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交互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人机交互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应用展望

人机交互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应用展望

人机交互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应用展望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人机交互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和创新,成为现代科技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

本文将从现状和应用展望两个角度,探讨人机交互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应用前景。

一、人机交互技术的现状1.技术基础人机交互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和基础。

其中,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智能控制等是人机交互技术的关键技术之一。

同时,大数据处理技术、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发展也为人机交互技术的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2.应用领域人机交互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例如:智能家居、智能医疗、智能交通、虚拟现实等。

其中,智能家居是人机交互技术应用最为广泛的领域之一。

通过语音识别、手势控制等技术,居民可以轻松地控制家居中的各种设备,实现智能化管理。

此外,人机交互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通过智能医疗设备的互联网化和人机交互技术的应用,患者可以享受更加高效、便捷和个性化的医疗服务。

3.技术瓶颈虽然人机交互技术的发展迅速,但是它也面临着一些技术瓶颈。

例如,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普适性与准确性仍有待提高,计算机视觉技术在识别复杂场景和不同光照条件下的表现也有限。

此外,由于人机交互技术涉及到大量的个人隐私信息,如何保障这些信息的安全也是人机交互技术面临的挑战之一。

二、人机交互技术的应用展望1.智能家居随着智能技术的进步和人机交互技术的应用,智能家居的发展也愈加成熟。

未来,智能家居将会更加智能化、人性化和个性化。

例如,通过情感识别技术,智能家居可以更好地了解居民的感受和需求,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

2.智能医疗随着人均寿命的增长和医疗保障的进步,未来智能医疗将会成为医疗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通过人机交互技术的应用,智能医疗将实现更加个性化的医疗服务,提高医疗效率和安全性。

3.智能交通未来智能交通将会通过人机交互技术的应用,实现更加智能、安全和高效的交通管理。

例如,自动驾驶技术、智能交通导航等技术的应用将大大提高交通系统的效率和安全性。

人机交互技术综述

人机交互技术综述

人机交互技术综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与机器之间的交互方式也在不断地进化。

在这个以信息为基础和智能化的时代,人机交互技术越来越成为重要的领域,遍及各行各业,其应用也从简单的用户界面设计和交互体验扩展到人工智能、物联网和智能家居等领域。

本文将从人机交互技术的定义、分类、实现方式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综述。

一、定义与分类人机交互技术指的是人与计算机系统进行交互时,通过各种输入和输出的方式,进行信息交流、控制和协作的过程。

其中,输入方式主要包括语音、手势、触控、键盘等;输出方式主要包括文字、图像、声音等。

根据交互方式和实现形式,人机交互技术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基于桌面的人机交互:主要是指使用鼠标和键盘等传统的输入设备,在桌面这种平面环境中进行交互。

这种交互方式已经成为人们日常使用计算机的标配。

2、基于手持设备的人机交互:随着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的普及,这种交互方式也成为了人机交互技术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手持设备支持的交互方式有触摸屏、手写输入、语音输入等。

3、虚拟现实人机交互:虚拟现实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人们可以获得更加沉浸式的交互体验。

在虚拟现实设备中,人们可以通过头戴式显示器、手柄等方式进行互动。

4、多模态人机交互:指以多种方式进行交互,如同时使用语音、手势等。

这种交互方式可以让人机交互更加便捷和自然。

二、实现方式人机交互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硬件和软件的不断更新和升级。

硬件方面,人机交互技术需要支持各种输入和输出方式的设备,例如麦克风、摄像头、触摸屏、声音传感器等。

而在软件方面,为了实现不同的用户要求,开发人员需要采用先进的算法和技术,实现各种用户友好的功能。

人机交互技术还需要考虑在不同平台和操作环境下的表现。

比如说,在移动设备上,用户需要使用手指来进行控制,而在电脑上则需要使用鼠标和键盘。

同时,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中,人机交互的接口和算法也不同。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移动操作系统和桌面操作系统开发者们也主动推进了相关技术的发展,如智能语音识别、人脸识别等。

