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逆变器工作原理
逆变器工作原理

逆变器工作原理逆变器是一种将直流电能转换为交流电能的装置。
它广泛应用于太阳能发电、风能发电、电动车充电以及工业和家庭用途中。
本文将详细介绍逆变器的工作原理,包括其基本结构、工作过程和关键技术。
一、逆变器的基本结构逆变器通常由输入端、输出端和控制电路组成。
输入端接收直流电源,输出端输出交流电。
控制电路用于监测输入电流和电压,并调节输出电流和电压的波形。
二、逆变器的工作过程1. 输入端工作过程:逆变器的输入端接收直流电源,如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的直流电。
这个直流电通过输入端的电感和滤波电容进行滤波,以去除电压的纹波和噪声。
2. 控制电路工作过程:控制电路通过对输入电流和电压的监测,以及对输出电流和电压的调节,实现逆变器的稳定工作。
控制电路通常由微处理器和传感器组成,能够实时监测电流和电压的变化,并根据需要调整输出波形。
3. 输出端工作过程:逆变器的输出端通过逆变器芯片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
逆变器芯片通常采用高频开关电源技术,通过开关管的开关动作,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
输出端还包括输出滤波电路,用于去除输出波形中的高频噪声和纹波。
三、逆变器的关键技术1. PWM调制技术:逆变器通过PWM(脉宽调制)技术实现对输出波形的调节。
PWM技术通过调整开关管的开关频率和占空比,控制输出电压的幅值和频率,从而实现对交流电的精确控制。
2. 高频开关电源技术:逆变器芯片采用高频开关电源技术,能够实现高效率的能量转换。
高频开关电源技术通过高频开关管的开关动作,将直流电转换为高频交流电,再通过输出滤波电路将其转换为纯净的交流电。
3. 保护措施:逆变器通常具有多种保护措施,以确保其安全可靠的工作。
常见的保护功能包括过压保护、过流保护、过温保护和短路保护等。
这些保护措施能够在异常情况下及时切断电源,避免逆变器损坏或发生事故。
四、逆变器的应用领域逆变器广泛应用于太阳能发电、风能发电、电动车充电以及工业和家庭用途中。
在太阳能发电系统中,逆变器将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供给家庭和工业用电。
逆变器工作原理

逆变器工作原理逆变器是一种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的电子装置。
它在可再生能源系统(如太阳能和风能系统)以及电力传输和工业应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逆变器的工作原理。
一、逆变器的基本原理逆变器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改变电流的方向和频率,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
它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整流器、逆变器和滤波器。
1. 整流器:整流器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
在太阳能系统中,太阳能电池板会产生直流电,而在风能系统中,风力发电机会产生交流电。
整流器的主要功能是将这些电流转换为直流电,以供逆变器使用。
2. 逆变器:逆变器是逆变器系统的核心部分。
它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
逆变器通过使用开关器件(如晶体管或场效应晶体管)来控制电流的流动方向和频率。
通过逆变器,我们可以将直流电转换为所需的交流电,以满足各种电器设备的需求。
3. 滤波器:滤波器用于平滑输出的交流电信号。
由于逆变器输出的交流电信号可能存在一些噪声和谐波,滤波器可以去除这些干扰,使输出的交流电信号更加纯净和稳定。
二、逆变器的工作过程逆变器的工作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输入直流电:逆变器的输入是直流电,通常来自太阳能电池板或风力发电机。
