西南坡海拔较高,相比①光照条件较好,最易发生冻裂,最应刷上白漆予以重点保护。

选A正确。

【2题详解】②地处南坡向阳,④在北坡背阴;与②处相比,④处光照条件差蒸发量小,土壤湿润树木长势更好。

选B正确。

【点睛】树木的生长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与温度、降水、太阳辐射;坡向影响太阳辐射、水分及土壤状况;阳坡光照条件好,但蒸发旺盛,水分条件较差;阴坡,光照条件差,蒸发弱,水分条件较好。

图示意L、P两国经纬度位置。

完成下列各题。

3. 读图可知A. 甲位于乙的东北方向B. L国主要位于西半球、低纬度C. P国面积较L国大D. b点对跖点为(23°26'N,165°W)4. 图中ab、cd、a'b'、b'c'线段等长,ad、bc线段等长,则各线段比例尺大小是A. ab =cd=adB. ab=cd<a'b'C. ad=bc<b'c'D. b'c<ad<<bc【答案】3. A 4. B【解析】【3题详解】根据经纬线的特点,经线表示南北方向,纬线表示东西方向,由图示经纬度可判断,甲市位于乙市的东北方向;以东经160°和西经20°经线圈来划分东西两半球的,图示L国位于东半球,纬度0°-30°之间是低纬,L国位于低纬度;由图示经纬度跨度可以看出,P国面积较L国面积小;图示b点(23°26'N,15°E)对跖点应为(23°26'S,165°W),故A项正确。

【4题详解】根据比例尺的定义可知,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ab和cd 、a′b′、b′c′图上距离相等,但跨越的实际距离ab=cd ,ab>b′c′>a′b′,因此比例尺ab=cdbc;bc和b′c′相比,bc图上距离小,实地距离大,故比例尺bc较小,B项正确。

【点睛】利用经纬网定“方向”(1)定南北:在南北半球的两点,北半球在北,南半球在南;同在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北;同在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南。

(2)定东西:同是东经度,经度值大者在东;同是西经度,经度值大者在西;若两地分别位于东西经度,则要看两点的经度和,若经度和小于180°,则东经的在东,西经的在西;若经度和大于180°,则东经的在西,西经的在东。

(3)在以北极点为中心的极地俯视图上,靠近北极点的在北,劣弧范围内,在逆时针方向上的点在东;南极点则相反。

湖陆风包括湖风(出湖风)和陆风(进湖风),是在较大湖治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风。

图示为八月某日我国都阳湖湖口站和进贤站南北方向年平均风速逐时距平日变化曲线图(距平是某一系列数值中的某一个数值与平均值的差,分正距平和负距平)。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5. 该日,湖口站的湖陆风转换及对应的时刻是A. 陆风转湖风——07:00左右B. 湖风转陆风——12:00左右C. 陆风转湖风——18:00左右D. 湖风转陆风——20:30左右6. 与湖口站相比,进贤站湖陆风相互转换的时间A. 仅陆风转湖风提前B. 仅湖风转陆风提前C. 湖陆风转换均推迟D. 湖陆风转换均提前【答案】5. A 6. C【解析】【5题详解】湖泊的热容量大,受湖陆热力差异的影响,白天吹湖风,夜晚吹陆风;北部的湖口站湖风为南风,南部的进贤站湖风为北风;由图示可以看出,7:00-18:00风速为正距平的风为湖风吹南风,18:00-次日7:00风速为负距平的风为陆风吹北风;即可判断7:00左右由陆风向湖风转换,18:00左右由湖风向陆风转换。

选A正确。

【6题详解】进贤站陆风在12:00时左右风速由正距平转为负距平,即转换为湖风;湖风在20:30时左右风速由负距平转为正确距平,即转换为陆风;可判断与湖口站相比,进贤站湖陆风转换均推迟。

选C正确。

【点睛】湖泊的热容量大,白天湖区气温低、气压高,周围的陆地区气温高、气压低,风由湖泊吹向陆地形成湖风;夜晚反之。

图示为北半球某地高空500百怕等压面分布剖面,a、b、c为剖面上3500米海上三点。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7. 与a、c两点相对应的地面上的a、c两点的天气状况,最可能是A. 两地皆为晴朗天气B. 两地皆为阴雨天气C. a地晴朗,c地阴雨D. a地阴丽,c地晴朗8. 若a,c两个天气系统同步向南移动,若干小时后c点气压场移动到b点。

则该时间段内b点的风向和风力情况是A. 风向基本不变,风力逐渐减小B. 风向基本不变,风力逐渐增大C. 风向逐渐变得相反,风力逐渐增大D. 风向逐祈变得相反,风力逐新减小【答案】7. C 8. A【解析】【7题详解】高空和近地面高低气压相反;由图可知,3500米高度a点等压面下凹,为低压中心,c点等压面上凸,为高压中心,即高空a为低压中心,c为高压中心,对应的近地面a为高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天气;c为低压中心,盛行上升气流,多阴雨天气。