人机交互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人机交互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人机交互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人机交互是指人类与计算机系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方式。

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人机交互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

本文将探讨人机交互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现状:1.触摸界面: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触摸界面已成为主流的交互方式。

触摸界面通过手指的触摸和滑动实现交互,简单直观,方便易用。

2. 语音交互:随着语音识别技术的不断进步,语音交互正逐渐成为人机交互的新趋势。

语音助手如Siri、Alexa和Google助手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助手。

3.手势识别:手势识别是一种非接触的交互方式,通过摄像头等设备识别人体动作,实现与计算机的交互。

这种交互方式非常自然和直观,适用于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领域。

4.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使人们能够与计算机生成的虚拟世界进行交互,提供了更加沉浸式的用户体验。

这两种技术在游戏、培训和医疗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未来发展趋势:1.多模态交互:多模态交互是指同时使用多种交互方式,如触摸、语音和手势等。

多模态交互可以提供更加丰富和灵活的交互方式,使用户能够以更加自然和直观的方式与计算机交互。

2.情感计算:情感计算是一种通过识别和理解人类情感的技术,可以使计算机能够与人类进行更加智能和情感化的交互。

这种交互方式可以提高用户体验,并在医疗、心理辅导和娱乐等领域有着巨大的潜力。

3.脑机接口:脑机接口是一种直接从大脑获取信号,并用于控制计算机或其他外部设备的技术。

虽然脑机接口技术目前还处于早期阶段,但它有着巨大的潜力,可以为残疾人提供更好的交互能力,并为虚拟现实和游戏带来全新的体验。

4.深度学习:深度学习是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机器学习方法,它可以通过大量的数据进行训练,从而实现对复杂任务的自动化处理。

深度学习在人机交互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以实现更准确和智能的交互方式。

5.自然语言处理:自然语言处理是一种将计算机与人类自然语言进行交互的技术。

人机交互的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

人机交互的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

人机交互的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机交互领域也迎来了巨大的变革和发展。

从最初的键盘鼠标操作到现在的触摸屏、语音识别和虚拟现实技术等,人机交互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探讨人机交互的发展趋势以及前景展望。

一、自然化交互方式成为趋势以往的人机交互方式主要依赖于键盘和鼠标,用户需要通过这些硬件设备与计算机进行交互。

然而,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交互的自由度和用户体验。

而如今,随着触摸屏、语音识别和手势操作等技术的成熟,自然化交互方式逐渐兴起。

触摸屏技术使得用户可以通过手指直接点击、滑动屏幕来控制设备,这种操作方式更加直观和便捷。

语音识别技术则使得用户可以通过语音指令来操作设备,无需键盘和鼠标的干预。

手势操作技术则通过用户的手部动作来感应和识别,实现与设备的交互。

随着人们对于交互方式的要求越来越高,自然化交互方式将成为发展的一大趋势。

未来,人们可能通过眼神识别、脑电波识别等技术来实现人机交互,为用户带来更加自由和便利的体验。

二、增强现实与虚拟现实的应用前景广阔增强现实(AR)和虚拟现实(VR)作为当今人机交互领域的热门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增强现实技术通过将虚拟内容与现实世界进行融合,将计算机生成的图像叠加在真实场景上,为用户呈现出丰富的交互体验。

虚拟现实技术则通过头戴式显示器等设备,将用户完全沉浸在虚拟的环境中。

在教育领域,AR和VR技术可以为学生创造出更加生动、直观的学习环境。

例如,通过AR技术,学生可以通过手机或平板电脑观看逼真的人体解剖图,更好地理解人体结构和器官功能。

在医疗领域,AR 技术可以帮助医生进行手术前的模拟演练,减少手术风险,提高治疗效果。

VR技术则可以用于心理治疗,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

除了教育和医疗领域,AR和VR技术还可以应用于旅游、娱乐、设计等多个领域。

未来,随着AR和VR技术不断发展和普及,人们将享受到更加沉浸式和丰富的交互体验。

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人机交互技术研究

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人机交互技术研究

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人机交互技术研究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技术的发展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其中智能人机交互技术是其重要应用之一、智能人机交互技术通过模拟人类认知能力和社交交互,使得系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响应用户的需求,提高用户体验和工作效率。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人机交互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智能人机交互技术的研究现状1.自然语言处理技术2.人脸识别技术人脸识别技术可以通过检测和识别人脸特征,实现人脸身份认证和情绪识别等功能。