这些直流电经过整流器后,进入逆变器。
2. 逆变器控制:逆变器通过控制开关器件的开关状态来实现对电流方向和频率的控制。
逆变器内部的控制电路会根据输入的直流电信号和输出交流电的需求来调整开关器件的工作状态。
3. 逆变器输出:逆变器将经过控制后的直流电转换为所需的交流电输出。
输出的交流电信号通常具有可调节的频率和电压,以适应不同的应用需求。
4. 滤波器处理:逆变器输出的交流电信号可能存在一些噪声和谐波。
为了使输出的交流电信号更加纯净和稳定,逆变器通常会使用滤波器进行处理。
滤波器可以去除这些干扰,使输出的交流电信号质量更高。
5. 输出交流电供电:经过整流、逆变和滤波处理后,逆变器输出的交流电信号可以供给各种电器设备使用,如家庭电器、工业设备等。
逆变电源基本原理

逆变电源基本原理逆变电源是一种将电压转化为不同频率、不同电压或不同波形的电源设备。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采取逆变器的技术手段,将直流电源转换为交流电源。
逆变电源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整流:首先将交流电源通过整流电路转换为直流电源。
整流电路通常由整流桥组成,整流桥将交流电压的正负半周分别经过二极管整流,然后通过电感滤波电路平滑输出。
2.滤波:经过整流的直流电压仍然存在一定的脉动,需要通过滤波电路进行平滑。
滤波电路一般由电容和电感组成,电容负责对电压进行平滑,电感则负责对电流进行过滤。
3.逆变:经过滤波的直流电压通过逆变器电路进行逆变转换为交流电压。
逆变器电路主要由开关管和控制电路组成。
开关管将直流电压进行开关操作,通过控制开关管的开关时间和频率,产生高频脉宽调制电压信号。
接下来,通过高频变压器将高频脉宽调制电压信号转换为需要的交流电压。
4.输出:通过输出变压器将逆变器电路产生的交流电压进行变压操作,得到需要的输出电压。
同时,通过输出滤波电路对输出电压的波形进行进一步的滤波平滑,减小输出电压的脉动。
逆变电源的控制电路通常由微控制器或专用的控制芯片实现。
控制电路通过对开关管的控制,调整开关操作的频率和占空比,从而实现对输出电压的调节。
逆变电源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UPS电源、太阳能逆变器、电动汽车充电器等。
其中,太阳能逆变器是逆变电源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
逆变电源通过将太阳能光伏电池板产生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能够满足家庭、工业等电力需求。
此外,逆变电源还可以实现电动汽车的充电功能,将家庭用电网交流电转化为适合电动汽车充电的直流电。
总而言之,逆变电源是一种将直流电源转换为交流电源的装置。
通过整流、滤波、逆变和输出等步骤,逆变电源能够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并通过控制电路调节输出电压、频率和波形。
逆变电源在太阳能逆变器、UPS电源等领域应用广泛。
逆变器工作原理

逆变器工作原理逆变器是一种将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的装置,它在电力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逆变器的工作原理,从而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逆变器的功能和应用。
一、逆变器的基本原理逆变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可以简单地描述为:直流电输入,经过逆变器的转换,输出为交流电。
为了更好地理解逆变器的工作原理,我们需要了解以下几个关键概念:1. 逆变器的输入电源:逆变器一般是由直流电源供电,常见的直流电源有太阳能电池板、电池等。
逆变器会将直流电源的电能转换成为交流电。
2. 逆变器的输出电源: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成为交流电后,输出到电力系统中使用。
输出的交流电一般具有稳定的电压和频率。