选C正确。

【8题详解】a点为低压中心,c点为高压中心,过b点的水平气压梯度力由c指向a,北半球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b处吹东风;若a,c两个天气系统同步向南移动,若干小时后c点气压场移动到b点,b保持在高压中心c的南侧风向不变;但b处等压面的坡度变和缓,即3500米高度的等压线变稀疏了,风力减弱。

选A正确。

【点睛】越往高空气压越低;等压面向上凸为高压,等压面向下凹为低压;热力环流中垂直方向上高压和低压的分布相反。

风向总是由高压吹向低压,北半球数向右地转偏向力,南半球受向左地转偏向力,近地面风向最终与等压线有一夹角;高空的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图示为欧洲东部第四纪冰川(距今约200万年)界线变化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9. 与III相比,Ⅱ时期A. 极地冰川面积增大B. 我国0°C等温线南移C. 全球平均气温较高D. 天山雪线降低10. 四个冰期,陆地面积最大的时期是A. 冰期IB. 冰期IIC. 冰期ⅢD. 冰期Ⅳ【答案】9. C 10. D【解析】【9题详解】与III相比,Ⅱ时期冰川界线偏北,说明平均气温较高冰川影响范围小;此时我国0°C等温线北移,天山雪线上升。

选C正确。

【10题详解】图示冰期I、冰期II、冰期Ⅲ分布的纬度高,冰期Ⅳ分布的纬度最低,陆地面积最大是冰期Ⅳ。

选D正确。

图示为某区域某时刻高空等压面(P1和P2)空间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1. 图中P1等压面空间分布形成的根本原因是A. 海拔高度差异B. 气压带的移动C.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D. 洋流增温增混12. 此时,图中甲处河流A. 可能会发生凌汛现象B. 径流量达一年最大值C. 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D. 航运繁忙货运量巨大【答案】11. C 12. A【解析】本题考查海陆分布对气压的影响。

由图示经纬度可知该等压面分布在亚欧大陆及西北太平洋,P1等压面向低空倾斜,说明同一水平面上存在气压差,西北太平洋形成低气压,亚欧大陆内陆是高压,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

此时,图中西北太平洋形成低气压,亚欧大陆气压高,是北半球的冬季;甲处西伯利亚地区河流由低纬流向高纬,可能会发生凌汛现象。

【11题详解】由图示经纬度可知该等压面分布在亚欧大陆及西北太平洋,P1等压面向低空倾斜,说明同一水平面上存在气压差,西北太平洋形成低气压,亚欧大陆内陆是高压,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与海拔、气压带移动、洋流无关。

选C正确。

【12题详解】此时,图中西北太平洋形成低气压,亚欧大陆气压高,是北半球的冬季;甲处西伯利亚地区河流由低纬流向高纬,可能会发生凌汛现象,A正确;冬季径流量达一年最小值,B错;河流以降水和积雪融水补给为主,C错;该河所在城市人口稀少,经济落后航运价值低,D错。

选A正确。

图示为某世界著名海城地质剖面示意图,该海城是世界盐度最高的海城。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3. 该海城盐度高的主要原因是A. 受寒流影响,降温减湿作用显著B. 气温高,降水多,水循环极其活跃C.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蒸发旺盛D. 地处内陆,与外部海水没有交换14. 有专家推测该海域面积不断扩大,其主要原因是A. 周边汇入河流多B. 温室效应,海平面上升C. 断层构造,相对下沉运动D. 地壳运动的水平张裂作用【答案】13. C 14. D【解析】【13题详解】图示海域在阿拉伯半岛和非洲大陆之间是红海,红海地处副热带,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气温高、蒸发旺盛降水少;加之地处两大陆之间,与外大洋海水交换周期长,沿岸缺少淡水河的汇入,导致该海域盐度高。

选C正确。

【14题详解】红海地处板块张裂带,地壳运动的水平张裂作用使该海域面积不断扩大;与河流汇入、温室效应、下沉运动无关。

选D正确。

【点睛】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是海水有降水量、蒸发量、径流量、溶解度等因素:1、降水量越大,盐度越低;2、蒸发量越大,盐度越高;3、河口地区陆地径流注入越多,盐度越低;4、暖流流经海区蒸发量偏大,盐的溶解度也偏大,则盐度偏高。

图示为中纬度某山峰等高线(单位:米)及两种自然景观分布图,究成下列各题。

15. 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选项中最准确的是A. 该山地位于北半球B. 山地北坡为迎风坡C. ①与②地气温相等D. ②地容易形成河流16. 导致山峰顶部积雪南北坡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 坡度B. 降水C. 气温D. 风速【答案】15. B 16. B【解析】【15题详解】由图示可知,森林在北坡分布的高度高于南坡,说明北坡为阳坡,该山位于南半球,A错;图示北坡积雪分布海拔低于南坡,说明北坡是迎风坡,B正确;①与②的海拔相等,但接受太阳辐射不同,因此气温不同,C错;②位于山脊线附近,不容易形成河流,D错。

选B正确。

【16题详解】图示北坡积雪分布海拔低于南坡,说明北坡是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坡度、气温、风速影响较小。

选B正确。

【点睛】同一自然带阳坡的分布高度一般比阴坡高。

积雪冰川带下限(即雪线)迎风坡低于背风坡;阴坡低于阳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