这项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安防领域、金融领域和社交领域等。

3.人机交互界面设计人机交互界面设计是智能人机交互技术的核心之一,通过设计直观友好的用户界面,提高用户体验和工作效率。

目前,一些新型的人机交互界面设计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手势识别等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

二、智能人机交互技术的发展趋势1.多模态交互未来智能人机交互技术将向着多模态交互方向发展,结合语音识别、人脸识别、手势识别、虚拟现实等多种交互方式,实现更加自然、智能的用户交互体验。

2.情感识别情感识别技术是智能人机交互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通过识别用户的情绪和情感状态,使得系统可以更好地理解用户的需求和情感状态,提高用户体验。

3.个性化定制个性化定制是智能人机交互技术的另一个重要趋势,通过分析用户的行为、喜好和需求,实现个性化的推荐和服务,提高用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总之,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人机交互技术将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改变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智能人机交互技术将逐步实现更加智能、便捷、个性化的用户体验,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人机交互技术的发展与未来趋势

人机交互技术的发展与未来趋势

人机交互技术的发展与未来趋势一、前言随着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例如,在互联网时代,人机交互技术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技术,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

本文将探讨人机交互技术的发展与未来趋势。

二、什么是人机交互技术人机交互技术是指人与计算机之间进行信息交流或操作的过程。

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加高效地使用计算机,并使人们更方便地进行日常生活和工作活动。

目前,人机交互技术已经应用于各个领域,例如,移动设备、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等。

三、人机交互技术的发展史人机交互技术从诞生至今已经历了几个阶段。

早期阶段:早期的人机交互技术是通过输入设备(例如:键盘、鼠标)和输出设备(例如:显示器、音箱)实现的。

这种技术主要用于进行文字的处理和数据输入输出。

中期阶段:随着技术的发展,图形用户界面(GUI)取代了字符用户界面(CUI),使用户更直观地感受到计算机的界面和交互。

同时,语音识别和手写输入等技术也开始发展起来,更进一步增强了人与计算机之间的交互性。

现阶段阶段:人机交互技术进入到了智能化和自适应化的时期。

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使计算机能够实现更高级别和更自然的交互,例如图像、语音、手势等交互方式的应用。

四、人机交互技术的应用随着人机交互技术的发展,它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1.虚拟现实:虚拟现实技术通过特定的设备,使用户进入到虚拟场景中,与虚拟环境进行互动。

2.增强现实:增强现实技术将虚拟信息与实际场景进行融合,提供更多的信息和服务,实现了虚拟与现实的互动。

3.移动设备: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发展,人们更加普遍地使用移动设备进行日常处理和娱乐活动,在这些设备中,人机交互技术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五、人机交互技术的未来趋势1.更加人性化: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和普及,计算机的能力将会越来越接近于人类,人机交互技术也将会更加人性化、更加接近人类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2.更加安全和隐私保护:在人机交互的过程中,用户的隐私和安全问题十分重要,未来的人机交互技术将会更加安全可靠、信息隐私保护得到更好的保障。

人机智能交互的未来发展趋势与前景

人机智能交互的未来发展趋势与前景

人机智能交互的未来发展趋势与前景引言:“科技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这句由比尔·盖茨说出的名言,准确地概括了人机智能交互技术在当今社会中的重要性。

随着人工智能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人机智能交互已经成为了现实,并将在未来发展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人机智能交互的未来发展趋势与前景,分析其应用领域和可能带来的影响。

1. 人机智能交互技术的现状人机智能交互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或其他智能设备与人类进行实时、自然、智能化的交互。