3. 逆变器的控制器:逆变器的控制器起着控制转换过程的作用,确保输出电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二、逆变器的工作过程逆变器的工作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关键步骤:1. 输入直流电的整流:逆变器将输入的直流电进行整流,确保电流的方向一致,以便进一步转换。
2. 逆变过程:逆变器通过控制器将整流后的直流电进行逆变,将直流电转换成为交流电。
逆变器的控制器会根据输出的需要来控制逆变过程的频率和电压。
3. 输出交流电调整:逆变器输出的交流电经过电力系统的传输,会受到传输过程中的电压和频率变化。
逆变器的控制器会对输出的交流电进行调整,确保输出的电压和频率稳定。
4. 保护机制:逆变器一般会有一系列的保护装置,用于保护逆变器及其周围电力系统的安全。
例如,过载保护、短路保护、过温保护等。
三、逆变器的应用领域逆变器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下面介绍几个典型的应用:1. 太阳能发电系统:逆变器可将太阳能电池板输出的直流电转换成为交流电,以供电力系统使用。
2. 风力发电系统:逆变器可将风力发电机输出的直流电转换成为交流电。
3. 电池储能系统:逆变器可将电池输出的直流电转换成为供电系统使用的交流电。
4. 汽车电子系统:逆变器将汽车电池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以供给车载电子器件使用。
逆变器工作原理

逆变器工作原理引言概述:逆变器是一种将直流电能转换为交流电能的电子设备,广泛应用于太阳能发电、风能发电、电动车辆等领域。
了解逆变器的工作原理对于电力工程师和电子爱好者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逆变器的工作原理,包括其基本原理、构成要素和工作过程。
一、逆变器的基本原理1.1 电源与负载间的转换逆变器的基本原理是将直流电源转换为交流电源。
直流电源通常由电池、太阳能电池板等提供,而交流电源是我们家庭和工业中常用的电源。
逆变器通过将直流电源经过一系列电子元件的处理,将其转换为交流电源,以供给负载使用。
1.2 逆变器的拓扑结构逆变器的拓扑结构通常采用多种形式,如单相桥式、三相桥式、多电平等。
其中,单相桥式逆变器是最常见的一种。
它由四个开关管和四个二极管组成,通过开关管的开关动作来实现对直流电源的控制,从而产生交流电源。
1.3 逆变器的控制策略逆变器的控制策略是指通过控制开关管的开关动作来实现对输出电压和频率的控制。
常见的控制策略有脉宽调制(PWM)控制和谐波控制。
脉宽调制控制通过调节开关管的开关频率和占空比来控制输出电压的大小和波形的形状。
谐波控制则是通过控制开关管的开关时间来实现对输出电压的控制。
二、逆变器的构成要素2.1 开关管开关管是逆变器中最关键的元件之一,它负责控制直流电源的开关动作。
常见的开关管有晶体管和功率场效应管。
晶体管具有高开关速度和较低的导通压降,适合用于低功率逆变器。
功率场效应管则具有较低的导通电阻和较高的开关速度,适合用于高功率逆变器。
2.2 控制电路逆变器的控制电路负责对开关管的开关动作进行控制。
它通常由微处理器、控制芯片和传感器组成。
微处理器负责接收输入信号并进行相应的计算,控制芯片则负责产生控制信号,传感器则用于监测逆变器的工作状态。
2.3 滤波电路逆变器输出的交流电压中常常含有较高的谐波成分,为了减小谐波成分对负载的影响,逆变器通常需要配备滤波电路。
滤波电路可以通过电感和电容来实现对谐波的滤除,从而得到较为纯净的交流电源。
逆变电源工作原理

逆变电源工作原理
逆变电源是一种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的设备。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先将输入的直流电转换为高频脉冲,然后经过输出变压器进行电压变换,并通过滤波电路去除脉冲中的高频成分,最终得到稳定的交流输出电压。
具体来说,逆变电源的工作原理如下:
1. 输入电源:逆变电源的输入电源通常是直流电,如蓄电池或直流供电设备。
2. 逆变器:逆变器是逆变电源的核心部件,主要负责将直流电转换为高频脉冲电流。
逆变电源中常用的逆变器电路有单相桥式逆变器和全桥逆变器。
逆变器工作时,通过控制开关管的导通和截止来控制输出电压的大小。