目前已经出现的技术包括语音识别、手势识别、人脸识别、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

这些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如智能家居、智能手机、虚拟现实游戏等。

2. 未来发展趋势与应用领域2.1 人机智能交互在医疗领域的应用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医疗行业对高效、智能的解决方案的需求也在增加。

人机智能交互技术能够为医疗行业提供更加智能化和便捷的解决方案,如智能助手可帮助医生从大量的医疗数据中提取有用信息,提高诊断和治疗效果。

虚拟现实技术也能够在手术培训和康复治疗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2 人机智能交互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教育是人机智能交互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智能教育系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进度,智能推荐学习材料和习题。

虚拟现实技术和增强现实技术也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生动、直观的学习体验,提高学习兴趣和效果。

2.3 人机智能交互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交通运输领域是人机智能交互技术的另一个重要应用领域。

智能交通系统可以通过感知技术和数据分析,提供实时的交通信息和路况预测,优化交通流量,减少拥堵。

自动驾驶技术也将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提高交通安全性和运输效率。

3. 人机智能交互技术带来的影响3.1 对人类工作方式的影响人机智能交互技术的发展必然会对人类的工作方式产生深远影响。

一些简单重复性的工作将被自动化取代,人们可以从机械性劳动中解放出来,更多地从事创造性的工作。

同时,人机智能交互技术也需要人们具备更多的技能和知识,因此在教育方面也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

人机交互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人机交互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人机交互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普及,人机交互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必要部分。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人机交互对生活和工作的重要性。

本文将探讨人机交互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并且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

一、人机交互的现状当我们使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时,我们自然而然地进入了人机交互的环境。

这些设备都采用了触摸屏幕、键盘、鼠标或者语音控制等方式与用户进行交互。

此外,各种互联网应用也成为人机交互的重要方式,如社交网络、在线购物、网络游戏等。

然而,人机交互的现状并不完美。

尽管触摸屏幕等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但它们的应对速度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许多应用程序还存在界面过于复杂、设计不够人性化等问题。

此外,基于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自然语言处理、音频识别、图像处理、智能搜索等技术仍需要不断优化和改进。

二、人机交互的未来发展趋势尽管存在一些问题,人机交互的未来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未来人机交互将会越来越智能化、自然化和便捷化。

下面就是几个未来发展趋势:1.虚拟现实技术的普及在虚拟现实技术下,用户可以通过佩戴头戴式显示器体验到真实的虚拟现实世界。

该技术将会在游戏、电影、教育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用户可以轻松地进行人机交互、操纵虚拟环境和实现其他操作。

2.智能音箱和智能家居随着智能音箱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使用这种设备来控制家电、智能设备和进行语音控制等操作。

未来会有更多的智能家居设备出现,人机交互会进一步便捷化。

3.全息投影和手势识别未来,全息投影和手势控制技术有望成为人与电脑交互的主要方式。

该技术将会在虚拟现实、医疗、教育、娱乐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4.即时语音翻译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变得越来越重要。

未来,即时语音翻译技术将会变得更加普及和便捷,人机交互会更加顺畅和无缝。

三、结论与建议人机交互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都非常值得我们关注。

作为使用者,我们应该不断掌握新的技术,学习如何更好地与计算机进行交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教育技术学人机交互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对国内外人机交互技术的历史及现状回顾,来揭示人机交互技术的发展规律。

人机交互技术伴随着计算机而诞生,它的发展与计算机息息相关,从70年代中后期第一个图形用户界面的产生到如今已经有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

本文将系统的介绍国内外学者对人机交互技术的研究历程和研究领域以及提出的主流技术,并提出自己对人机交互技术发展趋势的展望。

一、国内外研究历史及各种观点1.国外研究历史1959年美国学者B.Shackel从人在操纵计算机时如何才能减轻疲劳出发,提出了被认为是人机界面的第一篇文献的关于计算机控制台设计的人机工程学的论文。

1960年,Liklider JCK首次提出人机紧密共栖(Human-Computer Close Symbiosis)的概念,被视为人机界面学的启蒙观点。

1969年在英国剑桥大学召开了第一次人机系统国际大会,同年第一份专业杂志国际人机研究(IJMMS)创刊。

可以说,1969年是人机界面学发展史的里程碑。

在1970年成立了两个HCI研究中心:一个是英国的Loughbocough大学的HUSAT研究中心,另一个是美国Xerox 公司的Palo Alto研究中心。

1970年到1973年出版了四本与计算机相关的人机工程学专著,为人机交互界面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20世纪80年代初期,学术界相继出版了六本专著,对最新的人机交互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

人机交互学科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和实践范畴的架构。

理论体系方面,从人机工程学独立出来,更加强调认知心理学以及行为学和社会学的某些人文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范畴方面,从人机界面(人机接口)拓延开来,强调计算机对于人的反馈交互作用。

人机界面一词被人机交互所取代。

HCI中的I,也由Interface(界面/接口)变成了Interaction(交互)。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高速处理芯片,多媒体技术和Internet Web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人机交互的研究重点放在了智能化交互,多模态(多通道)-多媒体交互,虚拟交互以及人机协同交互等方面,也就是放在以人为在中心的人机交互技术方面。

2.国内研究历史:国内对人机交互技术的研究比较晚,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起步,到世纪末开始有所并在短时间内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如1993年底结束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超级智能视听信息处理系统的研究”,提出了关于多媒体视听信息处理的结构模型—“圆”模型并对信息融合理论进行了初步探讨,且建立了相应的网络试验平台。

另外在国家八六三计划,关于计算机视觉示范系统的研究,建立了高精度的立体视觉系统。

除此之外,还完成了具有语句自动生成的语言对话系统。

现在我国的人机交互技术正在蓬勃发展。

3.国内学者对人机交互技术发展的研究在1998年龚杰民、王献青发表的《人机交互技术的进展与发展趋向》一文中将人机交互技术发展的阶段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计算机发展早期——非交互的批处理方式2. 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文本(一维)方式为主3. 70年代后期以来——图形(二维)界面和“所见即所得”的直接操纵界面4.当前——多媒体与超媒体方式蓬勃发展5.未来——虚拟现实与多通道交互4.国内外人机交互技术现状:《未来学家》杂志5/6月号刊登的文章,就对当前正在研发或者已投入商用的各类人机交互技术进行了盘点。

触摸式显示屏触摸式显示屏在很多领域已经被广泛应用,最为人熟知的就是安装在机场或者商场的Kiosk自助服务设备,游客或购物者通过手动触摸屏幕,就可以查询相关信息,办理登机手续,甚至购买报纸。

柔性显示屏超薄、超轻的柔性显示屏已经走出实验室,很快就会进入市场“打江山”。

很多评论人士认为,使用能够随意折叠卷曲的柔性显示屏制造的电子书就是未来的纸张。

3D显示器尽管3D电影早在90年前就已经问世,但2010年才算是真正的“3D元年”,索尼、松下和其他厂商纷纷宣布自己生产的3D电视机年内即可上市销售,将3D 影像从电影院搬进客厅已是指日可待。

视网膜显示器视网膜显示器能够通过低强度激光或者发光二极管直接将影像投射到使用者的视网膜上,具有不遮挡视野的特点。

地理空间跟踪地理空间跟踪的应用潜力才刚刚开始展现,在未来几年中有望取得巨大的技术进步。

智能手机配备的全球定位系统、定向仪和加速度计可以提供足够多的信息,来帮助使用者确定大概地点和方向。

而技术的改进将有可能使跟踪的精度提高到误差不超出1毫米。

动作识别动作识别是一项正在发展中的技术,在很多方面都可得到应用,如可穿戴式计算机、隐身技术、浸入式游戏以及情感计算(一种可对人类的情感进行侦测、分类、组织和回应的系统或应用,可以帮助使用者获得高效而又亲切的感觉)等。