导通和截止的时间间隔决定了输出的高频脉冲的占空比。
3. 输出变压器:逆变器输出的高频脉冲电流经过输出变压器进行变压变换,得到逆变电源的输出交流电压。
输出变压器通常由多个绕组组成,其中一个绕组用于输入高频脉冲电流,其他绕组用于输出不同的电压。
4. 滤波电路:逆变电源的输出脉冲电流中含有很多高频成分,需要通过滤波电路去除这些高频成分,以得到稳定的交流输出电压。
滤波电路通常由电容器和电感器组成,能够将高频信号滤除,只保留所需的低频信号。
通过这样的一系列步骤,逆变电源能够将输入的直流电转换为稳定的交流电输出,常用于需要交流电供电的设备中。
逆变器工作原理

逆变器工作原理逆变器是一种将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的电力转换装置。
它在可再生能源系统、电池储能系统、电动汽车和UPS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逆变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使用电子器件将直流电源转换为交流电源。
一、逆变器的基本原理逆变器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电子器件(如晶体管、IGBT等)将直流电源转换为交流电源。
逆变器的输入端连接直流电源,输出端连接负载。
逆变器通过控制电子器件的开关状态,将直流电源转换为交流电源,输出给负载。
逆变器的工作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开关器件的导通和开关器件的断开。
二、逆变器的工作过程1. 开关器件的导通阶段:在这个阶段,逆变器的输入端直流电源通过控制电路,使得开关器件导通。
导通的开关器件会将直流电源的电能传输到输出端,形成正半周的交流电信号。
在这个过程中,开关器件的导通时间和导通频率决定了输出交流电的频率和幅值。
2. 开关器件的断开阶段:在这个阶段,逆变器的输入端直流电源通过控制电路,使得开关器件断开。
断开的开关器件会阻断直流电源的电能传输,输出端的电压降为0。
在这个过程中,开关器件的断开时间和断开频率决定了输出交流电的频率和幅值。
三、逆变器的控制方式逆变器的控制方式有两种:脉宽调制(PWM)和谐波消除调制(HCC)。
1. 脉宽调制(PWM):脉宽调制是逆变器常用的控制方式。
它通过改变开关器件导通和断开的时间比例,来控制输出交流电的频率和幅值。
脉宽调制可以使得逆变器的输出电压具有较高的质量和稳定性。
2. 谐波消除调制(HCC):谐波消除调制是一种高级的控制方式,它可以有效地消除逆变器输出电压中的谐波成份。
谐波消除调制通过改变开关器件的导通和断开时间,使得输出电压的谐波成份尽可能接近于0。
这样可以提高逆变器的功率质量,减少对负载的干扰。
四、逆变器的应用逆变器在可再生能源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例如,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的逆变器可以将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供给家庭和工业用电。
逆变器的工作原理

逆变器的工作原理逆变器是一种用来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的电子装置,它在许多应用领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逆变器的工作原理,并分点解析。
1. 逆变器的基本原理逆变器的基本原理是根据电力的传输和转换规律,通过合理的电路设计和器件控制,将直流电源转换为交流电源。
它通过控制开关管的导通和断开,改变直流电的正负极性和电流大小,从而产生一定形式和频率的交流电。
2. 逆变器电路和元器件逆变器的电路通常由开关管、滤波电容、滤波电感、控制电路等组成。
其中最常用的开关管有晶闸管、MOSFET场效应管、IGBT等。
滤波电容和滤波电感用于去除逆变器输出交流电中的脉动,使电压或电流更加平滑。
3. 逆变器的工作模式逆变器的工作可以分为两种模式:全桥逆变器和半桥逆变器。
全桥逆变器由四个开关管组成,能够实现正负电压的输出;半桥逆变器由两个开关管组成,只能实现正或负电压的输出。
工作模式的选择根据具体应用需求来确定。