过去大部分动作识别系统重点分析的是脸部和手部的动作,不过现在,研发人员也开始将关注点转移到身体姿势、步态和其他行为举止上来。

触觉交互触觉交互已成为人机交互领域的最新技术,其可借助人的触感,产生一种虚拟现实的效果。

触碰可以产生多种不同的感受,包括轻碰、重碰、压力、疼痛、颤动、热和冷,因此人工模拟这些感受的方式也各异。

可触式(实体)用户界面可触式(实体)用户界面是自然用户界面的一种,这种设备的奇妙之处在于,它集合了多种功能于一体,比如手机、照相机、遥控器等,并且会随时“变身”,而这完全取决于用户抓握它的方式。

语音识别能够直接与机器交谈的能力在很多领域都会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如果双手可以因语音识别系统得到“解放”,开车,修理发动机,烹饪一道美餐,或者实施一台手术,这些活动都能够从中获益。

目前,语音识别技术已经被应用于呼叫路由、家庭自动化、语音拨号以及数据录入等服务。

针对国际旅行者的语言对语言翻译器已经开始进入市场,大概再过几年,人们就能买到全球通用的实时翻译器了。

无声语音(默读)识别通过默读识别,使用者不需要发出声音,系统就可以将喉部声带动作发出的电信号转换成语音,从而破译人想说的话。

但该技术目前尚处于初级研发阶段。

在嘈杂喧闹的环境里、水下或者太空中,无声语音识别是一种有效地输入手段,有朝一日可被飞行员、救火队员、特警以及执行特殊任务的部队所运用。

眼动跟踪眼动跟踪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利用图像处理技术,使用能锁定眼睛的特殊摄像机连续地记录视线变化,追踪视觉注视频率以及注视持续时间长短,并根据这些信息来分析被跟踪者。

越来越多的门户网站和广告商开始追捧眼动跟踪技术,他们可以根据跟踪结果了解用户的浏览习惯,合理安排网页的布局特别是广告的位置,以期达到更好的投放效果。

电触觉刺激通过电刺激实现触觉再现,可以让盲人“看见”周围的世界。

仿生隐形眼镜数十年来,隐形眼镜一直是一种用于矫正视力的工具,而现在,科学家希望将电路集成在镜片上,打造出功能更强大的超级隐形眼镜,它既可以让佩戴者拥有将远处物体“拉近放大”的超级视力,显示出全息图像和各种立体影像,甚至还可以取代电脑屏幕,让人们随时享受无线上网的乐趣。

人机界面人机界面也被称为“脑机接口”,它是在人或动物脑(或者脑细胞的培养物)与外部设备之间建立的直接连接通路,即使不通过直接的语言和行动,大脑的所思所想也可以借由这条通路向外界传达。

二、个人总结人机交互技术发展到如今已经取得了令人震惊的成绩,从以上对人机交互技术历史的回顾和现状的概况,我们可以看出人机交互技术的发展具有以下规律: 1.在计算机出现的早期人们主要通过计算机语言与计算机进行交流,以后又出现了交互终端、有键盘、单色显示器、光笔等.命令语言与功能键是主要的输入方式,它们的表达功能强,至今仍是专业工作者不可舍弃的交互方式.但是人的记忆负荷重,且敲键难免出错,普通人感到不便,这种交互技术应用不普遍且交互性不是很强,非专业人员难以使用。

2.Xeror Palo研究中心于70年代中后期研制出原型机Star,形成了以窗口(Windows)、菜单(Menu)、图符(Icons)和指示装置(Pointing Devices)为基础的图形用户界面,也称WIMP界面。

要控制的对象在屏幕上有一个代表(仿真表示),人用鼠标或键盘对它操作,即以动作代替了复杂的语法,且可立即看到作用的效果(反馈信息),因而称为“直接操纵界面”.图形界面比文字直观,理解时不受国界限制.“菜单选择”大大减轻了记忆负担,易学易用.直接操纵界面的另一特点是对话过程为异步的,也称为多线索对话或基于事件的对话.用户在某一时刻或状态下可使用多个处理任务.直接操纵界面是人机交互技术中的重大进步,是“外行”易于与计算机对话的关键.直接操纵界面在发展,它将几种风格的交互对象组合成“小部件”(widgets).3.80年代以来多媒体技术发展迅速,即计算机的输出形式不再限于单一的文本,而是文本、图形、图像、声音等多种媒体的集成.它提高了计算机到人的通讯带宽,有利于人同时处理多件任务,还使视觉缺限者也能使用计算机.超文本的信息存储与管理技术使人们查询信息的交互更加灵活方便,电子书籍、因特网上的WWW等是成功地应用超文本超媒体技术的实例.4.二十世纪末人们已不再满足于单纯的操作机器,希望计算机变得有“感觉”,于是虚拟现实技术开始发展起来,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的目标是用计算机技术生成一个逼真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虚拟的模拟真实世界的环境,使操作者产生亲临其境的感觉.传统的计算机交互方式中,人虽然也可以通过屏幕窗口与虚拟的环境进行交互并改变窗口中的内容,但这虚拟环境是在计算机中,而人则在环境之外.VR系统将操作者置于信息环境的包围之中,成为内部参与者,从而忘记了所处的是虚拟环境.如今虚拟现实技术已经取得了惊人的成绩,声音识别、动作识别、触屏操作、视觉识别、感觉识别等等先后出现,计算机已经变得越来越人性化。

5.未来人机交互技术的展望:人机交互技术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出现而蓬勃发展,但是如今的虚拟现实技术还是不太成熟,计算机只能与人进行简单的“对话”,还是无法理解人的思维,所以我个人觉得人机交互技术下一步应该朝着人与机器进行思想交流的方向发展,人不必通过语言或者动作操纵机器,而是人的大脑直接形成指令,指令通过大脑与外部机器连接的通道传给机器,这种技术的实现需要脑神经科学的支持,人的思想信息要转换成机器能识别的语言进而让机器做出反应.参考文献:[1] 陈一民; 张云华;. 基于手势识别的机器人人机交互技术研究[J]. 机器人, Robot, 2009年04期[2] 袁保宗,阮秋琦,王延江,刘汝杰,唐晓芳. 新一代(第四代)人机交互的概念框架特征及关键技术[J]. 电子学报, 2003,(S1) .[3] 高小红,裴忠诚. 人机界面的发展历程[J]. 水利电力机械, 2006,(02) .[4] 董士海. 人机交互的进展及面临的挑战[J].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2004,(01) .[5] 东云. 计算机人机交互技术的未来[J]. 数码世界, 2003,(02) .[6] 林粤江. 浅谈人机交互技术[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7,(07) .[7] 彭涛; 李世其; 王峻峰; 徐迟; 基于增强人机交互技术的虚拟装配[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09-03[8] 彭敏. 完美人机交互的历程——虚拟现实的过去、现在与未来[J]. 软件世界, 2007,(05) .[9] 龚杰民、王献青.人机交互技术的进展与发展趋向[J].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1998-06[10] 胡友树. 手势识别技术综述[J]. 中国科技信息, 2005,(02) .[11] HCI research and quality: discussion document. In: UCLIC/Equator Two-day Workshop on The Future of HCI in the UK: Research and Careers, 14-15th June, 2007, Loughborough University.[12] Dix , A.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 A stable discipline, a nascent science, and the growth of the long tail .In: Interacting with Computers ,Jan,2010.[13]Dix, A., 2004. European HCI Theory - a uniquely disparate perspective. In: European HCI ResearchSpecial Area CHI 2004, Vienna, Austria, 24-29 April 2004. .[14] Dix A., Gill S., Ramduny-Ellis D., Hare J., 2009. Design and physicality - towards an understanding of Physicality in design and use. In: Designing for the 21st Century: Interdisciplinary Methods & Findings, Gower.[15]Being Human: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in the Year 2020. Microsoft Research, Cambridg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