4. 逆变器的调制方式逆变器的调制方式决定了输出交流电的波形特性和频率。
常见的调制方式有脉宽调制和频率调制。
脉宽调制是通过改变开关管导通时间的长短来控制输出电压的大小;频率调制则是改变开关管的开关频率来控制输出电压的频率。
5. 逆变器的控制技术逆变器的控制技术包括PWM(脉宽调制)、MPPT(最大功率点跟踪)、闭环控制等。
PWM是最常用的逆变器控制技术之一,它通过不断调整开关管的导通和断开时间,使得输出电压的脉冲宽度和频率可变,从而控制输出电压和频率。
6. 逆变器的应用领域逆变器广泛应用于各类电力系统中,例如太阳能发电系统、风能转换系统、电动汽车、电池储能系统等。
它们通过逆变器将直流电源转换为交流电源,提供给家庭、工业和商业设备使用。
7. 逆变器的优势与挑战逆变器的优势在于可以有效利用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同时,逆变器还可以实现智能化控制和远程监测。
然而,逆变器在设计和制造中也面临一些挑战,如电路保护、效率提高、体积缩小等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源逆变器工作原理
————————————————————————————————作者:————————————————————————————————日期:
电源逆变器工作原理直流至直流切换式转换器典型直流至直流转换器系统的构造如图1所示,其输入通常为由线电压整流而得到非调节直流电压,然后再利用切换式直流至直流转换器将此变动的直流电压转换成一调节的直流电压。
图 1 直流至直流切换式转换器典型直流至直流转换器系统的构造1.降压式(step-downbuck)转换器。
2.升压式(step-upboost)转换器。
3.升降压式(step-down/step-u
电源逆变器工作原理
直流至直流切换式转换器典型直流至直流转换器系统的构造如图1所示,其输入通常为由线电压整流而得到非调节直流电压,然后再利用切换式直流至直流转换器将此变动的直流电压转换成一调节的直流电压。
图1 直流至直流切换式转换器典型直流至直流转换器系统的构造
1.降压式(step-downbuck)转换器。
2.升压式(step-upboost)转换器。
3.升降压式(step-down/step-upbuck-boost)转换器。
4.全桥式转换器。
上述四种转换器中,只有降压式及升压式是最基本的转换器电路结构,升降压式转换器是此二基本转换器的结合,而全桥式转换器则是由降压式转换器衍生而来。
直流至直流转换器的控制直流至直流转换器的作用即是在输入电压与输出负载变动的情况下能够调节输出电压为所设定的位准。
电压位准转换之原理可以图2(a)所示之简单电路来说明,由开关导通与截止可得图2(b)之波形,其中输出电压Vo平均值大小Vo与开关之导
通及截止时间(ton及toff)有关。
平均输出电压大小调整之最典型的方式是采用脉波宽度调变法(Pulse-WidthModulation,PWM),其切换周期Ts(=ton+toff)为固定,由调整导通时间之大小来改变平均输出电压之大小Vo。
A B
图2
脉波宽度调变切换控制的方块图如图3(a)所示,开关之切换控制信号由控制讯号Vcontrol与周期为Ts之锯齿波Vst比较而得,控制信号则由Vo之实际值与设定值之误差放大而得。
Vcontrol与Vst比较所得之切换控制信号的波形如图3(b)所示。
当控制讯号Vst 较大时,则为高准位信号,即使开关导通,反之为低准位信号即使开关截止,故开关之切换周期亦为Ts,由以上的原理可知,开关切换之责任周期(DutyRatio)为
D=ton/Ts=Vcontrol/Vst,其中Vst为锯齿波的振幅。
图3
降压式直流至直流转换器降压式转换器,顾名思义,其作用为将较高准位的输入电压换成较低准位的输出电压,主要用途为直流电源供应器及直流电机速度控制。
图2(a)所示为提供纯电阻性负载之降压式转换器,由图2(b)可知其输出电压波形由开关位置决定。
平均输出
电压为
图4
升压式直流至直流转换器图5为升压式转换器电路,主要用途为直流电源供应器与直流电动机之再生制动(RegenerativeBreaking)。
顾名思义,其输出电压高过于其输入电压。
当开关导通时,二极管反向偏压,输入电能储存于电感,负载电能则由电容提供。
当开关截止时,负载吸收输入及储存电感中之电能。
图5
图6所示为电感电流为连续之稳态工作波形,由稳态下电感电压一周期之平均值为零可得
V d t on + (Vd - Vo)t off =0
等号两侧除以Ts,重新整理可得
假设电路无损失,输入功率Pd=VdId等于输出功率Po=VoIo,
则
图6
升降压式直流至直流转换器
升降压式转换器的主要用途为输入与输出的极性相反,输出电压可以高于或低于输入电压的直流电源供应器。
升降压式转换器可以由降压式转换器与升压式转换式串接而成,稳态下输入与输出电压转换器之比值为二转换器个别比值之乘积
因此变化责任周期D可使输出电压高于或低于输入电压。
直流至交流切换式逆变器
切换式直流至交流(DC/AC)逆变器(Inveter)乃用以将直流电源转换成振幅与频率均可调之正弦式交流电源,主要用途为交流电机驱动与交流不断电电源供应器。
图7为典型的交流马达驱动的逆变器方块图,其直流输入电压通常由线电压整流及滤波而得,接着再利用切换式逆变器改变输出电压之振幅与频率,以驱动交流电机。
切换式逆变器功率之流通通常是由直流至交流,称为反流模式,但亦可以从交流至直流,称为整流模式。
图7 交流电机驱动的逆变器方块图
二极管整流器滤波电容切换式逆变器
逆变器包括单相及三相,其输入为直流电压源者,称为电压源逆变器(VoltageSourceInverter,VSI)。
另外若输入为直流电流源者,称为电流逆变器(CurrentSourceInverter,CSI),目前仅应用在高功率之交流电机驱动器。
1.脉波宽度调变(PWM)逆变器:其输入电压通常为固定,逆变器本身具备变频及变压的功能,而变频及变压乃利用开关的脉波宽度调变切换控制达成
,有许多类型的脉波宽度变技术可以使输出电压近似弦波。
2.方波(Square-Wave)逆变器:此逆变器输出电压振幅乃由其输入电压调整,逆变器本身只控制输出频率,交流输出电压波形近似方波,因此乃称方波逆变器。
3.采用电压消去法(VoltageCancellation)的单相逆变器:单相逆变器当输入电压为定值时,可以利用电压消去法来变频及变压,而不须采用脉波宽度调变,其输出电压波形近似方波,因此其结合了前述两种逆变器的特色。
值得注意的是,电压消去法并不适用于三相逆变器。
切换式逆变器的基本观念
考虑图8(a)之单相逆变器,假设其正弦输出电压vo是经过滤波所得,若输出之负载为电感性(如电机),则输出电流io将落后Vo,如图8(b)所示。
在期间1及3中,Vo与io同号,瞬时功率Po=Voio为正,故功率由直流侧送至交流侧称之为反流模式;在期间2及4中,Vo与io异号,瞬时功率Po为负,故功率由交流侧送至直流侧称之为整流模式。
图8(a)
之切换式逆变器,在每一周期内,会经历平面上四个象限中之所有象限。
图8
为清楚解释起见,以单臂逆变器来说明。
图9
逆变器电路之脉波宽度调变切换技术如图9(a)所示,由一正弦波形控制讯号V control与三角波形V tri作比较。
三角波(又称载波)之振幅为Vtri,频率为fs,fs决定逆变器开关之切
换频率,正弦波控制电压V control(又称调制讯号)之基频f1决定逆变器之输出频率,而其振幅则决定逆变器输出电压之大小。
定义振幅调变指数为m a=V control/V tri,其中V control为V control之振幅,而频率调变指数则定义为m f=f s/f1。
图8逆变器之开关的控制方法与io方向无关,为
图10
由于二开关之导通为互补,因此输出电压只在Vd/2与-Vd/2二值间作变动,图11(b)所示为ma=0.8与mf=15时输出电压VAo及其基本波(以虚线表示)的波形。
图11
单相全桥式逆变器
单相全桥式逆变器如图12所示,乃由两个前述之半桥逆变器所组成,在相同之输入电压下,全桥式逆变器之最大输出电压为半桥式之两倍,这代表在相同之功率下,全桥式逆变器之输出及开关电流仅为半桥式之一半,此对于高功率用途是一大优点,因其可以降低使用并联组件的需求。
图12 双极性电压切换之脉波宽度调变
图13 单极性电压切换之脉波宽度调变
图14
图14 应用双极性电压切换之脉波宽度调变全桥式逆变器乃(T A+,T B-)与(T A-,T B+)成对切换,且二者互相反相应用单极性电压切换之脉波宽度调变全桥式逆变器乃A臂与B独立切换,且同臂二开关互相反相。
图14 应用单极性电压切换之脉波宽度调变全桥式反流器乃A臂与B独立切换,且同臂二开关互相反相。
三相逆变器
三相电压源逆变器之脉波宽度调变切换的功能为在固定输入直流电压下,用以调整三相输出电源逆变器电压之振幅及频率。
三相脉波宽度调变方式,由三相各差120度的控制电压与三角波作比较。
其波形与单相全桥式逆变器采用脉波宽度调变单极性切换者类似。